班主任案例分析

学会为他人着想---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一、个案简介

商鹏举,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善于表现自己,爱参加校、班组织的各项活动。父母都是高中生,做小生意,收入较高,因此商鹏举家庭条件很优越。他又是家中的独子,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再加上这孩子天资聪颖,家人更是溺爱不已。在学校,老师器重他,同学崇敬他。长久下来,他养成了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尤其是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嘲笑别人。渐渐地同学们都不理他,导致他性格古怪,易冲动,经常无故地大发脾气。

二、个案分析:

1、自身原因。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人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但他不会为他人着想,不会与人和睦相处。

2、家庭教育的影响。针对商鹏举的个性心理,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孩子在家里非常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他是家中独子,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他也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不如他的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教育他如何去尊重、同情或是帮助同学。

3、前期教育的影响。由于商鹏举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因此他前几任的班主任也比较看重他,兼于这种原因,同学们也不大向教师告他的状,即使偶而告状,老师也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毕竟对于好学生老师大都会多一点宽容。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商鹏举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头躲着他。时间一长,他的性格就越来越古怪。

三、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同情心,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与人相处,让他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心理暗示法。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的数学题做得棒,他很高兴。我又问起他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喜欢读科学书、童话书、作文书、故事书等。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夸他阅读面广。然后,我又问他:“你这么爱读书,那老师这儿也有几本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读?”他一听老师借书给他读,顿时眼睛一亮。我递给他一本书《宋庆龄的故事》,要求读后写出宋庆龄的品质并给合自已谈感受。一周后,他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宋庆龄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真是个灵敏的孩子。我又重点针对

宋庆龄同情他人、尊重他人和商鹏举进行了读书交流。我发现他的脸渐渐红了显然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说道:“老师相信你会和宋庆奶奶做得一样好。“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给同学讲题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润物细无声,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滋润,才会有效。

2、角色扮演法。对商鹏举同学的教育第一步非常成功,为巩固成效,我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角色扮演法。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时间是一星期,地点根据情况定)然后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一份体验报告。一周后,同学们的体验报告交上来了。我很欣慰,有的同学说当妈妈真累,每天得做饭洗衣扫地,干一天都干不下去了;有的说当清洁工真难,好不容易扫完地,不是大风刮来,就是有人立刻又扔了脏东西,我真正体会到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看到商鹏举同学的体验报告时,我震撼了,在一周内他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瘸了腿的人)。他在文中写到: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有的鄙视、有的漠然、有的同情,这我都能接受,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竟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得受不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张翔同学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子悦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我真得太不应该了,今天我罪有应得。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太自私了,我看不起别人,我不尊重别人,我没有同情心。我发誓,我一定改!!!

看了文章,我感动得想要哭,为商鹏举有这样的觉悟高兴得想哭。后来,我经商鹏举同意把这篇文章在班里读了,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借此机会,我向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

经过这件事,商鹏举更出色了。瞧:他在帮小同学倒垃圾;他在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他把自已的图书拿来给同学们看;他又考了全班第一„„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学习积极、爱心十足。就连他的奶奶也乐呵呵跑来学校告诉我,商鹏举怎么变得像个小大人似的。

四、 体会与启示。

1、辅导者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避免说教和指令,避免露骨造作的帮助,因为这类学生反应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辅导的失败甚至走向反面。

2、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刘尧六年级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有时连作业也不做,父母监督他做作业,他也不听,经常跟同学闹别扭。

【分析】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这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其逆反心理障碍尤其严重。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我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

1、转变思想,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3、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学生有被认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批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

让教育充满爱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班主任的义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伍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班主任工作责任之重大,还表现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案例的基本情况:

这个学期,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张璐瑶。说她特殊,一是因为她消极低沉;二是,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且成绩不断下滑;三是总喜欢一个人呆在教室或校园的一个角落,不与同学玩耍嬉戏,或者一个人玩;四是上课时,她时常发呆,伏案无语。五、很少与人交流,非常孤单。

教育方法:

尽管我留意观察了她一个多星期,并且从其他同学中打探了解,还是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开她这个谜,我暗暗制订了一套方案:

一、情感沟通

为了在保护她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她的心扉。我在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她叫进办公室。

等她来到办公室后,我用尽量轻柔的声音对她说:“老师看到你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闷闷不乐,忧忧郁郁的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能否坦诚地跟我谈一谈?”面对我的问话,她只是低下头,不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竟然隐隐哭泣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做了近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的我被她那让人心酸的一哭,也变得有些手足无措。哭了好一段时间的她,呜咽着答道:“我„„我„„我想念我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她心中的痛楚。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而她的父母为了赚钱在常年在外打工,只能天天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她的爷爷奶奶交谈,让他们 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她的心理。 二呵护心灵

为了抚慰她受伤的心灵,拾回应有的天真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做着下面的几项工作:一是利用课余时间,亲近她,并多与她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她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她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结伴到附近走走等等。三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其父母的配合,用学校与家庭的合力,还她一个乐园。四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所有这些,旨在让她感受老师

圣洁的教育爱,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情,让她再次融入祥和的家、温暖的校。

三、培养品质

当她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她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让她多读书,与书为友。在与她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她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她,让她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我还让她向班里的张磊学习,张磊的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因家里贫穷而弃他和他爸爸而去,可他并没有因此自卑,也没有因失去母爱而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学习,阳光灿烂的生活。

教育效果:

在我的精心教育下,张璐瑶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既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又拾回了少年儿童应有的天真和活泼,消极与低沉也离开了她的身心。在使她快乐、进步的同时,我所在的班级也同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同学们合心帮助张璐瑶同学的过程中,班级也不知不觉快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能团结互爱、互助共进的好团队。这难道不是一个“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出实效的典型例子吗?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花儿,最需精心的呵护。张璐瑶同学的变化、班级的进步,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让爱从这里起航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案例的基本情况:

张开恩:12岁,个子高高的一个大男生,一个心理上有问题的孩子,不能和班里的同学正常交往,让人感觉沉闷,呆板,他谁也不理,谁也碰不得他。因此,有时和同学发生一点点的摩擦,就会出口伤人或动手打对方,时间长了,就没人敢和他玩了。随着同学们的孤立,他也不想学习了,甚至有时的作业都是草草了事。

教育方法:

一、和家长沟通

我和他沟通,但他不愿多说,我只好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说:“我经常不在家,他和他妈妈在一起较多,”我就让他把妈妈的电话告诉我,谁知孩子说不知道,问他爸,他说手机坏了。没办法,我只好把孩子的实际情况跟他说了一下,让他回家和妻子好好沟通一下,问问孩子什么原因。过了几天,孩子的情绪不错,好像很高兴。谁知过一段时间后,他又故技重演。问他原因,他还是不愿意说,只好把他的爸爸再次叫来。我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爸爸说:“他在家很懒,作业也不写,每次问总说在校写完了,回家总搂着电视看,也不出去和别人玩,脾气很暴躁,我有时都想揍他!”“平时和孩子交流吗?”“他不愿意和我说话,我也很烦他。”听到这些,我就把孩子在校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下(主要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爸爸听后居然说:“哎!我也拿他没办法!不知道咋生了这样的孩儿!”显然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为孩子感到心疼!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有这样的家长呀!随后,我耐心的跟家长交流了: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希望爸爸、妈妈听后也愿意和我一起关注孩子、改变孩子。他妈妈回家就买了一个新卡,加入了校讯通,这样我们就经常进行联系。我在校也特别关注他,适时开导他,鼓励学生帮他„„他的脾气确实好了许多。

二、让同学们多关怀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差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吕鹏同学一起坐,吕鹏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学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这样他就能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

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开恩慢慢开始接受同学们的友情,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三、寻找闪光点

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不是我改变了学生,而是他教会了我很多。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发现开恩的优点。有一次打扫卫生时,别的同学都在树荫下休息,只有开恩干的非常起劲,脸通红通红的,累的满头大汗,我赶紧适时表扬,还奖励他一个笔记本,拿到奖品的他,露出了羞涩的微笑。还有一次,他的数学题做得不错,我不失时机的给他一句祝贺。

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 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的经历使我明白:要想干好这个良心活,就要从心底里真正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可爱的孩子!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了孩子们,我会——让爱从这里起航!

解铃还需系铃人

柏香史村学校 张小霞

于美华高高的,大大的眼睛,上课时,总是端正地坐着,很用心地听讲,有时还点点头,让人觉得她有很认真的学习态度。平时布置的作业,她也很认真地完成,而且写的字也很漂亮,有时你指出她的不足,她会用大眼睛专注地盯着你,然后点点头,或露出羞涩的笑,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这些都让我特别喜欢她。

因为学习态度的认真,我对她的信任就多了些。检查背诵、家庭作业,收作业,多倚重她。她和同学的关系搞得也不错。

有次班上的纪律委员不能服众,改选时,先让自荐,她和另一个好胜心强的女生宋子悦都想做纪律委员。于是,根据某些同学的提议,让她俩都“上任”,一个月后根据“政绩”再做最后的决定。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这段时间,开始两人谁也不甘落选,尽心尽力,可一周过后,于美华就表现得懒散,责任心不强了。宋子悦则一如既往,不管老师在不在,都有很强的责任心,还用很聪明的办法让同学们都很配合她。结果不言自明。当宣布结果时,于美华哭了,于是就有些和她关系较好的同学为她讲情,然后同学们一致同意让她和宋子悦同时上任。出于对她的喜欢,我也很想再给她机会。

可事情的变化往往出人预料,没多久,大家对于美华的意见大起来,好多以前拥护她的同学也倒戈相向。不少同学反映,班里谁有了好吃的,她见了,就得分给她一些,不然,她会在管班时故意找这同学的茬。谁若是在游戏中或平时因一点小事惹了她,她会“公报私仇”。

我私下里找她谈,让她明白做纪律委员得以身作则,对同学公平、公正,得为同学服务,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同学的尊重与配合。她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我,很懂事的点点头,我觉得她是值得信赖的。可其实她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她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不满她的同学实施“报复”。大概她愤恨向我告发她的那些人吧。

如果因此简单地把她给撤职,对她也太不负责任了。

但绝不能再宠着她了,解铃还需系铃人,现在罢免她也让大家说了算吧。班会上,大家谈了对她的做法的不满,有理有据,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成为众矢之的,她的大眼睛里满是泪水。最后,让她做总结发言时,她说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并希望同学们不要疏远她,帮她改正缺点和不足。多么聪颖的女孩子啊,不管她说的是不是发自内心,我们都有责任帮她改变。我也想说两句:“同学们,任何人都会犯错,她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会不会因此就对她

印象很坏?我们应该疏远她,还是帮助和监督她改正?”同学们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让人感觉很温暖。六年级的同学确实长大了。

同学们监督着她,我也关照,班长平时有问题及时与她沟通,而且每天最后一节课将结束的几分钟,我都会让大家说说于美华的进步和她还应做出的努力。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又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于美华同学犯了错,班主任的说教是否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班主任很难把握,但学生们的身份是平等的,她们彼此的交流应当是便于接受的。依靠学生教育学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还有,持久地关注,可以推动学生把想法或观望变成实际行动。

班主任案例分析 正阳小学 马颖超 我从四年级接班这个班级相较于原先那个乖巧温顺的班级来说真是有着天壤之别。记得以前就有一位老师说过学生的性格和老师的性格相合那么教育处事相对会更顺利些相反则困难重重。经过这短短的几年下来我已是深有感触。这个班级中有好多同学都活泼、好动做事缺乏积极性学习缺乏兴趣面对困难总是选择退缩甚至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其中就有一个孩子叫小辉。个头小小的整天爱咧嘴笑原本聪慧的小脑袋里装的却不是学习是无穷无尽的玩乐。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父母工作繁忙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悉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用起钱来总是大手大脚经常请同学吃东西给同学买玩具请同学玩游戏。致使几个意志力不强的孩子都愿意围着他打转。而在学习上更是充满了惰性课堂上的作业几乎每天都要放学后留下来才会做完别的孩子放学回家了他可以从桌肚里拿出一堆的作业本语数外一门都没完成。回家作业就更别提了字迹邋遢本子破烂不堪不说还有经常不做或者少做作业的现象发生老师们一见他就头疼。而他的成绩自然也就很不理想了。 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其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 小辉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不稳定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反应迟缓也不是他理解能力有限而是被惰性、贪玩等自身因素所影响的。爱玩导致他在学习上丧失了求知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整天沉迷于新奇有趣的玩具游戏中所以班里一旦有什么新玩意儿盛行起来查一查源头一定是他。而由于他的贪玩也使得他在学习上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惰性作业本发下来就是往桌肚里塞老师盯着他他才会慢吞吞地拿出来慢慢悠悠地写几个字他可以在吃完午饭到下午第一节课的这段时间里抄词语只抄6个。而一旦有稍稍要动脑筋的题你就会看见他拿着本子到处跑的身影四处求救直到同学们都走光了他不是问老师就是问家长从不肯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动动脑。 他的自身原因还包括自控能力差缺乏彻底改变的意志力。每次和他谈话当时他是有所感悟的但是不多久实在是自我控制不住老毛病又犯了。他心里想悔改但意志力不强总是无法长久坚持半途而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很难连根拔除。积习是最难改变的刚有好转一不留神就又回到了原来除非有强大的外力和自己想“扒一层皮”的决心和毅力。 而家里呢父母工作较忙大多时间都是爷爷奶奶照料孩子。爷爷奶奶对他可谓是呵护倍至有求必应真是含在嘴里还怕

把他化了。对于每天拖到五六点钟才能回家爷爷总是慈祥而又毫无怨言地等待着对孩子不会做的作业和不良的习惯带的一堆零售和玩具对老师的指责他总是用他那温柔的笑容来对待。这位爷爷总是在老师的面前对着孩子笑着说“以后要乖点哦”说完转身就是帮孩子背书包递上“下午茶”。所以回到家里孩子根本无法在一下严格的环境下作业、学习。 针对孩子的特点为了改正不良习惯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小辉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2、小学生对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事。我就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小辉认识到坏习惯所带来的危害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鼓励他“敢问、敢想、敢说”的同时更要学会倾听善于了解同学的观点和想法力戒开小差现象。并教导他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以逐步帮助全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他的基础较差所以常常要进行一些个别辅导将教材中枯燥、抽象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培养他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动脑筋自己想的习惯当然还要给小辉创设一些“老师犯错”的“机会”让她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自己也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坚定信心。 3、平日里我更从点滴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小辉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互助组帮他找一个数学上不足语文或英语上有长处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各抒所长各求所需。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4、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小辉这种贪玩怕难的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烦恼。 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家长、孩子的全面配合长抓不懈。虽然目前的教育效果还不是非常的

明显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自己的不良习惯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看到令人满意的成效的。

班主任案例分析

标签: 朱芳芳

2009-06-08 19:36阅读(17)评论(0)

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在接受这个班之前,校长就和我说,这个班人数最少,而且最调皮的已经调出去,剩下来的都是还可以的。所以对于新教师,带这个班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三年级共有13位学生,有位学生是这学期刚转入的。其中男生6人,女生7人。在这一个多学期的交流中,我觉得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在校能够遵守纪律,而且个别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上要求进步。但是全班人数虽少,思想状况、心理素质却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不够好。我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探索教育的奥妙和规律。

案例:我班上有个男生何某,上课老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椅子往后靠、一会钻桌子底下,而且在一年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在学习方面对自己自信心不足。对于他上课多动的现象经常有任课老师跑来说你们班的某某上课老是闲不住,动来动去,看着都受不了。开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交谈,我首先表扬了他在课堂上很活跃,表现的很好。可是为什么上课总是喜欢这样动动,那样动动呢。他只是笑却什么也没说。我和他说了一大堆他还是低头不语。没办法我只能说以后上课安静点,不要总是动。他嗯了下就开心的跑了。听任课教师反映,他开始好了回,当时我还是挺欣慰的,总算把我的话听见去了些。可是过了段时间老毛病又犯。有次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进行Group work时,他居然在那满教室和另外个学生追逐起来,我那时一发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批评了他。虽然他还是嬉皮笑脸,但是下课后我冷静下来想了想,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有着孩子的天性。多动在小学生中是常见的,除了他外,我们班还有几个学生也是这样的。总得想想办法治治这些小屁孩。后来,我在各组当中都选了个平时较爱动的学生(当然他是首要人选),让他们管理本组的纪律,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纪律也是其中的比赛内容之一。这个办法还挺灵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这个学生慢慢的学会了控制自己,其他几位爱动的学生也安静了不少。这个学期我让何同学担任了班干部,他还很积极,多动的现象也慢慢的改正了不少。

还有就是何某对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够自信,其他任课老师虽然没有反应这个现象,可是在我的英语课上表现的较明显。在上学期我倒没有特别注意这点,可是这学期我明显的感受到了这点。他英语成绩在班里算不错,考试一般都可以考八九十分,可是他总是想去别人那里看看,就像做作业本上的听力题,我在上面念,他就喜欢头这里转转,那里转转再看看我,考试也是一样。为此,我和他说,何某你很聪明的,为什么喜欢去看别人的呢?你要相信你自己知道吗?别人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他反正每次到我办公室都是一言不发,我也只能说完后让他走了。后来有次单元考,他表现的很好,认真的做完了,考了94分,很不错。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说何某你看,你不看都可以考这么好的,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我还让全班同学一起表扬了他。后来他虽然有时还是可能偶尔想去看看,我看一下他,他也就明白了。 经过这个案例以及和学生的接触,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具备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全面、深入、迅速地了解学生,做好教育工作。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害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种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说来,班主任必须用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随时捕捉学生一时的面部表情:或某一姿态,或某一突然的动作,或某一句话,或某一种眼神,从学生细微的外部表情中,读懂学生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科学地预测问题的趋势,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最佳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初中班主任案例分析

小A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一、案例内容

06学年初,我任教的初三(10)班转入一名男生小A,这名学生虽是男孩,却很腼腆,性格也比较孤僻、懦弱,很少与人交谈、交往,上课也闭口不言,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他也总显得比较紧张。为此,我专门抽时间进行了家访,其母亲反映情况主要有三点:1、小A在11岁时其父亲由于赌博输了巨款,离家出走,结果逐渐形成了怯懦、自闭,不愿与外界交流的性格;2、小A成绩原本不错,但在其父出走之后,他经常无故发呆,神情恍惚,作业质量大幅下降,成绩也逐渐下滑;3、由于只靠母亲一人支撑家庭,生活比较拮据,小A的生活无法与同龄孩子相比,也可能导致他的离群。

二、案例分析

针对小A的种种表现,我多次与其深入的交谈,并和其他课任老师一起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导致小A孤僻、懦弱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家庭变迁

小A原先家境较好,但自父亲离家之后,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一些基本的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使得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上部分同学到处宣扬其父之事,使得他更害怕与同学交往,从而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性格越来越孤僻。

2、母亲暗示

从小A及其母亲的表述来看,自其父离家之后,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常常哭着要求儿子好好读书,为自己争气,不要给自己丢脸,但与小A的直接沟通却比较缺乏,使得小A越来越害怕母亲的哭诉,怕成绩考不好,怕母亲责怪,这些都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3、心理承受能力弱

因为家庭的变迁、母亲的态度以及由于成绩下滑导致部分老师的责骂,使得他不自觉的形成了我不行、我不会乃至我不敢的心理,采用了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竞争,时间一长,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案例诊断

经过原因分析并请教部分班主任、心理辅导员之后,我初步设定了一个方案,打算从三方面入手帮助小A抛却怯懦、挥洒自信。

1、家庭

从小A家庭入手,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手段。

(一)与其母亲保持经常联系;由于小A缺少归属感,心理状态也不易把握,为了更好的了解小A心理动向,我每隔一周至少与其母亲交流一次,把握他的最新情况,并以这

些情况作为方案事实的依据。如9月22日,在交流中知道了小A对前两天我当众表扬他的事感到极其兴奋,我就有意识的在日常学习中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也从他母亲的口中知道了他一丝一点的变化。

(二)对其母亲进行教育;由于其母生活态度比较悲观,不利于小A性格的转变,因此我特意对其母进行了教育,指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而不是悲观失望。其母也认同了我的说法,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回避了不愉快的事情,尽量给小A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并经常利用周末与小A出门游玩、散心,大大转变了小A的生活态度,与其母的交流也逐渐增加。

(三)帮助修补家庭关系;其父虽已离家,且3年未归,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打电话给小A,了解其生活、学习情况。在偶然的情形下,我了解到其父并非故意不回家,而是觉得实在没有脸面见家人,我抓住这一契机,对其进行诱导,并且做通其母工作,使得其父在三年后首次回家,虽然仅仅两天时间,但从他母亲口中得知,小A从未有过那么开心。更可喜的是,从他的周记中,我看到了他的欣喜、他的誓言,也明了他的心扉已被打开。

2、同学

我们班有些同学比较热心,平时的课余活动以及班队活动都比较丰富。为次,我特意找了三位比较热心的同学,隐晦的对他们交代了小A的境况,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下,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能多给小A参与的机会,给他在初三(10)班的归属感。虽然我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行事,但三位同学都非常热心,他们真正的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A帮助。

如小B,他住在清莲小区,与小A家住比较近,于是他每天都和小A一起回家,说说笑笑,以自己的人生态度去影响着小A。又如小C,她负责班级班队活动,从刚开始让小A搞一些后勤工作,逐渐的让小A转向前台,虽然没能主持活动,但我已能在小A脸上看到开朗的笑容。又如小D,作为副班长,他主动的负责起了小A的学习指导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小A成绩一日千里,让班级同学刮目相看。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我已经常能看到小A在球场上的身影,听到他开朗的笑声,以及在课堂上响亮的回答声。

3、教师

在请求课任教师帮助时,我提出三个建议:适当的多对小A进行提问;尽量多对小A进行表扬;多对小A的作业进行面批。由于各位课任老师都了解小A的家庭状况,所以对我的几个建议也表示了认可,而从小A母亲及其周记来看,他刚开始并不很适应这种转变,但当他熟悉了老师的这一态度时,在学习上他迸发了无穷的潜力。如刚转入时进行测试,他的成绩仅仅能在班级48名同学中位居下游,但在中考中,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了632的高分,顺利的被衢高所录取,也让其父母高兴不已。

当然,对小A的转变工作也少不了我的疏导,我通过当面沟通、周记指导、同学了解等方式及时的把握住他的每一丝动态,并给予他相应的指导,让他感觉到我完完全全是为他的发展着想,是他难得一见的真心朋友,与我在一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把他的任何想法都向我倾诉。

终于,他不再怯懦,不再孤僻,而是与其他同学一般的自信、开朗,也与他们一样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为此,我也欣慰不已,虽然付出颇多,但看着一个怯懦的小男孩在你的帮助下成长起来,这份成绩还是颇值得我自豪的。

四、案例反思

如今,这届学生已基本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但当我回过头,细细琢磨时,却又有了一些反思。

1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地存在于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群体中,如父母离异、单亲、收养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容易出现隔代溺爱),有巨大变故的家庭以及家长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作为班主任,这一群体应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对象,应给予特别的关爱。

2、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这种需要比成年人更强烈。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自尊心均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时刻防止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发生。只有充分尊重其人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克服其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发展。

第二,平等地对待。我们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与接受辅导者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做知心朋友,注意倾听他们的倾诉,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渡过心理危险期。空洞说教是徒劳的,居高临下是可怕的。 第三,心理疏导要有耐心。要允许学生心理上出现偏差,同时要给予纠正偏差的时间,要耐心等待。这期间还应允许有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反复,因此作为班主任,本身必须有较高的素养。

3、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

新课程虽已实施多年,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家长,在心理问题的处理上仍未能触及根本,而仅仅是简单的以成绩论成败。由于人们忽视了初中生最渴求的情感温暖,青少年在成长期遇到的种种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从而使得他们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的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我想:新课程的德育工作者,更应该提升自己的心理教育水平,以提供给学生成长和前进的不竭动力!

学会为他人着想---小学生心理个案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一、个案简介

商鹏举,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成绩优异,善于表现自己,爱参加校、班组织的各项活动。父母都是高中生,做小生意,收入较高,因此商鹏举家庭条件很优越。他又是家中的独子,两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再加上这孩子天资聪颖,家人更是溺爱不已。在学校,老师器重他,同学崇敬他。长久下来,他养成了自尊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尤其是看不起不如他的同学,经常嘲笑别人。渐渐地同学们都不理他,导致他性格古怪,易冲动,经常无故地大发脾气。

二、个案分析:

1、自身原因。由于自身条件比较优越,在心理上比其他同龄人高一等,骄傲也在常理,但他不会为他人着想,不会与人和睦相处。

2、家庭教育的影响。针对商鹏举的个性心理,我专门进行了家访,从他爷爷奶奶和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这孩子在家里非常任性,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由于他是家中独子,家人总是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他也常在家里嘲笑班里的同学,家里人的教育只是让他别向不如他的同学学习,并没有把他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教育他如何去尊重、同情或是帮助同学。

3、前期教育的影响。由于商鹏举是个好学生,能为班里争光,因此他前几任的班主任也比较看重他,兼于这种原因,同学们也不大向教师告他的状,即使偶而告状,老师也是轻描淡写地处理了,毕竟对于好学生老师大都会多一点宽容。因此,在大多数时间内,商鹏举在老师面前扮演的是一个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家都有意头躲着他。时间一长,他的性格就越来越古怪。

三、具体措施及效果分析。

根据他的心理问题,我重点培养他的同情心,让他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与人相处,让他逐渐养成健康的个性。

1、心理暗示法。对于这类心高气傲的学生,不能直接指出他的不良行为,这样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先找他谈话,表扬他的数学题做得棒,他很高兴。我又问起他平时都喜欢读什么书,他说喜欢读科学书、童话书、作文书、故事书等。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夸他阅读面广。然后,我又问他:“你这么爱读书,那老师这儿也有几本很不错的书,你愿不愿读?”他一听老师借书给他读,顿时眼睛一亮。我递给他一本书《宋庆龄的故事》,要求读后写出宋庆龄的品质并给合自已谈感受。一周后,他拿着读书笔记来了,我发现他的读书笔记上写到:宋庆龄爱国、爱学习、关心同情他人、尊重他人„„真是个灵敏的孩子。我又重点针对

宋庆龄同情他人、尊重他人和商鹏举进行了读书交流。我发现他的脸渐渐红了显然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温柔地抚摸着他的头,说道:“老师相信你会和宋庆奶奶做得一样好。“以后的几天,我发现他变了,会主动给同学讲题了,也不再对同学大发脾气了。润物细无声,教育如细细的甘泉,需要慢慢地滋润,才会有效。

2、角色扮演法。对商鹏举同学的教育第一步非常成功,为巩固成效,我又采取了第二项措施:角色扮演法。我组织全班同学开展了一个实践体验活动,可以扮演父母、可以扮演老师、可以扮演清洁工人„„(时间是一星期,地点根据情况定)然后每个同学都要上交一份体验报告。一周后,同学们的体验报告交上来了。我很欣慰,有的同学说当妈妈真累,每天得做饭洗衣扫地,干一天都干不下去了;有的说当清洁工真难,好不容易扫完地,不是大风刮来,就是有人立刻又扔了脏东西,我真正体会到了讲卫生的重要性„„可是,当我看到商鹏举同学的体验报告时,我震撼了,在一周内他扮过爸爸,扮过老师,还扮过残疾人(一个瘸了腿的人)。他在文中写到:我瘸着腿走在大街上,人们向我投来了不同的目光:有的鄙视、有的漠然、有的同情,这我都能接受,最不能让我容忍的是,竟有几个小孩子在我的身后学我走路,边学边笑,我真得受不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拿别人的痛苦当欢乐。我真想站起身来骂他们,可是我忽然想起我不是也干过类似的事吗:张翔同学说话有些结巴,我学他,把他气哭了;子悦丢了铅笔趴在桌上哭,我却在一旁说着风凉话„„我真得太不应该了,今天我罪有应得。怪不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我太自私了,我看不起别人,我不尊重别人,我没有同情心。我发誓,我一定改!!!

看了文章,我感动得想要哭,为商鹏举有这样的觉悟高兴得想哭。后来,我经商鹏举同意把这篇文章在班里读了,同学们的掌声经久不息。借此机会,我向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

经过这件事,商鹏举更出色了。瞧:他在帮小同学倒垃圾;他在和同学们一起跳绳;他把自已的图书拿来给同学们看;他又考了全班第一„„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团结一心、学习积极、爱心十足。就连他的奶奶也乐呵呵跑来学校告诉我,商鹏举怎么变得像个小大人似的。

四、 体会与启示。

1、辅导者在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中,要始终以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避免说教和指令,避免露骨造作的帮助,因为这类学生反应非常敏感,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辅导的失败甚至走向反面。

2、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对症下药。但要切记无论我们教育哪类学生,都别忘了:教育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

小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刘尧六年级的学生,在班里是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坐不住,屁股下面像是抹了油似的,手和脚总是没有停下来的时候。有时连作业也不做,父母监督他做作业,他也不听,经常跟同学闹别扭。

【分析】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这是学生成长历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特别是中高段学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思维,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其逆反心理障碍尤其严重。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针对此生的行为特点,我和家长对他进行共同矫治,方法如下:

1、转变思想,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3、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学生有被认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是否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至今我仍深深记得我校的一位老教师说过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批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才能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

让教育充满爱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是班主任的义务,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落伍是班主任应尽的职责。班主任工作责任之重大,还表现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案例的基本情况:

这个学期,我班有一个特殊的女孩——张璐瑶。说她特殊,一是因为她消极低沉;二是,作业总是不按时上交,且成绩不断下滑;三是总喜欢一个人呆在教室或校园的一个角落,不与同学玩耍嬉戏,或者一个人玩;四是上课时,她时常发呆,伏案无语。五、很少与人交流,非常孤单。

教育方法:

尽管我留意观察了她一个多星期,并且从其他同学中打探了解,还是不知其所以然。为了解开她这个谜,我暗暗制订了一套方案:

一、情感沟通

为了在保护她的自尊心的前提下,打开她的心扉。我在同学们上自习课的时候,悄悄地把她叫进办公室。

等她来到办公室后,我用尽量轻柔的声音对她说:“老师看到你最近一段时间都是闷闷不乐,忧忧郁郁的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你能否坦诚地跟我谈一谈?”面对我的问话,她只是低下头,不回答。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竟然隐隐哭泣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做了近十五年班主任工作的我被她那让人心酸的一哭,也变得有些手足无措。哭了好一段时间的她,呜咽着答道:“我„„我„„我想念我的妈妈„„”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她心中的痛楚。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最需要的是来自于父母的呵护和关爱。而她的父母为了赚钱在常年在外打工,只能天天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和她的爷爷奶奶交谈,让他们 多和孩子交谈,了解她的心理。 二呵护心灵

为了抚慰她受伤的心灵,拾回应有的天真和活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做着下面的几项工作:一是利用课余时间,亲近她,并多与她谈心,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她足以信赖的亲人角色。二是暗地里组织班委成员,给她送去同学的温暖,如送些小礼物、邀她做游戏、一块完成作业、结伴到附近走走等等。三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取得其父母的配合,用学校与家庭的合力,还她一个乐园。四是进行“秘密”的“日记对话”,进行心灵对白。所有这些,旨在让她感受老师

圣洁的教育爱,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情,让她再次融入祥和的家、温暖的校。

三、培养品质

当她的情绪趋于稳定的时候,在直接和间接的交流中,我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她灌输诸如刚强、自信、协作、向往、奋斗、善良等精神品质。我让她多读书,与书为友。在与她心灵对白的同时,辅导她缺漏的知识,并找机会以不同的形式表扬激励她,让她懂得,在逆境中的人应怎样倔强生存,怎样向命运挑战的道理。我还让她向班里的张磊学习,张磊的母亲在他出生不久,因家里贫穷而弃他和他爸爸而去,可他并没有因此自卑,也没有因失去母爱而一蹶不振,而是努力学习,阳光灿烂的生活。

教育效果:

在我的精心教育下,张璐瑶同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既走出了痛苦的阴影,又拾回了少年儿童应有的天真和活泼,消极与低沉也离开了她的身心。在使她快乐、进步的同时,我所在的班级也同样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同学们合心帮助张璐瑶同学的过程中,班级也不知不觉快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能团结互爱、互助共进的好团队。这难道不是一个“以点带面,牵一发动全身”的出实效的典型例子吗?

幼小的心灵,最怕早早被扭曲,受伤的花儿,最需精心的呵护。张璐瑶同学的变化、班级的进步,折射出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让爱从这里起航

柏香史村小学 张小霞

案例的基本情况:

张开恩:12岁,个子高高的一个大男生,一个心理上有问题的孩子,不能和班里的同学正常交往,让人感觉沉闷,呆板,他谁也不理,谁也碰不得他。因此,有时和同学发生一点点的摩擦,就会出口伤人或动手打对方,时间长了,就没人敢和他玩了。随着同学们的孤立,他也不想学习了,甚至有时的作业都是草草了事。

教育方法:

一、和家长沟通

我和他沟通,但他不愿多说,我只好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说:“我经常不在家,他和他妈妈在一起较多,”我就让他把妈妈的电话告诉我,谁知孩子说不知道,问他爸,他说手机坏了。没办法,我只好把孩子的实际情况跟他说了一下,让他回家和妻子好好沟通一下,问问孩子什么原因。过了几天,孩子的情绪不错,好像很高兴。谁知过一段时间后,他又故技重演。问他原因,他还是不愿意说,只好把他的爸爸再次叫来。我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爸爸说:“他在家很懒,作业也不写,每次问总说在校写完了,回家总搂着电视看,也不出去和别人玩,脾气很暴躁,我有时都想揍他!”“平时和孩子交流吗?”“他不愿意和我说话,我也很烦他。”听到这些,我就把孩子在校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下(主要是想引起家长的注意),爸爸听后居然说:“哎!我也拿他没办法!不知道咋生了这样的孩儿!”显然家长对孩子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为孩子感到心疼!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哪有这样的家长呀!随后,我耐心的跟家长交流了:青春期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希望爸爸、妈妈听后也愿意和我一起关注孩子、改变孩子。他妈妈回家就买了一个新卡,加入了校讯通,这样我们就经常进行联系。我在校也特别关注他,适时开导他,鼓励学生帮他„„他的脾气确实好了许多。

二、让同学们多关怀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差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让他与其他同学交朋友做起,和吕鹏同学一起坐,吕鹏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学生,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这样他就能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

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开恩慢慢开始接受同学们的友情,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三、寻找闪光点

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不是我改变了学生,而是他教会了我很多。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发现开恩的优点。有一次打扫卫生时,别的同学都在树荫下休息,只有开恩干的非常起劲,脸通红通红的,累的满头大汗,我赶紧适时表扬,还奖励他一个笔记本,拿到奖品的他,露出了羞涩的微笑。还有一次,他的数学题做得不错,我不失时机的给他一句祝贺。

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他并不完美,但是对他来讲,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 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担任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来的经历使我明白:要想干好这个良心活,就要从心底里真正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可爱的孩子!尽最大努力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了孩子们,我会——让爱从这里起航!

解铃还需系铃人

柏香史村学校 张小霞

于美华高高的,大大的眼睛,上课时,总是端正地坐着,很用心地听讲,有时还点点头,让人觉得她有很认真的学习态度。平时布置的作业,她也很认真地完成,而且写的字也很漂亮,有时你指出她的不足,她会用大眼睛专注地盯着你,然后点点头,或露出羞涩的笑,不好意思地说“知道了”。这些都让我特别喜欢她。

因为学习态度的认真,我对她的信任就多了些。检查背诵、家庭作业,收作业,多倚重她。她和同学的关系搞得也不错。

有次班上的纪律委员不能服众,改选时,先让自荐,她和另一个好胜心强的女生宋子悦都想做纪律委员。于是,根据某些同学的提议,让她俩都“上任”,一个月后根据“政绩”再做最后的决定。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这段时间,开始两人谁也不甘落选,尽心尽力,可一周过后,于美华就表现得懒散,责任心不强了。宋子悦则一如既往,不管老师在不在,都有很强的责任心,还用很聪明的办法让同学们都很配合她。结果不言自明。当宣布结果时,于美华哭了,于是就有些和她关系较好的同学为她讲情,然后同学们一致同意让她和宋子悦同时上任。出于对她的喜欢,我也很想再给她机会。

可事情的变化往往出人预料,没多久,大家对于美华的意见大起来,好多以前拥护她的同学也倒戈相向。不少同学反映,班里谁有了好吃的,她见了,就得分给她一些,不然,她会在管班时故意找这同学的茬。谁若是在游戏中或平时因一点小事惹了她,她会“公报私仇”。

我私下里找她谈,让她明白做纪律委员得以身作则,对同学公平、公正,得为同学服务,用自己的努力赢得同学的尊重与配合。她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地看着我,很懂事的点点头,我觉得她是值得信赖的。可其实她的表现却并非如此,她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不满她的同学实施“报复”。大概她愤恨向我告发她的那些人吧。

如果因此简单地把她给撤职,对她也太不负责任了。

但绝不能再宠着她了,解铃还需系铃人,现在罢免她也让大家说了算吧。班会上,大家谈了对她的做法的不满,有理有据,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成为众矢之的,她的大眼睛里满是泪水。最后,让她做总结发言时,她说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并希望同学们不要疏远她,帮她改正缺点和不足。多么聪颖的女孩子啊,不管她说的是不是发自内心,我们都有责任帮她改变。我也想说两句:“同学们,任何人都会犯错,她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会不会因此就对她

印象很坏?我们应该疏远她,还是帮助和监督她改正?”同学们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让人感觉很温暖。六年级的同学确实长大了。

同学们监督着她,我也关照,班长平时有问题及时与她沟通,而且每天最后一节课将结束的几分钟,我都会让大家说说于美华的进步和她还应做出的努力。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又渐渐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于美华同学犯了错,班主任的说教是否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班主任很难把握,但学生们的身份是平等的,她们彼此的交流应当是便于接受的。依靠学生教育学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还有,持久地关注,可以推动学生把想法或观望变成实际行动。

班主任案例分析 正阳小学 马颖超 我从四年级接班这个班级相较于原先那个乖巧温顺的班级来说真是有着天壤之别。记得以前就有一位老师说过学生的性格和老师的性格相合那么教育处事相对会更顺利些相反则困难重重。经过这短短的几年下来我已是深有感触。这个班级中有好多同学都活泼、好动做事缺乏积极性学习缺乏兴趣面对困难总是选择退缩甚至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其中就有一个孩子叫小辉。个头小小的整天爱咧嘴笑原本聪慧的小脑袋里装的却不是学习是无穷无尽的玩乐。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宽裕父母工作繁忙从小在爷爷奶奶的悉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用起钱来总是大手大脚经常请同学吃东西给同学买玩具请同学玩游戏。致使几个意志力不强的孩子都愿意围着他打转。而在学习上更是充满了惰性课堂上的作业几乎每天都要放学后留下来才会做完别的孩子放学回家了他可以从桌肚里拿出一堆的作业本语数外一门都没完成。回家作业就更别提了字迹邋遢本子破烂不堪不说还有经常不做或者少做作业的现象发生老师们一见他就头疼。而他的成绩自然也就很不理想了。 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其自身原因和家庭原因。 小辉同学的学习成绩开始不稳定其实并不是因为他的反应迟缓也不是他理解能力有限而是被惰性、贪玩等自身因素所影响的。爱玩导致他在学习上丧失了求知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整天沉迷于新奇有趣的玩具游戏中所以班里一旦有什么新玩意儿盛行起来查一查源头一定是他。而由于他的贪玩也使得他在学习上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惰性作业本发下来就是往桌肚里塞老师盯着他他才会慢吞吞地拿出来慢慢悠悠地写几个字他可以在吃完午饭到下午第一节课的这段时间里抄词语只抄6个。而一旦有稍稍要动脑筋的题你就会看见他拿着本子到处跑的身影四处求救直到同学们都走光了他不是问老师就是问家长从不肯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动动脑。 他的自身原因还包括自控能力差缺乏彻底改变的意志力。每次和他谈话当时他是有所感悟的但是不多久实在是自我控制不住老毛病又犯了。他心里想悔改但意志力不强总是无法长久坚持半途而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很难连根拔除。积习是最难改变的刚有好转一不留神就又回到了原来除非有强大的外力和自己想“扒一层皮”的决心和毅力。 而家里呢父母工作较忙大多时间都是爷爷奶奶照料孩子。爷爷奶奶对他可谓是呵护倍至有求必应真是含在嘴里还怕

把他化了。对于每天拖到五六点钟才能回家爷爷总是慈祥而又毫无怨言地等待着对孩子不会做的作业和不良的习惯带的一堆零售和玩具对老师的指责他总是用他那温柔的笑容来对待。这位爷爷总是在老师的面前对着孩子笑着说“以后要乖点哦”说完转身就是帮孩子背书包递上“下午茶”。所以回到家里孩子根本无法在一下严格的环境下作业、学习。 针对孩子的特点为了改正不良习惯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1、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小辉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排有意义的生日庆祝会设计各种温馨的家庭活动利用亲情来感化他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2、小学生对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凭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事。我就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小辉认识到坏习惯所带来的危害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在鼓励他“敢问、敢想、敢说”的同时更要学会倾听善于了解同学的观点和想法力戒开小差现象。并教导他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以逐步帮助全面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他的基础较差所以常常要进行一些个别辅导将教材中枯燥、抽象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培养他多角度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久而久之养成了动脑筋自己想的习惯当然还要给小辉创设一些“老师犯错”的“机会”让她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自己也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坚定信心。 3、平日里我更从点滴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利用小辉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互助组帮他找一个数学上不足语文或英语上有长处的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各抒所长各求所需。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4、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小辉这种贪玩怕难的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烦恼。 改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家长、孩子的全面配合长抓不懈。虽然目前的教育效果还不是非常的

明显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自己的不良习惯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看到令人满意的成效的。

班主任案例分析

标签: 朱芳芳

2009-06-08 19:36阅读(17)评论(0)

我担任的是三年级的班主任。在接受这个班之前,校长就和我说,这个班人数最少,而且最调皮的已经调出去,剩下来的都是还可以的。所以对于新教师,带这个班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三年级共有13位学生,有位学生是这学期刚转入的。其中男生6人,女生7人。在这一个多学期的交流中,我觉得我们班大多数学生在校能够遵守纪律,而且个别学生思维活跃,在学习上要求进步。但是全班人数虽少,思想状况、心理素质却参差不齐,有个别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不够好。我觉得作为一个班主任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要善于通过学生的外部行为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点,探索教育的奥妙和规律。

案例:我班上有个男生何某,上课老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一会站、一会坐,一会椅子往后靠、一会钻桌子底下,而且在一年的接触中我发现他在学习方面对自己自信心不足。对于他上课多动的现象经常有任课老师跑来说你们班的某某上课老是闲不住,动来动去,看着都受不了。开始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交谈,我首先表扬了他在课堂上很活跃,表现的很好。可是为什么上课总是喜欢这样动动,那样动动呢。他只是笑却什么也没说。我和他说了一大堆他还是低头不语。没办法我只能说以后上课安静点,不要总是动。他嗯了下就开心的跑了。听任课教师反映,他开始好了回,当时我还是挺欣慰的,总算把我的话听见去了些。可是过了段时间老毛病又犯。有次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进行Group work时,他居然在那满教室和另外个学生追逐起来,我那时一发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批评了他。虽然他还是嬉皮笑脸,但是下课后我冷静下来想了想,这样也不是个办法,毕竟他还是个孩子,有着孩子的天性。多动在小学生中是常见的,除了他外,我们班还有几个学生也是这样的。总得想想办法治治这些小屁孩。后来,我在各组当中都选了个平时较爱动的学生(当然他是首要人选),让他们管理本组的纪律,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比赛,纪律也是其中的比赛内容之一。这个办法还挺灵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这个学生慢慢的学会了控制自己,其他几位爱动的学生也安静了不少。这个学期我让何同学担任了班干部,他还很积极,多动的现象也慢慢的改正了不少。

还有就是何某对自己在学习方面不够自信,其他任课老师虽然没有反应这个现象,可是在我的英语课上表现的较明显。在上学期我倒没有特别注意这点,可是这学期我明显的感受到了这点。他英语成绩在班里算不错,考试一般都可以考八九十分,可是他总是想去别人那里看看,就像做作业本上的听力题,我在上面念,他就喜欢头这里转转,那里转转再看看我,考试也是一样。为此,我和他说,何某你很聪明的,为什么喜欢去看别人的呢?你要相信你自己知道吗?别人做的不一定是对的。他反正每次到我办公室都是一言不发,我也只能说完后让他走了。后来有次单元考,他表现的很好,认真的做完了,考了94分,很不错。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说何某你看,你不看都可以考这么好的,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我还让全班同学一起表扬了他。后来他虽然有时还是可能偶尔想去看看,我看一下他,他也就明白了。 经过这个案例以及和学生的接触,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只有具备深刻、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全面、深入、迅速地了解学生,做好教育工作。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害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种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说来,班主任必须用一双明察秋毫的慧眼,随时捕捉学生一时的面部表情:或某一姿态,或某一突然的动作,或某一句话,或某一种眼神,从学生细微的外部表情中,读懂学生思想情感的起伏变化,科学地预测问题的趋势,抓住最佳时机,运用最佳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初中班主任案例分析

小A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一、案例内容

06学年初,我任教的初三(10)班转入一名男生小A,这名学生虽是男孩,却很腼腆,性格也比较孤僻、懦弱,很少与人交谈、交往,上课也闭口不言,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他也总显得比较紧张。为此,我专门抽时间进行了家访,其母亲反映情况主要有三点:1、小A在11岁时其父亲由于赌博输了巨款,离家出走,结果逐渐形成了怯懦、自闭,不愿与外界交流的性格;2、小A成绩原本不错,但在其父出走之后,他经常无故发呆,神情恍惚,作业质量大幅下降,成绩也逐渐下滑;3、由于只靠母亲一人支撑家庭,生活比较拮据,小A的生活无法与同龄孩子相比,也可能导致他的离群。

二、案例分析

针对小A的种种表现,我多次与其深入的交谈,并和其他课任老师一起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导致小A孤僻、懦弱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家庭变迁

小A原先家境较好,但自父亲离家之后,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一些基本的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使得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上部分同学到处宣扬其父之事,使得他更害怕与同学交往,从而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性格越来越孤僻。

2、母亲暗示

从小A及其母亲的表述来看,自其父离家之后,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常常哭着要求儿子好好读书,为自己争气,不要给自己丢脸,但与小A的直接沟通却比较缺乏,使得小A越来越害怕母亲的哭诉,怕成绩考不好,怕母亲责怪,这些都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3、心理承受能力弱

因为家庭的变迁、母亲的态度以及由于成绩下滑导致部分老师的责骂,使得他不自觉的形成了我不行、我不会乃至我不敢的心理,采用了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竞争,时间一长,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案例诊断

经过原因分析并请教部分班主任、心理辅导员之后,我初步设定了一个方案,打算从三方面入手帮助小A抛却怯懦、挥洒自信。

1、家庭

从小A家庭入手,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手段。

(一)与其母亲保持经常联系;由于小A缺少归属感,心理状态也不易把握,为了更好的了解小A心理动向,我每隔一周至少与其母亲交流一次,把握他的最新情况,并以这

些情况作为方案事实的依据。如9月22日,在交流中知道了小A对前两天我当众表扬他的事感到极其兴奋,我就有意识的在日常学习中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也从他母亲的口中知道了他一丝一点的变化。

(二)对其母亲进行教育;由于其母生活态度比较悲观,不利于小A性格的转变,因此我特意对其母进行了教育,指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而不是悲观失望。其母也认同了我的说法,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回避了不愉快的事情,尽量给小A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并经常利用周末与小A出门游玩、散心,大大转变了小A的生活态度,与其母的交流也逐渐增加。

(三)帮助修补家庭关系;其父虽已离家,且3年未归,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打电话给小A,了解其生活、学习情况。在偶然的情形下,我了解到其父并非故意不回家,而是觉得实在没有脸面见家人,我抓住这一契机,对其进行诱导,并且做通其母工作,使得其父在三年后首次回家,虽然仅仅两天时间,但从他母亲口中得知,小A从未有过那么开心。更可喜的是,从他的周记中,我看到了他的欣喜、他的誓言,也明了他的心扉已被打开。

2、同学

我们班有些同学比较热心,平时的课余活动以及班队活动都比较丰富。为次,我特意找了三位比较热心的同学,隐晦的对他们交代了小A的境况,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下,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能多给小A参与的机会,给他在初三(10)班的归属感。虽然我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行事,但三位同学都非常热心,他们真正的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A帮助。

如小B,他住在清莲小区,与小A家住比较近,于是他每天都和小A一起回家,说说笑笑,以自己的人生态度去影响着小A。又如小C,她负责班级班队活动,从刚开始让小A搞一些后勤工作,逐渐的让小A转向前台,虽然没能主持活动,但我已能在小A脸上看到开朗的笑容。又如小D,作为副班长,他主动的负责起了小A的学习指导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小A成绩一日千里,让班级同学刮目相看。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我已经常能看到小A在球场上的身影,听到他开朗的笑声,以及在课堂上响亮的回答声。

3、教师

在请求课任教师帮助时,我提出三个建议:适当的多对小A进行提问;尽量多对小A进行表扬;多对小A的作业进行面批。由于各位课任老师都了解小A的家庭状况,所以对我的几个建议也表示了认可,而从小A母亲及其周记来看,他刚开始并不很适应这种转变,但当他熟悉了老师的这一态度时,在学习上他迸发了无穷的潜力。如刚转入时进行测试,他的成绩仅仅能在班级48名同学中位居下游,但在中考中,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了632的高分,顺利的被衢高所录取,也让其父母高兴不已。

当然,对小A的转变工作也少不了我的疏导,我通过当面沟通、周记指导、同学了解等方式及时的把握住他的每一丝动态,并给予他相应的指导,让他感觉到我完完全全是为他的发展着想,是他难得一见的真心朋友,与我在一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把他的任何想法都向我倾诉。

终于,他不再怯懦,不再孤僻,而是与其他同学一般的自信、开朗,也与他们一样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为此,我也欣慰不已,虽然付出颇多,但看着一个怯懦的小男孩在你的帮助下成长起来,这份成绩还是颇值得我自豪的。

四、案例反思

如今,这届学生已基本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但当我回过头,细细琢磨时,却又有了一些反思。

1 、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地存在于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群体中,如父母离异、单亲、收养家庭、三代同堂家庭(容易出现隔代溺爱),有巨大变故的家庭以及家长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家庭。作为班主任,这一群体应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对象,应给予特别的关爱。

2、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一样,有被人尊重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这种需要比成年人更强烈。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自尊心均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必须时刻防止伤害他们自尊心的情况发生。只有充分尊重其人格,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克服其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发展。

第二,平等地对待。我们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与接受辅导者完全平等的位置上,与他们做知心朋友,注意倾听他们的倾诉,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充分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有效地引导他们渡过心理危险期。空洞说教是徒劳的,居高临下是可怕的。 第三,心理疏导要有耐心。要允许学生心理上出现偏差,同时要给予纠正偏差的时间,要耐心等待。这期间还应允许有一次、两次甚至多次的反复,因此作为班主任,本身必须有较高的素养。

3、提高教师与家长的心理教育水平

新课程虽已实施多年,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家长,在心理问题的处理上仍未能触及根本,而仅仅是简单的以成绩论成败。由于人们忽视了初中生最渴求的情感温暖,青少年在成长期遇到的种种困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从而使得他们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的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我想:新课程的德育工作者,更应该提升自己的心理教育水平,以提供给学生成长和前进的不竭动力!


相关内容

  • 谈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案例的撰写
  • 2006-12-09 21:32:45|  分类: 理论与实践 |  标签:班主任  德育案例  撰写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谈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案例的撰写 一个班主任是感性的实践者还是理性的研究者,其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教育反思作为班主任的基本研究行为,其范围包括教 ...

  • 2016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案例
  • 2016班主任大赛情景答辩案例(阳江市总决赛) 中学情景答辩 案例1:近段时间学校一直在严控手机的使用,可初二学生小冯就是不愿意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晚就寝熄灯后,仍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被生活老师按规定没收手机后,竟出手想从老师手中抢走手机,第二天一早以不起床来示威. 假若你是小冯的班主任,会怎样处理这 ...

  • 教师招聘面试问题汇总
  • 教师招聘面试问题汇总 教师面试题大汇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一.教师结构化面试题 一教学 1.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2.你最尊敬的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3.你最赞赏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4.为什么学生会偏科 5.做好一个教师固然离不开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除了这些你认为教学的最重要特质是什么 6.你赞同& ...

  • 班主任工作
  • 教师招聘考试的第一关就是很多同学往往很是抓不住头脑的笔试环节.笔试范围基本就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学科: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和有关新课改的基本内容.所以,参加笔试不仅是一场知识知之多少的比赛,更是一场知识应用水平的能力较量. 作为招教笔试中每年按时出军的铁将军,班主任工作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 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徐汇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教育案例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中小学班主任确立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理念,科学地应对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提高班主任在建设班集体.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过程 ...

  • 高三班主任工作小结和案例分析
  • 天印高三(14)班    周宜龙 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上了高中,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 ...

  • HF班主任的"带班育人"(2012-9-23)
  • 幻灯片1 班主任的"带班育人" --从胜任到优秀 北京教育学院 陈爱苾 幻灯片2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4)8号] 幻灯片3 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2006)  ...

  • 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 班主任个案分析 <爱学困生是难能可贵的> 阜南县第六小学 张淼 2014年11月 班主任个案分析 --爱学困生是难能可贵的 阜南六小 张淼 时光流逝,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十几年来.这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所有班主任的心声.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组织 ...

  • 班主任能力大赛资料
  • 一.成长故事叙述部分 呈现出来的问题: 1.内容方面要求要有自己的成长的过程,在稿件中显得不够突出. 2.在真实的基础上故事选择不够典型. 3.演绎方式上未能感动自己. 4.故事感悟未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互相指引和验证. 建议: 1.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成长 2.在表达方式上:叙.演.说的拿捏得 ...

  • 7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宁国中学初中部杨明忠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转化问题生的技巧则是这门艺术中的精华之一.和一切工作一样,教育转化问题生也有它自身应遵循的规律,班主任更要做好问题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在一个班级中问题生人数不多,能量却不小,有一定的破坏性,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不小难度.影响着整个班集体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