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课后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堂训练】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正式发行。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共增收新词语6000多条,范围涉及语文、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比如“体认”、“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都已收入。这说明( )

A、文化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文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2.文化创新是( )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B、文化进步的动力C、文化发展的实质D、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3.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名言蕴含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因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 )

A.文化创造者的头脑 B.文化创造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

2、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3、“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

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 D.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4、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

5、下面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6、下面关于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推动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主要表明了( )

A.文化自身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B.文化自身的发展不存在继承

C.文化自身运动不存在发展 D.文化创新可凭空想象

8、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 )

A.消费者的心理 B.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C.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爱好 D.社会实践

9、优秀作品是( )

A.文化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B社会实践的结果 C.素材好的结果 D.文化工作者灵敏的结果

(二)简答题

10、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造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2

第五课 文化创新 第一框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堂训练】

1.《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正式发行。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共增收新词语6000多条,范围涉及语文、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比如“体认”、“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都已收入。这说明( )

A、文化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文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2.文化创新是( )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B、文化进步的动力C、文化发展的实质D、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3.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 ② ④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一名言蕴含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说明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因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课后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于( )

A.文化创造者的头脑 B.文化创造者的判断思维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

2、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话告诉我们( )

A.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我们应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

3、“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句名言体现的道理是(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1

C.文化创新至关重要 D.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从而推动文化创新

4、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这体现了( )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

5、下面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6、下面关于文化创新和社会实践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推动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主要表明了( )

A.文化自身的发展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 B.文化自身的发展不存在继承

C.文化自身运动不存在发展 D.文化创新可凭空想象

8、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是( )

A.消费者的心理 B.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C.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爱好 D.社会实践

9、优秀作品是( )

A.文化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B社会实践的结果 C.素材好的结果 D.文化工作者灵敏的结果

(二)简答题

10、有人说,文化创新来自创造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造者的聪明才智。对此你怎么看?

2


相关内容

  •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发展的实质.创新的源泉与作用. 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 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列举实例说明社 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增强民族文 ...

  • 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案版
  • 即墨实验高中高二政治哲学导学案 编号:5 第Ⅰ部分:夯实基础 1 第Ⅱ部分: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

  •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课后作业
  •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课后作业 一.背读题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答:(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文化才能发展.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 ...

  •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精华整理
  • 第一章 基本概括: 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 ...

  • 文化创新教案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2)通过比较鲁迅与高尔基的作 ...

  • 创新能力培养1课后测试答案
  • 专题1 1. [单选题] 1912年,()提出了著名的"创新理论"( InnovAtion Theory). A . 熊彼特B . 李斯特C . 凯恩斯D . 弗里德曼 正确答案[A]您答对了 2. [单选题] ()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 ...

  • 第9课时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 (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5)文化创新的途径 (6)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 ...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答案9章之后
  •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 答: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无现成的道路可循,而苏联方面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又 ...

  •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 自然辩证法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一. 简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 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古代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四.当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包括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