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案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教案

商洛市小学 彭 璐

教材说明: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查找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残害及销烟时的壮举场面的图片,通过分析进一步体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渗透思想。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所叙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 渗透、交流、点拨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搜集关于林则徐、鸦片、虎门销烟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学生读两遍)

2、检查:听写生词、词语。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学生齐说)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特殊的日子)(板书:日子特殊 值得纪念)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壮举 嚣张 气焰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意义深远)(板书:销烟壮举 意义深远)

过渡: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1839年6月3日发生了虎门销烟一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把你认为描写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下来。(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站立在台下两

侧说明销烟仪式隆重,参观人数多而广)(板书:场面壮观--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出示课件:壮观的场面)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A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B 、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C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销烟经过。

A 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板书: 销烟开始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B 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同时(出示课件:工人销烟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

C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D 、看课件复述销烟的经过,指名复述, 再集体复述。

E 、齐读,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F 、再次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高兴极了,我们也高兴高兴吧。(读

第四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高兴)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学生自由说,师总结鸦片带给国家、军队、人民的危害)(出示课件:展示鸦片害人的场面)想象当时人们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板书: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齐读第四节。

(3)细读第5自然段。

A 、指名读。

B 、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板书: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C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总结全文: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观看课件(洗刷百年耻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拓展延伸

1、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

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虎门销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销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出示课件:走私贩毒相关资料)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

2、林则徐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景仰,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出示林则徐的塑像)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

1、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查找、搜集有关林则徐的生平事迹或故事,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日子特殊---值得纪念

场面壮观--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销烟开始--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

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引出事件,再具体的学习销烟的过程,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抓住主线,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问到“从哪些语句中

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畅谈自己对于这些语句的独特感受。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感受人民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课堂结束时,我通过拓展练习提升对虎门销烟的认识和理解,并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准确的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

通过教学,也让我看到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学中应我把销烟过程作为重点,但是对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学得不透彻,学生只理解了皮毛,另外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对突破难点,揭示其意义并没有多大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对文本的解读定位准确。要敢于取舍,围绕有价值的内容细读文本,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8、《虎门销烟》(第二课时) 教案

商洛市小学 彭 璐

教材说明:

《虎门销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839年6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提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深入到这一历史事件中,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再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深入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事件本身,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对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查找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并在班级进行交流,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鸦片给人们带来的残害及销烟时的壮举场面的图片,通过分析进一步体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本文特点,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渗透思想。指导学生诵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中所叙述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并由此体会中华民族顽强的抗争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描写动作的话。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法学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

学法指导: 渗透、交流、点拨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搜集关于林则徐、鸦片、虎门销烟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学生读两遍)

2、检查:听写生词、词语。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说,学生齐说)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样的日子“值得纪念”。(不同寻常的日子,发生重大事件的日子,特殊的日子)(板书:日子特殊 值得纪念)

2、学习第6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壮举 嚣张 气焰

(3)说说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打击嚣张气焰,表明不可欺侮,意义深远)(板书:销烟壮举 意义深远)

过渡:学习这两段,你想知道什么?(1839年6月3日发生了虎门销烟一事,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林则徐是怎样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的?从哪儿看出中国人民不可欺侮?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指名说说从哪儿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把你认为描写得不同寻常的语句勾画下来。(场面轰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得水泄不通;彩旗林立,场面庄重,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都整齐地站立在台下两

侧说明销烟仪式隆重,参观人数多而广)(板书:场面壮观--水泄不通 彩旗林立) (2)(出示课件:壮观的场面)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兴奋、激动的语气,体会壮观的场面。

(3)讨论:

A 、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说明禁烟大快人心)

B 、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说明政府禁烟决心很大)

C 、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到场观看?(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民的威风)

(4)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哪几句写下令禁烟,哪几句写销烟经过。

A 学习第一层(第一至三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语最能突出中国人的气势。(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板书: 销烟开始 礼炮轰鸣 群情沸腾)

B 学习第二层(第四、五句),指名读第四句话。

用笔画出这句话,读一读。再对照文中的插图,同时(出示课件:工人销烟图)说说当时工人是怎样销烟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步:撒盐、抛鸦片、倒生石灰。

C 、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指导学生用“先„„再„„然后„„”练习说话。

D 、看课件复述销烟的经过,指名复述, 再集体复述。

E 、齐读,说说读了这三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

F 、再次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高兴极了,我们也高兴高兴吧。(读

第四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高兴吗?(高兴)为什么我们和当时在场的老百姓一样高兴?(学生自由说,师总结鸦片带给国家、军队、人民的危害)(出示课件:展示鸦片害人的场面)想象当时人们欢声雷动的场面,体会到虎门销烟得民心,顺民意。(板书: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齐读第四节。

(3)细读第5自然段。

A 、指名读。

B 、销烟持续了23天说明了什么?销毁了二百多万斤说了什么?(说明销烟的时间长,数量多,销烟的战果辉煌。板书: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C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暗示中国人民的力量压倒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5、总结全文: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虎门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震惊中外,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伟大的壮举,它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这件事情意义重大。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想。观看课件(洗刷百年耻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提示方法:理清每一自然段的要点,看板书提示。

2、学生各自练习,同桌练习。

3、指名复述。

四、拓展延伸

1、林则徐虎门销烟,震惊中外,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人们

永远地记住了他和他的虎门销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的模糊,今天我们却看到了和虎门销烟格格不入的现象。目前走私毒品现象依然猖獗。(出示课件:走私贩毒相关资料)那些大毒枭想尽一切方法从国外贩毒运毒。为了赚取高额的钱财,他们不仅残害着同胞的身体和灵魂,更在危害着国家的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畅所欲言)

2、林则徐被后人尊称为“民族英雄”,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景仰,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出示林则徐的塑像)面对林则徐,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五、作业超市:(任选两题)

1、设计一些禁毒宣传标语、口号。

2、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3、查找、搜集有关林则徐的生平事迹或故事,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8、虎门销烟

日子特殊---值得纪念

场面壮观--水泄不通、彩旗林立

销烟开始--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群情激动--跳叫欢呼、响彻虎门

销烟彻底--用时长、数量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然后引出事件,再具体的学习销烟的过程,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抓住主线,时时刻把学生的情绪集中在“壮”这个字眼上,引领学生用心地、细细的品读课文,问到“从哪些语句中

我们能深深的感受虎门销烟是壮举?”学生在细读课文后,畅谈自己对于这些语句的独特感受。首先感受到的是销烟前人的多而广,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水泄不通”等词读悟出了人多而广;其次是感受到了销烟的隆重、壮观,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从文中的“水泄不通”、“彩旗林立”看出场面的隆重、壮观,然后让学生读出这种场面;接着进一步引导从将要下令时的情景和销烟时的情景中发现“礼炮轰鸣”、“群情沸腾”,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把气势读出来;最后让学生想像自己也在现场,自己也在欢呼,体会出销烟在老百姓的心中是大快人心的,感受人民那种爱国的感情,当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放在其中后再去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时,更是一种感情的迸发,学生们读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课堂结束时,我通过拓展练习提升对虎门销烟的认识和理解,并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准确的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处。

通过教学,也让我看到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学中应我把销烟过程作为重点,但是对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学得不透彻,学生只理解了皮毛,另外锻炼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对突破难点,揭示其意义并没有多大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对文本的解读定位准确。要敢于取舍,围绕有价值的内容细读文本,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相关内容

  •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8虎门销烟教案表格式
  • 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语文活页备课月 日 课题 8.虎门销 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型新授单元二主备人教学目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

  •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虎门销烟]教案
  • 四上8<虎门销烟>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2. 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 话. 3. 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 ...

  • 祁黄羊第二课时教案
  • 篇一:<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祁黄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试马镇中心小学熊晓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3.体会祁黄羊的品质. ...

  • 血泪国耻教案1
  • 活动主题:血泪国耻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以及中国人民抗击外侵的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 ...

  • 1.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10北师大版教案(1)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 ...

  • 辽海版六年品德与社会教案上册(全书教案)
  • 整体备课 本套教科书致力于培养会思考的.负责任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新一代.本教材的设计思路:(一)从教材内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原则,着重提升本书在养成学生良好品德方面的价值.(二)直面学生生活中的难题,提高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增强德育的有效性.(三)着力展现协作.创新各敬业的 ...

  •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案第一课
  • 高县柳湖中学集体备课卡 课 课 题 第一课 鸦片战争 型 新课 课时 主备人 1 第 严巨翠 周 星期 教者 节数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次教学 知识与能力:1.了解.认识英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2.林则徐 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和的主要内容及其 ...

  • 七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2鲁教版
  •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 ...

  • 1鸦片战争
  • 历史 学科 电子教案 1 课题: 1 鸦片战争 课节: 3 4 课时: 1 主备人: 时间:2015.9.24 学习 目标 1.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知道中国近代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能掌握<南京条约>内容 1. <南京条约>内容 2. <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