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胡杨径向生长与水文的响应

  摘 要:借助树木水文学的方法,文章以对塔里木河下游主要建群植物胡杨年轮的生长量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变化明显,说明输水对胡杨生长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和积极的;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3)胡杨样枝的中部和底部年轮径向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以及主枝中部和侧枝中部之间的相关性显著;(4)随着输水时间的延续,样枝胡杨主枝和侧枝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而且胡杨样枝不同部位径向生长量年际变化规律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的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生长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和积极的。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输水 胡杨年轮 胡杨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19-02   树木的生长与立地环境密切相关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树木年轮宽度作为反映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在过去气候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已被科学界广泛认可[2]。树木年轮宽度可以反映树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生长情况, 树木通过在生长轮宽度中产生变化来揭示树木对水分有效性变化的响应。[1-3]树木年轮宽度的增加与温度、降水、太阳辐射、CO2浓度等气候因子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4]虽然树木年轮分析的方法在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在类似塔里木河流域这样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中,作为世界范围少有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其在水资源转移和对沿河一定范围内植被群落的影响上都是显著的。塔里木河下游卡尔达依地区最重要的建群植物是胡杨,该文就将对它的主枝和侧枝相关性,生长量如何变化进行详细探讨。   1 区域概况   塔里木河下游是指从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地理坐标:东经86°37′23″~88°30′00″,北纬39°24′08″~41°03′40″[6]。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资源处于严重受损区,植被资源以疏林地和低覆盖草地为主,整个植被总体呈严重衰退趋势。如果不及时治理,环境恶化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也很难实现塔里木河生态、保护绿色走廊的目标。所以,应急向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输送一定的生态水量,对于提高河道两岸地下水位,遏制生态劣变的趋势,是十分重要的。   2 研究方法   2.1 胡杨样品选择   由于塔里木河下游长期断流,胡杨的树干普遍空朽,无法解析或取样测定树干年轮,但胡杨的一级样枝可以作为树木生长恢复和年轮分析研究的样本[8],因此,选取塔里木河下游三个断面,共选取胡杨56棵,在每株胡杨树冠不同部位(中部和底部)及截取样枝,并对胡杨样本和样枝进行编号。取样的位置和样木/枝数见表1。   2.2 样品处理和数据获取   将采集的样枝基部截取1-2cm厚的圆盘3片,进行打磨、抛光等预处理后将样品扫描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软件对大量图片进行处理,绘制出树木年轮的曲线。定年采用交叉定年法进行(李江风,2000)。用LINTAB树木年轮分析仪器(分辨率0.001,德国)测量胡杨样枝年轮宽度并处理数据。   2.3 数据处理方法   将测量数据通过Excel2003和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将1992-1999年的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平均值看作是输水前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而2000-2008年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平均值看作是输水后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部位胡杨径向生长量年际变化   3.1.1 胡杨径向生长量中部年际变化规律   图1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m。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的中部和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00年之前其径向生长量变化不大,主要在0.5~1.2范围之间变化,从2000年开始输水,2000年-2003年之间其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3.10 mm,但2003年-2005年却明显呈下降趋势,这很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气候、人为干扰以及胡杨对输水的一个响应过程等因素造成的。   3.1.2 胡杨径向生长量底部年际变化规律   图2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底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 m。从图上看,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的底部和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00年之前其径向生长量变化不大,主要在0.5~0.8 mm范围之间上下变化,从2000年-2003年其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且2003年为最大值3.54 mm,明显大于胡杨样枝中部的生长量,但2003年-200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变化规律和胡杨样枝中部基本一致。这说明胡杨样枝中部和底部年轮径向生长对水的响应具有一致性。   3.2 底部和中部关系   图3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 m。为了探讨两者定量关系如何,将喀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样枝的年轮中部和底部数据做图分析,从图上看,胡杨年轮的中部和底部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看出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相关性强。(图3)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的相关方程可表示为Y=1.1839X-0.4194,R=0.8727;其中X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中部);Y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底部)。   3.3 主枝与侧枝关系   图4是卡尔达依断面E4样地的胡杨年轮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4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0 m。(图4)胡杨年轮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的相关方程可表示为Y=1.4445X-0.2201,R=0.8147;其中X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主枝顶部);Y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侧枝顶部)。从图上可以看出样枝主枝和侧枝年轮生长量相关性也很强。   4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3方面:   (1)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2000年开始输水),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变化明显。胡杨年轮的主枝和侧枝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输水胡杨年轮生长量较高,这充分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的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生的长量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开始输水时(2000年开始输水), 随着输水次数的增加,胡杨年轮生长量也随之增加,这充分证明输水对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也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近5年生态输水过程中,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输水水量很大,而且输水水量逐年增加,胡杨年轮生长量也随之增加,2003年达到最大值。   (3)样枝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径向生长量从2000后明显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大值,并且2003年之前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大于底部径向生长量,2003年之后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小于底部径向生长量。这表明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的时空差异具有复杂性和突变性,可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邓铭江.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水生态环境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5(4):113-118.   [2] 阮晓,王强,陈亚宁,等.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植物对应急输水的生理响应[J].生态学报,2005(8):138-145.   [3] 玉米提.哈力克,柴政,罗淑政,等.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高生长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5):189-193.   [4] 徐海量,宋郁东,陈亚宁.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3):119-124.   [5] 叶茂,徐海量,宋郁东,等.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J].干旱区研究,2006(3):10-14.   [6] 宋郁东,樊自立,雷志栋.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7] 吐尔逊・哈斯木,瓦哈甫・哈力克,艾力克木・哈德尔,等.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4):44-49.   [8] 郭英杰,许英勤,马彦华.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生态效益[J].干旱区地理,2002,(3):46-49.   [9] 孙涛,李纪人,杜龙江.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3):179-183.   [10] 李江风,袁玉江,由希尧.树木年轮水文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8.

  摘 要:借助树木水文学的方法,文章以对塔里木河下游主要建群植物胡杨年轮的生长量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后,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变化明显,说明输水对胡杨生长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和积极的;并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3)胡杨样枝的中部和底部年轮径向生长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以及主枝中部和侧枝中部之间的相关性显著;(4)随着输水时间的延续,样枝胡杨主枝和侧枝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而且胡杨样枝不同部位径向生长量年际变化规律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的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生长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和积极的。   关键词:塔里木河下游 生态输水 胡杨年轮 胡杨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119-02   树木的生长与立地环境密切相关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树木年轮宽度作为反映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在过去气候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已被科学界广泛认可[2]。树木年轮宽度可以反映树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生长情况, 树木通过在生长轮宽度中产生变化来揭示树木对水分有效性变化的响应。[1-3]树木年轮宽度的增加与温度、降水、太阳辐射、CO2浓度等气候因子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4]虽然树木年轮分析的方法在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在类似塔里木河流域这样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中,作为世界范围少有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工程,其在水资源转移和对沿河一定范围内植被群落的影响上都是显著的。塔里木河下游卡尔达依地区最重要的建群植物是胡杨,该文就将对它的主枝和侧枝相关性,生长量如何变化进行详细探讨。   1 区域概况   塔里木河下游是指从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地理坐标:东经86°37′23″~88°30′00″,北纬39°24′08″~41°03′40″[6]。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资源处于严重受损区,植被资源以疏林地和低覆盖草地为主,整个植被总体呈严重衰退趋势。如果不及时治理,环境恶化速度会越来越快,最终也很难实现塔里木河生态、保护绿色走廊的目标。所以,应急向大西海子水库以下输送一定的生态水量,对于提高河道两岸地下水位,遏制生态劣变的趋势,是十分重要的。   2 研究方法   2.1 胡杨样品选择   由于塔里木河下游长期断流,胡杨的树干普遍空朽,无法解析或取样测定树干年轮,但胡杨的一级样枝可以作为树木生长恢复和年轮分析研究的样本[8],因此,选取塔里木河下游三个断面,共选取胡杨56棵,在每株胡杨树冠不同部位(中部和底部)及截取样枝,并对胡杨样本和样枝进行编号。取样的位置和样木/枝数见表1。   2.2 样品处理和数据获取   将采集的样枝基部截取1-2cm厚的圆盘3片,进行打磨、抛光等预处理后将样品扫描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软件对大量图片进行处理,绘制出树木年轮的曲线。定年采用交叉定年法进行(李江风,2000)。用LINTAB树木年轮分析仪器(分辨率0.001,德国)测量胡杨样枝年轮宽度并处理数据。   2.3 数据处理方法   将测量数据通过Excel2003和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将1992-1999年的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平均值看作是输水前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而2000-2008年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平均值看作是输水后胡杨主干径向生长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部位胡杨径向生长量年际变化   3.1.1 胡杨径向生长量中部年际变化规律   图1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m。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的中部和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00年之前其径向生长量变化不大,主要在0.5~1.2范围之间变化,从2000年开始输水,2000年-2003年之间其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并在2003年达到最大值―3.10 mm,但2003年-2005年却明显呈下降趋势,这很可能是由于当时的气候、人为干扰以及胡杨对输水的一个响应过程等因素造成的。   3.1.2 胡杨径向生长量底部年际变化规律   图2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底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 m。从图上看,胡杨年轮径向生长量的底部和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00年之前其径向生长量变化不大,主要在0.5~0.8 mm范围之间上下变化,从2000年-2003年其径向生长量呈上升趋势,且2003年为最大值3.54 mm,明显大于胡杨样枝中部的生长量,但2003年-200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变化规律和胡杨样枝中部基本一致。这说明胡杨样枝中部和底部年轮径向生长对水的响应具有一致性。   3.2 底部和中部关系   图3是卡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1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 m。为了探讨两者定量关系如何,将喀尔达依断面E1样地的胡杨样枝的年轮中部和底部数据做图分析,从图上看,胡杨年轮的中部和底部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看出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相关性强。(图3)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的相关方程可表示为Y=1.1839X-0.4194,R=0.8727;其中X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中部);Y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底部)。   3.3 主枝与侧枝关系   图4是卡尔达依断面E4样地的胡杨年轮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径向生长量变化曲线。E4样地距离河道距离为500 m。(图4)胡杨年轮主枝顶部和侧枝顶部的相关方程可表示为Y=1.4445X-0.2201,R=0.8147;其中X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主枝顶部);Y表示胡杨年轮的径向生长量(侧枝顶部)。从图上可以看出样枝主枝和侧枝年轮生长量相关性也很强。   4 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3方面:   (1)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2000年开始输水),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变化明显。胡杨年轮的主枝和侧枝的年际变化趋势保持较好的一致性,而且输水胡杨年轮生长量较高,这充分说明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的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生的长量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2)开始输水时(2000年开始输水), 随着输水次数的增加,胡杨年轮生长量也随之增加,这充分证明输水对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也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在近5年生态输水过程中,2001年、2002年和2003年输水水量很大,而且输水水量逐年增加,胡杨年轮生长量也随之增加,2003年达到最大值。   (3)样枝胡杨年轮中部和底部径向生长量从2000后明显呈上升趋势,2003年达到最大值,并且2003年之前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大于底部径向生长量,2003年之后胡杨年轮中部径向生长量小于底部径向生长量。这表明胡杨样枝年轮生长量的时空差异具有复杂性和突变性,可能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邓铭江.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水生态环境响应[J].水科学进展,2005(4):113-118.   [2] 阮晓,王强,陈亚宁,等.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植物对应急输水的生理响应[J].生态学报,2005(8):138-145.   [3] 玉米提.哈力克,柴政,罗淑政,等.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高生长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5):189-193.   [4] 徐海量,宋郁东,陈亚宁.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不同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4(3):119-124.   [5] 叶茂,徐海量,宋郁东,等.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J].干旱区研究,2006(3):10-14.   [6] 宋郁东,樊自立,雷志栋.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7] 吐尔逊・哈斯木,瓦哈甫・哈力克,艾力克木・哈德尔,等.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前后生态与环境的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4):44-49.   [8] 郭英杰,许英勤,马彦华.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的生态效益[J].干旱区地理,2002,(3):46-49.   [9] 孙涛,李纪人,杜龙江.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前后生态变化遥感监测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2(3):179-183.   [10] 李江风,袁玉江,由希尧.树木年轮水文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8.


相关内容

  • 我国胡杨及其分布区介绍植物保护学
  • 我国胡杨及其主要分布介绍 罗浩[**************] 西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北碚 摘要:胡杨是荒漠地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也是荒漠地区天然分布的唯一可建群的高达乔木树种,耐盐碱.水湿,抗干旱.风沙,具有维护分布区的生态平衡,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和为居生活提供用材等作用,具有较高的生态 ...

  • 从通天河调水以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 从通天河调水 挽救塔里木盆地生态环境危机 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 李于洁 [摘要]塔里木盆地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缺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的需求已成严重不足,经济用水严重挤占了生态用水,构成了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塔河流域的干流,五大源流的下游,周边小河下游,天然胡杨林成 ...

  • 胡扬:沙漠上的英雄树
  • 胡杨是一种树,一种与众不同的杨树,地球上的孑遗植物. 这种树生长在边塞,中国古人称边塞这一带为"胡"地,生长在"胡"地的杨树,便被呼之为"胡杨".就像胡琴.胡椒.胡麻的汉文命名一样. "胡"本来没有任何褒贬意义,只是对古 ...

  •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2.下面四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河流②处月平均流量分 ...

  • 八(上)期中复习1
  •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试卷(1) 班级得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 ㈠.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 3. 4. 5. 6. 7.当年万里觅封侯,. 8. ,添得黄鹂四五声. 9.只有香如故. 10. ,国恒亡. ㈡.读下列诗词,完成11-12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 ...

  • 干旱荒漠植物土壤水对降水的响应
  • 论文题目(中文) 论文题目(外文) 毕业论文 干旱荒漠植物土壤水对降水的响应 Ⅱ 干旱荒漠植物土壤水对降水的响应 摘 要 土壤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转换枢纽,降水和土壤性质共同决定了土壤水的入渗特征,研究土壤水对降水的响应对研究荒漠区生态及水文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黑河下游干旱荒漠区为背景,对年内降 ...

  •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 第23卷 第2期2008 年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SIN EARTH SCIENCE Vol .23 No.2 Feb., 2008 1001-8166 02-0193-08 文章编号:(2008)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 胡广录 1,2 * ,赵文智,谢国勋 1*3 (1.中国 ...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文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原文阅读 作者:吴岗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木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16年后,探险家余纯顺又在那里遇难,更给罗布泊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

  •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
  • 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现状.面临的 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一)土地利用状况 若羌县国土总面积为303448170亩,其中:农地94208亩,占总面积的0.03%:林业用地总面积为2594809 亩,占0.86%:草地总面积为16294792亩,占5.37%:其余(包括未利用地.水域.居民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