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期中复习1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试卷(1)

班级得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 ㈠、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 3. 4. 5. 6. 7.当年万里觅封侯,。 8. ,添得黄鹂四五声。 9.只有香如故。 10. ,国恒亡。 ㈡、读下列诗词,完成11—12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本词词眼是“,意思是 (2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八百里”和“的卢”都是性烈的快马。

B.这首词上阕写战斗激烈,下阕写理想破灭。 C.“醉里挑灯看剑”表明作者时刻不忘报国杀敌。 D.“破阵子”是正标题,“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副标题。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8分)

孔孟论学(其一)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3.解释加点字词。(2分) ⑪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⑫曰:非然也( ) ..

14.解释下列句子。(2分)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5.第1段告诉我们学习不能 ,而应该做到 (分别填上成语)。第2段告诉我们学习要有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6分)

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 ) (2)恒装一囊(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18.读了这则短文后,最大的感悟是2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

㈠、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段,完成19-25题(16分)

⑪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⑫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⑬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⑭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小河流域土地 沙漠化面积从66%上下到84%。“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⑮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⑯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⑰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zhì( )尺的罗布泊。

⑱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 )luǒ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⑲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⑳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⑴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⑵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⑶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⑷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19.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吞shì( ) ②近在zhì( )尺 ③ ( )luǒ露 (3分) 20.第⑭节说“如此重要的胡杨林”中“重要”具体指: (2分) 21.概括选文第⑬—⑯段的主要内容。(2分)

22.第⑱节画线句运用了 3分)

23. 选文第⑶节运用了、 (用原文句子作答)。(3分)

24.品味“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和“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中“又”“也都”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请你写一句保护生态环境的广告语是。(1分)

㈡、儿子的鱼(16分)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一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⑥“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⑦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⑧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⑨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⑩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⑴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2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写出正确答案。(2分)

欢呼雀跃 轻而一举 毫不犹豫 其中的错别字 ;正确的写法是 27. ⑪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4分)

拉锯战 -与鱼周旋-( )-( )-捕鱼成功 ⑫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儿子”具有 精神品质。(2分)

28.联系上下文,在第⑩节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寒冷 兴奋 B、紧张 兴奋 C、寒冷 害怕 D、紧张 害怕

29.有人说文中的父亲对儿子漠不关心,你觉得呢? 请用80字左右写一段议论文字。(6分)

三、作文。

请以“这里有 (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等)”为题,写一篇作文。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试卷(4)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1. 青山遮不住 2.学而不思则罔 3.却道天凉好个秋 4.草盛豆苗稀 5.囊橐萧萧两袖寒 6.霁光浮瓦碧参差 7.匹马戍梁州 8.绿阴不减来时路 9.零落成泥碾作尘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1.壮 雄壮、悲壮 12. C

13.生长 这样 14.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完全相信书,不如没有书。 15.一暴十寒 专心致志 学习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

16.吃 常常 17.陈某收集到几斗焦饭,来不及回家,就带着焦饭随军出征。 18.为人要孝敬父母。 二、现代文

19.吞噬 近在咫尺 裸露

20. 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与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21. 说明胡杨林在靠近罗布泊一带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22.拟人 突出罗布泊荒漠化后没有任何生物的令人恐怖的景象。 23. 举例子,列数字 “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24.表明了作者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痛心。 25.示例:前人种下一棵树,后人得到一片荫。

26.一 易

27. 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 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的小男孩。 28. B

29.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的人。儿子钓到王鲑,父亲虽然没说话,却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儿子没入水中,他高叫着儿子的名字;儿子逮住鲑鱼,他递绳帮忙;儿子绑好大鱼,他抱儿子上岸。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爱儿子的父亲。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的父亲。

三、作文略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试卷(1)

班级得分一、文言文阅读(28分) ㈠、默写:(10分)

,思而不学则殆。 3. 4. 5. 6. 7.当年万里觅封侯,。 8. ,添得黄鹂四五声。 9.只有香如故。 10. ,国恒亡。 ㈡、读下列诗词,完成11—12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1.本词词眼是“,意思是 (2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八百里”和“的卢”都是性烈的快马。

B.这首词上阕写战斗激烈,下阕写理想破灭。 C.“醉里挑灯看剑”表明作者时刻不忘报国杀敌。 D.“破阵子”是正标题,“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副标题。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8分)

孔孟论学(其一)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13.解释加点字词。(2分) ⑪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 ⑫曰:非然也( ) ..

14.解释下列句子。(2分)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5.第1段告诉我们学习不能 ,而应该做到 (分别填上成语)。第2段告诉我们学习要有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18题(6分)

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母好食铛底焦饭 ( ) (2)恒装一囊( )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18.读了这则短文后,最大的感悟是2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

㈠、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段,完成19-25题(16分)

⑪金秋十月,我站到了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的塔里木河的大桥上。 ⑫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 ⑬胡杨,维吾尔语称做“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⑭如此重要的胡杨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积死亡。1958年,塔里木河流域有..胡杨林780万亩,现在已减少到420万亩。伴随着胡杨林的锐减,塔里小河流域土地 沙漠化面积从66%上下到84%。“沙进人退”在塔里木河下游变成现实,至罗布庄一带的库鲁克库姆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从中穿过的218国道已有197处被沙漠掩埋。

⑮我们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绿色长城突然从眼中消失。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与两边的沙地成了一个颜色。由于缺水,长达数百公里的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

⑯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⑰再向前,我们到了罗布泊的边缘。同来的同志告诉我,再也不能向前走了。若想进入罗布泊,至少要有两辆汽车,必须备足食品和水。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zhì( )尺的罗布泊。

⑱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 )luǒ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⑲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⑳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30年前那片胡杨茂密、清水盈盈的湖面就在这瞬间从我们的眼中消失。

⑴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⑵悲剧并没有止住。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⑶世界著名的内陆湖——青海湖,50年间湖水下降8.8米,平均每6年下降l米,陆地已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敦煌月牙泉,近年来却因当地超采地下水,水域而积从50年代的1.1652万半方米缩小至5397平方米,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十涸之势„„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

⑷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19.根据拼音写汉字。①吞shì( ) ②近在zhì( )尺 ③ ( )luǒ露 (3分) 20.第⑭节说“如此重要的胡杨林”中“重要”具体指: (2分) 21.概括选文第⑬—⑯段的主要内容。(2分)

22.第⑱节画线句运用了 3分)

23. 选文第⑶节运用了、 (用原文句子作答)。(3分)

24.品味“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和“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中“又”“也都”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是 。(2分) 25.请你写一句保护生态环境的广告语是。(1分)

㈡、儿子的鱼(16分)

①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②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③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一举地逃脱了。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④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⑤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鱼网向那孩子走去。

⑥“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⑦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鱼网。

⑧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⑨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⑩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⑴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2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写出正确答案。(2分)

欢呼雀跃 轻而一举 毫不犹豫 其中的错别字 ;正确的写法是 27. ⑪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了“儿子”捕鱼的故事,细读全文,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4分)

拉锯战 -与鱼周旋-( )-( )-捕鱼成功 ⑫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儿子”具有 精神品质。(2分)

28.联系上下文,在第⑩节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寒冷 兴奋 B、紧张 兴奋 C、寒冷 害怕 D、紧张 害怕

29.有人说文中的父亲对儿子漠不关心,你觉得呢? 请用80字左右写一段议论文字。(6分)

三、作文。

请以“这里有 (亲情、信任、希望、欢乐、竞争、春天、阳光等)”为题,写一篇作文。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试卷(4)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

1. 青山遮不住 2.学而不思则罔 3.却道天凉好个秋 4.草盛豆苗稀 5.囊橐萧萧两袖寒 6.霁光浮瓦碧参差 7.匹马戍梁州 8.绿阴不减来时路 9.零落成泥碾作尘10.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1.壮 雄壮、悲壮 12. C

13.生长 这样 14.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完全相信书,不如没有书。 15.一暴十寒 专心致志 学习要有批判、质疑的精神。

16.吃 常常 17.陈某收集到几斗焦饭,来不及回家,就带着焦饭随军出征。 18.为人要孝敬父母。 二、现代文

19.吞噬 近在咫尺 裸露

20. 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与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 21. 说明胡杨林在靠近罗布泊一带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 22.拟人 突出罗布泊荒漠化后没有任何生物的令人恐怖的景象。 23. 举例子,列数字 “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 24.表明了作者对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痛心。 25.示例:前人种下一棵树,后人得到一片荫。

26.一 易

27. 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 是一个沉着坚毅、倔强勇敢的小男孩。 28. B

29.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的人。儿子钓到王鲑,父亲虽然没说话,却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儿子没入水中,他高叫着儿子的名字;儿子逮住鲑鱼,他递绳帮忙;儿子绑好大鱼,他抱儿子上岸。由此可见,他是一个爱儿子的父亲。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处理困难的能力的父亲。

三、作文略


相关内容

  • 高三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如何复习
  • 对于2014届高三生来说,期中考试至关重要,它作为一个阶段性检测,可以客观地评测出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效果,在整学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影响其接下来的学习.同时,伴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火热,很多学校把期中考试也拉入到校荐资格行列,这对考生们来说就是一次机会,那么对此次考试高三学生如何应对?如何去 ...

  • 初中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 篇一:初中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同学们一定以把握时间,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对待期中考试,把它当作锻炼考验的难得机会,努力备战,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首先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科学制定各科复习计划. 语文学科 要分块复习,分步完成.可以分解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共三大块进行复习.基础知识部分可以分解为生字.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迎接期中考试公众演讲
  • 综合网络-国旗下讲话--认真复习准备,迎接期中考试公众演讲]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是第九周星期一,第十周的星期三.四.五三天将举行期中考试.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认真复习准备,迎接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是评估半学期来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期中考试的学科成绩是考核教 ...

  • 如何应对期中考试
  • 期中考试复习方法 转眼间,开学已经两个多月,马上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在期中考试前我想给大家提几点考试复习的建议: 1.制定计划: 我们应该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表,将每天要复习的各门学科的内容详细地画在一张表格上,每天给自己一定的复习任务,同时对于复习制订一定的保证措施,如果不完成任务,对自己有什么样的 ...

  • 国旗下讲话-如何面对期中考试
  • 如何面对期中考试 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面对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既是一项常规工作,更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发展的一次综合检阅,它不仅是对同学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的一次评估,也是对同学们思想品德.学习态度的一次考验. 当然,在这个时候,大家是否也该认真问一 ...

  • 作文:国旗下的发言迎接期中考试
  •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七年级六班的一名学生.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全力以赴参加期中考试>.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转眼间半个学期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将是紧张的期中考试.期中考试是一次重要的阶段衔接性的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情况的一次重要检查,便于我们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 ...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不知不觉的开学已经是近三个月了,对于这批刚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来说,检验他们这一段时期学习效果的期中考试很快就要来临了.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试成绩的得来一方面来自于学生自身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复习指导的有效.得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据学校 ...

  • 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1~3
  • <教与学整体设计·全品学练考>教学资源光盘目录 新课标 人教版 地理必修1~3 整理人: 尹家国 必修1 教案 1.第一章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2.第一章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4.第一章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5.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6. ...

  • 冲刺期中考试的高效复习方法
  • 冲刺期中考试的高效复习方法 眼看快期中考试了,大家都准备的怎么样了呢?我想,大家一定都想取得优异的好成绩吧?即使没有准备好,也希望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吧?下文是一位名师为大家总结的好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考取优异的成绩. 初三了,看到学生们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一直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