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雾霾的治理机制研究

摘 要

雾霾日益严重今天,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改如何应对这个困境?本文通过介绍雾霾的来龙去脉,陈述其危害;试图追踪其产生的社会机制存在的土壤,同时反思雾霾治理的严重不足,提出从政府、企业及公众三方面来解决根除雾霾的具体举措、建议。通过本文的写作期待对雾霾的产生、治理及未来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雾霾,治理,责任,制度

前 言

雾霾,如今已然成为当红明星,上镜率超高。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2015年12月,南京天空出现了雾霾自带颜色的奇景。

1 雾霾的前世今生

1.1 雾霾的科学定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1

1.2 雾霾的由来及其历史背景 1 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2015-12-30.

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雾霾事件发生在英国,英国作为20 个世纪的头号工业强国,革命为其带来了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20 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20 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据英国官方统计,在5 日时间内5000 多人丧生,有8000 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相继死亡。此次事件因此也被列入“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中国则与英国恰恰相反,20 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建国初期,国家建设刚刚起步,蓝天白云处处可见。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范围出现雾霾覆盖,据环保部数据,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出现雾霾,波及面积约143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

2 雾霾的责任追责

2.1 科技发展的“副产品”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在享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好处时,选择性的忽略或是没有重视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早期,人们一味的追求物质效益,大力的发展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也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技术革命的一个后果就是带来人们私欲的无穷膨胀,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上不断的提升,对自然的侵犯也越来越严重,最后自然以其独特的形式还是报复到了人类自身。雾霾,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们无节制的发展工业,发展技术革新的结果。所以,在我们进行技术创造的同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它的副作用。

2.2 政府引导不力及监管的不到位

政府在西方国家被定义为“守夜人”的身份,但在中国,它是我们一切生活的日常组织者,无处不在。在社会中国,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我国能够最大效率的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所以,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一切向前看”变为“一切向钱看”,很多地方政府也在此过程中大力寻租,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自身的职责使命。导致政府的监管严重不到位,使破坏环境的企业、个人任意妄为,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损害。

2.3 企业的不道德行为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最终目标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这个无可非议。一个企业也只有在不断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取得自身的发展,从而才能够有更大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除此以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标准,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责任意识那他终究不能长久。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企业不遵守章程,恶意排污、破坏环境、污染空气等各种不道德行为,一味谋求自身利益,让社会和公众为其恶果买单,这是相当没有责任的表现。从而导致了我国的环境生态不断恶化,企业在此过程可以说是罪魁祸首。

2.4 公众的默许纵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并赋予了公民各种各样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的权利意识普遍淡薄。对于污染企业,只有当它危害自身安全时才会去关注、谴责,甚至依然有人漠不关心。鲁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去年,央视主持人柴静关于雾霾的宣传片一下火了,太多的人此前漠不关心,没想到后果竟是如此的严重。中国关于雾霾的监测制度并不是国人首次提出的,而是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首次对雾霾示警才促成了政府对雾霾的大力整治。

3 反思

3.1 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首先,只见口号,不见行动。自从哥本哈根会议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生态可持续发展凡在了只要位置。我国政府也一直强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是现实却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更加是一个现实的紧迫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倡导,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其次,责任不清晰。根据科斯的有关权属确立的理论,对于雾霾的治理要从源头上抓起:谁污染谁治理。对于不可测的雾霾量化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替代指标。如: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细化到每辆车的排放标准,并按照此标准征收不同的税额;对于跨省雾霾,如果说河北的雾霾由于风力作用都吹到了北京,那么该惩罚的不是北京而因该是河北啊,可以要求河北政府对此作出做出补偿,责令其改善环境、加强监管。

3.2 治理为什么不见成效

污染是没有国界、省界的。比如说由于陕西的环境问题产生的雾霾飘到了山西,山西人民会责怪陕西,而陕西也会说你山西自身不也一样。一来二去,相互推诿,最后的治理效果自然不好。治理雾霾是一个全局规划,绝不是某一个省市、国家就能完全搞定的。省与省、国与国之间都应该通力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沟通治理雾霾,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有序的治理雾霾这个顽疾,才能够还公众一片蓝天。否则的话,今天陕西加强治理绩效,局面有所好转了,可是山西却没有动静,风一吹,又都一样了,这样永远也治理不好。

4 雾霾的治理举措

治理雾霾可能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不是一阵热情和一两个临时拍脑袋所形成的“点子”可以解决的。雾霾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长期以来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偏差以及环保不作为所累积而成。

4.1 政府

4.1.1 加强监管,加大行政处罚

我国并不缺少有关雾霾治理方面的立法,但是雾霾治理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问责与监督机制,且我国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违法的责任后果总体偏轻。加强制度建设,惩治大气污染行为。为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行为进行约束,

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抵制企业的不法行为,加强公众的监督,开设公众监督的渠道和平台,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从而对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

4.1.2 加强环境立法,并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严格的环境立法是政府治理雾霾问题的首选,就我中国目前来说工业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个原因,在治理雾霾的前期,从遏制工业污染着手,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早期的加强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在立法内容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修改法律,增加相关法律解释,出台配套法规制度等;在立法形式上,应当让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占据主导地位;避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内容存在交叉和矛盾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可依之后还要有法必依。

4.1.3 政府加快引导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

作为技术研发的主体,各级政府要鼓励企业开发新型环保能源技术,将我国的粗放式高耗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型环保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将能够极大的缓解经济发展给环境生态带来的压力,还公众一片蓝天。

4.2 公众

4.2.1 自身作则,绿色出行

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环境安全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在源头上直接参与雾霾污染的防治。首先,倡导“绿色出行”,出门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其次,大力提倡低碳出行、低碳生活,节约用电。

4.2.2 树立公民责任意识

公民应当主动学习、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积极响应号召,亲身参与雾霾治理,充分体现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各类环保社会团体的活动,呼吁更多公民的参与,共同推动雾霾治理的进程。。同时,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多种工具,应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相关信息,举报非法排污的工厂和企业,对相关企业的不法行为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 秦浩. 中英雾霾治理的条件对比研究[J]. 管理观察, 2015 (11): 65-66.

[2] 徐以祥, 谭先银. 雾霾治理的责任制度[J]. 学习论坛, 2014 (7): 73-76.

[3] 邵姗姗, 张雪杰, 刘洋洋, 等. 雾霾成因与治理对策——基于国外治理措施的思考[J]. 才智, 2014, 34: 338.

[4] 韩志明, 刘璎. 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 阅江学刊, 2015, 7(2): 52-58.

[5] 张强. 雾霾协同治理路径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39-44.

[6] 张明. 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7] 陈开琦, 杨红梅. 发展经济与雾霾治理的平衡机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6): 42-48.

[8] 吴博. 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杨新兴, 尉鹏, 冯丽华. 治理雾霾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J]. 前沿科学, 2015, 3: 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 秦浩. 中英雾霾治理的条件对比研究[J]. 管理观察, 2015 (11): 65-66.

[2] 徐以祥, 谭先银. 雾霾治理的责任制度[J]. 学习论坛, 2014 (7): 73-76.

[3] 邵姗姗, 张雪杰, 刘洋洋, 等. 雾霾成因与治理对策——基于国外治理措施的思考[J]. 才智, 2014, 34: 338.

[4] 韩志明, 刘璎. 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 阅江学刊, 2015, 7(2): 52-58.

[5] 张强. 雾霾协同治理路径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39-44.

[6] 张明. 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7] 陈开琦, 杨红梅. 发展经济与雾霾治理的平衡机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6): 42-48.

[8] 吴博. 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杨新兴, 尉鹏, 冯丽华. 治理雾霾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J]. 前沿科学, 2015, 3: 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你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有多少了解?希望从中学到什么?

之前只是学习过政治课,只知道自然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但是一直没有对这部分开展学习,只是粗略的了解了这个理论,没有一个完整的只是理论的框架体系,知道是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等等。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构建自己对该理论的一个自我认知体系,也期待日后能够指导自己的日常实践。

2、你希望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习和考核本课程?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我更喜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必须的,课堂上还可以看下相关的学习视频、讲座等,或者条件许可的话更期待能够去相关的文化场馆参观学习,那样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吧。

至于考核,课堂表现是一方面、内容分享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还有我觉得可以考核书籍的阅读:如读书笔记的撰写等。

3、研究生比较关注哪些热点问题?你希望参与哪些问题的讨论?

关注的热点:如当前的世界政治时事,中国经济新常态攻关,中国当前的改革决策,教育体系的问题探讨,农业发展问题等等很多。平时室友一起讨论的问题还有电商发展,雾霾等等

我希望参与讨论的有当前中国的改革,农业问题等方面,对教育也挺有兴趣。

4、如何认识自我和社会并规划研究生生涯?未来有何打算?

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方式有很多,我更喜欢自己去看阅经典书籍,自我探索、自我反思。经常和朋友交流生活感悟,社会时事。

研究生涯首先是把课程学好啦,这是最基本的嘛;其次,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努力跟随老师做好学术研究,培养好自己的学术素养;其他还有很多时间就是自我改造:多看书、经常去听名师讲座(首都的资源太多了)等等

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羡慕老师这个行当,虽然很佩服中小学老师,个人比较缺乏耐心;所以我更加期待的是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够和学生们平等的交流,共同成长。

5、推荐与自然辩证法相关性较高的音像资料和创新案例。

BBC上有很多系列栏目,讲述人类社会、自然机制、科学发展;还有,之前听过武大邓晓芒教授的讲座,主要是讲授康德的哲学思想,很好。

转基因的案例(转基因科学是好是坏?没有定论);各地的反腐事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与体会。

首先,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知识体系有了个大致了解,除去老师上课所讲授的知识以外,自己在课下通过自习的形式对自然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学习、了解,受益颇多。

其次,对于自己的哲学观的塑造大有裨益,之前的哲学观还是比较前线的、表面的,通过这个学习,了解了更多的哲学思想,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有趣的东西等待发掘。

最后,说到体会,哲学一直都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科,它的知识重点的把握、学习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但是如果真的学好了,那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成就。

2、改进以后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建议的话,还是觉得这么深沉的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要走出去开拓眼界,有时候体验式的学习要比填鸭式的学习效率高上百倍。

另外,可以以沙龙形式体现,整个课堂可以分成若干个组,分组分主题讨论学习。 虽然课堂的总时间比较短,但是除去学习理论知识以外,我觉得还是可以空出时间进行上述开放式的学习的

3、推荐与自然辩证法相关性较高的音像资料和创新案例。

近期找的学习主要还都是电子版的理论学习资料,对影像资料的获取还是没有比较好的途径。

案例的话,最近感受最深的就是雾霾,经济大发展没有处理好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感受深刻啊。还有一个就是转基因的问题,最近崔永元好像由于农大杠上了。。。

4、其它想与老师沟通交流的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最近的话,还是在想如何做科研的事吧,太宽泛了,这里也不好陈述。

雾霾的治理机制研究

摘 要

雾霾日益严重今天,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改如何应对这个困境?本文通过介绍雾霾的来龙去脉,陈述其危害;试图追踪其产生的社会机制存在的土壤,同时反思雾霾治理的严重不足,提出从政府、企业及公众三方面来解决根除雾霾的具体举措、建议。通过本文的写作期待对雾霾的产生、治理及未来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关键词:雾霾,治理,责任,制度

前 言

雾霾,如今已然成为当红明星,上镜率超高。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2014年2月,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2015年12月,南京天空出现了雾霾自带颜色的奇景。

1 雾霾的前世今生

1.1 雾霾的科学定义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1

1.2 雾霾的由来及其历史背景 1 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2015-12-30.

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雾霾事件发生在英国,英国作为20 个世纪的头号工业强国,革命为其带来了工业的快速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急剧增加,20 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了20 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的“伦敦烟雾事件”。据英国官方统计,在5 日时间内5000 多人丧生,有8000 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相继死亡。此次事件因此也被列入“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中国则与英国恰恰相反,20 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还处于建国初期,国家建设刚刚起步,蓝天白云处处可见。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范围出现雾霾覆盖,据环保部数据,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出现雾霾,波及面积约143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

2 雾霾的责任追责

2.1 科技发展的“副产品”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尤其是西欧发达国家在享受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好处时,选择性的忽略或是没有重视环境生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早期,人们一味的追求物质效益,大力的发展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也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技术革命的一个后果就是带来人们私欲的无穷膨胀,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上不断的提升,对自然的侵犯也越来越严重,最后自然以其独特的形式还是报复到了人类自身。雾霾,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人们无节制的发展工业,发展技术革新的结果。所以,在我们进行技术创造的同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到它的副作用。

2.2 政府引导不力及监管的不到位

政府在西方国家被定义为“守夜人”的身份,但在中国,它是我们一切生活的日常组织者,无处不在。在社会中国,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我国能够最大效率的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所以,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干预是无处不在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一切向前看”变为“一切向钱看”,很多地方政府也在此过程中大力寻租,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自身的职责使命。导致政府的监管严重不到位,使破坏环境的企业、个人任意妄为,给我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损害。

2.3 企业的不道德行为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最终目标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这个无可非议。一个企业也只有在不断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取得自身的发展,从而才能够有更大的力量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除此以外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标准,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考虑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忽略了责任意识那他终究不能长久。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企业不遵守章程,恶意排污、破坏环境、污染空气等各种不道德行为,一味谋求自身利益,让社会和公众为其恶果买单,这是相当没有责任的表现。从而导致了我国的环境生态不断恶化,企业在此过程可以说是罪魁祸首。

2.4 公众的默许纵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并赋予了公民各种各样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的权利意识普遍淡薄。对于污染企业,只有当它危害自身安全时才会去关注、谴责,甚至依然有人漠不关心。鲁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去年,央视主持人柴静关于雾霾的宣传片一下火了,太多的人此前漠不关心,没想到后果竟是如此的严重。中国关于雾霾的监测制度并不是国人首次提出的,而是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首次对雾霾示警才促成了政府对雾霾的大力整治。

3 反思

3.1 为什么越来越严重

首先,只见口号,不见行动。自从哥本哈根会议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生态可持续发展凡在了只要位置。我国政府也一直强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可是现实却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根本上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思想观念的问题,更加是一个现实的紧迫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倡导,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其次,责任不清晰。根据科斯的有关权属确立的理论,对于雾霾的治理要从源头上抓起:谁污染谁治理。对于不可测的雾霾量化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替代指标。如:对汽车尾气的排放可以细化到每辆车的排放标准,并按照此标准征收不同的税额;对于跨省雾霾,如果说河北的雾霾由于风力作用都吹到了北京,那么该惩罚的不是北京而因该是河北啊,可以要求河北政府对此作出做出补偿,责令其改善环境、加强监管。

3.2 治理为什么不见成效

污染是没有国界、省界的。比如说由于陕西的环境问题产生的雾霾飘到了山西,山西人民会责怪陕西,而陕西也会说你山西自身不也一样。一来二去,相互推诿,最后的治理效果自然不好。治理雾霾是一个全局规划,绝不是某一个省市、国家就能完全搞定的。省与省、国与国之间都应该通力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沟通治理雾霾,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有序的治理雾霾这个顽疾,才能够还公众一片蓝天。否则的话,今天陕西加强治理绩效,局面有所好转了,可是山西却没有动静,风一吹,又都一样了,这样永远也治理不好。

4 雾霾的治理举措

治理雾霾可能是一场长期的战役,不是一阵热情和一两个临时拍脑袋所形成的“点子”可以解决的。雾霾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长期以来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偏差以及环保不作为所累积而成。

4.1 政府

4.1.1 加强监管,加大行政处罚

我国并不缺少有关雾霾治理方面的立法,但是雾霾治理迟迟不能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问责与监督机制,且我国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违法的责任后果总体偏轻。加强制度建设,惩治大气污染行为。为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行为进行约束,

政府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抵制企业的不法行为,加强公众的监督,开设公众监督的渠道和平台,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从而对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

4.1.2 加强环境立法,并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面对严重的空气污染,严格的环境立法是政府治理雾霾问题的首选,就我中国目前来说工业排放是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个原因,在治理雾霾的前期,从遏制工业污染着手,我们可以借鉴英国早期的加强完善环境法规建设。在立法内容上,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地修改法律,增加相关法律解释,出台配套法规制度等;在立法形式上,应当让通过严格的立法程序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占据主导地位;避免环境管理体制立法内容存在交叉和矛盾等。与此同时还必须做到严格执法、有法可依之后还要有法必依。

4.1.3 政府加快引导相关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

作为技术研发的主体,各级政府要鼓励企业开发新型环保能源技术,将我国的粗放式高耗能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型环保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将能够极大的缓解经济发展给环境生态带来的压力,还公众一片蓝天。

4.2 公众

4.2.1 自身作则,绿色出行

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环境安全关乎我们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在源头上直接参与雾霾污染的防治。首先,倡导“绿色出行”,出门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样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也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其次,大力提倡低碳出行、低碳生活,节约用电。

4.2.2 树立公民责任意识

公民应当主动学习、了解雾霾的相关知识,积极响应号召,亲身参与雾霾治理,充分体现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各类环保社会团体的活动,呼吁更多公民的参与,共同推动雾霾治理的进程。。同时,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多种工具,应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相关信息,举报非法排污的工厂和企业,对相关企业的不法行为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 秦浩. 中英雾霾治理的条件对比研究[J]. 管理观察, 2015 (11): 65-66.

[2] 徐以祥, 谭先银. 雾霾治理的责任制度[J]. 学习论坛, 2014 (7): 73-76.

[3] 邵姗姗, 张雪杰, 刘洋洋, 等. 雾霾成因与治理对策——基于国外治理措施的思考[J]. 才智, 2014, 34: 338.

[4] 韩志明, 刘璎. 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 阅江学刊, 2015, 7(2): 52-58.

[5] 张强. 雾霾协同治理路径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39-44.

[6] 张明. 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7] 陈开琦, 杨红梅. 发展经济与雾霾治理的平衡机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6): 42-48.

[8] 吴博. 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杨新兴, 尉鹏, 冯丽华. 治理雾霾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J]. 前沿科学, 2015, 3: 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 秦浩. 中英雾霾治理的条件对比研究[J]. 管理观察, 2015 (11): 65-66.

[2] 徐以祥, 谭先银. 雾霾治理的责任制度[J]. 学习论坛, 2014 (7): 73-76.

[3] 邵姗姗, 张雪杰, 刘洋洋, 等. 雾霾成因与治理对策——基于国外治理措施的思考[J]. 才智, 2014, 34: 338.

[4] 韩志明, 刘璎. 雾霾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困境及其对策[J]. 阅江学刊, 2015, 7(2): 52-58.

[5] 张强. 雾霾协同治理路径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7(3): 39-44.

[6] 张明. 我国雾霾治理的政府责任研究[D]. 郑州大学, 2014.

[7] 陈开琦, 杨红梅. 发展经济与雾霾治理的平衡机制[J]. 社会科学研究, 2015 (6): 42-48.

[8] 吴博. 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杨新兴, 尉鹏, 冯丽华. 治理雾霾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争[J]. 前沿科学, 2015, 3: 006.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你对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有多少了解?希望从中学到什么?

之前只是学习过政治课,只知道自然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但是一直没有对这部分开展学习,只是粗略的了解了这个理论,没有一个完整的只是理论的框架体系,知道是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社会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等等。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论有个全面的了解,构建自己对该理论的一个自我认知体系,也期待日后能够指导自己的日常实践。

2、你希望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学习和考核本课程?有什么合理化建议?

我更喜欢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理论教学是必须的,课堂上还可以看下相关的学习视频、讲座等,或者条件许可的话更期待能够去相关的文化场馆参观学习,那样可以更加真切的感受吧。

至于考核,课堂表现是一方面、内容分享也是个不错的方法,还有我觉得可以考核书籍的阅读:如读书笔记的撰写等。

3、研究生比较关注哪些热点问题?你希望参与哪些问题的讨论?

关注的热点:如当前的世界政治时事,中国经济新常态攻关,中国当前的改革决策,教育体系的问题探讨,农业发展问题等等很多。平时室友一起讨论的问题还有电商发展,雾霾等等

我希望参与讨论的有当前中国的改革,农业问题等方面,对教育也挺有兴趣。

4、如何认识自我和社会并规划研究生生涯?未来有何打算?

认识自我和社会的方式有很多,我更喜欢自己去看阅经典书籍,自我探索、自我反思。经常和朋友交流生活感悟,社会时事。

研究生涯首先是把课程学好啦,这是最基本的嘛;其次,完成导师交代的任务,努力跟随老师做好学术研究,培养好自己的学术素养;其他还有很多时间就是自我改造:多看书、经常去听名师讲座(首都的资源太多了)等等

未来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一直羡慕老师这个行当,虽然很佩服中小学老师,个人比较缺乏耐心;所以我更加期待的是能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够和学生们平等的交流,共同成长。

5、推荐与自然辩证法相关性较高的音像资料和创新案例。

BBC上有很多系列栏目,讲述人类社会、自然机制、科学发展;还有,之前听过武大邓晓芒教授的讲座,主要是讲授康德的哲学思想,很好。

转基因的案例(转基因科学是好是坏?没有定论);各地的反腐事件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调查(2015.12)

姓名:卢艳平 学号: S[1**********] 性别:男 院系班级:经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3班

1、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与体会。

首先,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自然辩证法的知识体系有了个大致了解,除去老师上课所讲授的知识以外,自己在课下通过自习的形式对自然辩证法的相关知识也进行了学习、了解,受益颇多。

其次,对于自己的哲学观的塑造大有裨益,之前的哲学观还是比较前线的、表面的,通过这个学习,了解了更多的哲学思想,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更多的有趣的东西等待发掘。

最后,说到体会,哲学一直都是一门比较高深的学科,它的知识重点的把握、学习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但是如果真的学好了,那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成就。

2、改进以后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建议。

建议的话,还是觉得这么深沉的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还要走出去开拓眼界,有时候体验式的学习要比填鸭式的学习效率高上百倍。

另外,可以以沙龙形式体现,整个课堂可以分成若干个组,分组分主题讨论学习。 虽然课堂的总时间比较短,但是除去学习理论知识以外,我觉得还是可以空出时间进行上述开放式的学习的

3、推荐与自然辩证法相关性较高的音像资料和创新案例。

近期找的学习主要还都是电子版的理论学习资料,对影像资料的获取还是没有比较好的途径。

案例的话,最近感受最深的就是雾霾,经济大发展没有处理好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感受深刻啊。还有一个就是转基因的问题,最近崔永元好像由于农大杠上了。。。

4、其它想与老师沟通交流的问题。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解决,最近的话,还是在想如何做科研的事吧,太宽泛了,这里也不好陈述。


相关内容

  • science和nature发表文章的流程
  • <Nature>系列期刊投稿指南 1.<自然>系列期刊对作者的承诺(保证) <自然>系列期刊的编辑努力为作者提供高效.公正和充满关切的投稿.同行评议及发表经历.作者期望被接受发表的投稿都是经过同行以最严格的专业标准进行过评审,他们也希望编辑是根据其提供深刻和有益分 ...

  • A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 城市生态 [文章编号]1006-3862(2001)06-0054-05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指标体系 Eco-citybuildingandindicatorsystem 郭秀锐 杨居荣 毛显强 李向前 GUOXiu-ruiYANGJu-rongMAOXian-giangLIXiang-gian (北 ...

  • 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写作指导
  • 3第三章 "写作指南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分布共分为六个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作品,其中属于自然科学类的有机械与控制组,根据学科专业.信息技术组.数理组.生命科学组.能源化工组,以上各组的作品展现形式多为学术论文.怎样才能把参赛作品 ...

  • 科学人对话[自然]杂志总编:"中国学术界的进步令人惊讶"
  • 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学术期刊之一,创刊于1869年的<自然>(Nature)杂志涵盖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和应用科学等领域,也是而今所剩无几的涵盖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期刊之一.2012年,麦克米伦科学与教育在上海设立独资公司,作为麦克米伦集团的一部分,自然出版集团旗下<自然通讯& ...

  •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 生态旅游概意昀研究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胡卫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长沙410004) [摘要]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提出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文大会",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章将现有生态旅游概念系统地归纳为5种学说,即"保护中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 ...

  • 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第26卷第2期干旱区地理 V0126No2 2003年6月 ARID 1,AND GEOGRAPHY ]un 2003 文章编号:1000-6060(2003)02-0166-07 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徐燕 周华荣 (中国科学院新葺匠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生态 ...

  •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第25卷第3期 2005年3月生态学报V01.25,No.3ACTAECOLOGICASINICAMar..2005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蒋卫国1,李京H,李加洪2,谢志仁3,王文杰4 100875:2.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北京100862:(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 3. ...

  • 任务书开题报告
  •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财务1004班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应用研 究 任务书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的创新 ...

  • 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 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 1. 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改编,专为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撰写打印论文时使用.本格式自发布日起实行. 2.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组成. ...

  • 青岛大学研究生专业--系统科学考研介绍
  • 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学科简介 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711)由系统理论(071101)和系统分析与集成(071102)两个二级学科组成. 青岛大学"系统理论"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也是青岛大学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2001年获批系统理论硕士授权,2003年获批系统理论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