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叉的故事

每当蚕豆上市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沈九和他的豆子叉的故事,豆子叉是用毛竹削成,类似洋人吃西餐用的那种小叉。我和我的童年伙伴都有,而且都是自己做的,一是用他叉豆确实比筷子一棵一棵夹方便,另外也觉得好玩,是一个不错的玩具。可沈九的豆子叉不是毛竹削的,而是锃光瓦亮的不锈钢制品,据说还是当年陈毅送给他的呢,我每次见了都觉得眼馋。沈九看出我的心思,对我说:我们村打凌博先生以后就没有出过象样的读书人,根发不是读书的料,将来我准备让他参军。村里要是再能够出个秀才也只能指望你了,好好念书,将来要是考上高中,我这把叉就送给你,真正的德国货呢,不信你看上面刻有洋文。我当时还在读小学,也不清楚读高中是个什么概念,但是他的承诺显然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沈九是我们村第一任村支书,他儿子根发是我童年伙伴。沈九早年参加过新四军,在村里也算是老革命了,他见过陈毅、粟裕,每当提起这些,他都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听的人也格外的聚精会神。可在文革那挡子他却因此挨了批,也游了街,罪名是自首变节,出卖陈毅。这罪名可真够大的,判几年刑恐怕已是轻的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新四军北撤那年,正赶上沈九患伤寒,没能跟上部队,就留在了家。后来国民党政府对参加过新四军的人进行登记,沈九在被登记之列,登记表上有一拦:领导姓名,他原想填同村李二毛的,因为当时二毛是沈九的班长。但二毛太没名气,沈九想,我的领导不能是无名小卒。灵机一动,他就填上了司令员陈毅的名字。他觉得这很露脸,本来么,我的领导就是陈毅,没错。当时他确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这却成了他出卖陈毅的罪证。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当年他把他的领导填上了毛泽东,出卖毛泽东的罪名恐怕够他枪毙几回了。

自从出卖陈毅的事传开后,沈九的名气着实火了一把,你想能出卖陈毅的人是何许人?那必定是对陈毅非常了解又很亲近的人,于是好事的人都来打听,甚至一些小报记者也来采访。据沈九说,他当年是陈毅的警卫员,陈老总亲切的称他为九娃,师首长们都叫他小沈,团长、营长更不用说,都是哥们。后勤处给司令部发放战利品,陈毅总是让他先挑,他拿出那柄豆子叉,说这就是当年陈毅送给他的。这故事虽然打小时候起,我就听过不知多少遍,但每次听都有新鲜感。而村里老一辈的人却说,这是他瞎吹,他根本就没当过陈毅的警卫员。可惜的是和他一道参军的同村李二毛已经在涟水战役中牺牲,他是否当过陈毅警卫员的这段公案就只能是个迷了,但我却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战争在他身上留下的那么多伤疤是绝对假不了的,何况他每当讲这些故事时,都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既不像炫耀,也不像撒谎,不是亲身经历是编造不出来的。

童年的记忆随着年岁的增大逐渐淡化,记得读高中那年的春天,我在沈九家又见到了那柄豆子叉,也许见的次数多了,已不再有童年时的那种新奇感,但我还是特别留意了那一行洋文:made in china。原来并不是德国货,我心里想。但我并没有说穿它,我想:希望成为陈毅的警卫员恐怕是当年新四军每个小战士的共同愿望,沈九当然也不例外。对他来说,这把豆子叉就是陈毅送的,而且是真正的德国货,看他在叙述这段故事时的神情时,就可知道,这个愿望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成为事实,我能让他这个虽说是虚拟但且诚挚的美好愿望破灭吗?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的母校,我初中就读过的凌博中学举办七十周年校庆,作为早年校友,我在被邀请之列。这座学校的创办人是我的同村前辈,清末秀才沈凌博先生,抗战时期民生凋敝,许多饱学之士都流落乡间,沈老就聘请他们来校任教,当时前来应聘的就有复旦、交大的教授,这使凌博中学声名鹊起,临县的许多学生也慕名前来。当时的校舍大都是平房,但有一座二层小楼,是地方上最漂亮的建筑,沈先生为了纪念其父亲,取楼名椿庭楼。七十年沧海桑田,当年的校舍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一排排崭新敞亮的新楼。但椿庭楼依然矗立,只有它见证着这所学校的风雨历程,它也是我们这些远方游子这次回校唯一能够追忆往事的地方。现在的椿庭楼已被用作校史陈列馆,在馆内一块展板前,学校董事会的名单中我赫然见到了沈根发的名字。询问之后,得知沈九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根发如今是一所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老总,新校舍就是他捐资兴建的。在校友接待室我见到了这位儿时的伙伴,他坚邀我晚上去他家作客,说是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我,还说这是他爸爸的遗嘱。他是这次校庆筹备委员会委员,挺忙的,临走时他再一次叮嘱,晚上一定得去,他用车来接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本文作者:南山翁※

每当蚕豆上市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沈九和他的豆子叉的故事,豆子叉是用毛竹削成,类似洋人吃西餐用的那种小叉。我和我的童年伙伴都有,而且都是自己做的,一是用他叉豆确实比筷子一棵一棵夹方便,另外也觉得好玩,是一个不错的玩具。可沈九的豆子叉不是毛竹削的,而是锃光瓦亮的不锈钢制品,据说还是当年陈毅送给他的呢,我每次见了都觉得眼馋。沈九看出我的心思,对我说:我们村打凌博先生以后就没有出过象样的读书人,根发不是读书的料,将来我准备让他参军。村里要是再能够出个秀才也只能指望你了,好好念书,将来要是考上高中,我这把叉就送给你,真正的德国货呢,不信你看上面刻有洋文。我当时还在读小学,也不清楚读高中是个什么概念,但是他的承诺显然是对我的最高奖赏。

沈九是我们村第一任村支书,他儿子根发是我童年伙伴。沈九早年参加过新四军,在村里也算是老革命了,他见过陈毅、粟裕,每当提起这些,他都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听的人也格外的聚精会神。可在文革那挡子他却因此挨了批,也游了街,罪名是自首变节,出卖陈毅。这罪名可真够大的,判几年刑恐怕已是轻的了。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新四军北撤那年,正赶上沈九患伤寒,没能跟上部队,就留在了家。后来国民党政府对参加过新四军的人进行登记,沈九在被登记之列,登记表上有一拦:领导姓名,他原想填同村李二毛的,因为当时二毛是沈九的班长。但二毛太没名气,沈九想,我的领导不能是无名小卒。灵机一动,他就填上了司令员陈毅的名字。他觉得这很露脸,本来么,我的领导就是陈毅,没错。当时他确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这却成了他出卖陈毅的罪证。后来有人开玩笑说:要是当年他把他的领导填上了毛泽东,出卖毛泽东的罪名恐怕够他枪毙几回了。

自从出卖陈毅的事传开后,沈九的名气着实火了一把,你想能出卖陈毅的人是何许人?那必定是对陈毅非常了解又很亲近的人,于是好事的人都来打听,甚至一些小报记者也来采访。据沈九说,他当年是陈毅的警卫员,陈老总亲切的称他为九娃,师首长们都叫他小沈,团长、营长更不用说,都是哥们。后勤处给司令部发放战利品,陈毅总是让他先挑,他拿出那柄豆子叉,说这就是当年陈毅送给他的。这故事虽然打小时候起,我就听过不知多少遍,但每次听都有新鲜感。而村里老一辈的人却说,这是他瞎吹,他根本就没当过陈毅的警卫员。可惜的是和他一道参军的同村李二毛已经在涟水战役中牺牲,他是否当过陈毅警卫员的这段公案就只能是个迷了,但我却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战争在他身上留下的那么多伤疤是绝对假不了的,何况他每当讲这些故事时,都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既不像炫耀,也不像撒谎,不是亲身经历是编造不出来的。

童年的记忆随着年岁的增大逐渐淡化,记得读高中那年的春天,我在沈九家又见到了那柄豆子叉,也许见的次数多了,已不再有童年时的那种新奇感,但我还是特别留意了那一行洋文:made in china。原来并不是德国货,我心里想。但我并没有说穿它,我想:希望成为陈毅的警卫员恐怕是当年新四军每个小战士的共同愿望,沈九当然也不例外。对他来说,这把豆子叉就是陈毅送的,而且是真正的德国货,看他在叙述这段故事时的神情时,就可知道,这个愿望在他内心深处已经成为事实,我能让他这个虽说是虚拟但且诚挚的美好愿望破灭吗?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的母校,我初中就读过的凌博中学举办七十周年校庆,作为早年校友,我在被邀请之列。这座学校的创办人是我的同村前辈,清末秀才沈凌博先生,抗战时期民生凋敝,许多饱学之士都流落乡间,沈老就聘请他们来校任教,当时前来应聘的就有复旦、交大的教授,这使凌博中学声名鹊起,临县的许多学生也慕名前来。当时的校舍大都是平房,但有一座二层小楼,是地方上最漂亮的建筑,沈先生为了纪念其父亲,取楼名椿庭楼。七十年沧海桑田,当年的校舍已不复存在,代之以一排排崭新敞亮的新楼。但椿庭楼依然矗立,只有它见证着这所学校的风雨历程,它也是我们这些远方游子这次回校唯一能够追忆往事的地方。现在的椿庭楼已被用作校史陈列馆,在馆内一块展板前,学校董事会的名单中我赫然见到了沈根发的名字。询问之后,得知沈九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根发如今是一所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老总,新校舍就是他捐资兴建的。在校友接待室我见到了这位儿时的伙伴,他坚邀我晚上去他家作客,说是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我,还说这是他爸爸的遗嘱。他是这次校庆筹备委员会委员,挺忙的,临走时他再一次叮嘱,晚上一定得去,他用车来接我。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本文作者:南山翁※


相关内容

  • 会爬的豆子(教案)
  • 绘本<会爬的豆子>教学设计 绘本解读: <会爬的豆子>讲述了一颗小小的爬墙豆,爬啊,爬啊,爬到了橘子树上,爬到了邻居花园的桃树上,它要爬到哪里去呢?"它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它爬到了生病的小男孩家,让生病的小男孩变得又壮又结实,帮他恢复了健康,找到了自信, ...

  • 20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2
  • 20 哦,让我永远忏悔的狗 教学目标: 1.能在预习中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忏.膝.患.痹.嬉.缚.锁.燎.痊.谅:读准"忏.缚.燎"的字音:正确书写"膝.痹":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忏悔.心急火燎.不知所措.又愧又悔.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了解作者 ...

  • 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 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 1.小和尚磨豆子 从前,山中有座庙,庙里没有石磨,因此,庙里每天都要派和尚挑豆子到山下农庄去磨. 一天,有个小和尚被派去磨豆子.在离开前,厨房的大和尚交给他满满的一担豆子,并严厉警告:"你千万要小心,庙里最近收入很不理想,路上绝对不可以把豆浆洒出来." 小和尚 ...

  • 小蚂蚁搬豆阅读答案
  • 篇一:小蚂蚁搬豆阅读答案 小蚂蚁搬豆 小蚂蚁找到了一粒豆子,它急急忙忙往家里赶,只见小蚂蚁用它头上的触角碰一碰在它旁边的小蚂蚁,这只小蚂蚁也用触角点了点,表示知道了.它又用触角碰碰后面的蚂蚁.这样,一只碰一只,大伙儿都知道了. 蚂蚁马上排队,由发现豆子的小蚂蚁领着,到了放豆子的地方,大家齐心合力把豆 ...

  • 小班音乐我是小豆子
  • 小班音乐我是小豆子 小班音乐活动:是小豆子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游戏让幼儿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交流情感.活动准备:1.豆子生长过程的操作材料1.2.3.4 2.每人一个豆子头饰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课题,熟悉歌曲. T:"宝宝们,看带来了什么?它里 ...

  • 相同故事情节的不同演绎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同故事情节的不同演绎 作者:左孝如 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2期 摘 要: 不同时期诞生于不同国家的两部影片<霸王别姬>.<黑天鹅>,分别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力震撼了影坛.通过赏析这两部电影,从故事 ...

  • [霸王别姬]
  • 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有不少的优秀作品获得国际电影重要奖项.其中<霸王别姬>就是获得第4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作品. <霸王别姬>讲述了一个从民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从小学习京剧的两师兄弟的曲折故事.小豆子进入戏剧班时因为自己的母亲是妓女的关系招到了很多耻笑而小石头作为 ...

  • (生活小故事)磨豆子的磨
  • 机关新换了一个大师傅.姓张,30多岁,非常随和,见人就笑. 张师傅非常勤快,每天很早就来.他磨的豆浆非常好喝.职工到的时候,热气腾腾的小磨豆浆已经熬好了. 张师傅的手艺得到大家一致称赞.张师傅更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脾气.无论谁有什么特殊要求,只要他能做到,保证会满足您.就说炒菜吧,他从来都是一菜一炒. ...

  • 小班音乐:蚂蚁搬豆
  • 小班音乐:蚂蚁搬豆 "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2.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准备材料:小蚂蚁图片.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 重点难点: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1.复习律动<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