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含义;特点;必然性(存在的问题、重要意义);认识误区;进展;措施; 继续推行的可行性和艰巨性

其中含义、特点、措施见课本P.313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1.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带来的问题

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轻工业、农业的工业化道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立起了一个独立、完整、初步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它是靠“三农”的积累来完成的工业化。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剪刀差”,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工业、城市和市民付出了高达6000亿元的资本原始积累,造成了以国家资本的形式对农民、农业的过度汲取,加重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分裂。以户籍管理为特征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确定,传统工业化的弊端逐步显现,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必须选择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的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济二元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旧型工业化有“七宗罪”:第一,扬短避长,浪费资源;第二,削弱技术创新,延缓提高效率;第三,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第四,破坏生态环境;第五,增加就业难度;第六,抑制服务业发展;第七,引发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问题。

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1)从国际方面看:

第一,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的限制,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坚决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这是顺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一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充分说明我

们党能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2)从国内方面看:

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十分注意广辟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利的增加,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①“新型工业化”等于“提高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明显下降;

②“新型工业化”等于“信息化”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化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支撑。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是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

③“科技含量高”等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④“经济效益好”等于“经济成本低”

⑤“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等于“充分就业”

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于“可持续发展”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可持续发展”应有的内容,但实现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不等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第一, 工业和经济的增速继续提升。

第二,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和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11.3%,由47.9%上升到48.9%,由23.9%上升到40.1%。在工业总产值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占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56.9%上升到2007年的70.5%,由43.1%下降到29.5%。

第三,经济周期实现了由超强波周期到轻波周期(或近乎轻波周期)的转变。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

第五,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第六,城乡关系已经开始迈向协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实行农业哺育工业的战略,再加上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致使城乡差别愈拉愈大。但在20世纪末,开始提出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再加上有关经济改革的推行,当前虽然没有遏制城乡差别扩大的走势,但其扩大的速度趋缓。

第七,地区关系也开始迈上了协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展地区经济方面长期推行非均衡战略。20世纪50年代建设重点放在内地。1960年中期到1970年中期建设重点

放在“三线”。由于这种非均衡战略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上其他多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作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期直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从总体上说,这对加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是必要的,但却进一步拉大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差距。但从20世纪末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形成了总体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并已付诸实施,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从根本上扭转地区之间经济差别拉大的趋势,但拉大的速度也已趋于减缓。

第八,城市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九,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第十,在治理受到严重污染的环境方面已经开始收到成效。

第十一,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由人口大国到经济大国的转变。

尽管我国在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这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任务。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上半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历史上很难得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并不是由临时的偶然因素形成的,而是由长期的基本因素决定的。

主要是:(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效应;(2)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进步效应;

(3)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效应;(4)人口大国、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效应;(5)中国仍然可以在长时间内巩固社会政治稳定局面;(6)中国还可以赢得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继续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问题在于:

第一,经济总量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1953~1978年虽有改善,但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经济结构失衡的改善状况也远没有到位。在这方面大体上有四种情况:

一是结构已有改善,但还没有达到协调的地步。比如,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就是这种情况。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有改进,但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

二是在1979~2008年的前一段时间内,比例关系趋于改善,后一段时间又发生逆转。工业中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就是如此。1979~1998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43.1%上升到49.3%,重工业比重由56.9%下降到50.7%。这种变化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对1953~1978年重重轻轻偏向的纠正,是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协调的表现。但在1999~2007年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又由1998年的49.3%下降到29.5%,重工业比重由50.7%上升到70.5%。可以认为,在这段时间内,由于重工业发展速度过快,轻工业发展速度过慢,又造成了二者的比例关系的某种不协调。而且,这期间,重工业发展又成为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有些年份经济偏热(2006年经济增速为11.1%)和经济过热(2007年经济增速为13.0%)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有两种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以后,重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是必须的,重工业比重上升是正常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在这个阶段,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由吃穿用到住行)、支柱产业(住房和汽车业等)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重工业发展速度可以而且必须快一些。但任何问题都有一个作为质和量的统一的度。这里的问题恰恰不是重工业发展速度可以而且必须快一些,而是发展速度过快。这种过快导致经济偏热甚至过热,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我国根本没有必要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曾经走过的重化工业阶段的老路。如果这种

观点指的是在现代条件下我国没有必要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阶段的那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老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指的我国工业化可以不经过重化工业阶段,那就完全脱离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经济大国的基本国情。 三是有的经济比例关系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进一步恶化。改革以来,投资率的继续上升和消费率的继续下降,就属此例。1978~2007年,投资率由38.2%进一步上升到42.3%,消费率由62.1%进一步下降到48.8%。 四是新产生了一些失衡的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比例关系的失衡就是如此。2005~2007年这3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高达5.5%、7.5%和8.9%。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内需和外需失衡的状况。形成这种失衡状况,有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作用,但主要是由国内经济失衡首先是投资方消费关系失衡造成的。

第三,与上述经济总量失衡和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相联系,经济周期虽然实现了由超强波周期到中波周期、再到轻波周期的转变,但经济周期波动仍然多次发生,频率仍然很高。

第四,虽然加快了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但这方面的情况并没发生根本转变。特别是粗放经济方式普遍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扩张)在某些领域甚至有所发展。 第五,经济效益虽有较大提高,但经济效益较低的面貌也没根本改观。

第六,城乡关系不协调状况虽然从20世纪开始趋向协调,但从大体上说,改革以来,这种不协调状况有了进一步发展。其集中表现是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第七,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虽然从20世纪末开始趋向缓和,但从总体上说,改革以来这种不协调状况也有进一步发展。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差异扩大。

第八,城市化水平虽然有显著提高,但仍然是滞后的。直到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

第九,相对当代经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很弱。这是我国继续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最大挑战。国际经验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我国当前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第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人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十一,自20世纪末以来,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

新型工业化道路

含义;特点;必然性(存在的问题、重要意义);认识误区;进展;措施; 继续推行的可行性和艰巨性

其中含义、特点、措施见课本P.313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持续上升的过程。

1.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带来的问题

从我国工业化的实践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轻工业、农业的工业化道路,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立起了一个独立、完整、初步现代化的工业体系,但它是靠“三农”的积累来完成的工业化。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剪刀差”,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工业、城市和市民付出了高达6000亿元的资本原始积累,造成了以国家资本的形式对农民、农业的过度汲取,加重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分裂。以户籍管理为特征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和科学发展观的确定,传统工业化的弊端逐步显现,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决定了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走不通,必须选择一条紧跟时代步伐的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经济二元结构和人均资源禀赋的制约,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二是我国是人口和资源总量的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的贫国。由此可见,我国实现工业化进程是在经济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人均资源并不十分富裕的条件下推进的。 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旧型工业化有“七宗罪”:第一,扬短避长,浪费资源;第二,削弱技术创新,延缓提高效率;第三,造成原材料、燃料资源的高度紧张;第四,破坏生态环境;第五,增加就业难度;第六,抑制服务业发展;第七,引发短期和长期的金融问题。

2.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1)从国际方面看:

第一,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做出的重大决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在探索走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等的限制,推进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既不能重复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要认真总结和汲取我国以往工业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坚决走一条有时代发展特点、符合客观规律和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这是顺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一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开始进入信息化和智能自动化时代。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导致了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国际竞争更为激烈。党中央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做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决策,充分说明我

们党能够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2)从国内方面看:

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正确结论。人口数量大、人均资源不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突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为了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缓解巨大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政治稳定,必须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十分注意广辟就业岗位,努力扩大就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利的增加,符合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①“新型工业化”等于“提高工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将明显下降;

②“新型工业化”等于“信息化”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化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支撑。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是以信息化代替工业化;

③“科技含量高”等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④“经济效益好”等于“经济成本低”

⑤“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等于“充分就业”

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于“可持续发展”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是“可持续发展”应有的内容,但实现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不等于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第一, 工业和经济的增速继续提升。

第二,包括工业在内的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和优化。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11.3%,由47.9%上升到48.9%,由23.9%上升到40.1%。在工业总产值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占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56.9%上升到2007年的70.5%,由43.1%下降到29.5%。

第三,经济周期实现了由超强波周期到轻波周期(或近乎轻波周期)的转变。

第四,经济增长方式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

第五,经济效益有了较大提高。

第六,城乡关系已经开始迈向协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实行农业哺育工业的战略,再加上实行城乡二元社会经济体制,致使城乡差别愈拉愈大。但在20世纪末,开始提出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再加上有关经济改革的推行,当前虽然没有遏制城乡差别扩大的走势,但其扩大的速度趋缓。

第七,地区关系也开始迈上了协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发展地区经济方面长期推行非均衡战略。20世纪50年代建设重点放在内地。1960年中期到1970年中期建设重点

放在“三线”。由于这种非均衡战略本身的局限性,再加上其他多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作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期直到90年代,经济发展的重点转移到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从总体上说,这对加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是必要的,但却进一步拉大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差距。但从20世纪末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形成了总体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并已付诸实施,虽然还没有来得及从根本上扭转地区之间经济差别拉大的趋势,但拉大的速度也已趋于减缓。

第八,城市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九,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第十,在治理受到严重污染的环境方面已经开始收到成效。

第十一,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由人口大国到经济大国的转变。

尽管我国在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这方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任务。但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上半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历史上很难得的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并不是由临时的偶然因素形成的,而是由长期的基本因素决定的。

主要是:(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改革开放效应;(2)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进步效应;

(3)工业化中期的阶段效应;(4)人口大国、工业大国和经济大国效应;(5)中国仍然可以在长时间内巩固社会政治稳定局面;(6)中国还可以赢得一个长期的国际和平环境。

继续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问题在于:

第一,经济总量严重失衡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过热的状况,比1953~1978年虽有改善,但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二,经济结构失衡的改善状况也远没有到位。在这方面大体上有四种情况:

一是结构已有改善,但还没有达到协调的地步。比如,这期间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就是这种情况。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已有改进,但农业基础薄弱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情况并未根本改变。

二是在1979~2008年的前一段时间内,比例关系趋于改善,后一段时间又发生逆转。工业中的轻重工业的比例就是如此。1979~1998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43.1%上升到49.3%,重工业比重由56.9%下降到50.7%。这种变化大体上可以看做是对1953~1978年重重轻轻偏向的纠正,是轻重工业比例趋于协调的表现。但在1999~2007年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又由1998年的49.3%下降到29.5%,重工业比重由50.7%上升到70.5%。可以认为,在这段时间内,由于重工业发展速度过快,轻工业发展速度过慢,又造成了二者的比例关系的某种不协调。而且,这期间,重工业发展又成为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有些年份经济偏热(2006年经济增速为11.1%)和经济过热(2007年经济增速为13.0%)的重要因素。这方面有两种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以后,重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是必须的,重工业比重上升是正常的。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在这个阶段,伴随消费结构的升级(由吃穿用到住行)、支柱产业(住房和汽车业等)的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重工业发展速度可以而且必须快一些。但任何问题都有一个作为质和量的统一的度。这里的问题恰恰不是重工业发展速度可以而且必须快一些,而是发展速度过快。这种过快导致经济偏热甚至过热,就是最好的证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我国根本没有必要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曾经走过的重化工业阶段的老路。如果这种

观点指的是在现代条件下我国没有必要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重化工业阶段的那种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老路,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指的我国工业化可以不经过重化工业阶段,那就完全脱离了中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经济大国的基本国情。 三是有的经济比例关系不仅没有改善,而且进一步恶化。改革以来,投资率的继续上升和消费率的继续下降,就属此例。1978~2007年,投资率由38.2%进一步上升到42.3%,消费率由62.1%进一步下降到48.8%。 四是新产生了一些失衡的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比例关系的失衡就是如此。2005~2007年这3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高达5.5%、7.5%和8.9%。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内需和外需失衡的状况。形成这种失衡状况,有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的作用,但主要是由国内经济失衡首先是投资方消费关系失衡造成的。

第三,与上述经济总量失衡和经济结构失衡的状况相联系,经济周期虽然实现了由超强波周期到中波周期、再到轻波周期的转变,但经济周期波动仍然多次发生,频率仍然很高。

第四,虽然加快了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但这方面的情况并没发生根本转变。特别是粗放经济方式普遍化(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扩张)在某些领域甚至有所发展。 第五,经济效益虽有较大提高,但经济效益较低的面貌也没根本改观。

第六,城乡关系不协调状况虽然从20世纪开始趋向协调,但从大体上说,改革以来,这种不协调状况有了进一步发展。其集中表现是改革以来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第七,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虽然从20世纪末开始趋向缓和,但从总体上说,改革以来这种不协调状况也有进一步发展。其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我国各地区的工业化水平差异扩大。

第八,城市化水平虽然有显著提高,但仍然是滞后的。直到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第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城市。

第九,相对当代经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很弱。这是我国继续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最大挑战。国际经验表明:自主创新能力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我国当前在这方面处于劣势。

第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人民并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十一,自20世纪末以来,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很严重。


相关内容

  • 新型工业化的中国意义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要求工业领域尽可能采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成果,而且要求农业领域为现代工业提供高质量的农副产品.高素质的劳动力.高容量的市场:要求尽可能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农副产品,事实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采用工业生产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要求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流通环节尽可能采用 ...

  •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思考
  •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济学思考 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新选择.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体现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崭新理念和战略创新.揭示了在信息化引领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经济增长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定位 党 ...

  • 新视角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 综 合/237 新视角下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郑 莹 摘 要:从"中国工业化道路"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 探索,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工业化道路问题的深入认识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视角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做了部署,一是信息化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

  • 新型城镇化探索与管理
  • 新型城镇化探索与管理 摘 要:城镇化从传统到新型的转型,绝不单是时间的递延,而是内涵与本质的嬗变.它不仅引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而且引领要素空间重组.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空间拓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是顺应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是 ...

  •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般内涵
  • 浅析新型工业化 道路的一般内涵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般内涵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 ...

  •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或城镇化道路是指实现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原则和方式,所要解决的是怎样实现城市 ...

  • 新型城镇化
  • 中共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推动城镇发展模式转型,探索以低碳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

  •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 ...

  • 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 2012年第9期 总第205期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SOCIALSCIENCESNo.9GeneralNo.205·社会学研究· 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林聚任王忠武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