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钢顶管施工工艺

大口径钢顶管施工工艺

本人有幸参与了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中钢顶管工程,而在实际顶进过程中,又出现了地质报告中没有的两种地质:硬质石英岩地质古河道冲沟地层(粉细砂层)。本文主要就穿越这两种地质的施工工艺进行论述。

穿越石英岩地质施工工艺

石英岩很硬,顶管顶进速度慢,使挖掘面上部砂岩出现滑落,上部流砂涌入顶管机内,造成管节上部出现渗漏漏斗,灰浆池地面开裂。

针对以上情况,我部将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1)启用气压平衡顶管法施工,平衡挖掘面水压力。

(2)采用微差预裂爆破挖掘石英岩。

(3)针对出现石英岩分布情况不明问题,需立即在右线顶管机头前方轴线上进行地质补堪,以确定石英岩是否属于孤石以及沿顶管方向分布长度,以便于采取后继的相关措施。

(一)、主要施工工艺

1、气压平衡顶管施工工艺

(1)气压法顶管介绍

气压法顶管是在顶进管道的前方工具仓〔机头〕内设置气压密封门形成气压舱,向舱内充入压缩空气,由于压缩空气向正面土层的孔隙隙中渗透,将工具管前方土层中的地下水从土壤的孔隙中排挤到远方,给工具管作业面提供一个无水稳定的环境,同时,气体的压力也使机头前的土体开挖面维持稳定而不坍落。

(2)气压舱布置

在顶管机头处设置两道钢封门,将顶管机头及第一节管节(1#管)分割成两个舱。同时在第二道封门上安装两个钢管舱口,分别为出土舱口和人员进出舱口。

1#封门主要用于防止塌方、流砂、透水等事故的应急封闭和爆破减震,门上设有观察室,方便掌握工作面情况。

2#封门安装有主封门用于非施工阶段人员、设备进出;1个“人行舱”用于充

气加压后人员进出,1个“出土舱”用于出土,1个进气管用于加压,1个排气管用于减压,1个压力表用于读取和控制舱内压力,1个排水阀用于排除舱内积水。

(3)气压平衡加压系统布置

加压系统主要由空压机组、空气过滤器、减压阀、进气管、阀门等组成,气压仓的气压是通过工作井外的空压机提供,空气需过滤,地下水头大时,应有备用空压机。

(4)气压顶进工作操作步骤

当2#封门关闭且增压后(约0.1MPa),工人自人行舱进入,人行舱和出土舱管道(φ1100mm,L=1800mm)两头分别安装密封门,可交替打开防止人员进出和出土操作时漏气。首先将机头前挖出的土运到一、二道门之间的转运舱内,然后打开出土舱内侧封门,气体继续稳压机头前仓,将土转运至出土舱管道内,再关闭出土舱内侧封门并打开外侧封门,以防止气压泄露,此时可将出土舱管内土运至工作井。管道是边挖边顶,开挖量与顶进长度相匹配。

(5)开挖顶进平衡控制

第一、顶管掘进机在顶进过程中,气仓压力与它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第二、它的开挖量与掘进机顶进所占有的土的体积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在顶进过程中,其气压仓的压力P如果小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P1时,地面就会产生沉降:反之,气仓的压力如大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被动土压力P2时,地面就会产生隆起,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们要将气仓压力控制在Pl至P2之间,才能达到平衡。

(二)、预裂爆破开挖施工工艺

(1)爆破工艺流程

顶管右线顶进至255.6m(不含机头3m)处出现了与地质报告不符的坚硬石英岩,为了保证掘土施工进度,结合隧道爆破技术经验,我部将采用掏心微震爆破法破除岩层,人工装运出土工艺。爆破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地质调查→放样布眼→掏心爆破→通风排气→顶进挤土→人工出土。

(2)爆破技术设计

根据该工地地质及气压法施工环境情况,爆破方案设计要点如下:

a、布孔:采用水平孔直线桶形掏槽.

炮眼数目:

N=3.3×(fS2)1/3+6(光爆孔)

=3.3×(12×9.079)1/3+6=39(个)

炮眼深度:L=1.5-1.8m

光爆孔孔距b=0.4m

单位炸药消耗量:q=1.9kg/m3

b、装药量:掏槽眼1.5-1.8m;辅助眼1.2-1.4m;周边眼0.9-1.1m。

c、装药结构:掏槽孔、辅助孔采用柱状连续装药,周边孔(石英岩部分)采用间接或不耦合装药结构的光面爆破。

d、起爆方法:采用微差爆破技术(△t=25~50ms),选用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分段簇联起爆。

(3)爆破技术要点

针对上述爆破条件特点,为确保施工效率、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爆破设计与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a、采用小孔网爆破参数,辅助眼、周边眼单孔最大装药量不得大于0.5kg;

b、微震爆破控制爆破单响药量,掏槽孔单孔最大装药量不大于2.5kg。

c、钻孔底部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cm;

(5)相关计算

掏槽孔单孔装药量

Q=qV/N

式中:q——单位耗药量,这里q值(按七类土)查表取1.9kg/m3;

V——掏槽眼爆破的岩石体积,m3。

N——掏槽炮孔数,N=4个。

V=1.5*3.14*1.12=5.7m3

则Q=1.9*5.7/4=2.7Kg。

(6)堵塞长度

药孔法破碎岩层用2#岩石乳化炸药这种低级炸药,装入时,可将装药整卷直接放入药孔,一筒一筒往里丢;也可揉成粉状倒入。

装药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填塞。选择合适的填塞长度后,使炸药能量尽可能朝抵抗线方向作用,并控制爆轰气体对空气的冲击,使爆轰气体对岩石进一步破碎。

填塞长度(L2)和孔径(d)有关:L2=(20~30)d,填塞长度在50~70cm为宜。填塞时可用青粘土或砂质粘土加以填塞,边填塞边用炮棍捣实,应先轻后重,切勿将雷管脚线捣断。

2、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爆破危害有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声、有毒气体和灰尘。如果对其认识不足或或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有可能发生爆破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整个爆破作业失败。因此对上述危害必须加以控制。

(1)爆破震动校核

质点震动速度计算:

根据对萨道夫斯基公式适当修正后,得到的经验公式,并用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规定的安全标准校核。

式中:V——质点垂直震动振速,cm/s;

Q——一次最大齐爆药量,kg;

R——爆破中心与被保护建筑物的距离,m;

K——与地形、地质有关的系数,K取135,;

α——地震波衰减系数,α取1.5。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V取2~3cm/s;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V≤5cm/s。

以顶管埋深到地面的距离22m计算,计算得V=2.05。小于控制的安全震动

速度标准,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对建筑物来说是安全的。

二、穿越粉细砂层施工工艺

因顶管现阶段所处该地层无法承受机头自重及纠偏反力,且管道顶进中涌水、涌砂导致上部土体沉降塌陷, 厚23m左右的软弱覆土应力拱消失,管周主动土压力非常大,使得顶管各中继间顶力远远超出额定油压(32MPa),达到45MPa以上,为增加顶力减小油压,我部于12月6日在左线1#、2#中继站增设小千斤顶(由原30个增加至40个),使油压维持在42MPa左右。

因在此软弱地层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纠偏,机头自320m桩号位置出现了下沉“扣首”现象,期间项目部一直最大限度采取纠偏措施,纠偏千斤顶保持12cm(最大)纠偏幅度,但效果仍不明显,尤其顶至桩号384m-404m这20m段,机头突然快速下沉,达到24mm/m的下沉速率,现机头处累计下沉已达到98cm。

(一)、总体处理方案

1、在2#中继站后方安装气压舱门,采用气压平衡用以防止中继间和机头部位涌水涌砂,从而减小子堤沉降,并平衡机头土体,清理机头处流砂后可探明机头前方情况(有无木桩、孤石等)。

2、在2#中继间增设两个400t千斤顶,用以增加顶力。并在管道较大变形段(2#中继站至1#中继间)增设临时支撑,以防止管道变形扩大。

3、当增设气压和顶力后仍不能顶进时,则对2#站至1#站之间管道外部土体采用高压射水方法,以冲刷破坏管周附着土体,从而减小管壁摩阻力。

(二)、主要施工工艺

(1)气压舱布置

在顶管2#中继站后部管节处设置一道钢封门,同时在封门上安装1个钢管舱口,作为人员进出舱口。

2、增设千斤顶施工工艺

(1)千斤顶布置

2#中继站目前布设有40个50t小千斤顶,总顶力为2000t,现在2#站管节下部左右各增设两个400t千斤顶,增加顶力至2800t。

(2)变形管节加固措施

根据我部对左线整体管线管节失圆量测量,在2#站至1#站之间共9节管节

发生了变形,因此对此部分管节采用槽钢支架进行横向和纵向加固,防止顶进中因管道上部土压力过大而导致管节变形加大甚至破坏。

3、管周高压射水减阻工艺

(1)钢管管周共设有5个注浆孔,每根管节2排,2#中继间至1#中继间共18排注浆孔,可分排依次进行高压射水减阻施工,还可根据需要往返重复射水减阻施工,以达到更好减阻效果。

(2)由于2#中继站至机头段可气压平衡水土压力,注浆管拆除后,可避免注浆孔发生涌水涌砂,根据右线气压顶进经验,气压舱压力保持0.12MPa左右即可。

(3)首先将管节顶部注浆孔与高压水管相连,其余注浆孔阀门打开,高压水自顶部注浆孔射入,冲刷管周土体后泥水自其余4个注浆孔流出,从而达到松动、破坏管周土体目的,这将大大减小管周土体摩阻力,保证顶管顺利顶进。

三、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的参与,我深入了解到钢顶管在硬质石英岩地质和古河道冲沟地层(粉细砂层)中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1)勘察资料的准确,顶进系数控制准确,正确顶进工艺选择,是钢顶管顺利顶进的前提条件。

(2)气压法顶管工艺土层稳定安全,动灵活,在砂性土、粉质粘土、软塑粘土中顶进时,功效好。在岩层中爆破时,装药量和排距要谨慎布置,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声、有毒气体和灰尘等爆破危害。

(3)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应成立专门的量测小组,测量小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测量、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大口径钢顶管施工工艺

本人有幸参与了电厂三期扩建工程中钢顶管工程,而在实际顶进过程中,又出现了地质报告中没有的两种地质:硬质石英岩地质古河道冲沟地层(粉细砂层)。本文主要就穿越这两种地质的施工工艺进行论述。

穿越石英岩地质施工工艺

石英岩很硬,顶管顶进速度慢,使挖掘面上部砂岩出现滑落,上部流砂涌入顶管机内,造成管节上部出现渗漏漏斗,灰浆池地面开裂。

针对以上情况,我部将采取如下几点措施

(1)启用气压平衡顶管法施工,平衡挖掘面水压力。

(2)采用微差预裂爆破挖掘石英岩。

(3)针对出现石英岩分布情况不明问题,需立即在右线顶管机头前方轴线上进行地质补堪,以确定石英岩是否属于孤石以及沿顶管方向分布长度,以便于采取后继的相关措施。

(一)、主要施工工艺

1、气压平衡顶管施工工艺

(1)气压法顶管介绍

气压法顶管是在顶进管道的前方工具仓〔机头〕内设置气压密封门形成气压舱,向舱内充入压缩空气,由于压缩空气向正面土层的孔隙隙中渗透,将工具管前方土层中的地下水从土壤的孔隙中排挤到远方,给工具管作业面提供一个无水稳定的环境,同时,气体的压力也使机头前的土体开挖面维持稳定而不坍落。

(2)气压舱布置

在顶管机头处设置两道钢封门,将顶管机头及第一节管节(1#管)分割成两个舱。同时在第二道封门上安装两个钢管舱口,分别为出土舱口和人员进出舱口。

1#封门主要用于防止塌方、流砂、透水等事故的应急封闭和爆破减震,门上设有观察室,方便掌握工作面情况。

2#封门安装有主封门用于非施工阶段人员、设备进出;1个“人行舱”用于充

气加压后人员进出,1个“出土舱”用于出土,1个进气管用于加压,1个排气管用于减压,1个压力表用于读取和控制舱内压力,1个排水阀用于排除舱内积水。

(3)气压平衡加压系统布置

加压系统主要由空压机组、空气过滤器、减压阀、进气管、阀门等组成,气压仓的气压是通过工作井外的空压机提供,空气需过滤,地下水头大时,应有备用空压机。

(4)气压顶进工作操作步骤

当2#封门关闭且增压后(约0.1MPa),工人自人行舱进入,人行舱和出土舱管道(φ1100mm,L=1800mm)两头分别安装密封门,可交替打开防止人员进出和出土操作时漏气。首先将机头前挖出的土运到一、二道门之间的转运舱内,然后打开出土舱内侧封门,气体继续稳压机头前仓,将土转运至出土舱管道内,再关闭出土舱内侧封门并打开外侧封门,以防止气压泄露,此时可将出土舱管内土运至工作井。管道是边挖边顶,开挖量与顶进长度相匹配。

(5)开挖顶进平衡控制

第一、顶管掘进机在顶进过程中,气仓压力与它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第二、它的开挖量与掘进机顶进所占有的土的体积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在顶进过程中,其气压仓的压力P如果小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P1时,地面就会产生沉降:反之,气仓的压力如大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被动土压力P2时,地面就会产生隆起,这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们要将气仓压力控制在Pl至P2之间,才能达到平衡。

(二)、预裂爆破开挖施工工艺

(1)爆破工艺流程

顶管右线顶进至255.6m(不含机头3m)处出现了与地质报告不符的坚硬石英岩,为了保证掘土施工进度,结合隧道爆破技术经验,我部将采用掏心微震爆破法破除岩层,人工装运出土工艺。爆破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地质调查→放样布眼→掏心爆破→通风排气→顶进挤土→人工出土。

(2)爆破技术设计

根据该工地地质及气压法施工环境情况,爆破方案设计要点如下:

a、布孔:采用水平孔直线桶形掏槽.

炮眼数目:

N=3.3×(fS2)1/3+6(光爆孔)

=3.3×(12×9.079)1/3+6=39(个)

炮眼深度:L=1.5-1.8m

光爆孔孔距b=0.4m

单位炸药消耗量:q=1.9kg/m3

b、装药量:掏槽眼1.5-1.8m;辅助眼1.2-1.4m;周边眼0.9-1.1m。

c、装药结构:掏槽孔、辅助孔采用柱状连续装药,周边孔(石英岩部分)采用间接或不耦合装药结构的光面爆破。

d、起爆方法:采用微差爆破技术(△t=25~50ms),选用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分段簇联起爆。

(3)爆破技术要点

针对上述爆破条件特点,为确保施工效率、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爆破设计与施工中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a、采用小孔网爆破参数,辅助眼、周边眼单孔最大装药量不得大于0.5kg;

b、微震爆破控制爆破单响药量,掏槽孔单孔最大装药量不大于2.5kg。

c、钻孔底部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cm;

(5)相关计算

掏槽孔单孔装药量

Q=qV/N

式中:q——单位耗药量,这里q值(按七类土)查表取1.9kg/m3;

V——掏槽眼爆破的岩石体积,m3。

N——掏槽炮孔数,N=4个。

V=1.5*3.14*1.12=5.7m3

则Q=1.9*5.7/4=2.7Kg。

(6)堵塞长度

药孔法破碎岩层用2#岩石乳化炸药这种低级炸药,装入时,可将装药整卷直接放入药孔,一筒一筒往里丢;也可揉成粉状倒入。

装药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填塞。选择合适的填塞长度后,使炸药能量尽可能朝抵抗线方向作用,并控制爆轰气体对空气的冲击,使爆轰气体对岩石进一步破碎。

填塞长度(L2)和孔径(d)有关:L2=(20~30)d,填塞长度在50~70cm为宜。填塞时可用青粘土或砂质粘土加以填塞,边填塞边用炮棍捣实,应先轻后重,切勿将雷管脚线捣断。

2、爆破施工安全措施

爆破危害有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声、有毒气体和灰尘。如果对其认识不足或或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就有可能发生爆破事故,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整个爆破作业失败。因此对上述危害必须加以控制。

(1)爆破震动校核

质点震动速度计算:

根据对萨道夫斯基公式适当修正后,得到的经验公式,并用国家《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规定的安全标准校核。

式中:V——质点垂直震动振速,cm/s;

Q——一次最大齐爆药量,kg;

R——爆破中心与被保护建筑物的距离,m;

K——与地形、地质有关的系数,K取135,;

α——地震波衰减系数,α取1.5。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V取2~3cm/s;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V≤5cm/s。

以顶管埋深到地面的距离22m计算,计算得V=2.05。小于控制的安全震动

速度标准,爆破引起的地面震动对建筑物来说是安全的。

二、穿越粉细砂层施工工艺

因顶管现阶段所处该地层无法承受机头自重及纠偏反力,且管道顶进中涌水、涌砂导致上部土体沉降塌陷, 厚23m左右的软弱覆土应力拱消失,管周主动土压力非常大,使得顶管各中继间顶力远远超出额定油压(32MPa),达到45MPa以上,为增加顶力减小油压,我部于12月6日在左线1#、2#中继站增设小千斤顶(由原30个增加至40个),使油压维持在42MPa左右。

因在此软弱地层中无法进行有效的纠偏,机头自320m桩号位置出现了下沉“扣首”现象,期间项目部一直最大限度采取纠偏措施,纠偏千斤顶保持12cm(最大)纠偏幅度,但效果仍不明显,尤其顶至桩号384m-404m这20m段,机头突然快速下沉,达到24mm/m的下沉速率,现机头处累计下沉已达到98cm。

(一)、总体处理方案

1、在2#中继站后方安装气压舱门,采用气压平衡用以防止中继间和机头部位涌水涌砂,从而减小子堤沉降,并平衡机头土体,清理机头处流砂后可探明机头前方情况(有无木桩、孤石等)。

2、在2#中继间增设两个400t千斤顶,用以增加顶力。并在管道较大变形段(2#中继站至1#中继间)增设临时支撑,以防止管道变形扩大。

3、当增设气压和顶力后仍不能顶进时,则对2#站至1#站之间管道外部土体采用高压射水方法,以冲刷破坏管周附着土体,从而减小管壁摩阻力。

(二)、主要施工工艺

(1)气压舱布置

在顶管2#中继站后部管节处设置一道钢封门,同时在封门上安装1个钢管舱口,作为人员进出舱口。

2、增设千斤顶施工工艺

(1)千斤顶布置

2#中继站目前布设有40个50t小千斤顶,总顶力为2000t,现在2#站管节下部左右各增设两个400t千斤顶,增加顶力至2800t。

(2)变形管节加固措施

根据我部对左线整体管线管节失圆量测量,在2#站至1#站之间共9节管节

发生了变形,因此对此部分管节采用槽钢支架进行横向和纵向加固,防止顶进中因管道上部土压力过大而导致管节变形加大甚至破坏。

3、管周高压射水减阻工艺

(1)钢管管周共设有5个注浆孔,每根管节2排,2#中继间至1#中继间共18排注浆孔,可分排依次进行高压射水减阻施工,还可根据需要往返重复射水减阻施工,以达到更好减阻效果。

(2)由于2#中继站至机头段可气压平衡水土压力,注浆管拆除后,可避免注浆孔发生涌水涌砂,根据右线气压顶进经验,气压舱压力保持0.12MPa左右即可。

(3)首先将管节顶部注浆孔与高压水管相连,其余注浆孔阀门打开,高压水自顶部注浆孔射入,冲刷管周土体后泥水自其余4个注浆孔流出,从而达到松动、破坏管周土体目的,这将大大减小管周土体摩阻力,保证顶管顺利顶进。

三、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的参与,我深入了解到钢顶管在硬质石英岩地质和古河道冲沟地层(粉细砂层)中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为以后的施工积累了经验,同时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1)勘察资料的准确,顶进系数控制准确,正确顶进工艺选择,是钢顶管顺利顶进的前提条件。

(2)气压法顶管工艺土层稳定安全,动灵活,在砂性土、粉质粘土、软塑粘土中顶进时,功效好。在岩层中爆破时,装药量和排距要谨慎布置,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爆破震动、空气冲击波、飞石、噪声、有毒气体和灰尘等爆破危害。

(3)在顶管顶进过程中应成立专门的量测小组,测量小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测量、数据处理等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


相关内容

  • 绥宁县职称论文发表-市政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绥宁县职称论文发表-市政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论文选题题目 绥宁县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市政给排水|施工|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 ...

  • 玻璃钢夹砂玻璃钢管
  • 本帖最后由 ghygxy 于 2010-6-30 18:22 编辑 玻璃钢夹砂玻璃钢管在 给排水领域应用优势分析 近十年,我国给.排水行业发展迅速.每年新增水厂约150座,供水能力约750万M3/d,新增供水管道约1万公里,同期,城市污水设施逐年增加,每年新增排水管道约6000KM.据资料介绍,我国 ...

  • 深孔钻探金刚石钻头技术研究
  • 2010年第37卷第12期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71 深孔钻探金刚石钻头技术研究 贾美玲1,欧阳志勇1,马秀民2,邵盛元3 (1.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2.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张家1:2075100:3.核工业二.三研究所,陕西成阳712000) 摘要:介绍了能大幅提 ...

  • 顶管施工监理要点有哪些
  • 顶管质量监理工作要点有哪些? 顶管埋深要达到足够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开挖时形成拱效应,使开挖面上部的土体不至于在地面较大的荷载下发生坍塌.对于某些情况当地表建筑物或地下管线基础与顶管距离较近时,为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就需要对建筑物和管线下面的土体进行加固.一般采取压密注浆的方式,将浆液注入上中, ...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复习资料
  •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 承压水井:凡抽水前井中水位在含水层顶板以上的水井. 自流井:地下水能自动喷出地表的承压水井. 潜水水井:凡抽水前井中水位等于或低于地下水位的高度的水井. 完整井:完全钻传含水层,井底在隔水层的水井. 非完整井:没有钻传含水层,井底仍在含水层内的水井 ...

  • 4.砼路面恢复及拆除,顶管施工法
  • 第五节.其他工程施工 5.1路面及路基拆除 本工程中入户管道所拆除的砼路面以人工拆除为主,其他路面及路基为机械拆除,拆除施工按规范要求,废渣清运至指定地点. 5.2砼路面恢复 1.模板工程 a. 道路面层模板采用自制钢模板,模板用槽钢. b. 根据测量放线.安置模板.轴线.高程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接缝 ...

  • 玻璃钢夹砂管简介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简介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Fiber-Glass-Reinforced Plastic Matrix Pipes-FRPM) ,简称玻璃钢管,是一种新型柔性非金属(树脂.纤维.砂等)复合材料管道,一般采用离心浇铸工艺生产,是目前国内外逐渐推广使用的一种柔性复合材料(树脂.纤 ...

  • 地下工程注浆材料与注浆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 综 述 文章编号:1009-9441(2007) 09-0013-03 地下工程注浆材料与注浆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 12 □□殷金虎, 贺子奇 (1. 深圳市三鑫特种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54; 2.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4) 摘 要:论述了地下工程注浆材料 ...

  • 陕西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 陕西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 总 说 明 一.<陕西省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消耗量定额>(2003年)(以下简称本定额)是在2001年<全国市政工程预算定额.1992年陕西省园林.绿化工程定额>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使用和<陕西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