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法人代表权与经理权的限制

浅议法人代表权与经理权的限制

经理权制度从设计上比照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即通过经理权内部的授予关系来限制和影响委托人与外部相对人的关系。《德国商法典》第49条第一款规定:“经理权是指被授予从事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活动和在商事经营过程中进行法律活动的权利”;而对于法定代表人制度,《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关于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代理说”和“代表说”两种,我国采用“法人实在说”,即承认法人是实际存在的实体,具有其行为能力,故在法人代表人的地位上亦采用“代表说”。法定代表权正是为实现法定代表人对法人的代表作用所设定的权利。从以下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1、两项权利所能设立的商主体不同。各国商法对于商主体种类和法人标准规定的不同,各国间哪些民商事主体可以设立法人或经理人是存在差异的。以中国法为例,对于具备法人资格的民事商法人主体,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企业中是可以设立法定代表人的。而对于其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团体不能设立法定代表人。对于经理权的授予在《德国商法典》中授予经理权的意思表示人必须是完全商人,小商人不能任用经理人。

2、两种权利授予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工商登记条例中,不同于《德国商法典》第48条第1款规定,并没有要求对经理人的事项进行登记,但是也必然从企业内部上要求通过聘用协议的形式明确经理权人的身份。而对于法定代表人的委任,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它既是工商登记中的重要事项,也必须通过股东大会的授予代表权,并通过公司章程将代表权明确下来。公司章程虽然不是工商登记的事项,但是却必须提交给工商登记部门,作为公司发起设立的重要资料。

3、两种权利的性质不同。在采用“法人实在说”的国家,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代表,其享有权利的性质是代表权,其并不是一个独立主体,而是法人内部的一个核心人员,而非代理权;而经理权制度,从制度的设计上,实际上很多照搬了民法中的代理制度,经理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代理权。也正是由于两种权利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法律效果上产生了不同。

4、两者权利范围的限制不同。经理权的设立,《公司法》中经理人的规定仅仅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并没有将其放于商业运营的交易背景之中,尤其是缺乏对于外部相对人对于经理权应如何认识的规定。在西方国家的商法中规定,关于经理人和经理权是有着一定固定形式的,包括为商主体管理事务。而对应着我国《公司法》只能够由经理所享有的权利,但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订立交易签名及处理各种诉讼活动方面的权利。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的对外代表,其行使代表权利也并非是漫无边际的,他的权利行使必须受到法人自身和法人组织内部两层的限制。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经营范围”的法律效果的认识一直是法学界的一大争论,目前有“权利能力说”、“行为能力

浅议法人代表权与经理权的限制

经理权制度从设计上比照民法上的代理制度,即通过经理权内部的授予关系来限制和影响委托人与外部相对人的关系。《德国商法典》第49条第一款规定:“经理权是指被授予从事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活动和在商事经营过程中进行法律活动的权利”;而对于法定代表人制度,《民法通则》第38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关于法定代表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代理说”和“代表说”两种,我国采用“法人实在说”,即承认法人是实际存在的实体,具有其行为能力,故在法人代表人的地位上亦采用“代表说”。法定代表权正是为实现法定代表人对法人的代表作用所设定的权利。从以下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1、两项权利所能设立的商主体不同。各国商法对于商主体种类和法人标准规定的不同,各国间哪些民商事主体可以设立法人或经理人是存在差异的。以中国法为例,对于具备法人资格的民事商法人主体,如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企业中是可以设立法定代表人的。而对于其他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和团体不能设立法定代表人。对于经理权的授予在《德国商法典》中授予经理权的意思表示人必须是完全商人,小商人不能任用经理人。

2、两种权利授予的方式不同。我国的工商登记条例中,不同于《德国商法典》第48条第1款规定,并没有要求对经理人的事项进行登记,但是也必然从企业内部上要求通过聘用协议的形式明确经理权人的身份。而对于法定代表人的委任,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它既是工商登记中的重要事项,也必须通过股东大会的授予代表权,并通过公司章程将代表权明确下来。公司章程虽然不是工商登记的事项,但是却必须提交给工商登记部门,作为公司发起设立的重要资料。

3、两种权利的性质不同。在采用“法人实在说”的国家,法定代表人是法人的代表,其享有权利的性质是代表权,其并不是一个独立主体,而是法人内部的一个核心人员,而非代理权;而经理权制度,从制度的设计上,实际上很多照搬了民法中的代理制度,经理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代理权。也正是由于两种权利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法律效果上产生了不同。

4、两者权利范围的限制不同。经理权的设立,《公司法》中经理人的规定仅仅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并没有将其放于商业运营的交易背景之中,尤其是缺乏对于外部相对人对于经理权应如何认识的规定。在西方国家的商法中规定,关于经理人和经理权是有着一定固定形式的,包括为商主体管理事务。而对应着我国《公司法》只能够由经理所享有的权利,但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订立交易签名及处理各种诉讼活动方面的权利。法定代表人作为法人的对外代表,其行使代表权利也并非是漫无边际的,他的权利行使必须受到法人自身和法人组织内部两层的限制。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经营范围”的法律效果的认识一直是法学界的一大争论,目前有“权利能力说”、“行为能力


相关内容

  • 表见代表及其适用
  •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表见代表及其适用 兼评<合同法>第50条 李建华 吉林大学法学院 教授 关键词: 表见代表/表见代理/善意第三人/法人代表 内容提要: 表见代表是指法人代表的行为虽然超越了法人的代表权限, 但善意相对人基于一定外观相信其有代表法人之权 ...

  • 2017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讲义第二章
  • 第二章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 一.公司所有者 1.公司的原始所有权 原始所有权是出资人(股东)对投入资本的终极所有权,其表现为股权. 股权是公司股东基于其投资人资格而享有的权利 股权的主要权限:①对股票或其他股份凭证的所有权和处分权:包括馈赠.转让.抵押等:②对公司决策的参与权:即股东可以出席股东会议 ...

  • 第二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第二章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本章近年考点 [本章教材结构] 第一节 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 [考点]公司所有者 公司定义:由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特殊情况为一个投资主体)依法集资联合组成,具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公司法人的特点: ①资合的性质: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②承担有限责任:以其 ...

  • 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对策
  • 目 录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4 (一)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 ...................... ...

  • 法定代表人法律常识
  • 法定代表人法律常识 王宏哲 主任 摘编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股权法律研究中心 微信号:law515) 1.法定代表人是干什么的? 答: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处于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的名义对外实施行为是公司的行为 ...

  • 第六讲+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六讲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的概念 股份有限公司因是法人组织,故有权利能力及行为能力,但其意思的决定及行为的实行,必须由自然人来从事.这样一来,决定法人意思及实行行为的自然人就成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是资合公司,股东人数众多,但多数股东又不愿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故而它又不得不有赖 ...

  • 公司法复习题(部分答案)
  •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公司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股份有限公司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票所得的溢价款,应当列为公司财产的哪一部分?( B ) A.利润 B.资本公积金 C.法定公积金 D.任意公积金公司 2.资本三原则中不包括( B )原则. A.资本维持原则 B.资本增值原则 C.资本 ...

  • 公司可以为其股东提供担保
  • [内容提要]公司可否为其股东提供担保,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激烈争论的重要法律问题. 我国的上市公司为其股东提供担保的金额目前已经涉及数千亿元银行资产,身为债权人 的各大银行急于了解此类担保的法律效力:广大股民更是关心自己的投资:法院面对此 类案件也感十分棘手.诸如此类问题主要源自我国公司法第六十 ...

  •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
  • 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 一.法定代表人的定义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内处于公司管理核心的地位(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经理等),对外代表公司,以公司名义对外实施的行为是公司的行为,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担. <公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