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土族文化概述

互助土族文化概述

乔志良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由我国56个民族优秀文化融汇而成的。土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土族文化是土族人长期生产、生活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是土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发展土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充实中华文化的内涵,使其灿若星汉,光耀天地。

互助土族自称“蒙古勒”或“其汗蒙古勒”,意为蒙古人或白蒙古人。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定族名为“土族”。土族族源尚无定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热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土族族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到目前基本趋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以蒙元时期入居河湟地区的蒙古人为主,吸收汉、藏等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因而这个民族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自称为“蒙古勒”。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立国青海达350年之久的吐谷(音yu )浑汗国被吐蕃所灭后,其国人之一部分随其王室东迁归唐,融入汉族和蒙古族当中。留居故土的大部分除被吐蕃同化吸收者外也有一部分在河湟地区繁衍生息下来,到蒙元时期蒙古族

迁入河湟地区与这部分人融合并吸收藏、汉等民族成份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土族是以古代鲜卑吐谷浑人为源,以蒙元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悠久的历史,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土族文化。土族文化集中表现在土族人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族服饰、习俗礼仪、口传古籍、民族传统体育以及新时期的文化活动等方面。

一. 宗教信仰

土族人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以公元1604年创建佑宁寺为标志,之前信仰萨迦派,土族地区的十三嘎日哇为元代萨迦派建立的小型宗教活动场所, 自佑宁寺创建后逐步改宗格鲁派。在过去,土族地区寺院林立,名僧辈出。佑宁寺、却藏寺、色柯寺是土族地区的三大寺院,佑宁寺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章嘉佛、土观佛、松布佛是土族中最著名的活佛,章嘉佛被清朝康熙皇帝封为“大国师”。土族地区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土族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活动场所。所以藏传佛教对土族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渗透到了土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土族在历史上信仰萨满教,民间法会“孛”就是萨满遗风。在土族民间也有多神信仰。

二. 语言文字

土族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

语言内部分为互助、民和和同仁三个方言区。使用互助方言的有11万余人,使用民和方言的有4万余人,使用同仁方言的有近1万人。居住在大通县、西宁市区及散居的约7万余人已转用汉语。居住在甘肃省卓尼县和其他藏区的近1万人已转用藏语。互助境内的土族百分之八十以母语作为族内交际工具。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现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主要进行了师资培训、编辑教材、工具书和通俗读物、农村扫盲、学校试教、土语广播、电影译制、刊行杂志、口碑古籍整理、人代会土语翻译、解决土文新词术语等工作。土族文字为抢救、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其它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土族人学习汉语文和其它民族语文的重要工具。土族文字共26个字母,表达31个音。字母有大小写之分,Aa Bb Cc……分为元音和辅音。元音有长元音、短元音和复合元音,辅音有单辅音、双辅音和复合辅音。土文拼音由元音、开音节和闭音节组成。

三. 民族服饰

土族服饰男女有别,有老年装、中青年装和少年装之分,有夏装也有冬装。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互助地区土族服饰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及山边一道的区别。较为代表性的服饰为:

老年装。土族的中老年装表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特点。男装:头戴黑色“沙日玛力嘎”(羔皮翻边顶子帽)、镶边毡帽,身穿小领斜襟开衩镶边土族袍,系腰带,脚蹬“古都斯”腰靴。女装:头戴黑色“沙日玛力嘎”、镶边黑毡帽,身穿小领斜襟开衩镶边土族袍,系腰带,套坎肩,脚蹬腰鞋。

中青年装。土族的青年装表现出精干、得体、鲜艳的特点。男装:头戴白色镶边毡帽或礼帽,身着汗褡,套坎肩,系腰带,穿流行裤鞋。女装:头戴“沙日玛力嘎”、镶边毡帽或插花礼帽,身着五彩花袖衫,系彩绸腰带和“达博”腰带,穿流行裤鞋。

少年装。头戴镶边白毡帽,身着汗褡、套坎肩,系腰带,穿流行裤鞋。

少女装。头盖彩边头巾,身着汗褡、套坎肩或穿五彩花袖衫,系腰带,穿流行裤鞋。

土族妇女古老的头饰“纽达尔”、土族青年妇女的五彩花袖衫、土族的“达博”腰带和“斯古尔玛”腰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独具特色、别具一格,可谓中华服饰中的奇葩。

四. 习俗礼仪

土族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同仁县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区等地。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土族人一般以村落形式

居住。住庄廓,庄廓为四方形,墙高3——4米。土族人喜白色,庄廓四角臵白石,墙头以白泥抹光,给人以整洁、美观的感觉。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正对大门为主房,两边为厢房。院中砌有花坛,坛上设有煨桑炉,并竖有嘛尼旗杆。土族人的大门雕花以饰,非常讲究,门头顶也竖小嘛尼旗杆。嘛尼旗杆可以说是土族人家的标志。

土族人的节庆、集会主要有本民族传统的希尼萨日节、纳顿节、孛纳顿、宗教法会和花儿会。土族人也和汉族人一样过端午节和中秋节。希尼萨日节、纳顿节和孛纳顿是典型的土族人的传统节日。“希尼萨日”意为新的月份,土族的希尼萨日节与汉族的春节在时间、规模上完全相同,只是内涵不尽一致。“纳顿”是娱乐、戏玩之意,土族人秋天举行“纳顿”,庆祝丰收,狂欢娱乐。“孛”意为萨满巫师,举行“孛纳顿”主要是祭祀神灵,祈求平安,现在也有了群众集会娱乐的内容。

土族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的族内婚,同宗不婚。过去也有少数的“偷婚”、“戴天头”等习俗,现已消失。土族人的婚礼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婚礼主题是定婚、嫁女宴、婚礼、回门四大部分。具体由认亲、定亲、择吉日、展示陪嫁、接纳信、骂纳信、改发、罗木托罗、上马启程、迎亲、拜天、谢媒、罗日吉、尼兰木、玛格达、敬鸡蛋酒、海杰等内容等组成。

土族的丧葬分火葬、土葬。火葬是土族人主要的丧葬形式,人亡故后,请喇嘛诵经、超度,用灵轿抬至野外火化处,臵于焚炉,拆散灵轿,作为燃料,以火化之。拣骨灰于盒中,暂埋于向阳之处,第二年清明节移至坟墓。治丧期一般为三日、五日或七日。土葬与汉族大体相同。

土族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忌食马驴骡等奇蹄动物、多爪类动物和鹰禽类动物肉;忌利器向相,递交时须以利器柄授人;忌以有裂缝的碗盏给客人倒茶斟酒,忌敲打碗碟等;对神山加以保护,不采挖砍伐神山上的资源;忌在宗教标志处动土、大小便和攀登;忌在牲畜圈内大小便(猪圈例外);忌在泉眼和河水中大小便或路上大便;忌在垭口休息;严禁在寺院殿堂内戏闹或抽烟;寺院的护法神殿、村庄的庙宇和家庭佛堂中禁止孝子和去过暗房的人及妇女入内;灶膛内严禁烧燃各种秽物;忌在村庄、家里和有男女长辈时唱情歌;出远门时忌遇空桶、空背篼等。土族人生孩子、安大门、安中宫、下宝瓶或发现传染病等有忌门的习惯,标志是门上方贴红纸或插柏树枝,若非进入不可,可从火堆上跨越而入等等。

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对来访的客人都竭诚相待,十分热情,对尊贵的客人还要远迎。远迎称之为图斯呼哇日,远迎者称之为图斯呼奇。迎客时在门前摆放迎宾礼仪品“西弥尔”和“曲呼尔”,敬献哈达(哈达折口朝向客人,躬身

双手呈上,客人也要双手接过搭在肩上或脖子上,也有接过哈达后回赐于敬献者的)。敬三杯酒迎接(本意为平安三杯酒,现在也说吉祥如意三杯洒)。敬酒时一人执壶,一人捧杯双手敬上。客人接过酒杯,饮前须用无名指对空弹三下后方可饮下,意为敬苍天、敬诸佛、敬帝王(现在可释为敬领袖人物)。土族人迎宾时还热情地唱迎宾曲,使欢迎场面更加热烈。客人进门时对空弹洒“曲呼尔”祝福。客人入座,土族人以上方为大。土族传统之待客一般为三道茶,即馍馍茶(一般放三碟馍,一碟馄锅馍、一碟蒸馍和一碟油炸馍)、包子茶和饭食。如在包子茶后上一道手抓肉,在桌上摆放“西弥尔”(在馄锅馍上放点酥油亦可代之),在酒壶、茶壶或吃肉的刀把上系一撮白羊毛则是对客人隆重招待的表示,这里明显地保留了游牧生活的痕迹。土族人待客是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头道茶端过之后,则热情地为客人敬酒,唱敬酒歌。在席间唱赞歌,问答歌以及转安召舞、轮子秋等,始终充满一种欢乐的气氛。在客人临走启程时,土族人还要唱歌送行。

五. 口传古籍

由于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土族古籍的绝大部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也有一些以汉文家谱和藏文寺志形式记录土族人社会活动的。如:《李土司家谱》、《佑宁寺志》等。土族古籍主要用本民族语言讲唱,土族语是土族古籍的

主要载体,她对于土族古籍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起着别的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用土语讲唱的土族古籍是土族古籍的主体。她包括了叙事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神魔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民歌(生产生活歌、习俗礼仪歌、赞歌、情歌、儿歌等)、祝辞、谚语和谜语。由于土族人普遍地信奉藏传佛教,过去土族的文化人相对集中在寺院,他们接受宗教文化和藏族文化的教育,又时不时地把这种文化传播到自己的民族当中,所以土族的一部分古籍当中印有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的烙印。如:“恰然布”、“斯则”等。又由于土族人和汉族人相杂而居,也有一部分土族古籍用汉语讲唱。如:叙事长诗“祁家延西”。值得一提的是叙事长诗《太平歌》用汉、土两种语言讲唱,别具特色。丰富的土族古籍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土族人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

土族古籍反映了土族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如:民间故事、歌谣中有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讲唱天地万物形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篇问答歌《霍尼》,叙事长诗《拉仁布与琪门索》、《布柔哟》等反映了土族人从事畜牧业时期的生活。叙事长诗《垦荒歌》反映了土族人从畜牧业到农业转型时期的生活。《巴颜孔与长工》等许多民间故事则反映了土族人的农业生活。

土族古籍留下了土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些痕迹。如:问答歌《唐德尔格玛》是一种内容丰富,在任何场合都能演唱的歌。土族人不论唱什么内容的《唐德尔格玛》,在开唱时必唱“蒙古勒汗的子孙,唱支蒙古勒的歌曲,这是蒙古勒人的习俗”。从这里可以看出土族和蒙古族的渊源关系。《佑宁寺志》中也记载了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将领格日勒图领兵驻扎互助索卜滩,现在的霍尔(土族)人多为其后裔的史实。从一些土族古籍中可以看出文明起源和风俗习惯的来历。如:从民间传说《花袖衫的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土族妇女别具一格的花袖衫是土族先民根据神人指点而缝制的。《卓玛吉》、《公鸡叫了的时候》等民间故事讲述了土族婚嫁习俗的来历。

另外,民间故事《气杀狗地主》、《红水沟》等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平等和土族人民的反抗精神。《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等故事反映了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丹阳公主》、《双阳公主》等故事反映了历史上土族人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家园的斗争。

土族的动物故事非常丰富,这些故事通过动物的习性、特征以及动物王国的纠葛纷争表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幻想性和很强的哲理性。

土族机智人物巴尔干桑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土族人幽默、

诙谐和机智的性格,故事中巴尔干桑常常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捉弄、惩罚那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人以及贪官污吏等。

土族歌谣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可以说无处不歌。土族婚礼自始至终是在歌舞中进行,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土族有难以数计的赞歌和情歌。土族赞歌一般为三句三段式,有赞颂苍天、大地、母亲的,有赞颂佛祖、帝王、长者的,有赞颂佛法、国法、习俗的,有赞颂客人的,也有赞颂主人的。总之,土族赞歌可以随时随兴地赞颂所要赞颂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哲理、伦理道德以及敬老、团结、和睦的内容及意识;土族情歌除了用汉语演唱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以外,也有用土语唱的土族情歌,土语称之为“嘎达固道”。土族情歌有“玛森格”、“阿柔洛”、“尕连手”、“红花姐”、“梁梁上浪来”等曲令。土族儿歌是一种唱词风趣、曲调活泼的歌谣,具有代表性的有“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阿奇斯仁古玛”、“姜家阿姑”等。“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通过蜜蜂与大鹏鸟、老虎、花蛇、老鼠、蚂蚁、蜘蛛等作比较,认为自己有这些动物的特征,感到非常自豪。“阿奇斯仁古玛”描绘小孙子斯仁古玛骑上猫、鸡、猪、牛犊、马驹等转圈戏耍,把猫、鸡、猪、牛犊、马驹等的形态、声态表现的活灵活现。“姜家阿姑”是一句紧逼一句的问答形式,通过唱述可以提高儿童的缜密思维能力。

由于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加之过去土族中没有几

个懂文识字的人,汉文记载的很少,对土族古籍的挖掘、搜

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起步很晚。因此,在公元1949年以前,

只有少数几位国内外学者、文艺爱好者在考察土族社会历

史、语言时涉猎了一些,如土族《格萨尔的故事》是德国神

甫施劳德搜集保留的较早材料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挖掘

抢救、继承发展工作。在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继承其民族性

精华原则指导下,推陈出新,开始有了土族自己的文学艺术

记载,并产生了土族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品。随着土族文化素

质的提高,书面文学将会大量出现,并成为文学发展的方向

和主流。在大量搜集整理口碑土族古籍的基础上,1963年青

海省文联内部铅印《青海省民族民间文学资料》,1979年以

后,又选印《土族文学专辑》一、二、三集,与其他资料加

在一起,数量不少,品类也很多。这些口碑古籍作品,反映

了土族口碑古籍的体裁和题材,具有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

的多样性。青海省文联原民研会主席李友楼和民和县文化馆

赵存禄二同志为土族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奋斗了多半

生,孜孜不倦,足迹踏遍土乡的村村庄庄、山山水水,取得

了累累硕果。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教

材性质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一次把土族

民间文学作品推上高等院校讲坛。1985年出版李友楼编《土

族民间故事选》,1992年出版席元麟等编《土族撒拉族民间

故事选》。同时,对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开始有所研究,

如马光星撰《从土族的风俗及口头文学看土族族源》,星全

成撰《也谈土族是否有神话问题》,李钟霖撰《论土族神话

和传说》,席元麟撰《土族谚语浅谈》和《土族的“梁祝”

故事——拉仁布和琪门索》等。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对土族口

碑土族古籍的内容、形式、民族间的文学影响、时代背景和

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比较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979年,土族文字创制以后,土族

文字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用本民族文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

土族古籍。互助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用土文整理、印刷了

《土族民歌》、《土族民间故事》;用土、汉文对照形式整理

出版了《土族婚丧习俗》、《土族赞歌》、《土族情歌》、《土族

谚语谜语集》、《土族民歌》、《土族民间故事》一、二集和《土

族民间叙事长诗》。用汉文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

提要. 土族卷》、《青海土族民间文化集》。这些搜集、整理、

出版和研究对继承和发展土族文化遗产、弘扬土族的民族精

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 民族传统体育

土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赛

马、射箭、摔跤、花腰带、拔棍、拔腰、轮子秋、踢毽子、

打球、打秋千 、打“夫热“、抓石子、掰手腕、拧手指等。

还有棋弈类的“济格力玛遥”、“汗遥”、“喇嘛遥”“阿斯陶”

等。近几年来,互助县本着“文体不分家”的理念,赋予传统体育以文化内涵,在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体育,花腰带、拔棍、拔腰、轮子秋等活动得以广泛开展。积极打造“土族轮子秋”文化体育品牌。土族轮子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融体育竞技与歌舞艺术为一体,轮子秋表演连续多届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多次获奖。2008年,土族轮子秋作为青海省的唯一代表节目,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土族轮子秋”正成为民族文化体育的一个著名品牌。土族安召舞在“千人安召”的基础上被改编成适合大众锻炼的健身舞,在丹麻镇进行了成功试点,下一步要在全县推广使用。

七. 新时期文化活动

1. 影视译制和土语广播。土语影视译制是在土文创制后进行的。1981年元月第一部土语译制电影故事片《雪山泪》与土族观众见面。之后,陆续译制了《阿丽玛》、《玉碎宫倾》、《白莲花》、《喜盈门》、《生财有道》、《中华警花》等23部故事片和记录片《土乡七月》、科教片《科学养猪》。土语译制片《生财有道》荣获1985年文化部民族语译制片优秀奖。土语影视译制为活跃土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电影市场的萧条,互助县电影公司倒闭,土语电影译制工作也随之停止。1980年4月,互助广播站增设了土语广播节目,每周播音两次,每次播音15分钟。主要是翻

译汉文新闻稿件内容进行播音,同时也插播土族民间歌谣和创作歌曲,深受土族群众的欢迎。然而,2005年土语播音员因病去世,土语广播也随之停播。

2. 文学艺术。土族的文学艺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中得到了长足的繁荣发展。主要成就有:土族生活装、婚礼装、礼仪装、盛装等的设计、制作和展演;创作演出了《土族婚礼》、《七彩袖》、《轮子秋》等优秀歌舞节目;“轮子秋”多次参加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并连获金奖,2008年代表我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获得圆满成功。《丹麻土族花儿会》、《拉仁保与吉门索》被创编成小型歌舞剧成功搬上舞台,后者即将被搬上银幕;“彩虹娃”系列工艺品被指定为青海省“十七大”代表专用礼品和广州民运会青海省代表团专用礼品;摄制、出版了《彩虹部落》剧照画册、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册、土族风情书画册等;创作了以《土乡早春》、《午憩》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开展了“七彩”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创办了元宵节“七彩花灯”展和“七彩花车”展演;广泛开展广场、社区、村镇、企业、校园等各类基层文化活动,群众热情高涨,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丹麻乡“千人安召”舞表演闻名全省,“轮子秋”蜚声海外;创作编排了中国土族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该剧被列入2008年度青海省重点剧目。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盛赞“《彩虹部落》是宣传青海的一张新名片”。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目前为止,已完成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制了《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包括国家级6项、省级4项,拟申报国家级24项、省级69项、地区级89项、县级97项。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省级37人、地区级54人、县级67人。索成龙、石怀军等25人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人数列全省首位。出版了画册,摄制、刻录了光盘。建立了东沟乡年先村土族婚礼基地、五十乡土族盘绣基地等一批项目保护基地,大量的民间艺人和项目传承人得以发现和保护。通过“一家一技”、“一村一品”等形式进行文化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土族婚礼和土族服饰表演搬上互助县春节晚会,取得圆满成功;举办了土族“花儿”大奖赛和土族“花儿”传承人选拔、认定、命名活动,民间艺人脱颖而出。

作者简介:乔志良 男 土族 1957年生 , 在互助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工作,从事土族语文工作28年。除了对土族语言文字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之外,还对土族的文化、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曾主持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族卷》、《青海土族民间文化集》和土汉两种文字对照的土族民间文学系列丛书《土族赞歌》、《土族情歌》、《土族婚丧习俗》、《土族谚语谜语集》、《土族民间故事》、《土族民歌》、《土族民间叙事长诗》、《土族民间故事》(续)等。

互助土族文化概述

乔志良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由我国56个民族优秀文化融汇而成的。土族作为中华56个民族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土族文化是土族人长期生产、生活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是土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发展土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进一步丰富、充实中华文化的内涵,使其灿若星汉,光耀天地。

互助土族自称“蒙古勒”或“其汗蒙古勒”,意为蒙古人或白蒙古人。汉族称土族为“土人”、“土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定族名为“土族”。土族族源尚无定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热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土族族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到目前基本趋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以蒙元时期入居河湟地区的蒙古人为主,吸收汉、藏等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因而这个民族的人们自然而然地自称为“蒙古勒”。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立国青海达350年之久的吐谷(音yu )浑汗国被吐蕃所灭后,其国人之一部分随其王室东迁归唐,融入汉族和蒙古族当中。留居故土的大部分除被吐蕃同化吸收者外也有一部分在河湟地区繁衍生息下来,到蒙元时期蒙古族

迁入河湟地区与这部分人融合并吸收藏、汉等民族成份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土族是以古代鲜卑吐谷浑人为源,以蒙元时期融入的蒙古人为重要补充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悠久的历史,特定的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土族文化。土族文化集中表现在土族人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族服饰、习俗礼仪、口传古籍、民族传统体育以及新时期的文化活动等方面。

一. 宗教信仰

土族人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以公元1604年创建佑宁寺为标志,之前信仰萨迦派,土族地区的十三嘎日哇为元代萨迦派建立的小型宗教活动场所, 自佑宁寺创建后逐步改宗格鲁派。在过去,土族地区寺院林立,名僧辈出。佑宁寺、却藏寺、色柯寺是土族地区的三大寺院,佑宁寺被誉为“湟北诸寺之母”。章嘉佛、土观佛、松布佛是土族中最著名的活佛,章嘉佛被清朝康熙皇帝封为“大国师”。土族地区的寺院既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土族人的教育中心和文化活动场所。所以藏传佛教对土族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渗透到了土族社会的各个方面。土族在历史上信仰萨满教,民间法会“孛”就是萨满遗风。在土族民间也有多神信仰。

二. 语言文字

土族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土族

语言内部分为互助、民和和同仁三个方言区。使用互助方言的有11万余人,使用民和方言的有4万余人,使用同仁方言的有近1万人。居住在大通县、西宁市区及散居的约7万余人已转用汉语。居住在甘肃省卓尼县和其他藏区的近1万人已转用藏语。互助境内的土族百分之八十以母语作为族内交际工具。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在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79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现正在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主要进行了师资培训、编辑教材、工具书和通俗读物、农村扫盲、学校试教、土语广播、电影译制、刊行杂志、口碑古籍整理、人代会土语翻译、解决土文新词术语等工作。土族文字为抢救、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其它文字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土族人学习汉语文和其它民族语文的重要工具。土族文字共26个字母,表达31个音。字母有大小写之分,Aa Bb Cc……分为元音和辅音。元音有长元音、短元音和复合元音,辅音有单辅音、双辅音和复合辅音。土文拼音由元音、开音节和闭音节组成。

三. 民族服饰

土族服饰男女有别,有老年装、中青年装和少年装之分,有夏装也有冬装。由于居住地区的不同,互助地区土族服饰有东部、中部和西部及山边一道的区别。较为代表性的服饰为:

老年装。土族的中老年装表现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特点。男装:头戴黑色“沙日玛力嘎”(羔皮翻边顶子帽)、镶边毡帽,身穿小领斜襟开衩镶边土族袍,系腰带,脚蹬“古都斯”腰靴。女装:头戴黑色“沙日玛力嘎”、镶边黑毡帽,身穿小领斜襟开衩镶边土族袍,系腰带,套坎肩,脚蹬腰鞋。

中青年装。土族的青年装表现出精干、得体、鲜艳的特点。男装:头戴白色镶边毡帽或礼帽,身着汗褡,套坎肩,系腰带,穿流行裤鞋。女装:头戴“沙日玛力嘎”、镶边毡帽或插花礼帽,身着五彩花袖衫,系彩绸腰带和“达博”腰带,穿流行裤鞋。

少年装。头戴镶边白毡帽,身着汗褡、套坎肩,系腰带,穿流行裤鞋。

少女装。头盖彩边头巾,身着汗褡、套坎肩或穿五彩花袖衫,系腰带,穿流行裤鞋。

土族妇女古老的头饰“纽达尔”、土族青年妇女的五彩花袖衫、土族的“达博”腰带和“斯古尔玛”腰鞋美观大方、色彩鲜艳、独具特色、别具一格,可谓中华服饰中的奇葩。

四. 习俗礼仪

土族人主要居住在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县、同仁县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西宁市区等地。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土族人一般以村落形式

居住。住庄廓,庄廓为四方形,墙高3——4米。土族人喜白色,庄廓四角臵白石,墙头以白泥抹光,给人以整洁、美观的感觉。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正对大门为主房,两边为厢房。院中砌有花坛,坛上设有煨桑炉,并竖有嘛尼旗杆。土族人的大门雕花以饰,非常讲究,门头顶也竖小嘛尼旗杆。嘛尼旗杆可以说是土族人家的标志。

土族人的节庆、集会主要有本民族传统的希尼萨日节、纳顿节、孛纳顿、宗教法会和花儿会。土族人也和汉族人一样过端午节和中秋节。希尼萨日节、纳顿节和孛纳顿是典型的土族人的传统节日。“希尼萨日”意为新的月份,土族的希尼萨日节与汉族的春节在时间、规模上完全相同,只是内涵不尽一致。“纳顿”是娱乐、戏玩之意,土族人秋天举行“纳顿”,庆祝丰收,狂欢娱乐。“孛”意为萨满巫师,举行“孛纳顿”主要是祭祀神灵,祈求平安,现在也有了群众集会娱乐的内容。

土族人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的族内婚,同宗不婚。过去也有少数的“偷婚”、“戴天头”等习俗,现已消失。土族人的婚礼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婚礼主题是定婚、嫁女宴、婚礼、回门四大部分。具体由认亲、定亲、择吉日、展示陪嫁、接纳信、骂纳信、改发、罗木托罗、上马启程、迎亲、拜天、谢媒、罗日吉、尼兰木、玛格达、敬鸡蛋酒、海杰等内容等组成。

土族的丧葬分火葬、土葬。火葬是土族人主要的丧葬形式,人亡故后,请喇嘛诵经、超度,用灵轿抬至野外火化处,臵于焚炉,拆散灵轿,作为燃料,以火化之。拣骨灰于盒中,暂埋于向阳之处,第二年清明节移至坟墓。治丧期一般为三日、五日或七日。土葬与汉族大体相同。

土族人在生活中有许多禁忌:忌食马驴骡等奇蹄动物、多爪类动物和鹰禽类动物肉;忌利器向相,递交时须以利器柄授人;忌以有裂缝的碗盏给客人倒茶斟酒,忌敲打碗碟等;对神山加以保护,不采挖砍伐神山上的资源;忌在宗教标志处动土、大小便和攀登;忌在牲畜圈内大小便(猪圈例外);忌在泉眼和河水中大小便或路上大便;忌在垭口休息;严禁在寺院殿堂内戏闹或抽烟;寺院的护法神殿、村庄的庙宇和家庭佛堂中禁止孝子和去过暗房的人及妇女入内;灶膛内严禁烧燃各种秽物;忌在村庄、家里和有男女长辈时唱情歌;出远门时忌遇空桶、空背篼等。土族人生孩子、安大门、安中宫、下宝瓶或发现传染病等有忌门的习惯,标志是门上方贴红纸或插柏树枝,若非进入不可,可从火堆上跨越而入等等。

土族人重礼节,好宾客,对来访的客人都竭诚相待,十分热情,对尊贵的客人还要远迎。远迎称之为图斯呼哇日,远迎者称之为图斯呼奇。迎客时在门前摆放迎宾礼仪品“西弥尔”和“曲呼尔”,敬献哈达(哈达折口朝向客人,躬身

双手呈上,客人也要双手接过搭在肩上或脖子上,也有接过哈达后回赐于敬献者的)。敬三杯酒迎接(本意为平安三杯酒,现在也说吉祥如意三杯洒)。敬酒时一人执壶,一人捧杯双手敬上。客人接过酒杯,饮前须用无名指对空弹三下后方可饮下,意为敬苍天、敬诸佛、敬帝王(现在可释为敬领袖人物)。土族人迎宾时还热情地唱迎宾曲,使欢迎场面更加热烈。客人进门时对空弹洒“曲呼尔”祝福。客人入座,土族人以上方为大。土族传统之待客一般为三道茶,即馍馍茶(一般放三碟馍,一碟馄锅馍、一碟蒸馍和一碟油炸馍)、包子茶和饭食。如在包子茶后上一道手抓肉,在桌上摆放“西弥尔”(在馄锅馍上放点酥油亦可代之),在酒壶、茶壶或吃肉的刀把上系一撮白羊毛则是对客人隆重招待的表示,这里明显地保留了游牧生活的痕迹。土族人待客是在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头道茶端过之后,则热情地为客人敬酒,唱敬酒歌。在席间唱赞歌,问答歌以及转安召舞、轮子秋等,始终充满一种欢乐的气氛。在客人临走启程时,土族人还要唱歌送行。

五. 口传古籍

由于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土族古籍的绝大部分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也有一些以汉文家谱和藏文寺志形式记录土族人社会活动的。如:《李土司家谱》、《佑宁寺志》等。土族古籍主要用本民族语言讲唱,土族语是土族古籍的

主要载体,她对于土族古籍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起着别的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用土语讲唱的土族古籍是土族古籍的主体。她包括了叙事长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生活故事、神魔故事、动物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等)、民歌(生产生活歌、习俗礼仪歌、赞歌、情歌、儿歌等)、祝辞、谚语和谜语。由于土族人普遍地信奉藏传佛教,过去土族的文化人相对集中在寺院,他们接受宗教文化和藏族文化的教育,又时不时地把这种文化传播到自己的民族当中,所以土族的一部分古籍当中印有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的烙印。如:“恰然布”、“斯则”等。又由于土族人和汉族人相杂而居,也有一部分土族古籍用汉语讲唱。如:叙事长诗“祁家延西”。值得一提的是叙事长诗《太平歌》用汉、土两种语言讲唱,别具特色。丰富的土族古籍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土族人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

土族古籍反映了土族人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如:民间故事、歌谣中有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讲唱天地万物形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长篇问答歌《霍尼》,叙事长诗《拉仁布与琪门索》、《布柔哟》等反映了土族人从事畜牧业时期的生活。叙事长诗《垦荒歌》反映了土族人从畜牧业到农业转型时期的生活。《巴颜孔与长工》等许多民间故事则反映了土族人的农业生活。

土族古籍留下了土民族形成过程的一些痕迹。如:问答歌《唐德尔格玛》是一种内容丰富,在任何场合都能演唱的歌。土族人不论唱什么内容的《唐德尔格玛》,在开唱时必唱“蒙古勒汗的子孙,唱支蒙古勒的歌曲,这是蒙古勒人的习俗”。从这里可以看出土族和蒙古族的渊源关系。《佑宁寺志》中也记载了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将领格日勒图领兵驻扎互助索卜滩,现在的霍尔(土族)人多为其后裔的史实。从一些土族古籍中可以看出文明起源和风俗习惯的来历。如:从民间传说《花袖衫的来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土族妇女别具一格的花袖衫是土族先民根据神人指点而缝制的。《卓玛吉》、《公鸡叫了的时候》等民间故事讲述了土族婚嫁习俗的来历。

另外,民间故事《气杀狗地主》、《红水沟》等揭露了封建制度的不平等和土族人民的反抗精神。《黑马张三哥》、《蟒古斯》、《花牛犊》等故事反映了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同大自然,同残害人民的邪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丹阳公主》、《双阳公主》等故事反映了历史上土族人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家园的斗争。

土族的动物故事非常丰富,这些故事通过动物的习性、特征以及动物王国的纠葛纷争表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幻想性和很强的哲理性。

土族机智人物巴尔干桑的故事充分表现了土族人幽默、

诙谐和机智的性格,故事中巴尔干桑常常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捉弄、惩罚那些为富不仁、作恶多端的人以及贪官污吏等。

土族歌谣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可以说无处不歌。土族婚礼自始至终是在歌舞中进行,堪称一部优美的歌舞剧;土族有难以数计的赞歌和情歌。土族赞歌一般为三句三段式,有赞颂苍天、大地、母亲的,有赞颂佛祖、帝王、长者的,有赞颂佛法、国法、习俗的,有赞颂客人的,也有赞颂主人的。总之,土族赞歌可以随时随兴地赞颂所要赞颂的对象,含有丰富的哲理、伦理道德以及敬老、团结、和睦的内容及意识;土族情歌除了用汉语演唱流行于西北地区的“花儿”以外,也有用土语唱的土族情歌,土语称之为“嘎达固道”。土族情歌有“玛森格”、“阿柔洛”、“尕连手”、“红花姐”、“梁梁上浪来”等曲令。土族儿歌是一种唱词风趣、曲调活泼的歌谣,具有代表性的有“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阿奇斯仁古玛”、“姜家阿姑”等。“羊粪蛋般身材的蜜蜂”通过蜜蜂与大鹏鸟、老虎、花蛇、老鼠、蚂蚁、蜘蛛等作比较,认为自己有这些动物的特征,感到非常自豪。“阿奇斯仁古玛”描绘小孙子斯仁古玛骑上猫、鸡、猪、牛犊、马驹等转圈戏耍,把猫、鸡、猪、牛犊、马驹等的形态、声态表现的活灵活现。“姜家阿姑”是一句紧逼一句的问答形式,通过唱述可以提高儿童的缜密思维能力。

由于土族没有本民族传统文字,加之过去土族中没有几

个懂文识字的人,汉文记载的很少,对土族古籍的挖掘、搜

集、整理和研究工作起步很晚。因此,在公元1949年以前,

只有少数几位国内外学者、文艺爱好者在考察土族社会历

史、语言时涉猎了一些,如土族《格萨尔的故事》是德国神

甫施劳德搜集保留的较早材料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搜集整理、挖掘

抢救、继承发展工作。在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继承其民族性

精华原则指导下,推陈出新,开始有了土族自己的文学艺术

记载,并产生了土族自己的书面文学作品。随着土族文化素

质的提高,书面文学将会大量出现,并成为文学发展的方向

和主流。在大量搜集整理口碑土族古籍的基础上,1963年青

海省文联内部铅印《青海省民族民间文学资料》,1979年以

后,又选印《土族文学专辑》一、二、三集,与其他资料加

在一起,数量不少,品类也很多。这些口碑古籍作品,反映

了土族口碑古籍的体裁和题材,具有其内容的广泛性和形式

的多样性。青海省文联原民研会主席李友楼和民和县文化馆

赵存禄二同志为土族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奋斗了多半

生,孜孜不倦,足迹踏遍土乡的村村庄庄、山山水水,取得

了累累硕果。198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教

材性质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一次把土族

民间文学作品推上高等院校讲坛。1985年出版李友楼编《土

族民间故事选》,1992年出版席元麟等编《土族撒拉族民间

故事选》。同时,对这些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开始有所研究,

如马光星撰《从土族的风俗及口头文学看土族族源》,星全

成撰《也谈土族是否有神话问题》,李钟霖撰《论土族神话

和传说》,席元麟撰《土族谚语浅谈》和《土族的“梁祝”

故事——拉仁布和琪门索》等。他们都从不同侧面对土族口

碑土族古籍的内容、形式、民族间的文学影响、时代背景和

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比较性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公元1979年,土族文字创制以后,土族

文字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用本民族文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

土族古籍。互助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用土文整理、印刷了

《土族民歌》、《土族民间故事》;用土、汉文对照形式整理

出版了《土族婚丧习俗》、《土族赞歌》、《土族情歌》、《土族

谚语谜语集》、《土族民歌》、《土族民间故事》一、二集和《土

族民间叙事长诗》。用汉文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

提要. 土族卷》、《青海土族民间文化集》。这些搜集、整理、

出版和研究对继承和发展土族文化遗产、弘扬土族的民族精

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六. 民族传统体育

土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赛

马、射箭、摔跤、花腰带、拔棍、拔腰、轮子秋、踢毽子、

打球、打秋千 、打“夫热“、抓石子、掰手腕、拧手指等。

还有棋弈类的“济格力玛遥”、“汗遥”、“喇嘛遥”“阿斯陶”

等。近几年来,互助县本着“文体不分家”的理念,赋予传统体育以文化内涵,在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体育,花腰带、拔棍、拔腰、轮子秋等活动得以广泛开展。积极打造“土族轮子秋”文化体育品牌。土族轮子秋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融体育竞技与歌舞艺术为一体,轮子秋表演连续多届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多次获奖。2008年,土族轮子秋作为青海省的唯一代表节目,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的文艺表演,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好评,“土族轮子秋”正成为民族文化体育的一个著名品牌。土族安召舞在“千人安召”的基础上被改编成适合大众锻炼的健身舞,在丹麻镇进行了成功试点,下一步要在全县推广使用。

七. 新时期文化活动

1. 影视译制和土语广播。土语影视译制是在土文创制后进行的。1981年元月第一部土语译制电影故事片《雪山泪》与土族观众见面。之后,陆续译制了《阿丽玛》、《玉碎宫倾》、《白莲花》、《喜盈门》、《生财有道》、《中华警花》等23部故事片和记录片《土乡七月》、科教片《科学养猪》。土语译制片《生财有道》荣获1985年文化部民族语译制片优秀奖。土语影视译制为活跃土族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农村电影市场的萧条,互助县电影公司倒闭,土语电影译制工作也随之停止。1980年4月,互助广播站增设了土语广播节目,每周播音两次,每次播音15分钟。主要是翻

译汉文新闻稿件内容进行播音,同时也插播土族民间歌谣和创作歌曲,深受土族群众的欢迎。然而,2005年土语播音员因病去世,土语广播也随之停播。

2. 文学艺术。土族的文学艺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中得到了长足的繁荣发展。主要成就有:土族生活装、婚礼装、礼仪装、盛装等的设计、制作和展演;创作演出了《土族婚礼》、《七彩袖》、《轮子秋》等优秀歌舞节目;“轮子秋”多次参加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并连获金奖,2008年代表我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表演,获得圆满成功。《丹麻土族花儿会》、《拉仁保与吉门索》被创编成小型歌舞剧成功搬上舞台,后者即将被搬上银幕;“彩虹娃”系列工艺品被指定为青海省“十七大”代表专用礼品和广州民运会青海省代表团专用礼品;摄制、出版了《彩虹部落》剧照画册、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册、土族风情书画册等;创作了以《土乡早春》、《午憩》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美术作品;开展了“七彩”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创办了元宵节“七彩花灯”展和“七彩花车”展演;广泛开展广场、社区、村镇、企业、校园等各类基层文化活动,群众热情高涨,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丹麻乡“千人安召”舞表演闻名全省,“轮子秋”蜚声海外;创作编排了中国土族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该剧被列入2008年度青海省重点剧目。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盛赞“《彩虹部落》是宣传青海的一张新名片”。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目前为止,已完成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制了《互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包括国家级6项、省级4项,拟申报国家级24项、省级69项、地区级89项、县级97项。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省级37人、地区级54人、县级67人。索成龙、石怀军等25人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人数列全省首位。出版了画册,摄制、刻录了光盘。建立了东沟乡年先村土族婚礼基地、五十乡土族盘绣基地等一批项目保护基地,大量的民间艺人和项目传承人得以发现和保护。通过“一家一技”、“一村一品”等形式进行文化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土族婚礼和土族服饰表演搬上互助县春节晚会,取得圆满成功;举办了土族“花儿”大奖赛和土族“花儿”传承人选拔、认定、命名活动,民间艺人脱颖而出。

作者简介:乔志良 男 土族 1957年生 , 在互助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工作,从事土族语文工作28年。除了对土族语言文字有一定的调查、研究之外,还对土族的文化、民俗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曾主持编辑出版《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族卷》、《青海土族民间文化集》和土汉两种文字对照的土族民间文学系列丛书《土族赞歌》、《土族情歌》、《土族婚丧习俗》、《土族谚语谜语集》、《土族民间故事》、《土族民歌》、《土族民间叙事长诗》、《土族民间故事》(续)等。


相关内容

  • 互助县总规说明书
  • 青海省互助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项目负责人:段德罡 主要参加人:段德罡 郑江涛 张 沛 李祥平 刘海龙 赵 键 崔云兰 苏鸿翎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匡 湧 刘建军 曹恺宁等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应长旭 郑晓英等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建设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规证甲字 ...

  • 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制约因素
  • 内容摘要: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其特点.制约因素,从而发现在劳动力转移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題,并提出有利于民族地区 经济 发展 的对策和建议. 摘 要:文章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土族劳动力转移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 ...

  • 撒拉族.土族的经济意识对比分析
  •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 J O U R N A LO FQ I N G H A I J U N I O RT E A C H E R S ' C O L L E G E (E d u c a t i o nS c i e n c e ) 2005年第2期 文章编号:1007-0117(2005) ...

  • 土族族源与吐谷浑_读吕建福先生新作_土族史_札记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2卷第4期 2006年9月 J O URNAL O F Q I NGHA I NAT I O NAL I T I ES I NST I TUTE (soc i a l sc i ences) VOL. 32 N O. 4 Sep . 2006 土族族源与吐谷浑 - ...

  • 2011年互助县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总结
  • 2011年互助县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并报经地委批准,8月9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互助土族自治县 ...

  • 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
  • 第一节 重视使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明确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教学要点 1. 着重讲解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化政策及其含义. 教学内容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一) ...

  • 文化圈理论之下的青海河湟汉族求子风俗探析
  • 摘 要: 河湟文化圈中汉族一直是文化的主角之一,汉族入迁河湟地区后,在文化的叠加中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河湟汉族在重血缘的观念之下求子(尤其求生男孩)风俗较多,除传统汉族的文化因素外还有地缘影响,此观念对河湟世居他族也发生了文化涵化.本文以湟中县汉族为个案研究当下河湟人生仪礼.节庆民俗活动等方 ...

  • 土族和土家族的区别
  • 点击土家族 一键关注 土家族的民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文化以及语言文字等等,关注土家族论坛,感受土家族的美! 土族和土家族除了名字比较相近之外,截然是两个完全不相同的民族,亲,这些你知道吗? 土家族是秦灭巴后,巴人迁徙后与当地土著融合发展而成的,他们的先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带繁衍生息, ...

  •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自元朝以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逐渐形成世居青海高原的主要民族.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在青海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