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摘要:基因工程作为生物工程领域里的一项新兴技术,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从根本上改造生物以达到人类的目的。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福利,但是在这样光鲜表面背后也存在着隐患。对于任何一项科技进步, 人们自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在基因工程技术上, 情况更是如此。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基因工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基因工程, 影响, 伦理道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

Abstract: Genetic engineering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decades. Using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people can rad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order to achieve human pur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has brought many benefi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thing hidden in such a bright surface behind. For any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eople will naturally produce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In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case. Here, I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in many ways, and I hope that we ca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engineering.

Keywords: genetic engineering, influence, ethics and morality, environmental safety, food safty

1953年,沃森(Waston )和克里克(Crick)通过对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 )的DNA 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如图1),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大门。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途径,使人们认识到了生物遗传的本质,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图 1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出现了。基因工程简单地来说就是在生物体外以DNA 为对象进行一系列操作,如剪切、拼接实现基因的重组,人为的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获得对人类有利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及基因转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崭新的现代生物技术阶段,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群正在迅速崛起。

可以说,基因工程的出现是生物工

程领域内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为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人类能过更清楚地了解生物本质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福利。但是,“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不得不让我们更客观地来看待“基因工程”这一技术,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但同时其中所存在的隐患不容忽视的。如若对于这些隐患置之不理,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灾难。

1 由基因工程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

自从基因工程诞生以来,争议就从未间断过,其中有一些人极力反对基因工程用于改造生物性状,生产新食品。由此,也引发了相当多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1.1

“人兽混种” 的伦理沉思 1998年11月12日在Adranad Cell Technology of Worcester 私人资助下的麻省科学家在《纽约时报》上宣布,他们将人体细胞融合到牛卵细胞中产生了嵌合体,并从嵌合体中分离除了类似人类干细胞的细胞团。2001年,《羊城晚报》刊载了一条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瞩目的消息: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000次实验,将人类皮肤细胞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成功

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中的胚胎,美国科技媒体视为首例成功制造出来的人兽杂交“喀迈拉”(希腊语,意思是“怪物” ,拥有羊头、狮身和蛇尾)。200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马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种身体里流淌着人类血液的猪。该项研究使围绕基因食品的争议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环境保护主义者甚至认为吃这种含有人类基因的猪肉有点类似人吃人。2005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魏斯曼等候一份美国国家科学院下达的报告,这份报告是评估他即将展开的一下实验——培养出一只长有100%人类大脑的老鼠。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这种含有部分人的基因的物种,我们是应该按人来对待它,还是按动物来对待它?虽然目前,人类细胞比例只达15%,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细胞比例将不断增加。这种不完全包含人的基因也不完全是兽的基因的物种是否应该拥有人权;有什么标准可以去判断。许多论理学家及神职人员一直宣称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迟早会导致克隆人的出现。他们认为,任何形式的人类与动物混种细胞的实验都侵犯了基

本的人类尊严,都是不道德的。当一个人兽嵌合体所含的人类细胞或者器官超过一半以上,则它,或者他,是人种属或动物种属,——当它身体内的部分超过半数是人时,其似乎已接近人的种属。既然接近人,恐怕就更不能再以它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显然,但一个生物体所含的人类成分越高,以它作为器官供应来源自然就会有越多、越严重的伦理争议。

在这一问题上,国际上也不是很好解决。因为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不一致,最后导致了各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的态度不一致,尤其对于人兽混种的态度差异较大。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1.2

基因工程与民族宗教信仰、观念的矛盾

玉米是墨西哥人的衣食父母,当地土族亲切地称其为“玉米妈妈”。但如今,他们惊讶地发现,“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了” 。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5000年前,玉米首先在这里被培育成为人类的粮食。1998年,处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但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或饲料。2001年11月29

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在墨西哥南部某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CaMV35S 启动子及Novairtos Bt11抗虫玉米中的adh1基因相似序列。认为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收到了转基因玉米DNA 片段的污染。由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包装上别没有转基因标识,研究人员推测,一些不知情的农民把他们种到了地里。“绿色和平”组织借此大肆渲染,说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随后该实验被证明错误。

还有一些宗教信仰者及一些素食主义者反对道:将一些动物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具有了动物基因的植物还算是真正的植物了吗?某些蔬菜中导入了动物的基因,它还能算是素食类吗?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划分。那些宗教信仰者、素食主义者会认为吃这样的转基因植物、蔬菜违背了他们的原则,可以说是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也是背叛了自己。

由此引起的伦理问题也是很严重的,这违背了大多数人们的观念、信仰,引起群众的不满是极为严重的,尽力解

决好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基因歧视

HGP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得人类得以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将30亿个构成人类基因组的碱基对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确定主要族群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图谱,为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多态研究、疾病与遗传关联分析、致病基因与致病因子的确定、药效及副作用和疾病风险的分析、人类起源进化迁徙历史的研究等提供基本信息和工具。

HGP 成功固然好,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很多。HGP 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全部基因将变得清晰可读。向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基因型也有好有差。从民族角度来看,全世界有许多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基因特点,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全面评价不同民族的基因组型是可以分辨优劣的。有些民族的基因组型相对要好一些,而有些民族的基因组型却要差一些。这样便出现

了“基因隐私” ,如果这些基因一旦公布于众,有等级因民族可能会因此而骄傲自大甚至狂妄起来,劣等基因民族则可能因此受到歧视。大到民族,小到个人。每个人的基因隐私随时都有可能被泄露的危险,一旦泄露,便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及时不被泄露出去,自己看到自己原来有基因缺陷,这也将对自己产生极大的影响,自己将背负上极大的心理压力。

有资料表明:欧美国家的一些部门在招聘、雇用人员时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身体检查,而是要求做基因组遗传信息检查。如果检查出有问题,有可能被当做借口将求职者拒之门外,这就增加了其就业和生存的难度。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95年对332人的研究发现,有15%的被调查者或他们家人在申请工作时曾被问及基因病症问题,有13%的被调查者或他们的家人曾因家庭的基因问题而被拒绝提供工作机会或停止雇用。2001年,美国北卡生非铁路公司从部分雇员身上采集血样进行基因缺陷监测,并把基因检测结果作为雇用员工的基础。如果用人单位将基因列入员工入选的参考条件之中,必将导致继种族、信仰歧视后产生新的歧视,那么,将来一只基于基因的遗传性失业大军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在现实生活中第一个出现基因歧视的行业是——保险业(尤其是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如果每个都有自己的基因图谱,那么各大保险业会花大量的精力千方百计地调查参保人的基因组成,毕竟在一个基因健康的人和一个患有一传一病的人之间,保险公司理所当然或选择前者。这样,基因歧视就出现。

当今世界已经存在了种族、信仰的其实,其所造成的后果全人类也都看到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基因歧视,结果又会如何,我们难以预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很难轻松解决的。

2 基因工程与环境安全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造生物,使其具有本身并不具有的优良性状,这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固然有利,但是,这也需要付出破坏环境的代价。 2.1

外源基因的逃逸 基因漂移 基因漂移是指一个孟德尔遗传群体的遗传物质(基因)向另一个孟德尔遗传群体移动的现象。基因漂移虽然是自然过程,但是由于基因漂移可以导致同一生物种内不同个体间或不同物种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因此,基因漂移可以导致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想起非转基因植物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包括杂草类型)进行逃逸,从而带来不可预

测的环境和生态风险。

花粉漂移是基因漂移的方式。花粉漂移是指植物雄蕊中的花粉粒通过传粉媒介(如风、昆虫和水等)传播到该植物以外的空间范围。以水稻为例。杂草稻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恶性杂草,它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的稻田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南美、中美洲、美国、欧洲南部(如意大利)、东南亚和南亚等地。杂草稻和栽培稻属于同一生物学物种,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自然状况下,很容易产生基因漂移。如果转基因水稻中的抗性基因,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以及抗旱等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到杂草稻基因组内,将可能提高稻草到的生态适合度和入侵能力,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杂草,这就得不偿失了。这样的基因改造农作物的基因,即使是零星地传递到野生植物身上,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少到甚至是百分之一以内的基因传播,十年内因为超级野草,我们即可能面临中规模至大规模的灾难。

种间作物与作物(crop-to-crop)之也会发生基因漂移。虽然栽培水稻是高度的自花传粉植物,具有较低的异花传粉概率,但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品种中的外源基因逃逸到非转基因水稻是可能发生的。转基因水

稻的外源基因如果逃逸到非转基因品种,并且在非转基因水稻品种中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这将大大的影响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的纯度,特别是一些以提供非转基因水稻种子为目的进行繁殖制种的的田块如果接受了外源基因将导致这些外源基因向其他没有计划栽培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地方扩散,从而无意识地增大了转基因水稻的分布,引发许多贸易、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纠纷,并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风险。 2.2

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的影响 还以转基因水稻为例。抗虫转基因水稻不仅抗害虫,同时也会伤害一些益虫即非靶标生物抗虫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效应主要指对稻田生态系统中非靶标害虫(如稻飞虱、稻叶蝉等)、有益生物(如天敌昆虫、蜘蛛等)以及对水稻不产生危害的昆虫类(如弹尾虫、蚊子等)等的影响。转入外源基因可以抵抗害虫的侵害,可同时对于益虫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更严重些,对益虫伤害程度过大,使得它所捕食的害虫迅速大量繁殖,又引起一场灾荒,就得不偿失了。

英国一个有关雌性瓢虫的温室实验内发现,它们在吃下蚜虫后,生命期缩减了一半,这些蚜虫都是以基因改造的马铃薯□食,瓢虫下蛋的数量也少了

30%。马铃薯基因改造是希望其能自身产生杀虫剂以防蚜虫的侵犯,就某个程度而言是成功了,可是,大量的杀虫剂也残留在马铃薯自身上。瓢虫的寿命和繁衍能力都急剧下降,这表示至少要有双倍数量的瓢虫来吃剩下的蚜虫才能维持平衡,这造成了很难收拾的状况。

3 基因工程与食物安全

随着转基因技术向农业、食品和医药领域的不断渗透和迅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3.1

转基因食品代谢产物

某些转基因食物可能会代谢出一些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那些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对其他种生物有毒的化学物质。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 3.2

转基因食品产生的过敏原 转基因食品引起食物过敏的可能

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如果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质时,这些异性蛋白质就有可能引起食物过敏,对儿童和体质过敏的人更是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转入巴西坚果基因后的大都也产生了过敏。除此之外,还有,对于1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人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讨论

基因工程技术高速发展,也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为人类生活创造了很多福利。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相应的麻烦,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人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在进行转基因之前,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风险评估,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总之,对于新的一门技术,我们要客观看待,全面认识,这样才能够使新的技术为人类创造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许文涛 黄昆仑. 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

理透视[M].2010.1第1版. 北京市: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

[2]卢宝荣 傅强 沈志成.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C].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会议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卢宝荣 戎俊. 转基因水稻的外源基因逃逸及其环境安全[C].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环境影响与安全管理—南京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李传印.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J].生物学通报,2001. 第35卷第9期:10-11. [5]甘少平. 基因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J].哲学动态,2001. 第1期:33-35.

[6]廖佩如译. 改造基因对环境危机重重[EB/OL]. 网址:http://www.thegreatwall.com.cn/phpbbs/index.php?id=48524 取材自: ,2005.7.22

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摘要:基因工程作为生物工程领域里的一项新兴技术,在近几十年里得到了飞速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人们可以从根本上改造生物以达到人类的目的。基因工程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福利,但是在这样光鲜表面背后也存在着隐患。对于任何一项科技进步, 人们自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在基因工程技术上, 情况更是如此。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基因工程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希望能对基因工程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基因工程, 影响, 伦理道德,环境安全,食物安全

Abstract: Genetic engineering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decades. Using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people can rad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in order to achieve human purposes. The development of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has brought many benefit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thing hidden in such a bright surface behind. For any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people will naturally produce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In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specially in the case. Here, I illustr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human life in many ways, and I hope that we ca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engineering.

Keywords: genetic engineering, influence, ethics and morality, environmental safety, food safty

1953年,沃森(Waston )和克里克(Crick)通过对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 )的DNA 的X-射线衍射图分析,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如图1),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大门。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途径,使人们认识到了生物遗传的本质,为基因工程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图 1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出现了。基因工程简单地来说就是在生物体外以DNA 为对象进行一系列操作,如剪切、拼接实现基因的重组,人为的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获得对人类有利的品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基因重组技术及基因转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崭新的现代生物技术阶段,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群正在迅速崛起。

可以说,基因工程的出现是生物工

程领域内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为科学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人类能过更清楚地了解生物本质提供了途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福利。但是,“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不得不让我们更客观地来看待“基因工程”这一技术,它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多益处,但同时其中所存在的隐患不容忽视的。如若对于这些隐患置之不理,这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灾难。

1 由基因工程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

自从基因工程诞生以来,争议就从未间断过,其中有一些人极力反对基因工程用于改造生物性状,生产新食品。由此,也引发了相当多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1.1

“人兽混种” 的伦理沉思 1998年11月12日在Adranad Cell Technology of Worcester 私人资助下的麻省科学家在《纽约时报》上宣布,他们将人体细胞融合到牛卵细胞中产生了嵌合体,并从嵌合体中分离除了类似人类干细胞的细胞团。2001年,《羊城晚报》刊载了一条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瞩目的消息:中山医科大学陈系古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2000次实验,将人类皮肤细胞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成功

克隆出100多个人类胚胎。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将人类皮肤细胞与兔子卵细胞融合,培植出人类胚胎干细胞。该项研究中的胚胎,美国科技媒体视为首例成功制造出来的人兽杂交“喀迈拉”(希腊语,意思是“怪物” ,拥有羊头、狮身和蛇尾)。2004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马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培育出了一种身体里流淌着人类血液的猪。该项研究使围绕基因食品的争议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环境保护主义者甚至认为吃这种含有人类基因的猪肉有点类似人吃人。2005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魏斯曼等候一份美国国家科学院下达的报告,这份报告是评估他即将展开的一下实验——培养出一只长有100%人类大脑的老鼠。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于这种含有部分人的基因的物种,我们是应该按人来对待它,还是按动物来对待它?虽然目前,人类细胞比例只达15%,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类细胞比例将不断增加。这种不完全包含人的基因也不完全是兽的基因的物种是否应该拥有人权;有什么标准可以去判断。许多论理学家及神职人员一直宣称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进行治疗性克隆迟早会导致克隆人的出现。他们认为,任何形式的人类与动物混种细胞的实验都侵犯了基

本的人类尊严,都是不道德的。当一个人兽嵌合体所含的人类细胞或者器官超过一半以上,则它,或者他,是人种属或动物种属,——当它身体内的部分超过半数是人时,其似乎已接近人的种属。既然接近人,恐怕就更不能再以它作为移植器官的来源。显然,但一个生物体所含的人类成分越高,以它作为器官供应来源自然就会有越多、越严重的伦理争议。

在这一问题上,国际上也不是很好解决。因为各国的国情不一致,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也不一致,最后导致了各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上的态度不一致,尤其对于人兽混种的态度差异较大。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1.2

基因工程与民族宗教信仰、观念的矛盾

玉米是墨西哥人的衣食父母,当地土族亲切地称其为“玉米妈妈”。但如今,他们惊讶地发现,“玉米妈妈的圣洁被玷污了” 。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和品种多样性集中地。5000年前,玉米首先在这里被培育成为人类的粮食。1998年,处于保护玉米遗传资源等因素的考虑,墨西哥政府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但由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因素,墨西哥每年从美国进口大量转基因玉米作为食品或饲料。2001年11月29

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系两位研究人员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在墨西哥南部某地区采集的6个玉米地方品种样本中,发现CaMV35S 启动子及Novairtos Bt11抗虫玉米中的adh1基因相似序列。认为墨西哥偏僻的瓦哈卡山区的野生玉米收到了转基因玉米DNA 片段的污染。由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包装上别没有转基因标识,研究人员推测,一些不知情的农民把他们种到了地里。“绿色和平”组织借此大肆渲染,说墨西哥玉米已经受到了“基因污染”。随后该实验被证明错误。

还有一些宗教信仰者及一些素食主义者反对道:将一些动物的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具有了动物基因的植物还算是真正的植物了吗?某些蔬菜中导入了动物的基因,它还能算是素食类吗?这些都是难以回答的问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划分。那些宗教信仰者、素食主义者会认为吃这样的转基因植物、蔬菜违背了他们的原则,可以说是背叛了自己的信仰,也是背叛了自己。

由此引起的伦理问题也是很严重的,这违背了大多数人们的观念、信仰,引起群众的不满是极为严重的,尽力解

决好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基因歧视

HGP (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得人类得以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将30亿个构成人类基因组的碱基对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确定主要族群基因组的遗传变异图谱,为与疾病相关的遗传多态研究、疾病与遗传关联分析、致病基因与致病因子的确定、药效及副作用和疾病风险的分析、人类起源进化迁徙历史的研究等提供基本信息和工具。

HGP 成功固然好,但是由此带来的问题也很多。HGP 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全部基因将变得清晰可读。向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基因型也有好有差。从民族角度来看,全世界有许多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基因特点,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全面评价不同民族的基因组型是可以分辨优劣的。有些民族的基因组型相对要好一些,而有些民族的基因组型却要差一些。这样便出现

了“基因隐私” ,如果这些基因一旦公布于众,有等级因民族可能会因此而骄傲自大甚至狂妄起来,劣等基因民族则可能因此受到歧视。大到民族,小到个人。每个人的基因隐私随时都有可能被泄露的危险,一旦泄露,便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及时不被泄露出去,自己看到自己原来有基因缺陷,这也将对自己产生极大的影响,自己将背负上极大的心理压力。

有资料表明:欧美国家的一些部门在招聘、雇用人员时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身体检查,而是要求做基因组遗传信息检查。如果检查出有问题,有可能被当做借口将求职者拒之门外,这就增加了其就业和生存的难度。美国乔治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1995年对332人的研究发现,有15%的被调查者或他们家人在申请工作时曾被问及基因病症问题,有13%的被调查者或他们的家人曾因家庭的基因问题而被拒绝提供工作机会或停止雇用。2001年,美国北卡生非铁路公司从部分雇员身上采集血样进行基因缺陷监测,并把基因检测结果作为雇用员工的基础。如果用人单位将基因列入员工入选的参考条件之中,必将导致继种族、信仰歧视后产生新的歧视,那么,将来一只基于基因的遗传性失业大军的出现将不可避免。

在现实生活中第一个出现基因歧视的行业是——保险业(尤其是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如果每个都有自己的基因图谱,那么各大保险业会花大量的精力千方百计地调查参保人的基因组成,毕竟在一个基因健康的人和一个患有一传一病的人之间,保险公司理所当然或选择前者。这样,基因歧视就出现。

当今世界已经存在了种族、信仰的其实,其所造成的后果全人类也都看到了,如果再加上一个基因歧视,结果又会如何,我们难以预测,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很难轻松解决的。

2 基因工程与环境安全

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改造生物,使其具有本身并不具有的优良性状,这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固然有利,但是,这也需要付出破坏环境的代价。 2.1

外源基因的逃逸 基因漂移 基因漂移是指一个孟德尔遗传群体的遗传物质(基因)向另一个孟德尔遗传群体移动的现象。基因漂移虽然是自然过程,但是由于基因漂移可以导致同一生物种内不同个体间或不同物种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因此,基因漂移可以导致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想起非转基因植物品种和野生近缘种(包括杂草类型)进行逃逸,从而带来不可预

测的环境和生态风险。

花粉漂移是基因漂移的方式。花粉漂移是指植物雄蕊中的花粉粒通过传粉媒介(如风、昆虫和水等)传播到该植物以外的空间范围。以水稻为例。杂草稻是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恶性杂草,它广泛分布与世界各地的稻田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南美、中美洲、美国、欧洲南部(如意大利)、东南亚和南亚等地。杂草稻和栽培稻属于同一生物学物种,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自然状况下,很容易产生基因漂移。如果转基因水稻中的抗性基因,如:抗虫、抗病、抗除草剂以及抗旱等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到杂草稻基因组内,将可能提高稻草到的生态适合度和入侵能力,形成难以控制的恶性杂草,这就得不偿失了。这样的基因改造农作物的基因,即使是零星地传递到野生植物身上,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少到甚至是百分之一以内的基因传播,十年内因为超级野草,我们即可能面临中规模至大规模的灾难。

种间作物与作物(crop-to-crop)之也会发生基因漂移。虽然栽培水稻是高度的自花传粉植物,具有较低的异花传粉概率,但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转基因水稻品种中的外源基因逃逸到非转基因水稻是可能发生的。转基因水

稻的外源基因如果逃逸到非转基因品种,并且在非转基因水稻品种中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这将大大的影响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的纯度,特别是一些以提供非转基因水稻种子为目的进行繁殖制种的的田块如果接受了外源基因将导致这些外源基因向其他没有计划栽培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地方扩散,从而无意识地增大了转基因水稻的分布,引发许多贸易、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纠纷,并可能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测的风险。 2.2

转基因植物对生态的影响 还以转基因水稻为例。抗虫转基因水稻不仅抗害虫,同时也会伤害一些益虫即非靶标生物抗虫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生物的负面效应主要指对稻田生态系统中非靶标害虫(如稻飞虱、稻叶蝉等)、有益生物(如天敌昆虫、蜘蛛等)以及对水稻不产生危害的昆虫类(如弹尾虫、蚊子等)等的影响。转入外源基因可以抵抗害虫的侵害,可同时对于益虫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更严重些,对益虫伤害程度过大,使得它所捕食的害虫迅速大量繁殖,又引起一场灾荒,就得不偿失了。

英国一个有关雌性瓢虫的温室实验内发现,它们在吃下蚜虫后,生命期缩减了一半,这些蚜虫都是以基因改造的马铃薯□食,瓢虫下蛋的数量也少了

30%。马铃薯基因改造是希望其能自身产生杀虫剂以防蚜虫的侵犯,就某个程度而言是成功了,可是,大量的杀虫剂也残留在马铃薯自身上。瓢虫的寿命和繁衍能力都急剧下降,这表示至少要有双倍数量的瓢虫来吃剩下的蚜虫才能维持平衡,这造成了很难收拾的状况。

3 基因工程与食物安全

随着转基因技术向农业、食品和医药领域的不断渗透和迅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3.1

转基因食品代谢产物

某些转基因食物可能会代谢出一些毒性物质。毒性物质是指那些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对其他种生物有毒的化学物质。

一些研究学者认为,对于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可能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增加和积聚了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种毒素的积累是个相当长的过程。英国科学家普斯陶教授的研究报告说,经过基因改造的马铃薯对实验老鼠的肝、胃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伤害。虽然他的实验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证实,但仍可提示人们转基因食品可能有损于人类的健康。 3.2

转基因食品产生的过敏原 转基因食品引起食物过敏的可能

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如果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质时,这些异性蛋白质就有可能引起食物过敏,对儿童和体质过敏的人更是如此。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巴西坚果过敏的人对转入巴西坚果基因后的大都也产生了过敏。除此之外,还有,对于1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1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例如科学家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人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讨论

基因工程技术高速发展,也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为人类生活创造了很多福利。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相应的麻烦,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人们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在进行转基因之前,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风险评估,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制。总之,对于新的一门技术,我们要客观看待,全面认识,这样才能够使新的技术为人类创造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许文涛 黄昆仑. 转基因食品社会文化伦

理透视[M].2010.1第1版. 北京市: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

[2]卢宝荣 傅强 沈志成. 我国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应用的潜在环境生物安全问题[C].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生物安全国际论坛第三次会议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卢宝荣 戎俊. 转基因水稻的外源基因逃逸及其环境安全[C].薛达元. 转基因生物环境影响与安全管理—南京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4]李传印. 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J].生物学通报,2001. 第35卷第9期:10-11. [5]甘少平. 基因工程伦理的核心问题[J].哲学动态,2001. 第1期:33-35.

[6]廖佩如译. 改造基因对环境危机重重[EB/OL]. 网址:http://www.thegreatwall.com.cn/phpbbs/index.php?id=48524 取材自: ,2005.7.22


相关内容

  • 浅析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 第21卷 第5期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1№.52013年9月 浅析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于明华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新乡453000) 倡 摘要:科技发展对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然而,科技的应用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成为当 ...

  • 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负面影响
  • 浅谈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与负面影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使人类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科学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地认识自然的一种力量,人类活动决定了它带来 ...

  • 现代科学技术双刃剑作用的理性思考
  • 科学技术"双刃剑"之透视 摘要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但也不由地让我们想到,科技给环境.健康和伦理带来了负面影响,有的靠科研人员是无法控制的.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取得了全面的.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各个方面 ...

  •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
  •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影响 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具有多重效应,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负面影响.要发挥科技进步对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避免和克服其负面影响,需要寻求有效途径以实现科技进步与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有利的方面 (一)在基础医学研究方面: 现代医学科学技 ...

  • 关于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会资料
  • 反方可能提的问题: 问题1: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使一些污秽信息大量传播,给人们带来了可怕阴影,难道这不是科技发展的弊端? 反方也许会辩:现代的作案行为不都是用高科技完成的吗? 反方也许会辩: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类纯洁的心灵才会被利益抹上阴影.这 还不是科技发展的弊端? 反方可能打的线路: 1.科学 ...

  •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双面影响
  • 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双面影响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姓名:王嗣文 学号:[1**********]4 班级:产品设计1403班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从马 ...

  •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读书报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定义: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 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 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 ...

  • 浅析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 Theory 学 理 Research 论 浅析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姜明霞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本身 无所谓好与坏,而关键在于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技术发 ...

  • 环境地质学课程论文
  • 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影响极其反思 --以 11· 3 河南义马煤矿事故为例 摘要: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性影响. 本文概述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普遍影响. 通过分析河南义马煤矿事故的事 故原因.过程及危害,总结了经验教训,并对加强矿山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