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

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

姜波 宫曌

摘 要: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对相关标准的需求强烈,当前亟需规划构建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标准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研究,对标准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同时对缺项的部分提出标准项目制定建议,最后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

我国的第一本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本标准在2004年完成,是一本专门针对奥运工程量身定做的绿色评价标准。虽然这本标准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但它对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5年,原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该标准是我国第一本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目前该标准正处于修订过程中。现阶段,除了绿色建筑评价直接相关标准,还有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编,例如:对施工过程进行评价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关于建筑物节能评价的《节能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居住建筑节能能效评价标准》等。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热情的提高,很多地方标准化机构也编制了相应的地方标准,如深圳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海市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标准》。同时,也有些单位编制了相关的导则、手册等作为标准合理补充,如《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等。目前,正处于编制和修订过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也有十余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已经见雏形。

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发展迅速,市场对相关标准的需求强烈,企业申报相关标准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构建和规划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就很可能会引起同类标准之间重复交叉严重、或者覆盖面狭窄等问题。因此当前亟需规划构建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标准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关系,引导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积极健康地发展。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现行标准体系的关系

2.1 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我国建筑特点,在我国工程标准化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建立起来的,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绿色建筑首先是“建筑”,其建造过程和管理运营过程都要符合现行的标准。没有现行标准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现行标准体系也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就是说如何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各种指标,都需要现行标准体系提供了方法和要求。

因此,可以说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是现行标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是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现有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例如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等。体系内部又按照专业划分,例如设计、结构、施工验收等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虽然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标准体系,但是与现行标准体系的分类并不平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能涉及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或者房屋建筑,也可能涉及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等。可以说绿色建筑评价只是一个主题,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标准体系是围绕这个主题,将相关的标准都纳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与其他体系可以相互交叉,相互重复,相互引用,相互补充和协调。

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和现有标准体系相互促进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性能”进行评价,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与选择,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意识,使得绿色建筑成为一种市场需求。市场不仅需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也需要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相关的标准都要体现相关的“绿色要素”,才能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可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促进现有标准体系的发展,同时,现有标准体系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其本身发展也会促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

3 现行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足

绿色建筑评价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核心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和评估。这是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复杂、综合的研究,受到目前知识的制约,我国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完全,因此我国评价标准以及体系还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概括而言包括:一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二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三是标准权衡的问题,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成相符;四是标准体系中标准之间层次不够清晰,部分内容重复,同时有些环节缺失。

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思路

4.1 按标准的层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层次划分与现行标准体系一致,主要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同时又可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级别进行区分。

基础标准建议设立一个项目,即《绿色建筑评价统一标准》。绿色建筑评价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涉及的因素也特别多,同时随着市场的需求,各类专业和各种主题的绿色评价标准也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本标准提供基本的、统一的指标,在其基础上从建筑活动的不同方面出发制订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绿色建筑评价统一标准》作为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制订的依据,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可以长期指导工程实践和下层次标准制订的,制订的前提要基于人们对绿色建筑研究的更深层次的、全面的了解,也依赖于整个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通用标准项目是绿色建筑普遍适用、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目前只设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标准》。前者已经发布实施,重点是对绿色建筑整个“结果”进行评价,后者还未发布,重点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过程”评价。两本标准都是提出绿色建筑评价的通用准则和要求。

专用标准的设定主要是通用标准的补充和延伸,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的特殊结构,或者需要特殊强调的“绿色环保”特性等,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可以编制专用的标准。专用标准可以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并且发展变化速度也可以更快。本体系的专用标准主要从不同建筑类型作为立足点,根据不同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的要求差异,建立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的评价指标已经分值权衡方法。同时,体系按照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提出了标准项目。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按照建筑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记忆不同的建筑类型制定绿色评价标准是一种及时的满足工程实践应用的、有效的、便捷的方式。具体的专用标准项目见图1.

还有另外一种构建专用标准体系的途径,既将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若干个关键因素,每个关键因素可以对应若干个指标或者因子,通过针对关键因素的指标或者因子来编制专用标准。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可以引用专用标准的评价结果,这样可以避免以建筑类型制订评价标准时,相同指标的评价条文内容上的大量重复。目前已发布了一些专项的评价标准,也有些专项标准正在编制,例如: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等。但这些标准编制的立足点还是相对独立的,目前并不是为绿色建筑评价通用标准服务的,因此,为了更加突出绿色建筑评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主题,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时并没有纳入这部分专项标准。

4.2 按标准的级别

我国的标准分为四个级别,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可以按照标准级别分四个级别。其中企业标准一般来说只在企业内部适用,在企业内部是强制性标准,对于其他单位没有约束力,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绿色建筑评价领域,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而又没有相应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就可以制定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行业标准一般是专用标准,但专用标准不一定是行业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热条件、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些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对于有的地区并不使用,因此有必要根据地方的特点制定绿色建筑评价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对于补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足,促进地方绿色建筑的积极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市都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图1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图,即包含了已经发布的相关标准,也包含正在制修订的标准,以及建议将来编制的标准。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建议

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及其框架的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对于绿色建筑安全生命周期中还缺失的环节,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标准。

(2)有些标准中的“绿色”评价的相关内容还只是蜻蜓点水,深度不够,应该尽快深化、细化,条件成熟也独立出来单独编制一个标准。

(3)尽可能合理、系统的划分标准使用范围,减少重复。涉及到不同专业的通用、专门标准之间内容的分工等问题应妥善处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数值指标的评价,尽量不要将某些具体的技术或措施采用与否等作为评价指标,减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其他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之间的重复。

(4)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相关标准较多,应该清理、合并相关的节能标准,便于工程应用。

(5)充分发挥导则、指南、手册等作为标准体系的补充作用

图1:标准体系层次关系图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层次划分方法以及缺项的部分的标准项目制定建议,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供相关标准管理人员、标准编制人员以及标准项目申报单位参考。

(作者单位:姜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宫曌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国鸣)

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

姜波 宫曌

摘 要: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技术发展迅速,市场对相关标准的需求强烈,当前亟需规划构建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标准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关系。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研究,对标准进行合理的层次划分,同时对缺项的部分提出标准项目制定建议,最后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1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

我国的第一本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这本标准在2004年完成,是一本专门针对奥运工程量身定做的绿色评价标准。虽然这本标准不是国家标准,也不是行业标准,但它对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5年,原建设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该标准是我国第一本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目前该标准正处于修订过程中。现阶段,除了绿色建筑评价直接相关标准,还有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编,例如:对施工过程进行评价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关于建筑物节能评价的《节能建筑评价标准》以及《居住建筑节能能效评价标准》等。随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热情的提高,很多地方标准化机构也编制了相应的地方标准,如深圳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上海市的《既有民用建筑能效评估标准》。同时,也有些单位编制了相关的导则、手册等作为标准合理补充,如《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技术导则》等。目前,正处于编制和修订过程中的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也有十余本,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已经见雏形。

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发展迅速,市场对相关标准的需求强烈,企业申报相关标准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很好的构建和规划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就很可能会引起同类标准之间重复交叉严重、或者覆盖面狭窄等问题。因此当前亟需规划构建绿色评价标准体系,明确相关标准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关系,引导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积极健康地发展。

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与现行标准体系的关系

2.1 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我国建筑特点,在我国工程标准化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建立起来的,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绿色建筑首先是“建筑”,其建造过程和管理运营过程都要符合现行的标准。没有现行标准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现行标准体系也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也就是说如何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各种指标,都需要现行标准体系提供了方法和要求。

因此,可以说现行标准体系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是现行标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是在现有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现有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例如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等。体系内部又按照专业划分,例如设计、结构、施工验收等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虽然可以说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标准体系,但是与现行标准体系的分类并不平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能涉及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或者房屋建筑,也可能涉及设计、施工、管理运营等等。可以说绿色建筑评价只是一个主题,绿色建筑标准评价标准体系是围绕这个主题,将相关的标准都纳入这个体系。这个体系与其他体系可以相互交叉,相互重复,相互引用,相互补充和协调。

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和现有标准体系相互促进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通过对建筑物的“绿色性能”进行评价,指导绿色建筑的决策与选择,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和建筑节能意识,使得绿色建筑成为一种市场需求。市场不仅需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时也需要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相关的标准都要体现相关的“绿色要素”,才能达到评价标准的要求,可以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促进现有标准体系的发展,同时,现有标准体系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其本身发展也会促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

3 现行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不足

绿色建筑评价意味着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以及建成后使用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将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生态平衡为核心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和评估。这是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复杂、综合的研究,受到目前知识的制约,我国相关研究对于建筑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还不完全,因此我国评价标准以及体系还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概括而言包括:一是标准技术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二是某些评价因素的简单化;三是标准权衡的问题,即对于可以量化的指标,对其评分的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是否与其对建筑的影响成相符;四是标准体系中标准之间层次不够清晰,部分内容重复,同时有些环节缺失。

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思路

4.1 按标准的层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层次划分与现行标准体系一致,主要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同时又可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级别进行区分。

基础标准建议设立一个项目,即《绿色建筑评价统一标准》。绿色建筑评价

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涉及的因素也特别多,同时随着市场的需求,各类专业和各种主题的绿色评价标准也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一本标准提供基本的、统一的指标,在其基础上从建筑活动的不同方面出发制订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绿色建筑评价统一标准》作为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制订的依据,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可以长期指导工程实践和下层次标准制订的,制订的前提要基于人们对绿色建筑研究的更深层次的、全面的了解,也依赖于整个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通用标准项目是绿色建筑普遍适用、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目前只设置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建筑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影响评价标准》。前者已经发布实施,重点是对绿色建筑整个“结果”进行评价,后者还未发布,重点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过程”评价。两本标准都是提出绿色建筑评价的通用准则和要求。

专用标准的设定主要是通用标准的补充和延伸,更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的特殊结构,或者需要特殊强调的“绿色环保”特性等,在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可以编制专用的标准。专用标准可以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并且发展变化速度也可以更快。本体系的专用标准主要从不同建筑类型作为立足点,根据不同建筑类型使用功能的要求差异,建立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的评价指标已经分值权衡方法。同时,体系按照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也提出了标准项目。在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时代,按照建筑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记忆不同的建筑类型制定绿色评价标准是一种及时的满足工程实践应用的、有效的、便捷的方式。具体的专用标准项目见图1.

还有另外一种构建专用标准体系的途径,既将绿色建筑评价分为若干个关键因素,每个关键因素可以对应若干个指标或者因子,通过针对关键因素的指标或者因子来编制专用标准。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可以引用专用标准的评价结果,这样可以避免以建筑类型制订评价标准时,相同指标的评价条文内容上的大量重复。目前已发布了一些专项的评价标准,也有些专项标准正在编制,例如: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建筑隔声评价标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等。但这些标准编制的立足点还是相对独立的,目前并不是为绿色建筑评价通用标准服务的,因此,为了更加突出绿色建筑评价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主题,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时并没有纳入这部分专项标准。

4.2 按标准的级别

我国的标准分为四个级别,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可以按照标准级别分四个级别。其中企业标准一般来说只在企业内部适用,在企业内部是强制性标准,对于其他单位没有约束力,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绿色建筑评价领域,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而又没有相应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就可以制定行业标准。绿色建筑评价行业标准一般是专用标准,但专用标准不一定是行业标准。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热条件、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些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对于有的地区并不使用,因此有必要根据地方的特点制定绿色建筑评价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对于补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不足,促进地方绿色建筑的积极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浙江、江苏、广西等省市都建立了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图1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图,即包含了已经发布的相关标准,也包含正在制修订的标准,以及建议将来编制的标准。

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发展建议

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及其框架的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对于绿色建筑安全生命周期中还缺失的环节,应该尽快建立相应的标准。

(2)有些标准中的“绿色”评价的相关内容还只是蜻蜓点水,深度不够,应该尽快深化、细化,条件成熟也独立出来单独编制一个标准。

(3)尽可能合理、系统的划分标准使用范围,减少重复。涉及到不同专业的通用、专门标准之间内容的分工等问题应妥善处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应包括数值指标的评价,尽量不要将某些具体的技术或措施采用与否等作为评价指标,减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其他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之间的重复。

(4)目前市场上的节能相关标准较多,应该清理、合并相关的节能标准,便于工程应用。

(5)充分发挥导则、指南、手册等作为标准体系的补充作用

图1:标准体系层次关系图

6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现行标准体系以及绿色建筑相关评价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层次划分方法以及缺项的部分的标准项目制定建议,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系统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框架,供相关标准管理人员、标准编制人员以及标准项目申报单位参考。

(作者单位:姜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宫曌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责任编辑:陈国鸣)


相关内容

  •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
  • 第五章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 2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 2 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 ...

  • 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探究
  • 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海绵城市"规划策略探究 何瑾,冯祥源,高莺 摘要:首先综述国内外城市雨水管理理论研究动态,指出国内雨水管理研究多为单一目标管理或技术微观层面的研究,而从城市规划层面提出的生态型雨水管理规划研究尚属空白.进而介绍发达国家低冲击开发的雨水管理理念以及国内最新提出 ...

  • 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技术问题探究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13年9月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ofUrbanConstructionV01.19No.3 Sep.2013 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技术问题探究 李蔚1,伊津芝1,张继民2 (1.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300384:2.天津建筑材 ...

  •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口鬈:墨翟翟墨金]巫噩塑互卜----j型丝皇生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任福兵1,2吴青芳2,3郭 强2 (1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上海200237:2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 3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上海200237) 摘要:低碳社会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下产生的 ...

  • 智慧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 篡婴.纛苎l重蚕强叠置汪 口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于晨龙张作慧 社区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居民对便捷.高效.智能的社区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国内智慧社区建设相关的技术储备日趋成熟,在我国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势在必行.智慧社区是提升社区治理和小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 ...

  • 低碳形势下的区域能源规划方法及实践_徐宝萍
  • 低碳形势下的区域能源规划方法及实践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宝萍☆ 徐稳龙 摘要 区域能源规划是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措施.通过总结多个新区的低碳能源规划实践,梳理了区域能源规划总体思路及工作框架,提炼出在规划过程中需关注的6个要点:低碳评估及指标控制.基础设施综合统筹.与城市规划及其他低碳生态专项规划联 ...

  • 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2009.No.9STANDARDSClENCE 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 王贤琳,张 华,宋佳佳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湖北武汉43()081) 摘要:为了支持绿色制造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在描述绿色制造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制造技术的总体构架.从技术实现角度分析了总体构架中各层的主要内容. ...

  • 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作者:王会王奇詹贤达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9期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监测生态文明进程.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重点的基础.在理论上,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文明内涵的直接体现.在实践中,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则是推动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 ...

  • 基于源头减量化绿色施工模式的施工方案效果评价
  • 摘要: 绿色施工方案的优选是当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绿色可持续以及增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主要介绍了源头减量化施工模式的内涵和实施意义,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造了绿色施工方案评价模型,以屋面隔热保温找坡工程施工方案选择为例,对此实例的四个施工方案进行了评价验证.结果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