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气化技术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 兖矿鲁南化肥厂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一. 背 景

“九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鲁南化肥厂(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型(多喷嘴对置) 水煤浆气化炉开发”,在兖矿鲁南化肥厂建成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煤浆气化炉及中试装置,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依托已有多喷嘴对置式中试气化炉(内衬耐火砖),上述三家单位又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合成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装置处理能力为15~45吨煤/天,操作压力2.0~2.5Mpa ,操作温度1300~1400℃。

该课题于2001年年底启动,2002年10月完成研究开发阶段中期评估,中试装置进入设计施工阶段。2004年7月装置正式投运,首次在国内展示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运行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试装置于2004年12月6日至9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现场72小时运行专家考核,2004年12月21日于北京通过科技部主持的课题专家验收。同年,该成果 入选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

2005年6月15日在该中试装置上成功运行了以CO 2为输送介质的粉煤加压气化,取得了宝贵的运行数据。迄今为止,以CO 2为输送介质的粉煤加压气化数据国际上未见报道。2005年年底,在该装置上进行了褐煤的干燥与输送研究,为拓宽该技术的煤种适用性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目前,上述三家单位合作,开发水冷壁气化炉,中试装置将于2006年年底建成并运行。将于“十一五”期间,实现自主产权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化。

二.技术特点与难点

气流床煤气化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之一,与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粉煤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具有煤种适应性广、原料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冷煤气效率高等技术优势,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该技术的应用经历,正在建设和已经签约的十多个粉煤加压气化项目都是引进Shell 专利技术,花费了大量外汇。所以该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在国内具有开创性作用,在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该技术的主要

特点和难点:

• 与水煤浆加压气化相比,粉煤加压气化氧耗低、煤耗低,有效气(CO+H2)成分高,碳转化率高。

• 粉煤加压气化的核心技术是煤粉在高压、密相条件下稳定、可控输送。经过数年实验研究和中试检验,已掌握了稳定调控煤粉流量的关键技术。

• 用于粉煤高压密相输送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测量仪器等为国内首次尝试,在材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历经了探索与考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 粉体与气化系统的安全性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重要问题。在科学认识与合理把握下,经过实践探索,掌握了一整套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安全、稳妥运行的控制与操作方法。

三. 中试装置流程及运行情况

1、流程

原煤除杂后送入磨煤机破碎,同时由经过加热的低压氮气将其干燥,制备出合格煤粉存于料仓中。加热用低压氮气大部分可循环使用。料仓中的煤粉先后在低压氮气和高压氮气的输送下,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气化剂氧气、蒸汽也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与煤粉进行气化反应。出气化炉的高温合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入造气车间合成气管线。熔融灰渣在气化炉激冷室中被激冷固化,经锁斗收集,定期排放。洗涤塔出来的黑水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汽及一部分溶解在黑水中的酸性气CO 2、H 2S 等被迅速闪蒸出来,闪蒸气经冷凝、分离后与气化分厂生产系统的酸性气一并处理,闪蒸黑水经换热器冷却后排入地沟,送气化分厂生产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图1 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单元流程图

2、煤质

气化用煤为兖矿鲁南化肥厂Texaco 水煤浆气化用煤,即北宿精洗煤,煤质分析见表1-1所示。

表1-1 煤质分析

煤质分析项目

工业分析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元素分析

全硫 碳 氢 氮 氧

数值

M ad ,A ad ,A d ,V daf ,S t,d ,C ad ,C daf ,H ad ,H daf ,N ad ,N daf ,O ad ,O daf , o

固定碳,灰熔点 1250~1360C

3、中试运行结果

(1) 中试装置典型合成气组成

根据装置运行负荷与工艺条件不同,中试装置运行的典型合成气组成见表1。

表1 中试装置典型合成气组成与比较

H 2

% % 本技术

(N 2输送) 本技术 (CO 2输送)

CO 2 %

N 2 % (CO+H2) % Shell 技术GSP 技术GSP 技术~~~~~77

(淮南煤试烧)

Texaco 技术~~~~~83

表1所示合成气组成与Shell 技术基本一致。随着装置负荷增大,氮气含量降低,有效气成份增加。

(2)几种不同气化装置运行指标比较

将该粉煤气化技术与其它几种气流床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Shell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比较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在气化炉条件或煤种相同情况下,比水煤浆气化技术节氧16~21%,节煤2~4%,有效气成份高6~1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徐海龙“壳牌公司气化工艺”,中国国际煤化工及煤转化高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TM

**数据来源:北京索斯泰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GSP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中国生物质/煤转

油技术交流及投资研讨会,2005.9, 上海

(3)总结

该装置的建成、成功运行以及获得的先进技术指标,首次在国内展现了先进煤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的优越性,是我国煤气化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又一个里程碑。72小时运行现场考核专家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验收专家均对其做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工艺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对于清洁、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煤炭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

义,已具备工业化的技术应用条件,前景十分广阔。”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 兖矿鲁南化肥厂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

一. 背 景

“九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兖矿鲁南化肥厂(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圆满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新型(多喷嘴对置) 水煤浆气化炉开发”,在兖矿鲁南化肥厂建成国内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煤浆气化炉及中试装置,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依托已有多喷嘴对置式中试气化炉(内衬耐火砖),上述三家单位又共同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粉煤加压气化制合成气新技术研究与开发”,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装置处理能力为15~45吨煤/天,操作压力2.0~2.5Mpa ,操作温度1300~1400℃。

该课题于2001年年底启动,2002年10月完成研究开发阶段中期评估,中试装置进入设计施工阶段。2004年7月装置正式投运,首次在国内展示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运行结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试装置于2004年12月6日至9日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现场72小时运行专家考核,2004年12月21日于北京通过科技部主持的课题专家验收。同年,该成果 入选2004年度煤炭工业十大科学技术成果。

2005年6月15日在该中试装置上成功运行了以CO 2为输送介质的粉煤加压气化,取得了宝贵的运行数据。迄今为止,以CO 2为输送介质的粉煤加压气化数据国际上未见报道。2005年年底,在该装置上进行了褐煤的干燥与输送研究,为拓宽该技术的煤种适用性获得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目前,上述三家单位合作,开发水冷壁气化炉,中试装置将于2006年年底建成并运行。将于“十一五”期间,实现自主产权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化。

二.技术特点与难点

气流床煤气化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之一,与水煤浆气化技术相比,粉煤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具有煤种适应性广、原料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冷煤气效率高等技术优势,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该技术的应用经历,正在建设和已经签约的十多个粉煤加压气化项目都是引进Shell 专利技术,花费了大量外汇。所以该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的建设和运行,在国内具有开创性作用,在我国煤气化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该技术的主要

特点和难点:

• 与水煤浆加压气化相比,粉煤加压气化氧耗低、煤耗低,有效气(CO+H2)成分高,碳转化率高。

• 粉煤加压气化的核心技术是煤粉在高压、密相条件下稳定、可控输送。经过数年实验研究和中试检验,已掌握了稳定调控煤粉流量的关键技术。

• 用于粉煤高压密相输送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测量仪器等为国内首次尝试,在材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历经了探索与考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 粉体与气化系统的安全性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重要问题。在科学认识与合理把握下,经过实践探索,掌握了一整套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安全、稳妥运行的控制与操作方法。

三. 中试装置流程及运行情况

1、流程

原煤除杂后送入磨煤机破碎,同时由经过加热的低压氮气将其干燥,制备出合格煤粉存于料仓中。加热用低压氮气大部分可循环使用。料仓中的煤粉先后在低压氮气和高压氮气的输送下,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气化剂氧气、蒸汽也通过气化喷嘴进入气化炉,并在高温高压下与煤粉进行气化反应。出气化炉的高温合成气经激冷、洗涤后并入造气车间合成气管线。熔融灰渣在气化炉激冷室中被激冷固化,经锁斗收集,定期排放。洗涤塔出来的黑水经过二级闪蒸,水蒸汽及一部分溶解在黑水中的酸性气CO 2、H 2S 等被迅速闪蒸出来,闪蒸气经冷凝、分离后与气化分厂生产系统的酸性气一并处理,闪蒸黑水经换热器冷却后排入地沟,送气化分厂生产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图1 粉煤加压气化中试装置单元流程图

2、煤质

气化用煤为兖矿鲁南化肥厂Texaco 水煤浆气化用煤,即北宿精洗煤,煤质分析见表1-1所示。

表1-1 煤质分析

煤质分析项目

工业分析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元素分析

全硫 碳 氢 氮 氧

数值

M ad ,A ad ,A d ,V daf ,S t,d ,C ad ,C daf ,H ad ,H daf ,N ad ,N daf ,O ad ,O daf , o

固定碳,灰熔点 1250~1360C

3、中试运行结果

(1) 中试装置典型合成气组成

根据装置运行负荷与工艺条件不同,中试装置运行的典型合成气组成见表1。

表1 中试装置典型合成气组成与比较

H 2

% % 本技术

(N 2输送) 本技术 (CO 2输送)

CO 2 %

N 2 % (CO+H2) % Shell 技术GSP 技术GSP 技术~~~~~77

(淮南煤试烧)

Texaco 技术~~~~~83

表1所示合成气组成与Shell 技术基本一致。随着装置负荷增大,氮气含量降低,有效气成份增加。

(2)几种不同气化装置运行指标比较

将该粉煤气化技术与其它几种气流床水煤浆气化技术以及Shell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的比较列于表3。从表3可以看出,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消耗低,碳转化率高,在气化炉条件或煤种相同情况下,比水煤浆气化技术节氧16~21%,节煤2~4%,有效气成份高6~1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徐海龙“壳牌公司气化工艺”,中国国际煤化工及煤转化高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TM

**数据来源:北京索斯泰克气化技术有限公司“GSP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中国生物质/煤转

油技术交流及投资研讨会,2005.9, 上海

(3)总结

该装置的建成、成功运行以及获得的先进技术指标,首次在国内展现了先进煤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的优越性,是我国煤气化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又一个里程碑。72小时运行现场考核专家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验收专家均对其做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国内空白,工艺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成果对于清洁、高效利用我国丰富煤炭资源,满足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

义,已具备工业化的技术应用条件,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内容

  •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进展
  • 煤气化技术发展近况 李国富 (六盘水师范学院 化学与化学工程系,贵州 六盘水553004) 摘 要: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且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国家.过去10年里,我国将近80%的煤炭用于直接燃烧,煤燃烧产生的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大量排放,因此将煤气化后得到清洁能源在以后资源利用与环保方面显得 ...

  • 煤炭气化技术
  • 煤炭气化技术煤气化原理 气化剂,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或煤焦中的可燃部分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工艺过程.气化时所得的可燃气体成为煤气,对于做化工原料用的煤气一般称为合成气(合成气除了以煤炭为原料外,还可以采用天然气.重质石油组分等为原料),进行气化的设备称为煤气发生炉或气化炉. 煤炭气化包含一系列 ...

  • Shell 煤气化技术
  • Shell 煤气化技术 Research for Shell Coal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energy was very important in society for strat ...

  • 煤气化工艺技术分析
  • 煤气化工艺技术分析 于光元, 李亚东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气化项目组, 河南濮阳, 457004) 摘要:从2种典型的煤气化工艺技术出发, 比较了水煤浆进料方式与干粉进料方式的差异对气化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水煤浆气化与粉煤气化不同的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及关键设备, , 采用的喷嘴分布方 ...

  •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
  • 7.1.气化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工艺流程 7.1.1化发电工作原理 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再利用可燃气推动燃气发电设备进行发电.它既能解决生物质难于燃用而又分布分散的缺点,又可以充分发挥燃气发电技术设备紧凑而污染少的优点,所以是生物质能最有效最洁净的利用方法之一. 气化发电 ...

  • 煤气知识培训讲义
  • 煤气知识培训讲义 一. 煤气 煤气是所有气体燃料的总称. 根据生成形式的不同,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油制气和代用天然气四类. 由煤.焦炭等固体燃料或重油等液体燃料经干馏.汽化或裂解等过程所制得的气体,统称为人工煤气.按照生产方法,一般可分为干馏煤气和气化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等).人工煤 ...

  • 国内外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 国内外煤化工技术进展和前景 摘 要:本文就中国能源建设面临着结构的优化与调整,结合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石油及相关产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对国内外煤化工技术进展及前景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为我公司未来发展提前寻找了石油和天然气的最佳替代产品,并指出了现代煤化工在中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长远的发展前景 ...

  • 三种煤气化炉技术
  • 三种煤气化炉技术 一. 概述 煤气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约经历了200年的发展历史.煤气化技术按固体和气体的接触方式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气流床和熔融床4种,其中熔融床技术还没有实际应用开发,各种煤气化炉的模式见图1. 图1 各种煤气化炉模式图 1. 固定床.固定床气化炉是最早开发出的气化炉,如图1( ...

  • 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 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对策 闫刚刚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概述了我国煤化工的技术现状,分析了煤化工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展望了我国谋化工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煤化 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为了缓解石油供需矛盾.保障石油安全供应并应对国际油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