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中医药已成为国家战略 有望融入世界潮流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搭上了国家创新战略快车,只有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等,才有望融入世界潮流。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在质疑与期盼声中,磕磕绊绊30余载的《中医药法》终于“靴子落地”。

在2016年年底,《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据了解,该法案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中医药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等内容。

毫无疑问,这部法律不仅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据记者了解,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预计在今年7月1日实施。

稍早之前,国家省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表示,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药因质量差频遭质疑

对于中医药,曾经有外媒这样描述:“在人类的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传统中医药不仅为这片古老土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如外媒所说的那样,中医药不仅是我国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麻沸散”到“青蒿素”,传统中医药是广大民众治病去疾、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迄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承载着为广大民众治病去疾、养生保健的使命,可以说,中医药在民众健康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也明显得到提高,中医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年规模已经达到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医药出口也已达到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重要产业形势向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到人口增长、老龄化以及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内外发展得热火朝天,然而,近些年来,中医药在发展中的质疑声也“如影随形”。

几年前,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将亡于药。对于这种观点,此前,王国强也曾在公开场合中表示,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他还表示,这句话确实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对于中药质量的一种忧虑,中药的质量问题、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

立法后的中医药发展不断“优化”

那么,有着2000多年的中医药为何近些年来普遍遭遇业内质疑呢?王国强曾表示,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中医中药不分家,懂中医的人如果不懂中药、不懂中药的药性、配伍,他就不是一个好中医。我们在各地调查后,发现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加上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情况比较多,而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药材种植的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已经成为中国药材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药材货值总额达到2.7亿美元,占中国中药出口的14.1%。其中,植物提取物占对美国出口中药材的78.2%。

其实,对于中医药的质量等问题,在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对于中药材的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并要求各部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手段。

事实上,近几年,对于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一些质疑,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多部引导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政策。例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及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仅如此,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从法律的角度为中医药发展的振兴与传承起到了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部法律对政府在中医药规划、投入、补偿、医保等方面的责任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另外,因中医药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即存在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中医药自身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而此次立法保护了中医药的继承,这也保障了其优势能够得到发挥。

另据记者了解,《中医药法》在中医诊所、中医医师准入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中药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福主任黄薇表示,例如对医疗机构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成备案管理。同时,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等。

然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贵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中医药法来看,偏重保护生产者利益,而且中医药的传承教育和质量标准存在严重问题,要从管理上解决中医药问题还是个未知数。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搭上了国家创新战略快车,只有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等,才有望融入世界潮流。原标题:《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中医药发展迎来“春天”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搭上了国家创新战略快车,只有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等,才有望融入世界潮流。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在质疑与期盼声中,磕磕绊绊30余载的《中医药法》终于“靴子落地”。

在2016年年底,《中医药法(草案)》首次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据了解,该法案明确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中医药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等内容。

毫无疑问,这部法律不仅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也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据记者了解,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预计在今年7月1日实施。

稍早之前,国家省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表示,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中药因质量差频遭质疑

对于中医药,曾经有外媒这样描述:“在人类的发展和演变进程中,传统中医药不仅为这片古老土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正如外媒所说的那样,中医药不仅是我国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从《黄帝内经》到《伤寒杂病论》,从“麻沸散”到“青蒿素”,传统中医药是广大民众治病去疾、养生保健的重要途径。迄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医药承载着为广大民众治病去疾、养生保健的使命,可以说,中医药在民众健康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也明显得到提高,中医药产业规模明显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中医药产业年规模已经达到4100亿元以上,占国内医药市场的3成,中医药出口也已达到23.32亿美元,全国中药生产企业已近1500家。

优品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我国重要产业形势向好,中药材市场可谓“大河有水小河润”,由于受到人口增长、老龄化以及民众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全国中药产品需求成倍增长,消费市场需求加大,加快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中药材市场年需求量在200万吨以上。

虽然我国中医药产业在国内外发展得热火朝天,然而,近些年来,中医药在发展中的质疑声也“如影随形”。

几年前,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医将亡于药。对于这种观点,此前,王国强也曾在公开场合中表示,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他还表示,这句话确实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对于中药质量的一种忧虑,中药的质量问题、资源可持续问题将会对中医的发展带来影响。

立法后的中医药发展不断“优化”

那么,有着2000多年的中医药为何近些年来普遍遭遇业内质疑呢?王国强曾表示,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之间的关系是不一样的,中医中药不分家,懂中医的人如果不懂中药、不懂中药的药性、配伍,他就不是一个好中医。我们在各地调查后,发现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以及种植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加上土壤中的重金属等情况比较多,而这些都可能影响到药材种植的质量。

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已经成为中国药材出口的第三大市场。201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药材货值总额达到2.7亿美元,占中国中药出口的14.1%。其中,植物提取物占对美国出口中药材的78.2%。

其实,对于中医药的质量等问题,在201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对于中药材的发展作了全面的部署,并要求各部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及手段。

事实上,近几年,对于中医药发展存在的一些质疑,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多部引导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政策。例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及2016年底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指出,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事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仅如此,即将出台的《中医药法》从法律的角度为中医药发展的振兴与传承起到了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部法律对政府在中医药规划、投入、补偿、医保等方面的责任也有了进一步的明确。另外,因中医药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中医药即存在不足等问题,导致了中医药自身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而此次立法保护了中医药的继承,这也保障了其优势能够得到发挥。

另据记者了解,《中医药法》在中医诊所、中医医师准入等多个方面对现有的管理制度、中药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福主任黄薇表示,例如对医疗机构仅应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剂品种和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由现行的许可管理改成备案管理。同时,明确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等。

然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贵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中医药法来看,偏重保护生产者利益,而且中医药的传承教育和质量标准存在严重问题,要从管理上解决中医药问题还是个未知数。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时至今日,中医药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搭上了国家创新战略快车,只有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体制等,才有望融入世界潮流。原标题:《中医药法》即将出台 中医药发展迎来“春天”


相关内容

  • 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 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2007年1月14日 13:52:22 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讯 [关 键 字]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报告来源]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 [报告内容] 一.医药产品网上销售 医药企业的电子商务与一般企业的电子商务有所不同,它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 ...

  • 从"十三五"时期国际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作者:张亚雄张晓兰 经济纵横 2016年03期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5)11-0011-07 DOI:10.16528/j.cnki.22-1054/f.201511011 一."十三五"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与特点 (一)全球 ...

  • 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2014中国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钟瑞珍2013033048 中药学院制药工程 一 .经济环境分析 (1)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产总值269044亿元 增长7.4%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 ...

  • _"十三五"期间培育辽宁经济新增长点的对策
  • LiaoningEconomy "十三五"期间 培育辽宁经济新增长点的对策 ◎马洪君孙忠学李 飞齐鹰飞 周学仁 [内容提要]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趋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辽宁省提出要在今后一段时期着力培育六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在深入分析各个增长点对稳增长支撑能力的基础上, ...

  •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 ...

  • 七大新兴产业
  • 资本市场下一个兴奋点--战略性新兴产业. 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现阶段,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 ...

  • 让世界了解中国美容医学,让中国美容医学走向世界!
  • 五月的北京,阳光明媚. 5月13日,刚刚从京外飞赴北京的成都华美牙科连锁集团董事长荣长根起了一个大早,手持准备好的演讲稿,匆匆地走向国际会议中心现场,耳畔旁正响起了由他的企业赞助的<我是您的微笑>世界美容医学大会会歌.歌曲声,豪迈而悠扬-- 这是见证中国美容医学发展史和世界美容医学发展史 ...

  • 全国工商联医药商会内刊20110919
  • 商 会 内 刊 行业沟通&内部交流 总:第008期 出版日期:2011年09月15日 主办: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医药业商会 固话/Tel:+86-010-62896868转898/897传真/Fax:+86-010-62818565 地址/Add:北京市海淀 ...

  • 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 论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为促进本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本国收入公平分配而采取的限制或者是鼓励自由贸易的策略.国际贸易理论中,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一直以来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世界上还没存在一个国家是实行完全开放的自由贸易政策,他们大多是采取种种贸易限制措施甚至保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