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一起被感动的两会代表委员

  那些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两会提案,让我们记住了代表委员们为国家进步、为百姓民生积极建言献策的忠诚履职;那些敢言、坦言、善言的代表委员,让我们见证了全国两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面容;那些期待着改革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的代表委员,更让我们聆听到一个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的强劲足音。   那些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两会提案,让我们记住了代表委员们为国家进步、为百姓民生积极建言献策的忠诚履职;那些敢言、坦言、善言的代表委员,让我们见证了全国两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面容;那些期待着改革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的代表委员,更让我们聆听到一个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的强劲足音。   承载着代表委员的铮铮建言和全国民众的殷殷期待,2012年全国两会完美落幕。作为本届人大和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预示着代表委员五年履职即将画上句号。   “参政议政表民意,建言献策履忠职”。这些年,那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代表委员留给我们哪些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些年, 那些敢言善言、积极履职的代表委员们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和思考?本文将与读者诸君共同走进“这些年,我们一起被感动的两会代表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沈士团   ――十年相呼“4%”   沈士团在政协有个出了名的外号:“4%专业户”。   自从1998年当选为政协九届委员以来,他每年的提案都有一个主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   当了近十年的政协委员,沈士团呼唤了近十年4%。   不知情的人看到沈士团这样执著,以为他是个中小学老师。可实际上,从1988年开始他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直到2002年1月退休。   “4%不是我最早提的。”沈士团说,从八届政协开始,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王浒委员就一直在说这个4%。到了九届政协,两个大学校长一合计,这个4%还真重要:“没有了基础教育,整个高等教育就是空的。”当时王浒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发言的重任就交给了沈士团。   沈士团第一次参加政协会,就当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面说:“政府说话不算话。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可这个比例却在‘八五’期间严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眼看着本世纪末就要到了,没达到这个目标是谁的责任?”   李岚清当场表示:这个问题要解决。   可是问题解决起来却没有这么容易。“九五”期间这个比例缓慢爬坡,到2000年年底爬到2.87%,每年增长不到0.1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开局良好,第一年就达到3.14%,突破3%的大关。2002年达到3.32%。大家都在预测2007年4%就会实现了。沈士团本来还高兴了一段时间:没想到,2003年降为3.28%,2004年下降到2.79%。   但这并没有令这位老校长气馁。在第九年当委员时,“4%专业户”沈士团的大会发言,主题还是4%。   后来,沈士团虽然不当委员了,但依旧关注着教育统计年报,每逢参加教育界举办的活动,4%依然会出现在他的讲话中。   “4%是教育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才有希望。”沈士团说。   2012年是本届中央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对于4%的目标,下足了决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一个“落实4%工作办公室”;为了保证充裕的资金来源,各地方政府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作专项教育资金。   4%,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长达20多年的牵绊……   今年,沈士团以及那些与他一样关注4%的代表委员们终于不再忧虑了,政府对4%的承诺就要兑现了。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   ―― 十年上书“公车”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连续十年关注公车改革。2004年,走马上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第一天,叶青就炒掉了司机。此后,叶青一直严守着自己的“三五一零”铁律:3公里以内走路,5公里以内骑车,10公里以上才开车。   叶青连续8年上书公车改革。2011年,公车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报告中提到这一内容时,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我看到了公车改革的希望,2015年之前应该是可以完成的。据我了解,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的初稿已经出炉。”叶青认为,地方公车改革必须成为地方的“一把手”工程,这就需要各地的“一把手”下很大决心。就像杭州车改,需要书记、市长下决心才行。   “人大代表提不出批评意见,就不敢提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在他看来,“哑巴代表”和“赞歌代表”确实没有必要当。”叶青说。   此外,叶青勤于听取民意,即便两会休会期间,也不停地实地调研,不断地通过博客、微博与网民互动,使批评建议更有针对性。   现在,公车改革的问题已经有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叶青说,今年两会从一开始就强调严控“三公消费”,相信这将是公车改革最重要的一年。   今年,叶青又建议,收了20年的机场建设费该取消了,并获得网友力撑。   “十年坚守,只为一‘谏’”。我们从叶青身上见证了许许多多代表委员的执着与热情。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 一份提案集纳270条意见   今年是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五年,因其“实话实说”的风格,曾被广大网民们评价为“最受欢迎的政协委员”。   快人快语是崔永元一向的风格。他提倡代表、委员要实地探访考察,“用脚写提案”,而不能只在网上随便看看、了解情况。为了让自己的提案有理有据,近年来崔永元曾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四处调研。   每年两会,崔永元的“两会生活”都很忙碌:一到傍晚他都要回台里录制《小崔会客厅》的两会特别节目,凌晨时分才能回家;中午起床,便要匆匆赶到北京国际饭店,参与在这里进行的小组讨论;讨论开始后则一边听着同组委员的发言,一边拿支笔做记录,然后才开始发言。   今年两会崔永元只提交了一份提案,但这份提案并不是一个人的,而是集纳了1000多位网友的270条意见。   两会之前,崔永元就已经开始通过微博征集建议。从2月27日到3月3日,他的信箱一共收到了1367封信。对网友提交的这些信,他一一进行了分类归纳。在分组讨论的时候,他带了一大摞资料来到会场,里面就有对这些问题归纳做出的一张饼状图。   “我希望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站,网友可以在上面提出意见,代表委员轮流查看,或直接回复,或出面联系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回复或者不回复最后都挂在网上。”崔永元说,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在帮助老百姓,实际上也是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份提案集纳270条意见,这份崔永元递交的“史上问题最多的提案”,让我们明白原来两会中的“明星委员”也不全都是“花瓶”,积极履职者大有人在。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   ――匠心独造“最有分量的提案”   减税,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关键词,在众多涉及减税的提案议案和建议中,政协委员李剑阁的《减税是体制改革、结构转型和廉政建设的当务之急》提案,被广大网友誉为此次两会“最有分量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63岁的李剑阁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前,李剑阁曾任朱�基秘书,是国务院经济智囊,一直被誉为“学者型管理者”,并三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

   “改革时机永远只会提供给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决策者”。李剑阁在提案中提出,目前的减税力度不够,大幅度大范围减税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力所能及。   李剑阁为什么力主减税?按李剑阁的原话,第一,过度的收税会导致市场分配的不公平,我们的市场至少要做到奖勤罚懒。如果让平均主义分配,那么谁还干活呢?第二,国家分配确实可以照顾一些弱势群体,但从中央拿钱层层往下分,管理层积极性不高,而且每个环节会流失。   “财政(收入)涨是有道理的,老百姓(收入)不涨有道理吗?他的解释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任何一个老百姓也不能接受,这个解释是强词夺理。……(政府收入的多少和老百姓的收入)怎么会不相关呢,一个蛋糕怎么切,你切多了,他就少了啊。财政部的态度我不满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剑阁“剑”指财政部长谢旭人“财政收入增24%合理”论“强词夺理”,也使之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并被网民热评为“直言哥”。   国家兴,则经济学兴;民族盛,则经济学家盛。李剑阁认为经济学家的命运从来是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是补台而非拆台。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   ――五年连“谏”阳光财政   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当选全国政协委员。那一年的全国两会,他以《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都白了》为题作了发言,“三公”消费从此进入了公众关注的视野。   接下来的4年里,他连续在两会上力推阳光财政、呼吁“三公”经费透明化。因为辩论时言辞激烈、爱较真,蒋洪被人们称为“麻辣委员”。但生活中的他,是个声音温和、治学严谨的教授。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成为蒋洪所在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调研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的缘起。课题组以2006年的省级财政决算数据为调查对象,对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本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调查。   2009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排行榜及《2009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报告》首次推出,引起极大反响。   2011年,中央各部门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公布“三公”经费,蒋洪表示看到了一定进步,但他仍不满意。2012年,他提交的两个提案同样和阳光财政有关。他在《预算支出必须公开经济分类信息》这个提案中指出目前的公开不够详尽,应该是“公开经济分类信息”。   “从不公开到公开是进步”,蒋洪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如是评价。他指出,目前的公开是功能性公开,不能直观地反映“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因而不能更好起到让社会监督的效果。   “作为政协委员,首要的任务是参政议政,而在信息社会,媒介表达是参政议政不可或缺的途径。”蒋洪说,之所以连续5年坚持不懈关注公共财政制度,除了自身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与理想追求,舆论与公众的应和也是重要的支撑力量。      重庆律师韩德云   ――七年死磕官员“晒”财产   韩德云是以律师身份当选人大代表的。刚开始,这位交往广泛、业务精湛的律师,自认不愁提不出建议和议案。刚当代表时,他提交的议案、建议,关注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2006年,韩德云第一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立法议案,立即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此后,年年开会,韩德云提交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消息都会形成新闻热点。在媒体大量报道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产生了,媒体报道韩德云的议案、建议后,再去追问中央纪委、全国人大等相关部门对议案、建议的办理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效果。   令韩德云颇感欣慰的是,一年又一年,来自相关部门的回复在悄然发生变化。2006年第一次提交该议案,全国人大内司委给韩德云的书面回复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调研”。之后,回复还是条件不具备。而去年,中央纪委的回复令韩德云眼前一亮,中纪委在回复中,首次表态将尽快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进程。   韩德云认为这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中纪委的态度越来越积极,研究和准备已经很充分,不排除在做起草准备。韩德云认为中纪委对此也有强烈的推动意愿,这并非一己之力,而是民意推动的结果。   十年履职,他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作为人大代表确实有很多特殊要求,最重要的是如何做民意代表,怎么把民意收集、判断、归纳,做一种民声的传递。”   对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持续发声,这种民意代表的感觉,韩德云是慢慢找到的。不断地把民声传递上去,又把有关部门的回复传递给民众,了解这一制度推进的过程、进度,当前面临的问题等。   在社会公众热度颇高的期待中,韩德云一直保有足够的理性和清醒。他说,目前,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尚存有许多误解,因为了解得不够清楚,会对这一制度会抱有过高的期盼,反而使这一制度推出达不到预期目标。   “当前公众的最大误解是,把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看成是官员财产审查制度,其区别在于,一旦申报了财产,就是审查官员现有每一笔财产是合法还是不合法的,这就导致制度推出的阻力会很大。”   官员的财产难道不应该是合法的、清清白白的吗?面对这样的疑问,韩德云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按理说,官员财产应该是合法的,但不排除伴随着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官员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以及制度性补偿收入。”    “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更多应着眼于把它作为预防腐败的利器。”韩德云笑言,晒到阳光下的官员财产有了公众监督的眼睛,贪官再想肆无忌惮伸手,就没那么大胆了,这是事前监督、预防腐败的制度保障。   当被问到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是否有时间表?韩德云笑着表示不做预测,“我有足够的耐心,哪怕等十年、二十年!”      惠州旅游局局长黄细花   ――巾帼当不让须眉   虽为有着女子的温婉柔淑,然而,一履职人大,为民请愿,黄细花却毫不含糊,外柔内刚,倔强执着。上至国家部门调整,下到教育、医疗等系列民生事务,哪怕身陷外来压力、干预,她都敢现场叫板、质疑相关部门和垄断行业;然后,一根筋,追问答复。   2007年,这位惠州科协主席2007年全国两会上“一鸣惊人”,在银监会“当家人”面前,痛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银行的“霸王收费”――跨行查询费,每笔0.3元,收得没道理,应叫停……此举会得罪多少人,她心里很清楚,但还是“豁出去挑这根硬刺”。只因“看不惯那么多人在交冤枉钱”。   3个月后,中国全面取消“跨行查询费”。   尔后几年,她的建议,促进了《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让中国在大部制改革中,成立了环保部、国家能源局……   去年,黄细花又抛出一纸建议《发改委不应再批收费公路建设》,敦使五大部委――交通部联合财政部、发改委、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开展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剑指收费公路超期收费、违规设站(点)等严重问题。   她说,最难改变的,是“控烟”。至今,她已连续建言5年,成效不大。“不过,正因难,才要坚持”。   “我绝不是跟哪个部门作对,也不是要杜绝香烟生产,而是呼吁烟草行业能担负起‘社会责任’,跟上世界控烟潮流,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牙等警示性图案,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但‘控烟’连提4年,没被采纳”。   今年赴会,黄细花带来20余件议案,其中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的建议却招来诸多争议。   “有争议才有进步,才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黄细花很坦然。   这5年,黄细花提交全国人大的建议、议案,多达百余份。      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员工胡小燕   ――蕙心凝聚成长之旅   “如果不是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可能还在老家的二亩地里干活。”全国首批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履职四年,应对媒体对答如流,被称为“政治明星”。她说:“我不是政治明星,我永远都是农民工的一员,已经打上烙印了。”

  作为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过去4年中,围绕农民工问题提出了17条建议。虽然没有像其他代表一样“猛炮”不段,而胡小燕的登场亮相本身就是破冰之举。从最基层的车间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娴熟地为外来工群体提供咨询指引,胡小燕在两会舞台上的不断成长,背后则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我身后那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更需要关注、关心和关怀。正因为有国家做后盾,我们农民工群体的声音才会被打捞、我们农民工的声音才会越来越洪亮。”在大会发言时,胡小燕情到深处,声音哽咽。   胡小燕从不敢发言到积极发言,到抢着发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代表的努力和进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将有更多像胡小燕这样的基层代表登上全国两会的政治舞台。未来的两会上,我们将能听到更多体现民主、和谐的质朴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   ――“诤言”只为益政   “领导不在时,我们的发言很踊跃,讲得很深刻;但只要领导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都在歌功颂德!这很不应当……”这样的“诤言”,出现在2009年的广东团会场上。说话者,就是一直以来被业界乃至社会普遍认为是刚正不阿、直言仗义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之一 ――钟南山。   从连续三届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高调问政”的姿态。   2008年,他重点关注医改。“医改方案成功与否,关键是‘谁来改’”,他一针见血指出:必须在卫生体制上大调整,建立“大卫生部”。   2009年,他痛批“会场歪风”,现场打断“唱赞歌的人”,疾呼:“作为代表,我们大老远跑北京来开两会,是要反映民声、民情的!”   2010年,他直斥报纸刊登壮阳保健品广告,力呼要对保健品市场进行铁腕整顿。   2011年,他更是从广州两会起,就抛出“广州负债2100亿办亚运”的劲爆质疑。这致使广州市财政局迅速反应,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释政府债务和亚运经费开支情况,并承诺2013年前公开所有亚运账本。这场“风波”,备受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被认为是“一次良性的公共对话”。   今年,他将“炮口”对准PM2.5监测,并直言:“不立即监测PM2.5,是因为面子不好看。”随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争相发布了空气质量真实状况。   钟老之言,贵在真实,不是毫无边际的“空炮”,而是直击要害的“导弹”。更有学者评论:在人大会议上,敢于公开质疑国家大型盛事的预算,钟南山是第一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   ――笑傲“庙堂”内外   曾以发起“审计风暴”著称的李金华,公众并不陌生。他当过高校教员,在企业当过会计,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多年,对所谓“多栽花,少栽刺”的官场潜规则视而不见。   “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在担任审计长期间,这位部级官员的个性化语言,至今言犹在耳。正是在这位“铁面审计长”的推动下,中国政坛从2003年起就刮起一股审计风暴,并延续至今。   在卸任审计长一职后,李金华的曝光频率少了,但在每年的政协会议上,他直率的作风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金华的发言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和诚意。在政协委员小组讨论会上,他又向政府部门的奢侈浪费现象“放炮”,“人们对腐败都很激愤,对浪费现象却司空见惯。现在我们公款吃喝,有几个不喝茅台的?这些钱从哪里来?”他大声疾呼,“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是不成问题的。”   李金华的茅台之问,问出了一场公款吃喝的大思考。“哥抵制的不是茅台,而是公款‘茅台’。”有网友说。   和某些高级官员在退下来或是即将转任“闲职”时再“放炮”不同,无论是在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任上,还是现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素以敢言著称,并赢得江湖与庙堂的一致尊重。

  那些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两会提案,让我们记住了代表委员们为国家进步、为百姓民生积极建言献策的忠诚履职;那些敢言、坦言、善言的代表委员,让我们见证了全国两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面容;那些期待着改革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的代表委员,更让我们聆听到一个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的强劲足音。   那些凝聚“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民生暖心剂”的两会提案,让我们记住了代表委员们为国家进步、为百姓民生积极建言献策的忠诚履职;那些敢言、坦言、善言的代表委员,让我们见证了全国两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时代面容;那些期待着改革向更多领域、更深层次推进的代表委员,更让我们聆听到一个走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民族的强劲足音。   承载着代表委员的铮铮建言和全国民众的殷殷期待,2012年全国两会完美落幕。作为本届人大和政协的最后一次会议,预示着代表委员五年履职即将画上句号。   “参政议政表民意,建言献策履忠职”。这些年,那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代表委员留给我们哪些难以忘却的记忆?这些年, 那些敢言善言、积极履职的代表委员们又留给我们怎样的感动和思考?本文将与读者诸君共同走进“这些年,我们一起被感动的两会代表委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沈士团   ――十年相呼“4%”   沈士团在政协有个出了名的外号:“4%专业户”。   自从1998年当选为政协九届委员以来,他每年的提案都有一个主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应该达到4%。   当了近十年的政协委员,沈士团呼唤了近十年4%。   不知情的人看到沈士团这样执著,以为他是个中小学老师。可实际上,从1988年开始他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直到2002年1月退休。   “4%不是我最早提的。”沈士团说,从八届政协开始,原北京工业大学校长王浒委员就一直在说这个4%。到了九届政协,两个大学校长一合计,这个4%还真重要:“没有了基础教育,整个高等教育就是空的。”当时王浒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发言的重任就交给了沈士团。   沈士团第一次参加政协会,就当着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面说:“政府说话不算话。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可这个比例却在‘八五’期间严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眼看着本世纪末就要到了,没达到这个目标是谁的责任?”   李岚清当场表示:这个问题要解决。   可是问题解决起来却没有这么容易。“九五”期间这个比例缓慢爬坡,到2000年年底爬到2.87%,每年增长不到0.1个百分点。   “十五”期间,开局良好,第一年就达到3.14%,突破3%的大关。2002年达到3.32%。大家都在预测2007年4%就会实现了。沈士团本来还高兴了一段时间:没想到,2003年降为3.28%,2004年下降到2.79%。   但这并没有令这位老校长气馁。在第九年当委员时,“4%专业户”沈士团的大会发言,主题还是4%。   后来,沈士团虽然不当委员了,但依旧关注着教育统计年报,每逢参加教育界举办的活动,4%依然会出现在他的讲话中。   “4%是教育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很多问题才有希望。”沈士团说。   2012年是本届中央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对于4%的目标,下足了决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成立了一个“落实4%工作办公室”;为了保证充裕的资金来源,各地方政府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作专项教育资金。   4%,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长达20多年的牵绊……   今年,沈士团以及那些与他一样关注4%的代表委员们终于不再忧虑了,政府对4%的承诺就要兑现了。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   ―― 十年上书“公车”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连续十年关注公车改革。2004年,走马上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第一天,叶青就炒掉了司机。此后,叶青一直严守着自己的“三五一零”铁律:3公里以内走路,5公里以内骑车,10公里以上才开车。   叶青连续8年上书公车改革。2011年,公车改革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报告中提到这一内容时,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我看到了公车改革的希望,2015年之前应该是可以完成的。据我了解,国家层面的公车改革方案的初稿已经出炉。”叶青认为,地方公车改革必须成为地方的“一把手”工程,这就需要各地的“一把手”下很大决心。就像杭州车改,需要书记、市长下决心才行。   “人大代表提不出批评意见,就不敢提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在他看来,“哑巴代表”和“赞歌代表”确实没有必要当。”叶青说。   此外,叶青勤于听取民意,即便两会休会期间,也不停地实地调研,不断地通过博客、微博与网民互动,使批评建议更有针对性。   现在,公车改革的问题已经有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叶青说,今年两会从一开始就强调严控“三公消费”,相信这将是公车改革最重要的一年。   今年,叶青又建议,收了20年的机场建设费该取消了,并获得网友力撑。   “十年坚守,只为一‘谏’”。我们从叶青身上见证了许许多多代表委员的执着与热情。      著名主持人崔永元   ―― 一份提案集纳270条意见   今年是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履职的第五年,因其“实话实说”的风格,曾被广大网民们评价为“最受欢迎的政协委员”。   快人快语是崔永元一向的风格。他提倡代表、委员要实地探访考察,“用脚写提案”,而不能只在网上随便看看、了解情况。为了让自己的提案有理有据,近年来崔永元曾不止一次地自掏腰包,四处调研。   每年两会,崔永元的“两会生活”都很忙碌:一到傍晚他都要回台里录制《小崔会客厅》的两会特别节目,凌晨时分才能回家;中午起床,便要匆匆赶到北京国际饭店,参与在这里进行的小组讨论;讨论开始后则一边听着同组委员的发言,一边拿支笔做记录,然后才开始发言。   今年两会崔永元只提交了一份提案,但这份提案并不是一个人的,而是集纳了1000多位网友的270条意见。   两会之前,崔永元就已经开始通过微博征集建议。从2月27日到3月3日,他的信箱一共收到了1367封信。对网友提交的这些信,他一一进行了分类归纳。在分组讨论的时候,他带了一大摞资料来到会场,里面就有对这些问题归纳做出的一张饼状图。   “我希望建立一个这样的网站,网友可以在上面提出意见,代表委员轮流查看,或直接回复,或出面联系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回复或者不回复最后都挂在网上。”崔永元说,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是在帮助老百姓,实际上也是在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份提案集纳270条意见,这份崔永元递交的“史上问题最多的提案”,让我们明白原来两会中的“明星委员”也不全都是“花瓶”,积极履职者大有人在。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长李剑阁   ――匠心独造“最有分量的提案”   减税,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关键词,在众多涉及减税的提案议案和建议中,政协委员李剑阁的《减税是体制改革、结构转型和廉政建设的当务之急》提案,被广大网友誉为此次两会“最有分量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今年63岁的李剑阁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此之前,李剑阁曾任朱�基秘书,是国务院经济智囊,一直被誉为“学者型管理者”,并三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学奖。

   “改革时机永远只会提供给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决策者”。李剑阁在提案中提出,目前的减税力度不够,大幅度大范围减税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力所能及。   李剑阁为什么力主减税?按李剑阁的原话,第一,过度的收税会导致市场分配的不公平,我们的市场至少要做到奖勤罚懒。如果让平均主义分配,那么谁还干活呢?第二,国家分配确实可以照顾一些弱势群体,但从中央拿钱层层往下分,管理层积极性不高,而且每个环节会流失。   “财政(收入)涨是有道理的,老百姓(收入)不涨有道理吗?他的解释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任何一个老百姓也不能接受,这个解释是强词夺理。……(政府收入的多少和老百姓的收入)怎么会不相关呢,一个蛋糕怎么切,你切多了,他就少了啊。财政部的态度我不满意。”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剑阁“剑”指财政部长谢旭人“财政收入增24%合理”论“强词夺理”,也使之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并被网民热评为“直言哥”。   国家兴,则经济学兴;民族盛,则经济学家盛。李剑阁认为经济学家的命运从来是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对政府的批评、监督,是补台而非拆台。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   ――五年连“谏”阳光财政   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当选全国政协委员。那一年的全国两会,他以《阳光财政,我盼得头发都白了》为题作了发言,“三公”消费从此进入了公众关注的视野。   接下来的4年里,他连续在两会上力推阳光财政、呼吁“三公”经费透明化。因为辩论时言辞激烈、爱较真,蒋洪被人们称为“麻辣委员”。但生活中的他,是个声音温和、治学严谨的教授。   2008年5月,《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成为蒋洪所在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调研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状况的缘起。课题组以2006年的省级财政决算数据为调查对象,对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本级财政信息公开状况进行了调查。   2009年,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排行榜及《2009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报告》首次推出,引起极大反响。   2011年,中央各部门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相继公布“三公”经费,蒋洪表示看到了一定进步,但他仍不满意。2012年,他提交的两个提案同样和阳光财政有关。他在《预算支出必须公开经济分类信息》这个提案中指出目前的公开不够详尽,应该是“公开经济分类信息”。   “从不公开到公开是进步”,蒋洪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公开情况如是评价。他指出,目前的公开是功能性公开,不能直观地反映“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因而不能更好起到让社会监督的效果。   “作为政协委员,首要的任务是参政议政,而在信息社会,媒介表达是参政议政不可或缺的途径。”蒋洪说,之所以连续5年坚持不懈关注公共财政制度,除了自身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与理想追求,舆论与公众的应和也是重要的支撑力量。      重庆律师韩德云   ――七年死磕官员“晒”财产   韩德云是以律师身份当选人大代表的。刚开始,这位交往广泛、业务精湛的律师,自认不愁提不出建议和议案。刚当代表时,他提交的议案、建议,关注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2006年,韩德云第一次提出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立法议案,立即吸引了媒体的关注。   此后,年年开会,韩德云提交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消息都会形成新闻热点。在媒体大量报道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产生了,媒体报道韩德云的议案、建议后,再去追问中央纪委、全国人大等相关部门对议案、建议的办理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种互动的效果。   令韩德云颇感欣慰的是,一年又一年,来自相关部门的回复在悄然发生变化。2006年第一次提交该议案,全国人大内司委给韩德云的书面回复是“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论证和调研”。之后,回复还是条件不具备。而去年,中央纪委的回复令韩德云眼前一亮,中纪委在回复中,首次表态将尽快推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立法进程。   韩德云认为这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表明中纪委的态度越来越积极,研究和准备已经很充分,不排除在做起草准备。韩德云认为中纪委对此也有强烈的推动意愿,这并非一己之力,而是民意推动的结果。   十年履职,他的一个突出感觉是,“作为人大代表确实有很多特殊要求,最重要的是如何做民意代表,怎么把民意收集、判断、归纳,做一种民声的传递。”   对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持续发声,这种民意代表的感觉,韩德云是慢慢找到的。不断地把民声传递上去,又把有关部门的回复传递给民众,了解这一制度推进的过程、进度,当前面临的问题等。   在社会公众热度颇高的期待中,韩德云一直保有足够的理性和清醒。他说,目前,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尚存有许多误解,因为了解得不够清楚,会对这一制度会抱有过高的期盼,反而使这一制度推出达不到预期目标。   “当前公众的最大误解是,把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看成是官员财产审查制度,其区别在于,一旦申报了财产,就是审查官员现有每一笔财产是合法还是不合法的,这就导致制度推出的阻力会很大。”   官员的财产难道不应该是合法的、清清白白的吗?面对这样的疑问,韩德云总是不厌其烦地解释道:“按理说,官员财产应该是合法的,但不排除伴随着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官员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以及制度性补偿收入。”    “对于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更多应着眼于把它作为预防腐败的利器。”韩德云笑言,晒到阳光下的官员财产有了公众监督的眼睛,贪官再想肆无忌惮伸手,就没那么大胆了,这是事前监督、预防腐败的制度保障。   当被问到官员财产申报公开是否有时间表?韩德云笑着表示不做预测,“我有足够的耐心,哪怕等十年、二十年!”      惠州旅游局局长黄细花   ――巾帼当不让须眉   虽为有着女子的温婉柔淑,然而,一履职人大,为民请愿,黄细花却毫不含糊,外柔内刚,倔强执着。上至国家部门调整,下到教育、医疗等系列民生事务,哪怕身陷外来压力、干预,她都敢现场叫板、质疑相关部门和垄断行业;然后,一根筋,追问答复。   2007年,这位惠州科协主席2007年全国两会上“一鸣惊人”,在银监会“当家人”面前,痛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银行的“霸王收费”――跨行查询费,每笔0.3元,收得没道理,应叫停……此举会得罪多少人,她心里很清楚,但还是“豁出去挑这根硬刺”。只因“看不惯那么多人在交冤枉钱”。   3个月后,中国全面取消“跨行查询费”。   尔后几年,她的建议,促进了《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让中国在大部制改革中,成立了环保部、国家能源局……   去年,黄细花又抛出一纸建议《发改委不应再批收费公路建设》,敦使五大部委――交通部联合财政部、发改委、监察部和国务院纠风办,开展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剑指收费公路超期收费、违规设站(点)等严重问题。   她说,最难改变的,是“控烟”。至今,她已连续建言5年,成效不大。“不过,正因难,才要坚持”。   “我绝不是跟哪个部门作对,也不是要杜绝香烟生产,而是呼吁烟草行业能担负起‘社会责任’,跟上世界控烟潮流,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牙等警示性图案,这是对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但‘控烟’连提4年,没被采纳”。   今年赴会,黄细花带来20余件议案,其中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的建议却招来诸多争议。   “有争议才有进步,才能有思想火花的碰撞。”黄细花很坦然。   这5年,黄细花提交全国人大的建议、议案,多达百余份。      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员工胡小燕   ――蕙心凝聚成长之旅   “如果不是当了全国人大代表,我可能还在老家的二亩地里干活。”全国首批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履职四年,应对媒体对答如流,被称为“政治明星”。她说:“我不是政治明星,我永远都是农民工的一员,已经打上烙印了。”

  作为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在过去4年中,围绕农民工问题提出了17条建议。虽然没有像其他代表一样“猛炮”不段,而胡小燕的登场亮相本身就是破冰之举。从最基层的车间工人到全国人大代表,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娴熟地为外来工群体提供咨询指引,胡小燕在两会舞台上的不断成长,背后则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我身后那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更需要关注、关心和关怀。正因为有国家做后盾,我们农民工群体的声音才会被打捞、我们农民工的声音才会越来越洪亮。”在大会发言时,胡小燕情到深处,声音哽咽。   胡小燕从不敢发言到积极发言,到抢着发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基层代表的努力和进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将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将有更多像胡小燕这样的基层代表登上全国两会的政治舞台。未来的两会上,我们将能听到更多体现民主、和谐的质朴声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   ――“诤言”只为益政   “领导不在时,我们的发言很踊跃,讲得很深刻;但只要领导在,我们相当多的时间都在歌功颂德!这很不应当……”这样的“诤言”,出现在2009年的广东团会场上。说话者,就是一直以来被业界乃至社会普遍认为是刚正不阿、直言仗义的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之一 ――钟南山。   从连续三届政协委员,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高调问政”的姿态。   2008年,他重点关注医改。“医改方案成功与否,关键是‘谁来改’”,他一针见血指出:必须在卫生体制上大调整,建立“大卫生部”。   2009年,他痛批“会场歪风”,现场打断“唱赞歌的人”,疾呼:“作为代表,我们大老远跑北京来开两会,是要反映民声、民情的!”   2010年,他直斥报纸刊登壮阳保健品广告,力呼要对保健品市场进行铁腕整顿。   2011年,他更是从广州两会起,就抛出“广州负债2100亿办亚运”的劲爆质疑。这致使广州市财政局迅速反应,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解释政府债务和亚运经费开支情况,并承诺2013年前公开所有亚运账本。这场“风波”,备受公众和媒体高度关注,被认为是“一次良性的公共对话”。   今年,他将“炮口”对准PM2.5监测,并直言:“不立即监测PM2.5,是因为面子不好看。”随后,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争相发布了空气质量真实状况。   钟老之言,贵在真实,不是毫无边际的“空炮”,而是直击要害的“导弹”。更有学者评论:在人大会议上,敢于公开质疑国家大型盛事的预算,钟南山是第一人。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   ――笑傲“庙堂”内外   曾以发起“审计风暴”著称的李金华,公众并不陌生。他当过高校教员,在企业当过会计,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多年,对所谓“多栽花,少栽刺”的官场潜规则视而不见。   “得罪了所有人,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死猪不怕开水烫”……在担任审计长期间,这位部级官员的个性化语言,至今言犹在耳。正是在这位“铁面审计长”的推动下,中国政坛从2003年起就刮起一股审计风暴,并延续至今。   在卸任审计长一职后,李金华的曝光频率少了,但在每年的政协会议上,他直率的作风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金华的发言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分量和诚意。在政协委员小组讨论会上,他又向政府部门的奢侈浪费现象“放炮”,“人们对腐败都很激愤,对浪费现象却司空见惯。现在我们公款吃喝,有几个不喝茅台的?这些钱从哪里来?”他大声疾呼,“如果我们紧一紧、省一省,作风方面稍微改进一下,一年省几千亿元是不成问题的。”   李金华的茅台之问,问出了一场公款吃喝的大思考。“哥抵制的不是茅台,而是公款‘茅台’。”有网友说。   和某些高级官员在退下来或是即将转任“闲职”时再“放炮”不同,无论是在国家审计署审计长任上,还是现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素以敢言著称,并赢得江湖与庙堂的一致尊重。


相关内容

  • 领导讲话讨论发言
  • 建言献策越来越"实".代表素质逐年提高.会风越来越好,包括80后委员的完美表现,这都让代表委员们印象深刻. ■ 现象 建言献策越来越"实" 在xx年的汶川地震和奥运会上,许多青年志愿者都洒下了热血和汗水,"议案大王"尹志国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 ...

  • 2014年两会雷人语录
  • 北京两会,举国关注. 会议才刚过半,网友们已经开始盘点雷-人-提-案.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提交提案是为了提供决策,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但提案年年有,年年出"雷论".有些代表委员一上两会,就像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阿凡达,弄得雷声阵阵,大雨倾盆,不雷不罢休, ...

  • 我与委员的不解之缘
  • 身为杂志社的主任记者,我有幸先后四次采访了"两会"中的政协委员.回首往事,总有一些人和事让我感动,使我感到温暖,特别是政协委员们,总有一些小事,一些小的细节,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不久前,我去听了一场台湾歌手姜育恒北京个人演唱会,他的一曲<再回首>让全场观众来了一次集 ...

  • 2014两会雷人语录
  • 北京两会,举国关注。 会议才刚过半,网友们已经开始盘点雷-人-提-案。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提交提案是为了提供决策,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但提案年年有,年年出“雷论”。有些代表委员一上两会,就像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阿凡达,弄得雷声阵阵,大雨倾盆,不雷不罢休,雷死不怕羞。 宾语在 ...

  • 返校思想报告
  • 生物信息学院2012级寒假返校思想动态报告 通过对同学们的思想报告进行研究和班级座谈会的听讲,同学们返校后精神风貌良好,思想积极向上,整体心态平稳,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后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索契冬奥会.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国内外经 ...

  • 2010年两会雷人语录大盘点
  • [独家]2010年两会雷人语录大盘点 北京两会,举国关注. 会议才刚过半,网友们已经开始盘点雷人提案.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提交提案是为了提供决策,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但提案年年有,年年出"雷论".有些代表委员一上两会,就像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阿凡达,弄得雷 ...

  • 两会雷人语录盘点
  • 北京两会,举国关注。 会议才刚过半,网友们已经开始盘点雷-人-提-案。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提交提案是为了提供决策,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但提案年年有,年年出“雷论”。有些代表委员一上两会,就像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阿凡达,弄得雷声阵阵,大雨倾盆,不雷不罢休,雷死不怕羞。 宾语的 ...

  • 2014年二会雷人语录
  • 北京两会,举国关注. 会议才刚过半,网友们已经开始盘点雷-人-提-案. 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是参政议政的,提交提案是为了提供决策,反映民-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但提案年年有,年年出"雷论".有些代表委员一上两会,就像大脑指挥不了自己的阿凡达,弄得雷声阵阵,大雨倾盆,不雷不罢休, ...

  • 2016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 从古至今,民生问题都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所以会议最基本的就是关注民生,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学习两会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16全国两会心得体会范文一: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上任.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十八大上,我党高举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