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吊脚楼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苗寨吊脚楼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摘要:吊脚楼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侗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吊脚楼不仅是居住的容器,还是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综合体,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是过去文化的遗存,蕴含着人类过去活动的珍贵材料。本文以黔东南西江苗寨为例,简要分析吊脚楼营造中蕴含的文化因子,对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文化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吊脚楼文化 指导意义

G1

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其特点是房屋前部架空,后半部分搁置在坡崖上,如同一个人坐在山腰中,稳定性非常好。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民居建筑类型,它造型独特,施工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中伴随的相关的仪式、习俗等都真实的反映了苗族自然而然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

一、屋址的选择

苗寨人选屋基一般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房屋大门最好对着山坳,不能建在山背上和山沟里。选屋基时,由屋主在本地或去外村去找有名望的长者或地理先生帮忙选地基。对准备选取的地基通产采用占卜的方法,以求吉利。占卜法有多种:一是“植物卜”,如在屋基上事先栽植树、竹,或者那些即将枯死的,以植物的死活决定屋基的吉凶,使用这种方法的多是那些家里条件不宽裕或没找到地理先生的,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二是“米卜”,屋主先在所选的地方拿一把泥土,碾碎后放到已经拌好酒曲、准备酿酒的糯米饭里,反复拌匀,装进瓦坛,密封。十天后揭开坛盖,如果这坛酒香甜可口,便是吉兆,如果发酵不好,便是凶兆,必须另外择址。

二、材料的确定

材料的选择上,主要讲究的是木料的选择。有的人选择枫木做柱和枋;有的人喜欢用杉木和椿树做为主要材料。在盛产杉木的黔东南地区,所选梁木、檩子、枋子、柱头等基本都是杉木。由于吊脚楼由巢居时代的“巢”发展演化而来,提供巢居安全的主要物件是支撑着巢的“树”,因此人们对提供舒适与安全的树充满感恩之心;在“巢”逐渐进化成为干栏式木屋之后,感恩的对象就由树转化为柱,尤其是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中柱。因此,在材料选择中,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

选中柱时要求选用枝叶繁茂、未被雷击、杆直而圆且结果的树,隐喻生命的茂盛,即人财两发、富贵双全。过去,苗族人选择高大笔直的枫木作为中柱,认为枫木做中柱能发子发孙。砍伐做中柱的树要选吉日,请一个三代同堂且儿女皆

有的中年男子来砍树或先砍。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及糯米饭等到树脚祭奠。先念祭词,念完之后,分东西给大家吃,然后砍树。木匠先砍三斧,方由他人砍伐。这三斧中,若落地木片外皮朝上,则认为不吉利;外皮朝下,则吉利。树倒地时,要朝向日出的东方,寓意生命、吉祥,而且东方又是苗族的老家。

三、开挖基脚

挖基脚也要选择黄道吉日,不能用“闭”“破”两日,这两日建房房屋会倒塌。在下地脚前,木匠师傅要先敬鲁班:“鲁班师傅送我这把曲尺,(房屋)乱做乱好,绝无差错。” 然后在今后房屋神龛的位置上,杀掉公鸡,再用鸡血洒遍整个屋基,并拿曲尺到处挥扫,同时嘴中念念有词:“大人小孩,各人带各人的灵魂到外边去,一会儿我要开桩了,水龙旱龙你们全到外边去。”之后才打桩划线,这样既不伤害别的生灵,也不影响自己的安居,打桩划线后开挖基脚。

四、掌墨师傅发墨

在苗族,人们通常会选那些名望高、有过硬的技术且有儿有女、多子多福的木匠做掌墨师傅,所谓的掌墨师傅,就是指整个吊脚楼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人们认为他们不但有相应的与神灵沟通的法术,而且有精湛的技艺,功底够深,经他们指导搭接的木构件衔接紧密。据西江的一位侯姓师傅讲,若将来要拆除某一座房屋,没有掌墨木匠师傅的指导,根本很难拆开,不知从何处入手。另外,苗族人认为掌墨师都有一些由师傅传给的“秘诀咒语”,具有某种神性,能与鬼神沟通。神性好的师傅建造的房屋可令居住者更容易发财兴旺。

五、选宝梁

苗家建房要选一根宝梁,十分讲究。在立房的头一天,房主家要到山坡上挑选一棵杉木做宝梁,选用的杉木要长的枝叶茂盛,尺寸规格和檩子大小一样。选好树后,当天回到家里带上煮好的两条鲤鱼、一小碗糯米饭、猪肉、米酒和香纸,在上梁那天的凌晨去山坡上选定的宝树下烧香祭祀,然后将树砍倒,再抬下山,且在抬的过程中不能更换肩膀。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同是建吊脚楼,与苗寨不同的是侗族选梁柱时会选择椿树,而且不会挑选笔直粗壮的树,相反选的梁柱必须是有点弯曲的,忌笔直,意在指主人家在外做人不能太直,为人处世要圆滑一些,否则易受欺负,做事吃亏。

六、立房子

立房前的晚上或当天早上要请当地的鬼师来“打白虎”,使其在立房时不出来捣乱。由主人家准备鲤鱼、白皮纸剪花、公鸡、大米,在屋基里用小木柴铺成一个平台架,摆上祭器,插上纸花,鬼师念咒宰杀公鸡祭祀屋基,求其坚固,立房安全。后由木匠烧香烧纸,鬼师将供桌上的一碗白米沿地基四周撒放,作为人鬼的分界线。主人套牛使犁,沿白米线犁上一圈,是为“动土”。 在一只红公鸡的鸡冠上锥出血,用血擦中柱和木匠的工具。还要备一簸箕糯米饭祭祀祖先或鲁班师傅后才能立房。(如图 立房时的仪式)

跟立房同一天进行的还有上宝梁。吊脚楼作为穿斗式木构架,在力学结构上并不需要梁,这里所说的梁是指位于房屋正中间支撑起屋脊的那根脊檩。同其他少数名族一样,在苗族上梁是等大事,他们将对天、对自然、对祖先的崇拜寄托在梁木身上,并赋予它很多美好的愿望。

苗族建房过程中的这些仪式不仅调节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提供人们社会交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中传递着苗族文化的精神内含。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所在,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不断变化且最易消失的,而民俗、观念、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这些非物质的成果却是最长久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麻勇斌编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石朝江编 《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李国章编《雷公山苗族传统文化》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周相卿编《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吴荣臻主编《苗族通史》(5册)民族出版社2007

吴一文、覃东平著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苗寨吊脚楼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摘要:吊脚楼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侗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吊脚楼不仅是居住的容器,还是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综合体,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是过去文化的遗存,蕴含着人类过去活动的珍贵材料。本文以黔东南西江苗寨为例,简要分析吊脚楼营造中蕴含的文化因子,对我们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文化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吊脚楼文化 指导意义

G1

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其特点是房屋前部架空,后半部分搁置在坡崖上,如同一个人坐在山腰中,稳定性非常好。吊脚楼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民居建筑类型,它造型独特,施工技艺精湛,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苗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中伴随的相关的仪式、习俗等都真实的反映了苗族自然而然原生性的、祖先传下来的文化生活。

一、屋址的选择

苗寨人选屋基一般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房屋大门最好对着山坳,不能建在山背上和山沟里。选屋基时,由屋主在本地或去外村去找有名望的长者或地理先生帮忙选地基。对准备选取的地基通产采用占卜的方法,以求吉利。占卜法有多种:一是“植物卜”,如在屋基上事先栽植树、竹,或者那些即将枯死的,以植物的死活决定屋基的吉凶,使用这种方法的多是那些家里条件不宽裕或没找到地理先生的,相对来说比较随意;二是“米卜”,屋主先在所选的地方拿一把泥土,碾碎后放到已经拌好酒曲、准备酿酒的糯米饭里,反复拌匀,装进瓦坛,密封。十天后揭开坛盖,如果这坛酒香甜可口,便是吉兆,如果发酵不好,便是凶兆,必须另外择址。

二、材料的确定

材料的选择上,主要讲究的是木料的选择。有的人选择枫木做柱和枋;有的人喜欢用杉木和椿树做为主要材料。在盛产杉木的黔东南地区,所选梁木、檩子、枋子、柱头等基本都是杉木。由于吊脚楼由巢居时代的“巢”发展演化而来,提供巢居安全的主要物件是支撑着巢的“树”,因此人们对提供舒适与安全的树充满感恩之心;在“巢”逐渐进化成为干栏式木屋之后,感恩的对象就由树转化为柱,尤其是起关键支撑作用的中柱。因此,在材料选择中,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

选中柱时要求选用枝叶繁茂、未被雷击、杆直而圆且结果的树,隐喻生命的茂盛,即人财两发、富贵双全。过去,苗族人选择高大笔直的枫木作为中柱,认为枫木做中柱能发子发孙。砍伐做中柱的树要选吉日,请一个三代同堂且儿女皆

有的中年男子来砍树或先砍。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及糯米饭等到树脚祭奠。先念祭词,念完之后,分东西给大家吃,然后砍树。木匠先砍三斧,方由他人砍伐。这三斧中,若落地木片外皮朝上,则认为不吉利;外皮朝下,则吉利。树倒地时,要朝向日出的东方,寓意生命、吉祥,而且东方又是苗族的老家。

三、开挖基脚

挖基脚也要选择黄道吉日,不能用“闭”“破”两日,这两日建房房屋会倒塌。在下地脚前,木匠师傅要先敬鲁班:“鲁班师傅送我这把曲尺,(房屋)乱做乱好,绝无差错。” 然后在今后房屋神龛的位置上,杀掉公鸡,再用鸡血洒遍整个屋基,并拿曲尺到处挥扫,同时嘴中念念有词:“大人小孩,各人带各人的灵魂到外边去,一会儿我要开桩了,水龙旱龙你们全到外边去。”之后才打桩划线,这样既不伤害别的生灵,也不影响自己的安居,打桩划线后开挖基脚。

四、掌墨师傅发墨

在苗族,人们通常会选那些名望高、有过硬的技术且有儿有女、多子多福的木匠做掌墨师傅,所谓的掌墨师傅,就是指整个吊脚楼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人们认为他们不但有相应的与神灵沟通的法术,而且有精湛的技艺,功底够深,经他们指导搭接的木构件衔接紧密。据西江的一位侯姓师傅讲,若将来要拆除某一座房屋,没有掌墨木匠师傅的指导,根本很难拆开,不知从何处入手。另外,苗族人认为掌墨师都有一些由师傅传给的“秘诀咒语”,具有某种神性,能与鬼神沟通。神性好的师傅建造的房屋可令居住者更容易发财兴旺。

五、选宝梁

苗家建房要选一根宝梁,十分讲究。在立房的头一天,房主家要到山坡上挑选一棵杉木做宝梁,选用的杉木要长的枝叶茂盛,尺寸规格和檩子大小一样。选好树后,当天回到家里带上煮好的两条鲤鱼、一小碗糯米饭、猪肉、米酒和香纸,在上梁那天的凌晨去山坡上选定的宝树下烧香祭祀,然后将树砍倒,再抬下山,且在抬的过程中不能更换肩膀。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同是建吊脚楼,与苗寨不同的是侗族选梁柱时会选择椿树,而且不会挑选笔直粗壮的树,相反选的梁柱必须是有点弯曲的,忌笔直,意在指主人家在外做人不能太直,为人处世要圆滑一些,否则易受欺负,做事吃亏。

六、立房子

立房前的晚上或当天早上要请当地的鬼师来“打白虎”,使其在立房时不出来捣乱。由主人家准备鲤鱼、白皮纸剪花、公鸡、大米,在屋基里用小木柴铺成一个平台架,摆上祭器,插上纸花,鬼师念咒宰杀公鸡祭祀屋基,求其坚固,立房安全。后由木匠烧香烧纸,鬼师将供桌上的一碗白米沿地基四周撒放,作为人鬼的分界线。主人套牛使犁,沿白米线犁上一圈,是为“动土”。 在一只红公鸡的鸡冠上锥出血,用血擦中柱和木匠的工具。还要备一簸箕糯米饭祭祀祖先或鲁班师傅后才能立房。(如图 立房时的仪式)

跟立房同一天进行的还有上宝梁。吊脚楼作为穿斗式木构架,在力学结构上并不需要梁,这里所说的梁是指位于房屋正中间支撑起屋脊的那根脊檩。同其他少数名族一样,在苗族上梁是等大事,他们将对天、对自然、对祖先的崇拜寄托在梁木身上,并赋予它很多美好的愿望。

苗族建房过程中的这些仪式不仅调节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节奏,提供人们社会交往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仪式中传递着苗族文化的精神内含。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所在,一个民族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是不断变化且最易消失的,而民俗、观念、文化传统等精神层面这些非物质的成果却是最长久的,它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麻勇斌编 《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石朝江编 《中国苗族哲学社会思想史》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李国章编《雷公山苗族传统文化》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

周相卿编《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吴荣臻主编《苗族通史》(5册)民族出版社2007

吴一文、覃东平著 《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内容

  • 西江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 [摘要]用于居住的房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建筑,而且是一种组织形态的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一整套复杂的目的和信念.西江苗寨的吊脚楼源于南方干栏式建筑,两处的地形地貌皆不相同,具体的气候环境也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建筑风格会延续至今呢?即使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苗民已经对房屋进行了许多改进,但是 ...

  • 刍议西江千户苗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摘  要:西江苗族是贵州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全国及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有传统的民族特点,而且至今保存较好.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陈设着一部苗族的文化历史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展厅.西江千户苗寨有着远近闻名的刺绣.蜡染. ...

  • 凤凰古城自助游景点攻略
  • 凤凰古城自助游景点攻略 凤凰自助游攻略网位于被称中国最美丽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是一个新兴的文化旅游城市,由张家界导游稻家乐经营主办,现在凤凰旅游已经由以前的旅行社接待主流量转向自助游.自驾游.自由行等形式!为了迎合市场发展,为广大自助游游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凤凰自助游攻略网诞生了,凤凰自助游 ...

  • 凤凰古城自助游
  • 凤凰古城自助游 3-5月份前往凤凰古城,此时凤凰古城正值春暖花开之时,可以感受到充满绿意的凤凰古城 欢迎来到凤凰古城,有任何疑问请致电4006 369 888 (免长途话费) 凤凰古城简介(http://www.hnphoenix.com/)或者(http://www.hnfhgc.com/): 凤 ...

  • 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民居探究
  • 摘要:黔东南苗族侗族民居建筑集干栏式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于一身,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形成了吊脚楼群落式民居建筑形式,如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还有多种民族文化融合,多种宗教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化多建筑样式的古镇镇远.通过黔东南的田野调查,让我们对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民居建筑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华民族民 ...

  • 试析黔东南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创新
  • [摘 要] 文章阐释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建筑风格呈现的多样化民族特色,分析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苗族侗族民族建筑特色的影响,提出黔东南民族建筑也应在传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要在保护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加以创新. [关键词] 黔东南;民族特色;建筑 ...

  • 8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 贵州民族服饰采风报告 2013年4月19日,我们扬州大学服装1001班的全体同学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乘上了K11列次火车,开始了为期九天的贵州采风之行. 次日下午,我们到达了此次采风之行的第一站-镇远.二十多小时的火车,让大家都已疲惫不堪,但镇远这座自然之美的历史古城,以它清新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瞬间 ...

  • 中国最美的十大村落
  • [导语] :我们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地貌.奇异景观,但是中国国内 最吸引人的也许是这些带有浓浓人情味儿的美丽村落.少数名族的瑶寨.侗寨. 藏寨.苗寨.哈尼寨,客家的土楼.宏村与婺源的古民居,各有各的魅力,这些 都是玩家一生必去的地方- [关键词] 喀纳斯 丹巴 西江 开平碉楼 西递宏村 江西 ...

  • [贵州]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
  •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一千多户人家,所以被成为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村口留个影. 千户苗寨是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层层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