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形成的社会文化因素

  【摘要】用于居住的房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建筑,而且是一种组织形态的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一整套复杂的目的和信念。西江苗寨的吊脚楼源于南方干栏式建筑,两处的地形地貌皆不相同,具体的气候环境也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建筑风格会延续至今呢?即使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苗民已经对房屋进行了许多改进,但是其主架构以及建筑技艺的核心部分仍然保存完好,究其原因,就是影响建筑形式的首要因素――社会文化影响力。房屋的建筑受此民族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其形式与风格。   【关键词】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社会文化      自然环境、气候和场地等物质因素对西江苗寨整体村落布局及其美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苗族先民早期的大迁徙,并不具有必然性,不是为了找寻一个最合适的定居之处才进行的主动迁徙活动,而是由于战争、民族与部落间的冲突,造成了苗族先民四处逃亡以求生存之地的境地。曾经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苗民,已经被证实是贵州西江苗族的直系祖先,但是当西江苗族先民从江浙地区迁往内陆时,也并没有直接到达黔东南地区,而是几经辗转才进驻西江。西江深处云贵高原山区,自然环境很适合生存,且具有天然屏障抵御其他部族再次袭击,所以苗族人便在西江生活了两千多年。西江吊脚楼建筑风格的传承,乃是苗民继承了上古苗族的社会文化,每一代苗民都按照一定的习俗、制度规范生活,都具有相同的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一、文化   文化在这里指社会的观念、制度和习俗性活动。原始性和风土性的建筑形式,很少体现个体的欲望,而是整个群落对于理想环境的目标和追求。因此,这样的形式必然具有象征价值,它将文化上的观念和感情付诸实物。   苗民生活的村寨周围,一定要生长着充沛的树木,因为苗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神灵会附于日常事物之上从而加以崇拜。苗族尤为崇拜枫木,会在最靠近村寨的四周种上枫树,作为保寨树保佑所有村民,而且保寨树是严禁攀折和砍伐的。苗族人崇拜枫木是有原因的,相传苗族的始祖蚩尤,同轩辕氏黄帝的部族曾发生激烈的斗争,黄帝伐蚩尤,蚩尤九战九胜于黄帝,将黄帝逼退。然而在最后一次战役中,黄帝擒获了蚩尤,为了报九败于蚩尤的仇,黄帝用蚩尤氏族的图腾树枫木做成枷锁,然后杀蚩尤于黎山之上,并将枫木枷锁弃于荒山。随后黎山长满枫木,于是苗族后裔更加崇拜信仰枫木,还会定期祭祀大风木。因此,村寨周围需要大量的树木,尤其是枫木,是苗民们理想家园的必备条件。   苗族人还崇拜人造物,如桥、土地菩萨和水井等,其中,对桥的崇拜是最典型的人造物崇拜。苗族认为桥有阳桥和阴桥之分。阳桥是用木料或石料架设于河溪或水沟之上以利于行走的桥,其用意旨在一族人共同修建,有齐心协力的含义。西江苗寨的白水河围绕着村民居住的东北坡流过,呈圆弧形,将东北坡隔成了类似半岛的区域。河上共建了三座桥,成为风雨桥,它们分别建于村寨之头、村寨之尾以及正对寨前广场之处,除了便于人们行走,更重要的意义则是风水作用。另一种阴桥是架设于堂屋内的地面,短仅几尺,按桥的长宽挖穴嵌入,旨在求妻生子。但是这样的阴桥如今在苗寨中已经很少见了。苗族人还信仰的土地菩萨,是按房屋结构造一栋小屋,有半米高,也有一米多高的,屋内竖立一个泥塑或拟人化的石头菩萨。土地菩萨多建于要道旁或寨口山坳上,旨在祈求六畜兴旺,村寨平安。   苗族先民定居西江,并沿山坡建房居住,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平地稀少,苗民为了保证水稻的种植,便将宝贵的平地用作耕地。出去农田用地外,西江苗寨中剩余的几块面积有限的平坦地,苗民们将其铺上石板,修葺成一个个小型广场,稍大的广场上摆有苗族大鼓,还有挂着牛角的石柱。苗族的习俗中,集体活动数量很多,他们相当重视群体的活动或者仪式。寨子中除了两块面积稍大的广场作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外,有些宅屋前的小空地也作为平时小规模的议事地。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祖先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可以时刻保佑自己的家庭,所以苗族人也崇拜祖先。苗族非常重要的祖先崇拜的节日时鼓社节,关于鼓的来历,相传是姜央制鼓。祭祀祖宗的那一年称为“鼓社节”或者“祭鼓节”。苗族把鼓视为祖先灵魂依托的圣物,需要定期有大型的祭祀活动拜谒祖先的灵魂,于是便有了鼓社节。因此,村寨中的广场在苗族生活习俗中也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止有鼓社节,比如起活路、开秧门、吃新节和苗年等传统活动也需要在广场举行。   二、风气   风气指关于行事规范的约定俗称。西江苗寨能够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村容寨貌以及山山水水,并且还能保持先民传承下来的装束、风俗习惯,都是因为苗族所特有的“榔规民约”,它是苗族社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纽带。   大致来说,西江苗寨的榔规民约议定有:村容寨貌不得破坏,小到风景树、小树,大到护寨林等;水源灌溉方面,各条小渠水沟归各家,禁止抢占他人资源;田土保护方面,自家田归自家耕,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由于苗族尤其崇拜信仰树木,因此在山林保护方面也有严格规定,山林的种植和保护都分配到各家各户,村民需完全遵照榔规民约履行职责。   通过大致了解西江苗族的榔规民约可以发现,苗族非常重视群居生活,喜爱和追求和谐、安定的群居。不但各种传统仪式、活动和劳作需要集体进行,饮食起居的“家”也要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圈,在生活圈内可以完成日常生活的任何事情,且整体性很强。这就是西江苗寨给人的直观感受:精致而紧密,村寨虽然不大,但是功能俱全,村民们也安居乐业,充分体现了原始性村落的朴实与和谐。   从以上两点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江苗寨的宅形和村落布局,是苗族的传统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苗族喜群居,重视集体活动,重视村寨的整体布局;信风水,定期要集中举行祭祀活动和节日庆典,村民之间日常交流频繁,平常喜欢在家门前的空地或者寨子中的小道上攀谈,各家的宅屋间隔不远,联系紧密。西江苗寨这种聚落形式,在整体上可以视为一个生活场景,而各家的宅屋只是整个生活范围内较为私密、隐蔽的局部,不存在属于各自的绝对的界限和区域。      作者简介:   邝翼星(1986-),男,汉族,贵州大学2009级人文学院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摘要】用于居住的房屋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建筑,而且是一种组织形态的制度,这种制度产生于一整套复杂的目的和信念。西江苗寨的吊脚楼源于南方干栏式建筑,两处的地形地貌皆不相同,具体的气候环境也不同,为什么同样的建筑风格会延续至今呢?即使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苗民已经对房屋进行了许多改进,但是其主架构以及建筑技艺的核心部分仍然保存完好,究其原因,就是影响建筑形式的首要因素――社会文化影响力。房屋的建筑受此民族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其形式与风格。   【关键词】苗寨吊脚楼;美学特征;社会文化      自然环境、气候和场地等物质因素对西江苗寨整体村落布局及其美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并非决定性的因素。苗族先民早期的大迁徙,并不具有必然性,不是为了找寻一个最合适的定居之处才进行的主动迁徙活动,而是由于战争、民族与部落间的冲突,造成了苗族先民四处逃亡以求生存之地的境地。曾经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苗民,已经被证实是贵州西江苗族的直系祖先,但是当西江苗族先民从江浙地区迁往内陆时,也并没有直接到达黔东南地区,而是几经辗转才进驻西江。西江深处云贵高原山区,自然环境很适合生存,且具有天然屏障抵御其他部族再次袭击,所以苗族人便在西江生活了两千多年。西江吊脚楼建筑风格的传承,乃是苗民继承了上古苗族的社会文化,每一代苗民都按照一定的习俗、制度规范生活,都具有相同的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民族的集体无意识。   一、文化   文化在这里指社会的观念、制度和习俗性活动。原始性和风土性的建筑形式,很少体现个体的欲望,而是整个群落对于理想环境的目标和追求。因此,这样的形式必然具有象征价值,它将文化上的观念和感情付诸实物。   苗民生活的村寨周围,一定要生长着充沛的树木,因为苗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神灵会附于日常事物之上从而加以崇拜。苗族尤为崇拜枫木,会在最靠近村寨的四周种上枫树,作为保寨树保佑所有村民,而且保寨树是严禁攀折和砍伐的。苗族人崇拜枫木是有原因的,相传苗族的始祖蚩尤,同轩辕氏黄帝的部族曾发生激烈的斗争,黄帝伐蚩尤,蚩尤九战九胜于黄帝,将黄帝逼退。然而在最后一次战役中,黄帝擒获了蚩尤,为了报九败于蚩尤的仇,黄帝用蚩尤氏族的图腾树枫木做成枷锁,然后杀蚩尤于黎山之上,并将枫木枷锁弃于荒山。随后黎山长满枫木,于是苗族后裔更加崇拜信仰枫木,还会定期祭祀大风木。因此,村寨周围需要大量的树木,尤其是枫木,是苗民们理想家园的必备条件。   苗族人还崇拜人造物,如桥、土地菩萨和水井等,其中,对桥的崇拜是最典型的人造物崇拜。苗族认为桥有阳桥和阴桥之分。阳桥是用木料或石料架设于河溪或水沟之上以利于行走的桥,其用意旨在一族人共同修建,有齐心协力的含义。西江苗寨的白水河围绕着村民居住的东北坡流过,呈圆弧形,将东北坡隔成了类似半岛的区域。河上共建了三座桥,成为风雨桥,它们分别建于村寨之头、村寨之尾以及正对寨前广场之处,除了便于人们行走,更重要的意义则是风水作用。另一种阴桥是架设于堂屋内的地面,短仅几尺,按桥的长宽挖穴嵌入,旨在求妻生子。但是这样的阴桥如今在苗寨中已经很少见了。苗族人还信仰的土地菩萨,是按房屋结构造一栋小屋,有半米高,也有一米多高的,屋内竖立一个泥塑或拟人化的石头菩萨。土地菩萨多建于要道旁或寨口山坳上,旨在祈求六畜兴旺,村寨平安。   苗族先民定居西江,并沿山坡建房居住,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平地稀少,苗民为了保证水稻的种植,便将宝贵的平地用作耕地。出去农田用地外,西江苗寨中剩余的几块面积有限的平坦地,苗民们将其铺上石板,修葺成一个个小型广场,稍大的广场上摆有苗族大鼓,还有挂着牛角的石柱。苗族的习俗中,集体活动数量很多,他们相当重视群体的活动或者仪式。寨子中除了两块面积稍大的广场作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外,有些宅屋前的小空地也作为平时小规模的议事地。苗族信仰“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认为祖先死后灵魂依然存在,可以时刻保佑自己的家庭,所以苗族人也崇拜祖先。苗族非常重要的祖先崇拜的节日时鼓社节,关于鼓的来历,相传是姜央制鼓。祭祀祖宗的那一年称为“鼓社节”或者“祭鼓节”。苗族把鼓视为祖先灵魂依托的圣物,需要定期有大型的祭祀活动拜谒祖先的灵魂,于是便有了鼓社节。因此,村寨中的广场在苗族生活习俗中也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不止有鼓社节,比如起活路、开秧门、吃新节和苗年等传统活动也需要在广场举行。   二、风气   风气指关于行事规范的约定俗称。西江苗寨能够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村容寨貌以及山山水水,并且还能保持先民传承下来的装束、风俗习惯,都是因为苗族所特有的“榔规民约”,它是苗族社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纽带。   大致来说,西江苗寨的榔规民约议定有:村容寨貌不得破坏,小到风景树、小树,大到护寨林等;水源灌溉方面,各条小渠水沟归各家,禁止抢占他人资源;田土保护方面,自家田归自家耕,不允许任何人侵犯;由于苗族尤其崇拜信仰树木,因此在山林保护方面也有严格规定,山林的种植和保护都分配到各家各户,村民需完全遵照榔规民约履行职责。   通过大致了解西江苗族的榔规民约可以发现,苗族非常重视群居生活,喜爱和追求和谐、安定的群居。不但各种传统仪式、活动和劳作需要集体进行,饮食起居的“家”也要联系紧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活圈,在生活圈内可以完成日常生活的任何事情,且整体性很强。这就是西江苗寨给人的直观感受:精致而紧密,村寨虽然不大,但是功能俱全,村民们也安居乐业,充分体现了原始性村落的朴实与和谐。   从以上两点社会文化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江苗寨的宅形和村落布局,是苗族的传统社会文化所决定的。苗族喜群居,重视集体活动,重视村寨的整体布局;信风水,定期要集中举行祭祀活动和节日庆典,村民之间日常交流频繁,平常喜欢在家门前的空地或者寨子中的小道上攀谈,各家的宅屋间隔不远,联系紧密。西江苗寨这种聚落形式,在整体上可以视为一个生活场景,而各家的宅屋只是整个生活范围内较为私密、隐蔽的局部,不存在属于各自的绝对的界限和区域。      作者简介:   邝翼星(1986-),男,汉族,贵州大学2009级人文学院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相关内容

  • 试析黔东南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创新
  • [摘 要] 文章阐释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建筑风格呈现的多样化民族特色,分析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苗族侗族民族建筑特色的影响,提出黔东南民族建筑也应在传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要在保护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加以创新. [关键词] 黔东南;民族特色;建筑 ...

  • 刍议西江千户苗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摘  要:西江苗族是贵州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全国及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有传统的民族特点,而且至今保存较好.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陈设着一部苗族的文化历史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展厅.西江千户苗寨有着远近闻名的刺绣.蜡染. ...

  • 一寨一山一始祖_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开发策略分析论文
  • 一寨一山一始祖 --雷山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及开发策略分析 廖永伦 摘要:文化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原生性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就显现出了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正确认识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和旅游地资源禀赋,对旅游地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雷山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背 ...

  • 中国最美的十大村落
  • [导语] :我们不出国门,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地貌.奇异景观,但是中国国内 最吸引人的也许是这些带有浓浓人情味儿的美丽村落.少数名族的瑶寨.侗寨. 藏寨.苗寨.哈尼寨,客家的土楼.宏村与婺源的古民居,各有各的魅力,这些 都是玩家一生必去的地方- [关键词] 喀纳斯 丹巴 西江 开平碉楼 西递宏村 江西 ...

  • 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民居探究
  • 摘要:黔东南苗族侗族民居建筑集干栏式吊脚楼.鼓楼.风雨桥于一身,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形成了吊脚楼群落式民居建筑形式,如西江千户苗寨,肇兴侗寨.还有多种民族文化融合,多种宗教融合而形成的多元化多建筑样式的古镇镇远.通过黔东南的田野调查,让我们对黔东南苗族侗族乡土民居建筑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华民族民 ...

  • 中国十大民居,各具特色看点十足!
  • 我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民俗文化,而其中的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1.开平碉楼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世界文化遗产,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中西合璧的民居,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开平碉楼为多层 ...

  • 苗寨吊脚楼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 苗寨吊脚楼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摘要:吊脚楼是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苗族.土家族.侗族等的传统民居样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吊脚楼不仅是居住的容器,还是当地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的综合体,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是过去文化的遗存,蕴含着人类过去活动的珍贵材料.本文以黔东南西江苗寨为例,简要分 ...

  • [贵州]美丽的西江千户苗寨
  •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有一千多户人家,所以被成为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村口留个影. 千户苗寨是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层层叠 ...

  • 西江千户苗寨;舞阳河风景区旅游攻略
  • 在连续半个月的加班后,终于迎来了一上午的清闲时光.闲来无事,翻看以前的照片.眼睛停留在去年五月的那次独行之旅,看着气势如虹的西江千户苗寨.本来很早就决定两个人一起去.最后却变成了我一个人的行走.突然就想起了安妮<眠空>里的那句话,"万事万物,最终只有承若和牺牲,会让我们彼此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