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教学案例和反思

1、人有两个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人、个大”三个字。

2、认识逗号、句号,会数句子。

3、理解“做工”、“思考”“创造”等词的意思。

4、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创造’‘做工”“思考”等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那你们可要仔细听了:一撇一捺,支撑天下,打一个字

2、谁猜出来了?(指名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啊?

3、还有谁和他猜得一样?真聪明,你们都猜对了!!

4、来看老师写这个字。先写撇,再写捺,注意哦,捺的起笔要低一些。它的声母是r,韵母是前鼻音en,谁来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5、谜语说“一撇一捺,支撑天下”,为什么人能支撑天下呢?告诉你们,因为人有宝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有两个宝)

6、谁来读课题?(正音:相机写出两个的轻声和宝的第三声)齐读课题

7、人究竟有哪两个宝贝呢?想知道吗?请你认真看,注意听老师读

8、范读

9、你现在知道“人“的宝贝是什么吗?(相机认读:双手  大脑 强调:双 手翘舌音  脑  鼻音)

10、小朋友们你自己想读课文吗?请你打开书68页,捧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1、自读课文。

二、初读

(一)认识标点符号

出示课文:小朋友,仔细瞧这几个彩色的符号。蓝颜色的叫“逗号”,用在句子中间,表示我们在朗读时看到它,要注意停顿;红色圆圈的叫“句号“,(跟读: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一个这样的句号就表示有一句话。一起来数数看,这篇课文有几个句号?(三个)那课文就有几句话呢?(三句)

(二)读准课文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一带而过,生字词前面已有铺垫)

谁来读?指名两人读后齐读

2、出示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谁愿意试试看?指名读3人  (有问题时可相机出示“做工  会  思考”的小黑板进行正音),分男女生读

3、出示最后一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1)要读好这一句,我们先来读好这个词语:

出示:“创造”认读  平翘舌音要注意

2)现在把它们放回句中,谁想来读?指名读

4、 三句连起来谁能读好?自己看着屏幕先练一练。齐读

三  细读

1、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贝。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读读课文的第二句,想想看!(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他们是人的两个宝)

2、理解“做工”

①出示书上69页的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②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的双手会……”)

  ③师: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这样做事、工作就叫“做工”。  

3、启发想象,理解“思考”。

大脑会干什么?“思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看图想象:他们在做这些事时会想些什么?

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1、人有两个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识绿线内的七个生字和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人、个大”三个字。

2、认识逗号、句号,会数句子。

3、理解“做工”、“思考”“创造”等词的意思。

4、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解“创造’‘做工”“思考”等词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那你们可要仔细听了:一撇一捺,支撑天下,打一个字

2、谁猜出来了?(指名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啊?

3、还有谁和他猜得一样?真聪明,你们都猜对了!!

4、来看老师写这个字。先写撇,再写捺,注意哦,捺的起笔要低一些。它的声母是r,韵母是前鼻音en,谁来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5、谜语说“一撇一捺,支撑天下”,为什么人能支撑天下呢?告诉你们,因为人有宝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有两个宝)

6、谁来读课题?(正音:相机写出两个的轻声和宝的第三声)齐读课题

7、人究竟有哪两个宝贝呢?想知道吗?请你认真看,注意听老师读

8、范读

9、你现在知道“人“的宝贝是什么吗?(相机认读:双手  大脑 强调:双 手翘舌音  脑  鼻音)

10、小朋友们你自己想读课文吗?请你打开书68页,捧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11、自读课文。

二、初读

(一)认识标点符号

出示课文:小朋友,仔细瞧这几个彩色的符号。蓝颜色的叫“逗号”,用在句子中间,表示我们在朗读时看到它,要注意停顿;红色圆圈的叫“句号“,(跟读:句号)表示一句话结束;一个这样的句号就表示有一句话。一起来数数看,这篇课文有几个句号?(三个)那课文就有几句话呢?(三句)

(二)读准课文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第一句: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一带而过,生字词前面已有铺垫)

谁来读?指名两人读后齐读

2、出示第二句: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

谁愿意试试看?指名读3人  (有问题时可相机出示“做工  会  思考”的小黑板进行正音),分男女生读

3、出示最后一句: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

1)要读好这一句,我们先来读好这个词语:

出示:“创造”认读  平翘舌音要注意

2)现在把它们放回句中,谁想来读?指名读

4、 三句连起来谁能读好?自己看着屏幕先练一练。齐读

三  细读

1、课文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贝。为什么说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呢?读读课文的第二句,想想看!(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所以他们是人的两个宝)

2、理解“做工”

①出示书上69页的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②小组交流: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学生练说“××的双手会……”)

  ③师: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这样做事、工作就叫“做工”。  

3、启发想象,理解“思考”。

大脑会干什么?“思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看图想象:他们在做这些事时会想些什么?

他们做这些事不仅要用手,还要用脑,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相关内容

  •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共7篇)
  • 篇一:<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篇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孟国珍 整堂课教学节奏把握较好,重视了课文表达方法的赏析,做到了读写有机 ...

  • 新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二.为何写课后教学反思 三.如何写好教学反思 四.教学反思的类型 五.教学反思的途径 六.课后反思的原则 七.教学反思的内容 八.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怎样写好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

  •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
  • 题目: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摘 要]著名学者周士渊说:"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力量也是习惯".费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 ...

  • 生物课后反思与教学
  • 生物课后反思与教学 山东省临清市第二中学 张秀君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认为"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反 ...

  • 穷人的教学反思(共8篇)
  • 篇一:穷人教学反思 <穷人>教学反思 冼村小学 凤翠芳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在本文的教学上,我力求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 德.首先,我在教学开始时采用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 ...

  • 神奇的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 <神奇的数字与编码>教学反思 作者:浮云忘忧 提交日期:2009-12-20 14:39:00 | 分类: | 访问量: 2862 教学目标:1.了解邮政编码及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数字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数字编码的编排 2.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

  • [精品]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
  • 磁现象和磁场教学反思一: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接触或观察过磁体,对磁现象并不陌生, 但这些东西在学生的头脑中只是有印象,缺乏理论系统地归纳和整理. 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着.要引导学生展开空间想象就显得很重要,所以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同时利用投影,巧设提问,使学生的观察方向化,通过改变小磁针位置观 ...

  • 100以内加减法(二)教学反思
  • 第一课时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计算课,我一改过去说明法则,反复训练的教法,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究.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用口算,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二课 ...

  • 人教版[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1.DOC
  • 人教版<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 思 教学内容: <反比例的意义>是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比例>中的内容.是在学过"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学生分 ...

  •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 第27卷第6期2007年6 月 CU RR ICU LUM , TEA CH IN G M A TER IA L AN D M ETHO D Vol. 27, No. 6 June , 2007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熊士荣1, 徐远征2, 罗艳1, 尹笃林1 3 (1.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