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怀:"天府之国"的演变

“天府之国”的演变

王双怀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内容提要:“天府之国”是指金城千里、物产丰饶、环境优美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曾先后出现过9个“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盆地、北京地区、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其中关中盆地倍受青睐,成都平原名闻遐迩,北京地区也有较大影响,其它几个“天府”知名度相对较低。这些“天府之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都经历了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天府之国”的形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与人类的良性开发活动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中国古代 天府之国 环境变迁

说起“天府之国”,人们自然会想到四川。因为现在只有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名。但在历史上,“天府之国”并不是四川的专称。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曾有9个地区获得过“天府之国”的殊荣。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天府之国”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有人对“天府之国”进行过研究,但研究的范围较小,发表的成果也比较少①。最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展了评选“新天府”的活动②,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阐明影响天府之国演变的因素,从而使人们对“天府之国”形成新的认识。

一、“天府之国”的概念

“天府之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翻开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天府”、“天府之国”等不同的词汇。在探讨“天府之国”演变之前,有必要首先弄清这些概念的含义。

“天府”一词,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历史上的“天府”有多种含义:一是西周官名。主管宗庙礼器。《周礼·大宗伯》:“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二是星官名称。指房宿或天市诸星。《汉书·天文志》:“房为天府”。《晋书·天文志》:“天市一名天府”③。三是人体穴位。在腋下三寸。《黄帝内经·灵枢译解》:“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日天府”。四是人的“灵府”,表示思想深邃,富有智慧。《庄子·齐物》:“孰能知不言之辨,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④。五是国家图书室或档案馆。《宋书·百官志》:“汉西京图籍所藏有天府”⑤。《宋史·世家·吴越钱氏》:“山川土田,又尽献于

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9]研究成果之一。

①相关论文有:袁廷栋:《“天府之国”由来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1期)、赵琦:《川西高原造就了“天府之国”》(《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陈瑶:《李冰:成就天府之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第3期)、熊梅:《论“天府之国”的兴替》(《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陈子谦:《“天府”新解》(《天府新论》2006年第5期)等。 ②《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期。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3《天文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战国)庄子撰,(晋)郭象注:《庄子》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⑤(梁)沈约:《宋书》卷40《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

天府”⑥。六是朝廷或天廷。《晋书·陶侃传》:“珍奇宝货,富于天府”⑦。《初学记·礼部上》:“天有五帝,集居大微„„立帝之府,是为天府”⑧。七是国库或天子府库。《唐会要·缘封杂记》:“邑收家税,半于天府”⑨。《资治通鉴》:“征赋有加而天府尤贫”。胡三省注曰:“天府,谓天子府藏也”⑩。八是自然条件很好的地方。《史记索隐》:“府,物所藏。言天尊此所藏,若天府然。”《通鉴音注》:“府,聚也。万物所聚谓之天府。”九是适宜人类生活的富庶之地。《册府元龟·闰位部》:“秦号富强,蜀称天府”⑾。《列朝诗集·丙集》:“神州应东井,天府擅西秦”⑿。显然,前七种“天府”与“天府之国”无涉,后两种则有“天府之土”之意,与“天府之国”关系密切。

据文献记载,最先把“天府”作为地理概念使用的人是战国后期的苏秦。《战国策》卷3载: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苏秦来到秦国,对刚即位的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⒀“天府”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地理概念,很快被世人所接受。从此,人们便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土”,以赞美该地的殷实与富

庶。 “天府之国”的概念是由秦汉之际的张良明确提出来的。在苏秦游说秦国130多年后,张良发明了“天府之国”一词。《史记》卷55载:西汉建立后,刘敬建议奠都关中,汉高祖踌躇不决。当时的大臣多是山东人,认为建都洛阳较好:“洛阳东有城皋,西有觳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张良不以为然,对汉高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专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⒁于是汉高祖决定以关中为都。据苏秦、刘敬、张良等人所讲,“天府之国”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被山带河”、“号称陆海”,环境优美;(2)“沃野千里”,“蓄积饶多”,人民殷富;(3)“地势形便”,安全舒适,可以建都。 如果说“天府”的概念比较复杂,那么“天府之国”的概念则比较单一。作为地理名词,“天府”与“天府之国”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二者都是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具有沃野广阔、资源丰富、百姓富裕的含义。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天府”的本意侧重于经济方面,主要强调该地的富庶;“天府之国”还包含政治、军事因素,旨在强调该地的区域优势。自从张良正式提出“天府之国”的概念后,这个名词便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一直使用了2200多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使用“天府之国”这个概念时,会将它简称为“天府”。在这种场合下,“天府”与“天府之国”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弄清了这些问题,我们就来探索“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480《吴越钱氏》,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⑦《晋书》卷66《陶侃传》。

⑧(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3《礼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⑨(宋)王溥:《唐会要》卷90《缘封杂记》,中华书局1955年版。 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35,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⑾(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195《闰位部·惠民》,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⑿(明)何景明辑:《列朝诗集》丙集第十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

⒀(汉)刘向:《战国策》卷3《秦策·苏秦始将连横》,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⒁(汉)司马迁:《史记》卷55《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汉书》卷40《张良传》、《前汉纪》卷3《高祖》所载略同。

⒂详参拙文《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刊《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⒂。这个时期,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基本形成,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的美名。

战国后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秦国迅速崛起,而东方6国则相继衰落。当时秦国的中心区域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又称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至渭北诸山,平原广莫,土壤良沃,农业素称发达①。秦国凭借关中“四塞”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向外扩张,对东方诸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出身于“纵横家”的苏秦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在公元前338年游说秦惠王时,对秦国的地理形势和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建议秦惠王称帝,结

果未被采纳。后来他又去游说燕文侯,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②。这样,在战国后期便出现了两个“天府”:一个是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一个是燕都蓟城所在的北京小平原。这两个地区虽然都被称为“天府”,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一带的自然环境和富庶程度是不能与关中盆地相比的。战国末年,秦国在成都平原修建了都江堰,在关中地区开凿了郑国渠,使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史载“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鄂、杜之饶,号称‘陆海’,四塞为固,被山带河。秦氏资之,遂平海内。”③也就是说,秦始皇正是依托关中优越的地理形势,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失时机地向东方六国发起进攻,在短短的10年中,先后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

秦代对关中盆地进行了良性开发,特别是郑国渠灌区建成,有效地改造了渭北一带的“泽卤之地”,使整个关中盆地成为千里沃野,世人称之为“陆海”④。秦末天下大乱,关中一度沦为战场,但仍具有良好的统治基础。正因为如此,楚汉战争结束后,刘敬建议汉高祖定都关中。留侯张良分析了当时关中的形势,认为经过秦代的开发,关中盆地已经成为“天府之国”,是最适宜建都的地方。于是汉高祖即日奠都关中。由于张良所提出的“天府之国”的概念比“天府”更适合关中的实际情况,所以从西汉初期开始,人们就把关中称为“天府之国”了。汉王朝在定都关中之后,通过移民等多种手段,加大了开发关中的力度。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与水路交通,扩大了旧有的灌溉渠系,又兴建了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漕渠、龙首渠、灵轵渠、樊惠渠、蒙茏渠和漳渠等一系列新的水利工程。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犁、耧等生产工具,在关中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通过集约使用水肥,实现精耕细作,夺取高额丰产。班固《西都赋》云:“郑白之沃,衣食之原。提封五万,疆场绮纷。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汉书·地理志》载:“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鄂、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⑤于是关中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⑥东汉时建都洛阳,但并未对关中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后汉书》载:关中“沃野千里,原隰弥望。保殖五谷,桑麻条畅„„厥土之膏,亩价一金。”⑦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富庶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4—54页。

②《史记》卷69《苏秦列传》。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舆地考八·古雍州》。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卷65《东方朔传》略同。

⑥《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⑦(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上·杜笃传》。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较前也有所发展。秦灭燕后,在其地设代、广阳诸郡进行管理。西汉时设广阳国及涿、渔阳诸郡,属幽州剌史部。东汉为广阳、渔阳、涿郡,属冀州。但作为“天府”,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与此相反,成都平原脱颖而出,成为“天府”。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时常遭受岷江水患,人民生活颇为艰难。公元前215年前后,李冰修成都江堰,灌溉蜀、广汉、犍为三郡,于是蜀中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了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区之一。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景帝时,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繁县(今彭县、郫县及新都县部分地区)农田1700余顷①。其后武阳县(今属彭山、蒲江)拦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农田。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兵连祸接,成都平原相对较为安定。公元208年,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③。这种说法反映了成都平原已经成为“天府”的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宋)洪迈:《隶释》卷15《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东晋)陈寿:《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府之国”

魏晋南北朝是个大分裂的时代,其基本特点是南北对立或东西对抗,政权众多,战乱频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经常遭受战争的破坏,但相对而言,仍是最发达的地区,继续保持着“天府之国”

的美誉。成都“天府”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渐步人辉煌。北京地区归于沉寂。太原一带也被称为“天府之国”。

关中“天府”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依旧受到世人的青睐。如三国时,王朗上表说:关中“有鄠杜膏腴之饶,池阳谷口之利,泾渭三川之水,郑国白渠之溉。每年成熟,雨灌并亩。至今号为‘陆海’”④。西晋时,淳于定对王模说:“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⑤建议他继续关抚关中,不到朝廷但任司空之职。东晋十六国时期,苻登、杨定、雷恶地与姚苌等争夺关中地区的统治权。古成诜对姚苌说:“三秦天府之国,主上十分已有其八。今所在可虑者苻登、杨定、雷恶地耳,自余琐琐焉足论哉。”⑥北魏末年,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欲逃往荆州。柳庆建议他前往关中投靠宇文泰。说“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宇文泰忠诚奋发,朝廷之良臣也。以陛下之圣明,仗宇文泰之力,用进可以东向而制群雄,退可以闭关而固天府。此万全之计也。荆州地非要害,众又寡弱,外迫梁寇,内拒欢党。斯乃危亡是惧,宁足以固鸿基。以臣断之未见其可。”帝深纳之⑦。北周时,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于谨对北周太祖说:“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士骁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且天子在洛,逼殖群凶。若陈明公之恳诚,算时事之利害,请都关右,帝必嘉而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之业,千载一时也。”太祖大悦⑧。这些事例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关中地区文化积淀丰厚,仍是理想的“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在三国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亮点。成都平原的崛起是与蜀汉政权和诸葛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诸葛亮在治蜀期间,在联吴、和戎、平定南中的同时,对都江堰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堰官进行管理,同时征调丁男1200人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蜀国出现大治的局面。此后尽管四川曾发生过一些战乱,但都江堰等大型水利设施还是被保留下来。可以说,这是四川开发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遗憾的是,后来他六出祁山,病死于五丈原,蜀汉为西晋所灭。此后,在东晋与十六国的对抗时期和南朝与北朝的对抗时期,四川地区相对较为安定。虽然不像三国时期那样受人关注,但仍保持着“天府”的形象。故晋人常璩说:“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22,《上求正贷民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⑤《晋书》卷37《南阳王模》。

⑥《晋书》卷116《姚苌传》。

⑦(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2《柳庆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

⑧《周书》卷15《于谨传》。

⑨《华阳国志》卷3《蜀志》。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天府之国,那就是太原盆地。太原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南北朝时,才有人说太原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北齐书》记载:“唐邕,天保初为给事中,兼中书含人„„邕非唯强济明辨,然亦善揣帝意,取进多途,是以恩宠日隆,委任弥重。帝又尝对邕曰:‘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含人。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①也许是由于太原盆地太小的缘故,太原作为“天府之国”只是昙花一现,宋朝以后,这种称谓便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册府元龟》卷461;《北齐书》卷40《唐邕传》略同。

四、隋唐五代的“天府之国”

隋唐五代基本上是大一统的时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都得到较大发展。北方地区医治了战争的创伤,恢复了昔日的元气。南方经济突飞猛进,基本达到了北方的水平。作为老牌的“天府之国”,关中地区在隋唐两代独领风骚,实现了再度辉煌。成都平原由“天府”晋升为“天府之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江淮地区经济日益繁荣,成为“关系着全国经济盛衰的地区”②。太原和北京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却不再享有“天府”的称号。

据史书记载,隋王朝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不仅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而且使古老的关中“天府”焕发了青春。隋朝末年,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曾对他说:“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③,建议他西入关中,夺取政权。其后李渊将在太原起兵,刘文静等人也对他说:“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兴兵,西入以图大事”④。这说明隋朝人对关中极为重视。唐朝建立后,继续奠都关中。唐都长安集聚了大量人口,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了解决百万人口的物质需求,唐王朝一方面大力发展漕运,另一方面加大了开发关中的力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

年间,关中地区达到繁华的顶点:“三秦奥壤,陆海良田,原隰条分,沟塍脉散。泾渭傍润,郑白疏流,荷锸成,云决渠降雨,粳稻漠漠,黍稷油油,无爽蝉鸣之期,有至凤冠之稔。”⑤安史之乱使关中地区遭受了一场浩劫。程元振劝唐肃宗迁都洛阳。但郭子仪委托兵部侍郎张重光上奏说:“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⑥,反对迁都。由此可见,尽管安史之乱对关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关中在唐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遗憾的是,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军阀朱温“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⑦。经过这次浩劫,宏伟的长安城被毁灭了,一代名都,化为灰烬,关中“天府”,随之衰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3《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旧唐书》卷57《刘文静》。

⑤(清)董诰等:《全唐文》卷980《对射田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旧唐书》卷120《郭子仪》。

⑦《资治通鉴》卷264。

成都平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发,到唐代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唐代为了开发四川盆地的水资源,曾在盆地内修建过许多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大致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扩建都江堰灌区,增加益州和鼓州的溉田面积;二是在成都平原北部和涪江冲积平原上兴建水渠,以灌溉绵州和汉州境内的农田;三是在成都平原南面的岷江冲平原上兴建堤堰,以灌溉眉州境内的农田。史载太宗贞观元年(627),高士廉在益州大规模扩建都江堰,“于故渠外别更疏决”,使蜀中“大获其利”①。同年,神泉县北20里建成折脚堰,“引水溉田”②。盘石县北70里有一个周回60里的百枝池,水源丰富,贞观六年(632),薛万彻决池引水东流。高宗永徽五年(654),白大信在罗江县北5里筑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并供县城使用。龙朔三年,刘凤仪在阴平县西北2里开利人渠,引马阁水入县溉田。大体与此同时,导江县也修建了侍郎堰和百文堰等水利工程,引江水灌溉彭益等处田地。武则天当政时期,刘易从决县的沲江,凿渠引水,灌溉九陇、唐昌等处田地。唐玄宗开元年间,剑南道采访使章仇兼琼在彭山县筑通济大堰及10条小堰,自新津中江口引渠南下120里,溉田1600余顷。在温江县因蜀王故渠开新源水,以漕西山竹木。又在新津县西南2里筑远济堰,“分四筒

穿渠,引水溉眉州通义、彭山之田”。此外,还在成都北18里筑堤成万岁池,积水溉田。唐德宗时,龙安县人在县东南23里修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雒县人也筑堤堰溉田400余顷。因此,成都平原经济飞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陈子昂多次上疏盛赞巴蜀的富足。他说:“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又京都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蜀国之珍府”③。“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④。“夫蜀都天府之国,金城铁冶,而俗以财雄,弋猎田池,而士多豪侈”⑤。到唐代后期,以益州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社会经济仅次于扬州,故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⑥。由于蜀地“土腴谷羡,储从易办”⑦,故每当中原有事,关中受到威胁的时候,唐代帝王都要驾幸巴蜀。明代学者于慎行说:“长安之地,天府四塞,辟如堂之有室。蜀以膏沃之土处其阃阈,辟如室之有奥,风雨晦明有所依而蔽焉。”⑧

太原是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故在唐代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亲至太原视察。在唐高宗当政时期,曾派李勣扩建太原城池。太原旧有东西二城,西城,是原来的旧城,东城贞观十一年李勣所修。中间为汾水所隔,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派精明强干的崔神庆为并州长史,神庆架桥筑“中城”,把东西二城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⑨,使并州成了名符其实的北方重镇。其后更将太原升为“北都”。在京津一带,唐王朝设幽、蓟等州,其后又设范阳节度使进行管辖,使这一地区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已经没有人把这里称为“天府之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晋)刘响:《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2《地理志》。

③《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蜀川军事》。

④《全唐文》卷212,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

⑤《全唐文》卷215,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

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年版。

⑦《新唐书》卷140《崔圆传》。

⑧(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12《形势》,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⑨《旧唐书》卷77《崔义玄传附崔神庆传》。

五、宋辽夏金时期的“天府之国”

宋辽夏金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京津一带先后处于辽、金的统治之下,关中等老牌的“天府之国”或被边缘化,或沦为战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⑩,江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新的“天府之国”。

五代以后,长安城被毁,关中地区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关中经济也大幅度下滑。首先,各县人口大量流失。到北宋初年,京兆府人口降至52720户⑾,根本不能与唐朝时期的情况相比。由于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因而到处是一派残破荒凉:“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兰亭古痤藏狐貉,椒壁遗迹牧马牛。万古不随人事改,独余清渭向东流。”但当社会安定之后,关中经济亦有所恢复。《邵氏闻见录》载:宋代“长安尚有秦、汉游侠之风,地多长杨、老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23页。

⑾(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

耕桑最盛,古称‘陆海’”①。《宋大诏令集》:“关中富饶,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②。故仍有人将关中称为“天府之国”。如北宋王禹偁诗云:“咸秦古天府,百二诚帝疆”③。南宋初年,郑骧曾建议定都关中。“高宗初以直秘阁知同州兼沿河安抚使,时谋巡近甸金陵、南阳、长安为驻跸计。骧言南阳、金陵偏方,非兴王地。长安四塞,天府之国,可以驻跸。”④《三朝北盟会编》也说,关中“据山河百二之险,自古号天府之国。保关中所以卫京师。脱若关中有警,则所以为朝廷忧者,又不可胜言也。经略左丞忠义一节,勤劳百倍,所以为国家计者,至矣尽矣。”⑤张阐也有类似的说法:“金归我关中,此地古号天府,乃祖宗社稷之灵,天下莫大之福。而议者过计,以为金弃空城以饵我,他日富实敌将复至不,如守蜀之得策,其说疎矣。”⑥这说明,关中地区的影响依然存在。 这一时期,成都“天府”远离北宋首都开封和南宋首都临安,并受到农民起义影响和宋金战争的摧残。北宋初年未经大战取得四川,使成都平原避免了较大的社会振荡。但由于当地土地兼并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军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杀人“不可胜计”⑦,导致劳动力大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都平原的经济建设。此后社会趋于稳定,成都府路人口有所增加,农业资源也有所开发,经济实力基本达到唐代的水平。但好景不长,在北宋末年及南宋前期,金人大举南侵。虽然宋军在川陕之战中获得胜利,但四川盆地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巨大的军费开支拖了这个“天府之国”的后腿,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江南地区河湖众多,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是名闻遐尔的鱼米之乡。秦汉以前,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落后。其后北人南迁,给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的开发,江南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南北经济基本持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唐王朝在财政上不得不倚重于“江南八道”。到了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了。“嗟乎!江淮而南,天府之国。周世宗之威武,我太祖之神圣,非一朝一夕而得。”⑧显然,在宋人心目中,江南地区已经是“天府之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7,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宋大诏令集》卷212《政事六十五·贬责十·赵全降朝请大夫制》,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列朝诗集》乙集第三,王禹偁《咏史》。

④《宋史》卷448《郑骧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略同。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 ⑥(宋)熊克:《中兴小纪》卷28,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⑦《宋史》卷466《王继思传》。

⑧(宋)李观:《吁江先生全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1665年清刻本。

六、元明清时期的“天府之国”

南宋末年,蒙古兴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通过西征和南进,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从此,中国进入了长期统一的历史阶段。在元明清时期,天府之国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北京地区成为最有名的“天府之国”。古老的关中“天府”逐渐衰微,成都“天府”也受到战争的创伤。江南“天府”的称号被“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法取代。但闽中地区、盛京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加入了“天府之国”的行列。

元明之际,人们还保持着对关中“天府”的历史记忆。在蒙古国晚期,宪宗蒙哥大封同姓,让忽必烈在南京和关中之间选择封地。忽必烈选择了关中,原因是“南

京河徙无常,土薄水浅,舄卤生之,不若关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陆海”⑨。明初朱元璋曾与群臣讨论建都地点,有人建议他定都关中,理由是关中乃“险固金城,天府之国。”⑩有明一代,不少人曾都对关中形胜表示赞赏⑾。有人甚至从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明)宋濂:《元史》卷158《姚枢》,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⑩(明)张惟贤等:《明太祖实录》卷45,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⑾(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32,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大学衍义补》卷86。

水的角度,认为关中是“中龙”所在①,认为“天下形胜,惟地与兵。汉都长安,阻河山之险,左殽右蜀,太华泾渭,表里襟带,金城千里,隐然天府之国矣„„可谓兵形地势两兼得之,于以镇安四方,巩固万代,永永无斁”②。但到了清代,还有不少人将关中地区称为“陆海”。如清代中期,陕西巡抚毕沅说:“西安、同州、凤翔三府,邠、乾二州,沃野千里,实为陆海奥区”③。清代晚期,胡燏棻说:“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④,甚至建议清政府迁都于关中。但事实上,关中已失去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国”这一称号仅见于方志之中⑤,或成为人们对关中历史的追忆。清朝灭亡后,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称作“天府之国”了,甚至就连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些人,都不知道关中曾经是“天府之国”,只知道它是“八百里秦川”。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是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重要的“天府之国”。明成祖诏群臣议建北京时,就有人将北京称为“天府之国”了。“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切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⑥其后李贤在《大明一统志》中说:“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自唐虞三代以来都邑之盛未有过焉者也。”⑦章潢在《图书编》中也有类似说法⑧。明代诗人欧大任有“万年天府国,佳气满燕州”的诗句⑨。清统治者更喜欢把北京一带称为“天府之国”。乾隆十二年敕撰之《皇朝文献通考》云:“京师为古燕蓟之域,地势雄厚,沧海环其左,太行峙其右,喜峰、古北诸关口卫其后,据九州之上游,南面而临天下。自古天府之国无过于此。”⑩。乾隆三十九年敕撰之《钦定日下旧闻考》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重关峻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哉!”⑾清人吴元莱在《畿辅通志》原序中说“京师故燕冀地„„倚长城为屏障,凭太行

为股肱。潞水南趋,直沽东下,达济汶以通漕运,所谓金汤千里,天府之国也。故自辽、金、元、明皆都此而莫之易。”⑿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宣传,北京这个“天府之国”的知名度不仅超过了关中盆地,甚至超过了成都平原。 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曾多次遭受战争的破坏,但仍保持着“天府之国”的称谓。宋元之际,蒙古军对四川地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蹂躏,导致成都“天府”的严重衰退。但到元代中期以后,成都一度出现过“家给人足,民庶晏然,年谷丰衍”的景象⒀。元末刘桢认为,“蜀形胜之地,东有瞿塘,北有剑门,沃野千里,所谓天府之国”⒁,建议徐寿辉部将红巾元帅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政权后,也曾派人向朱元璋夸耀其“天府之国”的富庶⒂。明人蔡清说:“自古说蜀道难,然其险处亦只在蜀门。若到其地,则所谓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似乎果平易矣。”⒃彭韶说:“蜀之地,南抚蛮獠,西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章潢:《图书编》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明)王祎:《王忠公文集》卷11《汉南北军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③(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36《户政十一·农政上·敬陈农桑四务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④(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16《政体·变法上·上变法自强条陈疏》。 ⑤(清)刘于义等:《陕西通志》卷7,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⑥《明太宗实录》卷1822。

⑦(明)李贤等编:《大明一统志》卷1。

⑧(明)章潢:《图书编》卷35。

⑨(清)钱谦益辑:《列朝诗集》丁集第六,欧大任:《燕京篇》,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⑩(清)嵇璜等:《皇朝文献通考》卷269,浙江书局1882年版。

⑾(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5引《读书一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⑿(清)李鸿章等:《畿辅通志·原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⒀(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14《碑志》八,中华书局1997年版。

⒁《明太祖实录》卷19。

⒂《明太祖实录》卷21;《明史纪事本末》卷11《太祖平夏》略同。 ⒃(明)朱柏庐辑:《易经蒙引》卷6,民国抄本。

吐蕃,上络东井。岷嶓镇其域,汶江出其徼,以褒斜为前门,灵关为后户,峨嵋为城郭,南中为苑囿。绿以剑阁,阻以石门,而越负秦,地大且要,诚天府之国也。”①王士性说:“川中郡邑„„惟成都三十余州县一片真土,号称沃野,既坐平壤,又占水利,盖岷、峨发脉,山才离祖,满眼石垄,抱此土块于中,实天作之,故称天府之国云。”可见成都这个“天府”在明代影响是较大的。但明末清初,蜀中战火不息,遭受“开辟以来未有之劫”,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与前代“既庶且富”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②。直到乾隆当政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湖广填四川”活动的展开,才逐渐形成“无水旱之灾,秋成常获丰稔”的局面③。

在明代,闽中开始跻身“天府之国”的行列。闽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带。福建在宋代得到较大发展,到明代形成8府分治的格局,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八闽”。位于福建东南部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4府,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分布较为合理,粮食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的栽培达到较高水平,商业贸易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时人屠本唆非常喜欢这些地方,他在《闽中海错疏·原序》中说:“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海镜江珧,虎头脚凭。虾寄蠏变蛤化凫,竒形异质,总总林林。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其间彼有此无,十而二三耳。”④由于他的倡导,就有人把这里称为“天府之国”了。然而在历史文献中,这种称呼并不多见。 到了清代,沈阳一带成为“天府之国”。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在清代称为“盛京”,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海拔较低,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物产较为丰富。清代有学者从尊君的角度出发,有意抬高盛京的地位。《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盛京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故在统治者的心目中,也成了天府之国。清高宗至盛京,认为该地“洵乎天府之国,兴王之会也。”⑤其后《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亦云:“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于是,盛京也就跻身于“天府之国”的行列。但终清之世,将盛京称为“天府之国”的人很少。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再也没有人说“盛京”一带是“天府之国”了。

继沈阳之后,武威地区也被称为“天府之国”。武威古称“姑臧”、“凉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是丝路重镇之一。这里曾经是前凉、后凉首都的

所在地,至唐代趋于繁荣。唐人沈亚之说:“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⑥但安史之乱后一度陷于吐蕃,“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⑦宋元以降,河西走廊一带的经济有所恢复。清代学者吴大成对凉州十分赞赏,他在《西夏书事》中写到咸平六年(1003)冬十月赵保吉袭破西凉府时说:“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嗣后保吉身亡,德明终能保守灵、夏,岂非凉州畜牧甲天下,借以养成锐气哉!”⑧这是将武威称作“天府之国”的唯一记载。

把台湾东部地区称为“天府之国”,也是清代的事。清初郑成功准备收复台湾的时候,有“荷兰甲螺何斌负债走夏,盛陈[台湾]沃野千里,为天府之国,且言可取之状。”⑨《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也说:“台湾为天府之国”,“台东,天府之国也。”⑩在清代,台湾自然条件较好,且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台东和嘉南平原。其所谓“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台东而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48,线装书局2003年版。

②(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49《兵政》五边防上,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③(清)庆桂等:《清高宗实录》卷1486,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④(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⑤《清高宗实录》卷202。

⑥(清)董诰等:《全唐文》卷784《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古雍州》,中华书局1972年版。 ⑧(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7,广文书局1986年版。

⑨(清)连横:《台湾通史》卷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⑩(清)连横:《台湾通史》卷28《虞衡志》:卷31《拓植列传》。

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天府之国”逐渐沉寂。沈阳、闽中、武威、台东等地自不待言,就连北京地区也失去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只有四川还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于是,“天府之国”便成了四川的代称。

七、影响天府之国变迁的因素

以上是历史时期“天府之国”演变的基本情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千年间“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战国后期,关中盆地和北京一带就先后获得“天府”的美誉。秦汉之际,关中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开始跻身于“天府”的行列。南北朝末年,太原附近一度被称为“天府之国”。隋唐两代,关中盆地高度发展,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宋辽夏金时期,北方地区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而江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到元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天府之国”,而闽中、沈阳、武威、台东等地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后关中等老天府或趋于衰落,或有了新的称谓,只有四川盆地仍保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为什么“天府之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影响“天府之国”演变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大量资料来看,“天府之国”的演变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有时候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府之国”首先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府”本身包含着“天然宝库”的意思。古人在谈到关中盆地、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陆海”。如东汉人杜笃也说:“夫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禹贡》所载,厥田惟上„„滨据南山,带以泾、渭,号日陆海,蠢生万类。卡便楠檀柘,蔬果成实。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①此类说法在文献中多有记载,说明在那个时代,关中等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动物、植物等自然条件本身比较优越,非常适合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少,但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并不太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有关。就此而言,“天府之国”也是人为创造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天府之国”,都是人们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不断努力创造出来的,都凝结着人类智慧。例如成都平原本身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但在先秦时代经常遭受岷江水灾。自从李冰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府”。史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壅江作塴,穿郫江以行舟舡,又溉灌三郡。”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②古人认为,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号为陆海”,是由于李冰开凿都江堰的功劳③。而关中号为“陆海”,也是由于“秦开郑国,汉作白沟”④。这种说法虽不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人类具

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自然,开发资源,优化环境。毫无疑问,人为因素在“天府之国”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自然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历史时期一些“天府之国”的衰落往往与自然环境的恶化有关。关中盆地的情况就是如此。五代以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⑤,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关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与先秦、秦汉时期同日而语。正如《钦定续通志·都邑略》作者所说:“唐承隋都长安,本周、秦旧地,议都邑者以此为首选。然阅世久远,盛极而衰。所谓地绝其脉,水化其味者,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传上·杜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田赋考六·水利田》略同。

③《全唐文》卷793《创筑罗城记》;(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8,清抄本。 ④(宋)李昉等:《太平御鉴》卷75《地部》四○引崔寔《政论》,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⑤参见拙文《五代时期关中生态环境的变迁》,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

复秦、汉以前之旧。”①勿庸置疑,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直接导致一些“天府之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人为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上所述,关中“天府”的衰落与当地宋元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关中盆地在周秦汉唐时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也是最早的“天府”和“天府之国”,其生态环境为什么会逐渐恶化呢?因为关中地区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一方面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到唐代后期,关中这个天府之国就出了问题。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军阀朱温对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导使关中人口外迁,水利失修,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②。此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转移,关中失去了中心地位,不再受到关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摧残,残破的景象长期得不到恢复。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起来,关中在全国的地位继续下降,最终失去了“天府之国”的桂冠。

审视“天府之国”演变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府之国”的形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关,与人类的良性开发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而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恶果。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大多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但它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天府之国”是大自然中的宝地,是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经营它,但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使它遭到破坏。我们需要“天府之国”,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需要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总结历史上“天府之国”形成与衰落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嵇璜等:《钦定续通志》卷110《都邑晷》,浙江书局1886年铅印本。

②拙著《人为因素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刊《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页。

“天府之国”的演变

王双怀

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

内容提要:“天府之国”是指金城千里、物产丰饶、环境优美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曾先后出现过9个“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盆地、北京地区、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附近、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其中关中盆地倍受青睐,成都平原名闻遐迩,北京地区也有较大影响,其它几个“天府”知名度相对较低。这些“天府之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都经历了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天府之国”的形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关,与人类的良性开发活动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

关键词:中国古代 天府之国 环境变迁

说起“天府之国”,人们自然会想到四川。因为现在只有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的美名。但在历史上,“天府之国”并不是四川的专称。在数千年的历史岁月中,曾有9个地区获得过“天府之国”的殊荣。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天府之国”也经历了发展变化的过程。上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曾有人对“天府之国”进行过研究,但研究的范围较小,发表的成果也比较少①。最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开展了评选“新天府”的活动②,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阐明影响天府之国演变的因素,从而使人们对“天府之国”形成新的认识。

一、“天府之国”的概念

“天府之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翻开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天府”、“天府之国”等不同的词汇。在探讨“天府之国”演变之前,有必要首先弄清这些概念的含义。

“天府”一词,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历史上的“天府”有多种含义:一是西周官名。主管宗庙礼器。《周礼·大宗伯》:“天府掌祖庙之守藏,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二是星官名称。指房宿或天市诸星。《汉书·天文志》:“房为天府”。《晋书·天文志》:“天市一名天府”③。三是人体穴位。在腋下三寸。《黄帝内经·灵枢译解》:“腋下动脉,臂太阴也,名日天府”。四是人的“灵府”,表示思想深邃,富有智慧。《庄子·齐物》:“孰能知不言之辨,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④。五是国家图书室或档案馆。《宋书·百官志》:“汉西京图籍所藏有天府”⑤。《宋史·世家·吴越钱氏》:“山川土田,又尽献于

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06JJD770019]研究成果之一。

①相关论文有:袁廷栋:《“天府之国”由来的历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1985年第1期)、赵琦:《川西高原造就了“天府之国”》(《四川地质学报》2001年第2期)、陈瑶:《李冰:成就天府之国》(《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年第3期)、熊梅:《论“天府之国”的兴替》(《成都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陈子谦:《“天府”新解》(《天府新论》2006年第5期)等。 ②《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1期。

③(唐)房玄龄等:《晋书》卷13《天文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战国)庄子撰,(晋)郭象注:《庄子》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页。

⑤(梁)沈约:《宋书》卷40《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

天府”⑥。六是朝廷或天廷。《晋书·陶侃传》:“珍奇宝货,富于天府”⑦。《初学记·礼部上》:“天有五帝,集居大微„„立帝之府,是为天府”⑧。七是国库或天子府库。《唐会要·缘封杂记》:“邑收家税,半于天府”⑨。《资治通鉴》:“征赋有加而天府尤贫”。胡三省注曰:“天府,谓天子府藏也”⑩。八是自然条件很好的地方。《史记索隐》:“府,物所藏。言天尊此所藏,若天府然。”《通鉴音注》:“府,聚也。万物所聚谓之天府。”九是适宜人类生活的富庶之地。《册府元龟·闰位部》:“秦号富强,蜀称天府”⑾。《列朝诗集·丙集》:“神州应东井,天府擅西秦”⑿。显然,前七种“天府”与“天府之国”无涉,后两种则有“天府之土”之意,与“天府之国”关系密切。

据文献记载,最先把“天府”作为地理概念使用的人是战国后期的苏秦。《战国策》卷3载:秦孝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38),苏秦来到秦国,对刚即位的秦惠王说:“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⒀“天府”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地理概念,很快被世人所接受。从此,人们便把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调雨顺的地方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土”,以赞美该地的殷实与富

庶。 “天府之国”的概念是由秦汉之际的张良明确提出来的。在苏秦游说秦国130多年后,张良发明了“天府之国”一词。《史记》卷55载:西汉建立后,刘敬建议奠都关中,汉高祖踌躇不决。当时的大臣多是山东人,认为建都洛阳较好:“洛阳东有城皋,西有觳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张良不以为然,对汉高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专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⒁于是汉高祖决定以关中为都。据苏秦、刘敬、张良等人所讲,“天府之国”至少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被山带河”、“号称陆海”,环境优美;(2)“沃野千里”,“蓄积饶多”,人民殷富;(3)“地势形便”,安全舒适,可以建都。 如果说“天府”的概念比较复杂,那么“天府之国”的概念则比较单一。作为地理名词,“天府”与“天府之国”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二者都是指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都具有沃野广阔、资源丰富、百姓富裕的含义。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天府”的本意侧重于经济方面,主要强调该地的富庶;“天府之国”还包含政治、军事因素,旨在强调该地的区域优势。自从张良正式提出“天府之国”的概念后,这个名词便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一直使用了2200多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在使用“天府之国”这个概念时,会将它简称为“天府”。在这种场合下,“天府”与“天府之国”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弄清了这些问题,我们就来探索“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元)脱脱等:《宋史》卷480《吴越钱氏》,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⑦《晋书》卷66《陶侃传》。

⑧(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3《礼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⑨(宋)王溥:《唐会要》卷90《缘封杂记》,中华书局1955年版。 ⑩(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35,中华书局1956年版。

⑾(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195《闰位部·惠民》,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⑿(明)何景明辑:《列朝诗集》丙集第十二,中华书局2007年版。

⒀(汉)刘向:《战国策》卷3《秦策·苏秦始将连横》,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⒁(汉)司马迁:《史记》卷55《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汉书》卷40《张良传》、《前汉纪》卷3《高祖》所载略同。

⒂详参拙文《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刊《西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二、战国秦汉时期的“天府之国”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分裂走向统一,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峰⒂。这个时期,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基本形成,关中地区成为“天府之国”,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的美名。

战国后期,“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秦国迅速崛起,而东方6国则相继衰落。当时秦国的中心区域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又称关中盆地,南依秦岭,北至渭北诸山,平原广莫,土壤良沃,农业素称发达①。秦国凭借关中“四塞”和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向外扩张,对东方诸国形成巨大的威胁。出身于“纵横家”的苏秦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在公元前338年游说秦惠王时,对秦国的地理形势和综合国力进行了分析,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建议秦惠王称帝,结

果未被采纳。后来他又去游说燕文侯,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粟支数年。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者也”②。这样,在战国后期便出现了两个“天府”:一个是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一个是燕都蓟城所在的北京小平原。这两个地区虽然都被称为“天府”,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北京一带的自然环境和富庶程度是不能与关中盆地相比的。战国末年,秦国在成都平原修建了都江堰,在关中地区开凿了郑国渠,使其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史载“雍州之地,厥田上上,鄂、杜之饶,号称‘陆海’,四塞为固,被山带河。秦氏资之,遂平海内。”③也就是说,秦始皇正是依托关中优越的地理形势,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失时机地向东方六国发起进攻,在短短的10年中,先后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

秦代对关中盆地进行了良性开发,特别是郑国渠灌区建成,有效地改造了渭北一带的“泽卤之地”,使整个关中盆地成为千里沃野,世人称之为“陆海”④。秦末天下大乱,关中一度沦为战场,但仍具有良好的统治基础。正因为如此,楚汉战争结束后,刘敬建议汉高祖定都关中。留侯张良分析了当时关中的形势,认为经过秦代的开发,关中盆地已经成为“天府之国”,是最适宜建都的地方。于是汉高祖即日奠都关中。由于张良所提出的“天府之国”的概念比“天府”更适合关中的实际情况,所以从西汉初期开始,人们就把关中称为“天府之国”了。汉王朝在定都关中之后,通过移民等多种手段,加大了开发关中的力度。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与水路交通,扩大了旧有的灌溉渠系,又兴建了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漕渠、龙首渠、灵轵渠、樊惠渠、蒙茏渠和漳渠等一系列新的水利工程。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犁、耧等生产工具,在关中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通过集约使用水肥,实现精耕细作,夺取高额丰产。班固《西都赋》云:“郑白之沃,衣食之原。提封五万,疆场绮纷。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五谷垂颖,桑麻铺棻”。《汉书·地理志》载:“秦地于《禹贡》时跨雍、梁二州,《诗·风》兼秦、豳两国。„„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有鄂、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⑤于是关中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域。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⑥东汉时建都洛阳,但并未对关中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后汉书》载:关中“沃野千里,原隰弥望。保殖五谷,桑麻条畅„„厥土之膏,亩价一金。”⑦由此可见,两汉时期关中地区的富庶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史念海:《河山集》,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44—54页。

②《史记》卷69《苏秦列传》。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舆地考八·古雍州》。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⑤《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卷65《东方朔传》略同。

⑥《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⑦(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上·杜笃传》。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较前也有所发展。秦灭燕后,在其地设代、广阳诸郡进行管理。西汉时设广阳国及涿、渔阳诸郡,属幽州剌史部。东汉为广阳、渔阳、涿郡,属冀州。但作为“天府”,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与此相反,成都平原脱颖而出,成为“天府”。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气候温润,物产丰富,是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带时常遭受岷江水患,人民生活颇为艰难。公元前215年前后,李冰修成都江堰,灌溉蜀、广汉、犍为三郡,于是蜀中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了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区之一。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有了很大的发展。汉景帝时,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繁县(今彭县、郫县及新都县部分地区)农田1700余顷①。其后武阳县(今属彭山、蒲江)拦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农田。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②。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兵连祸接,成都平原相对较为安定。公元208年,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对刘备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③。这种说法反映了成都平原已经成为“天府”的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宋)洪迈:《隶释》卷15《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③(东晋)陈寿:《三国志》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府之国”

魏晋南北朝是个大分裂的时代,其基本特点是南北对立或东西对抗,政权众多,战乱频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经常遭受战争的破坏,但相对而言,仍是最发达的地区,继续保持着“天府之国”

的美誉。成都“天府”知名度越来越大,逐渐步人辉煌。北京地区归于沉寂。太原一带也被称为“天府之国”。

关中“天府”在这一时期表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依旧受到世人的青睐。如三国时,王朗上表说:关中“有鄠杜膏腴之饶,池阳谷口之利,泾渭三川之水,郑国白渠之溉。每年成熟,雨灌并亩。至今号为‘陆海’”④。西晋时,淳于定对王模说:“关中天府之国,霸王之地。”⑤建议他继续关抚关中,不到朝廷但任司空之职。东晋十六国时期,苻登、杨定、雷恶地与姚苌等争夺关中地区的统治权。古成诜对姚苌说:“三秦天府之国,主上十分已有其八。今所在可虑者苻登、杨定、雷恶地耳,自余琐琐焉足论哉。”⑥北魏末年,孝武帝元修为高欢所迫,欲逃往荆州。柳庆建议他前往关中投靠宇文泰。说“关中金城千里,天下之强国也。宇文泰忠诚奋发,朝廷之良臣也。以陛下之圣明,仗宇文泰之力,用进可以东向而制群雄,退可以闭关而固天府。此万全之计也。荆州地非要害,众又寡弱,外迫梁寇,内拒欢党。斯乃危亡是惧,宁足以固鸿基。以臣断之未见其可。”帝深纳之⑦。北周时,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于谨对北周太祖说:“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士骁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且天子在洛,逼殖群凶。若陈明公之恳诚,算时事之利害,请都关右,帝必嘉而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之业,千载一时也。”太祖大悦⑧。这些事例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关中地区文化积淀丰厚,仍是理想的“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在三国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亮点。成都平原的崛起是与蜀汉政权和诸葛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诸葛亮在治蜀期间,在联吴、和戎、平定南中的同时,对都江堰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堰官进行管理,同时征调丁男1200人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蜀国出现大治的局面。此后尽管四川曾发生过一些战乱,但都江堰等大型水利设施还是被保留下来。可以说,这是四川开发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遗憾的是,后来他六出祁山,病死于五丈原,蜀汉为西晋所灭。此后,在东晋与十六国的对抗时期和南朝与北朝的对抗时期,四川地区相对较为安定。虽然不像三国时期那样受人关注,但仍保持着“天府”的形象。故晋人常璩说:“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22,《上求正贷民表》,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⑤《晋书》卷37《南阳王模》。

⑥《晋书》卷116《姚苌传》。

⑦(唐)令狐德棻:《周书》卷22《柳庆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

⑧《周书》卷15《于谨传》。

⑨《华阳国志》卷3《蜀志》。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天府之国,那就是太原盆地。太原是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南北朝时,才有人说太原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北齐书》记载:“唐邕,天保初为给事中,兼中书含人„„邕非唯强济明辨,然亦善揣帝意,取进多途,是以恩宠日隆,委任弥重。帝又尝对邕曰:‘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皮裘赐邕云:‘朕意在车马衣裘与卿共敝。’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含人。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①也许是由于太原盆地太小的缘故,太原作为“天府之国”只是昙花一现,宋朝以后,这种称谓便消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册府元龟》卷461;《北齐书》卷40《唐邕传》略同。

四、隋唐五代的“天府之国”

隋唐五代基本上是大一统的时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都得到较大发展。北方地区医治了战争的创伤,恢复了昔日的元气。南方经济突飞猛进,基本达到了北方的水平。作为老牌的“天府之国”,关中地区在隋唐两代独领风骚,实现了再度辉煌。成都平原由“天府”晋升为“天府之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江淮地区经济日益繁荣,成为“关系着全国经济盛衰的地区”②。太原和北京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却不再享有“天府”的称号。

据史书记载,隋王朝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不仅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而且使古老的关中“天府”焕发了青春。隋朝末年,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曾对他说:“关中四塞,天府之国,有卫文升不足为意”③,建议他西入关中,夺取政权。其后李渊将在太原起兵,刘文静等人也对他说:“关中天府,代王冲幼,权豪并起,未有适从。愿公兴兵,西入以图大事”④。这说明隋朝人对关中极为重视。唐朝建立后,继续奠都关中。唐都长安集聚了大量人口,成为闻名遐迩的国际化大都市。为了解决百万人口的物质需求,唐王朝一方面大力发展漕运,另一方面加大了开发关中的力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

年间,关中地区达到繁华的顶点:“三秦奥壤,陆海良田,原隰条分,沟塍脉散。泾渭傍润,郑白疏流,荷锸成,云决渠降雨,粳稻漠漠,黍稷油油,无爽蝉鸣之期,有至凤冠之稔。”⑤安史之乱使关中地区遭受了一场浩劫。程元振劝唐肃宗迁都洛阳。但郭子仪委托兵部侍郎张重光上奏说:“臣闻雍州之地,古称天府,右控陇蜀,左扼崤函,前有终南太华之险,后有清渭浊河之固,神明之奥,王者所都,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兵强士勇,雄视八方,有利则出攻,无利则入守。此用武之国,非诸夏所同”⑥,反对迁都。由此可见,尽管安史之乱对关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关中在唐人的心目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遗憾的是,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军阀朱温“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⑦。经过这次浩劫,宏伟的长安城被毁灭了,一代名都,化为灰烬,关中“天府”,随之衰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53《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旧唐书》卷57《刘文静》。

⑤(清)董诰等:《全唐文》卷980《对射田判》,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⑥《旧唐书》卷120《郭子仪》。

⑦《资治通鉴》卷264。

成都平原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发,到唐代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唐代为了开发四川盆地的水资源,曾在盆地内修建过许多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大致可以分为3种情况:一是扩建都江堰灌区,增加益州和鼓州的溉田面积;二是在成都平原北部和涪江冲积平原上兴建水渠,以灌溉绵州和汉州境内的农田;三是在成都平原南面的岷江冲平原上兴建堤堰,以灌溉眉州境内的农田。史载太宗贞观元年(627),高士廉在益州大规模扩建都江堰,“于故渠外别更疏决”,使蜀中“大获其利”①。同年,神泉县北20里建成折脚堰,“引水溉田”②。盘石县北70里有一个周回60里的百枝池,水源丰富,贞观六年(632),薛万彻决池引水东流。高宗永徽五年(654),白大信在罗江县北5里筑茫江堰,引射水溉田并供县城使用。龙朔三年,刘凤仪在阴平县西北2里开利人渠,引马阁水入县溉田。大体与此同时,导江县也修建了侍郎堰和百文堰等水利工程,引江水灌溉彭益等处田地。武则天当政时期,刘易从决县的沲江,凿渠引水,灌溉九陇、唐昌等处田地。唐玄宗开元年间,剑南道采访使章仇兼琼在彭山县筑通济大堰及10条小堰,自新津中江口引渠南下120里,溉田1600余顷。在温江县因蜀王故渠开新源水,以漕西山竹木。又在新津县西南2里筑远济堰,“分四筒

穿渠,引水溉眉州通义、彭山之田”。此外,还在成都北18里筑堤成万岁池,积水溉田。唐德宗时,龙安县人在县东南23里修云门堰,决茶川水溉田。雒县人也筑堤堰溉田400余顷。因此,成都平原经济飞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陈子昂多次上疏盛赞巴蜀的富足。他说:“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又京都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蜀国之珍府”③。“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④。“夫蜀都天府之国,金城铁冶,而俗以财雄,弋猎田池,而士多豪侈”⑤。到唐代后期,以益州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社会经济仅次于扬州,故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⑥。由于蜀地“土腴谷羡,储从易办”⑦,故每当中原有事,关中受到威胁的时候,唐代帝王都要驾幸巴蜀。明代学者于慎行说:“长安之地,天府四塞,辟如堂之有室。蜀以膏沃之土处其阃阈,辟如室之有奥,风雨晦明有所依而蔽焉。”⑧

太原是唐王朝的发祥之地,故在唐代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亲至太原视察。在唐高宗当政时期,曾派李勣扩建太原城池。太原旧有东西二城,西城,是原来的旧城,东城贞观十一年李勣所修。中间为汾水所隔,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派精明强干的崔神庆为并州长史,神庆架桥筑“中城”,把东西二城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⑨,使并州成了名符其实的北方重镇。其后更将太原升为“北都”。在京津一带,唐王朝设幽、蓟等州,其后又设范阳节度使进行管辖,使这一地区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已经没有人把这里称为“天府之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后晋)刘响:《旧唐书》卷65《高士廉传》。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2《地理志》。

③《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蜀川军事》。

④《全唐文》卷212,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

⑤《全唐文》卷215,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

⑥(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年版。

⑦《新唐书》卷140《崔圆传》。

⑧(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12《形势》,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⑨《旧唐书》卷77《崔义玄传附崔神庆传》。

五、宋辽夏金时期的“天府之国”

宋辽夏金时期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京津一带先后处于辽、金的统治之下,关中等老牌的“天府之国”或被边缘化,或沦为战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⑩,江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新的“天府之国”。

五代以后,长安城被毁,关中地区失去了首都的地位,关中经济也大幅度下滑。首先,各县人口大量流失。到北宋初年,京兆府人口降至52720户⑾,根本不能与唐朝时期的情况相比。由于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因而到处是一派残破荒凉:“客从函谷过南州,略说长安旧日愁。仙隐有峰存紫阁,僧居无寺问红楼。兰亭古痤藏狐貉,椒壁遗迹牧马牛。万古不随人事改,独余清渭向东流。”但当社会安定之后,关中经济亦有所恢复。《邵氏闻见录》载:宋代“长安尚有秦、汉游侠之风,地多长杨、老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⑩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23页。

⑾(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

耕桑最盛,古称‘陆海’”①。《宋大诏令集》:“关中富饶,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②。故仍有人将关中称为“天府之国”。如北宋王禹偁诗云:“咸秦古天府,百二诚帝疆”③。南宋初年,郑骧曾建议定都关中。“高宗初以直秘阁知同州兼沿河安抚使,时谋巡近甸金陵、南阳、长安为驻跸计。骧言南阳、金陵偏方,非兴王地。长安四塞,天府之国,可以驻跸。”④《三朝北盟会编》也说,关中“据山河百二之险,自古号天府之国。保关中所以卫京师。脱若关中有警,则所以为朝廷忧者,又不可胜言也。经略左丞忠义一节,勤劳百倍,所以为国家计者,至矣尽矣。”⑤张阐也有类似的说法:“金归我关中,此地古号天府,乃祖宗社稷之灵,天下莫大之福。而议者过计,以为金弃空城以饵我,他日富实敌将复至不,如守蜀之得策,其说疎矣。”⑥这说明,关中地区的影响依然存在。 这一时期,成都“天府”远离北宋首都开封和南宋首都临安,并受到农民起义影响和宋金战争的摧残。北宋初年未经大战取得四川,使成都平原避免了较大的社会振荡。但由于当地土地兼并严重,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军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杀人“不可胜计”⑦,导致劳动力大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都平原的经济建设。此后社会趋于稳定,成都府路人口有所增加,农业资源也有所开发,经济实力基本达到唐代的水平。但好景不长,在北宋末年及南宋前期,金人大举南侵。虽然宋军在川陕之战中获得胜利,但四川盆地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巨大的军费开支拖了这个“天府之国”的后腿,使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在全国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江南地区河湖众多,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是名闻遐尔的鱼米之乡。秦汉以前,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落后。其后北人南迁,给当地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的开发,江南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到了盛唐时期,南北经济基本持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唐王朝在财政上不得不倚重于“江南八道”。到了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了。“嗟乎!江淮而南,天府之国。周世宗之威武,我太祖之神圣,非一朝一夕而得。”⑧显然,在宋人心目中,江南地区已经是“天府之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7,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宋大诏令集》卷212《政事六十五·贬责十·赵全降朝请大夫制》,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③《列朝诗集》乙集第三,王禹偁《咏史》。

④《宋史》卷448《郑骧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略同。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77,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年版。 ⑥(宋)熊克:《中兴小纪》卷28,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⑦《宋史》卷466《王继思传》。

⑧(宋)李观:《吁江先生全集》卷28《寄上孙安抚书》,1665年清刻本。

六、元明清时期的“天府之国”

南宋末年,蒙古兴起,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通过西征和南进,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从此,中国进入了长期统一的历史阶段。在元明清时期,天府之国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北京地区成为最有名的“天府之国”。古老的关中“天府”逐渐衰微,成都“天府”也受到战争的创伤。江南“天府”的称号被“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法取代。但闽中地区、盛京一带、武威地区和台东地区加入了“天府之国”的行列。

元明之际,人们还保持着对关中“天府”的历史记忆。在蒙古国晚期,宪宗蒙哥大封同姓,让忽必烈在南京和关中之间选择封地。忽必烈选择了关中,原因是“南

京河徙无常,土薄水浅,舄卤生之,不若关中厥田上上,古名天府、陆海”⑨。明初朱元璋曾与群臣讨论建都地点,有人建议他定都关中,理由是关中乃“险固金城,天府之国。”⑩有明一代,不少人曾都对关中形胜表示赞赏⑾。有人甚至从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明)宋濂:《元史》卷158《姚枢》,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⑩(明)张惟贤等:《明太祖实录》卷45,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⑾(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32,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大学衍义补》卷86。

水的角度,认为关中是“中龙”所在①,认为“天下形胜,惟地与兵。汉都长安,阻河山之险,左殽右蜀,太华泾渭,表里襟带,金城千里,隐然天府之国矣„„可谓兵形地势两兼得之,于以镇安四方,巩固万代,永永无斁”②。但到了清代,还有不少人将关中地区称为“陆海”。如清代中期,陕西巡抚毕沅说:“西安、同州、凤翔三府,邠、乾二州,沃野千里,实为陆海奥区”③。清代晚期,胡燏棻说:“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④,甚至建议清政府迁都于关中。但事实上,关中已失去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国”这一称号仅见于方志之中⑤,或成为人们对关中历史的追忆。清朝灭亡后,再也没有人把关中地区称作“天府之国”了,甚至就连生活在关中地区的一些人,都不知道关中曾经是“天府之国”,只知道它是“八百里秦川”。

这一时期,北京地区是全国政治中心的所在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最重要的“天府之国”。明成祖诏群臣议建北京时,就有人将北京称为“天府之国”了。“公侯伯五军都督及在京都指挥等官上疏曰:‘臣等切惟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诚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⑥其后李贤在《大明一统志》中说:“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自唐虞三代以来都邑之盛未有过焉者也。”⑦章潢在《图书编》中也有类似说法⑧。明代诗人欧大任有“万年天府国,佳气满燕州”的诗句⑨。清统治者更喜欢把北京一带称为“天府之国”。乾隆十二年敕撰之《皇朝文献通考》云:“京师为古燕蓟之域,地势雄厚,沧海环其左,太行峙其右,喜峰、古北诸关口卫其后,据九州之上游,南面而临天下。自古天府之国无过于此。”⑩。乾隆三十九年敕撰之《钦定日下旧闻考》云:“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而太行之山,自平阳之绛西来,北为居庸,东入于海,龙飞凤舞,绵亘千里,重关峻口,一可当万,独开南面以朝万国,非天造此形胜也哉!”⑾清人吴元莱在《畿辅通志》原序中说“京师故燕冀地„„倚长城为屏障,凭太行

为股肱。潞水南趋,直沽东下,达济汶以通漕运,所谓金汤千里,天府之国也。故自辽、金、元、明皆都此而莫之易。”⑿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文人墨客的宣传,北京这个“天府之国”的知名度不仅超过了关中盆地,甚至超过了成都平原。 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曾多次遭受战争的破坏,但仍保持着“天府之国”的称谓。宋元之际,蒙古军对四川地区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蹂躏,导致成都“天府”的严重衰退。但到元代中期以后,成都一度出现过“家给人足,民庶晏然,年谷丰衍”的景象⒀。元末刘桢认为,“蜀形胜之地,东有瞿塘,北有剑门,沃野千里,所谓天府之国”⒁,建议徐寿辉部将红巾元帅明玉珍在四川称帝。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政权后,也曾派人向朱元璋夸耀其“天府之国”的富庶⒂。明人蔡清说:“自古说蜀道难,然其险处亦只在蜀门。若到其地,则所谓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似乎果平易矣。”⒃彭韶说:“蜀之地,南抚蛮獠,西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章潢:《图书编》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明)王祎:《王忠公文集》卷11《汉南北军记》,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③(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36《户政十一·农政上·敬陈农桑四务疏》,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④(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16《政体·变法上·上变法自强条陈疏》。 ⑤(清)刘于义等:《陕西通志》卷7,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⑥《明太宗实录》卷1822。

⑦(明)李贤等编:《大明一统志》卷1。

⑧(明)章潢:《图书编》卷35。

⑨(清)钱谦益辑:《列朝诗集》丁集第六,欧大任:《燕京篇》,中华书局2007年版。

⑩(清)嵇璜等:《皇朝文献通考》卷269,浙江书局1882年版。

⑾(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5引《读书一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⑿(清)李鸿章等:《畿辅通志·原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⒀(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14《碑志》八,中华书局1997年版。

⒁《明太祖实录》卷19。

⒂《明太祖实录》卷21;《明史纪事本末》卷11《太祖平夏》略同。 ⒃(明)朱柏庐辑:《易经蒙引》卷6,民国抄本。

吐蕃,上络东井。岷嶓镇其域,汶江出其徼,以褒斜为前门,灵关为后户,峨嵋为城郭,南中为苑囿。绿以剑阁,阻以石门,而越负秦,地大且要,诚天府之国也。”①王士性说:“川中郡邑„„惟成都三十余州县一片真土,号称沃野,既坐平壤,又占水利,盖岷、峨发脉,山才离祖,满眼石垄,抱此土块于中,实天作之,故称天府之国云。”可见成都这个“天府”在明代影响是较大的。但明末清初,蜀中战火不息,遭受“开辟以来未有之劫”,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与前代“既庶且富”的情况形成巨大的反差②。直到乾隆当政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湖广填四川”活动的展开,才逐渐形成“无水旱之灾,秋成常获丰稔”的局面③。

在明代,闽中开始跻身“天府之国”的行列。闽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带。福建在宋代得到较大发展,到明代形成8府分治的格局,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八闽”。位于福建东南部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4府,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分布较为合理,粮食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的栽培达到较高水平,商业贸易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时人屠本唆非常喜欢这些地方,他在《闽中海错疏·原序》中说:“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海镜江珧,虎头脚凭。虾寄蠏变蛤化凫,竒形异质,总总林林。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其间彼有此无,十而二三耳。”④由于他的倡导,就有人把这里称为“天府之国”了。然而在历史文献中,这种称呼并不多见。 到了清代,沈阳一带成为“天府之国”。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在清代称为“盛京”,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海拔较低,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物产较为丰富。清代有学者从尊君的角度出发,有意抬高盛京的地位。《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盛京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故在统治者的心目中,也成了天府之国。清高宗至盛京,认为该地“洵乎天府之国,兴王之会也。”⑤其后《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亦云:“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于是,盛京也就跻身于“天府之国”的行列。但终清之世,将盛京称为“天府之国”的人很少。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再也没有人说“盛京”一带是“天府之国”了。

继沈阳之后,武威地区也被称为“天府之国”。武威古称“姑臧”、“凉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是丝路重镇之一。这里曾经是前凉、后凉首都的

所在地,至唐代趋于繁荣。唐人沈亚之说:“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⑥但安史之乱后一度陷于吐蕃,“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⑦宋元以降,河西走廊一带的经济有所恢复。清代学者吴大成对凉州十分赞赏,他在《西夏书事》中写到咸平六年(1003)冬十月赵保吉袭破西凉府时说:“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嗣后保吉身亡,德明终能保守灵、夏,岂非凉州畜牧甲天下,借以养成锐气哉!”⑧这是将武威称作“天府之国”的唯一记载。

把台湾东部地区称为“天府之国”,也是清代的事。清初郑成功准备收复台湾的时候,有“荷兰甲螺何斌负债走夏,盛陈[台湾]沃野千里,为天府之国,且言可取之状。”⑨《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也说:“台湾为天府之国”,“台东,天府之国也。”⑩在清代,台湾自然条件较好,且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台东和嘉南平原。其所谓“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台东而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明)杨慎:《全蜀艺文志》卷48,线装书局2003年版。

②(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卷49《兵政》五边防上,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③(清)庆桂等:《清高宗实录》卷1486,中华书局1987年版。

④(明)屠本畯:《闽中海错疏·原序》,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⑤《清高宗实录》卷202。

⑥(清)董诰等:《全唐文》卷784《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2《古雍州》,中华书局1972年版。 ⑧(清)吴广成:《西夏书事》卷7,广文书局1986年版。

⑨(清)连横:《台湾通史》卷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⑩(清)连横:《台湾通史》卷28《虞衡志》:卷31《拓植列传》。

近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天府之国”逐渐沉寂。沈阳、闽中、武威、台东等地自不待言,就连北京地区也失去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只有四川还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于是,“天府之国”便成了四川的代称。

七、影响天府之国变迁的因素

以上是历史时期“天府之国”演变的基本情况。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两千年间“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战国后期,关中盆地和北京一带就先后获得“天府”的美誉。秦汉之际,关中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开始跻身于“天府”的行列。南北朝末年,太原附近一度被称为“天府之国”。隋唐两代,关中盆地高度发展,成都平原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名。宋辽夏金时期,北方地区战争频繁,社会动荡,而江南地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到元明清时期,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天府之国”,而闽中、沈阳、武威、台东等地也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其后关中等老天府或趋于衰落,或有了新的称谓,只有四川盆地仍保有“天府之国”的称号。为什么“天府之国”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影响“天府之国”演变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大量资料来看,“天府之国”的演变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有时候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天府之国”首先是大自然的杰作。“天府”本身包含着“天然宝库”的意思。古人在谈到关中盆地、北京地区和成都平原等“天府之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陆海”。如东汉人杜笃也说:“夫雍州本帝皇所以育业,霸王所以衍功,战士角难之场也。《禹贡》所载,厥田惟上„„滨据南山,带以泾、渭,号日陆海,蠢生万类。卡便楠檀柘,蔬果成实。畎渎润淤,水泉灌溉,渐泽成川,粳稻陶遂。”①此类说法在文献中多有记载,说明在那个时代,关中等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动物、植物等自然条件本身比较优越,非常适合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不少,但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并不太多。究其原因,主要与人为活动有关。就此而言,“天府之国”也是人为创造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天府之国”,都是人们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经过不断努力创造出来的,都凝结着人类智慧。例如成都平原本身具有较好的自然条件,但在先秦时代经常遭受岷江水灾。自从李冰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府”。史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壅江作塴,穿郫江以行舟舡,又溉灌三郡。”于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②古人认为,成都平原之所以能够“号为陆海”,是由于李冰开凿都江堰的功劳③。而关中号为“陆海”,也是由于“秦开郑国,汉作白沟”④。这种说法虽不全面,但有一定的道理。人类具

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利用自然,开发资源,优化环境。毫无疑问,人为因素在“天府之国”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自然环境是会发生变化的。历史时期一些“天府之国”的衰落往往与自然环境的恶化有关。关中盆地的情况就是如此。五代以后,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⑤,特别是到明清时期,关中的生态环境已经不能与先秦、秦汉时期同日而语。正如《钦定续通志·都邑略》作者所说:“唐承隋都长安,本周、秦旧地,议都邑者以此为首选。然阅世久远,盛极而衰。所谓地绝其脉,水化其味者,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刘宋)范晔:《后汉书》卷80上《文苑传上·杜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晋)常璩:《华阳国志》卷3《蜀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田赋考六·水利田》略同。

③《全唐文》卷793《创筑罗城记》;(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8,清抄本。 ④(宋)李昉等:《太平御鉴》卷75《地部》四○引崔寔《政论》,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⑤参见拙文《五代时期关中生态环境的变迁》,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增刊。

复秦、汉以前之旧。”①勿庸置疑,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直接导致一些“天府之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人为活动也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上所述,关中“天府”的衰落与当地宋元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直接的关系。关中盆地在周秦汉唐时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也是最早的“天府”和“天府之国”,其生态环境为什么会逐渐恶化呢?因为关中地区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一方面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到唐代后期,关中这个天府之国就出了问题。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军阀朱温对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导使关中人口外迁,水利失修,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②。此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转移,关中失去了中心地位,不再受到关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摧残,残破的景象长期得不到恢复。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起来,关中在全国的地位继续下降,最终失去了“天府之国”的桂冠。

审视“天府之国”演变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府之国”的形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关,与人类的良性开发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而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主要是不良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恶果。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大多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但它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天府之国”是大自然中的宝地,是最适宜人类生活的地方。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经营它,但可能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使它遭到破坏。我们需要“天府之国”,我们的子孙后代也需要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总结历史上“天府之国”形成与衰落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嵇璜等:《钦定续通志》卷110《都邑晷》,浙江书局1886年铅印本。

②拙著《人为因素对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刊《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三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页。


相关内容

  • 商丘古代名称的演变
  • 商丘古代名称及地理区划的演变 商丘,简称商,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商丘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沿海,西扼中原,北接齐鲁,南襟江淮,素有"豫东门户"之称,是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衔接处.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古代商丘的厚重历史文化更增添了这座城市的魄力.商丘拥有五千余年的建城史, ...

  • 高中历史中国八大古都的历史演变
  • 中国八大古都的历史演变 一.选择题: 1.下列都城的古名和今名可以对应的一项是 A.洛邑-郑州 镐京-西安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B.洛邑-安阳 镐京-洛阳 东京-南京 临安-开封 C.洛邑-洛阳 镐京-郑州 东京-南京 临安-安阳 D.洛邑-洛阳 镐京-西安 东京-开封 临安-杭州 D 本题考查 ...

  • 各国名称由来
  • 巧克力之国 "没有巧克力就没有瑞士",这个比喻对瑞士再恰当不过了.瑞士每个商店的橱窗几乎都陈列着巧克力.据统计,每个瑞士人每年消耗巧克力10千克以上,因而瑞士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食用巧克力的世界记录. 墨西哥又叫白银之国,它的白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6%,是第一大白银产国.早在印第安 ...

  • 1新闻周刊 白岩松新闻周刊 白岩松
  • 1.<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则故事透露出当时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什么现象? 2.唐代诗人李绅有<悯农>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 ...

  • 第6课[生产技术的进步]教学设计
  • 第6课生产技术的进步 一.内容主旨: 通过对文献.考古文物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技术的进步,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道铁器和牛耕的结合,为农业的精耕细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了解铁器的广泛使用,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条件:了解秦国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 ...

  •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讲义(2009年版)
  • 目录 第一讲 什么是中国历史地理 ................................................................. 1 第二讲 空间与政权 -- 中国历史政区与地方行政制度 ........................... 1 第一节 分封制- ...

  • [国,國.或]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 [国,國]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字形演变含义 (說文解字 篆體字) 甲骨文 : 古时'或'.'域'和'国'是同一个字.'或'字的一边表示一个区域,一边是戈,表示以干戈守卫. 金文 : 字中两横表示守卫地区的疆界.'或'字就是国家的国字.金文中又以'或'为'域'字. 小篆 : 在字的周围加''(古围字),表 ...

  •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 作者:李慕寒沈守兵 人文地理 1996年08期 提要 本文提出中国地域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至今可以分为十六个地域文化区,文章概括了各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弘扬传统文化,热爱乡土,开展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形成与演变 分区地理特征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 ...

  •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