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运用本币互换协议

上一张

下一张

5月20日,中俄签署了卢布与人民币结算协议,以避免使用美元。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芳】中国人民银行5月30日宣布首次动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方货币,使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4亿韩元(约合240万元人民币)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英国路透社日前刊文称,这意味着总规模达2.5万亿元的中外本币互换协议,五年以来迎来首次实际运用。在中韩近期政经交流密切的背景下,不大的规模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但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看,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报道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自2009年开始与二十多个国家、地区货币当局签署本币互换协议。首次动用本币互换,显示随着贸易往来的纵深发展,已经让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双边货币结算需求得到实质性提升。

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美元地位形成挑战。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虽然货币互换的运用确实对美元产生了替代性作用,但本身并非想挑战美元地位,而是双方出于自身需求使用双边货币。一家韩资银行的中国客户经理则介绍,“中韩签过互换协议还没用过韩元,需求目前还是很少,目前两国贸易融资主要还是用美元,少量用人民币。”

分析人士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元流动性紧张,是中国与多个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的初衷,但其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扬帆出海,互换协议也有了更多内涵。例如在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尼,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而韩国则主要是帮助在华企业进行融资。

与有关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系列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同时,也是支持互换资金便利双边间贸易融资。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例如中国与韩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后,韩国中央银行可根据需要将得到的人民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韩国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就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而是可以直接从本国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出口企业则可收到人民币计值的货款,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中韩政经互动频繁、有升温之势,此举也是体现之一。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室室长禹泰熙6月2日表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第11轮谈判在竞争和电子商务领域取得进展,但在属于核心争议项目的商品领域,双方尚处于交换意见的阶段。韩中FTA第12轮谈判将于下月在韩国举行。

上一张

下一张

5月20日,中俄签署了卢布与人民币结算协议,以避免使用美元。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芳】中国人民银行5月30日宣布首次动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方货币,使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4亿韩元(约合240万元人民币)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英国路透社日前刊文称,这意味着总规模达2.5万亿元的中外本币互换协议,五年以来迎来首次实际运用。在中韩近期政经交流密切的背景下,不大的规模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但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看,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报道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自2009年开始与二十多个国家、地区货币当局签署本币互换协议。首次动用本币互换,显示随着贸易往来的纵深发展,已经让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双边货币结算需求得到实质性提升。

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美元地位形成挑战。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认为,虽然货币互换的运用确实对美元产生了替代性作用,但本身并非想挑战美元地位,而是双方出于自身需求使用双边货币。一家韩资银行的中国客户经理则介绍,“中韩签过互换协议还没用过韩元,需求目前还是很少,目前两国贸易融资主要还是用美元,少量用人民币。”

分析人士介绍,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元流动性紧张,是中国与多个国家签订本币互换协议的初衷,但其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扬帆出海,互换协议也有了更多内涵。例如在阿根廷、马来西亚和印尼,人民币主要是在贸易中充当支付结算的角色;白俄罗斯则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香港是人民币第二大集散中心,货币互换主要是为满足资金供给;而韩国则主要是帮助在华企业进行融资。

与有关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系列本币互换协议,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问题,同时,也是支持互换资金便利双边间贸易融资。其运作机制是,央行通过互换将得到的对方货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使得本国商业机构可以借到对方货币,用于支付从对方进口的商品。例如中国与韩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后,韩国中央银行可根据需要将得到的人民币注入本国金融体系,韩国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时,就不必再使用美元作为交易的中介货币,而是可以直接从本国金融机构借入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出口企业则可收到人民币计值的货款,以有效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汇兑费用。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中韩政经互动频繁、有升温之势,此举也是体现之一。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室室长禹泰熙6月2日表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FTA)第11轮谈判在竞争和电子商务领域取得进展,但在属于核心争议项目的商品领域,双方尚处于交换意见的阶段。韩中FTA第12轮谈判将于下月在韩国举行。


相关内容

  • 浅析中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积极作用
  • 摘 要: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国际上"去美元化"的 ...

  • 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01 11:07 来源: 人民银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 ...

  • 外交部长王毅-中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俄罗斯
  • 外交部长王毅:中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俄罗斯 时政新闻澎湃2014-12-20 09:13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6日,俄罗斯圣彼得堡,行人从街头显示外汇汇率行情的电子牌旁经过. 东方IC 图 [写在前面] 12月20日消息,中国外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分别接受采访,指中国会力所能及向俄罗斯提供帮助 ...

  • 人民币国际化使人民币成第七大支付货币
  • 2014-7-18 14:45:5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gaodongyan我要纠错 网友评论(0)字号:T | T 摘要:人民币展开国际化进程已经历经5年.随着中国政府对跨境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不断推动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七大最常用支付货币. 人民币展开国际化进程已 ...

  • 金砖国家走向金融聚合
  • 新德里金砖峰会表明金砖国家正在酝酿新的金融革命.尽管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格局还将在很长时期内持续,但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态势正在"多元化"的格局中孕育着变革. 金砖国家正在开启新的金融循环,这不仅会改变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形成新的金融聚合模式 ...

  • 论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 作者:陈高翔 武汉金融 2005年03期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居民和实体与在另一国的企业建立长期关系,具有长期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形式.但是,20世纪90年代短期国际资本的迅速膨 ...

  • 国际贸易与投资要闻
  • 国际贸易与投资要闻 2015年第99期(总第357期)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资信评估中心 2015年05月27日 目录 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启动避税调查 ........................................................................... ...

  • "金砖五国"三招挣脱美元束缚
  •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金砖五国,正走在加紧筹建挣脱美元束缚同盟的道路上. 在这场结盟中,拟筹建金砖银行.金砖应急储备基金.金砖能源联盟则成为了金砖国家加快"去美元化"的三大举措,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像金砖国家这样重要的局部地区形成联盟,并取得一定进展之后,会对美元霸主地位产生一定 ...

  • 利率与利息率的习题答案
  • 1.从理论上说,利率的水平是怎样决定的?主要有哪些论点? 答:(1)从理论上说,利率水平的决定取决于以下因素: ①平均利润率 利润是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可分割的总额,当资本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着利润总量,平均利润率越高,则利润总量越大.而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所以利息率要受到平均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