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积极作用

  摘 要: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国际上“去美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货币互换合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推进人民币在境外贸易、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发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货币互换;积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   引言   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暴露了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模式上存在着重大缺陷,让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的同时,也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提出了严重挑战,发展中国家借此机遇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和自己的权益。危机期间,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很多国家开始尝试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坚挺”的人民币成为了很多国家的不错选择,人民币货币互换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一、货币互换的内涵及其发展概况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通常是指市场中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双方的事先约定就是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作为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金融工具,近年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央行重要的金融管理工具,不同的是互换主体是国家或地区。本文采用的货币互换协议(又称“本币互换协议”)定义是互换双方可在必要之时,在一定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向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二、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分别与其他国家已签订了37份央行货币互换协议,达成协议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以及欧洲央行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减轻外汇储备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央行与于2001年12月6日签订的,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大量发达国家国际收支恶化,为防止不断恶化的金融形势波及国内金融业,我国及时重启“汇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对该工具进行创新,并有常态化使用该工具的倾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人民银行主要是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与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从2001年开始,我国先后与东亚六国中央银行签订了9项货币互换协议,合计金额为205亿美元。其中,与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是以美元与对方的本币互换,总金额是105亿美元;日本、韩国及菲律宾这三个国家,则是以人民币与其本币进行的双边货币互换,互换金额折合100亿美元。   三、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积极作用分析   (一)进一进增强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   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社会上虽然存在可供选择的流动性支持措施主要有三种:外汇储备、区域多边或双边流动性救助机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流动性救援机制。但由于后两者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等原因,各国优先积极准备自身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东亚各国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近年来不断增加外汇储备,但是限于自身国内经济实力,以及以及大量外汇储备的高成本以及面对汇率浮动和损失储备的情况,各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金融合作,与相关国家签署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充分发挥其互助救援机制作用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双边国家层面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作为外部流动性支持措施,在使用条件、可获得性及救助速度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各种金融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成了美元之外不错的外汇选择,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是对区域、全球流动性救援的有力支持。同时对于我国而言,只有保全了亚洲邻国的经济稳定,才能使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到最小,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付诸实施,也标志着新兴市场央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与手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有助于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与直接投资增长   与美国签署的互换协议有所不同,我国中央银行推出的双边本币互换在期限和作用上都有所创新。目前未结算的协议均为2011年以后签署,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展期,协议目标除加强金融合作外,还侧重促进贸易和投资。这些货币互换的金融创新能够推动双边国家贸易及投资。其运作机制是,以往国外企业姓我国进口,需用将本币兑换成美元美元支付货款,而我们企业受到美元要兑换成人民币,双方承担大量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而互换货币之后,外国央行在通过货币互换获得人民币后,能够向本国商业银行及本国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支持这些企业以人民币从中国进口商品或者对中国进行人民币直接投资,无需动用美元储备;中国的出口企业可收到人民币计值的货款,可以有效规避以美元计价而造成汇率风险,同时降低汇兑费用,对于双方都有好处。当前国际需求不足对我国沿海出口企业造成比较大影响,与一些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可以扩大海外需求,有助于减轻中国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削减弱势美元带来的汇率风险,刺激两国双边贸易的复苏和经济增长。   (三)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创造条件   在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可使人民币在境外一定程度上实现商品计价、支付手段、结算手段、价值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通过实施双边货币互换,近年来,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不断创出新高,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的越来越受欢迎,流通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主要被用于边贸支付结算,在局部地区成为当地的交易支付手段,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硬通货。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人民币这一职能有所进展,作为官方外汇储备实现了零的突破。2006年12月1日,人民币成为菲律宾中央银行官方储备货币,意味着人民币向国际化跨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柬埔寨也把人民币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我国中央银行下一步应积极扩大与周边各国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别范围和规模,首先实现人民币东盟化、区域化。   四、结论   货币互换协议通常是在危机时被运用的一种货币工具。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推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角度看,本币互换协议有利于境外企业及民众认可并持有人民币,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计划奠定坚实基础,远远不止从资金收益和资金成本上获得好处。(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俊文. 货币互换工具的理论与应用:美联储的实践与启示[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9:31-34.   [2] 王丹,鲁凤玲. 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J]. 中国金融,2012,04:61-62.   [3] 刘文翠,蒋刚林.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现状与制约因素解析[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03:18-25.   [4] 刘文娟. 论中日韩的货币互换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J]. 品牌(下半月),2013,06:18-19.   [5] 郭新明,付俊文. 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及启示[J]. 中国金融,2011,18:63-65.

  摘 要: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初衷是应对金融危机,但伴随国际上“去美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货币互换合作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推进人民币在境外贸易、投资和储备功能的发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关键词:货币互换;积极作用;人民币国际化   引言   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暴露了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模式上存在着重大缺陷,让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的同时,也对现有的货币体系提出了严重挑战,发展中国家借此机遇提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话语权和自己的权益。危机期间,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很多国家开始尝试用其他货币进行国际支付与结算,“坚挺”的人民币成为了很多国家的不错选择,人民币货币互换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一、货币互换的内涵及其发展概况   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通常是指市场中持有不同币种的两个交易主体按事先约定在期初交换等值货币,在期末再换回各自本金并相互支付相应利息的市场交易行为。双方的事先约定就是货币互换协议。货币互换作为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金融工具,近年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央行重要的金融管理工具,不同的是互换主体是国家或地区。本文采用的货币互换协议(又称“本币互换协议”)定义是互换双方可在必要之时,在一定规模内,以本国货币为抵押换取等额对方货币,向两地商业银行设于另一方的分支机构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   二、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分别与其他国家已签订了37份央行货币互换协议,达成协议的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瑞士以及欧洲央行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减轻外汇储备压力,中国人民银行与泰国央行与于2001年12月6日签订的,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大量发达国家国际收支恶化,为防止不断恶化的金融形势波及国内金融业,我国及时重启“汇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对该工具进行创新,并有常态化使用该工具的倾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人民银行主要是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与外国央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从2001年开始,我国先后与东亚六国中央银行签订了9项货币互换协议,合计金额为205亿美元。其中,与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是以美元与对方的本币互换,总金额是105亿美元;日本、韩国及菲律宾这三个国家,则是以人民币与其本币进行的双边货币互换,互换金额折合100亿美元。   三、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积极作用分析   (一)进一进增强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流动性互助能力   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国际社会上虽然存在可供选择的流动性支持措施主要有三种:外汇储备、区域多边或双边流动性救助机制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流动性救援机制。但由于后两者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等原因,各国优先积极准备自身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东亚各国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近年来不断增加外汇储备,但是限于自身国内经济实力,以及以及大量外汇储备的高成本以及面对汇率浮动和损失储备的情况,各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金融合作,与相关国家签署一系列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充分发挥其互助救援机制作用是很不错的选择。因为双边国家层面的流动性支持工具作为外部流动性支持措施,在使用条件、可获得性及救助速度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各种金融危机中坚挺的人民币成了美元之外不错的外汇选择,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是对区域、全球流动性救援的有力支持。同时对于我国而言,只有保全了亚洲邻国的经济稳定,才能使中国的经济损失减到最小,多项货币互换协议的付诸实施,也标志着新兴市场央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与手段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二)有助于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与直接投资增长   与美国签署的互换协议有所不同,我国中央银行推出的双边本币互换在期限和作用上都有所创新。目前未结算的协议均为2011年以后签署,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展期,协议目标除加强金融合作外,还侧重促进贸易和投资。这些货币互换的金融创新能够推动双边国家贸易及投资。其运作机制是,以往国外企业姓我国进口,需用将本币兑换成美元美元支付货款,而我们企业受到美元要兑换成人民币,双方承担大量的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而互换货币之后,外国央行在通过货币互换获得人民币后,能够向本国商业银行及本国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支持这些企业以人民币从中国进口商品或者对中国进行人民币直接投资,无需动用美元储备;中国的出口企业可收到人民币计值的货款,可以有效规避以美元计价而造成汇率风险,同时降低汇兑费用,对于双方都有好处。当前国际需求不足对我国沿海出口企业造成比较大影响,与一些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可以扩大海外需求,有助于减轻中国出口企业经营压力,削减弱势美元带来的汇率风险,刺激两国双边贸易的复苏和经济增长。   (三)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创造条件   在人民币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之前,我国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可使人民币在境外一定程度上实现商品计价、支付手段、结算手段、价值储备等国际货币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通过实施双边货币互换,近年来,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不断创出新高,人民币在我国周边地区的越来越受欢迎,流通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主要被用于边贸支付结算,在局部地区成为当地的交易支付手段,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硬通货。作为价值储藏手段,人民币这一职能有所进展,作为官方外汇储备实现了零的突破。2006年12月1日,人民币成为菲律宾中央银行官方储备货币,意味着人民币向国际化跨出了重要一步。同时,柬埔寨也把人民币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我国中央银行下一步应积极扩大与周边各国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别范围和规模,首先实现人民币东盟化、区域化。   四、结论   货币互换协议通常是在危机时被运用的一种货币工具。货币互换作为央行间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手段已经为我国和国外主要央行所实践,并且在应对金融危机、向国际金融市场提供国际货币流动性、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推动人民币逐步国际化的角度看,本币互换协议有利于境外企业及民众认可并持有人民币,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计划奠定坚实基础,远远不止从资金收益和资金成本上获得好处。(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付俊文. 货币互换工具的理论与应用:美联储的实践与启示[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09:31-34.   [2] 王丹,鲁凤玲. 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实践[J]. 中国金融,2012,04:61-62.   [3] 刘文翠,蒋刚林.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现状与制约因素解析[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3,03:18-25.   [4] 刘文娟. 论中日韩的货币互换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J]. 品牌(下半月),2013,06:18-19.   [5] 郭新明,付俊文. 美联储货币互换工具的实践及启示[J]. 中国金融,2011,18:63-65.


相关内容

  • 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 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4-03-01 11:07 来源: 人民银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分享 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 ...

  • 中国首次运用本币互换协议
  • 上一张 下一张 5月20日,中俄签署了卢布与人民币结算协议,以避免使用美元.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芳]中国人民银行5月30日宣布首次动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方货币,使用中韩本币互换协议下4亿韩元(约合240万元人民币)资金支持企业贸易融资.英国路透社日前刊文称,这意味着总规模达2.5万亿元的中外本 ...

  •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_高海红
  • 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 高海红余永定 [内容提要]人民币的国际使用,在职能范围.规模和地域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人民币目前看还远非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债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资市场中人民币的私人使用增加:将刺激针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套利活动:可通过财富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导致 ...

  • 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协议
  • 摘要:次贷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呼吁改革世界货币体系,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对人民币互换协议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互换协议 一. 国际货币体系现状 国际货币体 ...

  • 外交部长王毅-中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俄罗斯
  • 外交部长王毅:中国会力所能及地帮助俄罗斯 时政新闻澎湃2014-12-20 09:13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6日,俄罗斯圣彼得堡,行人从街头显示外汇汇率行情的电子牌旁经过. 东方IC 图 [写在前面] 12月20日消息,中国外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分别接受采访,指中国会力所能及向俄罗斯提供帮助 ...

  • 中国国际话语权
  • 人民币发展事件: 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此后内地多家银行先后多次在香港推行两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币债券,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7月10日 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三定方案,新设立汇率司,其职能包括"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 2008 ...

  • 国际储备货币
  • 3月23日,央行网站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中英文稿),文章提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系统性风险,必须进行改革.周小川建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文章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写关于& ...

  • 欧洲或将成为人民币第二大离岸市场
  • 欧洲或将成为人民币第二大离岸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论坛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中国将与瑞士合作在苏黎世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同时,就在瑞士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达成一致,并同意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瑞士,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这是人民币建立覆盖欧 ...

  • 金砖国家走向金融聚合
  • 新德里金砖峰会表明金砖国家正在酝酿新的金融革命.尽管发达国家主导的金融格局还将在很长时期内持续,但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的态势正在"多元化"的格局中孕育着变革. 金砖国家正在开启新的金融循环,这不仅会改变长期以来的全球资本循环,形成新的金融聚合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