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收容审查法律依据问题的电话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关于收容审查法律依据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1年5月22日)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闽法传字(91)146号《关于收容审查有否法律法规依据的请示报告》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规定:“对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显然并未取消收容审查手段。同时,公安部公发(1990)28号文件对收容审查的审批依据和复议问题做了具体规定。此文是商我院同意下发的,请参照执行。

此复

附: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收容审查有否法律法规依据的请示报告

(闽法传字(91)146号)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

最近,我省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发现公民不服公安机关收容审查决定而起诉的案件,在审理时遇到难题,即公安机关所采取的收容审查行政措施有否法律法规依据。据我们查阅有关收容审查的现有材料,对这一问题把握不大,但我们倾向于公安机关采取收审措施并无法律法规的意见,理由是:

国务院1980年2月29日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中,已明确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并明确将需收容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还明确将各地的收容审查场所改为劳动教养的场所。这个通知应认为是把国务院(1975)136号文〈这个文件规定了地、市一级公安机关设置收容审查场所〉代替了。1980年之后,没有见到国务院有说明国发(1980)56号文作废的规定,说明此文现在还生效。而公安机关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依据是公安部1985年7月31日(85)公发50号关于严格控制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通知。此文开头叙明“收容审查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安机关用来对付……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现有材料仅查清有国务院(1975)136号文〈此文被(1980)56号文替代〉,而找不到1980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还有关于收容审查的批文。

因此,我们认为,公安部的规章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相抵触,起码讲,公安机关采取收容审查措施于法无据。

退一步理解,如果讲收容审查手段没被国发(1980)56号文取消,而仅统一于劳动教养。但必须把收容审查场所改为劳动教养场所,把需收容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审查,这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公安机关现行把需收审的人关押于劳教场所之外的各种场所的做法也是于法无据的。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1991年5月18日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

关于收容审查法律依据问题的电话答复

(1991年5月22日)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闽法传字(91)146号《关于收容审查有否法律法规依据的请示报告》收悉。现答复如下:

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规定:“对于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不讲真实姓名、住址、来历不明的人,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又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嫌疑需收容查清罪行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显然并未取消收容审查手段。同时,公安部公发(1990)28号文件对收容审查的审批依据和复议问题做了具体规定。此文是商我院同意下发的,请参照执行。

此复

附: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收容审查有否法律法规依据的请示报告

(闽法传字(91)146号)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

最近,我省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发现公民不服公安机关收容审查决定而起诉的案件,在审理时遇到难题,即公安机关所采取的收容审查行政措施有否法律法规依据。据我们查阅有关收容审查的现有材料,对这一问题把握不大,但我们倾向于公安机关采取收审措施并无法律法规的意见,理由是:

国务院1980年2月29日国发(1980)56号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中,已明确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并明确将需收容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进行审查,还明确将各地的收容审查场所改为劳动教养的场所。这个通知应认为是把国务院(1975)136号文〈这个文件规定了地、市一级公安机关设置收容审查场所〉代替了。1980年之后,没有见到国务院有说明国发(1980)56号文作废的规定,说明此文现在还生效。而公安机关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依据是公安部1985年7月31日(85)公发50号关于严格控制使用收容审查手段的通知。此文开头叙明“收容审查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公安机关用来对付……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现有材料仅查清有国务院(1975)136号文〈此文被(1980)56号文替代〉,而找不到1980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还有关于收容审查的批文。

因此,我们认为,公安部的规章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相抵触,起码讲,公安机关采取收容审查措施于法无据。

退一步理解,如果讲收容审查手段没被国发(1980)56号文取消,而仅统一于劳动教养。但必须把收容审查场所改为劳动教养场所,把需收容的人送劳动教养场所专门编队审查,这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公安机关现行把需收审的人关押于劳教场所之外的各种场所的做法也是于法无据的。

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

1991年5月18日


相关内容

  • 收容教养之检视与反思
  • 收容教养之检视与反思 作者:周雄 王巍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6期 摘 要 收容教养是以我国刑法为依据确立起来的一项制度,具体体现在<刑法>第十七条 第四款.收容教养在法律性质上存在较大争议,亟需厘清,并在实践中存在立法.程序以及执行三方面问题.为此应构建合理的立 ...

  • 2010年司法考试分类强化训练--行政法
  • 2006年司法考试分类强化训练--行政法与行诉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食品店被人举报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经工商机关查实,该店两年前确有出售不卫生的食品的行为,获利2000元.对此行为,工商机关应怎样处理?( ) A. 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B. 给予行政处罚,但应从轻处罚 C. 给予行政处罚 ...

  • 第二章 宪法2
  • 第一单元 国之根本大法---宪法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 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如果你们 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 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如果你也在羊群 中 ...

  • 国家赔偿若干问题浅析
  • 一.关于对"违法"的理解 在<国家赔偿法>的立法过程中,对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曾有过激烈的争论.有主张"过错责任"说的,有主张"无过错责任"说的(或称"结果责任),有主张"过错违法责任"说的,还有主张 ...

  •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
  • 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 11级法本19班王奇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最高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规范性文件都处于宪法之下.宪法是国家秩序.社会秩序形成的根本依据,是人权的最高保障,因此,保障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就是保障了统一的国家秩序和社会秩序, ...

  • 最高法院关于社会保险争议意见汇总
  • 1.<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等处理,或者因其他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予以撤销.对于追索劳动报酬.养老金.医疗费以及工伤保险待遇.经济补偿金.培训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等案件,给付数额不当的,人民法院 ...

  •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行政复议的解释与答复
  • 国务院法制办有关行政复议的解释与答复 (2012-11-20 19:23:58) 1.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局关于行政复议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办协函[1999]17号,1999年12月18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局: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局关于行政复议有 ...

  • 监督学论述题
  • 论述题 1.试述监督的特征.监督的特征主要包括: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一个完整.健全的监督体系,意味着各种监督主体并存,且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督功能.在我国,执政党各级组织.各级国家立法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国家审判机关.各级国家检察机关.全国各级政协以及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都 ...

  •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及思考
  • 040 应用 21.2013123.20133.2013 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件的 审理情况及思考 文/孟高飞 劳动法通过设定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给予纳入其调整范围的劳动关系主体以特别的保护.劳动关系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其范围的宽窄决定着劳动法保护大门的开合.因此,明晰劳动关系的内涵,是准确适用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