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难走出鲁迅光环的周海婴(图)

4月7日凌晨5时36分,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北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出生于1929年9月,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

周海婴:一生都在逃离鲁迅的影子

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但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他永远只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周海婴的一生可以说是鲁迅生命的延续,但也可以说是鲁迅人生的背离。世人都说他是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但他坚持要摆脱父亲影子。他度过了备受压抑的少年,颠沛于大江南北,历经八十载春秋。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生。

老来得子他成了鲁迅的意外的收获

在他将出世时,母亲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征求鲁迅意见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

七岁父亲病逝特殊家庭造就谨慎性格

鲁迅逝世那一年,周海婴年仅7岁。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处事格外小心谨慎。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不做空头文学家拒绝在鲁迅光环下生活

周海婴表示,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强调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1952年他考进北大物理系,从此走上严谨的科研道路,开始了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生涯。

“我喜欢朴素的摄影” 镜匣折射坎坷一生

周海婴自儿时始,潜意识里对照相就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亲切感,这或许是他10岁就拿起相机记录人生的机缘吧。周海婴早期拍的照片都用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页面上有很多许广平亲笔题字。70年来,他一共拍摄照片两万余张,其中不乏重要历史时刻的珍贵瞬间。

周海婴先生的生平简介

周海婴,男,1929年9月生于上海。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4月7日凌晨5时36分,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北京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出生于1929年9月,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

周海婴:一生都在逃离鲁迅的影子

鲁迅,中国的文化巨人,但在儿子周海婴的心目中,他永远只是世上最慈祥的父亲。周海婴的一生可以说是鲁迅生命的延续,但也可以说是鲁迅人生的背离。世人都说他是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但他坚持要摆脱父亲影子。他度过了备受压抑的少年,颠沛于大江南北,历经八十载春秋。他,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生。

老来得子他成了鲁迅的意外的收获

在他将出世时,母亲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征求鲁迅意见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

七岁父亲病逝特殊家庭造就谨慎性格

鲁迅逝世那一年,周海婴年仅7岁。坎坷的经历、特殊的家庭背景,使他待人处事格外小心谨慎。他回忆在北大物理系读书时,同学可以打桥牌、跳交谊舞,他出于好奇,偶尔走去观看,就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什么“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只知道打牌跳舞”。

不做空头文学家拒绝在鲁迅光环下生活

周海婴表示,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也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强调靠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成绩,去赢得社会的承认。1952年他考进北大物理系,从此走上严谨的科研道路,开始了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的生涯。

“我喜欢朴素的摄影” 镜匣折射坎坷一生

周海婴自儿时始,潜意识里对照相就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亲切感,这或许是他10岁就拿起相机记录人生的机缘吧。周海婴早期拍的照片都用黑卡纸老式相册珍藏着,页面上有很多许广平亲笔题字。70年来,他一共拍摄照片两万余张,其中不乏重要历史时刻的珍贵瞬间。

周海婴先生的生平简介

周海婴,男,1929年9月生于上海。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


相关内容

  • 周海婴:不愿活在鲁迅的光环中
  • 2011年4月7日凌晨5时36分,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北京逝世. 一般人知道周海婴,只晓得他是大文豪鲁迅的儿子,对其本人在科技.摄影等领域的建树,却了解不多.周海婴一生都试图走出自己的路,但"鲁迅"之名太过耀眼,以至于被习惯性在其名之前冠以"鲁迅之子"-- 名人之 ...

  • 鲁迅与我70年阅读答案
  • 海婴走了,鲁迅传承尚在?  胡印斌 2011年4月7日凌晨,82岁的老人周海婴走了.这个童年失怙的孩子,无论是长于乱离,还是遭逢盛世,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 周海婴的逝去,再一次让人们想到了鲁迅,也再一次让人们审视我们正在生活着的文化环境.是啊,鲁迅离开人们已经70多个春秋了,这个世界好 ...

  • 鲁迅与周海婴少儿寂寞老父狂
  • 七十年与七年与鲁迅同在的日子 鲁迅幼年丧父,生活寒苦,就靠母亲和姐姐帮人洗衣服维持生计,对于几乎从未享受过的父子之情尤其渴望.当他晚年得子,自然对儿子特别溺爱. 1929年9月,33岁的许广平产下一子,给年近50岁的鲁迅带来了莫大的欣慰.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对这个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给 ...

  • 周海婴上海书展上的讲演:鲁迅究竟是谁?
  • http://view.QQ.com 2006年10月18日13:20 文汇报 一.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写一篇名为<我想触摸活着的鲁迅>的文章,目的就是希望鲁迅能够真实地活在21世纪青年人的心中,让他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义,更能促进中国社会朝向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

  • 鲁迅的一生作文1600字
  •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 ...

  •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 近几年来文学研究热点问题 论文 关键字:问题 鲁迅 传媒 期刊 文化 媒体 批评 文学 近几年来, 文学领域出现了一些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党圣元先生曾对这方面的概括有: 1. 文化研究与文化转向.现实语境的变化,文化产业的兴起,文艺学研究范式的转变.狭义文化研究即是文化批评,通过文化批评揭示文本中 ...

  • 高一语文试卷(期末)
  • 东妮教育2011-2012学年度 下学期 四月份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 ...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素材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拓展 1.背诵鲁迅的<自嘲>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冬秋. 2. 鲁迅„1881年9月25日 ...

  • 原来路在这里
  • 原来路在这里 九 (9) 班 金 子 云 时间的路太长,我看不真切.敢问:路如其何? "路漫漫其修远兮."屈原叹道. 当自己忠于国家,而国家却抛弃了自己时,他的路变得慢慢其修远.他心怀天下,心怀百姓之安危,却有一帮小人讥弄嘲笑."举世皆浊我独清",路如其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