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实践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授课难度大,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报表解读和财务指标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设计财务分析实验环节,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能够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

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金融、资产评估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以报表解读和财务指标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往往在学完该课程后,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和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仍然无法对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通过财务分析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是与理论知识讲授同步进行的,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以4~6人组成的财务分析

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某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对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以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发展前景预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将分析过程和结论进行ppt演示和讲解,着力增强学生资料搜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分工协作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通过网站、报纸等渠道有效地收集进行财务分析所需的报表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提高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能够有效阅读基本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信息,并且运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对所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

(4)能够对本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展示和讲解,对其他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客观、中肯地评价,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财务分析实验课程设计,以我国上市公司为背景展开,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报表资料,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具

体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组织与实施

(一)实验开始前:(1)教师应该在本学期初讲授这门课时,就告知学生本课程主要的实验任务及其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本课程及实验的学习,并对此有所准备;(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完成分组,要求4~6人为一组,并确定小组的组长(联络人);

(3)每个财务分析小组选定一家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对象。

(二)实验过程中:(1)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对应部分的实验任务,比如,在讲解资产负债表相关内容及分析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对选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2)学生在接到实验任务后,借助实验课以及部分课外时间完成,在布置后的两周内上交;(3)定期或不定期(每个实验至少一次)组织财务分析讨论,及时沟通财务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结束后:(1)各小组上交一份所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及ppt演示稿;(2)每组派代表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其他组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提问和评价;(3)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总结,包括实验过程、小组的分工及个人的贡献、心得体会等内容。

三、实验效果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分工合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也

得到了提升。学生普通反映,过去是老师讲我听,现在是我自己带着任务听,自己动手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深切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由于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很多配套措施需要设计和安排,例如开放式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变革等;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课程,授课难度大,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报表解读和财务指标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该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设计财务分析实验环节,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设计

能够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是商科各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之

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金融、资产评估等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知识讲授为主、以报表解读和财务指标计算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往往在学完该课程后,只记住了一些概念和财务比率的计算公式,仍然无法对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实践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通过财务分析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一、《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是与理论知识讲授同步进行的,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以4~6人组成的财务分析

小组为单位,搜集我国某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对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以及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进行发展前景预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将分析过程和结论进行ppt演示和讲解,着力增强学生资料搜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表达、分工协作能力,使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通过网站、报纸等渠道有效地收集进行财务分析所需的报表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提高调查研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2)能够有效阅读基本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信息,并且运用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财务分析,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撰写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对所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并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

(4)能够对本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展示和讲解,对其他组的分析报告进行客观、中肯地评价,锻炼表达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财务分析实验课程设计,以我国上市公司为背景展开,根据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收集我国上市公司的报表资料,运用所学的财务分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进行综合分析。具

体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要求如下表所示:

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组织与实施

(一)实验开始前:(1)教师应该在本学期初讲授这门课时,就告知学生本课程主要的实验任务及其要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本课程及实验的学习,并对此有所准备;(2)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完成分组,要求4~6人为一组,并确定小组的组长(联络人);

(3)每个财务分析小组选定一家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分析的对象。

(二)实验过程中:(1)教师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布置相对应部分的实验任务,比如,在讲解资产负债表相关内容及分析方法的同时,要求学生对选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2)学生在接到实验任务后,借助实验课以及部分课外时间完成,在布置后的两周内上交;(3)定期或不定期(每个实验至少一次)组织财务分析讨论,及时沟通财务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验结束后:(1)各小组上交一份所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及ppt演示稿;(2)每组派代表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其他组的财务分析报告进行提问和评价;(3)每人提交一份实验总结,包括实验过程、小组的分工及个人的贡献、心得体会等内容。

三、实验效果评价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分工合作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也

得到了提升。学生普通反映,过去是老师讲我听,现在是我自己带着任务听,自己动手做,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深切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

由于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很多配套措施需要设计和安排,例如开放式教学资源库的建立;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变革等;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相关内容

  • [财务报表分析]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 < 财务报表分析> 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 党 文英[ 摘要 ] < 财务报表 分析> 是一 门理论性 . 实践性和操 作性 均较 强 的 课程 , 授课 难度 大 , 以教 师知识 讲授 为主要 教 学方式 , 以报表 解读 和 财务 指标计算为主要教 学 内容 的传 统教 学 ...

  • 财务会计实训
  • 第一部分 财务会计模拟概述 一.财务会计模拟实验的意义 实践环节是财务会计教学计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和技巧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环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验证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成果,是在财务会计理论课教学和分岗位实训的基础上,在学生毕业前所进行的财务会计综合技能的强化训练 ...

  • 审计报告实训总结
  • 审计实训报告总结 前言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 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 课堂上根本就 学不到的知识,即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

  • [ 会计手工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 会计手工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会计手工模拟实验 英文名称: 课程名称: 实验代码: 一. 实验总课时(课外课时/课内课时): 30个:总学分:4个 二. 必开实验个数: 4个: 选开实验数: 1 三. 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和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

  • 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 淮阴工学院财务管理 特色专业建设自评总结报告 一.概况 (一)财务管理专业沿革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产权关系简单,筹资渠道单一,财权范围狭小,财务活动简单,企业的自主财务管理活动并不十分重要,企业少量的理财活动一般由会计工作人员附带完成,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没有财务管理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 ...

  • 会计电算化大纲
  • <会计电算化>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会计电算化"是扎兰屯林业学校财经类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实践性课程.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应当具有计算机和会计方面的基础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算化" ...

  •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报告
  •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报告 一.模拟实验目的: 1. 让我们通过运用计算机操作手段,对模拟会计资料进行操作实验,增强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提高会计业务综合处理能力,树立分工协作意识和培养良好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使我们系统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熟悉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提高会计综合实践能力. ...

  • 2016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16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定,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 ...

  •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学 分:3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计算机应用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32 课程代码:1630301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