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浅谈园林中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玛莎施瓦茨曾经解释景观就是除建筑外的全部,这句话虽然是在强调景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作为住所,休憩,观景的建筑,他们在园林中的景观作用甚至超越了原本所有的使用价值,在意境塑造,景观衬托与突出方面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一.意境塑造

从字面上理解,意境中意是主管范畴,境为客观范畴,但真正理解上确实不可言传的,但无可否认,有意境的景观必将触及人的内心,诱发开拓人的思维和想象。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一样,强调意境美,除了在园林中堆山理水配置花木外,园林建筑的配置也尤为重要。中国园林布置讲求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紧靠植物与山石不能充分的表现出疏密与层次,需借助园林建筑在院内的聚散与高低错落可以加强院内层次感。建筑密布的地方空间变化多样,可使人产生游园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再加上由建筑之间连接而分割维和出不同的空间,更让人有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奇妙感受。建筑稀疏的地方则提供给人们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有松有紧,有张有弛,人们在游园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游园的新奇与乐趣。同时由于建筑形式变化多样,亭台廊阁均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色彩,高度相互交错,隔窗,门洞,廊桥,以及构筑物的转折,使得不同空间的景观相互渗透融合,配合以山石植被水体,共同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优雅意境。现代园林建设中虽不像古典园林中对意境的追求,且园林建筑数量大大减少,但景观中合理的布置建筑物的折曲,位置,高度及色彩依然会影响到景观效果游赏景观时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但从建筑与规划的角度思考,注重建筑布置的层次与疏密,注重意境的营造,对于度假村,居住区,街道景观都有重要的意义,是解决城市景观单调重复无归属感的突破点之一。

除上述之外,更为直观的是建筑上匾联与诗文。这种形式更能诱发人的联想与思考。拙政园的留听阁,取义于留得芭蕉听雨声,与周围环境配合通过阁的名称进一步升华了意境。

二.景观塑造

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部分,因其外形美观,空间丰富多样,本身就是园林中的一处景观。在大型皇家园林中,建筑群的存在更加突出了其广阔宏伟。除此之外,建筑作为人可以停留的场地,在观景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通常在高处布置亭台,从而可以俯瞰全园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感受。

在私家园林中,有些由于场地面积较小,因此景观与建筑紧密相连,为了展现出更好的景观效果,可利用建筑物的曲折,建筑物的遮挡和分割来达到丰富空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入院之前通过游廊和建筑的维和塑造狭小局促空间,从而让人有豁然开朗的视错觉。稍大一些的私家庭院除了借助建筑划分空间外,还会借助建筑来突出场地的主要景区,大多通过构筑丰富的建筑物来提升景观效果和空间关系,从而区别于其他景观区,对整个院子的主次安排,疏密程度起到控制作用。同时也可通过建筑营造的规整人工化与山石植物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建筑也会提供观景场地,为园内赏景人员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再配合以花窗,柱础的框景作用更有一番情趣。在大型皇家园林中,由于面积宏大,单单只是植被山水无法集中出主要景观,因此大多数皇家园林会采取锦集的方式布置景观,此时就要设置大型建筑群来集中人们的视线,同时平衡全园的结构,同时这些建筑群宏大的气势也成为全园的一大景观,突出了皇家园林的气势。另外也可通过建筑围合创造园中园,制造小型空间世人眼前一亮。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通常在高处布置亭台,从而可以俯瞰全园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感受。

建筑在园林中还有着导向的作用。丛林掩映中翘起的屋檐,曲折多变的游廊,以及恢弘的建

筑群,都会给人们前往的欲望,从而引导人们穿越处于建筑与自身的景观空间。因此我们便可在这个吸引人前往的路线上布置大大小小的景点从而使人们不自觉观赏了全园景观。 在被看的方面,建筑由于外形空间变化丰富,且有透景,挡景,半透半挡从而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由于建筑位置也有很多的选择,架筑在水面上,高地上,石堆上,从而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这本书里简要介绍历史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与彭先生的理论我也只是理解表面的皮毛,而且理解的过于理论化和程序化。中国园林的独特性,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儒、道、释家的天性何时才能达到“明道”的境界。尚须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历练!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浅谈园林中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玛莎施瓦茨曾经解释景观就是除建筑外的全部,这句话虽然是在强调景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作为住所,休憩,观景的建筑,他们在园林中的景观作用甚至超越了原本所有的使用价值,在意境塑造,景观衬托与突出方面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一.意境塑造

从字面上理解,意境中意是主管范畴,境为客观范畴,但真正理解上确实不可言传的,但无可否认,有意境的景观必将触及人的内心,诱发开拓人的思维和想象。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一样,强调意境美,除了在园林中堆山理水配置花木外,园林建筑的配置也尤为重要。中国园林布置讲求疏密有致,层次丰富。紧靠植物与山石不能充分的表现出疏密与层次,需借助园林建筑在院内的聚散与高低错落可以加强院内层次感。建筑密布的地方空间变化多样,可使人产生游园的新奇感和兴奋感,再加上由建筑之间连接而分割维和出不同的空间,更让人有移步换景,空间转换的奇妙感受。建筑稀疏的地方则提供给人们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有松有紧,有张有弛,人们在游园过程中才能感受到游园的新奇与乐趣。同时由于建筑形式变化多样,亭台廊阁均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色彩,高度相互交错,隔窗,门洞,廊桥,以及构筑物的转折,使得不同空间的景观相互渗透融合,配合以山石植被水体,共同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优雅意境。现代园林建设中虽不像古典园林中对意境的追求,且园林建筑数量大大减少,但景观中合理的布置建筑物的折曲,位置,高度及色彩依然会影响到景观效果游赏景观时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但从建筑与规划的角度思考,注重建筑布置的层次与疏密,注重意境的营造,对于度假村,居住区,街道景观都有重要的意义,是解决城市景观单调重复无归属感的突破点之一。

除上述之外,更为直观的是建筑上匾联与诗文。这种形式更能诱发人的联想与思考。拙政园的留听阁,取义于留得芭蕉听雨声,与周围环境配合通过阁的名称进一步升华了意境。

二.景观塑造

园林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部分,因其外形美观,空间丰富多样,本身就是园林中的一处景观。在大型皇家园林中,建筑群的存在更加突出了其广阔宏伟。除此之外,建筑作为人可以停留的场地,在观景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通常在高处布置亭台,从而可以俯瞰全园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感受。

在私家园林中,有些由于场地面积较小,因此景观与建筑紧密相连,为了展现出更好的景观效果,可利用建筑物的曲折,建筑物的遮挡和分割来达到丰富空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入院之前通过游廊和建筑的维和塑造狭小局促空间,从而让人有豁然开朗的视错觉。稍大一些的私家庭院除了借助建筑划分空间外,还会借助建筑来突出场地的主要景区,大多通过构筑丰富的建筑物来提升景观效果和空间关系,从而区别于其他景观区,对整个院子的主次安排,疏密程度起到控制作用。同时也可通过建筑营造的规整人工化与山石植物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建筑也会提供观景场地,为园内赏景人员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再配合以花窗,柱础的框景作用更有一番情趣。在大型皇家园林中,由于面积宏大,单单只是植被山水无法集中出主要景观,因此大多数皇家园林会采取锦集的方式布置景观,此时就要设置大型建筑群来集中人们的视线,同时平衡全园的结构,同时这些建筑群宏大的气势也成为全园的一大景观,突出了皇家园林的气势。另外也可通过建筑围合创造园中园,制造小型空间世人眼前一亮。无论是私家园林还是皇家园林,通常在高处布置亭台,从而可以俯瞰全园营造不一样的景观感受。

建筑在园林中还有着导向的作用。丛林掩映中翘起的屋檐,曲折多变的游廊,以及恢弘的建

筑群,都会给人们前往的欲望,从而引导人们穿越处于建筑与自身的景观空间。因此我们便可在这个吸引人前往的路线上布置大大小小的景点从而使人们不自觉观赏了全园景观。 在被看的方面,建筑由于外形空间变化丰富,且有透景,挡景,半透半挡从而成为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再由于建筑位置也有很多的选择,架筑在水面上,高地上,石堆上,从而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彭一刚的《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这本书里简要介绍历史发展改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与彭先生的理论我也只是理解表面的皮毛,而且理解的过于理论化和程序化。中国园林的独特性,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儒、道、释家的天性何时才能达到“明道”的境界。尚须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历练!


相关内容

  •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 中国美学史读后感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 ...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500字400字300字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如怒火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圆明园有着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它建筑宏伟,闻名于世,与其它园林相比,别具一格.里面有蓬莱仙境,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身临其境,犹如到了仙 ...

  •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
  • ・350・ 第34卷第5期2008年2,q 山 SHANXI 西 建筑 ARCHITEOFURE V01.34No.5Feb.2008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05.0350-02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 杨固宁 摘要:针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现代园林以风格时代服务对象的 ...

  •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闲来无事,翻看了梁思成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收货颇丰,不仅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建筑的构造与形态,还领略到中国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古典思想.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 ...

  • 中西方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 中西方哲学思想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单 灵 10008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建学院,北京 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西方哲学思想及其在古典园 许多相关因子抽象概括为"道",道是万物之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二"指代 ...

  • 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分析
  • 艺术广角 文艺生活LlTERATuRE uFE20r11-D4 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分析 李长爱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苏州古典园林室外铺地中的图案,类型多种,式样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渗透着苏州古典 园林的"真"."善&qu ...

  • 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 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东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古典园林理水与古城水系 姓名:王劲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指导教师:陈薇 20070607 摘要 摘要 .水"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相比"叠山"而言,"理水"更依赖于自然条件. ...

  •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_谢兰曼
  •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风景园林doi:10.13360/j.issn.1000-8101.2014.06.036 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 谢兰曼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苏州2150 ...

  •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一. 目录与文献检索类 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 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 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