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几种证明方法及教学中需要说明的地方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其教学说明以下内容作者为:青岛第四中学杨瀚书老师 一、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几种证明方法 法 1: 如图所示,延长中位线 DE 至 F,使 ,有 AD FC,所以 FC ,连结 CF,则 BD,则四边形 BCFD 是平行四边1 2形,DFBC。因为,所以 DEBC.法 2:如图所示,过 C 作 有 FC AD,那么 FC交 DE 的延长线于 F,则 BD,则四边形 BCFD 为平行四边形,DF1 2, BC。因为,所以 DEBC.法 3:如图所示,延长 DE 至 F,使 ADCF 为平行四边形,有 AD,连接 CF、DC、AF,则四边形 BD,那么四边形 BCFD 为平1 2CF,所以 FC行四边形,DFBC。因为,所以 DEBC.法 4:如图所示,过点 E 作 MN∥AB,过点 A 作 AM∥BC,则四边形 ABNM 为 平行四边形, 易证  AEM   CEN , 从而点 E 是 MN 的中点, 易证四边形 ADEM 和 BDEN 都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DE=AM=NC=BN,DE∥BC,即 DE1 2 BC。法 5:如图所示,过三个顶点分别向中位线作垂线.二、教学说明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另外一种猜想过程:“二维”转化为“一维” 在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由于学生画出中位线后,就不难直观 地发现平行关系, 难的是发现数量关系,我联想到在此之前认识线段中点时的一 道典型例题,挖掘它与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作如下探索引导。⑴如图,A 为线段 BC(或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线段 DE 与 BC 有什么关系?A B D E C图⑴: ⑵如果点 A 不在直线 BC 上,图形如何变化?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ADEBC图⑵:说明:学生观察(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演示:当△ABC 的顶点 A 运动到直线 B C 上时,中位线 DE 也运动到 BC 上,这样由“二维”转化为“一维”,学生就不 难猜想性质的两方面, 特别是数量关系, 而想到去度量、 验证和猜想, 水到渠成. 如果教师直接叫学生去度量角度和长度,是强扭的瓜不甜. 2、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第一,要知道中位线定理的作用: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及线段的倍分关 系,计算边长或中位线的长。 第二,要知道中位线定理的使用形式,如:∵ DE 是△ABC 的中位线A∴ DE∥BC, DE 1 2BCDEBC第三,让学生通过部分题目进行训练,进而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题1 如图 4.11-7,Rt△ABC,∠BAC=90°,D、E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点 F 在 CA 延长线上,∠FDA=∠B. (1)求证:AF=DE;(2)若 AC=6,BC=10,求四边形 AEDF 的周长.分析本题是考查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它不但考查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能力,而且还考查应用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能力。 (1)要证 AF=DE,因为它们刚好是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这就启发我们设法证 明 AEDF 是平行四边形.因为 DE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 DE∥AC.又题给条件 ∠FDA=∠B,而在 Rt△ABC 中,因 AE 是斜边上的中线,故 AE=EB.从而∠EAB= ∠B.于是∠EAB=∠FDA.故得到 AE∥DF.所以四边形 AEDF 为平行四边形.11(2)要求四边形 AEDF 的周长, 关键在于求 AE 和 DE, AE= 2 BC=5, DE= 2 AC =3. 证明:(1)∵D、E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 ∴DE∥AC,即 DE∥AF ∵Rt△ABC 中,∠BAC=90°,BE=EC1∴EA=EB= 2 BC,∠EAB=∠B 又∵∠FDA=∠B, ∴∠EAB=∠FDA ∴EA∥DF,AEDF 为平行四边形 ∴AF=DE (2)∵AC=6,BC=10,1 1∴DE= 2 AC=3,AE= 2 BC=5 ∴四边形 AEDF 的周长=2(AE+DE)=2(3+5)=16 题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E、F 分别是 BC、AD 的中点,延长 BA 和 CD 分别与 EF 的延长线交于 K、H。求证:∠BKE=∠CHE.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构造方法及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由中点想到中位线,又要把结论联系起来,既要使中位线的另一端点处一理想的位置,又 使需证明的角转移过来,可考虑,连 BD,找 BD 中点 G,则 EG、FG 分别为△BCD、 △DBA 的中位线,于是得到了解题方法.考虑到结论辅助线不要乱作,取中点比 作平行线好. 证明:连 BD 并取 BD 的中点 G,连 FG、GE 在△DAB 和△BCD 中 ∵F 是 AD 的中点,E 是 BC 的中点1 1∴FG∥AB 且 FG= 2 AB,EG∥DC 且 EG= 2 DC ∴∠BKE=∠GFE,∠CHE=∠GEF ∵AB=CD ∴FG=EG ∴∠BKE=∠CHE∴∠GFE=∠GEF题3如图, ABCD 为等腰梯形,AB∥CD,O 为 AC、BD 的交点,P、R、Q 分别为 AO、DO、BC 的中点,∠AOB=60°。求证:△PQR 为等边三角形.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斜边1中线定理。利用条件可知 PR= 2 AD,能否把 PQ、RQ 与 AD(BC)联系起来成为解题的关键,由于∠AOB=60°,OD=OC,则△ODC 为等边三角形,再由 R 为 OD 中点, 则∠BRC=90°,QR 就为斜边 BC 的中线. 证明:连 RC,∵四边形 ABCD 为等腰梯形且 AB∥DC ∴AD=BC ∠ADC=∠BCD ∴△ADC≌△BCD ∴△ODC 为等腰三角形 ∴△ODC 为等边三角形又∵DC 为公共边 ∴∠ACD=∠BDC∵∠DOC=∠AOB=60° ∵R 为 OD 的中点∴∠ORC=90°=∠DR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1 1∵Q 为 BC 的中点1 1∴RQ= 2 BC= 2 AD同理 PQ= 2 BC= 2 AD 在△OAD 中1∵P、R 分别为 AO、OD 的中点∴PR= 2 AD∴PR=PQ=RQ故△PRQ 为等边三角形3、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 添加辅助线.教师可以在证明思路上进行引导、启发,避免生硬地将辅助线直接作出来 让学生接受。例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要证明一条线段的长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长的一半,可将较短的线段延长一倍,或者截取较长的线段的一半。 上面的这种辅助线的作法可以概括为“短延长、长截短”,这种辅助线的 作法还可以用于证明线段和、差、倍、分等方面。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常用的证明策略: 1, 长截短: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可在长线上截取一 部分等于另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然后再证明另一部分等于剩下的一条线段的长。 (角也亦然) 2, 短延长: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可先延长较短的一 条线段,得到两条线段的和,然后再证明其与长的线段相等。(角也这样) 3, 加倍法: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2 倍或 1/2,可加倍延长线段, 延长后使之为其 2 倍,再证明与另一条线段相等。(角也这样) 4, 折半法: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2 倍或 1/2,也可取长线段的 中点,再证明其中之一与另一条线段相等。(角也可用) 5, 代数运算推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代数运算证明线段或角的和、差、倍、 分。 6, 相似三角形及比例线段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论证。题 1(短延长):如图所示,在正方形 ABCD 中,P、Q 分别为 BC、CD 上的点。 (1)若  PAQ=45°,求证:PB+DQ=PQ。(2)若△PCQ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周长的一半,求证:  PAQ=45°ADQBPC证明:(1)延长 CB 至 E,使 BE=DQ,连接 AE。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 ABE=  ABC=  D=90°,AB=AD 在△ABE 和△ADQ 中 ∵AB=AD,  ABE=  D,BE=DQ ABE  ADQ  AE  AQ, BAE  QAD   P A Q  45°   B A P   Q A D  45°   B A P   B A E  45° , 即  E A P   P A Q  45°在 AEP和 AQP中  AE  AQ, EAP  PAQ, AP  AP  AEP  AQP  EP  PQ  EP  EB  BP  DQ  BP  PQ 即 PB  DQ  PQADQEBPC(2)延长 CB 至 E,使 BE=DQ,连接 AE 由(1)可知  A B E ADQ AE  AQ,  BAE  QAD   D AQ   BAQ   BAE   BAQ  90°  PCQ的 周 长 等 于 正 方 形 周 长 的 一 半  PC  QC  QP  BC  CD  PQ  ( BC  PC )  (C D  Q C )  BP  D Q  BP  EB  EP 在 AEP和 AQP中  AE  AQ, EP  PQ, AP  AP  AEP  AQP   E A P   P A Q  45°题 2(长截短):如图,在△ABC 中,∠B=2∠C,∠A 的平分线 AD 交 BC 于 D。求证:AC=AB+BDA3 41O2BDC证明:在 AC 上截取 OA=AB,连接 OD, ∵∠3=∠4,AD=AD ∴△ABD≌△AOD,∴ BD=DO ∴∠B=∠1=∠2+∠C= 2∠C ∴ ∠2=∠C ∴ OD=OC=BD ∴ AC=OA+OC=AB+BD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其教学说明以下内容作者为:青岛第四中学杨瀚书老师 一、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几种证明方法 法 1: 如图所示,延长中位线 DE 至 F,使 ,有 AD FC,所以 FC ,连结 CF,则 BD,则四边形 BCFD 是平行四边1 2形,DFBC。因为,所以 DEBC.法 2:如图所示,过 C 作 有 FC AD,那么 FC交 DE 的延长线于 F,则 BD,则四边形 BCFD 为平行四边形,DF1 2, BC。因为,所以 DEBC.法 3:如图所示,延长 DE 至 F,使 ADCF 为平行四边形,有 AD,连接 CF、DC、AF,则四边形 BD,那么四边形 BCFD 为平1 2CF,所以 FC行四边形,DFBC。因为,所以 DEBC.法 4:如图所示,过点 E 作 MN∥AB,过点 A 作 AM∥BC,则四边形 ABNM 为 平行四边形, 易证  AEM   CEN , 从而点 E 是 MN 的中点, 易证四边形 ADEM 和 BDEN 都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DE=AM=NC=BN,DE∥BC,即 DE1 2 BC。法 5:如图所示,过三个顶点分别向中位线作垂线.二、教学说明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另外一种猜想过程:“二维”转化为“一维” 在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时,由于学生画出中位线后,就不难直观 地发现平行关系, 难的是发现数量关系,我联想到在此之前认识线段中点时的一 道典型例题,挖掘它与原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作如下探索引导。⑴如图,A 为线段 BC(或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D、E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线段 DE 与 BC 有什么关系?A B D E C图⑴: ⑵如果点 A 不在直线 BC 上,图形如何变化?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ADEBC图⑵:说明:学生观察(几何画板制作的)课件演示:当△ABC 的顶点 A 运动到直线 B C 上时,中位线 DE 也运动到 BC 上,这样由“二维”转化为“一维”,学生就不 难猜想性质的两方面, 特别是数量关系, 而想到去度量、 验证和猜想, 水到渠成. 如果教师直接叫学生去度量角度和长度,是强扭的瓜不甜. 2、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第一,要知道中位线定理的作用:可以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及线段的倍分关 系,计算边长或中位线的长。 第二,要知道中位线定理的使用形式,如:∵ DE 是△ABC 的中位线A∴ DE∥BC, DE 1 2BCDEBC第三,让学生通过部分题目进行训练,进而掌握和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题1 如图 4.11-7,Rt△ABC,∠BAC=90°,D、E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点 F 在 CA 延长线上,∠FDA=∠B. (1)求证:AF=DE;(2)若 AC=6,BC=10,求四边形 AEDF 的周长.分析本题是考查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它不但考查应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能力,而且还考查应用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能力。 (1)要证 AF=DE,因为它们刚好是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这就启发我们设法证 明 AEDF 是平行四边形.因为 DE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 DE∥AC.又题给条件 ∠FDA=∠B,而在 Rt△ABC 中,因 AE 是斜边上的中线,故 AE=EB.从而∠EAB= ∠B.于是∠EAB=∠FDA.故得到 AE∥DF.所以四边形 AEDF 为平行四边形.11(2)要求四边形 AEDF 的周长, 关键在于求 AE 和 DE, AE= 2 BC=5, DE= 2 AC =3. 证明:(1)∵D、E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 ∴DE∥AC,即 DE∥AF ∵Rt△ABC 中,∠BAC=90°,BE=EC1∴EA=EB= 2 BC,∠EAB=∠B 又∵∠FDA=∠B, ∴∠EAB=∠FDA ∴EA∥DF,AEDF 为平行四边形 ∴AF=DE (2)∵AC=6,BC=10,1 1∴DE= 2 AC=3,AE= 2 BC=5 ∴四边形 AEDF 的周长=2(AE+DE)=2(3+5)=16 题2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E、F 分别是 BC、AD 的中点,延长 BA 和 CD 分别与 EF 的延长线交于 K、H。求证:∠BKE=∠CHE.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的构造方法及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由中点想到中位线,又要把结论联系起来,既要使中位线的另一端点处一理想的位置,又 使需证明的角转移过来,可考虑,连 BD,找 BD 中点 G,则 EG、FG 分别为△BCD、 △DBA 的中位线,于是得到了解题方法.考虑到结论辅助线不要乱作,取中点比 作平行线好. 证明:连 BD 并取 BD 的中点 G,连 FG、GE 在△DAB 和△BCD 中 ∵F 是 AD 的中点,E 是 BC 的中点1 1∴FG∥AB 且 FG= 2 AB,EG∥DC 且 EG= 2 DC ∴∠BKE=∠GFE,∠CHE=∠GEF ∵AB=CD ∴FG=EG ∴∠BKE=∠CHE∴∠GFE=∠GEF题3如图, ABCD 为等腰梯形,AB∥CD,O 为 AC、BD 的交点,P、R、Q 分别为 AO、DO、BC 的中点,∠AOB=60°。求证:△PQR 为等边三角形.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斜边1中线定理。利用条件可知 PR= 2 AD,能否把 PQ、RQ 与 AD(BC)联系起来成为解题的关键,由于∠AOB=60°,OD=OC,则△ODC 为等边三角形,再由 R 为 OD 中点, 则∠BRC=90°,QR 就为斜边 BC 的中线. 证明:连 RC,∵四边形 ABCD 为等腰梯形且 AB∥DC ∴AD=BC ∠ADC=∠BCD ∴△ADC≌△BCD ∴△ODC 为等腰三角形 ∴△ODC 为等边三角形又∵DC 为公共边 ∴∠ACD=∠BDC∵∠DOC=∠AOB=60° ∵R 为 OD 的中点∴∠ORC=90°=∠DRC(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1 1∵Q 为 BC 的中点1 1∴RQ= 2 BC= 2 AD同理 PQ= 2 BC= 2 AD 在△OAD 中1∵P、R 分别为 AO、OD 的中点∴PR= 2 AD∴PR=PQ=RQ故△PRQ 为等边三角形3、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 添加辅助线.教师可以在证明思路上进行引导、启发,避免生硬地将辅助线直接作出来 让学生接受。例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要证明一条线段的长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长的一半,可将较短的线段延长一倍,或者截取较长的线段的一半。 上面的这种辅助线的作法可以概括为“短延长、长截短”,这种辅助线的 作法还可以用于证明线段和、差、倍、分等方面。 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常用的证明策略: 1, 长截短: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可在长线上截取一 部分等于另两条线段中的一条,然后再证明另一部分等于剩下的一条线段的长。 (角也亦然) 2, 短延长: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和与差,可先延长较短的一 条线段,得到两条线段的和,然后再证明其与长的线段相等。(角也这样) 3, 加倍法: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2 倍或 1/2,可加倍延长线段, 延长后使之为其 2 倍,再证明与另一条线段相等。(角也这样) 4, 折半法:要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一条线段的 2 倍或 1/2,也可取长线段的 中点,再证明其中之一与另一条线段相等。(角也可用) 5, 代数运算推理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代数运算证明线段或角的和、差、倍、 分。 6, 相似三角形及比例线段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论证。题 1(短延长):如图所示,在正方形 ABCD 中,P、Q 分别为 BC、CD 上的点。 (1)若  PAQ=45°,求证:PB+DQ=PQ。(2)若△PCQ 的周长等于正方形周长的一半,求证:  PAQ=45°ADQBPC证明:(1)延长 CB 至 E,使 BE=DQ,连接 AE。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 ABE=  ABC=  D=90°,AB=AD 在△ABE 和△ADQ 中 ∵AB=AD,  ABE=  D,BE=DQ ABE  ADQ  AE  AQ, BAE  QAD   P A Q  45°   B A P   Q A D  45°   B A P   B A E  45° , 即  E A P   P A Q  45°在 AEP和 AQP中  AE  AQ, EAP  PAQ, AP  AP  AEP  AQP  EP  PQ  EP  EB  BP  DQ  BP  PQ 即 PB  DQ  PQADQEBPC(2)延长 CB 至 E,使 BE=DQ,连接 AE 由(1)可知  A B E ADQ AE  AQ,  BAE  QAD   D AQ   BAQ   BAE   BAQ  90°  PCQ的 周 长 等 于 正 方 形 周 长 的 一 半  PC  QC  QP  BC  CD  PQ  ( BC  PC )  (C D  Q C )  BP  D Q  BP  EB  EP 在 AEP和 AQP中  AE  AQ, EP  PQ, AP  AP  AEP  AQP   E A P   P A Q  45°题 2(长截短):如图,在△ABC 中,∠B=2∠C,∠A 的平分线 AD 交 BC 于 D。求证:AC=AB+BDA3 41O2BDC证明:在 AC 上截取 OA=AB,连接 OD, ∵∠3=∠4,AD=AD ∴△ABD≌△AOD,∴ BD=DO ∴∠B=∠1=∠2+∠C= 2∠C ∴ ∠2=∠C ∴ OD=OC=BD ∴ AC=OA+OC=AB+BD


相关内容

  • 1.2直角三角形(1)
  • 第一章 证明(二) 课时课题:第2节 直角三角形(1) 授课人:台儿庄区 枣庄市第十七中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会应用其解决相关的计算和证明. 2.了解逆命题.互逆命题及逆定理.互逆定理的含义,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及学习体验举出逆命题.互 ...

  • 勾股定理说课稿
  • 勾股定理说课稿 黄垓中学 白春萍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勾股定理>.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数学第十八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从教学背景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 ...

  •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作者:熊丹 中小学数学:中学版 2008年09期 [教学设计] 立体几何是高中新课程改革变化较大的章节之一.高中课标强调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的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的. 本节课是在学习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后,开始研究垂直关 ...

  • 第一章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1.1 认识三角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 2.会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理解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三角形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过程较复杂,是本节教学 ...

  •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教案
  • 数学教案 八年级下 第六章 证明(一) §6.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小河区实验中学 张 柳 第六章 证明(一) §6.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一. 教材与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从"数量关系"来揭示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的,这个定理是任意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 ...

  • 高中数学必修2
  • 一.教学目标 ? 1. 借助对图片.实例的观察,抽象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并能正确理解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 2. 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的定理,并能运用判定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 3.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 ...

  •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集
  • §5.3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定义中的两个条件,理解相似比的意义. 2.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 通过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引入过程,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增 ...

  • 勾股定理逆定理说课稿
  • 勾股定理逆定理说课稿 此说课稿是我参加第八批哈尔滨市骨干教师考核的说课稿,敬请个位老师指正.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来自阿城市双丰一中的数学教师李明,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了更好地发挥教材"蓝本"作用,更好地 ...

  • 生活为引,文化为媒,变被动为主动
  • [学情分析] 进入初二之后,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已初步形成.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强,能够正确归纳所学知识,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能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对于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学生仍然比较模糊.勾股定理历史十分悠久,纵横几千年,几乎所有的文明古国对它均有研究,在数学的发展历史上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