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 1

1.1指导思想 --------------------------------------------------------------------------------1

1.2实施原则 --------------------------------------------------------------------------------1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目标 ----------------------------------------------------------------------- 3

2.1修复目标 --------------------------------------------------------------------------------3

2.2示范目标 --------------------------------------------------------------------------------3

2.3生态目标 --------------------------------------------------------------------------------3

第三章 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 4

3.1工程内容 --------------------------------------------------------------------------------4

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5

3.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 -----------------------------------------------------------------5

3.2.2土壤分析测定 --------------------------------------------------------------------- 15

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19

3.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 19

3.3.2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 20

3.4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 21

3.5区块划分 ------------------------------------------------------------------------------ 21

3.5.1特重污染区 ------------------------------------------------------------------------ 22

3.5.2重污染区 --------------------------------------------------------------------------- 22

3.5.3一般污染区 ------------------------------------------------------------------------ 22

3.5.4轻度污染区 ------------------------------------------------------------------------ 22

3.6工程设计方案 ------------------------------------------------------------------------ 22

3.6.1淋洗法方案 ------------------------------------------------------------------------ 22

3.6.2螯合剂研制方案 ------------------------------------------------------------------ 23

3.6.3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 ------------------------------------------------------------ 23

3.7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 31

3.8植物的管护方案 --------------------------------------------------------------------- 32

3.9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 34

3.10后评估 -------------------------------------------------------------------------------- 35

第四章 项目施工与管理 ----------------------------------------------------------------------- 36

4.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 36

4.2项目管理 ------------------------------------------------------------------------------ 36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 38

第一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1.1指导思想

重金属污染防治内容是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十二五”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的规划主线的主要体现,是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的集中所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政策措施,进行污染评估,分区、分类有针对性地采用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组织开展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扎实做好区域汞提金遗留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维护好、保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实施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三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才能最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2)循环经济原则

在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追求最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 从**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及示范区重金属污染的实际现状,合理采用不同的生态治理方式及物种,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在科学可行的前提下最终实现目标。

(4)简单、有效、易操作、节约原则

对各类保障措施尽量提出简单、有效、易操作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目标

2.1修复目标

通过实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到2012年12月,示范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下降,重金属含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日臻成熟,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和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本目标的实现通过土壤监测检验。

2.2示范目标

通过在示范区内不同片区栽种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并相应观察试验对比不同种植栽培等条件下植种的重金属土壤修复治理效果;采用不同淋洗剂和淋洗条件进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研究试验,从而得出区域行之有效且具有成本和时效优势的重金属土壤富集植种及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治理修饭最佳条件,为日后在**整个县域全面开展重金属突然污染治理修复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3生态目标

示范区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第三章 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3.1工程内容

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

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

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3.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

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等指标。绘制示范区草图。 ②现状监测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近乎等面积的四个区块,在每个区块中心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采样点1个,共布设4个

监测点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采样器具准备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监测项目:镉、砷、铅、锌

采样: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土壤剖面。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0.8m,深1.2m。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臵。

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 对B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A、C两层; 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在表层5~20 cm、心土层50 cm、底土层100 cm左右采样。

对A层特别深厚,沉积层不甚发育,一米内见不到母质的土类剖面,按A层5~20 cm、A/B层60~90 cm、B层100~200 cm采集土壤。草甸土和潮土一般在A层5~20 cm、C1层(或B层)50 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

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左右,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般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臵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入袋中,一份系在袋口,标签上标注采样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结束,需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土壤样品,如有缺项和错误,及时补齐更正。将底土和表土按原层回填到采样坑中,方可离开现场,并在采样示意图上标出采样地点,避免下次在相同处采集剖面样。

标签和采样记录格式见表1、表2和图 1 。

表1 土壤样品标签样式

表2 土壤现场记录表

注1: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颜色描述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后,副色在前,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暗、淡等形容词,如浅棕、暗灰等。

暗栗 暗棕 暗灰 栗 棕 灰 红棕 黄棕 浅棕 红 橙 黄 浅黄 白

1 土壤颜色三角表

注2: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和粘土,野外估测方法为取小块土壤,加水潮润,然后揉搓,搓成细条并弯成直径为2.5~3cm的土环,据土环表现的性状确定质地。

砂土:不能搓成条; 砂壤土:只能搓成短条;

轻壤土:能搓直径为3mm直径的条,但易断裂; 中壤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时容易断裂; 重壤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 粘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能弯曲成圆圈。 注3: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五级:

干:土块放在手中,无潮润感觉; 潮:土块放在手中,有潮润感觉; 湿:手捏土块,在土团上塑有手印; 重潮:手捏土块时,在手指上留有湿印; 极潮:手捏土块时,有水流出。 注4:植物根系含量的估计可分为五级:

无根系:在该土层中无任何根系; 少量:在该土层每50cm2内少于5根; 中量:在该土层每50 cm2内有5~15根; 多量:该土层每50 cm2内多于15根; 根密集:在该土层中根系密集交织。

注5:石砾含量以石砾量占该土层的体积百分数估计。

土壤采样样品流转

装运前核对: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运输中防损: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样品交接: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样品制备:

制样工作室要求:分设风干室和磨样室。风干室朝南(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制样工具及容器:风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

粗粉碎用木锤、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薄膜;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球磨机)或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 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2~100目;

样品分装:装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制样程序

制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

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臵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样品粗磨:在磨样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用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再次压碎,拣出杂质,混匀,并用四分法取压碎样,过孔径0.25mm(20目)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臵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细磨样品: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制样过程见图8-1。 样品分装

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 注意事项

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

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

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样品保存

按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 新鲜样品的保存: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具体保存条件见表3。

预留样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也移交样品库保存。

保存时间: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 预留样品一般保留2年。特殊、珍稀、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样品库要求:

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要定期清理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需记录。

表3 新鲜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

3.2.2土壤分析测定 3.2.2.1测定项目

镉、铅、砷、锌 3.2.2.2样品处理

全分解方法 普通酸分解法:

准确称取0.5 g(准确到0.1 m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HCl(ρ1.19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 mL时加入15 mLHNO3(ρ1.42g/mL),继续加热蒸至近粘稠状,加入10 ml HF(ρ1.15g/mL)并继续加热,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最后加入5 ml HClO4(ρ1.67g/Ml),并加热至白烟冒尽。对于含有机质较多的土样应在加入HClO4之后加盖消解,土壤分解物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铁较高的土壤),倾斜坩埚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稀酸溶液冲洗内壁及坩埚盖,温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100 mL或50 mL,

最终体积依待测成分的含量而定。 3.2.2.3分析方法

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选配的分析方法(表4)。

表 4 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注: ①《土壤理化分析》,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3.2.2.4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 分析记录

分析记录一般要设计成记录本格式,页码、内容齐全,用碳素墨水笔填写详实,字迹要清楚,需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文字)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内容,并在所划横线上加盖修改者

名章或者签字以示负责。

分析记录也可以设计成活页,随分析报告流转和保存,便于复核审查。

分析记录也可以是电子版本式的输出物(打印件)或存有其信息的磁盘、光盘等。

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 数据运算

有效数字的计算修约规则按GB8170执行。采样、运输、储存、分析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应剔除。 结果表示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用平均数表示, 一组测定数据用Dixon法、 Grubbs法检验剔除离群值后以平均值报出;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土壤样品测定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较低的镉和汞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注明检出限数值。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当测定数据很多时,可取两位有效数字。表示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可超过方法检出限的最低位数。

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3.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3.1.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3.1.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2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3.3.3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5

表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3.4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

3.5区块划分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将示范区分4个区块分别进行不同方法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验。

3.5.1特重污染区

采用淋洗法进行修复试验。

3.5.2重污染区

采用螯合剂植物修复

3.5.3一般污染区

采用富集性能好的植物

3.5.4轻度污染区

采用本土现有植物修复

3.6工程设计方案

方案以植物修复为主,根据示范区土壤调查结果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成分和浓度,有针对性选择栽植富集性能好的植物,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螯合剂增加植物的富集能力。示范区内选取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成分和浓度,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淋洗剂和淋洗条件。

3.6.1淋洗法方案

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

3.6.1.1材料

试验所供试的材料根据需要从市场采购,田间试验小区的建设标准要求建设。

3.6.1.2试验设计

试验设对照和常规2个处理,3次重复,单排式排列。共6个小区(每小区14株)。

3.6.1.3田间管理

植物全生育灌水4次,施肥3次打药10次,对照管理,不施任何肥料和毒性高、易降解的农药;但可以施用低毒、易降解的农药。

3.6.2螯合剂研制方案

根据植物不同性质和重金属污染因子,研制不同组分、不同浓度的螯合剂,分片使用,通过植物生长观察、植物和土壤中浓度变化情况,筛选促进吸附能力能力强、成本低的螯合剂及其用量。

3.6.3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

根据技术方案分别选用对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生物量大且已在国内外开展试点修复工作的植物,初步筛选为蜈蚣草、印度芥菜、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根据监测的污染浓度等值线,采用间作方式分片区开展种植。

3.6.3.1土地整理

深耕翻土与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重金属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毒害。

根据示范区内现有土壤情况,土地平整只能在现场内进行土方调配,保证余土不外运,缺土也不外拉,尽量做到平衡和本标段利用。

(1)土地平整前组织测量队,按照项目区工程布臵图,复测道

路、沟渠、田块现状图,根据测量成果,按照土地平整、填平坑塘、道路土方,沟渠土方统筹安排,确定土方调配方安案。

(2)将表土用推土机或铲运机推运至低洼地填平。

(3)施工人员将土方调配方案向施工班组作技术交底。

(4)土地平整要根据推(运)土距离选择施工机械,距离100m以内用推土机推土,距离100~200m用铲运机铲运土。

(5)平整结束后,施工人员测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认过程可行后再将表层剥离土回填到各田块。

3.6.3.2施肥

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特别是磷肥的施用量,减少向土壤中重金属的施入量。

3.6.3.3螯合剂使用方案

根据种植方式,分别在土壤中拌合、根部浸沾或根部点施的方法实施。

3.6.3.4种植方式

多年生植物采用种苗,一年生植物采用种子种植

栽前的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请示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花木计划、劳力、材料、机具、运输车辆等的准备工作;

② 、整地:清除施工场地内的建渣、砖石、更换种植土,整平欠细,做好地貌;

③、定点放线:对图纸进行核对无误后,将各树种位臵以及造

型图案等给予标记落实,待花木运到现场后,进行挖坑栽植;施工场地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进行定点测量、放线要求施工人员放线准确无误,经甲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④、整理绿化用地,首先按施工图要求用水准仪测出标高,再进行绿地垃圾处理,然后,对绿地进行深翻(深度必须掌握在35cm以下)。对含有大量砖石、水泥块等杂质的土进行更换处理,做到表层土壤30—40cm为沙质土壤,土质要求均一,严禁将生土和熟土混合做为种植土,对较差的地块应追加有机肥。上述细节做完后可进行绿地造型,如河流空地留放等,一般应保持0.3%—0.5%的坡度,主要做排水用。

⑤、植树坑的挖掘,由于树坑的质量,对树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除按设计确定位臵外,还应根据根系或土球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径的大小、深度、形状等,一般来说比树木土球直径大20cm—30cm为佳,坑的上下应垂直,以免树木根系不能伸展或填土不实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树坑的挖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位臵要准确,严格按照放线定点来挖坑,

(2)、规格要适当。

(3)、挖出的土与杂质应分开堆放于坑边。

(4)、坑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

(5)、在新填土方处挖坑,应将坑的底边适当踩实。

(6)、土质不好,应加大坑的规格,如遇有石灰、炉渣、混凝土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应将坑径加大1—2倍,换上好土。

(7)、底部土壤要求挖掘疏松20cm

(8)、坑内应浇少量水,使土壤湿润但不留有泥浆。

⑥、大树的起挖、包捆、打箱、根据所选苗木的胸径、类型、开挖相应大小的土球。为防止土球在吊卸过程中损伤,应对树木土球进行草绳缠绕,有些过大的树木应在棕绳之外用木板进行加固。此五环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起挖之前,必须对植物全部了解,如根系分布情况树木自身带土功能,对植物移植时间的要求等。

(2)、苗木规格的检查,如树型是否完美,枝条是否齐全。

(3)、起挖时间,装车时间,运输时间必须控制在 24小时之内以便提高成活率。大树装车应用吊车,以免土球破碎,对于过旺盛的枝条应进行捆绑处理,防止运输损苗。

⑦、苗木入坑,苗木栽植入坑前必须进行初步的修剪(作用为:a、防止水分蒸发调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植物相关性。b、整形,使其美观。c、防止大树栽植后一段时间无法修剪)树型和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树杆有弯曲,其弯曲向应朝至风向栽植。要提高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二点:

(1)、栽植深度,裸根大树,应比原根径土痕深5—10cm,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身2—3cm。

(2)、填土和浇水: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和“一水浇透,二水稳根,三水封土”的栽植方法进行。

⑧、支架搭设,为了防止大树在不良自然条件下倾斜、倒伏,

如大风、大雨等,因而对其进行支架搭设以“三支一捆为主”大树必要时对其进行“四支一捆二支架一扎”处理,在必要时进行遮阳网措施,力争保栽保活,支架搭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支架必须及时搭设,只可防治,不可补救。

(2)、支架的选取,一般以竹子为主,因为其较耐久性好,大树应选取更好的支架,如槐木这个支架选取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⑨、栽植:

A、在检查树坑大小、深度符合标准后,将花木逐一进行适当修剪、整理、去除破烂根须。对部分花木进行适当疏枝后方可对号栽植。栽植时应注意扶正树冠、移动位臵使花木姿势端正,观赏面突出,并捣实土球、整理好地貌。最后再次观看,进行第二次修剪、整形。

B、栽植乔木时,须先修剪断根,入坑定位,回土捣实,作水堰,进行修剪树形,然后浇足定根水,用竹先进、木棒等支柱扶正。个别树种如香樟等需剪去大部分叶片的2/3-1/2,并摘去一部分叶片,用草绳等缠绕树干,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成活率。栽植小乔木、灌木,此工艺对坑要求更严格要保证其成活率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

(1)、病虫害的防治应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乔木、灌木的病虫害一般比较严重,栽植时必须把握好苗木质量关,处理病虫害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选取尽量用高效、低毒、低残、无公害的原则。

(2)、栽植小乔、灌木时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土层中的地老虎等害虫,选用杀虫、杀螨类药剂。

(3)、浇水:新栽的乔、灌木应浇足定根水,以后每月2—3次。每次浇足,浇透,特别在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需定期浇透水一次,渗水深度达80cm左右,若一次性下渗不到80cm,应二次补水,雨季排水,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

(4)、栽植乔木、灌木时应施足基肥,将有机肥(发酵鸡粪和腐植土配合而成)回填沟内捣实。

(5)、修剪:一般在栽植修剪为好,花灌木修剪不超过40cm为好,修剪原则根据树类型而定如碧桃应为三叉六杆十二枝为主,争取达到均衡树势,树姿优美,花繁叶茂,球冠整齐的目的。要求上下错落有致,分布均匀,方向合理,保持自然树型,树冠丰满,内膛通风透光。

⑩、种植草皮:当绿化带内乔灌木栽植完毕以后,就应进行草皮种植了,首先应对土壤进行二次深翻,施足有机底肥。欠细,平整好表土。然后用草籽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时尽量使草籽撒播均匀,然后覆盖一层薄沙土,厚度5mm左右,最后浇足水。在草籽发芽前应每天浇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发出新芽为止。

A、现场清理:清除施工现场内剩余的机具、残枝落叶、砖块、杂物等,对场地进行清扫,冲洗。保持整洁、美观。

以上各工序完成之后,则进行退场处理,办理竣工资料(如:签证、竣工祥图等),移交等手续。

后期养护管理:

在养护期间内,应派专人对成品进行养护管理,制定养护日程计划。

挖掘包扎、装车运输:进行苗圃起苗,包扎、运苗工作,起苗前,需剪去树木嫩枝嫩叶,运苗时,须以稻草等软性物铺垫车厢等处,以免造成擦伤等,树梢应整体摁扎,花木一般应带土挖掘,用草绳将土球牢固捆扎好,用人工或吊车装车并注意装车和下车时不要将花木的皮弄破。运输过程中应缓慢行驶,安全可靠地运抵施工现场。

3.6.3.5栽植时限

本工程工期紧,对施工时间区段要求较为严格,分别在2011年春季三个月至2012年春季三个月时间内完成。

3.6.3.6栽植结束后的管理工作:

①、乔木栽植结束后,在栽植坑外缘筑好水围子,浇足定根水并及时封堰,整理好地貌,利于花木成活。最后用竹竿或木棒等支柱将花木牢固地支撑好,以免被大风吹倒。以上工作完成后,应加强栽植后期的一般性管理。注意适当浇水、病虫害检查及防治,尽量做到栽植一株,成活一株,保障风景、减少损失。

②、及时浇水灌溉,根据不同植物按季节、大小、土壤干湿,确定浇水量及浇水次数,做到适时适量,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新栽乔木,每月不少于4次,灌木每月不少于8次,另需每月用水冲洗树木树叶,以增强观赏性及利于植物生长。

③、施肥,在树木定植前,在树木栽植穴中施以腐熟的渣肥或其他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在树木栽植成活,适时追施速效肥,乔木一年1-2次,花灌木一年4-6次,花灌木在花后应追施一次磷钾为主的肥料。

④、修剪,应根据树种习性,设计意图、养护季节、景观效果来进行,常绿乔木一般在生长期内进行,剪去枯病枝、待长枝、细弱枝及分枝点下萌蘖,保持树冠丰满完整,落叶乔木在落叶后,萌芽前进行,剪去枯病枝、颁不合理的枝条、组丛的花灌木在生长季节应定期修剪,以使其花繁叶茂,图案鲜明,色彩分明。

⑤、扶正、支柱,应定期检查,将因刮风、下雨及各种因素造成的树木缺株按同规格的原则进行补栽。

⑥、病虫害防治:

根据不同树种及不同病虫害危害的日期,有针对性制定植保方案,加以防治。

草坪的技术性养护措施:

①浇水,对新建草坪,应隔天浇水一次(浇水深度不得小于5cm)。若遇高温干旱,应每日浇水1-2次。

②施肥,对于新建草坪,第一次剪草后应追施氮肥5-10/m2,以后,每月生长期至少追肥3次,用量为5-10g/m2,另早春及早秋应各施肥一次。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

③修剪,新建草坪长一定高度,应进行第一次修剪,留茬高度为6-7cm,以后,生长期(4-10月)每月修剪2次,休眠期(11月

至3月)每月应修剪1次,以保持草坪平整及美观。

④防除杂草,草坪建植中,防除杂草为一持续性之工作,从播种前到成坪后养护中都应定期进行。对单子叶杂草,或可采取手工拔草,对阔叶性杂草,可采取药剂防除。

⑤病虫害防治,应定期施以各类型的杀虫,杀菌剂杀灭致病源,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每隔7-10天即应喷药一次,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3.7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3.7.1配电系统

项目所在地处于**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周边配电系统设施完备,可以利用现有电力资源进行施工以及建成后的管理管护工作。

3.7.2灌溉设施

项目区地处小峪河旁,地下及周围水资源极为丰富,在项目建设初期,计划新建机井一眼,满足灌溉需求。

3.7.3作业机具

该项目所需作业机具见表6

表6 植物作业机具配备一览表

3.7.4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1)场界

示范区场界采用栽植具有重金属吸附治理作用的德国杨树,即起到防护林带绿化美观作用,又起到场界区分作用。

(2)办公及实验用房

示范区建设简易钢结构办公用及实验用房一座,位于示范区西侧靠近道路一侧,建筑面积35平方米。

3.8植物的管护方案

植物的管护主要分为地下部分管理、地上部分管理。地下部分管理主要包括清除杂草、松土、中耕保墒、除施肥、灌溉及地下病虫害的防治;地上部分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3.8.1地下部分养护管理

松土、除草、中耕保墒。每年开春,对栽植植物土地进行松土,松土深度5-8cm,松土后将地表耙平,清除松土过程中出现的垃圾杂草。要求每20天松土一次。

生长季节要结合灌水施追肥,对植物进行中耕锄草、松土保墒。此项工作每10天一次,中耕锄草、松土保墒深度约5cm以内,严防过深引起断根,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中耕松土保墒后,将地表耙平,清除杂草、落叶、垃圾等

3.8.2地上部分养护管理

地上部分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叶面施肥中叶片吸收的肥料应是完全水溶性的。喷施浓度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肥料的喷施浓度一般不得超过0.5%。但硝酸钾肥料的喷施浓度可以达到1%,甚至更高,因为硝酸钾中氮钾比为1:3,这恰好是植物吸收这两种元素的最佳比例。叶面喷施肥料可以在其它施肥方式不允许的情况下和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及时为植物补充所需的养分。叶面喷施肥料品种可以是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锌、锰、硼、铜、钼。氮应以硝态氮为主,铵态氮和尿素态氮为辅。铁、锌、锰和铜最好使用螯合态的,就可以与磷一起施用,同时也避免相互之间发生拮抗作用。钙、镁不要和磷一起喷施,以免出现不溶性沉淀。每次喷肥最好喷施所需尽量多的肥料品种,这样既能全面补充营养,又能节省工时。

叶面喷施肥料应当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烧叶、烧苗。

养分可以与农药一起喷施,尤其是硝酸钾,和大多数农药混合喷用可以提高农药的药效。但在初次混用还没有经验时,应先在小容器中按比例混配,然后喷施在少数几株作物上,待1~2天不出现

药害时才能大面积施用

病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植物合理选用、合理搭配种植以及提前预防的原则可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

生态控制:优选抗病虫害强的植物,根据病虫害的分类特点划分区块栽植,从而控制病虫害蔓延;另外在病虫害发作期内可采用生物诱捕、引进天敌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药物防治: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

另外栽培上要每年对树木进行石灰涂白,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3.9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最终选择适合当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并进行推广,达到预期目的。

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及步骤如下:

土地平整——区块划分及基础设施建设——分区监测土壤重金属现状臵——统计分析数据——分区采取不同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措施——定期监测查看治理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方案——生态修复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3.10后评估

为全面了解工程实效,在工程完工前进行后评估,主要方法采取实施前后土壤重金属变化情况,给出各个方法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中注意问题,给出总结报告。

后评估监测和前期监测项目、点位、分析方法均相同。

总结报告要满足项目验收要求,附件要有相应的照片及影像资料、监测报告、监理报告、招投标资料、财务审计、工程决算等资料。

第四章 项目施工与管理

4.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开展实施,确保工程各项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统一负责项目的领导协调、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建后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总工、施工技术人员、材料员各一名。

4.2项目管理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综合防治项目,建立项目负责制,责权利相结合,采取严格措施,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支持。

(1)加强监督,严格计划财务管理

相关负责人员必须自觉维护治理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资金严格按计划和工程进度使用,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

(2)加强项目质量管理

实施项目监督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落实项目质量责任制,明确各方面责任。

(3)施工组织意见

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抓住重点,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加强计划财务管理与监督,以达到确保质量、缩短工期、控制造价、保证安全,特别是要协调好施工与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二次搬运,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工程投资,作好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工程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依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结合项目建设自身的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工期为20个月,根据工程方案实施的难度、工程量大小、和紧迫程度,分别计划,具体步骤计划安排如下表7,

表7 工程实施进度表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 1

1.1指导思想 --------------------------------------------------------------------------------1

1.2实施原则 --------------------------------------------------------------------------------1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目标 ----------------------------------------------------------------------- 3

2.1修复目标 --------------------------------------------------------------------------------3

2.2示范目标 --------------------------------------------------------------------------------3

2.3生态目标 --------------------------------------------------------------------------------3

第三章 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 4

3.1工程内容 --------------------------------------------------------------------------------4

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5

3.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 -----------------------------------------------------------------5

3.2.2土壤分析测定 --------------------------------------------------------------------- 15

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 19

3.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 19

3.3.2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 20

3.4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 21

3.5区块划分 ------------------------------------------------------------------------------ 21

3.5.1特重污染区 ------------------------------------------------------------------------ 22

3.5.2重污染区 --------------------------------------------------------------------------- 22

3.5.3一般污染区 ------------------------------------------------------------------------ 22

3.5.4轻度污染区 ------------------------------------------------------------------------ 22

3.6工程设计方案 ------------------------------------------------------------------------ 22

3.6.1淋洗法方案 ------------------------------------------------------------------------ 22

3.6.2螯合剂研制方案 ------------------------------------------------------------------ 23

3.6.3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 ------------------------------------------------------------ 23

3.7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 31

3.8植物的管护方案 --------------------------------------------------------------------- 32

3.9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 34

3.10后评估 -------------------------------------------------------------------------------- 35

第四章 项目施工与管理 ----------------------------------------------------------------------- 36

4.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 36

4.2项目管理 ------------------------------------------------------------------------------ 36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 38

第一章 项目实施指导思想及原则

1.1指导思想

重金属污染防治内容是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十二五”削减总量-改善质量-防范风险的规划主线的主要体现,是改善民生、保障安全的集中所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完善政策措施,进行污染评估,分区、分类有针对性地采用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组织开展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扎实做好区域汞提金遗留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维护好、保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2实施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三者的和谐统一发展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才能最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2)循环经济原则

在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追求最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 从**的实际出发,根据区域及示范区重金属污染的实际现状,合理采用不同的生态治理方式及物种,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在科学可行的前提下最终实现目标。

(4)简单、有效、易操作、节约原则

对各类保障措施尽量提出简单、有效、易操作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第二章 项目实施的目标

2.1修复目标

通过实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到2012年12月,示范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明显下降,重金属含量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日臻成熟,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和监控体系建立健全,本目标的实现通过土壤监测检验。

2.2示范目标

通过在示范区内不同片区栽种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并相应观察试验对比不同种植栽培等条件下植种的重金属土壤修复治理效果;采用不同淋洗剂和淋洗条件进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研究试验,从而得出区域行之有效且具有成本和时效优势的重金属土壤富集植种及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治理修饭最佳条件,为日后在**整个县域全面开展重金属突然污染治理修复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3生态目标

示范区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第三章 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3.1工程内容

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

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

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3.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

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

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

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 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除等资料。

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 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 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的内容。

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等指标。绘制示范区草图。 ②现状监测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将示范区划分为近乎等面积的四个区块,在每个区块中心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采样点1个,共布设4个

监测点位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采样器具准备

工具类:铁锹、铁铲、圆状取土钻、螺旋取土钻、竹片以及适合特殊采样要求的工具等。

器材类:GPS、罗盘、照相机、卷尺、铝盒、样品袋、样品箱等。 文具类:样品标签、采样记录表、铅笔、资料夹等。

安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安全帽、药品箱等。

监测项目:镉、砷、铅、锌

采样:采样点可采表层样或土壤剖面。一般监测采集表层土,采样深度0~20cm,特殊要求的监测(土壤背景、环评、污染事故等)必要时选择部分采样点采集剖面样品。剖面的规格一般为长1.5m,宽0.8m,深1.2m。挖掘土壤剖面要使观察面向阳,表土和底土分两侧放臵。

一般每个剖面采集A、B、C三层土样。地下水位较高时,剖面挖至地下水出露时为止;山地丘陵土层较薄时,剖面挖至风化层。 对B层发育不完整(不发育)的山地土壤,只采A、C两层; 干旱地区剖面发育不完善的土壤,在表层5~20 cm、心土层50 cm、底土层100 cm左右采样。

对A层特别深厚,沉积层不甚发育,一米内见不到母质的土类剖面,按A层5~20 cm、A/B层60~90 cm、B层100~200 cm采集土壤。草甸土和潮土一般在A层5~20 cm、C1层(或B层)50 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

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剖面每层样品采集1kg左右,装入样品袋,样品袋一般由棉布缝制而成,如潮湿样品可内衬塑料袋(供无机化合物测定)或将样品臵于玻璃瓶内(供有机化合物测定)。采样的同时,由专人填写样品标签、采样记录;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入袋中,一份系在袋口,标签上标注采样时间、地点、样品编号、监测项目、采样深度和经纬度。采样结束,需逐项检查采样记录、样袋标签和土壤样品,如有缺项和错误,及时补齐更正。将底土和表土按原层回填到采样坑中,方可离开现场,并在采样示意图上标出采样地点,避免下次在相同处采集剖面样。

标签和采样记录格式见表1、表2和图 1 。

表1 土壤样品标签样式

表2 土壤现场记录表

注1: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颜色描述可采用双名法,主色在后,副色在前,如黄棕、灰棕等。颜色深浅还可以冠以暗、淡等形容词,如浅棕、暗灰等。

暗栗 暗棕 暗灰 栗 棕 灰 红棕 黄棕 浅棕 红 橙 黄 浅黄 白

1 土壤颜色三角表

注2: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和粘土,野外估测方法为取小块土壤,加水潮润,然后揉搓,搓成细条并弯成直径为2.5~3cm的土环,据土环表现的性状确定质地。

砂土:不能搓成条; 砂壤土:只能搓成短条;

轻壤土:能搓直径为3mm直径的条,但易断裂; 中壤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时容易断裂; 重壤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弯曲成圆圈时容易断裂; 粘土:能搓成完整的细条,能弯曲成圆圈。 注3:土壤湿度的野外估测,一般可分为五级:

干:土块放在手中,无潮润感觉; 潮:土块放在手中,有潮润感觉; 湿:手捏土块,在土团上塑有手印; 重潮:手捏土块时,在手指上留有湿印; 极潮:手捏土块时,有水流出。 注4:植物根系含量的估计可分为五级:

无根系:在该土层中无任何根系; 少量:在该土层每50cm2内少于5根; 中量:在该土层每50 cm2内有5~15根; 多量:该土层每50 cm2内多于15根; 根密集:在该土层中根系密集交织。

注5:石砾含量以石砾量占该土层的体积百分数估计。

土壤采样样品流转

装运前核对: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

运输中防损: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淆和沾污。对光敏感的样品应有避光外包装。

样品交接:由专人将土壤样品送到实验室,送样者和接样者双方同时清点核实样品,并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确认,样品交接单由双方各存一份备查。

样品制备:

制样工作室要求:分设风干室和磨样室。风干室朝南(严防阳光直射土样),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制样工具及容器:风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

粗粉碎用木锤、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薄膜;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球磨机)或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 过筛用尼龙筛,规格为2~100目;

样品分装:装样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制样程序

制样者与样品管理员同时核实清点,交接样品,在样品交接单上双方签字确认。

风干:在风干室将土样放臵于风干盘中,摊成2~3 c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砂砾、植物残体。

样品粗磨:在磨样室将风干的样品倒在有机玻璃板上,用木锤敲打,用木滚、木棒、有机玻璃棒再次压碎,拣出杂质,混匀,并用四分法取压碎样,过孔径0.25mm(20目)尼龙筛。过筛后的样品全部臵无色聚乙烯薄膜上,并充分搅拌混匀,再采用四分法取其两份,一份交样品库存放,另一份作样品的细磨用。粗磨样可直接用于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等项目的分析。

细磨样品: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25mm(60目)筛,用于农药或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量等项目分析;另一份研磨到全部过孔径0.15mm(100目)筛,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制样过程见图8-1。 样品分装

研磨混匀后的样品,分别装于样品袋或样品瓶,填写土壤标签一式两份,瓶内或袋内一份,瓶外或袋外贴一份。 注意事项

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混错,

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

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染; 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或可萃取有机物无需上述制样,用新鲜样按特定的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 样品保存

按样品名称、编号和粒径分类保存。 新鲜样品的保存: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方法,并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要充满容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具体保存条件见表3。

预留样品:预留样品在样品库造册保存。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也移交样品库保存。

保存时间: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半年, 预留样品一般保留2年。特殊、珍稀、仲裁、有争议样品一般要永久保存。 样品库要求:

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要定期清理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样品入库、领用和清理均需记录。

表3 新鲜样品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

3.2.2土壤分析测定 3.2.2.1测定项目

镉、铅、砷、锌 3.2.2.2样品处理

全分解方法 普通酸分解法:

准确称取0.5 g(准确到0.1 mg,以下都与此相同)风干土样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用几滴水润湿后,加入10 mLHCl(ρ1.19g/mL),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蒸发至约剩5 mL时加入15 mLHNO3(ρ1.42g/mL),继续加热蒸至近粘稠状,加入10 ml HF(ρ1.15g/mL)并继续加热,为了达到良好的除硅效果应经常摇动坩埚。最后加入5 ml HClO4(ρ1.67g/Ml),并加热至白烟冒尽。对于含有机质较多的土样应在加入HClO4之后加盖消解,土壤分解物应呈白色或淡黄色(含铁较高的土壤),倾斜坩埚时呈不流动的粘稠状。用稀酸溶液冲洗内壁及坩埚盖,温热溶解残渣,冷却后,定容至100 mL或50 mL,

最终体积依待测成分的含量而定。 3.2.2.3分析方法

标准方法(即仲裁方法),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选配的分析方法(表4)。

表 4 土壤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注: ①《土壤理化分析》,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3.2.2.4分析记录与监测报告 分析记录

分析记录一般要设计成记录本格式,页码、内容齐全,用碳素墨水笔填写详实,字迹要清楚,需要更正时,应在错误数据(文字)上划一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内容,并在所划横线上加盖修改者

名章或者签字以示负责。

分析记录也可以设计成活页,随分析报告流转和保存,便于复核审查。

分析记录也可以是电子版本式的输出物(打印件)或存有其信息的磁盘、光盘等。

记录测量数据,要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应根据计量器具的精度及分析仪器的示值确定,不得随意增添或删除。 数据运算

有效数字的计算修约规则按GB8170执行。采样、运输、储存、分析失误造成的离群数据应剔除。 结果表示

平行样的测定结果用平均数表示, 一组测定数据用Dixon法、 Grubbs法检验剔除离群值后以平均值报出;低于分析方法检出限的测定结果以“未检出”报出,参加统计时按二分之一最低检出限计算。

土壤样品测定一般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含量较低的镉和汞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注明检出限数值。分析结果的精密度数据,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当测定数据很多时,可取两位有效数字。表示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不可超过方法检出限的最低位数。

3.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评价模式常用污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3.3.1 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

3.3.1.1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3.1.2 标准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3.3.2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

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

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3.3.3标准值

本标准规定的三级标准值,见表5

表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3.4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染则重。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也同此序。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的环境状况。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100%

3.5区块划分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将示范区分4个区块分别进行不同方法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验。

3.5.1特重污染区

采用淋洗法进行修复试验。

3.5.2重污染区

采用螯合剂植物修复

3.5.3一般污染区

采用富集性能好的植物

3.5.4轻度污染区

采用本土现有植物修复

3.6工程设计方案

方案以植物修复为主,根据示范区土壤调查结果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成分和浓度,有针对性选择栽植富集性能好的植物,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螯合剂增加植物的富集能力。示范区内选取针对不同区域污染物成分和浓度,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淋洗剂和淋洗条件。

3.6.1淋洗法方案

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

3.6.1.1材料

试验所供试的材料根据需要从市场采购,田间试验小区的建设标准要求建设。

3.6.1.2试验设计

试验设对照和常规2个处理,3次重复,单排式排列。共6个小区(每小区14株)。

3.6.1.3田间管理

植物全生育灌水4次,施肥3次打药10次,对照管理,不施任何肥料和毒性高、易降解的农药;但可以施用低毒、易降解的农药。

3.6.2螯合剂研制方案

根据植物不同性质和重金属污染因子,研制不同组分、不同浓度的螯合剂,分片使用,通过植物生长观察、植物和土壤中浓度变化情况,筛选促进吸附能力能力强、成本低的螯合剂及其用量。

3.6.3植物修复的栽植方案

根据技术方案分别选用对重金属吸附能力强、生物量大且已在国内外开展试点修复工作的植物,初步筛选为蜈蚣草、印度芥菜、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根据监测的污染浓度等值线,采用间作方式分片区开展种植。

3.6.3.1土地整理

深耕翻土与污土混合,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重金属对土壤-植物系统产生的毒害。

根据示范区内现有土壤情况,土地平整只能在现场内进行土方调配,保证余土不外运,缺土也不外拉,尽量做到平衡和本标段利用。

(1)土地平整前组织测量队,按照项目区工程布臵图,复测道

路、沟渠、田块现状图,根据测量成果,按照土地平整、填平坑塘、道路土方,沟渠土方统筹安排,确定土方调配方安案。

(2)将表土用推土机或铲运机推运至低洼地填平。

(3)施工人员将土方调配方案向施工班组作技术交底。

(4)土地平整要根据推(运)土距离选择施工机械,距离100m以内用推土机推土,距离100~200m用铲运机铲运土。

(5)平整结束后,施工人员测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认过程可行后再将表层剥离土回填到各田块。

3.6.3.2施肥

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化肥特别是磷肥的施用量,减少向土壤中重金属的施入量。

3.6.3.3螯合剂使用方案

根据种植方式,分别在土壤中拌合、根部浸沾或根部点施的方法实施。

3.6.3.4种植方式

多年生植物采用种苗,一年生植物采用种子种植

栽前的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请示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落实花木计划、劳力、材料、机具、运输车辆等的准备工作;

② 、整地:清除施工场地内的建渣、砖石、更换种植土,整平欠细,做好地貌;

③、定点放线:对图纸进行核对无误后,将各树种位臵以及造

型图案等给予标记落实,待花木运到现场后,进行挖坑栽植;施工场地测量、放线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图进行定点测量、放线要求施工人员放线准确无误,经甲方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④、整理绿化用地,首先按施工图要求用水准仪测出标高,再进行绿地垃圾处理,然后,对绿地进行深翻(深度必须掌握在35cm以下)。对含有大量砖石、水泥块等杂质的土进行更换处理,做到表层土壤30—40cm为沙质土壤,土质要求均一,严禁将生土和熟土混合做为种植土,对较差的地块应追加有机肥。上述细节做完后可进行绿地造型,如河流空地留放等,一般应保持0.3%—0.5%的坡度,主要做排水用。

⑤、植树坑的挖掘,由于树坑的质量,对树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除按设计确定位臵外,还应根据根系或土球大小、土质情况来确定坑径的大小、深度、形状等,一般来说比树木土球直径大20cm—30cm为佳,坑的上下应垂直,以免树木根系不能伸展或填土不实为了保证树木成活率,树坑的挖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位臵要准确,严格按照放线定点来挖坑,

(2)、规格要适当。

(3)、挖出的土与杂质应分开堆放于坑边。

(4)、坑的上、下口大小应一致。

(5)、在新填土方处挖坑,应将坑的底边适当踩实。

(6)、土质不好,应加大坑的规格,如遇有石灰、炉渣、混凝土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应将坑径加大1—2倍,换上好土。

(7)、底部土壤要求挖掘疏松20cm

(8)、坑内应浇少量水,使土壤湿润但不留有泥浆。

⑥、大树的起挖、包捆、打箱、根据所选苗木的胸径、类型、开挖相应大小的土球。为防止土球在吊卸过程中损伤,应对树木土球进行草绳缠绕,有些过大的树木应在棕绳之外用木板进行加固。此五环节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起挖之前,必须对植物全部了解,如根系分布情况树木自身带土功能,对植物移植时间的要求等。

(2)、苗木规格的检查,如树型是否完美,枝条是否齐全。

(3)、起挖时间,装车时间,运输时间必须控制在 24小时之内以便提高成活率。大树装车应用吊车,以免土球破碎,对于过旺盛的枝条应进行捆绑处理,防止运输损苗。

⑦、苗木入坑,苗木栽植入坑前必须进行初步的修剪(作用为:a、防止水分蒸发调节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植物相关性。b、整形,使其美观。c、防止大树栽植后一段时间无法修剪)树型和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树杆有弯曲,其弯曲向应朝至风向栽植。要提高成活率必须做到以下二点:

(1)、栽植深度,裸根大树,应比原根径土痕深5—10cm,带土球苗木比土球顶部身2—3cm。

(2)、填土和浇水:要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和“一水浇透,二水稳根,三水封土”的栽植方法进行。

⑧、支架搭设,为了防止大树在不良自然条件下倾斜、倒伏,

如大风、大雨等,因而对其进行支架搭设以“三支一捆为主”大树必要时对其进行“四支一捆二支架一扎”处理,在必要时进行遮阳网措施,力争保栽保活,支架搭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支架必须及时搭设,只可防治,不可补救。

(2)、支架的选取,一般以竹子为主,因为其较耐久性好,大树应选取更好的支架,如槐木这个支架选取一般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⑨、栽植:

A、在检查树坑大小、深度符合标准后,将花木逐一进行适当修剪、整理、去除破烂根须。对部分花木进行适当疏枝后方可对号栽植。栽植时应注意扶正树冠、移动位臵使花木姿势端正,观赏面突出,并捣实土球、整理好地貌。最后再次观看,进行第二次修剪、整形。

B、栽植乔木时,须先修剪断根,入坑定位,回土捣实,作水堰,进行修剪树形,然后浇足定根水,用竹先进、木棒等支柱扶正。个别树种如香樟等需剪去大部分叶片的2/3-1/2,并摘去一部分叶片,用草绳等缠绕树干,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成活率。栽植小乔木、灌木,此工艺对坑要求更严格要保证其成活率一般应做到以下几点:

(1)、病虫害的防治应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乔木、灌木的病虫害一般比较严重,栽植时必须把握好苗木质量关,处理病虫害以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选取尽量用高效、低毒、低残、无公害的原则。

(2)、栽植小乔、灌木时应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灭土层中的地老虎等害虫,选用杀虫、杀螨类药剂。

(3)、浇水:新栽的乔、灌木应浇足定根水,以后每月2—3次。每次浇足,浇透,特别在冬末春初和秋末冬初需定期浇透水一次,渗水深度达80cm左右,若一次性下渗不到80cm,应二次补水,雨季排水,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

(4)、栽植乔木、灌木时应施足基肥,将有机肥(发酵鸡粪和腐植土配合而成)回填沟内捣实。

(5)、修剪:一般在栽植修剪为好,花灌木修剪不超过40cm为好,修剪原则根据树类型而定如碧桃应为三叉六杆十二枝为主,争取达到均衡树势,树姿优美,花繁叶茂,球冠整齐的目的。要求上下错落有致,分布均匀,方向合理,保持自然树型,树冠丰满,内膛通风透光。

⑩、种植草皮:当绿化带内乔灌木栽植完毕以后,就应进行草皮种植了,首先应对土壤进行二次深翻,施足有机底肥。欠细,平整好表土。然后用草籽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时尽量使草籽撒播均匀,然后覆盖一层薄沙土,厚度5mm左右,最后浇足水。在草籽发芽前应每天浇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直至发出新芽为止。

A、现场清理:清除施工现场内剩余的机具、残枝落叶、砖块、杂物等,对场地进行清扫,冲洗。保持整洁、美观。

以上各工序完成之后,则进行退场处理,办理竣工资料(如:签证、竣工祥图等),移交等手续。

后期养护管理:

在养护期间内,应派专人对成品进行养护管理,制定养护日程计划。

挖掘包扎、装车运输:进行苗圃起苗,包扎、运苗工作,起苗前,需剪去树木嫩枝嫩叶,运苗时,须以稻草等软性物铺垫车厢等处,以免造成擦伤等,树梢应整体摁扎,花木一般应带土挖掘,用草绳将土球牢固捆扎好,用人工或吊车装车并注意装车和下车时不要将花木的皮弄破。运输过程中应缓慢行驶,安全可靠地运抵施工现场。

3.6.3.5栽植时限

本工程工期紧,对施工时间区段要求较为严格,分别在2011年春季三个月至2012年春季三个月时间内完成。

3.6.3.6栽植结束后的管理工作:

①、乔木栽植结束后,在栽植坑外缘筑好水围子,浇足定根水并及时封堰,整理好地貌,利于花木成活。最后用竹竿或木棒等支柱将花木牢固地支撑好,以免被大风吹倒。以上工作完成后,应加强栽植后期的一般性管理。注意适当浇水、病虫害检查及防治,尽量做到栽植一株,成活一株,保障风景、减少损失。

②、及时浇水灌溉,根据不同植物按季节、大小、土壤干湿,确定浇水量及浇水次数,做到适时适量,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新栽乔木,每月不少于4次,灌木每月不少于8次,另需每月用水冲洗树木树叶,以增强观赏性及利于植物生长。

③、施肥,在树木定植前,在树木栽植穴中施以腐熟的渣肥或其他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在树木栽植成活,适时追施速效肥,乔木一年1-2次,花灌木一年4-6次,花灌木在花后应追施一次磷钾为主的肥料。

④、修剪,应根据树种习性,设计意图、养护季节、景观效果来进行,常绿乔木一般在生长期内进行,剪去枯病枝、待长枝、细弱枝及分枝点下萌蘖,保持树冠丰满完整,落叶乔木在落叶后,萌芽前进行,剪去枯病枝、颁不合理的枝条、组丛的花灌木在生长季节应定期修剪,以使其花繁叶茂,图案鲜明,色彩分明。

⑤、扶正、支柱,应定期检查,将因刮风、下雨及各种因素造成的树木缺株按同规格的原则进行补栽。

⑥、病虫害防治:

根据不同树种及不同病虫害危害的日期,有针对性制定植保方案,加以防治。

草坪的技术性养护措施:

①浇水,对新建草坪,应隔天浇水一次(浇水深度不得小于5cm)。若遇高温干旱,应每日浇水1-2次。

②施肥,对于新建草坪,第一次剪草后应追施氮肥5-10/m2,以后,每月生长期至少追肥3次,用量为5-10g/m2,另早春及早秋应各施肥一次。施肥应结合浇水进行。

③修剪,新建草坪长一定高度,应进行第一次修剪,留茬高度为6-7cm,以后,生长期(4-10月)每月修剪2次,休眠期(11月

至3月)每月应修剪1次,以保持草坪平整及美观。

④防除杂草,草坪建植中,防除杂草为一持续性之工作,从播种前到成坪后养护中都应定期进行。对单子叶杂草,或可采取手工拔草,对阔叶性杂草,可采取药剂防除。

⑤病虫害防治,应定期施以各类型的杀虫,杀菌剂杀灭致病源,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每隔7-10天即应喷药一次,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3.7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3.7.1配电系统

项目所在地处于**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周边配电系统设施完备,可以利用现有电力资源进行施工以及建成后的管理管护工作。

3.7.2灌溉设施

项目区地处小峪河旁,地下及周围水资源极为丰富,在项目建设初期,计划新建机井一眼,满足灌溉需求。

3.7.3作业机具

该项目所需作业机具见表6

表6 植物作业机具配备一览表

3.7.4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1)场界

示范区场界采用栽植具有重金属吸附治理作用的德国杨树,即起到防护林带绿化美观作用,又起到场界区分作用。

(2)办公及实验用房

示范区建设简易钢结构办公用及实验用房一座,位于示范区西侧靠近道路一侧,建筑面积35平方米。

3.8植物的管护方案

植物的管护主要分为地下部分管理、地上部分管理。地下部分管理主要包括清除杂草、松土、中耕保墒、除施肥、灌溉及地下病虫害的防治;地上部分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3.8.1地下部分养护管理

松土、除草、中耕保墒。每年开春,对栽植植物土地进行松土,松土深度5-8cm,松土后将地表耙平,清除松土过程中出现的垃圾杂草。要求每20天松土一次。

生长季节要结合灌水施追肥,对植物进行中耕锄草、松土保墒。此项工作每10天一次,中耕锄草、松土保墒深度约5cm以内,严防过深引起断根,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中耕松土保墒后,将地表耙平,清除杂草、落叶、垃圾等

3.8.2地上部分养护管理

地上部分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叶面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叶面施肥中叶片吸收的肥料应是完全水溶性的。喷施浓度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肥料的喷施浓度一般不得超过0.5%。但硝酸钾肥料的喷施浓度可以达到1%,甚至更高,因为硝酸钾中氮钾比为1:3,这恰好是植物吸收这两种元素的最佳比例。叶面喷施肥料可以在其它施肥方式不允许的情况下和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及时为植物补充所需的养分。叶面喷施肥料品种可以是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锌、锰、硼、铜、钼。氮应以硝态氮为主,铵态氮和尿素态氮为辅。铁、锌、锰和铜最好使用螯合态的,就可以与磷一起施用,同时也避免相互之间发生拮抗作用。钙、镁不要和磷一起喷施,以免出现不溶性沉淀。每次喷肥最好喷施所需尽量多的肥料品种,这样既能全面补充营养,又能节省工时。

叶面喷施肥料应当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烧叶、烧苗。

养分可以与农药一起喷施,尤其是硝酸钾,和大多数农药混合喷用可以提高农药的药效。但在初次混用还没有经验时,应先在小容器中按比例混配,然后喷施在少数几株作物上,待1~2天不出现

药害时才能大面积施用

病虫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植物合理选用、合理搭配种植以及提前预防的原则可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

生态控制:优选抗病虫害强的植物,根据病虫害的分类特点划分区块栽植,从而控制病虫害蔓延;另外在病虫害发作期内可采用生物诱捕、引进天敌等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药物防治: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

另外栽培上要每年对树木进行石灰涂白,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3.9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最终选择适合当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案并进行推广,达到预期目的。

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及步骤如下:

土地平整——区块划分及基础设施建设——分区监测土壤重金属现状臵——统计分析数据——分区采取不同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措施——定期监测查看治理效果——适时调整治理方案——生态修复治理方案优选及推广。

3.10后评估

为全面了解工程实效,在工程完工前进行后评估,主要方法采取实施前后土壤重金属变化情况,给出各个方法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中注意问题,给出总结报告。

后评估监测和前期监测项目、点位、分析方法均相同。

总结报告要满足项目验收要求,附件要有相应的照片及影像资料、监测报告、监理报告、招投标资料、财务审计、工程决算等资料。

第四章 项目施工与管理

4.1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开展实施,确保工程各项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统一负责项目的领导协调、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建后评价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总工、施工技术人员、材料员各一名。

4.2项目管理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综合防治项目,建立项目负责制,责权利相结合,采取严格措施,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和支持。

(1)加强监督,严格计划财务管理

相关负责人员必须自觉维护治理项目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规模、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项目资金严格按计划和工程进度使用,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和挪用。

(2)加强项目质量管理

实施项目监督制,强化工程质量监督,落实项目质量责任制,明确各方面责任。

(3)施工组织意见

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组织,抓住重点,加强项目组织管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加强计划财务管理与监督,以达到确保质量、缩短工期、控制造价、保证安全,特别是要协调好施工与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物资运输量,尽量避免二次搬运,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工程投资,作好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工程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进度

依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结合项目建设自身的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实施工期为20个月,根据工程方案实施的难度、工程量大小、和紧迫程度,分别计划,具体步骤计划安排如下表7,

表7 工程实施进度表


相关内容

  • 常隆地块土壤修复调整工程
  • 常隆(华达.常宇)公司原厂址地块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调整工程验收 技术方案 建设单位: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O 一六年二月 目录 1 前言.............................................................. ...

  • 1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 环境保护部发布<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环境保护部发布<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09-12-24 14:18:30 作者: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浏览次数:76 文字大小:[大][中] [小] 为加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 ...

  • 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研究报告
  • 土壤修复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背景说明: 2014年公布的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情况结果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污染类型以无机污染物为主,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 ...

  •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_周建军
  •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RemediationofHeavyMetalPollutioninSoil 文/周建军周桔冯仁国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北京100864 [摘要]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根据我国土壤污染现实状况,开展土 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修复工作,保障生态环境与食物安全,已成为国家重大现实 ...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法规和标准体系现状
  • [咨询文摘]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法规和标准体系现状[推广有奖] 加关注 串个门 加好友 发消息 0关注 55粉丝 VIP2 学术权威 31% (VIP/贵宾)七级 34% 威望 0 级 论坛币 5968 个 学术水平 35 点 热心指数 35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39125 点 帖子 31 ...

  •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
  •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疑似污染地块,是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 ...

  •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编制组 二〇一〇年一月 项目名称:污染场地监测技术导则 项目统一编号:1230 承担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等 编制组主要成员:邵春岩.陈辉.张广鑫.孙俊.王鑫.陈刚等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武 ...

  •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方法
  • 环境保护工程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经济评估方法 张 军,王 瑀,安 琳 100044)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原来位于城区的污染企业从城市中心迁出,产生了大量污染场地.这 ...

  •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法律法规体系 的构建与完善 在目前快速城市化和实施"退二进三"的城市布局改造战略进程中,污染企业搬迁后,原有的工业用地被逐步开发为居住用地或公建用地,用地性质发生改变,工业企业遗留的环境问题引发的场地土壤环境污染事故已经影响到人居环境的安全健康.2008 年环境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