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偏激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一、一般资料

王XX,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身高大约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王XX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那时候,王XX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牵着他走。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王XX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基本上这四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王XX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2个月升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

最近,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最近的学习成绩下降明显。

心理测验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①测验结果:总粗分57,超过分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10)两个标准差。

2、《EPQ少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

王XX称,“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学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

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沟通网教学系统资源中心

原文链接:http://51gt.com/news/html/c12/

若想学心理学或想考心理咨询师,建议到沟通网报心理学函授大学或心理咨询师培训,函授大学是帮学员从基础开始学起,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学习时间也是比较自由的,主要是发书加网络学习为主,属于远程教育的,具体欢迎到沟通网了解http://www.51gt.com

http://51gt.com/xx/hszz.htm这是2013年心理学函授大学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到这里了解,谢谢支持

http://51gt.com/xx/

ycpx.htm这是2013年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到这里了解,谢谢支持

一、一般资料

王XX,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身高大约1.5米左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父母均为公司职员,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非常听父母的话。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王XX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那时候,王XX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上了大班后,一次一个小朋友拿绳子去勒王XX的脖子,想牵着他走。王想起妈妈说过:脖子是不可以被随便勒的,很危险!于是,他反抗了,而且劲很大,一下子抢过了绳子。那个小朋友吓得跑掉了。据父母称,自那以后,一旦同小朋友发生口角,他就会用“暴力”的方式处理争端,老师和同学都说他“不好惹”。

其实,应该说,比起同年龄的孩子,王XX还是让父母少操了很多心,尤其在学习上。基本上这四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王XX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最近2个月升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

最近,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同学关系比较紧张。没有固定玩伴和要好的朋友。最近的学习成绩下降明显。

心理测验结果:

1、《阿肯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①测验结果:总粗分57,超过分界值40分;标准分71分,高于常模(50,10)两个标准差。

2、《EPQ少年版》测验结果:结果有效;E:54分;P:71分;N:62分。

3、《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测验结果:IQ分值:118

二、主诉

王XX称,“讨厌班主任老师,对自己不公平”;“现在没兴趣学习”;“爸爸妈妈说心理学老师能帮助他提高学

习成绩,做个好孩子,我不相信,懒得跟他们说”;“别人欺负我,我就要反抗,不想忍”。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父母主诉:最近,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相比从前,较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现在的班主任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以及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儿童精神障碍,例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早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家长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减少求助者的偏激行为;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社会(人际)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其适应不良

本篇文章来源于 沟通网教学系统资源中心

原文链接:http://51gt.com/news/html/c12/

若想学心理学或想考心理咨询师,建议到沟通网报心理学函授大学或心理咨询师培训,函授大学是帮学员从基础开始学起,系统的学习心理学。学习时间也是比较自由的,主要是发书加网络学习为主,属于远程教育的,具体欢迎到沟通网了解http://www.51gt.com

http://51gt.com/xx/hszz.htm这是2013年心理学函授大学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到这里了解,谢谢支持

http://51gt.com/xx/

ycpx.htm这是2013年心理咨询师培训招生简章,里面有详细介绍,具体可以到这里了解,谢谢支持


相关内容

  •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 让每一个孩子都精彩 --关于留守子女学困问题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其他产业,随之而产生了另一个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建设和谐社会 ...

  • 一个"坏"孩子的转变
  • 一个"坏"孩子的转变 林甸县鹤鸣湖镇中心小学 宋 敏 案例主题: 众所周知,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而且在这一领域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就当前形式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农村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中小学教育中更是普遍受到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 都是为了你
  • 浅谈"都是为了你"这一父 母态度对青春期子女人格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对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进行描述.并以此心理特点为基础,探求父母的"都是为了你"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形成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父母这一态度对青春期子女的人格 ...

  • 第三部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案例分析
  • 第三部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 案例分析 案例11: 某校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 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 ...

  • 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心病: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测试诊断与辅导治疗
  • 内容提要 该书不仅介绍了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和相应的心理隐患,以及中小学生常用的各种心理测验量表,还阐述了进行有针对性心理调试的具体操作方法等内容.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目录 第一章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1.1如何快捷有效地了解孩子的心理 1.2当前中小学生主要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1. ...

  •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案例分析题汇总 一.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得了五角星,可毛毛没有.毛毛越说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毛毛的心理,并为毛毛妈妈提供教育孩子的 ...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 第三届德育专项个人课题选题参考 编者注:根据现有学校德育工作发展趋势,现补充一些贴近学生发展.贴近班主任成长的更具实践价值课题,供大家选题参考.可直接选择,可改造性选择,也可自创. 1. 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2. 班主任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 3. 学生心目中的"好班主任" ...

  •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实务]答题技巧及案例
  • 关于面临困境的分析,在通用过程中实际上属于预估的内容.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因服务对象自身原因导致的困境,也有因外在环境原因导致的困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生理方面的困境: ①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 a.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 b. ...

  • 特殊生案例
  • 留守儿童"特殊生"教育案例 第二实验小学 罗宝娥 希望他快乐成长 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吴庆铭 性别:男 年龄:十岁 三年级学生 2010年从我校转出,2011年又转入我校三年级学习.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但不刻苦,缺乏毅力,没有钻研精神.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