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云南农业现代化课题组

云南土地面积的94%是山区,只有6%是坝区。针对云南农业发展的潜力在山、难点在山、重点在山,其主要途径和目标是发展山区现代农业,课题组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规划云南农业现代化产业布局。

云南山区建设大体上可划分为低热现代农业山区、中暖现代农业山区、高寒现代农业山区。这些不同的地区各处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不同的农业经营习俗,特别是各具不同的交通条件与市场环境。因此,在山区现代农业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低热山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边缘地区及金沙江、元江、怒江河川沿岸附近。包括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德宏州的山区及红河、文山、玉溪、临沧、怒江、丽江、楚雄、昭通等州市的部分县的部分山区,面积700多万公顷。其中又可划分为西部低热山区、西南部低热山区、南部低热山区、东南部低热山区、中部低热山区、北部低热山区。在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以橡胶、甘蔗、茶叶、咖啡、麻、热带花卉和水果、砂仁为主的经济特色作物,以牛、骡、马为主的大牲畜和滇南小耳猪、菜花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基础上,可分别发展以优质粮油、水果、饮品、糖果加工为主的特色食品工业和香料、林纸工业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观光旅游业;发展以胡椒、紫胶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以南药为原料的医药工业;发展以珍稀鸟类孔雀、蝶类为主的现代特种养殖业、文化工艺品加工工业;发展以麻、竹子、八角、草果、三七等现代种植业和现代调料、医药工业;发展以牛、马、羊为主的大牲畜和以猪、鸡、鸭、鹅、鱼为主的现代养殖业。

中暖山区,主要分布于滇中、滇西、滇东南、滇西南。主要集中地包括玉溪、昆明、红河、曲靖、楚雄、大理、临沧、保山、文山大部山区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山区。应以发展以水稻、蚕豆、小麦、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现代粮食作物生产及其农产品加工业;以烟、油、菜、花、果为主的现代经济作物生产及其圈烟工业、花卉、蔬菜加工业;以牛、马、羊为主的大

牲畜和以猪、鸡、鸭、鹅为主的畜禽及其加工业。林业主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经济林果,提高林业产值,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

高寒山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及滇中四个区域。应加强发展以玉米、马铃薯、青稞、燕麦为主的耐寒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强粮食供给能力;发展以高山花卉、虫草、木香、厚朴、茯苓、党参为主的现代花卉、药材生产;以牦牛、绵羊、藏猪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以用材林为主的现代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好大江大河源头的生态环境。

在云南山区还要大力发展山区林业。如橡胶林、水果林、速生林等、应按照自然生态区域,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人均耕地面积少、优质耕地更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三少”省份。大力加强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⒈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近几年来,云南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落实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重新调整了农村土地征占政策,出台了《云南省征地补偿办法》,制定了征地补偿费最低保护标准,实行了征地补偿费专户存储和监管制度,使被征地农民有了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今后还应采取更为严格、有力的保护耕地的政策措施。坚决取缔地方政府以土地换投资的优惠政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对村寨、道路、田地、沟渠、山林实行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别要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机遇,推行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城市、工矿、交通、园区占地管理,严格占补挂钩制度,提高占补水平力度,将现在占一补一的政策改为占一补二,以减缓当前土地占用强劲的势头。加强农村耕地节约与复垦工作,在农村推行批新住宅用地、退老住宅用地,推进耕地的节约与复垦。

⒉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解决好94%的山区农田水利问题,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针对当前云南山区干旱缺水与资源浪费并存、水利工程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配套、水利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问题,需要树立先进、节水、高效、科学、经济的山区水利基础建设新思想,走加快以水资源调控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解决蓄水、引水、提水、集水和跨流域调水的水利基础问题;加快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水利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解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灌排基础条件;加快以适应和服务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需要为主的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解决规划中的设施农业布局区具有实施喷灌、滴灌、管灌、微灌及非充分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问题。以上问题的落实要害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提倡在可实行机械操作的农田作业和农产品加工中采用机电技术,逐步替代畜力劳作,实行有选择的机械化。

(三)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鼓励土地资源按照“自愿、有偿、规范”原则向种植能手、农业企业集中。目前广大山区正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牧政策,是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化、林业和牧草产业化的良好时机,就积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经营企业,支持农业劳动力资源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与企业建立现代生产关系的劳动力合同供给稳定关系,如固定季节合同工、固定时间合同工等等,加大农民非农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四)增强云南特色农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特色产业和产品发展政策机制,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注册门槛,把加工技术的先进程度、综合利用增值增效水平、环境保护水平等指标列入产业开发与产品生产的审批内容,推进产业创新、产品和品质创新、品牌创新,提高产业、产品竞争力。

(五)加快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目前,云南多数山区县乡的产业结构都处在“一大、二弱、三起步”状态,创新山区农业支持、扶持发展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促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南农业可耕地少,农田水利化程度低,为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应加大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

产量和质量,为调整粮经种植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腾出空间;发展适应市场的适销对路的特色、高效益农产品,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云南农业科研应适应山区农业发展的需要,突出特点,增加科技投入,为发展区域性农业需求,创立诸如甘蔗、烟草、水稻、马铃薯等专门研究机构,创新有利于加强省院省校合作、科研院所与山区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相结合、现代工业技术与现代农技术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充分利用云南山区种养资源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突出的吸引力,引进研究、开发人才。农业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向山区农业发展倾斜,促进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加强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抓好菜、花、果、茶、蔗等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抓好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无公害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⒈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在云南农村积极开展巩固和加强以烤烟、大麻、木本油料、香蕉等粮经作物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县区建设,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省粮油安全;巩固和加强以猪、牛、羊、鸡、鸭、鱼为主的畜禽和水产品养殖业基地建设,提升肉、奶、蛋、蜜的供给能力;巩固和加强以花卉、蔬菜、水果、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县区建设,增强花、菜、果、药的出口创汇能力。

⒉加大对加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政府加大对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利于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效,推动产业与产品同市场结合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产业与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⒊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市场。推进发展农业现代化,生产基础是农田水利设施,动力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基础是市场和效益。在建设有绿色、生态、标准化基地的地方,建设生态、标准化农产品交易专门市场,使市场信息与生产基地相联结,有利于优质、优价在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中得到体现,推动云南现代诚信农业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⒋积极推动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强推行企业(公司)建立原

料基地、农户与企业紧密配合的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工农商贸产业联动,互利互惠的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路子,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实现以工辅农、以商惠农的具体有效形式,应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加以落实。

(八)推进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快对农民的培育,创新培训方法。当前应采取建立由农林主管部门负责、抽调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新型农民专家团,根据农业发展形成的产业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使教学研究、技术推广与指导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民相结合。这样做最有利于降低培育新型农民成本。是有利于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改变实际存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的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科研人员把研究与生产结合,农技教育与培训与生产结合、技术推广与生产结合的机制。

(九)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政策。加大农业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增加农村金融网点,使农村金融部门真正成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增值、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的主要力量。当前,要加强信贷服务工作,放宽信贷额度,全力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要提高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对购买新设施、新机械的农民,实行零自筹、全额贷款、按收获作物次数还贷的政策,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创新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政策,对省政府每年确定的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实行不论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生物开发资金,还是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应在允许条件适合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在资金用途不变的情况下,作“捆绑式”应用调整。以克服资金“撒胡椒面”、人为延长基地建设工期的问题。

(十)制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条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云南发展农业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也是经济获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希望点。要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长效扶持机制,这是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构建云南现代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谐云南、实现城乡、山坝统筹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制订《促

进云南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例》,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作,得到相应的法规、政策支持。 (十一)、依靠信息科学作为支撑,提升云南农业劳动生产率

当前,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强化了投资向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服务业的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化程度的快慢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建设云南全面小康社会,首先要在一、二、

三、产业中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作为科技支撑,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用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在农村,因此,要用信息化作为农业的科技支撑,用信息技术改造云南的传统农业,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民的增收,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坚持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使云南传统农业能够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化道路。2003年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在曲靖网站发布农业信息2526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9283.13万元,曲靖市委市政府用信息技术指导农民种植,让农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自觉选择种植品种和项目、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种植模式,让农民在品种种植中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种植品种,从而达到大面积的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种植新品种和有市场销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用信息技术带动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实现,电脑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彻底改变农民收入低,农业效益低,农村落后的面貌。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宣传自主开发的农药产品印柬素、昆虫信息素,在国内外打开了销路,开拓了市场,一是采用设备技术转让与产品返销的方式,与澳大利亚micron技术公司签订引进该公司年处理2700吨印柬种子、生产14吨印柬素的微波设备合同,并与设备生产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每年向澳大利亚返销12吨印柬素经销合同、返销40%的印柬素原药(每吨40.8万美元),仅仅此一项合同,就能够为公司创汇489.6万美元。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印柬素产品的新路子,为云南农村奔小康作出

了积极贡献,云南在1995年引进印柬育苗成活后,已先后在潞西、元谋、元阳、元江、保山、巧家等地种植。目前,美国信息科技贡献达到50%,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也超过50%,农业化程度甚至高于工业81.6%, 农业信息也进入电子计算机网络时期,并与欧美、日本等国的信息网络联通。云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传统农业占有较重份量,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快云南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折和发布,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实现农村供求信息全省全国联网,用农业信息帮助农村农民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统筹云南城乡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选择。为此,建议在省级建立农业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林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水利信息网以及相关信息网,把农民急需的教育、科技、农业信息及时向全省发布,把市场需求及时向农村传播,从而指导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2009年3月2日

主要参阅资料

①大民出版社《十六大报告》

②杨万江、徐星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农业现代化测评》

③云南省统计局《2007年农业普查公告》

④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⑤刘云山、求是2004年第11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⑥云南省统社局、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R&D清查资料汇几编》

⑦乌东峰、求是杂志2004年第6期《以信息化带动中国农业现代化》

8、李强、王黎明、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2002年《调查研究》第20期《科技为云南绿色产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9、高玉亭2004年《云南政报》第8期《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关键是实现农业信息化》

10、中国书籍出版社赵俊臣等著《云南解决“三”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云南农业现代化课题组

云南土地面积的94%是山区,只有6%是坝区。针对云南农业发展的潜力在山、难点在山、重点在山,其主要途径和目标是发展山区现代农业,课题组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规划云南农业现代化产业布局。

云南山区建设大体上可划分为低热现代农业山区、中暖现代农业山区、高寒现代农业山区。这些不同的地区各处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传统与不同的农业经营习俗,特别是各具不同的交通条件与市场环境。因此,在山区现代农业建设中,必须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低热山区,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边缘地区及金沙江、元江、怒江河川沿岸附近。包括西双版纳州、普洱市、德宏州的山区及红河、文山、玉溪、临沧、怒江、丽江、楚雄、昭通等州市的部分县的部分山区,面积700多万公顷。其中又可划分为西部低热山区、西南部低热山区、南部低热山区、东南部低热山区、中部低热山区、北部低热山区。在发展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以橡胶、甘蔗、茶叶、咖啡、麻、热带花卉和水果、砂仁为主的经济特色作物,以牛、骡、马为主的大牲畜和滇南小耳猪、菜花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基础上,可分别发展以优质粮油、水果、饮品、糖果加工为主的特色食品工业和香料、林纸工业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观光旅游业;发展以胡椒、紫胶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以南药为原料的医药工业;发展以珍稀鸟类孔雀、蝶类为主的现代特种养殖业、文化工艺品加工工业;发展以麻、竹子、八角、草果、三七等现代种植业和现代调料、医药工业;发展以牛、马、羊为主的大牲畜和以猪、鸡、鸭、鹅、鱼为主的现代养殖业。

中暖山区,主要分布于滇中、滇西、滇东南、滇西南。主要集中地包括玉溪、昆明、红河、曲靖、楚雄、大理、临沧、保山、文山大部山区及其他州市的部分山区。应以发展以水稻、蚕豆、小麦、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现代粮食作物生产及其农产品加工业;以烟、油、菜、花、果为主的现代经济作物生产及其圈烟工业、花卉、蔬菜加工业;以牛、马、羊为主的大

牲畜和以猪、鸡、鸭、鹅为主的畜禽及其加工业。林业主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发展经济林果,提高林业产值,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

高寒山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滇西北、滇东北、滇西及滇中四个区域。应加强发展以玉米、马铃薯、青稞、燕麦为主的耐寒粮食作物,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强粮食供给能力;发展以高山花卉、虫草、木香、厚朴、茯苓、党参为主的现代花卉、药材生产;以牦牛、绵羊、藏猪为主的特色畜牧业;以用材林为主的现代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维护好大江大河源头的生态环境。

在云南山区还要大力发展山区林业。如橡胶林、水果林、速生林等、应按照自然生态区域,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二) 加快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人均耕地面积少、优质耕地更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三少”省份。大力加强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山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紧迫任务。

⒈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工作。近几年来,云南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落实了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重新调整了农村土地征占政策,出台了《云南省征地补偿办法》,制定了征地补偿费最低保护标准,实行了征地补偿费专户存储和监管制度,使被征地农民有了长期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今后还应采取更为严格、有力的保护耕地的政策措施。坚决取缔地方政府以土地换投资的优惠政策。坚决执行《土地管理法》,加强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对村寨、道路、田地、沟渠、山林实行综合治理,严格保护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别要抓住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机遇,推行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城市、工矿、交通、园区占地管理,严格占补挂钩制度,提高占补水平力度,将现在占一补一的政策改为占一补二,以减缓当前土地占用强劲的势头。加强农村耕地节约与复垦工作,在农村推行批新住宅用地、退老住宅用地,推进耕地的节约与复垦。

⒉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解决好94%的山区农田水利问题,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状况。针对当前云南山区干旱缺水与资源浪费并存、水利工程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配套、水利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问题,需要树立先进、节水、高效、科学、经济的山区水利基础建设新思想,走加快以水资源调控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建设,解决蓄水、引水、提水、集水和跨流域调水的水利基础问题;加快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水利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解决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灌排基础条件;加快以适应和服务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需要为主的水利工程配套建设,解决规划中的设施农业布局区具有实施喷灌、滴灌、管灌、微灌及非充分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基础条件问题。以上问题的落实要害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提倡在可实行机械操作的农田作业和农产品加工中采用机电技术,逐步替代畜力劳作,实行有选择的机械化。

(三)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鼓励土地资源按照“自愿、有偿、规范”原则向种植能手、农业企业集中。目前广大山区正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牧政策,是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化、林业和牧草产业化的良好时机,就积极发展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经营企业,支持农业劳动力资源在国家法律规定范围内与企业建立现代生产关系的劳动力合同供给稳定关系,如固定季节合同工、固定时间合同工等等,加大农民非农就业,使劳动力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四)增强云南特色农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新特色产业和产品发展政策机制,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注册门槛,把加工技术的先进程度、综合利用增值增效水平、环境保护水平等指标列入产业开发与产品生产的审批内容,推进产业创新、产品和品质创新、品牌创新,提高产业、产品竞争力。

(五)加快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目前,云南多数山区县乡的产业结构都处在“一大、二弱、三起步”状态,创新山区农业支持、扶持发展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促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云南农业可耕地少,农田水利化程度低,为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应加大山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

产量和质量,为调整粮经种植结构、农林牧渔业结构腾出空间;发展适应市场的适销对路的特色、高效益农产品,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通过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

(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云南农业科研应适应山区农业发展的需要,突出特点,增加科技投入,为发展区域性农业需求,创立诸如甘蔗、烟草、水稻、马铃薯等专门研究机构,创新有利于加强省院省校合作、科研院所与山区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发相结合、现代工业技术与现代农技术相结合的科研机制,充分利用云南山区种养资源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突出的吸引力,引进研究、开发人才。农业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向山区农业发展倾斜,促进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加强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特别抓好菜、花、果、茶、蔗等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抓好重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无公害作物栽培技术推广。

(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⒈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在云南农村积极开展巩固和加强以烤烟、大麻、木本油料、香蕉等粮经作物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县区建设,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省粮油安全;巩固和加强以猪、牛、羊、鸡、鸭、鱼为主的畜禽和水产品养殖业基地建设,提升肉、奶、蛋、蜜的供给能力;巩固和加强以花卉、蔬菜、水果、药材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县区建设,增强花、菜、果、药的出口创汇能力。

⒉加大对加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政府加大对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利于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增效,推动产业与产品同市场结合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产业与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⒊建立标准化农产品市场。推进发展农业现代化,生产基础是农田水利设施,动力基础是科学技术,发展基础是市场和效益。在建设有绿色、生态、标准化基地的地方,建设生态、标准化农产品交易专门市场,使市场信息与生产基地相联结,有利于优质、优价在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销售中得到体现,推动云南现代诚信农业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⒋积极推动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强推行企业(公司)建立原

料基地、农户与企业紧密配合的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工农商贸产业联动,互利互惠的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路子,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实现以工辅农、以商惠农的具体有效形式,应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加以落实。

(八)推进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快对农民的培育,创新培训方法。当前应采取建立由农林主管部门负责、抽调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新型农民专家团,根据农业发展形成的产业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使教学研究、技术推广与指导农业生产、培育新型农民相结合。这样做最有利于降低培育新型农民成本。是有利于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改变实际存在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与生产实际脱节的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科研人员把研究与生产结合,农技教育与培训与生产结合、技术推广与生产结合的机制。

(九)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政策。加大农业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增加农村金融网点,使农村金融部门真正成为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增值、支持农民拓宽增收渠道的主要力量。当前,要加强信贷服务工作,放宽信贷额度,全力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要提高对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对购买新设施、新机械的农民,实行零自筹、全额贷款、按收获作物次数还贷的政策,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创新农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政策,对省政府每年确定的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项目,实行不论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生物开发资金,还是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应在允许条件适合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在资金用途不变的情况下,作“捆绑式”应用调整。以克服资金“撒胡椒面”、人为延长基地建设工期的问题。

(十)制定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条例。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云南发展农业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也是经济获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希望点。要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长效扶持机制,这是贯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构建云南现代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和谐云南、实现城乡、山坝统筹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在深入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制订《促

进云南实现农业现代化条例》,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工作,得到相应的法规、政策支持。 (十一)、依靠信息科学作为支撑,提升云南农业劳动生产率

当前,世界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强化了投资向高技术产业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服务业的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信息化程度的快慢和先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建设云南全面小康社会,首先要在一、二、

三、产业中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作为科技支撑,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用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在农村,因此,要用信息化作为农业的科技支撑,用信息技术改造云南的传统农业,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民的增收,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坚持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使云南传统农业能够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农业化道路。2003年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在曲靖网站发布农业信息2526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9283.13万元,曲靖市委市政府用信息技术指导农民种植,让农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自觉选择种植品种和项目、彻底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种植模式,让农民在品种种植中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种植品种,从而达到大面积的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民种植新品种和有市场销路品种。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用信息技术带动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实现,电脑农业,提高农业产出率,彻底改变农民收入低,农业效益低,农村落后的面貌。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宣传自主开发的农药产品印柬素、昆虫信息素,在国内外打开了销路,开拓了市场,一是采用设备技术转让与产品返销的方式,与澳大利亚micron技术公司签订引进该公司年处理2700吨印柬种子、生产14吨印柬素的微波设备合同,并与设备生产公司签订了为期10年每年向澳大利亚返销12吨印柬素经销合同、返销40%的印柬素原药(每吨40.8万美元),仅仅此一项合同,就能够为公司创汇489.6万美元。云南中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发展印柬素产品的新路子,为云南农村奔小康作出

了积极贡献,云南在1995年引进印柬育苗成活后,已先后在潞西、元谋、元阳、元江、保山、巧家等地种植。目前,美国信息科技贡献达到50%,信息产业的就业人数也超过50%,农业化程度甚至高于工业81.6%, 农业信息也进入电子计算机网络时期,并与欧美、日本等国的信息网络联通。云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传统农业占有较重份量,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加快云南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折和发布,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实现农村供求信息全省全国联网,用农业信息帮助农村农民致富,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统筹云南城乡经济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选择。为此,建议在省级建立农业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林业信息网、科技信息网、水利信息网以及相关信息网,把农民急需的教育、科技、农业信息及时向全省发布,把市场需求及时向农村传播,从而指导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2009年3月2日

主要参阅资料

①大民出版社《十六大报告》

②杨万江、徐星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农业现代化测评》

③云南省统计局《2007年农业普查公告》

④国家统计局《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⑤刘云山、求是2004年第11期《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⑥云南省统社局、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R&D清查资料汇几编》

⑦乌东峰、求是杂志2004年第6期《以信息化带动中国农业现代化》

8、李强、王黎明、中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2002年《调查研究》第20期《科技为云南绿色产业的腾飞插上翅膀》

9、高玉亭2004年《云南政报》第8期《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科技支撑关键是实现农业信息化》

10、中国书籍出版社赵俊臣等著《云南解决“三”问题的科技支撑研究》


相关内容

  • 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论文
  • 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皖北地区实际情况阐明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并分析了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 一.推进皖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意义 皖北地区主要指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其国土面积占全省38% ...

  • 十三五和五大理念时政与典例训练
  • 高三年级政治学案15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主备人:李振博 审核人: 热点专题专攻--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 一.[热点材料] 会议研究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 ...

  • 新农村建设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用)
  • 1.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2.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

  •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与政策建议
  •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试验,一些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展望未来,统筹城乡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一.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 ...

  • 乡镇经济发展
  • 目 录 提要 „„„„„„„„„„„„„„„„„„„„„„„„„„„„„„„2 关键词 „„„„„„„„„„„„„„„„„„„„„„„„„„„„„„2 一.元坝区发展乡镇经济的条件 „„„„„„„„„„„„„„„„„„„3 (一)元坝区发展乡镇经济的有利条件 „„„„„„„„„„„„„„„„3 1. ...

  • 农机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汇报
  • 农机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汇报 同志们:   根据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去年10月份以来,我们集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5个月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办党组周密部署,机关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实施,全办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按照关键是要取得实效、解决制约和影响全省农机化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

  • 委员提案主持词
  • 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恩平市党委、政府建言献策,纷纷提交建议、议案和提案,这些建议、议案和提案均是他们关注民生、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结果,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以下选登部分热点建议、议案、提案,以飨读者。 想方设法降低学生辍学率 议案提交者:苏锦锐、朱惠容等 近几年,学生辍学率居高 ...

  • 关于..镇新农村建设前期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 关于...镇新农村建设前期工作的调查与建议 ...镇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以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县委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就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和部署.还多次主持召开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会议研讨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深入...镇作专题调研.县直各部门主动积极,全力支 ...

  •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