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片50年

2007-12-14 14:43:04|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银幕上的硝烟

——中国战争片50年

文/皇甫宜川

《先锋国家历史》12月下半月刊

中国战争片作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片种,既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脉络,以及时代留下的烙印,还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对战争认识的深化。

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以“讴歌式”战争片为主。这些影片大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影片中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是其主要诉求点。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影片高扬革命英雄主义旗帜,提醒人们不忘过去,鼓舞人们努力工作,建设新家园。

第二个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以“反思式”战争片为主。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创作者开始重新审视战争与人的关系,探究战争中的人性,挖掘战争中人的心里活动,并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成为“新时期”电影创新浪潮中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战争片进入多元化并进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体的不断深化,电影市场的压力开始成为主导电影制片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的境况下,许多电影创作者尝试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发挥战争片本身的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战争片的创作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对战争反思的思潮仍然在延续,并逐渐成为战争片创作者的共识。

讴歌英雄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后,中国人民终于成为国家主人。在凯歌高奏之时,缅怀过去的岁月,悼念离去的战友,牢记胜利的不易,成为“庆典”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战争片创作的主题,这使得战争片在新中国一开始就在题材上占有先天优势,成为国家支持、创作者乐于表现、观众喜欢观看的一个片种。这一时期的许多战争片,如《中华女儿》、《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南征北战》、《董荐瑞》、《平原游击队》、《鸡毛信》、《上甘岭》、《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已经成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的经典。

1949年底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战争片《中华女儿》,由颜一烟编剧,凌子风、翟强导演。影片通过一位农妇胡秀芝的成长经历,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抗联战士艰苦的战斗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塑造了一群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光辉形象。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一部战争片是描写新四军艰苦战斗生活的《大地重光》(1950年),由徐韬执导,冯四知摄影。之后,张骏祥邀请冯四知之为他执导的战争片《翠岗红旗》担任摄影。影片通过江猛子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中国革命在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新中国战争片中常常表现的一个主题,即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或一个家庭为线索,来表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

《新儿女英雄传》,以及后来的《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影片,都是新中国十七年中同类题材的佳作。在这类战争片中,影片要表述的重点,是恶劣的现实环境下革命的不易,以及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主人公起伏不定的命运和他们坚强的革命斗志。

1953年,著名导演郭维完成了其处女作《智取华山》,开创了新中国惊险样式战争片的先河。在这类影片中,主要的战斗基本都是小规模,大的战争场面通常放在最后,以表现我军获得情报后,成功地将敌人歼灭。在十七年中,这种惊险样式战争片很多,如《渡江侦察记》、《奇袭》、《野火春风斗古城》、《三进山城》等。

与惊险样式战争片类似的还有一种传奇样式战争片,《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英雄虎胆》、《林海雪原》等是其代表。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往往以胆大心细、智勇双全的形象出现,其故事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它们和惊险样式战争片一起,构成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最具娱乐性的部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195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它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也是一部战争片,影片不仅展示了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地道战,而且在讲述抗敌斗争的同时,成功地塑造了阎排长、李大娘、凤霞大嫂等根据地的抗日英雄群体,并将反扫荡的残酷历史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自此,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至今最重要的战争片生产基地,在中国战争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新中国十七年的战争片中,表现部队战斗生活的影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如《钢铁战士》、《关连长》、《南征北战》、《怒海轻骑》、《南岛风云》、《海鹰》、《黑山阻击战》、《上甘岭》、《长空比翼》、《战上海》、《战火中的青春》、《红色娘子军》、《突破乌江》、《兵临城下》、《英雄儿女》等。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是《南征北战》和《英雄儿女》。

《南征北战》(1952)由成荫和汤小丹联合导演,是当时电影指导委员会抓的重大题材,是典型的“主题先行”策划下创作的一部作品。在创作人员的努力下,这部影片拍成了中国战争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在真实营造历史风貌和战争环境的同时,通过对我军某师各级指挥员、战士以及根据地人民群众等人物群像的刻画,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出了一幅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反面人物的刻画也相当成功,摒弃了漫画手法,从人物的性格入手,这在当时非常难得,使敌军张军长和李军长成为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典型的反面人物。

武兆堤导演的《英雄儿女》(1964)是60年代最优秀的战争片之一。编剧在巴金原小说《团圆》的基础上,充实了王成的故事,以细腻的笔触突出了王成的成长过程以及对其他战士的影响。武兆堤将片中崇高的英雄主义与真挚、朴实、善良的人性,以及炮火连天的战场气氛艺术地融为一体,使影片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蕴涵着亲情与道德力量。片中插曲《英雄赞歌》,通过在故事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之具有动人的魅力,被广为流传。

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争片相比,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明显地表现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所形成的一些鲜明特点。第一,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战争的含义与过去不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所表现的战争,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战争的主体是人民,并且人民所进行的这场战争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组织的,他们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所塑造的英雄与过去不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的英雄是那些为民族的新生和新政权的建立出生入死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民,正是这样的人民,形成了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与以往不同的英雄形象,成为十七年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中新的典型。第三,新中国十七年的战争片都是讴歌式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新国家的诞生,国家开始强调电影的宣教功能。因而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颂扬多于思考,宣传重于娱乐。

反思战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开始,表现在战争片创作上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导演的重新崛起。

从1979年到1983年,老导演是战争片创作的主力军,沈浮的《曙光》,王炎的《从奴隶到将军》,汤小丹的《南昌起义》,李光惠和齐光辉的《吉鸿昌》,李俊的《归心似箭》,张铮的《小花》,姜树森的《赣水苍茫》,谢铁骊的《今夜星光灿烂》,林农的《大渡河》,成荫的《西安事变》,张骏祥的《大泽龙蛇》,袁先、韦林玉、里坡联合导演的《风雨下钟山》,蔡继谓的《四渡赤水》等,许多老导演在他们最为熟悉的战争片上,创造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高峰,并为中国战争片,乃至中国电影,在艺术观念和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这一时期的战争片无论在创作思想、创作观念、还是艺术形式与手法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主题上突破了“人性”、“人情”的禁区,一部分影片开始大胆表现战争年代人的感情和情怀,大胆歌颂人情美和人性美,给当时的中国影坛带来了极强的震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归心似箭》、《小花》和《今夜星光灿烂》等影片。

在人物塑造上完全突破了“文革”形成的“三突出”的影响。这一时期战争片中的英雄,包括伟人,创作者开始力求使他们向真实靠拢,将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曙光》中的贺龙,创作者按照他的真实面貌,将他塑造成生活在群众之中而又为群众所爱戴的活生生的人,着力表现他的情感和个性。

长期以来,表现党内的矛盾斗争,尤其是军内的矛盾斗争,被视为是“给党抹黑”,无形中使这一领域成为禁区,严重束缚了创作者的思想。1979年的《曙光》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突破。影片以党内矛盾作为主线,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内的肃反扩大化,致使大好形势被断送,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的情景,并提出了反对左倾错误的主题。

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影片《小花》在形式上突破了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结构剧情的传统模式,按照人物情绪发展的需要,沿着兄妹三人情感的起伏和性格的发展来结构影片,将现实、倒叙、回忆、幻觉交织在一起,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成为新时期创新浪潮中的一部代表作。

过去的战争片,不是正面表现战役的全过程,就是表现我军战略战术思想。这一时期,则出现了《归心似箭》、《今夜星光灿烂》这样一些角度新颖的战争片。影片《今夜星光灿烂》描写了四个十八岁的战士在胜利前夕的牺牲,大胆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又表现了战士们的生活情趣和美好向往。影片所传达出的生命与战争、未来与现实的极度矛盾,今人伤感、深思和难忘。

老导演们在战争片上所取得的新成就给影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中青年导演的出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从1984年到1986年,中青年导演后来居上,开始成为战争片的主力军。

1984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中国战争片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后来被称之为“第五代”的青年导演群,以《一个和八个》打响了他们的第一枪,开始登上中国影坛,并在其后掀起一股规模更大的创新浪潮。正是在这次创新浪潮中,中国电影开始走出国门,引起世界影坛的注意。

“第五代”的出场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因为“第五代”的开山之作《一人和八个》是一部战争片,更因为在这个群体中,以后出现了数位善长用战争片来诠释自己艺术观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片的创作。

同样,1984年也是“第四代”导演在战争片创作上的丰收年。这一年,这些已步入中年的导演们,对战争片在题材和风格样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完成了《高山下的花环》、《默默的小理河》、《姐姐》等一批力作。

《一个和八个》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由张子良、王吉呈编剧,张军钊导演,张艺谋、肖风摄影,何群美术,这些人均成为后来“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影片新颖的摄影造型,是其一大特点。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影片创作者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蒙冤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的同时,对潜藏在某些人物性格深处深沉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进行了开掘,令人回味,引人深思,显示出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在题材把握上的独到之处。

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中最为出色的一部战争片。影片在贯穿始终的悲壮而深沉的气氛中,把现实与历史、战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根源和民族精神,以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普通人情融为一体,刻画了一群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张子恩的《默默的小理河》,没有从正面去反映当时那场大的战争,而是撷取了一个狭小的农家院落和一次微不足道的战斗。创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独特视角,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战争,去探求战争中人们的内心世界。

1986年也是战争片创作的一个重要年份。一批大型战争片相对较集中地出现在这一年的银幕上,如《孙中山》、《血战台儿庄》、《直奉大战》、《非常大总统》等。这些大型战争片的出现,为后来一批史诗战争片的诞生,做了电影形态上的准备。

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执导的《血战台儿庄》无疑是这一年最重要的战争片。创作者忠实于历史,以真实感和历史感,以爱国将士这一基调,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将领和中下级官兵的英雄形象,通过广大国民党官兵用血肉筑起的坚固防线,在浓烈悲壮的气氛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血战台儿庄》不仅在战争片的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当年的最高水准,而且对后来战争片中真实表现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历史具有不可低估的先导意义。

在由中青年导演唱主角的80年代中期的创新浪潮中,战争片更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反思和从世界电影语言发展的现状对电影表现形式进行探索。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使中国战争片开始触及到了这一片种特有的文化精髓,这是中国战争片发展进程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思想起点,它表明部分中国战争片终于脱离开政治的范畴,开始站在民族和人类的高度来思考战争。

对战争内涵的思考

1987年开始,当时的电影管理层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方针,“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娱乐片大潮”兴起。正是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战争片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表现出多元化并进的创作格局。

在“主旋律”方针推动下,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片创作的一大亮点。在这些影片中,绝大部分属于战争片,如《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长征》、《大转折》、《大进军》、《太行山上》等。中国革命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战争和重要战役都在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中得到了表现。随着人们对电影价值,尤其是其商业价值的重新认识,电影的商业性得到了空前的挖掘,许多创作者通过“主旋律类型化”的方法,在社会主流价值与市场需求之间寻找战争片创作的突破口,使战争片的“类型化”,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片创作的主流。

虽然“娱乐片”这个词的称谓从理论上讲并不十分准确,但在新中国电影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后,它的出现,却表明中国电影人终于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电影的价值功能,尤其需要重新去发现电影的商品价值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娱乐片”一词的出现,是中国电影人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类型化”开始成为人们探索提高电影娱乐性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作为类型电影的战争片,由于其本身所拥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民族精神”和“呼唤和平”这样一些内涵与“主旋律”精神十分吻合,它的惊险性、故事性和可视性又带有很强的“娱乐”色彩,这就为战争片在“主旋律”旗帜下的“类型化”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许多导演开始尝试将“主旋律”色彩很浓的战争题材,通过“类型”手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以达到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又有一定艺术性,这样一箭三雕的效果。《大清炮队》、《哗变》、《烈火金钢》、《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影片,都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在战争片创作中,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和最具价值意义的,仍然是创作者对战争本身的思考。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中人性的探讨,一直是战争片的精髓之一,并因此为战争片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进程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精髓才开始有所体现,并在80年代前半期的创新运动中,发展为战争片最为显著的特点,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80年代中期以后,这类作品开始变成个案,但仍然表现出强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红高梁》(1987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战争片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使张艺谋一举成名的影片中,这位未来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将自己的主体意念和有韵味的画面形式,写实性和写意性,结合得浑然一体,充分运用电影艺术形式,很好地表现了民族精神,并通过人物的塑造,赞美了生命的自由和舒展,使影片在表现人性方面,显出深邃的内涵。

吴子牛的《晚钟》(1988年)是较早从人性、人道主义和人类生存意识的角度,来对这场给交战双方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进行思考的一部电影。创作者把情节作为表现人的框架,突出了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在这一处理过程中,充分调动画面语言的感染力,含蓄而不晦涩,通俗而不落套,使景与情、形象与哲理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感。

冯小宁的《战争子午线》(1990年)则借助于儿童们在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表达了创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影片大胆发挥电影表现手段的作用,利用多时态来表现战争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儿童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这种时空交错和同一空间中多时态的应用,使残酷的战争气氛增添了一份伤感的情怀,也促使今天的人们对战争有了更为深层的思考。

《红樱桃》(1995年)是90年代不可多得的一部战争片,它通过一位中国少女在二战中的遭遇,剖析了邪恶的战争对人们灵魂的毒害,以及这种邪恶的灵魂给那些无辜人们心灵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影片的故事令人震撼,那个看似热爱艺术的德国将军,其实与德军中用犹太人和战俘进行医学实验的德军军医并无二致,他们都是被法西斯思想浸淫了灵魂的刽子手。在他的眼中,少女楚楚完全是一个“物”而非“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的少女楚楚所受到的伤害,甚至比战场上那些死亡的士兵要更甚得多。影片的残酷同样表现在罗小蛮的这条故事线中,一个少年,因为仇恨,与本不应该遭到生命威胁的战俘一起同归于尽。一个年少的生命就这样在本不该消失的地方和时间过早的消失了。创作者正是以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过两个中国少年的遭遇,来引起人们对于那场已经过去了的战争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后,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仍然是战争片非常重要的创作趋向。这方面最重要的作品当属姜文的《鬼子来了》。影片以一种独特视角,探讨了战争中人的心理变化、人与战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实际上,中国战争片发展到今天,对战争内涵的思考已经开始触及到几乎每一部战争片,并已逐渐成为战争片创作者的一种共识。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不会对战争的本质、战争中的人、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进行关注和思考。所以,我们从《紫日》、《血性山谷》、《我的上征》、《革命到底》、《集结号》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这种思考的存在。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一种进步。 H先锋《国家历史》十二月下旬刊,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先锋《国家历史》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jialishi)欢迎加入《国家历史》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

2007-12-14 14:43:04|  分类: 默认分类 |举报 |字号 订阅

银幕上的硝烟

——中国战争片50年

文/皇甫宜川

《先锋国家历史》12月下半月刊

中国战争片作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片种,既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脉络,以及时代留下的烙印,还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对战争认识的深化。

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以“讴歌式”战争片为主。这些影片大多取材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战争,影片中英雄人物的感人故事是其主要诉求点。在新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这些影片高扬革命英雄主义旗帜,提醒人们不忘过去,鼓舞人们努力工作,建设新家园。

第二个阶段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以“反思式”战争片为主。这一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创作者开始重新审视战争与人的关系,探究战争中的人性,挖掘战争中人的心里活动,并在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成为“新时期”电影创新浪潮中一支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战争片进入多元化并进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体的不断深化,电影市场的压力开始成为主导电影制片和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的境况下,许多电影创作者尝试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发挥战争片本身的特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战争片的创作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经验。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对战争反思的思潮仍然在延续,并逐渐成为战争片创作者的共识。

讴歌英雄

新中国的成立,为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后,中国人民终于成为国家主人。在凯歌高奏之时,缅怀过去的岁月,悼念离去的战友,牢记胜利的不易,成为“庆典”不可缺少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战争片创作的主题,这使得战争片在新中国一开始就在题材上占有先天优势,成为国家支持、创作者乐于表现、观众喜欢观看的一个片种。这一时期的许多战争片,如《中华女儿》、《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南征北战》、《董荐瑞》、《平原游击队》、《鸡毛信》、《上甘岭》、《英雄儿女》、《小兵张嘎》等,已经成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的经典。

1949年底东北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新中国第一部战争片《中华女儿》,由颜一烟编剧,凌子风、翟强导演。影片通过一位农妇胡秀芝的成长经历,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抗联战士艰苦的战斗生活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塑造了一群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中华儿女的光辉形象。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一部战争片是描写新四军艰苦战斗生活的《大地重光》(1950年),由徐韬执导,冯四知摄影。之后,张骏祥邀请冯四知之为他执导的战争片《翠岗红旗》担任摄影。影片通过江猛子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了中国革命在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这是新中国战争片中常常表现的一个主题,即通过一个人,或几个人,或一个家庭为线索,来表现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历史。

《新儿女英雄传》,以及后来的《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影片,都是新中国十七年中同类题材的佳作。在这类战争片中,影片要表述的重点,是恶劣的现实环境下革命的不易,以及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主人公起伏不定的命运和他们坚强的革命斗志。

1953年,著名导演郭维完成了其处女作《智取华山》,开创了新中国惊险样式战争片的先河。在这类影片中,主要的战斗基本都是小规模,大的战争场面通常放在最后,以表现我军获得情报后,成功地将敌人歼灭。在十七年中,这种惊险样式战争片很多,如《渡江侦察记》、《奇袭》、《野火春风斗古城》、《三进山城》等。

与惊险样式战争片类似的还有一种传奇样式战争片,《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扑不灭的火焰》、《英雄虎胆》、《林海雪原》等是其代表。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往往以胆大心细、智勇双全的形象出现,其故事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它们和惊险样式战争片一起,构成了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最具娱乐性的部分,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1956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了它的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这也是一部战争片,影片不仅展示了被后人广为传颂的地道战,而且在讲述抗敌斗争的同时,成功地塑造了阎排长、李大娘、凤霞大嫂等根据地的抗日英雄群体,并将反扫荡的残酷历史真实地呈现在银幕上。自此,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新中国至今最重要的战争片生产基地,在中国战争片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新中国十七年的战争片中,表现部队战斗生活的影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如《钢铁战士》、《关连长》、《南征北战》、《怒海轻骑》、《南岛风云》、《海鹰》、《黑山阻击战》、《上甘岭》、《长空比翼》、《战上海》、《战火中的青春》、《红色娘子军》、《突破乌江》、《兵临城下》、《英雄儿女》等。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是《南征北战》和《英雄儿女》。

《南征北战》(1952)由成荫和汤小丹联合导演,是当时电影指导委员会抓的重大题材,是典型的“主题先行”策划下创作的一部作品。在创作人员的努力下,这部影片拍成了中国战争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在真实营造历史风貌和战争环境的同时,通过对我军某师各级指挥员、战士以及根据地人民群众等人物群像的刻画,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展示出了一幅革命战争的历史画卷。反面人物的刻画也相当成功,摒弃了漫画手法,从人物的性格入手,这在当时非常难得,使敌军张军长和李军长成为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典型的反面人物。

武兆堤导演的《英雄儿女》(1964)是60年代最优秀的战争片之一。编剧在巴金原小说《团圆》的基础上,充实了王成的故事,以细腻的笔触突出了王成的成长过程以及对其他战士的影响。武兆堤将片中崇高的英雄主义与真挚、朴实、善良的人性,以及炮火连天的战场气氛艺术地融为一体,使影片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蕴涵着亲情与道德力量。片中插曲《英雄赞歌》,通过在故事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之具有动人的魅力,被广为流传。

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战争片相比,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明显地表现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所形成的一些鲜明特点。第一,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战争的含义与过去不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所表现的战争,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战争的主体是人民,并且人民所进行的这场战争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组织的,他们的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第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所塑造的英雄与过去不同。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的英雄是那些为民族的新生和新政权的建立出生入死默默奉献的普通人民,正是这样的人民,形成了新中国十七年战争片中与以往不同的英雄形象,成为十七年社会主义文艺作品中新的典型。第三,新中国十七年的战争片都是讴歌式的。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新国家的诞生,国家开始强调电影的宣教功能。因而这一时期的战争片在内容和形式上,颂扬多于思考,宣传重于娱乐。

反思战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国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开始,表现在战争片创作上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导演的重新崛起。

从1979年到1983年,老导演是战争片创作的主力军,沈浮的《曙光》,王炎的《从奴隶到将军》,汤小丹的《南昌起义》,李光惠和齐光辉的《吉鸿昌》,李俊的《归心似箭》,张铮的《小花》,姜树森的《赣水苍茫》,谢铁骊的《今夜星光灿烂》,林农的《大渡河》,成荫的《西安事变》,张骏祥的《大泽龙蛇》,袁先、韦林玉、里坡联合导演的《风雨下钟山》,蔡继谓的《四渡赤水》等,许多老导演在他们最为熟悉的战争片上,创造了自己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高峰,并为中国战争片,乃至中国电影,在艺术观念和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做出了勇敢的尝试。

这一时期的战争片无论在创作思想、创作观念、还是艺术形式与手法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主题上突破了“人性”、“人情”的禁区,一部分影片开始大胆表现战争年代人的感情和情怀,大胆歌颂人情美和人性美,给当时的中国影坛带来了极强的震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是《归心似箭》、《小花》和《今夜星光灿烂》等影片。

在人物塑造上完全突破了“文革”形成的“三突出”的影响。这一时期战争片中的英雄,包括伟人,创作者开始力求使他们向真实靠拢,将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曙光》中的贺龙,创作者按照他的真实面貌,将他塑造成生活在群众之中而又为群众所爱戴的活生生的人,着力表现他的情感和个性。

长期以来,表现党内的矛盾斗争,尤其是军内的矛盾斗争,被视为是“给党抹黑”,无形中使这一领域成为禁区,严重束缚了创作者的思想。1979年的《曙光》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突破。影片以党内矛盾作为主线,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于党内的肃反扩大化,致使大好形势被断送,红军被迫撤离根据地的情景,并提出了反对左倾错误的主题。

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影片《小花》在形式上突破了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结构剧情的传统模式,按照人物情绪发展的需要,沿着兄妹三人情感的起伏和性格的发展来结构影片,将现实、倒叙、回忆、幻觉交织在一起,取得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成为新时期创新浪潮中的一部代表作。

过去的战争片,不是正面表现战役的全过程,就是表现我军战略战术思想。这一时期,则出现了《归心似箭》、《今夜星光灿烂》这样一些角度新颖的战争片。影片《今夜星光灿烂》描写了四个十八岁的战士在胜利前夕的牺牲,大胆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又表现了战士们的生活情趣和美好向往。影片所传达出的生命与战争、未来与现实的极度矛盾,今人伤感、深思和难忘。

老导演们在战争片上所取得的新成就给影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中青年导演的出场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从1984年到1986年,中青年导演后来居上,开始成为战争片的主力军。

1984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中国战争片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后来被称之为“第五代”的青年导演群,以《一个和八个》打响了他们的第一枪,开始登上中国影坛,并在其后掀起一股规模更大的创新浪潮。正是在这次创新浪潮中,中国电影开始走出国门,引起世界影坛的注意。

“第五代”的出场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因为“第五代”的开山之作《一人和八个》是一部战争片,更因为在这个群体中,以后出现了数位善长用战争片来诠释自己艺术观的电影导演,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片的创作。

同样,1984年也是“第四代”导演在战争片创作上的丰收年。这一年,这些已步入中年的导演们,对战争片在题材和风格样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的尝试,完成了《高山下的花环》、《默默的小理河》、《姐姐》等一批力作。

《一个和八个》取材于郭小川的同名长诗,由张子良、王吉呈编剧,张军钊导演,张艺谋、肖风摄影,何群美术,这些人均成为后来“第五代”的代表人物。影片新颖的摄影造型,是其一大特点。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影片创作者在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蒙冤的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的同时,对潜藏在某些人物性格深处深沉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情,进行了开掘,令人回味,引人深思,显示出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在题材把握上的独到之处。

谢晋的《高山下的花环》是“对越自卫反击战”题材中最为出色的一部战争片。影片在贯穿始终的悲壮而深沉的气氛中,把现实与历史、战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揭示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根源和民族精神,以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将人物的英雄气概和普通人情融为一体,刻画了一群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张子恩的《默默的小理河》,没有从正面去反映当时那场大的战争,而是撷取了一个狭小的农家院落和一次微不足道的战斗。创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独特视角,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战争,去探求战争中人们的内心世界。

1986年也是战争片创作的一个重要年份。一批大型战争片相对较集中地出现在这一年的银幕上,如《孙中山》、《血战台儿庄》、《直奉大战》、《非常大总统》等。这些大型战争片的出现,为后来一批史诗战争片的诞生,做了电影形态上的准备。

杨光远和翟俊杰联合执导的《血战台儿庄》无疑是这一年最重要的战争片。创作者忠实于历史,以真实感和历史感,以爱国将士这一基调,塑造了一批国民党将领和中下级官兵的英雄形象,通过广大国民党官兵用血肉筑起的坚固防线,在浓烈悲壮的气氛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血战台儿庄》不仅在战争片的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当年的最高水准,而且对后来战争片中真实表现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历史具有不可低估的先导意义。

在由中青年导演唱主角的80年代中期的创新浪潮中,战争片更着重于从人性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反思和从世界电影语言发展的现状对电影表现形式进行探索。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使中国战争片开始触及到了这一片种特有的文化精髓,这是中国战争片发展进程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思想起点,它表明部分中国战争片终于脱离开政治的范畴,开始站在民族和人类的高度来思考战争。

对战争内涵的思考

1987年开始,当时的电影管理层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方针,“中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立,“娱乐片大潮”兴起。正是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战争片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表现出多元化并进的创作格局。

在“主旋律”方针推动下,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尤其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片创作的一大亮点。在这些影片中,绝大部分属于战争片,如《巍巍昆仑》、《百色起义》、《开国大典》、《大决战》、《长征》、《大转折》、《大进军》、《太行山上》等。中国革命史上几乎所有的大中型战争和重要战役都在这一时期的战争片中得到了表现。随着人们对电影价值,尤其是其商业价值的重新认识,电影的商业性得到了空前的挖掘,许多创作者通过“主旋律类型化”的方法,在社会主流价值与市场需求之间寻找战争片创作的突破口,使战争片的“类型化”,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片创作的主流。

虽然“娱乐片”这个词的称谓从理论上讲并不十分准确,但在新中国电影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后,它的出现,却表明中国电影人终于意识到需要重新审视电影的价值功能,尤其需要重新去发现电影的商品价值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娱乐片”一词的出现,是中国电影人在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电影的“类型化”开始成为人们探索提高电影娱乐性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作为类型电影的战争片,由于其本身所拥有的“革命英雄主义”、“民族精神”和“呼唤和平”这样一些内涵与“主旋律”精神十分吻合,它的惊险性、故事性和可视性又带有很强的“娱乐”色彩,这就为战争片在“主旋律”旗帜下的“类型化”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许多导演开始尝试将“主旋律”色彩很浓的战争题材,通过“类型”手法进行一定程度的“娱乐化”,以达到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又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又有一定艺术性,这样一箭三雕的效果。《大清炮队》、《哗变》、《烈火金钢》、《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影片,都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在战争片创作中,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和最具价值意义的,仍然是创作者对战争本身的思考。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中人性的探讨,一直是战争片的精髓之一,并因此为战争片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进程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精髓才开始有所体现,并在80年代前半期的创新运动中,发展为战争片最为显著的特点,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80年代中期以后,这类作品开始变成个案,但仍然表现出强大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红高梁》(1987年)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重要作品,也是战争片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使张艺谋一举成名的影片中,这位未来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将自己的主体意念和有韵味的画面形式,写实性和写意性,结合得浑然一体,充分运用电影艺术形式,很好地表现了民族精神,并通过人物的塑造,赞美了生命的自由和舒展,使影片在表现人性方面,显出深邃的内涵。

吴子牛的《晚钟》(1988年)是较早从人性、人道主义和人类生存意识的角度,来对这场给交战双方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战争进行思考的一部电影。创作者把情节作为表现人的框架,突出了人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在这一处理过程中,充分调动画面语言的感染力,含蓄而不晦涩,通俗而不落套,使景与情、形象与哲理浑然一体,产生了一种凝重的历史感。

冯小宁的《战争子午线》(1990年)则借助于儿童们在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表达了创作者对战争的看法。影片大胆发挥电影表现手段的作用,利用多时态来表现战争对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儿童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这种时空交错和同一空间中多时态的应用,使残酷的战争气氛增添了一份伤感的情怀,也促使今天的人们对战争有了更为深层的思考。

《红樱桃》(1995年)是90年代不可多得的一部战争片,它通过一位中国少女在二战中的遭遇,剖析了邪恶的战争对人们灵魂的毒害,以及这种邪恶的灵魂给那些无辜人们心灵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影片的故事令人震撼,那个看似热爱艺术的德国将军,其实与德军中用犹太人和战俘进行医学实验的德军军医并无二致,他们都是被法西斯思想浸淫了灵魂的刽子手。在他的眼中,少女楚楚完全是一个“物”而非“人”,从这个意义上说,“活着”的少女楚楚所受到的伤害,甚至比战场上那些死亡的士兵要更甚得多。影片的残酷同样表现在罗小蛮的这条故事线中,一个少年,因为仇恨,与本不应该遭到生命威胁的战俘一起同归于尽。一个年少的生命就这样在本不该消失的地方和时间过早的消失了。创作者正是以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通过两个中国少年的遭遇,来引起人们对于那场已经过去了的战争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后,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仍然是战争片非常重要的创作趋向。这方面最重要的作品当属姜文的《鬼子来了》。影片以一种独特视角,探讨了战争中人的心理变化、人与战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实际上,中国战争片发展到今天,对战争内涵的思考已经开始触及到几乎每一部战争片,并已逐渐成为战争片创作者的一种共识。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部优秀的战争片,不会对战争的本质、战争中的人、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战争中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进行关注和思考。所以,我们从《紫日》、《血性山谷》、《我的上征》、《革命到底》、《集结号》中,都能或多或少地发现这种思考的存在。这是一种潮流和趋势,一种进步。 H先锋《国家历史》十二月下旬刊,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先锋《国家历史》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jialishi)欢迎加入《国家历史》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


相关内容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感想
  • 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感想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时光飞逝,中国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世界人民没有忘记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 ...

  • 正确认识和评价抗日战争的两大历史问题
  • 作者:曲青山<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02日 14版)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新华社发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开展纪念活动时,有两大历史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历史 ...

  • 俄罗斯眼中的台海冲突与中美战争
  • 俄罗斯眼中的台海冲突与中美战争 历史的角度看,以前没有和平崛起,以后也不会有.没有赫赫战功是不会赢得对手的尊重与臣服.100多年前,日本通过打败中国(清国)与俄罗斯,从而确立了在亚洲和世界上的强国地位与权益.近代,苏联.美国通过打败德日等挑战世界旧秩序的强国,确立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而新中国,也是通 ...

  •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945年7月26日,中国与美国.英国一起发表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接着以反法西斯同盟主要国家的身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开始在国际社会承担重要责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备受列强欺侮的状态相比,中国的国际 ...

  • 第二章 军事思想
  • 第二章 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想认识.通常包括战争争观.战争问题的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它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研究武装力量建设及其使用的一般原则,反映从总体上研究军事问题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军事思想的概述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从奴隶社 ...

  • 鸦片战争说课稿
  • <鸦片战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0701的曹袁.我说课的课题是<鸦片战争> 一.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内容,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 ...

  • 抗日是民族觉醒
  • 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 ...

  •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 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历程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等基本问题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使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中华名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名族.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军事思想一直是一朵绚烂的奇葩.在此做一概述. 中国军事思想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

  • 第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 第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高中历史 >>教师中心>>高考专栏>>高考复习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6讲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 [重难突破] 一.怎样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继续:①根本原因及结果:打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