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忆恩]中国外交面临的十个挑战和难题

Ten Challenges Fac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中国外交面临的十个挑战和难题

江忆恩 Alastair Iain Johnston 【美】哈佛大学教授

Harvard University Government Department 哈佛大学政府系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

吉林大学唐敖庆楼C座603会议室讲座

2011.6.1

十个问题没有什么先后次序

1. Is China Rising?

Everyone believes China is rising。

江认为中国是否崛起取决于所选择的衡量指标,其对中美之间实力的比例关系与绝对差距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就比例关系而言,中国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而从绝对数值来看,美国却拉大了同中国的差距。因此在江看来中国是否崛起仍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

高估或低估中国崛起的速度和属性,会影响到国家外交政策的选择。

上表中淡蓝色的两种情况更容易导致冲突和摩擦,较传统的安全困境更难处理

2. Nationalism and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rising of power China will be criticized more。

--External criticism may lead to backlash by nationalist public opinion。 This may limit leaders’ foreign policy choices。

--Depend on “theory” of how public opinion matters。

--Public opinion is tool in leadership competition。 (政治竞争)领导人就任的最初3年和最后一年,往往倾向于通过顺应民意而得到更多支持。

--Perceived legitimacy(合法性) problems leads to more sensitivity to public opinion。

中国官员承认民意很重要,但是被问到民意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影响外交决策时,往往含糊其辞。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和极端公共舆论发挥的作用对中国并非有利。

Long-term solution to extreme nationalism:

---Primary education reform。 (社会心理学:小学教育影响极端民族主义。)

--Reduce emphasis on “century of humiliation” and related discourses。 (中国应重新认识和处理“百年屈辱”,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出现就要淡化历史受害者身份。)

Medium term solution is to mobilize more moderate opinion as counterweight to nationalist opinion。

Amity 和睦,和好(尤指国家间关系)be/live in amity with

3. What Responsibilities? What Public Goods?

中国宣称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越发遭致批评。

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意味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

4. The China Brand: What Will China’s Message Be?

“和谐世界”在国际社会吸引力不大。

Harmonious World

--Very few abroad people heard the idea。 很多人没听说过。

--Not credible from a rising authoritarian major power with the second largest military

budget in the world, and border disputes with most of its neighbors。有人觉得中国奉行双重标准。在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的军费开支以及同周边国家接连不断的纷争面前,和谐世界的说法显得不够可信。

--core ideas are from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概念依旧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而来的,并无新意。

“Beijing Consensus” or “China Model”

The China Model is highly debated within China。 什么是“中国模式”仍有广泛争论 --有人认为,中国模式会成为挑战性的意识形态;

--温家宝认为,不存在什么“中国模式”,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There is no model---the process was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China’s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have lots of unexpect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China’s model includes 30 years of Maoist China that creates conditions for 30 years of reform。

5. Public Diplomacy: The Paradox of Uniqueness

--Senders of message want to present themselves in positive light。

--But positive images are usually stereotypes of self and implicit of others.

--stereotypes of self highlight identif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中国宣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是过分强调自身独特性和优越性(在凝聚自己的同时)会降低外部世界的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引发矛盾。(社会心理学)

文化认同才有好感。

若中国将继续强调独特性而不强调共同点,则会引发更多摩擦。

6. Policy Coordination: Does China Need a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中国没有很多的政治制度创新。

中国也许需要“国安会”,协调外交政策。

中国缺少文官军事安全专家。

——外交系统要等待上面的决策,行为滞后;在接到只是前几乎处于瘫痪。

——易导致各部门行为方向不一致。

7. Crisis Management

(1) moderation in demands

(2) constraints on rhetoric

(3) slowing down reactions to give diplomacy time

(4) transparency of limited aims

(5) leaving the other side chance to back away

(6) rapid,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clear signaling

PLA operational procedures may be inconsistent with crisis management principles。

--asymmetric transparency and deception

--operational emphasis on rapid capture of the initiative

--limited willingness to share information

--risk aversion about discussing potential crisis with US。 (eg。 If DPRK collapses, how will the US military and PLA avoid clash in handling nuclear materials?)

--need detailed discussion of “rules of engagement”

--reluctance to establish permane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with US military

处理安全危机,弱者通常不需要透明度和交流,保持神秘感易使对方高估自己。

解放军不愿与美国交流朝鲜崩溃后的危机处理问题。(可能是中国不愿让朝鲜得知此事,从而影响中朝关系。)

中美国防部热线形同虚设。

8. The New Media and the Loss of Control over Foreign Policy Discourses

“South China Sea” and “core interests”

外界猜测:中国是否支持南海航行自由?

“中国有没有告诉美国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事件”

9. Race and China’s Rise

--China’s rise will be the first non-European potential global power to rise in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Racial perceptions add to distrust on some foreign policy issues。

——白人不信任华人/亚洲人,对华人的不友好情绪。

——中国自己的种族主义问题,如反日。

10. The Normative Future: Is It Still Liberal?

--Liberal means personal rights > National sovereign

China needs more partners。

人权高于主权?

民主主义广受欢迎

中国继续与非民主国家合作会损害中国形象。

与谁合作?

Conclusion

“Century of humiliation”

--current foreign policy

--Nationalism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problems limit on “responsibility”

--sensitivity to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ity

中国对百年耻辱史的认识是现今外交政策、民族主义还有中国和谐世界理念以及公共外交问题的根源,要解决目前外交遇到的这十大难题和挑战,就要重新认识这段百年屈辱史,不过这涉及到党的合法性问题。

中国崛起的效益取决于中国政府如何处理这些挑战。

答问:

“民主和平论”:民主国家间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小。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民主国家,在于是否认同对方为民主国家。

中国政治改革趋向民主国家,则中西方关系更稳定。

社会心理学得出的普遍结论:越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越容易与其所处的环境对立起来,越容易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趋向挑战性。自己是什么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认识自己观念与别人观念之间的距离。

媒体报道中国的消极方面也正如媒体报道美国的消极方面一样,那是媒体的本性。 人们习惯用“中国—西方”这样简单的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其实中国的文化很复杂,西方的文化也很复杂(比如美国的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与欧洲的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就有很多区别),用简单的“中国—西方”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容易导致强调对立和不同点。

软实力(约瑟夫•奈)不是成熟的理论,没有多大的解释力。软实力至今还无法解释一国文化输出如何能影响到输入国外交决策(如美国的快餐店能影响到中国的外交决策吗)等。

文明冲突论在美国学术界基本不被认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理论缺乏逻辑支撑,反而文明冲突论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受欢迎。美国从小布什政府时期,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视为主权国家与恐怖分子的战争。 击毙本拉登并不意味着美国反恐阵线有收缩的迹象。(爱国法,继续反恐战略)

时间拖得越久,大陆收回台湾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大陆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与此同时,收回台湾的合法性就越小,因为在大陆愈发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无法更客观地知道台湾人本身的意愿。

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凌胜利老师的笔记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哈佛大学教授江亿恩莅临吉林大学演讲,其主题为“中国外交的十个挑战与难题”。演讲用汉语进行,大致围绕“中国是否崛起?”、“极端的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中国崛起之时所愿意接受的国际秩序与国家身份”、“中国的品牌”、“中国公共外交所强调的和平性崛起”、“外交政策的协调”、“危机管理问题”、“新媒体的作用”、“种族主义与中国崛起”、“全球规范与价值观”展开。

1、中国是否崛起? 江认为中国是否崛起取决于所选择的衡量指标,其对中美之间实力的比例关系与绝对差距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就比例关系而言,中国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而从绝对数值来看,美国却拉大了同中国的差距。因此在江看来中国是否崛起仍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不过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只有全面超越美国才标志中国崛起吗?江的一个前提假设似乎如此,但中国人大多并不这么认为,可能名副其实的老二,有发言权、选

择权和决策权的老二也标志着中国崛起了,因此中国是否崛起不仅取决于选择何种衡量指标,还取决于中国崛起所选择的标的、目标。

2、极端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在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圈不在少数。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将可能挤压中国的外交运作空间,正如摩根索在很多年前所强调的民族主义的普世化对传统外交的冲击。近年来,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结合更是显示了这一力量。但是极端民族主义不应该贴上中国标签,它应该是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因此对于中国外交而言,我们更急切的任务是弄清中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因外源,一种更为温和、开明的民族主义需要世界给予中国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而非猜忌与防范甚至侮辱。

3、中国崛起之时所支持的国际秩序和秉承的国家身份。无疑,中国正在向负责任大国迈进,但中外之间的认知差异将会导致纠纷不断。

4、中国的品牌?和谐世界与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确实,中国现在能够提供给世界的品牌比较尴尬,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软实力的弱势,如何营造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任重道远。

5、和平性崛起?中国一直倡导和平崛起,并且拿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作为证据。但在江看来,越是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就越有可能引发外交的分歧与误解。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遭遇的西方话语问题?中国如何是西方认识到权力转移与冲突关系的局限性,中国又如何采用西方的逻辑证实我们崛起的和平性,恐怕这不是一个简单任务。我们高唱和平崛起,西方却不甚理解甚至反感、怀疑我们心虚?

6、外交政策协调。这个问题其实近年来国内也十分关注,只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模式中国是否可以借鉴呢?中国有着独特的党政模式,要知道我们的外交部长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协调各部门估计困难重重。

7、危机管理问题。

8、新媒体(主要是网络)的效果。

9、种族主义与中国崛起。这个其实跟中国威胁论、黄祸论差不多,中国无需做太多工作,因为种族主义是毫无根据也毫无理性可言。

10、全球规范与价值观。自由主义应该仍是全球规范的方向。但江谈到中国的结盟问题倒是很有意思,看来中国的结盟外交很有必要啊。

Ten Challenges Fac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中国外交面临的十个挑战和难题

江忆恩 Alastair Iain Johnston 【美】哈佛大学教授

Harvard University Government Department 哈佛大学政府系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访问学者

吉林大学唐敖庆楼C座603会议室讲座

2011.6.1

十个问题没有什么先后次序

1. Is China Rising?

Everyone believes China is rising。

江认为中国是否崛起取决于所选择的衡量指标,其对中美之间实力的比例关系与绝对差距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就比例关系而言,中国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而从绝对数值来看,美国却拉大了同中国的差距。因此在江看来中国是否崛起仍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

高估或低估中国崛起的速度和属性,会影响到国家外交政策的选择。

上表中淡蓝色的两种情况更容易导致冲突和摩擦,较传统的安全困境更难处理

2. Nationalism and Public Opinion

--With the rising of power China will be criticized more。

--External criticism may lead to backlash by nationalist public opinion。 This may limit leaders’ foreign policy choices。

--Depend on “theory” of how public opinion matters。

--Public opinion is tool in leadership competition。 (政治竞争)领导人就任的最初3年和最后一年,往往倾向于通过顺应民意而得到更多支持。

--Perceived legitimacy(合法性) problems leads to more sensitivity to public opinion。

中国官员承认民意很重要,但是被问到民意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影响外交决策时,往往含糊其辞。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和极端公共舆论发挥的作用对中国并非有利。

Long-term solution to extreme nationalism:

---Primary education reform。 (社会心理学:小学教育影响极端民族主义。)

--Reduce emphasis on “century of humiliation” and related discourses。 (中国应重新认识和处理“百年屈辱”,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出现就要淡化历史受害者身份。)

Medium term solution is to mobilize more moderate opinion as counterweight to nationalist opinion。

Amity 和睦,和好(尤指国家间关系)be/live in amity with

3. What Responsibilities? What Public Goods?

中国宣称自己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越发遭致批评。

对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意味着积极参与国际组织。

4. The China Brand: What Will China’s Message Be?

“和谐世界”在国际社会吸引力不大。

Harmonious World

--Very few abroad people heard the idea。 很多人没听说过。

--Not credible from a rising authoritarian major power with the second largest military

budget in the world, and border disputes with most of its neighbors。有人觉得中国奉行双重标准。在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的军费开支以及同周边国家接连不断的纷争面前,和谐世界的说法显得不够可信。

--core ideas are from the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和谐世界理念的核心概念依旧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而来的,并无新意。

“Beijing Consensus” or “China Model”

The China Model is highly debated within China。 什么是“中国模式”仍有广泛争论 --有人认为,中国模式会成为挑战性的意识形态;

--温家宝认为,不存在什么“中国模式”,中国是“摸着石头过河”。There is no model---the process was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China’s development is expected to have lots of unexpect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China’s model includes 30 years of Maoist China that creates conditions for 30 years of reform。

5. Public Diplomacy: The Paradox of Uniqueness

--Senders of message want to present themselves in positive light。

--But positive images are usually stereotypes of self and implicit of others.

--stereotypes of self highlight identif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utside world。

中国宣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但是过分强调自身独特性和优越性(在凝聚自己的同时)会降低外部世界的对自己的认同感,从而引发矛盾。(社会心理学)

文化认同才有好感。

若中国将继续强调独特性而不强调共同点,则会引发更多摩擦。

6. Policy Coordination: Does China Need a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中国没有很多的政治制度创新。

中国也许需要“国安会”,协调外交政策。

中国缺少文官军事安全专家。

——外交系统要等待上面的决策,行为滞后;在接到只是前几乎处于瘫痪。

——易导致各部门行为方向不一致。

7. Crisis Management

(1) moderation in demands

(2) constraints on rhetoric

(3) slowing down reactions to give diplomacy time

(4) transparency of limited aims

(5) leaving the other side chance to back away

(6) rapid, accurate, information and clear signaling

PLA operational procedures may be inconsistent with crisis management principles。

--asymmetric transparency and deception

--operational emphasis on rapid capture of the initiative

--limited willingness to share information

--risk aversion about discussing potential crisis with US。 (eg。 If DPRK collapses, how will the US military and PLA avoid clash in handling nuclear materials?)

--need detailed discussion of “rules of engagement”

--reluctance to establish permanent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with US military

处理安全危机,弱者通常不需要透明度和交流,保持神秘感易使对方高估自己。

解放军不愿与美国交流朝鲜崩溃后的危机处理问题。(可能是中国不愿让朝鲜得知此事,从而影响中朝关系。)

中美国防部热线形同虚设。

8. The New Media and the Loss of Control over Foreign Policy Discourses

“South China Sea” and “core interests”

外界猜测:中国是否支持南海航行自由?

“中国有没有告诉美国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事件”

9. Race and China’s Rise

--China’s rise will be the first non-European potential global power to rise in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Racial perceptions add to distrust on some foreign policy issues。

——白人不信任华人/亚洲人,对华人的不友好情绪。

——中国自己的种族主义问题,如反日。

10. The Normative Future: Is It Still Liberal?

--Liberal means personal rights > National sovereign

China needs more partners。

人权高于主权?

民主主义广受欢迎

中国继续与非民主国家合作会损害中国形象。

与谁合作?

Conclusion

“Century of humiliation”

--current foreign policy

--Nationalism

--Branding and public diplomacy problems limit on “responsibility”

--sensitivity to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ity

中国对百年耻辱史的认识是现今外交政策、民族主义还有中国和谐世界理念以及公共外交问题的根源,要解决目前外交遇到的这十大难题和挑战,就要重新认识这段百年屈辱史,不过这涉及到党的合法性问题。

中国崛起的效益取决于中国政府如何处理这些挑战。

答问:

“民主和平论”:民主国家间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小。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民主国家,在于是否认同对方为民主国家。

中国政治改革趋向民主国家,则中西方关系更稳定。

社会心理学得出的普遍结论:越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越容易与其所处的环境对立起来,越容易使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趋向挑战性。自己是什么观念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认识自己观念与别人观念之间的距离。

媒体报道中国的消极方面也正如媒体报道美国的消极方面一样,那是媒体的本性。 人们习惯用“中国—西方”这样简单的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其实中国的文化很复杂,西方的文化也很复杂(比如美国的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与欧洲的民主主义和资本主义就有很多区别),用简单的“中国—西方”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容易导致强调对立和不同点。

软实力(约瑟夫•奈)不是成熟的理论,没有多大的解释力。软实力至今还无法解释一国文化输出如何能影响到输入国外交决策(如美国的快餐店能影响到中国的外交决策吗)等。

文明冲突论在美国学术界基本不被认可,因为他们认为这个理论缺乏逻辑支撑,反而文明冲突论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受欢迎。美国从小布什政府时期,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矛盾视为主权国家与恐怖分子的战争。 击毙本拉登并不意味着美国反恐阵线有收缩的迹象。(爱国法,继续反恐战略)

时间拖得越久,大陆收回台湾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大陆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但是与此同时,收回台湾的合法性就越小,因为在大陆愈发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无法更客观地知道台湾人本身的意愿。

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凌胜利老师的笔记

6月1日,国际儿童节,哈佛大学教授江亿恩莅临吉林大学演讲,其主题为“中国外交的十个挑战与难题”。演讲用汉语进行,大致围绕“中国是否崛起?”、“极端的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中国崛起之时所愿意接受的国际秩序与国家身份”、“中国的品牌”、“中国公共外交所强调的和平性崛起”、“外交政策的协调”、“危机管理问题”、“新媒体的作用”、“种族主义与中国崛起”、“全球规范与价值观”展开。

1、中国是否崛起? 江认为中国是否崛起取决于所选择的衡量指标,其对中美之间实力的比例关系与绝对差距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就比例关系而言,中国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而从绝对数值来看,美国却拉大了同中国的差距。因此在江看来中国是否崛起仍是一个尚未回答的问题。不过中国崛起意味着什么呢?难道只有全面超越美国才标志中国崛起吗?江的一个前提假设似乎如此,但中国人大多并不这么认为,可能名副其实的老二,有发言权、选

择权和决策权的老二也标志着中国崛起了,因此中国是否崛起不仅取决于选择何种衡量指标,还取决于中国崛起所选择的标的、目标。

2、极端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关于这一议题的讨论在海外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圈不在少数。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将可能挤压中国的外交运作空间,正如摩根索在很多年前所强调的民族主义的普世化对传统外交的冲击。近年来,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公众舆论结合更是显示了这一力量。但是极端民族主义不应该贴上中国标签,它应该是一个国家发展阶段的特定产物。因此对于中国外交而言,我们更急切的任务是弄清中国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因外源,一种更为温和、开明的民族主义需要世界给予中国更多的尊重与信任,而非猜忌与防范甚至侮辱。

3、中国崛起之时所支持的国际秩序和秉承的国家身份。无疑,中国正在向负责任大国迈进,但中外之间的认知差异将会导致纠纷不断。

4、中国的品牌?和谐世界与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确实,中国现在能够提供给世界的品牌比较尴尬,同时也反映了中国软实力的弱势,如何营造中国的亲和力、感召力任重道远。

5、和平性崛起?中国一直倡导和平崛起,并且拿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作为证据。但在江看来,越是强调自我的独特性就越有可能引发外交的分歧与误解。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遭遇的西方话语问题?中国如何是西方认识到权力转移与冲突关系的局限性,中国又如何采用西方的逻辑证实我们崛起的和平性,恐怕这不是一个简单任务。我们高唱和平崛起,西方却不甚理解甚至反感、怀疑我们心虚?

6、外交政策协调。这个问题其实近年来国内也十分关注,只是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模式中国是否可以借鉴呢?中国有着独特的党政模式,要知道我们的外交部长连政治局委员都不是,协调各部门估计困难重重。

7、危机管理问题。

8、新媒体(主要是网络)的效果。

9、种族主义与中国崛起。这个其实跟中国威胁论、黄祸论差不多,中国无需做太多工作,因为种族主义是毫无根据也毫无理性可言。

10、全球规范与价值观。自由主义应该仍是全球规范的方向。但江谈到中国的结盟问题倒是很有意思,看来中国的结盟外交很有必要啊。


相关内容

  • 战略转型期的中国外交战略规划
  • 作者:王帆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年02期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国际格局处于转型期之中.伴随着国际格局的转型和自身实力的变化,中国外交也处于战略转型的进程中.那么,战略转型期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外交转型的战略目标.任务有什么变化?如何更好地规划转型期的中国外交战略?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些初步 ...

  • 1996年国际形势特点及趋势
  • 作者:石实 现代国际关系 1997年02期 1996年是冷战结束后的第六个年头.冷战结束冲击下的世界范围大震荡基本结束,缓和大势有所增强:国际形势继续在各国求治.图存.谋变和加紧备战21世纪的大框架下相对平稳地演进.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令世人关注的新变化.新趋向:"一超"强权政治 ...

  • 我国近30年来的重大成就
  • 国内形势分析 第一:中国近30年来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52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1.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2.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3.基础科 ...

  • 第十三章多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 第十三章多选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38题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 ( )ABD 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已经解决的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的论文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家战略的论文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所确定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国际环境和形势变化的清晰判断.这一外交政策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这使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21世纪的发展,也为新世纪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尽管和平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 ...

  • 美国重返亚太的影响论文
  • 美国重返亚太的影响 11新闻1 2011024102 古晓彤 所谓"美国重返亚洲"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从没离开过.事实上,从冷战结束,美国一直在这一区域进行部署,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即使在小布什政府忙于反恐的时候,还加强了关岛一线的军事部署.只不过现在奥巴马出于他的一些考虑,当 ...

  • 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 姓 名 : 系 别 : 专 业 : 学 号 : 成 绩 : 2013年5月2日 简析中国与各邻国之间的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利益融合前所未有,各国都在同一 ...

  • 2013两会十大热点
  • 2013两会十大热点 [热点一]领导人换届:新理念.新风格.新期待 此次两会上,将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新一届领导人的治国理念和施政风格,将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产生怎样的影响?新领导人如何攻坚克难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如何解决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国内外公众都拭目以待. [热点二]机 ...

  • 中美关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 作者:牛新春刘权 和平与发展 2009年09期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241(2009)03-0045-04 布什执政八年,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实质性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恶化,新自由主义逐渐主导奥巴马政府的外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