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

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图3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显著 B .流域内气温季节变化明显

C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汇水速度快 D .地处热带,季节性蒸发旺盛

8.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A .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 B .湄公河排水不畅

C .洞里萨湖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连为一体 D .洞里萨湖蓄洪量大

9.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 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⑤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面左图为河边猎鱼的熊近照,右图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地形对堪察加半岛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有( )

A .阻挡盛行风,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B .山脉呈南北走向,加剧了岛屿南北的温差

C .地势高差大,形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D .中部山间谷地,形成夏季气温低值区

13. 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

A. 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B. 火山频发,生存环境恶劣

C. 淡水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小 D. 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据此完成19~20题。

19. 黑龙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含盐量较高,故又称“咸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中国古称“热海”。伊塞克湖是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的,经常发生的地震和广布的温泉表明这里的地壳运动仍在继续。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材料二 伊塞克湖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3)分析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对当地的影响。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答案

7.A 解析:洞里萨湖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两季变化明显。雨季降水多,湖水深、面积大;旱季降水少,湖水浅、面积小。

8.A 解析:雨季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白东南向西北汇人洞里萨湖。旱季湄公河水位较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向洞里萨河,河水白西北向东南汇人湄公河。

9.B 解析: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但未明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

12.C13.D

19.A 20.B

21.【答案】

(1)(8分)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气温较高(3分);断裂带地质资源丰富,温泉补充湖水(3分);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2分)。

(2)(8分)位于西风带,冬季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3分),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3分);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2分)。

(3)有利:湖区城镇分布较多,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2分);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分)。

不利: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2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2分);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2分)。(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1)由材料结合图形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图中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所以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

(2)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3)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湖位于西风带,而且湖泊东部有高大山脉;当来自于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经过湖面时可以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材料显示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赞成。理由: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图中显示湖区周边城镇分布较多,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有众多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水源较为充足,可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理由: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需要从入湖河流中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发展。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

位于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小面积仅有2700~3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图3示意洞里萨湖及其水系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洞里萨湖水深与面积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显著 B .流域内气温季节变化明显

C .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汇水速度快 D .地处热带,季节性蒸发旺盛

8.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A .洞里萨湖与湄公河水位差异的季节变化 B .湄公河排水不畅

C .洞里萨湖流域和湄公河流域连为一体 D .洞里萨湖蓄洪量大

9.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增加洞里萨湖的蓄水量 ②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

③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 ④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⑤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面左图为河边猎鱼的熊近照,右图为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地形对堪察加半岛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有( )

A .阻挡盛行风,形成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B .山脉呈南北走向,加剧了岛屿南北的温差

C .地势高差大,形成气候的垂直差异 D .中部山间谷地,形成夏季气温低值区

13. 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

A. 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 B. 火山频发,生存环境恶劣

C. 淡水资源不足,环境承载力小 D. 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 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黑龙江省政府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据此完成19~20题。

19. 黑龙江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原因包括 ( )

①耕地面积广阔 ②粮食单产高 ③土壤肥沃 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0.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含盐量较高,故又称“咸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中国古称“热海”。伊塞克湖是地壳断裂陷落形成的,经常发生的地震和广布的温泉表明这里的地壳运动仍在继续。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材料二 伊塞克湖地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伊塞克湖冬季不结冰的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3)分析在伊塞克湖沿岸地区发展灌溉农业对当地的影响。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答案

7.A 解析:洞里萨湖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旱雨两季变化明显。雨季降水多,湖水深、面积大;旱季降水少,湖水浅、面积小。

8.A 解析:雨季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白东南向西北汇人洞里萨湖。旱季湄公河水位较低,洞里萨湖湖水流向洞里萨河,河水白西北向东南汇人湄公河。

9.B 解析:洞里萨河流向因季节而发生逆转能够调节湄公河的径流和洞里萨湖的蓄水量,因而能减轻湄公河下游的洪水威胁,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保障湄公河四季航运;但未明确指出城市的区位在哪儿,所以维持城市供水的持续稳定指向不明确;增加蓄水量既可能是有利影响也可能是不利影响。

12.C13.D

19.A 20.B

21.【答案】

(1)(8分)湖泊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气温较高(3分);断裂带地质资源丰富,温泉补充湖水(3分);属于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2分)。

(2)(8分)位于西风带,冬季西风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3分),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3分);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2分)。

(3)有利:湖区城镇分布较多,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2分);提高农业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分)。

不利: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2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2分);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2分)。(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1)由材料结合图形可知,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图中显示伊塞克湖的湖水主要来源于河流水,而河流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化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所以该湖的水位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季节变化大,夏季水位升高,冬季水位降低。

(2)由材料可知伊塞克湖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大湖”,所以该湖泊北部地势较高,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而且湖泊水位深,水体面积大、水量大,水的比热容大,湖水不易结冰;由于该湖属于内陆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湖水不易结冰。

(3)根据图中纬度可知,该湖位于西风带,而且湖泊东部有高大山脉;当来自于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经过湖面时可以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形成丰富的降雪;材料显示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海拔较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4)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赞成。理由:该区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长;图中显示湖区周边城镇分布较多,农产品消费市场较大;有众多发源于山区的河流,水源较为充足,可利用水源发展灌溉农业;能提高农业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不赞成。理由:由于该区域气候干旱,大力发展灌溉农业需要从入湖河流中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会导致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引发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生产中大量利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湖水水质变差。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发展。


相关内容

  •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5
  • 高二地理培优补差25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 A .老龄人口增加 B .人 ...

  •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指导下,紧抓常规管理,加强对高考模式、新课程与校本开发的研究,地理科组将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要求,团结全组教师,同心协力,努力完成各项具体工作。 坚持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进行专题理论学习 ...

  • 备课组发言稿
  • 在落实教学常规中落实培优补差工作 --高二数学组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本学年高二数学备课组在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新课标高考考纲和教学大纲,将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在学生基础很差的情况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数学教学工作.为鼓励差生,我们经常举这样事 ...

  • 高二语文培优补差方案
  • 高二语文培优补差方案 高二语文备课组 一.指导计划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希望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希望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训练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 ...

  • 高二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材料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田家炳中学高二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很多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需要通过实验.实践来获取的.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高中阶段的生物课课时过少,特别是活动课,探究课等实验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学生难以感受到生物学科的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泰安长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1-02-20 11:10:10, 灵河绛珠, 1665, 0/21, 原创 , (0)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年级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教学&l ...

  • 高二上学期文科踩线生家长会
  • 高二16班部分学生及家长座谈会 一. 目的 本次家长会我主要召集了本次考试在班级排名21-51名的学生和家长,这30名同学的成绩在年级的排名是126---244名.分数在484到440之间,这些孩子的成绩在班上算是"还可以".中等,,他们不是最拔尖的,也没有落后--按高考的控制线 ...

  • 第一学期高二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 第一学期高二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总结 []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能在年级的统一下,明确备课组的任务,统筹,协调安排,正常有序地开展.教研,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平,.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 1. 持之以恒地开展好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做到定.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主讲提前钻研教材,吃透重难点, ...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二教育教学工作将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工作中心,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引导教师进一步明晰以"教案学案一体化"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思路. 二.工作目标: 1.整合年级领导力量,发挥级部的作用,细化管理.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