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写“联袂、媒体、届、隧道、包括、栖”等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心思想。
3.读懂课文内容,概括出每种未来出行工具的优缺点。
4.理清文章地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
通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抓住重点词句说说未来的出行工具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教学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并讨论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各种各样为我们出行的大众工具,我们在感叹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快捷的同时,也为现在科技的发达感到新奇,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出行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新授
播放“学乐师生”典型的导学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文章的重点句落。
阅读课文,梳理脉络。
出示中心话题:多种多样的未来出行工具。
1.通读课文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出行方式为话题,课文的段落以空行和小标题为标志共五段畅想未来交通工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请概括出每一段的含义。
(第一段:科学家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第二段:“海底”列车;第三段:“地下”飞碟;第四段:“公交”飞碟;第五段:“飞行”汽车。)
2.“2001年,俄罗斯铁路专家向新闻媒体透露,再过20年,俄罗斯将投资500亿美元
完一项铁路“超级”工程,即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铁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对此项目的重视)
3.“届时,这条分别连接俄罗斯涅兰和美国阿拉斯加诺姆的全长为90千米的贯穿太平洋的海底铁路,可以让旅客从纽约乘火车到北京、莫斯科,甚至到英国伦敦,整个列车可以横跨美、亚、欧大陆。”
(虽然距离远但是方便、快捷)
4.“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修建海底铁路到底难在何处?
(海底铁路可以让“整个列车横跨美、亚、欧大陆,”这样实在是方便;尽管美俄两国陆地在白令海峡相隔为37千米,但是供海底铁路使用的隧道长度必须要增加一倍以上才行;修建海底铁路还要解决诸如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难题。)
5.请在文中找出这种“地下”飞机具有许多优点:
(一是:它完全不受气候的影响,旅客再也不会遭受诸如大雾、雷电、大风等坏天气致使旅程延误的苦恼;二是:它绝对没有坠机的危险,令人惨不忍睹的空难事件再也不会发生,旅客的生命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三是:地下机场随处可建,空港须建在郊区的惯例也将成为历史,旅客可免受长距离往返机场之劳累;四是:它可以彻底解决飞机起降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文明、更优美。)
6.文中提到“公交飞碟” ,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直升飞机,也不同于其他运输工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它不仅可以用来替代诸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传统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灵活,有望成为未来的“公交之星”。)
7.“它与普通汽车最大的区别是除了配备有供飞行的机翼和尾翼之外,还有8个发动机带动8个螺旋桨,其总动力高达88万瓦,因而它可以不需要跑道做最初的冲刺便能直接飞上天空。”这段话表明了什么?
(这段话体现的是“飞行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尺寸规格。它与我们现代的飞机略有相似:机翼型、尾翼、发动机、螺旋桨、有轮子。)
三、练习
1. 给下列汉字注音
幻想( ) 涅兰 ( ) 概念 ( )
联袂( ) 穿越 ( ) 机翼 ( )
2.根据课文填空
(1)“地下”飞机场所需的机场、( )等设施也同时( )在底下,两个机场之间用直径为50米的( )相互连接,隧道分成上下两层。
(2)美国科学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 )问题,正在研究一种能够上天“飞行”的空陆( )的新型汽车。
四、总结
虽然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已经很发达、便捷,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科学的日益发展给人们带累的生活变化。利用科学依据,创造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科学家一直期盼和探索的目标。
五、作业
小练笔
学习过《未来我们怎样出行》后,我们知道这些人类的幻想,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这些出行工具你有何感想,你还有关于出行方式的奇思妙想吗?把它写下来,字数在500字之内。
六、板书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科学改变了世界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写“联袂、媒体、届、隧道、包括、栖”等生字词。
2.正确流利的通读课文,分析课文中心思想。
3.读懂课文内容,概括出每种未来出行工具的优缺点。
4.理清文章地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
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
通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抓住重点词句说说未来的出行工具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教学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生字并讨论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各种各样为我们出行的大众工具,我们在感叹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生活快捷的同时,也为现在科技的发达感到新奇,那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出行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二、新授
播放“学乐师生”典型的导学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文章的重点句落。
阅读课文,梳理脉络。
出示中心话题:多种多样的未来出行工具。
1.通读课文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出行方式为话题,课文的段落以空行和小标题为标志共五段畅想未来交通工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请概括出每一段的含义。
(第一段:科学家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第二段:“海底”列车;第三段:“地下”飞碟;第四段:“公交”飞碟;第五段:“飞行”汽车。)
2.“2001年,俄罗斯铁路专家向新闻媒体透露,再过20年,俄罗斯将投资500亿美元
完一项铁路“超级”工程,即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铁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对此项目的重视)
3.“届时,这条分别连接俄罗斯涅兰和美国阿拉斯加诺姆的全长为90千米的贯穿太平洋的海底铁路,可以让旅客从纽约乘火车到北京、莫斯科,甚至到英国伦敦,整个列车可以横跨美、亚、欧大陆。”
(虽然距离远但是方便、快捷)
4.“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修建海底铁路到底难在何处?
(海底铁路可以让“整个列车横跨美、亚、欧大陆,”这样实在是方便;尽管美俄两国陆地在白令海峡相隔为37千米,但是供海底铁路使用的隧道长度必须要增加一倍以上才行;修建海底铁路还要解决诸如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难题。)
5.请在文中找出这种“地下”飞机具有许多优点:
(一是:它完全不受气候的影响,旅客再也不会遭受诸如大雾、雷电、大风等坏天气致使旅程延误的苦恼;二是:它绝对没有坠机的危险,令人惨不忍睹的空难事件再也不会发生,旅客的生命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三是:地下机场随处可建,空港须建在郊区的惯例也将成为历史,旅客可免受长距离往返机场之劳累;四是:它可以彻底解决飞机起降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问题,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文明、更优美。)
6.文中提到“公交飞碟” ,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直升飞机,也不同于其他运输工具。”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它不仅可以用来替代诸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传统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灵活,有望成为未来的“公交之星”。)
7.“它与普通汽车最大的区别是除了配备有供飞行的机翼和尾翼之外,还有8个发动机带动8个螺旋桨,其总动力高达88万瓦,因而它可以不需要跑道做最初的冲刺便能直接飞上天空。”这段话表明了什么?
(这段话体现的是“飞行汽车”的设计理念和尺寸规格。它与我们现代的飞机略有相似:机翼型、尾翼、发动机、螺旋桨、有轮子。)
三、练习
1. 给下列汉字注音
幻想( ) 涅兰 ( ) 概念 ( )
联袂( ) 穿越 ( ) 机翼 ( )
2.根据课文填空
(1)“地下”飞机场所需的机场、( )等设施也同时( )在底下,两个机场之间用直径为50米的( )相互连接,隧道分成上下两层。
(2)美国科学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 )问题,正在研究一种能够上天“飞行”的空陆( )的新型汽车。
四、总结
虽然我们现在的交通工具已经很发达、便捷,但是仍然不能满足科学的日益发展给人们带累的生活变化。利用科学依据,创造出更先进的交通工具是科学家一直期盼和探索的目标。
五、作业
小练笔
学习过《未来我们怎样出行》后,我们知道这些人类的幻想,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这些出行工具你有何感想,你还有关于出行方式的奇思妙想吗?把它写下来,字数在500字之内。
六、板书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科学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