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心理学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公共选修课论文

专 业 英 语 年 级 2013级

姓 名 #######

论文题目 论犯罪心理学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2015

年12月20日

论犯罪心理学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如动机、需要、意志, 以及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都会由于“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使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来, 并因其个性的不同, 在目的、犯罪类型、侵害目标的选择上都表现出差异性, 这就为我们通过犯罪现场的态势和获取的证据材料分析犯罪心理并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我们识别犯罪也成为一种可能。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动机实践应用

1. 前言:

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始于1979年, 至今也不过20年, 可见起步之晚, 但在众法律工作者的努力下, 也有重大发展、硕果累累, 出版犯罪心理学著作、论文、教材。同时相关的社会调研实践也应运而生, 犯罪心理学的教育也有重大的进步与发展。发展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 必须要科学的理解西方心理学家的犯罪观。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 无意识理论都对犯罪心理学理论的探讨有一定意义。弗洛伊德提出了无疑是犯罪动机的概念和事实。这一点对犯罪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无意识犯罪动机“使人们对犯罪心理学中的许多题目有了新的认识, 并为惩罚犯罪人提供了新的心理学方面的基础。”虽然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犯罪动机的解释, 是与本能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 它毕竟为犯罪动机的无意识领域打开了大门。现代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对无意识犯罪动机的研究, 除了弗洛伊德的唯心主义的倾向外, 另一种观点是可以沿着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向的。即使如此, 还是要承认弗洛伊德拓宽了犯罪动机的研究领域, 把无意识引进犯罪动机的领域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 他的开创性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因此, 在研究无意识犯罪动机的过程中, 应该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犯罪动机理论中吸取有价值的内容从中揣摩而得出有意义的启发。

此外, 弗洛伊德的过失心理学无意识理论, 对于我们研究无意识在过失犯罪中的作用和表现是有一定意义的, 重视过失犯罪中的无意识因素, 对揭示过失犯罪的原因的复杂性, 对预防和减少过失犯罪等来说, 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的。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界是人格与犯罪关系的具体观点, 我并不能完全同意, 但也从中得到了启迪, 人格与犯罪时存在一定联系的, 怎样培养良好的自我无疑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学途径, 尚不能在此阐释自我、本 脱其里比较多的狭隘影响, 他的性格理论就会又有更大的意义。而对于弗洛伊德把犯罪看作人的本能并用死本能解释犯罪的观点。我持否定态度, 对此我绞尽脑汁也没能找出肯定它的理由。

总体而言,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犯罪观至今还在影响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只要剔除其消极成分, 其合理理论因素也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更可“为我所用”。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行为主义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 至今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同样也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反对传统心理学主张心理学放弃意识, 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模式, 这是一种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他的以上观点似乎不符合实际现象, 意识支配行为, 没有意识的行为不是真正意义的行为, 而更多适用于梦游等非正常行为模式。另外, 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更是没有将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存在较多的偏颇。教育更不是万能的。据调查显示, 戒毒人员复吸率高达9 5%,相信戒毒所工作人员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改造应该是比较到位的, 但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并未达到万能。同样, 近年来高知识分子犯罪现象也有所增加, 高知识分子受到的教育层次较高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永不犯罪。因此我对二理论持否定态度。毫无疑问, 华生强调了心理学的客观性和实际性促进了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他所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犯罪心理学还将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在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死亡后又诞生了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创始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概念, 主张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构成的而不是简单的对此刺激的反应。同时, 他反对犯罪遗传论、生理决定论, 但斯金纳依旧游离于环境决定论之中。斯金纳一贯主张不能用个性解释行为, 因此他反对犯罪的人格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强调内部感受只是环境产生行为时的副产品。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待犯罪行为的分析和解释, 我们时, 对他的合理的、科学的内容是应该汲取的, 是应该融化到犯罪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之中。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 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是一对关系概念,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表现,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源存在, 要揭示犯罪心理, 恰恰必须重视剖析犯罪行为。研究犯罪心理的特征和规律, 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因此, 现代犯罪心理学是十分关注犯罪行为的。同时, 犯罪心理学把犯罪心理看作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对形成犯罪心理的客观要素和外部条件是充分重视的。至于刺激、环境等概念对犯罪心理的意义, 犯罪机遇、犯罪情境的观点, 已被现代犯罪心理学理论所借鉴和利用。特别是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矫治, 充分汲取了行为疗法的成果。所以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包容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积极的、合理的内容的。

毫无疑问, 行为主义心理学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对犯罪心理学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而且对犯罪心理学的今后发展必将发挥持久的作用。

2. 对于犯罪动机的应用与研究

犯罪动机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犯罪动机也是侦查、审判过程备受关注的内容。对于犯罪动机的划分, 各家有各家的划分标准和说法。我更青睐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苏惠渔教授的观点, 将犯罪动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犯罪行动机, 是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 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能有犯罪性动机;另一种是非犯罪动机, 指行为人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了犯罪行为, 则除了疏忽大意的不作为犯罪外, 其他犯罪都有的犯罪动机。对犯罪动机进行科学的分类, 将有利于对犯罪动机的研究与运用。

关于犯罪动机的性质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主张要强调犯罪动机的反社会性质;另一种认为动机是中性的。我认为将犯罪动机区分为好坏是十分不妥当的。首先犯罪动机产生好的社会效果, 有的产生坏的社会效果(绝大多数

数次种) 。生活中不乏此例, 如市民出于义愤杀死恶霸, 这样就产生好的社会效果。而造成严重反面社会效果的案例就举不胜举了。又不能说所有动机都是中性的。如有反动的政治信仰以及以摧残他人为乐的戏虐动机等, 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 又怎能说是中性呢?分析犯罪动机就必须重视心理的内容,离开其内容犯罪动机就不成其为犯罪动机了。

另外生理性犯罪动机和激情犯罪动机也备受犯罪心理学学者的关注。生理性犯罪动机也称为生物性犯罪动机。顾名思义, 它是指与机体生物需要相联系的动机, 来自机体器官和组织的需要的一种刺激状。这种犯罪动机更多地强调犯罪人自身的生理状态, 忽视社会环境因素。我认为任何一种犯罪都不能完全归罪于犯罪人自身生理因素, 犯罪动机不可能生来就有, 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社会因素也是引发犯罪动机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饥寒起盗心, 饥饿的确是引起盗窃的事由, 但这并不能完全断定此犯罪行为单纯的由饥饿难耐引起的。贫困与犯罪的相关性已得到众多法律人士的肯定与关注。贫困不仅是个人原因, 更是社会原因。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使人民富有, 亦可使人民困苦不堪。毫无疑问, 生理与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了犯罪人的犯罪动机。这种犯罪机有长期性, 与之相反激情犯罪动机却具有短暂性。激情犯罪行为的动机就是激情本身, 激情犯罪动机只起着刺激性的功能作用, 激情犯罪动机有五个特征:是一种瞬间动机; 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导致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和严重性;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间容易发生;行为人往往在犯罪后产生后悔心理。比起一般犯罪动机, 激情犯罪动机比较难以预测和预防。

近年来恐怖主义开始盛行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家对恐怖主义者犯罪动机的思考与研究。其动机归结为以下几种。

2.1政治信仰

这是一种政治性的认识动机, 就是为了特定的政治信仰去实施恐怖行为。如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旅”, 其宗旨就是要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2.2民族、种族偏见

其主要出现于20世纪冷战结束后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 就是怀着泰米尔人对僧伽罗人的民族偏见和仇恨, 进行疯狂的恐怖袭击的。

2.3宗教偏见

这是狂热宗教性动机, 为了宗教信仰, 可以不择手段去实施恐怖活动,如本·拉登。

2.4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绝望

这是情绪性动机支配着恐怖活动。在一些下层社会的年轻人身上容易发生。

2.5虚荣心

为了自我炫耀、自我成名, 这是新型恐怖分子的一种动机,如奥姆真理教。

2.6其他动机

关于犯罪动机的研究, 对于预防犯罪等相关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也必将推动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深而广远。随着基因生物学的飞跃发展,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也引入了基因生物学理论。于是各家对基因是否成为犯罪因素展开了激烈讨论。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菲利都承认遗传与犯罪的关系, 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我对基因决定论却没多大兴趣。有学者阐述某种基因决定某种犯罪, 我认为这简是为犯罪人开脱罪责。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没有必要讲求证据了, 只要努力发展基因技术就行了。这似乎又是复古了弗洛伊德的犯罪本能论。人是社会性动物, 完全脱离社会因素的犯罪又怎能称其为犯罪呢?犯罪存在的基础就是社会,

没有社会就自然没有犯罪。就好像虎吃鹿, 狮吃牛, 狼擒黄羊这能算犯罪吗?因为这是基因决定了他们的食性。倘若完全程人基因对犯罪的决定作用, 那就会很危险!

3犯罪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从老师给我们的《面具下的真相》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刚开始的麻花抽烟, 但是录像中5号的录像麻花并没有抽烟, 这是在上课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没发现的细节。但往往就是一些细节暴露出了犯罪嫌疑人, 再就是方便面咳嗽但是经过调查他并没有病, 那就只可能是抽烟导致他的痰多, 而馒头他的手指发黄就说明他是个老烟民。青岛啤酒在坐面包的车时候发现面包的车上有烟屑, 既然面包说青岛啤酒是他的第一个乘客, 那就说明烟灰是面包留下的, 虽然在车上面包讨厌青岛啤酒抽烟,说明在办公室中的并不是麻花, 根据录像机上的刮痕, 很可能是人为的把时间改了, 为的就是让人产生错觉, 麻花是在6号被杀的, 在录像中有人在翻东西但没戴手套, 那就不是在翻东西而是在擦指纹, 而这几人中只有咖啡不抽烟, 那就是说坐在办公室的是咖啡, 因为麻花是抽烟的, 这是一个人的习惯, 如果没有表现出来的话那就不是本人, 杀麻花的人带黑色的棉帽, 为的是防止被人认出来, 那就是说是熟人作案, 嫌犯如果为了图财的话就会在他回家必经的暗巷, 而不是冒险到他公司了抢, 不是为了财, 麻花手上就只有公司4人的一些不光彩的是, 有三人抽烟, 一人不抽烟, 而坐在办公室冒充麻花的人就可能是凶手, 矛头就指向了咖啡, 而且可以找到被喝过的杯子,D N A让再狡猾的犯罪分子也无从抵赖. 凶手就是咖啡。

以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犯罪人的行为细节和犯罪心理。下面的犯罪心理学理论将扩展到被害人方面。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被害人心理具有高度复杂性。这里, 被害人心理出于多方位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他如何影响犯罪人心理, 作用究竟多大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被害人与加害人对立的互动关系的确是种独特而具深刻意义的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互排斥, 错综复杂的。另外法国学者艾连贝格提出犯罪人可以发展成为犯罪人, 被害人也有可能发成犯罪人。这就超出了通常的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对立关系, 一个人既是被害人又是犯罪人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形。他说有些罪犯的童年都曾受过可怕的虐待, 也有的犯罪人犯罪后被同伙敲诈等。司法实践中的某些案例的发生, 被害人确实他人犯罪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种现象被美国著名学者马文沃尔夫岗概括为“被害人推动”的概念。此概念一出, 立即引起学界的巨大争论, 相左的意见喷涌而出。但我对此还是予以赞同的。但“被害人推动”并不能完全开脱加害人的罪责, 应属酌定量刑情节。上面所提的互动关系似乎忽略一项重要内容——社会因素。在考虑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时, 必须同时看到与和会因素的互动关系。互动关系不应是双向的, 而应是三维的。互动关系的三维模式更贴近事实社会。体现犯罪动因的多方面性和复杂性。

4结语

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确是一门新兴学科, 但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犯罪案例研究及处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支配行为, 研究人的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特征, 从而更好地解释人们千奇百怪的行为方式。犯罪心理学预防和减少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侦破和处理案件都要从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寻求有的方法。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人被心理的邪恶一面的, 但这个学科是为人类和社会的光明服务的。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现今及未来社会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人们

的心理世界亦将复杂难解, 各种新型犯罪更是“超凡脱俗”。因此, 对心理学的应用将更具实际意义, 对于它的研究将持久而深入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眼中的弗洛伊德——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物[J].校园心理,2007,3.

[2]袁彬. 论情绪的刑法评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

[3]徐德华. 犯罪动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9.

[4]杨向华. 论犯罪被害人的过错[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公共选修课论文

专 业 英 语 年 级 2013级

姓 名 #######

论文题目 论犯罪心理学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2015

年12月20日

论犯罪心理学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 如动机、需要、意志, 以及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都会由于“个性”具有的独特性和稳定性, 使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在无意识状态下表现出来, 并因其个性的不同, 在目的、犯罪类型、侵害目标的选择上都表现出差异性, 这就为我们通过犯罪现场的态势和获取的证据材料分析犯罪心理并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我们识别犯罪也成为一种可能。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动机实践应用

1. 前言:

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始于1979年, 至今也不过20年, 可见起步之晚, 但在众法律工作者的努力下, 也有重大发展、硕果累累, 出版犯罪心理学著作、论文、教材。同时相关的社会调研实践也应运而生, 犯罪心理学的教育也有重大的进步与发展。发展我国的犯罪心理学研究, 必须要科学的理解西方心理学家的犯罪观。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 无意识理论都对犯罪心理学理论的探讨有一定意义。弗洛伊德提出了无疑是犯罪动机的概念和事实。这一点对犯罪研究来说是很重要的。无意识犯罪动机“使人们对犯罪心理学中的许多题目有了新的认识, 并为惩罚犯罪人提供了新的心理学方面的基础。”虽然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犯罪动机的解释, 是与本能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 它毕竟为犯罪动机的无意识领域打开了大门。现代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对无意识犯罪动机的研究, 除了弗洛伊德的唯心主义的倾向外, 另一种观点是可以沿着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向的。即使如此, 还是要承认弗洛伊德拓宽了犯罪动机的研究领域, 把无意识引进犯罪动机的领域是具有创造性意义的, 他的开创性的历史功绩是永远不能抹煞的。因此, 在研究无意识犯罪动机的过程中, 应该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犯罪动机理论中吸取有价值的内容从中揣摩而得出有意义的启发。

此外, 弗洛伊德的过失心理学无意识理论, 对于我们研究无意识在过失犯罪中的作用和表现是有一定意义的, 重视过失犯罪中的无意识因素, 对揭示过失犯罪的原因的复杂性, 对预防和减少过失犯罪等来说, 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的。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界是人格与犯罪关系的具体观点, 我并不能完全同意, 但也从中得到了启迪, 人格与犯罪时存在一定联系的, 怎样培养良好的自我无疑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学途径, 尚不能在此阐释自我、本 脱其里比较多的狭隘影响, 他的性格理论就会又有更大的意义。而对于弗洛伊德把犯罪看作人的本能并用死本能解释犯罪的观点。我持否定态度, 对此我绞尽脑汁也没能找出肯定它的理由。

总体而言,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犯罪观至今还在影响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只要剔除其消极成分, 其合理理论因素也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更可“为我所用”。

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 行为主义也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 至今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同样也对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行为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反对传统心理学主张心理学放弃意识, 把人的行为归结为“刺激——反应”的模式, 这是一种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他的以上观点似乎不符合实际现象, 意识支配行为, 没有意识的行为不是真正意义的行为, 而更多适用于梦游等非正常行为模式。另外, 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更是没有将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而存在较多的偏颇。教育更不是万能的。据调查显示, 戒毒人员复吸率高达9 5%,相信戒毒所工作人员对戒毒人员的教育改造应该是比较到位的, 但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 并未达到万能。同样, 近年来高知识分子犯罪现象也有所增加, 高知识分子受到的教育层次较高但却不能保证他们永不犯罪。因此我对二理论持否定态度。毫无疑问, 华生强调了心理学的客观性和实际性促进了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他所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犯罪心理学还将有巨大的积极作用。

在旧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 死亡后又诞生了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其创始人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概念, 主张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条件反射构成的而不是简单的对此刺激的反应。同时, 他反对犯罪遗传论、生理决定论, 但斯金纳依旧游离于环境决定论之中。斯金纳一贯主张不能用个性解释行为, 因此他反对犯罪的人格决定论、心理决定论, 强调内部感受只是环境产生行为时的副产品。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待犯罪行为的分析和解释, 我们时, 对他的合理的、科学的内容是应该汲取的, 是应该融化到犯罪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之中。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 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是一对关系概念, 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表现,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源存在, 要揭示犯罪心理, 恰恰必须重视剖析犯罪行为。研究犯罪心理的特征和规律, 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因此, 现代犯罪心理学是十分关注犯罪行为的。同时, 犯罪心理学把犯罪心理看作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对形成犯罪心理的客观要素和外部条件是充分重视的。至于刺激、环境等概念对犯罪心理的意义, 犯罪机遇、犯罪情境的观点, 已被现代犯罪心理学理论所借鉴和利用。特别是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矫治, 充分汲取了行为疗法的成果。所以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包容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积极的、合理的内容的。

毫无疑问, 行为主义心理学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对犯罪心理学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而且对犯罪心理学的今后发展必将发挥持久的作用。

2. 对于犯罪动机的应用与研究

犯罪动机的研究是犯罪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犯罪动机也是侦查、审判过程备受关注的内容。对于犯罪动机的划分, 各家有各家的划分标准和说法。我更青睐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苏惠渔教授的观点, 将犯罪动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犯罪行动机, 是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起因, 只有直接故意犯罪才能有犯罪性动机;另一种是非犯罪动机, 指行为人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了犯罪行为, 则除了疏忽大意的不作为犯罪外, 其他犯罪都有的犯罪动机。对犯罪动机进行科学的分类, 将有利于对犯罪动机的研究与运用。

关于犯罪动机的性质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主张要强调犯罪动机的反社会性质;另一种认为动机是中性的。我认为将犯罪动机区分为好坏是十分不妥当的。首先犯罪动机产生好的社会效果, 有的产生坏的社会效果(绝大多数

数次种) 。生活中不乏此例, 如市民出于义愤杀死恶霸, 这样就产生好的社会效果。而造成严重反面社会效果的案例就举不胜举了。又不能说所有动机都是中性的。如有反动的政治信仰以及以摧残他人为乐的戏虐动机等, 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 又怎能说是中性呢?分析犯罪动机就必须重视心理的内容,离开其内容犯罪动机就不成其为犯罪动机了。

另外生理性犯罪动机和激情犯罪动机也备受犯罪心理学学者的关注。生理性犯罪动机也称为生物性犯罪动机。顾名思义, 它是指与机体生物需要相联系的动机, 来自机体器官和组织的需要的一种刺激状。这种犯罪动机更多地强调犯罪人自身的生理状态, 忽视社会环境因素。我认为任何一种犯罪都不能完全归罪于犯罪人自身生理因素, 犯罪动机不可能生来就有, 是在后天的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社会因素也是引发犯罪动机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饥寒起盗心, 饥饿的确是引起盗窃的事由, 但这并不能完全断定此犯罪行为单纯的由饥饿难耐引起的。贫困与犯罪的相关性已得到众多法律人士的肯定与关注。贫困不仅是个人原因, 更是社会原因。一种社会制度可以使人民富有, 亦可使人民困苦不堪。毫无疑问, 生理与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了犯罪人的犯罪动机。这种犯罪机有长期性, 与之相反激情犯罪动机却具有短暂性。激情犯罪行为的动机就是激情本身, 激情犯罪动机只起着刺激性的功能作用, 激情犯罪动机有五个特征:是一种瞬间动机; 具有一定的无意识性;导致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和严重性;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间容易发生;行为人往往在犯罪后产生后悔心理。比起一般犯罪动机, 激情犯罪动机比较难以预测和预防。

近年来恐怖主义开始盛行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家对恐怖主义者犯罪动机的思考与研究。其动机归结为以下几种。

2.1政治信仰

这是一种政治性的认识动机, 就是为了特定的政治信仰去实施恐怖行为。如意大利恐怖组织“红色旅”, 其宗旨就是要彻底消灭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

2.2民族、种族偏见

其主要出现于20世纪冷战结束后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 就是怀着泰米尔人对僧伽罗人的民族偏见和仇恨, 进行疯狂的恐怖袭击的。

2.3宗教偏见

这是狂热宗教性动机, 为了宗教信仰, 可以不择手段去实施恐怖活动,如本·拉登。

2.4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绝望

这是情绪性动机支配着恐怖活动。在一些下层社会的年轻人身上容易发生。

2.5虚荣心

为了自我炫耀、自我成名, 这是新型恐怖分子的一种动机,如奥姆真理教。

2.6其他动机

关于犯罪动机的研究, 对于预防犯罪等相关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也必将推动犯罪心理学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总是深而广远。随着基因生物学的飞跃发展, 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研究也引入了基因生物学理论。于是各家对基因是否成为犯罪因素展开了激烈讨论。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菲利都承认遗传与犯罪的关系, 并对此进行了阐述。但我对基因决定论却没多大兴趣。有学者阐述某种基因决定某种犯罪, 我认为这简是为犯罪人开脱罪责。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没有必要讲求证据了, 只要努力发展基因技术就行了。这似乎又是复古了弗洛伊德的犯罪本能论。人是社会性动物, 完全脱离社会因素的犯罪又怎能称其为犯罪呢?犯罪存在的基础就是社会,

没有社会就自然没有犯罪。就好像虎吃鹿, 狮吃牛, 狼擒黄羊这能算犯罪吗?因为这是基因决定了他们的食性。倘若完全程人基因对犯罪的决定作用, 那就会很危险!

3犯罪心理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从老师给我们的《面具下的真相》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刚开始的麻花抽烟, 但是录像中5号的录像麻花并没有抽烟, 这是在上课的时候大家几乎都没发现的细节。但往往就是一些细节暴露出了犯罪嫌疑人, 再就是方便面咳嗽但是经过调查他并没有病, 那就只可能是抽烟导致他的痰多, 而馒头他的手指发黄就说明他是个老烟民。青岛啤酒在坐面包的车时候发现面包的车上有烟屑, 既然面包说青岛啤酒是他的第一个乘客, 那就说明烟灰是面包留下的, 虽然在车上面包讨厌青岛啤酒抽烟,说明在办公室中的并不是麻花, 根据录像机上的刮痕, 很可能是人为的把时间改了, 为的就是让人产生错觉, 麻花是在6号被杀的, 在录像中有人在翻东西但没戴手套, 那就不是在翻东西而是在擦指纹, 而这几人中只有咖啡不抽烟, 那就是说坐在办公室的是咖啡, 因为麻花是抽烟的, 这是一个人的习惯, 如果没有表现出来的话那就不是本人, 杀麻花的人带黑色的棉帽, 为的是防止被人认出来, 那就是说是熟人作案, 嫌犯如果为了图财的话就会在他回家必经的暗巷, 而不是冒险到他公司了抢, 不是为了财, 麻花手上就只有公司4人的一些不光彩的是, 有三人抽烟, 一人不抽烟, 而坐在办公室冒充麻花的人就可能是凶手, 矛头就指向了咖啡, 而且可以找到被喝过的杯子,D N A让再狡猾的犯罪分子也无从抵赖. 凶手就是咖啡。

以上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犯罪人的行为细节和犯罪心理。下面的犯罪心理学理论将扩展到被害人方面。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被害人心理具有高度复杂性。这里, 被害人心理出于多方位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他如何影响犯罪人心理, 作用究竟多大等等, 研究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被害人与加害人对立的互动关系的确是种独特而具深刻意义的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互排斥, 错综复杂的。另外法国学者艾连贝格提出犯罪人可以发展成为犯罪人, 被害人也有可能发成犯罪人。这就超出了通常的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对立关系, 一个人既是被害人又是犯罪人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形。他说有些罪犯的童年都曾受过可怕的虐待, 也有的犯罪人犯罪后被同伙敲诈等。司法实践中的某些案例的发生, 被害人确实他人犯罪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种现象被美国著名学者马文沃尔夫岗概括为“被害人推动”的概念。此概念一出, 立即引起学界的巨大争论, 相左的意见喷涌而出。但我对此还是予以赞同的。但“被害人推动”并不能完全开脱加害人的罪责, 应属酌定量刑情节。上面所提的互动关系似乎忽略一项重要内容——社会因素。在考虑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时, 必须同时看到与和会因素的互动关系。互动关系不应是双向的, 而应是三维的。互动关系的三维模式更贴近事实社会。体现犯罪动因的多方面性和复杂性。

4结语

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确是一门新兴学科, 但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犯罪案例研究及处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支配行为, 研究人的行为就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特征, 从而更好地解释人们千奇百怪的行为方式。犯罪心理学预防和减少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侦破和处理案件都要从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寻求有的方法。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人被心理的邪恶一面的, 但这个学科是为人类和社会的光明服务的。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现今及未来社会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人们

的心理世界亦将复杂难解, 各种新型犯罪更是“超凡脱俗”。因此, 对心理学的应用将更具实际意义, 对于它的研究将持久而深入的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弗洛姆眼中的弗洛伊德——一个充满矛盾的悲剧人物[J].校园心理,2007,3.

[2]袁彬. 论情绪的刑法评价[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

[3]徐德华. 犯罪动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9.

[4]杨向华. 论犯罪被害人的过错[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相关内容

  • 浅谈心理测试在侦查中的应用
  • 浅谈心理测试在侦查中的应用 [摘要]面对不断攀升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测慌技术做为一个科技手段正随着社会发展,开始走入我国的司法领域,为解决侦查.起诉.审判工作中遇到的因证据不足而久拖无法解决或无从进展的矛盾起了很大作用,测谎技术与司法工作 ...

  • 简论专案侦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地位
  • 简论专案侦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地位 论文摘要 专案侦查是指侦查机关对于案情特别复杂,情节极其严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通过组织专案组,运用各种侦查手段及时遏制并制止犯罪的专业侦查手段.本文通过对于专案侦查在实际案件破获中的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专案侦查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地位以及影响,正确的认识和使用专案 ...

  • 试论新刑诉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试论新刑诉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昌邑市检察院研究室 桂召学 内容摘要:2012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该刑诉法吸收了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非法证 ...

  • 80141210郭文雪
  •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在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之一,2011年被确定为湖北省援疆对口培训院校.省司法警官训练总队挂靠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学院规模 学院具有32年的办学历史,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学院分 ...

  • 打击犯罪新机制
  • 打击犯罪新机制 公安部打击犯罪新机制显优势7月破案5000余起..........................1 论"打击犯罪新机制"..................................................2 莆田市公安局对推进打击犯罪新机制和年底 ...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属于政法类院校,隶属公安部.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东北公安技术训练队和东北公安干部学校.1981年扩建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是中国刑事侦查战线的最高学府,被誉为"东方福尔摩斯的摇篮". 学院设有侦查系.经济犯罪侦查系.计算机犯罪侦查系.刑事科学技 ...

  • 侦查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名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1. 侦查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权力机关所授予的侦查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 侦查的对象{侦查的对象是刑事案件,和犯罪事实的是证据. 7. 侦查权是国家侦查机关和侦 ...

  • 论现代科技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 论现代科技在刑事案件侦破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11-04-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摘要 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第一战斗力.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一直对刑事侦查产生着重要影响.刑事侦查中的科学技术是为侦查破案服务的,它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与成果,发现和获取犯罪线索.证据,提高打击犯罪和预警.预防能力的 ...

  • 公安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2010修订版)[1]
  • 公安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2010年修订版) 一.公安管理方向 1. 基层公安机关警务效能现状与改进对策研究 2. 公安机关大接访工作效果分析 3. 公安派出所警务管理机制研究 4. 试论基层公安机关走出经费保障困境的长效机制 5. 试论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模式 6. 跨地区. 多警种的警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