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王献之在一个雪夜突然萌生会见自己朋友戴逵的念头,于是,划船而往。等到到了戴逵之家门却令船夫返回。问其故,乃回答“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读书读到一段旧事。

说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竞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剡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泛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人问其故,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有时想,若安道在那个美好的雪夜,燃一只烛,置一副棋,开了门,有心无心的等一个有兴的友人,那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呢?是把酒言欢,吟诗作文,然后抵足而眠吗?终归只是我的痴想罢了。这一桩寻友但不求一见的逸事,实在是够洒脱的。回去,好一片白茫茫的辽阔山河啊,雪迎雪送,尽兴则已。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等人不至的自在悠闲,在古人伶仃的身影里,不见也总是别有一种境界。

.......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和自已邂逅的过程,能和自已相识久处交心的人,都是和自已的灵魂相近或相似的人。那么,寻找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已,或自已的一部分。红尘是拥挤的,又是寂寞的,目光自千万人的头顶掠过,难得寻着一根值得栖落的寒枝。能有一个人,让自已想起,让自已起兴去寻找她,已经足够幸运。能有一个人,让自已隔着岁月经年,在泛黄的纸间寻找她当年的字迹,已经足够美好。未见的那 一点遗憾,就当是清茶的那 一缕苦香。

千百年前王徽之的那个雪夜,千百年后我的红尘,因为有个不在乎一见的一寻,都变得美妙、芳醇。寻你,但不见,像寻找秋天的人,脚步已经踏上了洒满阳光的落叶,已经周身是秋的浓香,秋的声息。

寻你,纵然不见,我的人生,也已是大尽兴了。

文章出处:《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故事全文如下: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士》,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分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纵观全文,可知王戴二人,相隔百里。王子遒用尽一宿的时间在大雪之夜造访戴安道,天明至其家门而不入。而造访之原因却也简单,缘起“咏左思《招隐士》”而羡其意境。而不入家门的缘由更是出人意料:“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是这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它反映了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一种生活之哲学。凡事不问结果,但问过程。既然享受了过程,结果如何,已并不重要了。人生本是一过程,如果一味追求结果,那么王侯将相,平民百姓都难免一死,结果又有何差别。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加重要。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广度和深度。

雪夜访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王献之在一个雪夜突然萌生会见自己朋友戴逵的念头,于是,划船而往。等到到了戴逵之家门却令船夫返回。问其故,乃回答“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读书读到一段旧事。

说的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在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竞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剡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泛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人问其故,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有时想,若安道在那个美好的雪夜,燃一只烛,置一副棋,开了门,有心无心的等一个有兴的友人,那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呢?是把酒言欢,吟诗作文,然后抵足而眠吗?终归只是我的痴想罢了。这一桩寻友但不求一见的逸事,实在是够洒脱的。回去,好一片白茫茫的辽阔山河啊,雪迎雪送,尽兴则已。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等人不至的自在悠闲,在古人伶仃的身影里,不见也总是别有一种境界。

.......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和自已邂逅的过程,能和自已相识久处交心的人,都是和自已的灵魂相近或相似的人。那么,寻找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已,或自已的一部分。红尘是拥挤的,又是寂寞的,目光自千万人的头顶掠过,难得寻着一根值得栖落的寒枝。能有一个人,让自已想起,让自已起兴去寻找她,已经足够幸运。能有一个人,让自已隔着岁月经年,在泛黄的纸间寻找她当年的字迹,已经足够美好。未见的那 一点遗憾,就当是清茶的那 一缕苦香。

千百年前王徽之的那个雪夜,千百年后我的红尘,因为有个不在乎一见的一寻,都变得美妙、芳醇。寻你,但不见,像寻找秋天的人,脚步已经踏上了洒满阳光的落叶,已经周身是秋的浓香,秋的声息。

寻你,纵然不见,我的人生,也已是大尽兴了。

文章出处:《世说新语》《王子遒雪夜访戴》。故事全文如下: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士》,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分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纵观全文,可知王戴二人,相隔百里。王子遒用尽一宿的时间在大雪之夜造访戴安道,天明至其家门而不入。而造访之原因却也简单,缘起“咏左思《招隐士》”而羡其意境。而不入家门的缘由更是出人意料:“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是这句:“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它反映了一种潇洒的人生态度,也折射出一种生活之哲学。凡事不问结果,但问过程。既然享受了过程,结果如何,已并不重要了。人生本是一过程,如果一味追求结果,那么王侯将相,平民百姓都难免一死,结果又有何差别。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更加重要。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广度和深度。


相关内容

  • 子猷访戴与黄公望的[剡溪访戴图]
  • 子猷访戴与黄公望的<剡溪访戴图> 汪 漩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展览的时候,同时展出的<剡溪访戴图>,是反映成语"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历史典故,十分值得回味. <剡溪访戴图>,源于"王子猷雪夜访戴".王 ...

  • 有关"雪"的典故
  • 柳絮因风 晋谢太傅大雪家宴,子女侍坐.公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不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称赏. 雪水烹茶 宋陶穀得党家姬,遇雪,取雪水烹茶,请姬曰:"党家亦知此味否?"姬曰:&q ...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终结卷)
  • 基本资料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终结卷) 作者: 曹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29.8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公元237年,嬴政十年.在此之前,李斯助秦王间六国.削重臣.夺军权.震宗室,中间经历了成蟜自焚.嫪毐被诛.太后被禁.吕不韦被逐等一系列风云变幻的政坛巨震 ...

  • 雪夜访戴阅读答案
  • 雪夜访戴阅读答案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左思,西晋大文人 ...

  • 一个雪夜的遭遇
  • 船工阿福解下缆绳,长篙一撑,船就箭一般在水面上射了开去.这时,天已经阴沉下来,不远处的山峦上铅色的云层愈压愈低,西北风从水面上吹过来,把我那件玄色的大氅吹得呼啦作响. "呀,下雪了."阿福抬起头,惊讶地说. 是真的下雪了.现在下的还只是雪粒儿,像撒开去的盐粒,又白又密,落在水面上 ...

  • 在草尖上奔走(4)
  • 马德 避开喧嚣尘世,你也未必读得下去书. 因为远避深山古刹,走远的只是你的身体,而非内心. 心乃动根,心动躁生.故静心是根本,达物我一空,动静两忘的境界,才是读书之妙境. 读书见得淫乱,未必是坏书. 观其内涵不淫,察其要旨不乱,就不该以坏书论处. 心原本清芬恬愉,卷舒自由,行止在我,自也不会被其鼓惑 ...

  • 作文挑战自我
  • 漫漫人生路,我们艰苦跋涉,纵然荆棘丛生,风雨交加,也要如雏鹰般挑战自我--刚毅走出.遍体鳞伤也好,体无完肤也罢,因为至少我们明白人生是在无限挑战中度过的,至少我们明白人生只有挑战自我才能成功. 时光如流,像树木沐浴阳光,砥砺风雨,我们慢慢成长,逐步成熟.闯进岁月的河流,往事像开了闸的洪水,向我奔涌而 ...

  • [世说新语]--任诞+文学
  • [任诞] 一.讲解缘由 任诞--任性放纵之意. "率真通达,恣情任性,不拘礼俗,放达不羁"是魏晋风骨的主要特征.<世说新语>则冠以"任诞"之名.<晋书·儒林传>则称魏晋士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本门共54则 ...

  • 唐诗鉴赏辞典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 唐诗鉴赏辞典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这是一首描写隐逸高趣的诗,从思想上说,这类诗在中国古典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