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欣赏燃烧的月亮迟子建阅读答案

课外欣赏(16分)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的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而且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涅槃再生,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蓄养生长,也就不会有再一次痛快淋漓燃烧的精彩。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5.作者笔下的春夜满月“美”在何处?(4分)

 

 

16.从全文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描述“冬春之交”月光的特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概括第三段中四季月光各自的特点,并说明写四季月光与写“燃烧的月亮”有什么关系。(4分)

  

18.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2分)

 

19.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阅读答案:

15.答案:①美在月挂位置;②美在意境幽雅,生机盎然; ③美在燃烧的形态及其变化; ④美在真切与迷离之间。

  评分:一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写法,欲扬先抑(或设置悬念);作用,与下文所写春夜满月的景致形成对比,突出燃烧的月亮所创造的生机活力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喜爱赞美之情。

  评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①特点,嫩绿;饱满、丰腴;平静安详、悠远清寂;新鲜、明媚。②关系,因关注、喜爱月亮,故能发现“月亮燃烧” 独特的美;因为熟悉月亮,故能领悟出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前者是后者的铺垫)。

  评分:答对特点得2分,答对关系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①人应甘于奉献,以造福他人;②只有不断汲取、蓄养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评分:两个方面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穿窗而过的月光……我只能睡睡醒醒了”,运用拟人,赋予月光以生趣,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3分。只举出例句不得分。

课外欣赏(16分)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的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旱,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但皎洁而不耀眼,清澈中散发着温热,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默无声息的燃烧着。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杈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一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哪还有满月时的圣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就不燃烧了。而且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涅槃再生,就不会有新一轮的蓄养生长,也就不会有再一次痛快淋漓燃烧的精彩。

  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抛在凡尘的情景呢。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也不会摄人心魄。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

  15.作者笔下的春夜满月“美”在何处?(4分)

 

 

16.从全文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描述“冬春之交”月光的特点,这种写法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概括第三段中四季月光各自的特点,并说明写四季月光与写“燃烧的月亮”有什么关系。(4分)

  

18.作者对于月亮“盈满”与“亏过”、“燃烧”与“蓄养”的阐述,蕴含了怎样的人生思想?(2分)

 

19.本文语言灵动清新,蕴藉隽永,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

  

阅读答案:

15.答案:①美在月挂位置;②美在意境幽雅,生机盎然; ③美在燃烧的形态及其变化; ④美在真切与迷离之间。

  评分:一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写法,欲扬先抑(或设置悬念);作用,与下文所写春夜满月的景致形成对比,突出燃烧的月亮所创造的生机活力和优美的意境,表达了喜爱赞美之情。

  评分:写法1分,作用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①特点,嫩绿;饱满、丰腴;平静安详、悠远清寂;新鲜、明媚。②关系,因关注、喜爱月亮,故能发现“月亮燃烧” 独特的美;因为熟悉月亮,故能领悟出丰富深刻的人生道理。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或前者是后者的铺垫)。

  评分:答对特点得2分,答对关系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8.答案:①人应甘于奉献,以造福他人;②只有不断汲取、蓄养才能成就生命的精彩。

  评分:两个方面各占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穿窗而过的月光……我只能睡睡醒醒了”,运用拟人,赋予月光以生趣,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评分:共3分。只举出例句不得分。


相关内容

  • 2012东营中考题及答案
  •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二〇一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岁月是永不停息的旅人,在现实和未来中chuān流不息:岁月是生命的使者,使良种变成大树让劣根变成泥土:岁月也是无私的工匠 ...

  • [会唱歌的火炉迟子建]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20--27题.(12分)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 ...

  • 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答案
  • 阿来的如花世界 迟子建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的因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 ...

  • 母亲的文化迟子建阅读题答案
  • 篇一:母亲的文化迟子建阅读题答案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 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她 母亲的文化(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 ...

  • 看不见的邮差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8分) 看不见的邮差 迟子建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 ...

  •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批注阅读<红绿灯下>学案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领会作者生活感悟. 2.学习几种批注阅读的方法. 学习资料一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 ...

  • 哀婉悲情的文化挽歌_评迟子建长篇小说_额尔古纳河右岸_
  • 名作欣赏 MasterpiecesReview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赏析] 哀婉悲情的文化挽歌 ---评迟子建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王春林 张玲玲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迟子建今年虽然只有45岁,但她的创作年龄却已经有二十余年之长.被人们习惯于称之为东北才女的迟子建是一位不 ...

  • 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答案
  • 阿来的如花世界 阅读答案(2012茂名中考) 阿来的如花世界 迟子建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 的姻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问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 ...

  • 2011中考记叙文.散文类阅读试题专项训练
  • 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