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11

高三语文经典阅读(十一)

为母亲攒一个暖冬

这几天气温骤然下降,周末回家,我问母亲:“妈,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还需要买点儿什么过冬吗?”母亲听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缺,都有。”我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母亲永远都不缺,而我每年不说别的,光衣服都觉得不够穿。 翻了翻母亲的衣柜,我才知道她说的“不缺”是什么意思。那件穿了10年的棉袄还没有破,在母亲看来便是可以接着穿的,那双棉鞋已经穿得非常单薄了,母亲说旧鞋舒服,多穿两双袜子就可以了。“妈,我给您买的几件新棉袄为什么不穿啊?”我记得我每年都会给母亲买件棉袄,可是她却一直压在箱底不拿出来。“那棉袄都是拉拉链的,我穿着麻烦,还得让你爸帮我。”母亲中风后右手不便,只有左手可以活动,她只能穿扣扣子的衣服。想到这里,我心里很是惭愧。作为女儿,我要给母亲的不仅仅是年节的光鲜,而是平日里的温暖。

下班后,我先去商场给母亲买了一套珊瑚绒面料的棉衣套装。回到家里,又想起母亲冬天的时候离不开电烤炉,可是穿着鞋会烤坏鞋底,脱了鞋,脚背和脚腕又会冷,所以母亲总是找一块布盖着。想到这里,我动手把家里的那些款式过时的棉服拆了,然后用针拼接成一个小棉毯,再去楼下的缝纫店缝一个好看的布套子套起来。这样的一个棉毯不但可以让母亲盖在脚上,还可以盖到腿上。一切都弄妥当了,我又想到母亲的棉鞋。母亲的脚一大一小,很不好买鞋,好在鞋店的老板有经验,送给我一双半码垫,解决了鞋子的大小问题。

当我把这些东西拿给母亲的时候,她一边开心地试着衣服和鞋,像小时候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说:“怪不得说女儿是小棉袄呢,有了你啊,我这一个冬天就不冷了。”母亲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里也暖暖的。(蔡源霞)

《新京报》2016年新年献词:

亲爱的你,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相信天还是蓝的,在每个崩裂的时刻相信正义的聚集,在每个反转的时刻相信价值的坚定。你为着理想的坚定与努力,值得更美好的世界与之匹配。

北国风光仍然千里冰封;南方冬阳依旧若有若无。

我们已经辞别了2015。的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时间,这时间里所蕴含着万物的力量。

你好,2016。不得不说,越是郑重的告别,越在用力描绘理想的形状,以及那属于初心的殿堂。

一切并不都是那么难以言喻。一个大国的行程,其来有自。

又是一年冬往春来,花开花落。当十八届五中全会方略初定,全面小康开始冲刺,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当人民币高调“入篮”,反腐败愈发深入——旧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规则在不断生长。

这一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了盛大阅兵;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跨越66年双手紧握。

一个时代的演进,细致入微。

随着宪法宣誓制度得以确立,“民告官”进入2.0时代,嫖宿幼女罪也已废除,而那个曾经被判劳教的任建宇也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当“全面两孩”政策得以公布,1300万“黑户”浮出水面,7000万人纳入“精准扶贫”目标„„ 在权力与权利的格局里,政治与法治的生态下,利益与权益的场域中,只有人,是永恒不变的价值主体。这是可以获得“获得感”的前提。

当你时常看到天空“飘来五个字”,又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999居然也

指责患者“影响稳定”——有一种现实也会让人泣笑皆非。

我们吃过“38元大虾”,“巴黎恐袭”也让你心塞不已,“无妈乡”的留守儿童仍在等待抚慰。

长江之星翻沉,天津港爆炸黑烟骤起,深圳渣土堆汹涌而泻„„“灾难文艺腔”无法拂去创伤,灾难需要用调查和追责告慰逝者,安抚民心。

每一年,都有欢乐和哀伤。然而,在这时代的宏阔与巨变中,什么又是从来不变的恒常。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些媒体的倒闭与凋零,亦还有一些媒体人的转型与离去。但坚守者深知,无论媒体传播格局如何改变,舆论场如何喧嚣,真相与正义是媒体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恒常。

还有一些传统企业走入彻骨的寒冬,但也有更多的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涅槃重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过去这一年,无数人们无所畏惧去追寻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无论产业形态如何变革,自由与创新是不变的恒常。

每一次悲喜都是时代的怦然心动。每一次怦然心动,都是因为,我们心底怀有自由、正义、良知„„这些不变的恒常。

政治家坚守这些恒常,好的制度就会出现;企业家坚守这些恒常,就会扩展人类的自由与富足;媒体人坚守这些恒常,整个社会就会多一些积极向善的力量;每一个人都坚守这些恒常,我们就能走出“互害”的域场。

亲爱的你,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切的美好,悉由你造。譬如一灯,灼于暗室;譬如微风,点燃荒野。你若黯淡,世界也会失色;你若温和坚定,世界便岁月静好。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尺度在你我的心中。

喧嚣的舆论场中,每一个人都是10万+的存在;互联网+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是不可被屏蔽被拉黑的主体;最是转型与激荡的时刻,每一个人的命运仍是未被减损的深度报道。

我们总要以你的神情,来描绘这现世的样子。到任何时候,我们总要以理想与情怀来勾画,以公平和正义来雕刻,以法治与良知来守护。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相信天还是蓝的,在每个崩裂的时刻相信正义的聚集,在每个反转的时刻相信价值的坚定。你为着理想的坚定与努力,值得更美好的世界与之匹配。

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日月恒升,山高水长。你好,2016,你好,亲爱的人们。

《南方周末》2016年新年献词:

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

慢慢的,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离的游走。这样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姿势能够产生的联想,可能是一餐饭、一场电影、一张车票、一件电器,也可能是一间房、一部TAXI 、一次远足„„

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机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没人去计算它不经意间吞噬的时间与记忆——看着一年前下载的客户端,你是不是时常会记不得它是什么;面对储存卡突然爆满的照片,也会偶尔疑惑究竟它们拍在何时;公众号关注的越来越多,可能够静下心来打开的却越来越少„„

身边的朋友,不是在谈创业,就是在真刀真枪的写计划书、搞项目。资本狂

飙几度吹皱春水,互联网+、大数据、P2P 、双创、孵化器、众筹„„一些词被高高抛起,一些词却终于悄无声息地沉入水底,仅留下水面波澜。

太多的生活方式不是已经被颠覆,就是正在被颠覆中,当然一个积极的说法叫“迭代”。频繁的迭代声中,于是,一切行业随时都会变成传统行业。跟不上时代是这个时代最致命的挑战,多少坚固如长城的东西已迅速销声匿迹。创业者们则纷纷穿上T 恤牛仔,站上演讲台,一个个自称产品经理。

是的,这是产品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变化远超以往的时代。百年老店与一夜明星,往往就在翻云覆雨间。戴尔、诺基亚、摩托罗拉、MSN „„这些辉煌的名字瞬间就仿佛过眼云烟。

前所未有。这是一个被变化加速快进的中国。过去一年,无论城市中产还是小镇青年,无论社会精英还是草根平民,无不深处这一变局。

然而,在乱花迷眼的新时代,传统社会仍然在按照它的逻辑自然生长。在这一年,延续长达三十五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终结,习马会创造了两岸领导人首度会面的历史,股市让股民大喜大悲了几轮过山车,十三五规划出台让中国未来五年的脉络清晰可见„„

无论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国家时政变化,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快与变之中,在速生与速朽之间,那旋转的万花筒,有一个坚定稳固的内核,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不变的灼灼光芒:那就是我们对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经济更发达、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对仁与义的期许,对更符合人性与人类发展方向的道德律的坚持。

这些不变之物,将一切快和变,护持在人类文明之轨。它们如同我们头顶的苍穹,日升月落,亘古如斯。

变化是表,不变是里。在所有的变化里,却总有一些东西会天荒地老,历久弥新。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有静。有静气,然后能谋虑,我们才能积极适应和创造变化,以无愧于这个巨变的时代。

南方周末同样在拥抱这个新时代。无论媒体变局多么剧烈、传播介质如何进化,我们相信,人们永远需要优质稀缺的信息、深刻多元的思想和温暖心灵的情怀。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这是我们不变的信念,也是我们准时与您相见的原因。南方周末移动客户端也选择在今天以一种全新面貌亮相,它代表着我们在变化中的坚守,它让我们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继续在一起,逐梦天涯、相依前行。

互联网等新科技像一条巨大的鲶鱼,所涉之处,或静水流深,或暗流汹涌,而这个古老而伟大国家的大棋局,也正在深化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复兴文明,波澜壮阔。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牵一发动全身,中国这艘大船,在变与不变的历史洪流中,需要稳健,需要灵活,需要智慧与定力。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苏轼的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是蜉蝣众生还是宇宙星辰,再大的变化,都只是天地一瞬。而不变的,是人类文明前行的身影。

2016,让我们继续相依前行!

知识与良知

鲍鹏山

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常有人说我的演讲很有激情,可是今天我听了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我觉得自己被秒杀了。(全场大笑)

尚老师(尚长荣) 、许院长(许江) 他们的激情,来自对文化的热爱。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对它很是认同。从历史上看,1840年以后,中国面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堪一击,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落后。从现实上看,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用知识很好地答出一份标准化试卷,可能就读不了好大学、好专业,找不到好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太重要了。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首先,知识是无限的。什么叫知识? 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世界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找了一批专家出了一套国学题目。题目出完后,编辑想让我审一下。我看了5分钟,对它的判断就是6个字:无趣、无聊、无用。

比如有一道题目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全场笑) 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还有一道题目: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如果你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不仅没用,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并且他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天天等着别人提问,以期收获别人的敬佩。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点胡萝卜,(全场笑) 别人吃得很香,他却只等着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有2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 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其中有2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 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是没想到他真知道。(全场笑) 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 我说:“它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并且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比如,很多人关心某个

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星座是什么,结了几次婚,又离了几次婚。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知识》。主要观点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更可悲的是,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孔子的学生子夏早就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胡萝卜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你可以拿来吹吹牛,但如果你老是把认知集中在这种信息上,你的一生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你用琐碎的知识把人生变成了碎片,所以君子不为。

荀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 知之,无损为小人。”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够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这个知识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

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专心致志、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在座的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 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 ”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这个思路显然是错误的。在人生知识的考场上,谁能站到最后? 我今天跟大家打个赌,我可以出一套100分的知识类题目,每道都有标准答案,但我能让在座所有人都得零分。反过来,你们也可以给我出100分的知识类题目,让我一分都得不到。

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路遥有感

王玉强

又看了一遍路遥的纪录片,又走近了一次路遥。看着窗外的阳光,冬日里寒冷下的阳光,偶尔照到脸上,身上,真好。

路遥的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恒久的;是凄苦的,也是丰硕的;是饱经风霜的,也是得到荣耀与快乐的;是挣扎无奈的,也是悲喜交集的。他的苦楚,难道不是一个作家奋斗的苦楚?他的悲喜,难道不是一个时代挣扎的悲喜?他的人生的跌宕,难道不是人类的精神追索的跌宕?

作家也是人,他们都肩负着时代的悲欢,也肩负着人类的悲欢离合。这就是一部作品,一部恒久之作的意义之所在。

《平凡的世界》今天、明天、后天,以至于将来,都有她的意义,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超时空。这个超时空的关键是作者本身的思想与境界决定的。

昨天我又看了周国平的《性情与岁月》,里面有1967年郭沫若给他的一封信

的原件,郭沫若在信中也有自我剖析的感慨:我成了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一个多么大的人物,总有无奈之处,悲哀之处,难以名状之处。

一个人,就是一部作品。一个人的经历、思想、意义就是一部作品。于是有人说,人生都是单程票,人生都是一次生活。

再看路遥,他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人,他是为文学活着,为道义活着,为境界活着,为当下、为以后、为了一种精神活着的人。

路遥的弟弟王天乐说:

一天,路遥把电话打到鸭口煤矿,说他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并且排在第二。但他同时告诉我,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的路费也凑不够,急需我的帮助。我迅速在我的师傅那里借了500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把路遥送上了火车。到北京后,他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表述了他当时在北京非常复杂的心情。在这封信里,他谈到了要当一个作家的艰辛,还谈到了作家所要经受的各种苦难。从巴尔扎克,一直谈到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他说《创业史》最后部分在《延河》杂志发表时,他曾当过柳青的责任编辑,和柳青有过非常亲切的谈话。他对柳青说,你是一个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柳青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柳青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体裁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待的。路遥在信里说,他一直为这段论述而感动。

可见,路遥是背着一种责任上路的,是背负着陕北的那片广袤的厚重的土地上路的,是背负着作家的使命感、历史的沧桑与陕北人血液里的那份执拗走向文学殿堂的。

王天乐还回忆了与路遥如何深入生活的情景:

我帮助路遥用了一年时间在西安结构完《平凡的世界》的框架后,他就匆匆奔赴陕北、铜川开始了体验生活。路遥写小说和记者一样,重大事件必须到现场感受。我和他一块揽过工、放过羊,在田野里过夜,在煤矿的井下到工作面干活。当路遥第一次下井到工作面干活出地面时,坐在井口就走不动了。他说,凡是下过井的人,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是啊,我们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看看悲苦的人,看看煤黑子,才知道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你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一日三餐里,你可知道当时路遥为了写作竟日日大葱一根,开水一碗。满足吧,我们要学会满足。整日有阳光陪伴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他的弟弟也写了病中的路遥:

路遥在写到第二部完稿时,忽然吐了一口血,血就流在了桌子上。这张桌子就在省作协平房的临时办公室。路遥当时就把我从延安叫到了他身边。我们就去医院查出了他吐血的病因。结果是十分可怕的。路遥必须停止工作,才能延续生命。但路遥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我能理解他的这一选择,因为他活得太累了,太累了。非人般的劳动得到的全是苦难。路遥让我永远也不能给任何人说他的病因,我痛苦地在他面前放声大哭,这是我一生为数不多的掉泪。此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陕西的一名作家就要走向生命的终点了。

为何一个作家要用生命换取美好的东西?为何一个作家玩命地完成一个他心中的承诺?为何他要非背着十字架消费自己的青春年华?这难道就是有痛苦才有甜美?有磨砺才有回报?有付出才有收获?我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一个硬汉,跌倒了,又爬起来,继续前行。这就是世世代代人的铁打的硬汉的存在。我悲哀,也苦楚。

路遥不但为文学付出了一切,但因为获奖而拮据了。他的弟弟说:

他告诉我,《平凡的世界》获了茅盾文学奖,而且是排在第一位。我当然为此无比兴奋,但一想到他的身体我就浑身发抖。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领奖去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我一个人放下电话在田野里走了很长时间,望着头顶上的明月,我感慨万千。是啊,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因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而这个领奖的人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在六年的万里长征中,流血、流汗,结果是两手空空。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发表演讲的作家,没想到他的命运是如此的悲壮。

文学,看来确实是一个美好、但又让人胆怯的职业。一方面我们陶醉于文学,陶醉在风花雪月之中;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她的美丽的背面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荒唐,如此的不堪一击。曹雪芹难道不是一个例子,十年食粥;巴尔扎克,也是债台高筑;海子也是为了一个诗的世界,赴之于风。

文学是付之于精神的,是引领思想的,是催人道义的,也是洗涤心灵的,不管人类多么原始、苍白,多么荒凉,贫瘠,从诗经到楚辞,从李白到杜甫,从普希金到歌德,有多少志士为之添花,有多少墨客为之礼赞,有多少年轻人向往那片净土。

我终于明白了精神的含义,人类也是从古而今、从今而远来一步一步践行的,难道文学是为一个人而活吗?难道一个作品仅仅是一个领奖吗?难道路遥仅仅是把作品写给一个人看的吗?意义,人类的意义,时间的意义,世界的意义,就藏在里面的。

人类,就是今天的人,牵起了昨天的人,牵着明天的人,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我们是整个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人,路遥是我们团队里的觉醒者,团队里的脊梁,纤夫,勇士,夸父,为人类盗火的人。

路遥,他是为人类精神而活着的人,永远活着的人,他的生命比哪一个人都恒久,比哪一个时代都恒久,因为他有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成果在。

他是一个精神的富有者,尽管贫穷;他是一个智慧的开拓者,尽管寂寞。请记住作家高建群对路遥的描述吧:

路遥个头不高,大约 1米66吧!圆脸,褐色的眼睛很小,经常眯着,后来给眼睛上架了个宽腿眼镜。鼻孔、耳朵有毛发长出,罗圈腿,是内罗圈,所以脚下那双廉价的皮鞋老是底朝里翻着。住旅社时,他用卫生纸蘸些水擦一擦皮鞋。走起路来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高的那个在前头戳着,低的那个在后面拖着。后面的肩膀上,常挎着个大包。大包里装着一大摞手稿,就这样一闪一闪向朋友走来。

“现代交流症”下,我们如何捍卫社交传统?

作者:然 玉

打十个百个电话,也比不上陪父母吃顿饭;群里聊得再熟,也比不上见面一次握手或一个拥抱„„有一种现象,叫“现代交流症”。有人归纳了“现代交流症”的几大表现:“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和老婆睡同一张床,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晚安”;“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1月13日《现代金报》)

“现代交流症”之说,算不得新鲜。在此之前,类似的提法还有“手机依赖症”、“网络型社交障碍”等等。虽然是不同的表述,然而其概念指向,总归是相同的。也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越发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意愿、维系情感。与之相伴的,则是线下交际能力萎缩、人

际连结弱化。几乎悄然之间,“网络社交”就实现了对生活的重塑。于是,有人乐此不疲,便注定有人惆怅不已。

相爱的夫妻同床共枕静默无言,非要在微信上才可互道一声晚安。如此场景,荒诞之中带着一股诡异,让人且笑且悲、无言以对。的确,微信等社交工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人际交往方案。作为产品用户的“个体”,只需运用简短的字句、流行的“语调”,只需按下点赞按钮或者发送图片表情,就能过快速完成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这一切,何其方便,又何其敷衍?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只会做这些、只愿做这些?

历史一再证明,特定情境下,技术工具的进化,很可能导致个体技能的退化。所谓“现代交流症”的一大肇因就在于,人们已对那套符号化、标准化的网络社交方法产生依赖,而不再习惯通过复杂的表情管理、肢体配合、情绪调动等,来在现实的人际场景内维持言行得体!“朋友圈”里热闹非凡,线下见面却尴尬冷场,这一冷一热之间,充斥了太多纠结的、离奇的故事。

事实上,人际交往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互动、彼此调适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简入繁、渐次深入的过程。网络社交的那套方法论,更多只能维持一种“弱联系”,而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比如说,跨代际的情感交流、同亲近者的日常相处,显然都很不适合,单单隔着微信倾诉衷肠„„社交工具,既是“虚拟人物形象”的舞台,也是表演型人格的秀场。而随着情感焦虑加剧,我们惶惶难以自处之际,是该尝试从幻象中走出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网络社交的勃兴,不可避免会对“传统社交”模式产生极大影响。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影响能够以温和的、积极的方式展开,而不是表现为强势的改造和取代。说到底,微信或者“朋友圈”等,终究只能是我们丰富社交能力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社交生活的本身。

张可心经验谈

淄博七中 桑慕华

张可心在2015年高考中以语文143分的绝对高分获得了山东省语文单科第一名,以总分671分的成绩考到北京大学。决战高考,她是成功的,这毫无疑问。但是成功很难复制,而且我个人觉得今天的内容对老师们讲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对学生讲或许还能起到一丁点的励志作用,所以非常抱歉让大家浪费无比宝贵的时间来听我的闲言赘语。

王老师让我谈一谈张可心平常如何做基础知识题,如何做现代文阅读题,如何鉴赏古诗,平时的作文是如何写的等等。我援引张可心自己写的方法与心得,或许更有说服力。

“谈及语文学习,我有两个法宝:一曰积累,二曰归纳。

“积累而不归纳则忙乱而无得,归纳而不积累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某些领域,也各有所侧重。

“基础知识加术语,类似音、形、义、成语、实词、虚词、古诗名句、阅读题答题术语,定要早早积累,翻来覆去,滚瓜烂熟。这是基本功,也是必须自己克服的硬骨头。需要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1. 积累积累,日积月累。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这工夫必须下在平时,下在细节。生活之中留心处处皆学问,无意间听见的读音,无意间联想到的字形,都勤勤恳恳地查查字典,弄个明白,说不定高考就正好考上。这就是一种“一个不落”“力求完美”的心态。

“2. 先以教辅资料上的总结整理为主,例如五三上知识清单等,这些都是最

高频的考点。然后以之为纲,结合平时做题感悟,不断充实、增补、归纳,最后集结成一本专属于自己的厚厚的积累本,那么你语文学习就有相当扎实的基本功了。

“3. 重视字典,勤查勤翻:一本厚厚千页的现代汉语词典无所不有,实是字词义一网打尽之终极利器,只是翻字典这一工作实在繁重,必须化整为零,早早开始。

“4. 联想+复现 = 记忆法宝:由于内容驳杂庞大,想要记牢绝非一劳永逸之事。这里给大家两个有效的记忆诀窍。一曰联想,我是一个思维比较跳跃的人,有时复习着A 却会触发我对B 的联想,因此有时我会故意在背诵完后一段时间,进行冥想和联想训练,加固记忆。另外,持续的有意识的复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直到高考前夕,我都坚持每天分出时间对基础知识加以循环巩固。

“归纳是积累的升级版,特别是对于某些技巧型题型,高强度训练并归纳解题规律是王道。也许是由于我偏理科的思维,我比较喜欢通过高强度训练,进而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掌握某项独属于我的标准化、确定性的技能。例如病句题,我博采众长,并经做题实践,总结了一套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思维模板,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出了对标志特征的高敏感度。

“语文学习,积累刷题不可缺少,宏观归纳更要擅长。”

我也认同她多做题(积累)、多思考(归纳)的成功经验,语文学习没有诀窍和秘笈,唯有积累,并且持之以恒。归纳是积累的升华,方法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使用的。但我更认为最好的学习状态是乐此不疲,所有学科适用。张可心自己也说“尽管我强调要寻找其作为应试学科的技巧与规律,然而,一切向分数看齐绝非正道。实际上,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其实来自你内心的兴趣。桑老师让我明确且坚信这一点。”语文要获得高分,既不能缺少张可心式的高强度训练,也不可缺少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我看过李银河的《修得圆满和平静》后跟张可心谈“人生的第三条路”,第一条道路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名逐利;第二条道路是老僧入定,像水边石头上的乌龟那样度过人生;第三条道路则是循着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欲望,不是摈弃冲动和激情,而是把这种冲动和激情尽情地宣泄出来,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在这种快乐和满足中获得圆满和平静的心情。张可心是个聪明的孩子,听完之后说道:“我现在做文言文题目已经不丢分了,但我仍然要坚持背实词词义,积累虚词用法,多读多背文言诗文,不纯为分数,而是要把学问学得深透,学得有趣,我现在脑海中就可以想象出自己将来畅游在大学图书馆里自由地阅读饱览古籍而了无障碍的图景。这样高三这一年学习仍能保有激情。”她能有这一番感悟,实在让我欣慰。热爱,有激情,才能让人不计回报地投入、付出,更不会因为一次考不好而受打击。崇敬它,热爱它,重视它,不计回报地付出,到头来,我相信你会发现,高分只是伴随而至的副产品。

语文拿高分的重头在作文,关于她高考作文成功的奥秘,王老师已经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论文,此文也在他的博客上,大家可以从杂志或博客上详阅。在这里我分享一下张可心作文审题的心得。

“就作文审题,我是这么做的:

“一、搜集作文题目,对材料类作文进行分类:单名言类,多名言类,寓言故事类,时事热点类等等。

“二、尝试审题立意,对照专家讲评分析得失,总结思路:

“1. 在自己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发现思维导图分析是不错的方法,可通过不断自我质辩加深思维深度。

“2. 对照专家思路,总结针对不同材料类作文的方法,例如抓关键词法,喻体本体化,提炼矛盾法等。并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运用能力,把握方法特征。

“3. 跳出思维框架,重新审读题干,宏观把握,代入论点,加以检验。 怎么写好作文?这个命题太大,如果我能几句话把它讲明白,我就不是一名普通老师了。张可心坦言她读书不多,但她有一点做得很好,就是把语文课课前积累老师分享的名句、同学分享的素材、做过考过的材料作文、阅读里的好例子、好语句等,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做到有理有据。各科知识都是相通的,想学好语文,那就多读、多记、多用。

还有,“另外再多说一句,作为语文素养之直观体现的书法,在主观题评阅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作文。因此清晰、大方、美观的书写,绝对是响当当的加分项。” 山东卷有高达114分的主观题,全国课标卷比山东卷还要多9分。我经常跟学生说,主观题,阅卷者就可以凭主观感觉去打分。主观题得分就有实力和运气两个成分,而可控的运气就体现在卷面上,因为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凭我的阅卷经验,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一定程度上说,练一手好字,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

对尖子生的卷面要求,不仅字写得端正清秀漂亮大方 ,而且答案的布局安排也要合理美观。张可心答语文和文综有个毛病,就是生怕落下、答不全,把答案总是写得很多,答得很满,最后一行也要写到最末。答多了虽然不倒扣分,但弊病在于费时,占用了其他题目的时间,还在于答得多就容易要点不突出,不容易得满分。对此,我规定她哪个题答三行半,哪个题答两行半,哪个半行靠前一点,哪个半行靠后一点,把卷面安排得有序有致。经过几次考试训练,对答案要点的把握,对答题纸的布局安排,她就得心应手了。

对于如何做阅读鉴赏题,张可心也是靠积累和归纳,就是“勤”和“悟”。别的学生都是从《五三》《三维设计》等辅导资料上背答题方法、规律总结。张可心不是,她是先不看资料上的方法技巧,先自己去做题,做完比照标准答案,再经老师的讲解,经自己的思考,将老师的讲解思路、自己的答题、标准答案融合为最佳答案,进而自己总结出某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和规律,再结合资料书上的方法规律加以整合。有一些老师不讲的题目,张可心也会或结合标准答案完善自己的答题,或结合自己的答题补充标准答案。有一次我收资料附带的答案,张可心的上面有些题目都已经做了补充,让我心生敬佩。 除了多做题,她还能一题重做、一题多做,同样的题过一段时间再做。我推荐她这种做法,经典题目就如经典书籍、经典电影,百读不厌,重做经典题,能深化我们的记忆和思维。

最后我想告诉高三的学生们,一切学习方法的基础、根本,就是勤奋,一切的成就,都必须要有相对应的付出才可能获得。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张可心最擅长的学科并不是语文,可她语文考了143全省第一名,她选择了文科,当初分科时文科也并不是她的长项,可她总分666全省第22名,能把自己不擅长的文科学到顶尖的水平,靠的不仅是高智商,更是顽强的毅力与超乎想象的勤奋。从前面张可心分享的学习心得我们可以了解到她更偏向于理科思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均是理工科毕业,张可心妈妈通过自身经历深感理工科毕业后女生在很多方面不及男生,所以建议张可心学习文科。我想通过张可心的事例来激励自以为没有语文天赋的学生,学好语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只要肯钻进去,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绩。一时没有成绩,只能说明你努力的程度还不够。语文学习,一定要以自信的态度,“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预祝高三的考生们2016年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

高三语文经典阅读(十一)

为母亲攒一个暖冬

这几天气温骤然下降,周末回家,我问母亲:“妈,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还需要买点儿什么过冬吗?”母亲听了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缺,都有。”我不禁有些奇怪,怎么母亲永远都不缺,而我每年不说别的,光衣服都觉得不够穿。 翻了翻母亲的衣柜,我才知道她说的“不缺”是什么意思。那件穿了10年的棉袄还没有破,在母亲看来便是可以接着穿的,那双棉鞋已经穿得非常单薄了,母亲说旧鞋舒服,多穿两双袜子就可以了。“妈,我给您买的几件新棉袄为什么不穿啊?”我记得我每年都会给母亲买件棉袄,可是她却一直压在箱底不拿出来。“那棉袄都是拉拉链的,我穿着麻烦,还得让你爸帮我。”母亲中风后右手不便,只有左手可以活动,她只能穿扣扣子的衣服。想到这里,我心里很是惭愧。作为女儿,我要给母亲的不仅仅是年节的光鲜,而是平日里的温暖。

下班后,我先去商场给母亲买了一套珊瑚绒面料的棉衣套装。回到家里,又想起母亲冬天的时候离不开电烤炉,可是穿着鞋会烤坏鞋底,脱了鞋,脚背和脚腕又会冷,所以母亲总是找一块布盖着。想到这里,我动手把家里的那些款式过时的棉服拆了,然后用针拼接成一个小棉毯,再去楼下的缝纫店缝一个好看的布套子套起来。这样的一个棉毯不但可以让母亲盖在脚上,还可以盖到腿上。一切都弄妥当了,我又想到母亲的棉鞋。母亲的脚一大一小,很不好买鞋,好在鞋店的老板有经验,送给我一双半码垫,解决了鞋子的大小问题。

当我把这些东西拿给母亲的时候,她一边开心地试着衣服和鞋,像小时候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脸说:“怪不得说女儿是小棉袄呢,有了你啊,我这一个冬天就不冷了。”母亲的一句话,让我的心里也暖暖的。(蔡源霞)

《新京报》2016年新年献词:

亲爱的你,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相信天还是蓝的,在每个崩裂的时刻相信正义的聚集,在每个反转的时刻相信价值的坚定。你为着理想的坚定与努力,值得更美好的世界与之匹配。

北国风光仍然千里冰封;南方冬阳依旧若有若无。

我们已经辞别了2015。的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时间,这时间里所蕴含着万物的力量。

你好,2016。不得不说,越是郑重的告别,越在用力描绘理想的形状,以及那属于初心的殿堂。

一切并不都是那么难以言喻。一个大国的行程,其来有自。

又是一年冬往春来,花开花落。当十八届五中全会方略初定,全面小康开始冲刺,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当人民币高调“入篮”,反腐败愈发深入——旧的利益格局不断被打破,新的规则在不断生长。

这一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行了盛大阅兵;海峡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跨越66年双手紧握。

一个时代的演进,细致入微。

随着宪法宣誓制度得以确立,“民告官”进入2.0时代,嫖宿幼女罪也已废除,而那个曾经被判劳教的任建宇也以高分通过司法考试。当“全面两孩”政策得以公布,1300万“黑户”浮出水面,7000万人纳入“精准扶贫”目标„„ 在权力与权利的格局里,政治与法治的生态下,利益与权益的场域中,只有人,是永恒不变的价值主体。这是可以获得“获得感”的前提。

当你时常看到天空“飘来五个字”,又需要“证明我妈是我妈”,999居然也

指责患者“影响稳定”——有一种现实也会让人泣笑皆非。

我们吃过“38元大虾”,“巴黎恐袭”也让你心塞不已,“无妈乡”的留守儿童仍在等待抚慰。

长江之星翻沉,天津港爆炸黑烟骤起,深圳渣土堆汹涌而泻„„“灾难文艺腔”无法拂去创伤,灾难需要用调查和追责告慰逝者,安抚民心。

每一年,都有欢乐和哀伤。然而,在这时代的宏阔与巨变中,什么又是从来不变的恒常。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一些媒体的倒闭与凋零,亦还有一些媒体人的转型与离去。但坚守者深知,无论媒体传播格局如何改变,舆论场如何喧嚣,真相与正义是媒体和社会需求不变的恒常。

还有一些传统企业走入彻骨的寒冬,但也有更多的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涅槃重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过去这一年,无数人们无所畏惧去追寻他们的光荣与梦想。无论产业形态如何变革,自由与创新是不变的恒常。

每一次悲喜都是时代的怦然心动。每一次怦然心动,都是因为,我们心底怀有自由、正义、良知„„这些不变的恒常。

政治家坚守这些恒常,好的制度就会出现;企业家坚守这些恒常,就会扩展人类的自由与富足;媒体人坚守这些恒常,整个社会就会多一些积极向善的力量;每一个人都坚守这些恒常,我们就能走出“互害”的域场。

亲爱的你,值得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一切的美好,悉由你造。譬如一灯,灼于暗室;譬如微风,点燃荒野。你若黯淡,世界也会失色;你若温和坚定,世界便岁月静好。

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尺度在你我的心中。

喧嚣的舆论场中,每一个人都是10万+的存在;互联网+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是不可被屏蔽被拉黑的主体;最是转型与激荡的时刻,每一个人的命运仍是未被减损的深度报道。

我们总要以你的神情,来描绘这现世的样子。到任何时候,我们总要以理想与情怀来勾画,以公平和正义来雕刻,以法治与良知来守护。

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相信天还是蓝的,在每个崩裂的时刻相信正义的聚集,在每个反转的时刻相信价值的坚定。你为着理想的坚定与努力,值得更美好的世界与之匹配。

沉舟侧畔,病树前头;日月恒升,山高水长。你好,2016,你好,亲爱的人们。

《南方周末》2016年新年献词:

在巨变的时代相依前行

又是一年过去了,此刻的你无论怅然若失,还是踌躇满志,我们确定无疑的是,你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悄然改变。

慢慢的,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离的游走。这样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姿势能够产生的联想,可能是一餐饭、一场电影、一张车票、一件电器,也可能是一间房、一部TAXI 、一次远足„„

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机屏幕方寸间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没人去计算它不经意间吞噬的时间与记忆——看着一年前下载的客户端,你是不是时常会记不得它是什么;面对储存卡突然爆满的照片,也会偶尔疑惑究竟它们拍在何时;公众号关注的越来越多,可能够静下心来打开的却越来越少„„

身边的朋友,不是在谈创业,就是在真刀真枪的写计划书、搞项目。资本狂

飙几度吹皱春水,互联网+、大数据、P2P 、双创、孵化器、众筹„„一些词被高高抛起,一些词却终于悄无声息地沉入水底,仅留下水面波澜。

太多的生活方式不是已经被颠覆,就是正在被颠覆中,当然一个积极的说法叫“迭代”。频繁的迭代声中,于是,一切行业随时都会变成传统行业。跟不上时代是这个时代最致命的挑战,多少坚固如长城的东西已迅速销声匿迹。创业者们则纷纷穿上T 恤牛仔,站上演讲台,一个个自称产品经理。

是的,这是产品的时代,是一个强调变化远超以往的时代。百年老店与一夜明星,往往就在翻云覆雨间。戴尔、诺基亚、摩托罗拉、MSN „„这些辉煌的名字瞬间就仿佛过眼云烟。

前所未有。这是一个被变化加速快进的中国。过去一年,无论城市中产还是小镇青年,无论社会精英还是草根平民,无不深处这一变局。

然而,在乱花迷眼的新时代,传统社会仍然在按照它的逻辑自然生长。在这一年,延续长达三十五年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终结,习马会创造了两岸领导人首度会面的历史,股市让股民大喜大悲了几轮过山车,十三五规划出台让中国未来五年的脉络清晰可见„„

无论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国家时政变化,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在快与变之中,在速生与速朽之间,那旋转的万花筒,有一个坚定稳固的内核,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不变的灼灼光芒:那就是我们对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对经济更发达、人民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对仁与义的期许,对更符合人性与人类发展方向的道德律的坚持。

这些不变之物,将一切快和变,护持在人类文明之轨。它们如同我们头顶的苍穹,日升月落,亘古如斯。

变化是表,不变是里。在所有的变化里,却总有一些东西会天荒地老,历久弥新。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有静。有静气,然后能谋虑,我们才能积极适应和创造变化,以无愧于这个巨变的时代。

南方周末同样在拥抱这个新时代。无论媒体变局多么剧烈、传播介质如何进化,我们相信,人们永远需要优质稀缺的信息、深刻多元的思想和温暖心灵的情怀。在坚持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这是我们不变的信念,也是我们准时与您相见的原因。南方周末移动客户端也选择在今天以一种全新面貌亮相,它代表着我们在变化中的坚守,它让我们在浩瀚的网络世界里继续在一起,逐梦天涯、相依前行。

互联网等新科技像一条巨大的鲶鱼,所涉之处,或静水流深,或暗流汹涌,而这个古老而伟大国家的大棋局,也正在深化改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复兴文明,波澜壮阔。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牵一发动全身,中国这艘大船,在变与不变的历史洪流中,需要稳健,需要灵活,需要智慧与定力。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让我们一起重温苏轼的名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无论是蜉蝣众生还是宇宙星辰,再大的变化,都只是天地一瞬。而不变的,是人类文明前行的身影。

2016,让我们继续相依前行!

知识与良知

鲍鹏山

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

常有人说我的演讲很有激情,可是今天我听了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我觉得自己被秒杀了。(全场大笑)

尚老师(尚长荣) 、许院长(许江) 他们的激情,来自对文化的热爱。文化确实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

可是今天,我们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在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对它很是认同。从历史上看,1840年以后,中国面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堪一击,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就是指科学技术的落后。从现实上看,如果今天我们不能用知识很好地答出一份标准化试卷,可能就读不了好大学、好专业,找不到好工作,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的欲望。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压力,我们都知道知识太重要了。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首先,知识是无限的。什么叫知识? 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世界是无限的,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找了一批专家出了一套国学题目。题目出完后,编辑想让我审一下。我看了5分钟,对它的判断就是6个字:无趣、无聊、无用。

比如有一道题目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全场笑) 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都没有。

还有一道题目: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如果你能把它变成系统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它是有意义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愿和目标,他只知道胡萝卜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对他不仅没用,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心里一阵窃喜,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牛的人,并且他特别想让别人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天天等着别人提问,以期收获别人的敬佩。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能每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都点胡萝卜,(全场笑) 别人吃得很香,他却只等着一个问题。

这根胡萝卜把他一辈子都拴死了。

德国哲学家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有2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 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其中有2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 这时我紧张了,我怕他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是没想到他真知道。(全场笑) 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 我说:“它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并且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叫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比如,很多人关心某个

明星喜欢的颜色是什么,星座是什么,结了几次婚,又离了几次婚。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在饭桌上能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警惕知识》。主要观点就是,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可能占有无限的知识。更可悲的是,无聊的知识会让人生变得无聊,琐碎的知识会让人格变得琐碎,甚至猥琐。

孔子的学生子夏早就说:“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但是“致远恐泥, 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胡萝卜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这样的知识,你可以拿来吹吹牛,但如果你老是把认知集中在这种信息上,你的一生肯定不会有什么成就。你用琐碎的知识把人生变成了碎片,所以君子不为。

荀子曾提出过对知识的鉴别。他说有些知识是无聊的、无用的、无趣的,这样的知识荀子有一个判断,叫“不知,无害为君子; 知之,无损为小人。”你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并不能够因此成为君子,你不知道这个知识也不会因此成为小人。有的知识对你的人生,一分都没加,又何必耗费精力和时间呢?

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专心致志、兴高采烈、兴趣盎然地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

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实际上,在知识之外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在座的都读过。两个小孩辩论说,太阳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 说中午近是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热。

孔子活得真有压力,他几乎是那时候的“谷歌”和“百度”,大家有什么问题都跑去问他。两个小儿问孔子,但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口吻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 ”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这个思路显然是错误的。在人生知识的考场上,谁能站到最后? 我今天跟大家打个赌,我可以出一套100分的知识类题目,每道都有标准答案,但我能让在座所有人都得零分。反过来,你们也可以给我出100分的知识类题目,让我一分都得不到。

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路遥有感

王玉强

又看了一遍路遥的纪录片,又走近了一次路遥。看着窗外的阳光,冬日里寒冷下的阳光,偶尔照到脸上,身上,真好。

路遥的人生是短暂的,也是恒久的;是凄苦的,也是丰硕的;是饱经风霜的,也是得到荣耀与快乐的;是挣扎无奈的,也是悲喜交集的。他的苦楚,难道不是一个作家奋斗的苦楚?他的悲喜,难道不是一个时代挣扎的悲喜?他的人生的跌宕,难道不是人类的精神追索的跌宕?

作家也是人,他们都肩负着时代的悲欢,也肩负着人类的悲欢离合。这就是一部作品,一部恒久之作的意义之所在。

《平凡的世界》今天、明天、后天,以至于将来,都有她的意义,这就是文学作品的超时空。这个超时空的关键是作者本身的思想与境界决定的。

昨天我又看了周国平的《性情与岁月》,里面有1967年郭沫若给他的一封信

的原件,郭沫若在信中也有自我剖析的感慨:我成了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一个多么大的人物,总有无奈之处,悲哀之处,难以名状之处。

一个人,就是一部作品。一个人的经历、思想、意义就是一部作品。于是有人说,人生都是单程票,人生都是一次生活。

再看路遥,他不是为自己活着的人,他是为文学活着,为道义活着,为境界活着,为当下、为以后、为了一种精神活着的人。

路遥的弟弟王天乐说:

一天,路遥把电话打到鸭口煤矿,说他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并且排在第二。但他同时告诉我,手头一分钱也没有,到北京的路费也凑不够,急需我的帮助。我迅速在我的师傅那里借了500元,赶到西安火车站,当场买票,把路遥送上了火车。到北京后,他给我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表述了他当时在北京非常复杂的心情。在这封信里,他谈到了要当一个作家的艰辛,还谈到了作家所要经受的各种苦难。从巴尔扎克,一直谈到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他说《创业史》最后部分在《延河》杂志发表时,他曾当过柳青的责任编辑,和柳青有过非常亲切的谈话。他对柳青说,你是一个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柳青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挑起来。对陕北要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柳青说,从黄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没有陕北自己人写出两三部陕北体裁的伟大作品,是不好给历史交待的。路遥在信里说,他一直为这段论述而感动。

可见,路遥是背着一种责任上路的,是背负着陕北的那片广袤的厚重的土地上路的,是背负着作家的使命感、历史的沧桑与陕北人血液里的那份执拗走向文学殿堂的。

王天乐还回忆了与路遥如何深入生活的情景:

我帮助路遥用了一年时间在西安结构完《平凡的世界》的框架后,他就匆匆奔赴陕北、铜川开始了体验生活。路遥写小说和记者一样,重大事件必须到现场感受。我和他一块揽过工、放过羊,在田野里过夜,在煤矿的井下到工作面干活。当路遥第一次下井到工作面干活出地面时,坐在井口就走不动了。他说,凡是下过井的人,生活在太阳底下就应该知足了。

是啊,我们有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看看悲苦的人,看看煤黑子,才知道我们是多么幸福啊。你生活在阳光下,生活在一日三餐里,你可知道当时路遥为了写作竟日日大葱一根,开水一碗。满足吧,我们要学会满足。整日有阳光陪伴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他的弟弟也写了病中的路遥:

路遥在写到第二部完稿时,忽然吐了一口血,血就流在了桌子上。这张桌子就在省作协平房的临时办公室。路遥当时就把我从延安叫到了他身边。我们就去医院查出了他吐血的病因。结果是十分可怕的。路遥必须停止工作,才能延续生命。但路遥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我能理解他的这一选择,因为他活得太累了,太累了。非人般的劳动得到的全是苦难。路遥让我永远也不能给任何人说他的病因,我痛苦地在他面前放声大哭,这是我一生为数不多的掉泪。此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陕西的一名作家就要走向生命的终点了。

为何一个作家要用生命换取美好的东西?为何一个作家玩命地完成一个他心中的承诺?为何他要非背着十字架消费自己的青春年华?这难道就是有痛苦才有甜美?有磨砺才有回报?有付出才有收获?我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一个硬汉,跌倒了,又爬起来,继续前行。这就是世世代代人的铁打的硬汉的存在。我悲哀,也苦楚。

路遥不但为文学付出了一切,但因为获奖而拮据了。他的弟弟说:

他告诉我,《平凡的世界》获了茅盾文学奖,而且是排在第一位。我当然为此无比兴奋,但一想到他的身体我就浑身发抖。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领奖去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我一个人放下电话在田野里走了很长时间,望着头顶上的明月,我感慨万千。是啊,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因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自己写的书,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而这个领奖的人不久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在六年的万里长征中,流血、流汗,结果是两手空空。这位原准备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发表演讲的作家,没想到他的命运是如此的悲壮。

文学,看来确实是一个美好、但又让人胆怯的职业。一方面我们陶醉于文学,陶醉在风花雪月之中;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她的美丽的背面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荒唐,如此的不堪一击。曹雪芹难道不是一个例子,十年食粥;巴尔扎克,也是债台高筑;海子也是为了一个诗的世界,赴之于风。

文学是付之于精神的,是引领思想的,是催人道义的,也是洗涤心灵的,不管人类多么原始、苍白,多么荒凉,贫瘠,从诗经到楚辞,从李白到杜甫,从普希金到歌德,有多少志士为之添花,有多少墨客为之礼赞,有多少年轻人向往那片净土。

我终于明白了精神的含义,人类也是从古而今、从今而远来一步一步践行的,难道文学是为一个人而活吗?难道一个作品仅仅是一个领奖吗?难道路遥仅仅是把作品写给一个人看的吗?意义,人类的意义,时间的意义,世界的意义,就藏在里面的。

人类,就是今天的人,牵起了昨天的人,牵着明天的人,一步一步走向未来的。我们是整个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人,路遥是我们团队里的觉醒者,团队里的脊梁,纤夫,勇士,夸父,为人类盗火的人。

路遥,他是为人类精神而活着的人,永远活着的人,他的生命比哪一个人都恒久,比哪一个时代都恒久,因为他有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成果在。

他是一个精神的富有者,尽管贫穷;他是一个智慧的开拓者,尽管寂寞。请记住作家高建群对路遥的描述吧:

路遥个头不高,大约 1米66吧!圆脸,褐色的眼睛很小,经常眯着,后来给眼睛上架了个宽腿眼镜。鼻孔、耳朵有毛发长出,罗圈腿,是内罗圈,所以脚下那双廉价的皮鞋老是底朝里翻着。住旅社时,他用卫生纸蘸些水擦一擦皮鞋。走起路来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高的那个在前头戳着,低的那个在后面拖着。后面的肩膀上,常挎着个大包。大包里装着一大摞手稿,就这样一闪一闪向朋友走来。

“现代交流症”下,我们如何捍卫社交传统?

作者:然 玉

打十个百个电话,也比不上陪父母吃顿饭;群里聊得再熟,也比不上见面一次握手或一个拥抱„„有一种现象,叫“现代交流症”。有人归纳了“现代交流症”的几大表现:“朋友圈里大家情意绵绵,现实生活中却很少相见”,“和老婆睡同一张床,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晚安”;“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1月13日《现代金报》)

“现代交流症”之说,算不得新鲜。在此之前,类似的提法还有“手机依赖症”、“网络型社交障碍”等等。虽然是不同的表述,然而其概念指向,总归是相同的。也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相关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越发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意愿、维系情感。与之相伴的,则是线下交际能力萎缩、人

际连结弱化。几乎悄然之间,“网络社交”就实现了对生活的重塑。于是,有人乐此不疲,便注定有人惆怅不已。

相爱的夫妻同床共枕静默无言,非要在微信上才可互道一声晚安。如此场景,荒诞之中带着一股诡异,让人且笑且悲、无言以对。的确,微信等社交工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人际交往方案。作为产品用户的“个体”,只需运用简短的字句、流行的“语调”,只需按下点赞按钮或者发送图片表情,就能过快速完成一个“传情达意”的过程。这一切,何其方便,又何其敷衍?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只会做这些、只愿做这些?

历史一再证明,特定情境下,技术工具的进化,很可能导致个体技能的退化。所谓“现代交流症”的一大肇因就在于,人们已对那套符号化、标准化的网络社交方法产生依赖,而不再习惯通过复杂的表情管理、肢体配合、情绪调动等,来在现实的人际场景内维持言行得体!“朋友圈”里热闹非凡,线下见面却尴尬冷场,这一冷一热之间,充斥了太多纠结的、离奇的故事。

事实上,人际交往从来都是一个双向互动、彼此调适的过程,也是一个由简入繁、渐次深入的过程。网络社交的那套方法论,更多只能维持一种“弱联系”,而并不适用于所有场合。比如说,跨代际的情感交流、同亲近者的日常相处,显然都很不适合,单单隔着微信倾诉衷肠„„社交工具,既是“虚拟人物形象”的舞台,也是表演型人格的秀场。而随着情感焦虑加剧,我们惶惶难以自处之际,是该尝试从幻象中走出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方式,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网络社交的勃兴,不可避免会对“传统社交”模式产生极大影响。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影响能够以温和的、积极的方式展开,而不是表现为强势的改造和取代。说到底,微信或者“朋友圈”等,终究只能是我们丰富社交能力的手段,而不应该成为社交生活的本身。

张可心经验谈

淄博七中 桑慕华

张可心在2015年高考中以语文143分的绝对高分获得了山东省语文单科第一名,以总分671分的成绩考到北京大学。决战高考,她是成功的,这毫无疑问。但是成功很难复制,而且我个人觉得今天的内容对老师们讲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对学生讲或许还能起到一丁点的励志作用,所以非常抱歉让大家浪费无比宝贵的时间来听我的闲言赘语。

王老师让我谈一谈张可心平常如何做基础知识题,如何做现代文阅读题,如何鉴赏古诗,平时的作文是如何写的等等。我援引张可心自己写的方法与心得,或许更有说服力。

“谈及语文学习,我有两个法宝:一曰积累,二曰归纳。

“积累而不归纳则忙乱而无得,归纳而不积累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某些领域,也各有所侧重。

“基础知识加术语,类似音、形、义、成语、实词、虚词、古诗名句、阅读题答题术语,定要早早积累,翻来覆去,滚瓜烂熟。这是基本功,也是必须自己克服的硬骨头。需要重视的有以下几点:

“1. 积累积累,日积月累。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这工夫必须下在平时,下在细节。生活之中留心处处皆学问,无意间听见的读音,无意间联想到的字形,都勤勤恳恳地查查字典,弄个明白,说不定高考就正好考上。这就是一种“一个不落”“力求完美”的心态。

“2. 先以教辅资料上的总结整理为主,例如五三上知识清单等,这些都是最

高频的考点。然后以之为纲,结合平时做题感悟,不断充实、增补、归纳,最后集结成一本专属于自己的厚厚的积累本,那么你语文学习就有相当扎实的基本功了。

“3. 重视字典,勤查勤翻:一本厚厚千页的现代汉语词典无所不有,实是字词义一网打尽之终极利器,只是翻字典这一工作实在繁重,必须化整为零,早早开始。

“4. 联想+复现 = 记忆法宝:由于内容驳杂庞大,想要记牢绝非一劳永逸之事。这里给大家两个有效的记忆诀窍。一曰联想,我是一个思维比较跳跃的人,有时复习着A 却会触发我对B 的联想,因此有时我会故意在背诵完后一段时间,进行冥想和联想训练,加固记忆。另外,持续的有意识的复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直到高考前夕,我都坚持每天分出时间对基础知识加以循环巩固。

“归纳是积累的升级版,特别是对于某些技巧型题型,高强度训练并归纳解题规律是王道。也许是由于我偏理科的思维,我比较喜欢通过高强度训练,进而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掌握某项独属于我的标准化、确定性的技能。例如病句题,我博采众长,并经做题实践,总结了一套为自己量身打造的思维模板,并在此过程中,训练出了对标志特征的高敏感度。

“语文学习,积累刷题不可缺少,宏观归纳更要擅长。”

我也认同她多做题(积累)、多思考(归纳)的成功经验,语文学习没有诀窍和秘笈,唯有积累,并且持之以恒。归纳是积累的升华,方法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使用的。但我更认为最好的学习状态是乐此不疲,所有学科适用。张可心自己也说“尽管我强调要寻找其作为应试学科的技巧与规律,然而,一切向分数看齐绝非正道。实际上,语文学习的真正动力其实来自你内心的兴趣。桑老师让我明确且坚信这一点。”语文要获得高分,既不能缺少张可心式的高强度训练,也不可缺少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我看过李银河的《修得圆满和平静》后跟张可心谈“人生的第三条路”,第一条道路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追名逐利;第二条道路是老僧入定,像水边石头上的乌龟那样度过人生;第三条道路则是循着自己肉体和精神的欲望,不是摈弃冲动和激情,而是把这种冲动和激情尽情地宣泄出来,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在这种快乐和满足中获得圆满和平静的心情。张可心是个聪明的孩子,听完之后说道:“我现在做文言文题目已经不丢分了,但我仍然要坚持背实词词义,积累虚词用法,多读多背文言诗文,不纯为分数,而是要把学问学得深透,学得有趣,我现在脑海中就可以想象出自己将来畅游在大学图书馆里自由地阅读饱览古籍而了无障碍的图景。这样高三这一年学习仍能保有激情。”她能有这一番感悟,实在让我欣慰。热爱,有激情,才能让人不计回报地投入、付出,更不会因为一次考不好而受打击。崇敬它,热爱它,重视它,不计回报地付出,到头来,我相信你会发现,高分只是伴随而至的副产品。

语文拿高分的重头在作文,关于她高考作文成功的奥秘,王老师已经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了论文,此文也在他的博客上,大家可以从杂志或博客上详阅。在这里我分享一下张可心作文审题的心得。

“就作文审题,我是这么做的:

“一、搜集作文题目,对材料类作文进行分类:单名言类,多名言类,寓言故事类,时事热点类等等。

“二、尝试审题立意,对照专家讲评分析得失,总结思路:

“1. 在自己审题立意的过程中,发现思维导图分析是不错的方法,可通过不断自我质辩加深思维深度。

“2. 对照专家思路,总结针对不同材料类作文的方法,例如抓关键词法,喻体本体化,提炼矛盾法等。并在实战中,不断提高运用能力,把握方法特征。

“3. 跳出思维框架,重新审读题干,宏观把握,代入论点,加以检验。 怎么写好作文?这个命题太大,如果我能几句话把它讲明白,我就不是一名普通老师了。张可心坦言她读书不多,但她有一点做得很好,就是把语文课课前积累老师分享的名句、同学分享的素材、做过考过的材料作文、阅读里的好例子、好语句等,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做到有理有据。各科知识都是相通的,想学好语文,那就多读、多记、多用。

还有,“另外再多说一句,作为语文素养之直观体现的书法,在主观题评阅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作文。因此清晰、大方、美观的书写,绝对是响当当的加分项。” 山东卷有高达114分的主观题,全国课标卷比山东卷还要多9分。我经常跟学生说,主观题,阅卷者就可以凭主观感觉去打分。主观题得分就有实力和运气两个成分,而可控的运气就体现在卷面上,因为书写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凭我的阅卷经验,我可以肯定地说:“从一定程度上说,练一手好字,是提高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

对尖子生的卷面要求,不仅字写得端正清秀漂亮大方 ,而且答案的布局安排也要合理美观。张可心答语文和文综有个毛病,就是生怕落下、答不全,把答案总是写得很多,答得很满,最后一行也要写到最末。答多了虽然不倒扣分,但弊病在于费时,占用了其他题目的时间,还在于答得多就容易要点不突出,不容易得满分。对此,我规定她哪个题答三行半,哪个题答两行半,哪个半行靠前一点,哪个半行靠后一点,把卷面安排得有序有致。经过几次考试训练,对答案要点的把握,对答题纸的布局安排,她就得心应手了。

对于如何做阅读鉴赏题,张可心也是靠积累和归纳,就是“勤”和“悟”。别的学生都是从《五三》《三维设计》等辅导资料上背答题方法、规律总结。张可心不是,她是先不看资料上的方法技巧,先自己去做题,做完比照标准答案,再经老师的讲解,经自己的思考,将老师的讲解思路、自己的答题、标准答案融合为最佳答案,进而自己总结出某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和规律,再结合资料书上的方法规律加以整合。有一些老师不讲的题目,张可心也会或结合标准答案完善自己的答题,或结合自己的答题补充标准答案。有一次我收资料附带的答案,张可心的上面有些题目都已经做了补充,让我心生敬佩。 除了多做题,她还能一题重做、一题多做,同样的题过一段时间再做。我推荐她这种做法,经典题目就如经典书籍、经典电影,百读不厌,重做经典题,能深化我们的记忆和思维。

最后我想告诉高三的学生们,一切学习方法的基础、根本,就是勤奋,一切的成就,都必须要有相对应的付出才可能获得。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张可心最擅长的学科并不是语文,可她语文考了143全省第一名,她选择了文科,当初分科时文科也并不是她的长项,可她总分666全省第22名,能把自己不擅长的文科学到顶尖的水平,靠的不仅是高智商,更是顽强的毅力与超乎想象的勤奋。从前面张可心分享的学习心得我们可以了解到她更偏向于理科思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均是理工科毕业,张可心妈妈通过自身经历深感理工科毕业后女生在很多方面不及男生,所以建议张可心学习文科。我想通过张可心的事例来激励自以为没有语文天赋的学生,学好语文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要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只要肯钻进去,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成绩。一时没有成绩,只能说明你努力的程度还不够。语文学习,一定要以自信的态度,“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预祝高三的考生们2016年高考取得辉煌的成绩。


相关内容

  • 经典短篇阅读
  • 男人 到底什么是男人的气质? 一个男人的气质是来自于经历风雨后的每一条皱纹.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作者:俞敏洪大三开始我就拼命地读 经典短篇阅读·2015-12-28 20:47 婚姻一代人 为何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如此脆弱? 什么都可以快餐化,唯独感情不可以.为何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如此脆弱? ...

  • 课题总结报告
  • <小学 "校本经典诵读"的实施与研究> 总结报告 2014年6月,经省课题基地办组织专家评审并批准,我校申报的<小学"经典诵读"的实施与研究>被列为江西省课题基地办2014年立项课题.现对课题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组织人员,明确分工 ...

  • 中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之我见
  • 代士晓 内容摘要:张田若先生有一句话:"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的确,阅读教学中的"读"是目的与手段的同一.阅读教学本身应该把发展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自己的目的,而读又可以当作理解.领悟和吸收阅读客体材的手段. 关键词: ...

  • 阅读经典:语文学习的必修课程
  •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按照"课标"要求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进入更加宽阔的视野,让学生领略思想和艺术最美妙的风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具有丰富的语文素养:才能使孩子们沐浴着人类优秀文化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不仅 ...

  • 低年级经典
  • 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研究>,已由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审定,为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的一般研究课题(编号A231,深教 [2008]第240号) .课题研究时间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研究周期 ...

  • 蒙田随笔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并完成问题. 静静的经典 袁跃兴 梭罗的<瓦尔登湖>,被论者认为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这实在是一个准确而诗意的赞誉.众所周知,<瓦尔登湖>是不朽的经典,而我以为,这"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从本质意义上看,应该说 ...

  • "诵经典.广阅读"校本课程纲要
  • 诵读经典,积累精华,陶冶情操 ----"诵经典.广阅读"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诵经典.广阅读> 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课程指导思想: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提高国人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教 ...

  •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
  • 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书卷多情似故人·相约书香雅舍馆员推广 案例实施背景:主要介绍案例实施的背景.意义.目的和基本思路等内容. 背景:经典阅读正在成为我国发展的一种良性趋势,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要来自经典阅读的正能量,经典阅读推广很有必要,图书馆员之间也需要相互交流.学习与借鉴.为此我馆领 ...

  • [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阅读附答案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经典阅读观念的树立 ①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在这种沉静沉思中,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理解得到延展与增值.②当然,要真正走进经典,首先须在观念上祛除功利的考校.因所具有的无与仑比的精深与博大,经典可助人涵养精神,拓展心胸,甚至成己成物, ...

  • 新汪涌豪经典阅读意义
  • 经典阅读在当下的意义 汪涌豪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市场经济横行,有偏至的物质追求,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多种调查显示,国人的阅读率连续走低,从成人到孩子,许多 人一年5本书都读不到,更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