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

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武则天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

2011-9-13 10:13  来源:凤凰网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核心提示:为何太宗戴了绿帽子,不对李治、武则天有所行动呢?假若我们拔高此事之意义,而从社会风气、社会心态以及政治动向三方面加以考察,则可明了个中缘由。

文章摘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作者:卢向前 原题为《武则天与刘洎之死》

武则天尝为唐太宗之才人,后又为唐高宗之皇后;当武则天为才人时,宰相刘洎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底即已被唐太宗赐死。以此而言,武则天与刘洎之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笔者近日得读史籍,颇疑刘洎之死与武则天及太子李治之暧昧关系有涉,其事虽是宫闱秘事,但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状态不无关系,于是抉隐发微,撰成此文,求教大方,以助谭兴云。

《资治通鉴》卷二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十月条称:

乙卯,百官上表请立中宫。乃下诏曰:“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陈寅恪先生曾称高宗此诏以武比于西汉“配元生成”之王政君,“欲盖弥彰,事极可笑”。但实在的,高宗之诏,似乎并未掩饰其与武则天之关系。“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当然是高宗对武则天当时情状之评价,此自不待说。然诏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句,似指高宗为太子时太宗父子两人关系,其间要表达的是一种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但联系下文,“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初看似指高宗侍从太宗,这当然也说得通,但细细推敲,却未始不含有武则天与李治两人两情相悦之关系:高宗因太宗之慈爱而得武则天之“侍从”,得武则天之侍从而两人“弗离朝夕”,以至于“圣情鉴悉,每垂赏叹”。因了这样的关系,最终“遂以武氏赐朕”。依此而言,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对于李治的侍妾关系便已经确定下来,不待武则天之第二次入宫也。

-

但是,对于这样的关系,或许有“为尊者讳”的意思在里面,一些记载便也语焉不详,如《旧唐书》卷六《武则天皇后纪》载:“初,武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新唐书》卷四《武则天纪》称:“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于寺见之”、“见而悦之”,则似乎两人偶尔得见,仅为邂逅。其潜台词便是,两人事先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存乎其间——这当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唐会要》与《资治通鉴》的记载稍微客观一些,《唐会要》卷三《皇后》条称:

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立为皇后,六年十月十三日废为庶人。

天后武氏,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潜然。

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乃召入宫,潜令长发,欲以间良娣之宠。

这样的记载虽使人有疑似之惑,但高宗、武则天两两相见,“武氏泣,上亦泣”,或“武氏泣,上亦潜然”,总能说明两人曾经有过交往,而使人读来以《立武后诏》中之语为事实。而《资治通鉴》的记载亦略同。

那么,李治和武则天关系的确立在什么时候呢?据《立武后诏》所说,当然是在太宗在世之时,亦即李治“昔在储贰”之际。但我们能够把这一时间说得更确切一些。宋人程大昌所撰之《考古编》卷一○“立武后”条称:“高宗欲易置中宫,顾命大臣合力竭谏,皆不之听,竟废王氏,立武氏。武,故太宗才人也,而立之,其于世间公议,若略无畏惮者矣。然其立诏曰:‘武氏往以才行,选人后庭,誉重椒闹,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故(笔者案:政字之误)君之锡,已经八载;必能训范六宫,母仪万姓。可立为皇后。’”

此记载与《资治通鉴》可互相补充而成相对完整的文字:“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人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之锡,已经八载;必能训范六宫,母仪万姓。可立为皇后。”是诏完璧与否,我们已无从知晓,而引起我们注意的则是《考古编》中“事同政君之锡,已经八载”之语。

据《资治通鉴》,唐高宗《立武后诏》颁于永徽六年(655)十月,以此往前推八年,则为贞观二十一年(647)十月以前[相隔八年为贞观二十年(646)]。也就是说唐太宗把自己的才人武则天赏赐给其子李治,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死前两年,或许竟在三年之前。

而恰恰在贞观二十年,我们看到了武则天和李治厮混所具备的时间条件。《旧唐书》卷八○《褚遂良传》称:“(贞观)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当贞观二十年之时,唐太宗竟然在寝殿之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这就是《立武后诏》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之注脚。当时,李治虚岁十九,武则天年龄稍长一些,但约略相当②。妙龄男女,同处一地,做些出轨之事,亦在情理之中。而唐太宗竟因此而将武氏赏赐于太子李治,则其社会开放程度可为高矣。

相对于唐太宗的豁达大度、唐高宗的开放大胆,褚遂良的态度则显得吞吞吐吐。据其所谏之疏,看似以君臣大道之礼仪立论,但其中亦当含有提醒太宗在饮食男女方面应该防患于未然之意,而太宗亦竟听从了褚遂良之谏。

但是,李治与武则天的这种暖昧关系的发生,确在此时么?笔者以为,贞观二十年左右之际,只是事件发展的一个阶段,其“狐媚偏能惑主”状况的最初发生,大约还要更早一些,具体地说,就是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辽,而李治留守定州之时。于是我们就要导入刘洎之死与武则天的关系问题了。

关于刘洎之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其关键在于对《旧唐书》卷七四《刘洎传》下段记载之看法:

太宗征辽,令洎与高士廉、马周留辅皇太子定州监国,仍兼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太宗谓洎曰:“我今远征,使卿辅翼太子,社稷安危之机,所寄尤重,卿宜深识我意。”洎进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愆失者,臣谨即行诛。”太宗以其妄发,颇怪之,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疏而太健,恐以此取败,深宜诫慎,以保终吉。”十九年太宗辽东还,发定州,在道不康。洎与中书令马周入谒,洎、周出,遂良传问起居。洎泣曰:“圣体患痈,极可忧惧。”遂良诬奏之曰:

“洎云国家之事不足虑,正当傅少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然定矣。”太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又引马周以自明。太宗问周,周对与洎所陈不异。遂良又执证不已,乃赐洎自尽。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云云。

此段文字据《资治通鉴》所称,乃为《实录》之记载,但古人的着眼点多在褚遂良是否“诬奏”上,司马光以道德人品立论,兀自不信“忠良正直”的褚遂良竟有诬告之勾当。《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十九年十二月条《考异》称“此事中人所不为,遂良忠直之臣,且素无怨仇,何至如此?盖许敬宗恶遂良,故修《实录》时以洎死归咎于遂良耳云云”。而宋人孙甫、苏轼亦有同样的看法。

现代人的着眼点与司马光辈大有不同,他们往往从政治大局出发来看待褚遂良是否谮杀刘洎的问题。比如吕思勉先生就指出褚遂良谮诬刘洎为事实,而唐太宗杀之自有别故;汪先生提出太宗之所以杀刘洎在于“刘洎与李治素不同心”,而褚遂良则投合了太宗顾忌心理,于是刘洎不得不死;王元军先生发挥了汪先生的观点,针对各家以为许敬宗借修《实录》之机而诬蔑褚遂良的说法,提出贞观十九年的《实录》并非许氏所修,而褚遂良谮杀刘洎应是事实,褚遂良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原因还在于刘洎不利于李治的顺利接班。

司马光等人的观点显然不对,当政治斗争尖锐复杂时,人们的是非曲直观念并不能仅仅以人品道德标准来衡量,如褚遂良,依《旧唐书》卷六○史臣所言,他非但诬陷了刘洎,而且对吴王恪、宗室李道宗也下了手。以此而论,汪等先生从政治着眼的观点自是棋高一着,褚遂良实在有诬告刘洎之动机与目的。

但笔者以为,政治因素只是根本原因,在太宗诛杀刘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还有一些直接原因:征辽失败,使太宗有发泄的对象,这原因不言自明;而另一个原因则千百年来均未曾引起过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太子李治与太宗后宫嫔妃相厮混,其中便包括才人武氏。李治与后宫厮混这样的宫闱秘事当然不能公之于众,但太宗与褚遂良君臣也只是心照不宣,马周先是证褚遂良之伪、辩刘洎之诬,但一旦风闻刘洎案与世民李治父子争风有关,也只能是缄默不语了。

李治与太宗后宫厮混纯属宫闱秘事,直接的证据我们只能提出武则天,其他的蛛丝马迹倒还有一些。《旧唐书》卷七九《李淳风传》称: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

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雠。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

此段所记李淳风议论,纯为赞颂其好生之德,实在形同谶纬,但在迷信的外表下,揭示的却是李治淫乱后宫的事实。观李淳风“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且“已是陛下眷属”,即可略知一二。尤可注意者,为太宗之言,“疑似者尽杀之”,说明太宗当时还不知道具体对象。《旧唐书·刘洎传》云:“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知晓刘洎“欲有所奏”的是什么内容,而“宪司不与”纸笔,恐怕也不是他们自作主张。当然,在这个时候,太宗还是不知道具体对象,他的震怒也是必然的了。

实际上,刘洎应该担负有监察李治之责任。《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七年(643)闰六月条称:“初太子承乾失德,上密谓中书侍郎兼左庶子杜正伦曰:‘吾儿足疾乃可耳,但疏远贤良,狎昵群小,卿可察之。果不可教示,当来告我。’正伦屡谏不听,乃以上语告之,太子抗表以闻,上责正伦漏泄。对曰:‘臣以此恐之,冀其迁善耳。’上怒,出正伦为毂州刺史。及承乾败,秋七月辛卯,复左迁正伦为交州都督。”。杜正伦负有监督之责,因其漏言而左贬,此其治罪尚轻。而刘洎当与杜正伦一样,亦负有监察之职任,于是便有太宗所说的“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之语。刘洎监察不力,出了如许大事,其死亦宜哉。

123下一页>>

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武则天是唐太宗侍妾?李世民将其赐给儿子李治

2011-9-13 10:13  来源:凤凰网  评论 0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核心提示:为何太宗戴了绿帽子,不对李治、武则天有所行动呢?假若我们拔高此事之意义,而从社会风气、社会心态以及政治动向三方面加以考察,则可明了个中缘由。

文章摘自《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作者:卢向前 原题为《武则天与刘洎之死》

武则天尝为唐太宗之才人,后又为唐高宗之皇后;当武则天为才人时,宰相刘洎在贞观十九年(645)年底即已被唐太宗赐死。以此而言,武则天与刘洎之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笔者近日得读史籍,颇疑刘洎之死与武则天及太子李治之暧昧关系有涉,其事虽是宫闱秘事,但又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状态不无关系,于是抉隐发微,撰成此文,求教大方,以助谭兴云。

《资治通鉴》卷二唐高宗永徽六年(655)十月条称:

乙卯,百官上表请立中宫。乃下诏曰:“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陈寅恪先生曾称高宗此诏以武比于西汉“配元生成”之王政君,“欲盖弥彰,事极可笑”。但实在的,高宗之诏,似乎并未掩饰其与武则天之关系。“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当然是高宗对武则天当时情状之评价,此自不待说。然诏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句,似指高宗为太子时太宗父子两人关系,其间要表达的是一种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但联系下文,“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初看似指高宗侍从太宗,这当然也说得通,但细细推敲,却未始不含有武则天与李治两人两情相悦之关系:高宗因太宗之慈爱而得武则天之“侍从”,得武则天之侍从而两人“弗离朝夕”,以至于“圣情鉴悉,每垂赏叹”。因了这样的关系,最终“遂以武氏赐朕”。依此而言,太宗在世的时候,武则天对于李治的侍妾关系便已经确定下来,不待武则天之第二次入宫也。

-

但是,对于这样的关系,或许有“为尊者讳”的意思在里面,一些记载便也语焉不详,如《旧唐书》卷六《武则天皇后纪》载:“初,武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及太宗崩,遂为尼,居感业寺。大帝于寺见之,复召入宫,拜昭仪。”《新唐书》卷四《武则天纪》称:“太宗崩,后削发为比丘尼,居于感业寺。高宗幸感业寺,见而悦之,复召入宫,久之,立为昭仪,进号宸妃。”武则天居感业寺为尼,高宗“于寺见之”、“见而悦之”,则似乎两人偶尔得见,仅为邂逅。其潜台词便是,两人事先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存乎其间——这当然不是历史的真相。

《唐会要》与《资治通鉴》的记载稍微客观一些,《唐会要》卷三《皇后》条称:

高宗皇后王氏永徽元年正月立为皇后,六年十月十三日废为庶人。

天后武氏,贞观十年文德皇后崩,太宗闻武士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太宗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潜然。

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乃召入宫,潜令长发,欲以间良娣之宠。

这样的记载虽使人有疑似之惑,但高宗、武则天两两相见,“武氏泣,上亦泣”,或“武氏泣,上亦潜然”,总能说明两人曾经有过交往,而使人读来以《立武后诏》中之语为事实。而《资治通鉴》的记载亦略同。

那么,李治和武则天关系的确立在什么时候呢?据《立武后诏》所说,当然是在太宗在世之时,亦即李治“昔在储贰”之际。但我们能够把这一时间说得更确切一些。宋人程大昌所撰之《考古编》卷一○“立武后”条称:“高宗欲易置中宫,顾命大臣合力竭谏,皆不之听,竟废王氏,立武氏。武,故太宗才人也,而立之,其于世间公议,若略无畏惮者矣。然其立诏曰:‘武氏往以才行,选人后庭,誉重椒闹,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故(笔者案:政字之误)君之锡,已经八载;必能训范六宫,母仪万姓。可立为皇后。’”

此记载与《资治通鉴》可互相补充而成相对完整的文字:“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人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之锡,已经八载;必能训范六宫,母仪万姓。可立为皇后。”是诏完璧与否,我们已无从知晓,而引起我们注意的则是《考古编》中“事同政君之锡,已经八载”之语。

据《资治通鉴》,唐高宗《立武后诏》颁于永徽六年(655)十月,以此往前推八年,则为贞观二十一年(647)十月以前[相隔八年为贞观二十年(646)]。也就是说唐太宗把自己的才人武则天赏赐给其子李治,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死前两年,或许竟在三年之前。

而恰恰在贞观二十年,我们看到了武则天和李治厮混所具备的时间条件。《旧唐书》卷八○《褚遂良传》称:“(贞观)二十年,太宗于寝殿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当贞观二十年之时,唐太宗竟然在寝殿之侧,“别置一院,令太子居,绝不令往东宫”。这就是《立武后诏》中“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之注脚。当时,李治虚岁十九,武则天年龄稍长一些,但约略相当②。妙龄男女,同处一地,做些出轨之事,亦在情理之中。而唐太宗竟因此而将武氏赏赐于太子李治,则其社会开放程度可为高矣。

相对于唐太宗的豁达大度、唐高宗的开放大胆,褚遂良的态度则显得吞吞吐吐。据其所谏之疏,看似以君臣大道之礼仪立论,但其中亦当含有提醒太宗在饮食男女方面应该防患于未然之意,而太宗亦竟听从了褚遂良之谏。

但是,李治与武则天的这种暖昧关系的发生,确在此时么?笔者以为,贞观二十年左右之际,只是事件发展的一个阶段,其“狐媚偏能惑主”状况的最初发生,大约还要更早一些,具体地说,就是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辽,而李治留守定州之时。于是我们就要导入刘洎之死与武则天的关系问题了。

关于刘洎之死,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其关键在于对《旧唐书》卷七四《刘洎传》下段记载之看法:

太宗征辽,令洎与高士廉、马周留辅皇太子定州监国,仍兼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太宗谓洎曰:“我今远征,使卿辅翼太子,社稷安危之机,所寄尤重,卿宜深识我意。”洎进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愆失者,臣谨即行诛。”太宗以其妄发,颇怪之,谓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疏而太健,恐以此取败,深宜诫慎,以保终吉。”十九年太宗辽东还,发定州,在道不康。洎与中书令马周入谒,洎、周出,遂良传问起居。洎泣曰:“圣体患痈,极可忧惧。”遂良诬奏之曰:

“洎云国家之事不足虑,正当傅少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然定矣。”太宗疾愈,诏问其故。洎以实对,又引马周以自明。太宗问周,周对与洎所陈不异。遂良又执证不已,乃赐洎自尽。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云云。

此段文字据《资治通鉴》所称,乃为《实录》之记载,但古人的着眼点多在褚遂良是否“诬奏”上,司马光以道德人品立论,兀自不信“忠良正直”的褚遂良竟有诬告之勾当。《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十九年十二月条《考异》称“此事中人所不为,遂良忠直之臣,且素无怨仇,何至如此?盖许敬宗恶遂良,故修《实录》时以洎死归咎于遂良耳云云”。而宋人孙甫、苏轼亦有同样的看法。

现代人的着眼点与司马光辈大有不同,他们往往从政治大局出发来看待褚遂良是否谮杀刘洎的问题。比如吕思勉先生就指出褚遂良谮诬刘洎为事实,而唐太宗杀之自有别故;汪先生提出太宗之所以杀刘洎在于“刘洎与李治素不同心”,而褚遂良则投合了太宗顾忌心理,于是刘洎不得不死;王元军先生发挥了汪先生的观点,针对各家以为许敬宗借修《实录》之机而诬蔑褚遂良的说法,提出贞观十九年的《实录》并非许氏所修,而褚遂良谮杀刘洎应是事实,褚遂良之所以有这样的举动,原因还在于刘洎不利于李治的顺利接班。

司马光等人的观点显然不对,当政治斗争尖锐复杂时,人们的是非曲直观念并不能仅仅以人品道德标准来衡量,如褚遂良,依《旧唐书》卷六○史臣所言,他非但诬陷了刘洎,而且对吴王恪、宗室李道宗也下了手。以此而论,汪等先生从政治着眼的观点自是棋高一着,褚遂良实在有诬告刘洎之动机与目的。

但笔者以为,政治因素只是根本原因,在太宗诛杀刘洎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还有一些直接原因:征辽失败,使太宗有发泄的对象,这原因不言自明;而另一个原因则千百年来均未曾引起过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太子李治与太宗后宫嫔妃相厮混,其中便包括才人武氏。李治与后宫厮混这样的宫闱秘事当然不能公之于众,但太宗与褚遂良君臣也只是心照不宣,马周先是证褚遂良之伪、辩刘洎之诬,但一旦风闻刘洎案与世民李治父子争风有关,也只能是缄默不语了。

李治与太宗后宫厮混纯属宫闱秘事,直接的证据我们只能提出武则天,其他的蛛丝马迹倒还有一些。《旧唐书》卷七九《李淳风传》称:

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

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雠。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

此段所记李淳风议论,纯为赞颂其好生之德,实在形同谶纬,但在迷信的外表下,揭示的却是李治淫乱后宫的事实。观李淳风“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且“已是陛下眷属”,即可略知一二。尤可注意者,为太宗之言,“疑似者尽杀之”,说明太宗当时还不知道具体对象。《旧唐书·刘洎传》云:“洎临引决,请纸笔欲有所奏,宪司不与。洎死,太宗知宪(司)不与纸笔,怒之,并令属吏。”由此我们大约可以知晓刘洎“欲有所奏”的是什么内容,而“宪司不与”纸笔,恐怕也不是他们自作主张。当然,在这个时候,太宗还是不知道具体对象,他的震怒也是必然的了。

实际上,刘洎应该担负有监察李治之责任。《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七年(643)闰六月条称:“初太子承乾失德,上密谓中书侍郎兼左庶子杜正伦曰:‘吾儿足疾乃可耳,但疏远贤良,狎昵群小,卿可察之。果不可教示,当来告我。’正伦屡谏不听,乃以上语告之,太子抗表以闻,上责正伦漏泄。对曰:‘臣以此恐之,冀其迁善耳。’上怒,出正伦为毂州刺史。及承乾败,秋七月辛卯,复左迁正伦为交州都督。”。杜正伦负有监督之责,因其漏言而左贬,此其治罪尚轻。而刘洎当与杜正伦一样,亦负有监察之职任,于是便有太宗所说的“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之语。刘洎监察不力,出了如许大事,其死亦宜哉。

123下一页>>


相关内容

  • 武则天与李世民
  • 还原历史:武则天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真实关系 武才人虽属皇帝嫔妃序列,但她的主要职责是内宫的"机要秘书",有证据表明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并未宠幸过武才人. 谁是李世民身边最美丽的女人 贞观十年(636),李世民贤德的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与太宗皇帝是结发夫妻,二人很是恩爱.长孙皇后的去 ...

  • 江山应该如何传?
  •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可谓是被后世推崇的皇帝,甚至毛泽东也将其与秦皇汉武并称,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却偏偏选择了懦弱无能的儿子李治做了皇帝,而其最能干的儿子,却先后死于非命. 长子李承乾,母亲为长孙皇后,太宗皇子中最为彪悍聪颖者,深得宠爱,因嫉妒同母弟李泰受宠而怀疑太宗改立,于贞观17年谋反被废.太 ...

  • 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 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贞元五年(789),在褚遂良去世百余年后,唐德宗下诏,将他的画像绘于凌烟阁上,让他享有与唐初的开国功臣们同样的荣耀.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 褚遂良以 ...

  •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 为什么说李世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李世民原来是这样一个人>第十一章 李恒昌 李世民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只有唯一. --题记 [作为修身治国齐天下的一代 明君,李世民为何在面对自己的儿女时,一个劲地挠头,拿不出更好.更有效的教育办法?唐初总共发生两次谋反事件,为何他的一儿一 ...

  • 李世民霸占嫂子李隆基迎娶儿媳 李治看了一眼父亲的妃子
  • 坊间流传一句话:"臭汉.脏唐.宋埋汰.元迷糊.明邋遢.清鼻涕",对汉唐以来的几个主要封建王朝进行了非常妥切的形容. 大唐盛世,为何被人称为"脏"呢? 这里有几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贤明皇帝和有为之君.他一手开创的"贞观之治& ...

  • 武媚娘传奇演员表及演员介绍
  • 武媚娘传奇演员及介绍 陈娘娘(刘芷汐 饰)李世民后妃 长孙皇后(张定涵 饰)李世民的皇后 李淳风(王泊文 饰)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魏征(李光复 饰)唐朝一代名臣 狄仁杰(徐杰 饰)大理寺卿 备受武则天器重,唐代著名政治家. 萧蔷(孙佳奇 饰)萧氏,李世民后妃 颂娘(姜析源 饰)武则天贴身丫鬟 ...

  • 乾陵导游词
  • 乾陵导游词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唐关中十八陵的乾陵.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东距西安市约80公里.它是唐代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二者既是夫妻,又先后称帝,甚至一度更换国号.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乾陵位于唐长安城的西北方,八 ...

  • 唐太宗把最器重大臣贬到边疆只为让太子登基后提拔效忠新皇
  • 在古代作为一个皇帝,要是想治理好国家帝王心术绝对是一门必修课,既不能让大臣们拉板结派,威胁到皇权,也不能让大臣们分奔离析,一盘散沙,所以古代有作为的皇帝,厚黑学都搞的很好,下面给大家讲一件唐太宗李世民运用厚黑学给儿子李治留人才的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故事的主角叫李绩,原名徐世绩,开 ...

  • 武则天的逆境成功之道
  • 武则天的逆境成功之道 2008-09-17 16:51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和诸位来分享历史上这个独一无二的杰出的女皇帝--武则天. 有人可能会问武则天一生之中有多久身处逆境之中?我个人认为,武则天一生之中一直处于逆境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武则天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当时的文化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