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无尽的光与影

  你拥有过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也经历过狂风骤雨。你不停地收获了一季又一季的风景。你逐渐获得更多的阅历,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时变得坦然。岁月中的起承转合,以及长日的无尽,便造就了我们年少时光中除去了快乐与悲伤外更为复杂的感情。那是光与影的变幻与错位,色彩交织,生生相离。   “四百年后,我穿越时间的瀚海,来伦敦找你”――《惊情四百年》   1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的入侵下陷入一片混乱。阴影笼罩了大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更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残酷。尸横遍野,鲜血淋漓。一场场生离死别,国仇家恨,都被还原为最惨烈的姿态,与战争如影随形。   忠诚而勇敢的德古拉伯爵临危受命,带兵出征保护教会。可是上苍总是热衷于开这种玩笑,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上帝就是这样。他不懂爱,他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安排众生。”德古拉在胜利之后收获的却是比死亡更令人难过的事实――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伊丽莎白。一个男人,无论他英俊还是丑陋,无论他贫困还是富有,无论在平时他是勇敢还是懦弱,他都必须守护好两样东西:一是脚下的土地,二是身边的女人。他做到了前者,但对于后者他却一败涂地。   既然上帝背叛了他,那么他就选择魔鬼作为他的信仰。   罗马尼亚的古堡,避世的德古拉伯爵,面容沉郁却英俊无比。他离开了光明,日日夜夜徘徊在黑暗的角落,吸食鲜血苟活于世,连去死亡的勇气都已失去。而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和他的她再见。他的思恋并没有因为时间而被磨灭殆尽,反而像是海洋淹没了整个空间。这是他存活的唯一意义。   世上总有些东西,是忘不了的。无论你是人还是魔鬼,无论是否经过了四百年。   四百年后,在巧合中他知道了她的存在,她在伦敦。可真正的伊丽莎白早已在轮回中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转世而来的米娜。米娜不再拥有过去的回忆,她不再认他,她不再爱他,她的身旁早已有了爱她的未婚夫;而他却也变成了凝结了罪恶的吸血鬼,人鬼殊途。   这些都预示着,他们的爱,终将用血与死来作解。   死亡、爱与永恒是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议论着的话题。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德古拉伯爵,其实想要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只是期待爱,和被爱。世人耽于苦难,皆因执着。可是为了爱的执着,又有何不可呢?追求爱的勇者,为何不能得到嘉奖呢?“因为我知道多一点死亡的血,距离我的爱就会近一些。”德古拉是这样回答的。   我看过许多有关吸血鬼的影视和书籍,这部1992年的老片子的确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人性的诠释很到位,演员阵容也出奇强大,奥德曼的表演实在令人着迷。即使与后面有着皮特和阿汤哥的《夜访吸血鬼》、融合了摇滚风格的《吸血鬼女王》等等相比,依然不失光彩。而“德古拉”伯爵一直也是个不断被塑造的角色,《范海辛》里的德古拉伯爵身为反派角色,被狼人打败。似乎一种元素的兴起,往往会带来类似作品的蜂拥而至。当年Vivi写了血族,写出个撒拉特斯,大家就都开始写血族;《暮光之城》火了,美剧什么《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都被拍了出来,为了迎合观众,剧情被编得越来越离谱;动漫作品中当年的《圣魔之血》也是经典,还有妹子们喜欢的《吸血鬼骑士》中的枢和零也是极其美型的。(仅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但对于本片的结局,身为喜欢美满结局的我来说,自然是不够令人满意的。我猜想小说作者布拉姆・斯托克和电影导演一定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否则怎么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洗礼后还会想出这种结局。死亡便是解脱么?死在最爱的人怀中便是感情得到了升华么?为什么爱与死亡总是相伴而行?而我总是宁愿相信爱是可以超越生死的。   “我的伊丽莎白,感谢你,这400年的孤独,这400年的思念。死亡竟是我最想要的快乐。”   可是我并不想去欣赏这种快乐。我更喜欢的不过是十四阙在《黑白灰姑娘》中那一句“魔鬼还不配成为我的信仰”。   上帝说“我治愈你,因此便伤害你,我宠爱你,因此便惩罚你”,可我不相信宗教,因为宗教在给人带来信仰的同时,本身也不过是镀上了正当理由的残暴,是统治者巩固国家的工具。否则,怎么会有人说,信仰不过是一群人的疯狂?   我只是希望在德古拉赎罪之后,上帝真的能给予他一个世纪,与他的伊丽莎白白头到老。   “做一个自由的女子,   只为自己生活”――《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为了生活在世上不停地奔走,要到达很多地方。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上天早已为你写好了你的脚本,你似乎拥有了使命,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中,也仍旧怀有自己的目的。因此你不会轻易放弃,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去完成。   当凯瑟琳・沃森放弃了阳光普照的加利福尼亚,而千里迢迢地前往寒冷的马萨诸塞州,一身风尘仆仆的她怀着毕生的信仰,立志在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利女子学院成为一名杰出的教授,她想改变这里。接受过自由改革思想的她,对于《飘》里面也写到了的,被封建思想紧紧束缚的马萨诸塞州,就像是漫长的暗夜里突然射进的一道温暖的光,想要驱尽黑暗却也害怕被黑暗吞噬。周围压抑的环境,拥有旧式保守观念的学校以及老师家长,一直以来接受着如何顺从男人如何做一名好妻子好母亲教育的女学生,令永远追求自由、只为自己的心而活的凯瑟琳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让她产生了动摇,她终于发现了自己在现实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梦想,她的追求,她的目的以及使命,为了这些,她要向传统宣战。   沃森小姐的扮演者,那个著名的“大嘴美人”朱莉亚・罗伯茨,她将一切演绎得淋漓尽致。女子瘦削而苍白的面容,棱角分明,在冰天雪地中成为唯一的亮色,无处不散发着迷人而成熟的气息。面对学生的挑战,她机智应对,用她的直率与不拘一格赢得了女孩们的爱戴与尊重;面对学校因循守旧的做法,她勇敢地迎难而上,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真理的脚步。她曾拥有过很多份爱情,只是为了去寻找一个能真正理解她爱她灵魂的男子,一旦发现对方不是她要寻找的人,她立刻选择离开,绝不拖泥带水。像风一样的女子,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成为束缚她的理由,没有安定,也无须依靠。   而女学生贝蒂和琼,在沃森小姐的影响下,也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同途却是殊归。琼在最初似乎是被沃森小姐寄托了希望的人,但她最终放弃了大学而选择嫁人。事实上,琼是在保持着清醒头脑的情况下选择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像是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只要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便不算是一种妥协。生活中毕竟有失有得,你选择了甲便要放弃乙,哪怕你都想要。而真正能证明自己的,并不是你选择了什么,而是你敢于放弃什么。   而贝蒂的扮演者,因《夜访吸血鬼》永远也长不大的“克劳迪亚”和《蜘蛛侠》中的“玛丽・简”为我们所熟知。她在电影里看起来一直都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遵循父母的意愿,嫁了一个不爱她的男子,婚姻并不幸福却要为了名誉粉饰太平。但最后的峰回路转,使她选择了离婚而奔向大学。人生总是这样跌宕起伏、捉摸不透,但这同时也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我们在追寻生命的路途中上徘徊不定,想要找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迷惑,可以彷徨,可以在误入歧途后再次重获天日,却不能将梦想丢失。   但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莉薇。红尘戏子,乱花入眼;做出最惊世骇俗的事情,游戏人间,落拓放荡,而被所有人贬低――世人总被表象迷惑,从而便自以为是地下定结论。我所看到的莉薇,拥有一双历经沧桑后却依旧温柔的眼,坚定、明晰如幼童。一身风尘,只是为了掩饰她早已将世事看透的淡然,只是防止自己的嘴角露出对世间的嘲讽。   虽然这部片子曾让影评人与观众难得地团结起来,众口一词大骂“烂片”,但我仍觉得它值得一看。一部片子,只要能够打动人,能让人从中拾取一二,便已经获得成功。   在沃森小姐离开的时候,一缕风都没有留下。好像一切都将恢复如初,却不知这个世界早因她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女孩骑着单车去送她,对她说着:“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这时,她便是达到了她的目的,完成了她的使命。哪怕她选择了离开,在最后一刻放弃。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轻易放弃的人,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但并非所有的流浪者都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尤其是那些突破传统追求真理的、不僵固受限、不受拘束的人。”有时轻易放弃,比坚持需要更大的勇气,为了自由,为了目的。   只要往后,一切岁月静好,尘埃落定,足矣。   “我把青春耗在暗恋里,还不是   为了和你在一起”――《初恋这件小事》   这是一部几年前就红极一时被很多人追捧的片子,但这次我还是忍不住要提到。   影片的开头便是女主角小水的一段旁白,一段让人不能不去将这部电影看完的旁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   在你青春年少之时,有没有爱过一个人?   有没有像一个傻瓜一样默默地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有,(别告诉我你没有,我不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故事情节异常简单,完全有落入俗套的嫌疑:典型的“灰姑娘”式的女生小水,爱上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人好、学习好、体育好、长得超帅的“极品男主角”阿亮学长。为了这份深埋心底的情愫,为了她爱的那个人,她做尽了各种荒唐事,并努力改变自己,变得强大变得优秀,终达到了能与他的光芒相匹配的程度。但没想到其实阿亮学长也是一直喜欢着她的,即便是如此,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还是错过了。本以为到这里电影就应该结束了,但却还是安上了一个被很多人痛斥的“狗血”的结局:九年后两人各自事业有成,在偶然的机遇中再次相遇,最后走到了一起。就好像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任何事情,能成为让他们再次分离的理由。可我是很青睐这个结局的,并不完全是出于我更喜欢喜剧的缘故,而是我是真的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倘若你曾有着相似的经历,你一定会希望影片中的他们能有美满的结局。电影之所以能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令看它的人产生了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部泰国的校园纯爱片与日韩的相比,要略胜一筹。风格更显得清新自然,许多小细节能在刹那间温暖人心,而不会有那些惊心动魄的惨烈。   电影中有一大看点,便是男主角是由Mario Maurer所饰。他是德泰的混血儿,有着极其英俊的面容。不少朋友都很迷恋他。而我却对Mario没有过多感觉。我喜欢的,仅仅是阿亮学长而已,仅此而已。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令我对阿亮学长这个角色的喜欢,上升到极点。阿亮在走廊上被罚站的场景,夕阳,在风中轻扬的白衬衫,塞着耳麦,少年柔和的侧脸,带着独有的顽皮和狡黠,不觉间便融入在心里。立刻就想起《忽而今夏》里的那个句子:“我喜欢的男生,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面。”无法比拟的美好。哪怕总有一天都已成灰,也要让他在记忆里驻留成最美的瞬间。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而我爱过一个人,爱了整整六年,可是他不知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羞于启齿的秘密。装作无所谓却偷偷去瞟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觉得安心,用尽心机找茬和他讲话,藏过他的作业本,故意安排自己和他一起做清洁,在QQ上假装不认识他,绕着圈子从朋友嘴里打探他的消息……这些傻事,我都做过。现在的我虽然知道自己已经释怀,但至少不会再像这样去喜欢一个人了。   相同的事情,我也看着那么多人都做过。我亲爱的女孩小方,她还在念念不忘那个Mr.Z,为他的每一条短信疯狂;朋友G和D,她们都还在为那份感情努力,我也为她们祝福;不知道YY是否忘记了那个她曾熬夜给我讲过的人,忘了最好,不忘也罢。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终究不会有阿亮学长和小水一样美好的结局,分别后经过多少年的洗礼,还能再一次相遇,然后义无反顾地在一起。   有许多人会说年少时的感情不是爱情,那又能是什么呢?我恰巧认为只有这时的感情才是最纯净的――相比于将来我们长大成人,谈爱情的同时,还有各种金钱之类的羁绊作为附加条件,现实将作为前提。所以,那种不掺杂质,仅仅是为了爱而爱的感情,更容易夭折。   有人问匪大,为什么她的作品里初恋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呢?她只是回答初恋太过美好,太美好的东西,一般不长久。   好吧,既然爱情不能长久,友情总是可以的吧?电影里除了暗恋之外的另一条线,就应该是小水和她的姐妹之间的感情了。姐姐看完这部电影后说:“小水让我唯一羡慕的,就是她能有这么好的朋友。”那些朋友,目睹了她爱情的全程,却依然不放弃她,站在她身后支持她、帮助她、保护她。看到她们一起唱《日期》的那个场景时,我的眼泪就轻易掉了下来。朋友之间也许会因为一些摩擦吵架、分开,但只要彼此之间的那几千万个回忆都还在,就不会不去想念。   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成长的馈赠,用来补偿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失去的,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故事足以感天动地?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别人的故事,流下自己的泪?   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心里,生于青春,又会死于青春。   也许多年后的某一天,你已白发如雪,身边有和你同样苍老,陪你度过了大半生的老伴,有子孙环绕膝旁。而你早已记不清当年的那个人的模样,甚至记不清那个人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曾有一个人教会你,初恋不过只是一件小事。   年少是投射在幕布上的光与影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愿意相信那些电影中出现过的场景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即使时光不断苍凉,那些笑与泪,那些血与肉,那些爱与恨,都能很好地证明他们曾演绎过的一段灿烂的江湖。   就像我始终记得,永远不能拥抱爱人的爱德华,在岁月里露出的苍白侧面;有一个画着烟熏妆的杰克船长,在海上不停地漂泊寻找自由;阿甘一直一直都在认真而努力地奔跑;“西雅图未眠人”通过电台,与合适的女子相遇;乔与凯瑟琳的网恋,关于书店的爱情;有一个不太冷的杀手,每天会买两盒牛奶,擦拭他心爱的植物;V的那一句“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青涩的基努与他的维多利亚偶遇,有关葡萄园,有关根与责任;查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的雨人;安迪在《圣经》中找到救赎之道,越狱成功;有一只叫八公的忠犬,在火车站永远地守望他的主人……   正是这些光与影,充斥了我们年少不朽的光阴,教会我们爱与成长,于是我们心中不再荒凉。   独自在夜里看一些电影,写下断层的文字,走想走的路,拥有一个人的好天气,以及,坚信时间的无尽。

  你拥有过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也经历过狂风骤雨。你不停地收获了一季又一季的风景。你逐渐获得更多的阅历,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时变得坦然。岁月中的起承转合,以及长日的无尽,便造就了我们年少时光中除去了快乐与悲伤外更为复杂的感情。那是光与影的变幻与错位,色彩交织,生生相离。   “四百年后,我穿越时间的瀚海,来伦敦找你”――《惊情四百年》   1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的入侵下陷入一片混乱。阴影笼罩了大地,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更是一种没有硝烟的残酷。尸横遍野,鲜血淋漓。一场场生离死别,国仇家恨,都被还原为最惨烈的姿态,与战争如影随形。   忠诚而勇敢的德古拉伯爵临危受命,带兵出征保护教会。可是上苍总是热衷于开这种玩笑,就像影片中说的那样:“上帝就是这样。他不懂爱,他只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安排众生。”德古拉在胜利之后收获的却是比死亡更令人难过的事实――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伊丽莎白。一个男人,无论他英俊还是丑陋,无论他贫困还是富有,无论在平时他是勇敢还是懦弱,他都必须守护好两样东西:一是脚下的土地,二是身边的女人。他做到了前者,但对于后者他却一败涂地。   既然上帝背叛了他,那么他就选择魔鬼作为他的信仰。   罗马尼亚的古堡,避世的德古拉伯爵,面容沉郁却英俊无比。他离开了光明,日日夜夜徘徊在黑暗的角落,吸食鲜血苟活于世,连去死亡的勇气都已失去。而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和他的她再见。他的思恋并没有因为时间而被磨灭殆尽,反而像是海洋淹没了整个空间。这是他存活的唯一意义。   世上总有些东西,是忘不了的。无论你是人还是魔鬼,无论是否经过了四百年。   四百年后,在巧合中他知道了她的存在,她在伦敦。可真正的伊丽莎白早已在轮回中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转世而来的米娜。米娜不再拥有过去的回忆,她不再认他,她不再爱他,她的身旁早已有了爱她的未婚夫;而他却也变成了凝结了罪恶的吸血鬼,人鬼殊途。   这些都预示着,他们的爱,终将用血与死来作解。   死亡、爱与永恒是多少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议论着的话题。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德古拉伯爵,其实想要的只有那么一点点,只是期待爱,和被爱。世人耽于苦难,皆因执着。可是为了爱的执着,又有何不可呢?追求爱的勇者,为何不能得到嘉奖呢?“因为我知道多一点死亡的血,距离我的爱就会近一些。”德古拉是这样回答的。   我看过许多有关吸血鬼的影视和书籍,这部1992年的老片子的确算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对于人性的诠释很到位,演员阵容也出奇强大,奥德曼的表演实在令人着迷。即使与后面有着皮特和阿汤哥的《夜访吸血鬼》、融合了摇滚风格的《吸血鬼女王》等等相比,依然不失光彩。而“德古拉”伯爵一直也是个不断被塑造的角色,《范海辛》里的德古拉伯爵身为反派角色,被狼人打败。似乎一种元素的兴起,往往会带来类似作品的蜂拥而至。当年Vivi写了血族,写出个撒拉特斯,大家就都开始写血族;《暮光之城》火了,美剧什么《吸血鬼日记》《真爱如血》都被拍了出来,为了迎合观众,剧情被编得越来越离谱;动漫作品中当年的《圣魔之血》也是经典,还有妹子们喜欢的《吸血鬼骑士》中的枢和零也是极其美型的。(仅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合作。)   但对于本片的结局,身为喜欢美满结局的我来说,自然是不够令人满意的。我猜想小说作者布拉姆・斯托克和电影导演一定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否则怎么会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洗礼后还会想出这种结局。死亡便是解脱么?死在最爱的人怀中便是感情得到了升华么?为什么爱与死亡总是相伴而行?而我总是宁愿相信爱是可以超越生死的。   “我的伊丽莎白,感谢你,这400年的孤独,这400年的思念。死亡竟是我最想要的快乐。”   可是我并不想去欣赏这种快乐。我更喜欢的不过是十四阙在《黑白灰姑娘》中那一句“魔鬼还不配成为我的信仰”。   上帝说“我治愈你,因此便伤害你,我宠爱你,因此便惩罚你”,可我不相信宗教,因为宗教在给人带来信仰的同时,本身也不过是镀上了正当理由的残暴,是统治者巩固国家的工具。否则,怎么会有人说,信仰不过是一群人的疯狂?   我只是希望在德古拉赎罪之后,上帝真的能给予他一个世纪,与他的伊丽莎白白头到老。   “做一个自由的女子,   只为自己生活”――《蒙娜丽莎的微笑》   你为了生活在世上不停地奔走,要到达很多地方。在很多时候更像是上天早已为你写好了你的脚本,你似乎拥有了使命,即使是在颠沛流离的路途中,也仍旧怀有自己的目的。因此你不会轻易放弃,有些事情你必须要去完成。   当凯瑟琳・沃森放弃了阳光普照的加利福尼亚,而千里迢迢地前往寒冷的马萨诸塞州,一身风尘仆仆的她怀着毕生的信仰,立志在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利女子学院成为一名杰出的教授,她想改变这里。接受过自由改革思想的她,对于《飘》里面也写到了的,被封建思想紧紧束缚的马萨诸塞州,就像是漫长的暗夜里突然射进的一道温暖的光,想要驱尽黑暗却也害怕被黑暗吞噬。周围压抑的环境,拥有旧式保守观念的学校以及老师家长,一直以来接受着如何顺从男人如何做一名好妻子好母亲教育的女学生,令永远追求自由、只为自己的心而活的凯瑟琳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让她产生了动摇,她终于发现了自己在现实面前有多么不堪一击,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她的梦想,她的追求,她的目的以及使命,为了这些,她要向传统宣战。   沃森小姐的扮演者,那个著名的“大嘴美人”朱莉亚・罗伯茨,她将一切演绎得淋漓尽致。女子瘦削而苍白的面容,棱角分明,在冰天雪地中成为唯一的亮色,无处不散发着迷人而成熟的气息。面对学生的挑战,她机智应对,用她的直率与不拘一格赢得了女孩们的爱戴与尊重;面对学校因循守旧的做法,她勇敢地迎难而上,没有停下自己追求真理的脚步。她曾拥有过很多份爱情,只是为了去寻找一个能真正理解她爱她灵魂的男子,一旦发现对方不是她要寻找的人,她立刻选择离开,绝不拖泥带水。像风一样的女子,这世上没有什么能成为束缚她的理由,没有安定,也无须依靠。   而女学生贝蒂和琼,在沃森小姐的影响下,也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同途却是殊归。琼在最初似乎是被沃森小姐寄托了希望的人,但她最终放弃了大学而选择嫁人。事实上,琼是在保持着清醒头脑的情况下选择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就像是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只要是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便不算是一种妥协。生活中毕竟有失有得,你选择了甲便要放弃乙,哪怕你都想要。而真正能证明自己的,并不是你选择了什么,而是你敢于放弃什么。   而贝蒂的扮演者,因《夜访吸血鬼》永远也长不大的“克劳迪亚”和《蜘蛛侠》中的“玛丽・简”为我们所熟知。她在电影里看起来一直都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遵循父母的意愿,嫁了一个不爱她的男子,婚姻并不幸福却要为了名誉粉饰太平。但最后的峰回路转,使她选择了离婚而奔向大学。人生总是这样跌宕起伏、捉摸不透,但这同时也是生活的魅力所在。我们在追寻生命的路途中上徘徊不定,想要找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迷惑,可以彷徨,可以在误入歧途后再次重获天日,却不能将梦想丢失。   但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角色却是莉薇。红尘戏子,乱花入眼;做出最惊世骇俗的事情,游戏人间,落拓放荡,而被所有人贬低――世人总被表象迷惑,从而便自以为是地下定结论。我所看到的莉薇,拥有一双历经沧桑后却依旧温柔的眼,坚定、明晰如幼童。一身风尘,只是为了掩饰她早已将世事看透的淡然,只是防止自己的嘴角露出对世间的嘲讽。   虽然这部片子曾让影评人与观众难得地团结起来,众口一词大骂“烂片”,但我仍觉得它值得一看。一部片子,只要能够打动人,能让人从中拾取一二,便已经获得成功。   在沃森小姐离开的时候,一缕风都没有留下。好像一切都将恢复如初,却不知这个世界早因她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后女孩骑着单车去送她,对她说着:“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这时,她便是达到了她的目的,完成了她的使命。哪怕她选择了离开,在最后一刻放弃。   正如影片中所说的那样:“轻易放弃的人,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但并非所有的流浪者都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尤其是那些突破传统追求真理的、不僵固受限、不受拘束的人。”有时轻易放弃,比坚持需要更大的勇气,为了自由,为了目的。   只要往后,一切岁月静好,尘埃落定,足矣。   “我把青春耗在暗恋里,还不是   为了和你在一起”――《初恋这件小事》   这是一部几年前就红极一时被很多人追捧的片子,但这次我还是忍不住要提到。   影片的开头便是女主角小水的一段旁白,一段让人不能不去将这部电影看完的旁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人,每次想起他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点心痛,但我们依然愿意把他留在心底。就算今天,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他在做些什么,但至少知道,是他让我了解,什么是初恋这件小事。”   在你青春年少之时,有没有爱过一个人?   有没有像一个傻瓜一样默默地爱过一个人?   如果你有,(别告诉我你没有,我不信)你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故事情节异常简单,完全有落入俗套的嫌疑:典型的“灰姑娘”式的女生小水,爱上学校里的风云人物,人好、学习好、体育好、长得超帅的“极品男主角”阿亮学长。为了这份深埋心底的情愫,为了她爱的那个人,她做尽了各种荒唐事,并努力改变自己,变得强大变得优秀,终达到了能与他的光芒相匹配的程度。但没想到其实阿亮学长也是一直喜欢着她的,即便是如此,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还是错过了。本以为到这里电影就应该结束了,但却还是安上了一个被很多人痛斥的“狗血”的结局:九年后两人各自事业有成,在偶然的机遇中再次相遇,最后走到了一起。就好像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了任何事情,能成为让他们再次分离的理由。可我是很青睐这个结局的,并不完全是出于我更喜欢喜剧的缘故,而是我是真的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倘若你曾有着相似的经历,你一定会希望影片中的他们能有美满的结局。电影之所以能让人感动,是因为它令看它的人产生了共鸣。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觉得这部泰国的校园纯爱片与日韩的相比,要略胜一筹。风格更显得清新自然,许多小细节能在刹那间温暖人心,而不会有那些惊心动魄的惨烈。   电影中有一大看点,便是男主角是由Mario Maurer所饰。他是德泰的混血儿,有着极其英俊的面容。不少朋友都很迷恋他。而我却对Mario没有过多感觉。我喜欢的,仅仅是阿亮学长而已,仅此而已。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令我对阿亮学长这个角色的喜欢,上升到极点。阿亮在走廊上被罚站的场景,夕阳,在风中轻扬的白衬衫,塞着耳麦,少年柔和的侧脸,带着独有的顽皮和狡黠,不觉间便融入在心里。立刻就想起《忽而今夏》里的那个句子:“我喜欢的男生,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面。”无法比拟的美好。哪怕总有一天都已成灰,也要让他在记忆里驻留成最美的瞬间。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而我爱过一个人,爱了整整六年,可是他不知道。这是我一直以来羞于启齿的秘密。装作无所谓却偷偷去瞟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觉得安心,用尽心机找茬和他讲话,藏过他的作业本,故意安排自己和他一起做清洁,在QQ上假装不认识他,绕着圈子从朋友嘴里打探他的消息……这些傻事,我都做过。现在的我虽然知道自己已经释怀,但至少不会再像这样去喜欢一个人了。   相同的事情,我也看着那么多人都做过。我亲爱的女孩小方,她还在念念不忘那个Mr.Z,为他的每一条短信疯狂;朋友G和D,她们都还在为那份感情努力,我也为她们祝福;不知道YY是否忘记了那个她曾熬夜给我讲过的人,忘了最好,不忘也罢。电影毕竟是电影,我们终究不会有阿亮学长和小水一样美好的结局,分别后经过多少年的洗礼,还能再一次相遇,然后义无反顾地在一起。   有许多人会说年少时的感情不是爱情,那又能是什么呢?我恰巧认为只有这时的感情才是最纯净的――相比于将来我们长大成人,谈爱情的同时,还有各种金钱之类的羁绊作为附加条件,现实将作为前提。所以,那种不掺杂质,仅仅是为了爱而爱的感情,更容易夭折。   有人问匪大,为什么她的作品里初恋到最后都没有好结果呢?她只是回答初恋太过美好,太美好的东西,一般不长久。   好吧,既然爱情不能长久,友情总是可以的吧?电影里除了暗恋之外的另一条线,就应该是小水和她的姐妹之间的感情了。姐姐看完这部电影后说:“小水让我唯一羡慕的,就是她能有这么好的朋友。”那些朋友,目睹了她爱情的全程,却依然不放弃她,站在她身后支持她、帮助她、保护她。看到她们一起唱《日期》的那个场景时,我的眼泪就轻易掉了下来。朋友之间也许会因为一些摩擦吵架、分开,但只要彼此之间的那几千万个回忆都还在,就不会不去想念。   其实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一种成长的馈赠,用来补偿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失去的,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故事足以感天动地?   为什么我们总是看着别人的故事,流下自己的泪?   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心里,生于青春,又会死于青春。   也许多年后的某一天,你已白发如雪,身边有和你同样苍老,陪你度过了大半生的老伴,有子孙环绕膝旁。而你早已记不清当年的那个人的模样,甚至记不清那个人的名字,但你一定记得,曾有一个人教会你,初恋不过只是一件小事。   年少是投射在幕布上的光与影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愿意相信那些电影中出现过的场景和那些形形色色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即使时光不断苍凉,那些笑与泪,那些血与肉,那些爱与恨,都能很好地证明他们曾演绎过的一段灿烂的江湖。   就像我始终记得,永远不能拥抱爱人的爱德华,在岁月里露出的苍白侧面;有一个画着烟熏妆的杰克船长,在海上不停地漂泊寻找自由;阿甘一直一直都在认真而努力地奔跑;“西雅图未眠人”通过电台,与合适的女子相遇;乔与凯瑟琳的网恋,关于书店的爱情;有一个不太冷的杀手,每天会买两盒牛奶,擦拭他心爱的植物;V的那一句“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它的人民”;青涩的基努与他的维多利亚偶遇,有关葡萄园,有关根与责任;查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他的雨人;安迪在《圣经》中找到救赎之道,越狱成功;有一只叫八公的忠犬,在火车站永远地守望他的主人……   正是这些光与影,充斥了我们年少不朽的光阴,教会我们爱与成长,于是我们心中不再荒凉。   独自在夜里看一些电影,写下断层的文字,走想走的路,拥有一个人的好天气,以及,坚信时间的无尽。


相关内容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进一步来了解鲁迅对少年闰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6-16节,想一想:闰土向"我"讲了 ...

  • 少年们无尽的夜读后感
  • 貌似在六年级之后,我就在没写过啥子读后感了,花了2天时间把<少年们无尽的夜>看完了,正要放下书,丫头就发短信过来问进度,然后喊我趁热写下读后感.已经很久没写东西了,生疏的文笔,善良的你们一定不会介意的哈! 日记http://www.0s.Net.cn <少年们无尽的夜>是我用 ...

  • 六年级语文上[少年闰土]教案
  • 六年级语文上<少年闰土>教案 17少年闰土教案 六年级组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与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孩子,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 2.师:闰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适时点评.) 3师:我们对闰土有了初步的了解.一说大 ...

  • 少年闰土实录
  •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少年闰土>教学实录与评析 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 郑百苗评析 莫国夫执教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 ...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少年.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优秀
  • <少年闰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 ...

  • [少年闰土]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A篇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 ...

  • [少年闰土]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

  • 少年闰土公开课赛讲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理清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中的四件趣事,深入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的朗 ...

  • 少年闰土教学实录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 生:想 出示闰土图像,师朗诵(深情地: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师:还有吗?生:我觉得他非常的机智 师: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