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谈天[散文欣赏]

在台湾的阳明山,有一副楹联“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夜,一汪清水含月,数尾浮鱼漂至月影之上,如伏案童子在“读月”。上联写出了夜静月洁、水清鱼闲,下联写出了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花的静衬出了鸟的动,也可理解为花在静听鸟谈天。能让花投入的“谈天”该是何等的生动!上下联分别藏有“清”和“静”两字,“清静”是古今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境界,心清静,淡名利。

“读月”和“谈天”两个妙词给台北阳明山添色不少,也让此联的撰写者陈定山先生的名气大增。陈定山,号定山居士,浙江杭州人,于1949年后定居台湾。工诗善画,著书甚丰。“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是他的代表作。

其实,此联并非陈定山先生的原创。在苏州石湖风景区的余庄有一座旧宅院,其主人是清末刺绣名家沈寿和其丈夫书法家余觉。此宅临石湖而筑,举目览湖景,侧耳闻水声。全宅有十余间房屋,还有石岸、长廊、亭台和花园。可谓:山光悦鸟性,水影空人心。此宅院有一幅其主人余觉书写的门联:“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两联相比,仅差一字。余觉题字在清末民初,陈定山撰联在1949年之后。显然台北阳明山楹联源于苏州石湖余庄旧宅门联。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是千古佳对。在相同环境下,想用另外十个字画出相同景,写出相同意,难!想超越更难。不然,凭着陈定山的学识和诗文功底,难道不想尝试一下?照搬,也不行!在进出阳明山的游客中,文人墨客不在少数,加上还有诗词文章水平不低的党国领袖。一旦发现堂堂阳明山庄---党国要员的休闲之地,连楹联也要到大陆苏州乡下旧宅上去搬来,成何体统?颜面何在?即便 陈定山还不至于被枪毙,肯定会被文人相轻的子弹射得体无完肤。改又改不了,照搬又不行,唯有一途可走,少改而不伤筋动骨。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搜肠刮肚,替陈定山先生寻找出把“山静”改成“花静”的理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这一改,如把长袍改成了马褂,如把“蛙声十里出山泉”改成了“山间泉边一只蛙”。“花静”,看似增加了色彩,丰富了画面,其实是减少了色彩,缩小了空间,淡化了意境。如果是“山静”,静的不仅仅是花,还有树,还有草。。。。。。静静地听 “鸟谈天”的不仅仅是花,还有山间万物。鸟的谈天反衬了上谷间的幽静和空旷,就如“蛙声十里出山泉”。用“山静”,无色胜有色,山间有花红、树绿、 草青、石白。。。和齐白石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不画蛙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行文至此,本该写上句号了。但有一事必须交代。“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还不是源头。此对子来自于诗僧八指头陀的“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此诗句写了山间夜景,“鱼嚼月”的动和“鸟眠云”的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好一个万籁俱寂的山林月夜跃然纸上。苏州石湖山水一碧千顷,如世外桃源,令文人雅士向往。北宋词人贺铸、南宋诗人范成大等都在那里筑有宅院,并留有优美的诗词文章。清末书法家余觉把“嚼 月”改成“读月”,把“眠云”改成“谈天”。作为门联,上联写夜晚,“读月”显然比“嚼月”好,更有文人味,更高雅;下联写白天,自然要把“眠云”改为“谈天”,不但增加了光亮和动感,又反衬“静”字, 增加了此联的内涵并给人以更多的想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实此对子的真正源头还应在更远更远。。。。。。

在台湾的阳明山,有一副楹联“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

夜,一汪清水含月,数尾浮鱼漂至月影之上,如伏案童子在“读月”。上联写出了夜静月洁、水清鱼闲,下联写出了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花的静衬出了鸟的动,也可理解为花在静听鸟谈天。能让花投入的“谈天”该是何等的生动!上下联分别藏有“清”和“静”两字,“清静”是古今文人雅士追求的一种境界,心清静,淡名利。

“读月”和“谈天”两个妙词给台北阳明山添色不少,也让此联的撰写者陈定山先生的名气大增。陈定山,号定山居士,浙江杭州人,于1949年后定居台湾。工诗善画,著书甚丰。“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是他的代表作。

其实,此联并非陈定山先生的原创。在苏州石湖风景区的余庄有一座旧宅院,其主人是清末刺绣名家沈寿和其丈夫书法家余觉。此宅临石湖而筑,举目览湖景,侧耳闻水声。全宅有十余间房屋,还有石岸、长廊、亭台和花园。可谓:山光悦鸟性,水影空人心。此宅院有一幅其主人余觉书写的门联:“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两联相比,仅差一字。余觉题字在清末民初,陈定山撰联在1949年之后。显然台北阳明山楹联源于苏州石湖余庄旧宅门联。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是千古佳对。在相同环境下,想用另外十个字画出相同景,写出相同意,难!想超越更难。不然,凭着陈定山的学识和诗文功底,难道不想尝试一下?照搬,也不行!在进出阳明山的游客中,文人墨客不在少数,加上还有诗词文章水平不低的党国领袖。一旦发现堂堂阳明山庄---党国要员的休闲之地,连楹联也要到大陆苏州乡下旧宅上去搬来,成何体统?颜面何在?即便 陈定山还不至于被枪毙,肯定会被文人相轻的子弹射得体无完肤。改又改不了,照搬又不行,唯有一途可走,少改而不伤筋动骨。笔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搜肠刮肚,替陈定山先生寻找出把“山静”改成“花静”的理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这一改,如把长袍改成了马褂,如把“蛙声十里出山泉”改成了“山间泉边一只蛙”。“花静”,看似增加了色彩,丰富了画面,其实是减少了色彩,缩小了空间,淡化了意境。如果是“山静”,静的不仅仅是花,还有树,还有草。。。。。。静静地听 “鸟谈天”的不仅仅是花,还有山间万物。鸟的谈天反衬了上谷间的幽静和空旷,就如“蛙声十里出山泉”。用“山静”,无色胜有色,山间有花红、树绿、 草青、石白。。。和齐白石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中不画蛙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行文至此,本该写上句号了。但有一事必须交代。“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还不是源头。此对子来自于诗僧八指头陀的“水清鱼嚼月,山静鸟眠云。”此诗句写了山间夜景,“鱼嚼月”的动和“鸟眠云”的静,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好一个万籁俱寂的山林月夜跃然纸上。苏州石湖山水一碧千顷,如世外桃源,令文人雅士向往。北宋词人贺铸、南宋诗人范成大等都在那里筑有宅院,并留有优美的诗词文章。清末书法家余觉把“嚼 月”改成“读月”,把“眠云”改成“谈天”。作为门联,上联写夜晚,“读月”显然比“嚼月”好,更有文人味,更高雅;下联写白天,自然要把“眠云”改为“谈天”,不但增加了光亮和动感,又反衬“静”字, 增加了此联的内涵并给人以更多的想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实此对子的真正源头还应在更远更远。。。。。。


相关内容

  •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说教材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 ...

  •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大地的眼睛"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对 ...

  • 江南的冬景1
  • <江南的冬景>教案 郁达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 ...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说明
  • 教学设计说明 散文是人类面对大自然,面对人生,细腻.真挚的感情流露,往往是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析理融为一体,看似轻松.随意.信手拈来,实是人类对生活领悟的一种浓缩.所以说"诗歌如跳舞,散文如散步." 本单元是现代散文单元<生命的芦笛>,收录了一组写人叙事的 ...

  • 江南的冬景(教案)
  • 江南的冬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 [教学方法] 文本研 ...

  • 优美散文诗
  • 范文大全 | 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中心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考试辅导 | 诗词鉴赏 | 国学 | 散文 | 实用工具 | 高校 | 手机/风景图片 | 手抄/黑板报 | 美食菜谱 唐前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鉴赏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李白诗词鉴赏 | 李清照诗词鉴赏 | 现代诗 ...

  •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散文欣赏]
  •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诸葛玉儿 前记: 有人说酒能使人意气风发,勇往直前:有人说酒能令人含悲怀忧,伤彻心肝:也有人说酒色相近,伤风败俗,莫此为甚:更有人说酒是穿肠毒药,冷酒伤肝,热酒伤肺,瘾君子接曰:"不饮伤心".我说:"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内在滋味, ...

  • 那年夏天,我们毕业了[散文欣赏]
  • "毕业了",又一批毕业了,又是一个用语言说不清楚思绪感觉的毕业季来了. 四年,对我们这些老毕业生来说,又一个大学时间的跨度,而在这个跨度里,我所面对的一切事情从08年那个日光盈盈并带着焦灼的夏天开始,就真正与学生时期的一切挥手望别了. 那年夏天,我们毕业了. 就在2008年,百果 ...

  •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题
  • 寻根小说 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