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晋级理论考试题

教师职称晋级理论考试题集锦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概念)的教学。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的动词。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9、“用数学”的含义是(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学习结果 )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答: 其一是基础性: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其二是层次性: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三是发展性: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注解。其四是开放性: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收。 五、案例分析。

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 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 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分析要点: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第一部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4:数学教学活动,教师

1

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新课程内容与传统内容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删去部分难度较大和比较陈旧的内容。6:“组织者”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7:“引导者”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8:“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9: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可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高质量的数学自主学习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自学。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1:什么是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2: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核问题(任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互相适应,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2)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3)合作学习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4)要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3:在课堂内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将以下三种方法作为突破口(1)揭示知识背景(2)创设问题情境(3)暴露思维过程

14:数学探究主要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填空: 1、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_和普通高中教育. 2、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 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8.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 四.简答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数学的价值;(3)数

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案例分析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 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

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5、[案例]"坐下"三例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

2

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9、[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来源:百考试题网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0、[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

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和情绪的影响。 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化、多维化。 注意交替使用。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 课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思维品质。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 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3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育原则。 5、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说明 能力较强。( ) 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 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① 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 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四、历年 二、选择题: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 ).(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 B.(2)(4)C.(1)(3) 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教育家提倡并恪守的信条。( ) A.叶圣陶B.徐特立C.鲁迅D.陶行知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4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2、调控。3、反思。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1、关注学生的潜能。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5、关注“违规事件”。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

5

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十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二、多项选择题 6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三级课程体系,试行A.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

62.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价值观6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和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6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哪些作用实现的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65.我国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B.普遍性C.基础性

D.强制性 66.学生思想品德是由哪些基表的C.《普通教育学》30.“学而时习之”、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本要素构成的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温故而知新”这体现了教学活动应遵循(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67.教育对生产A.巩固性原则 31.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有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C.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8.近年来,在的问题,这是C.发现教学法特点。 32.“不象。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D.启发性原则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 B.小班3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教学D.小组合作教学69.以语言为主的识,主要是通过学习 实现的。B.间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B.谈话法 C.讨论接经验3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A.民主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57、心理学科的法 70.一个良好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平等关系 3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 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D.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58、需要的种类:B.一定的组织机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别差异性36.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 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59、7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72.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即三个面向。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C.面向未来73.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74.一堂好课的标准主要有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 D.气氛热烈75.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能力B.气质C.性格 76.为了研究方便,通常把心理过程划分为A.认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77.思维的基本形式有A.概念 B.判断 D.推理 78.按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A.激情C.心境D.应激79.根据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克关于气质以体液来划分,可以将气质划分为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80.“手舞足蹈,摩拳擦掌”是属于A.肢体表情C.激情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A榜样示范 15.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C情境教学法16.“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观点的提出者是B.杜威 17.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是 A.孔子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C.培养学生能力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C.小组活动21.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B.职业道德22.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则的是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2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教育2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导作用 25.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2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2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演示法2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D.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发

37.“总是等到考试时才知道该念的功课没有念”,说明了学生意志的C.自觉性差。38.当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是 想象。C.再造3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D.陶冶法 40.一个人在觉察到他人情感后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 D.移情41.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上,想不出来的问题叫 B 性遗忘。 B.永久42.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 B 规律。B.先快后慢43.教师在黑板上用红笔标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知觉的B.选择性4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了心理是D.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45.学生背诵课文是 B.再现46.有经验的教师穿了新衣服总是提前到班级里亮相,这是考虑到刺激物的 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新异性 4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反映了下列哪一个动机冲突 A.双趋冲突48.工程师进行建筑蓝图设计,主要运用D.创造想象49.贝多芬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遭遇里百折不挠”,这句话主要说明人要有意志的D.坚持性 50.我们在头脑里把槐树分解为根、茎、叶、花来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是A.分析51.上课时有的学生边听课边搞小动作,这属于 B.注意的分散52.当你中途离开密闭的多媒体教室时,在室外强光照射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C.明适应5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54.老师提出“砖头有何用途”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的过程,属于C.发散思维5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反映了知觉的 C.理解性 56.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的 发展。A.创造性 57.智力的核心是 D.思维能力58.王小明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的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D.理智感59.穿竖条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A.错觉 60.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们的 特点。D.性格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教师职称晋级理论考试题集锦

一、单项选择选择题。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概念)的教学。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的动词。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8、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9、“用数学”的含义是(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二、填空题

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学习结果 )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1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1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简答题。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

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3、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四、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答: 其一是基础性: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其二是层次性: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三是发展性: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注解。其四是开放性: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收。 五、案例分析。

请分析如下案例: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 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对于各种解法的优 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分析要点: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第一部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目的应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3: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4:数学教学活动,教师

1

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5:新课程内容与传统内容比较,《数学课程标准》增加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删去部分难度较大和比较陈旧的内容。6:“组织者”包括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7:“引导者”包括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进经验,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深度探索,思想碰撞等。8:“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9:自主学习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可理解为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不同于教师为学生做主的学习。高质量的数学自主学习不完全等同于学生自学。10: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1:什么是探究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2: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核问题(任意),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手段,学习方式与所学内容互相适应,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合作学习的方式。(2)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3)合作学习应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4)要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13:在课堂内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索学习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将以下三种方法作为突破口(1)揭示知识背景(2)创设问题情境(3)暴露思维过程

14:数学探究主要指在学习某个数学知识时,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填空: 1、新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_和普通高中教育. 2、课程改革将改变以往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 现状,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内容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8.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民主,成为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合作者. 四.简答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2)数学的价值;(3)数

学学习内容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 案例分析 1、[案例]"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残忍。"

一个青年教师在进行公开课《伊犁草原漫记》教学时,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写秋天猎人猎熊的果敢,但一名学生没有按要求归纳猎人果敢的特点,而是说猎人残忍,同时指出猎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原本课文中这一段是歌颂猎人的,学生却痛斥猎人的猎熊行为,这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可喜的是,这位教师并不因为学生当着听课教师的面提出不同的观点而气恼或逃避,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最后全班学生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出发,推翻了课文的观点。

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当学生的观点与课本、教师有不同之处时,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让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或辨别,达到意见的统一,或者并不统一意见,留着悬念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这样的教学方式打破了惟课本是准、惟教参是准的传统教学观念,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行为的转变。

3、[案例]"黄山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山小记》这一课时,学生对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产生了质疑:"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这位教师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学生争议未果的情况下,留下问题(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去查询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问题:这种家庭作业布置,体现了新课程的哪些理念?

[参考答案]改变了传统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把问题留给了学生,能够促进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形成。

4、[案例]"老师,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一位一年级的教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1)请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动物的表现吗?回家叫爸爸妈妈告诉你。第二天,学生就围住她汇报作业的情况。到后来,孩子们说:"老师您 再给我们布置新的作业吧!" 问题:请分析一下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我们按课改的理念和要求,重

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并赋予作业新的意义和价值,充分体现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5、[案例]"坐下"三例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2、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3、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题:就三位老师不同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语,甚至讽刺挖苦。第三种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将使师生互动流于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 7、[案例]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教具-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请你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问题:假如你是这位老师,你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参考答案]:老师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对待和处理的问题。对待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应该是善待错误而不是放纵错误,并通过教学机智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打破课前的预定目标,促使具有鲜活的个性的探究发现在课堂中创造生成。如前面例举的那位老师,当发现这个"天平"称一支粉笔会相差10倍的错误问题时,假若以此来创设问题情境,把"怪球"踢给学生,则能迅速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亲身经历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就不仅会发现问题的拆下天平的胶垫,还能通过亲自观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等感知和体验,从而获得认识天平、使用天平的经验。 8、[案例]一次公开课过后,我把课堂上用过的精美卡片作为奖励发给同学们,然后对他们课堂上踊跃的表现给予表扬。从这以后,我渐渐发现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

2

振铭同学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母亲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的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询问,我才知道,我奖励给同学们的卡片中仅有一张是最大的,在我按顺序发的时候,恰好这张被宋振铭得到了,他回家后对母亲说:"老师可能觉得我这节课表现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张送给我"。现在这张卡片还贴在他的床头,谁都不准碰。他说那是"特殊的礼物"。这位老师一次无意中的举动,却造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请你就此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话语,一次赞美的微笑,都会为孩子的生命注入无穷的动力,甚至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丽的"误会",改变了孩子的学习态度,这份"特殊的礼物"在孩子的美好心灵里是一份至高的荣誉,这份荣誉也将一直激励着他,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这种新的评价倾注了更多的情感 与人文色彩。这样一种发自内心的评价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9、[案例]老师,让我们自己来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来源:百考试题网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而不应该用条条框框的模式去束缚学生的创造力,更不应该让孩子按教师的思维、想法去行事。要让孩子自己去行动,作一个智能人,开发潜能,追求独特。

10、[案例]某校几名同学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及其调控"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小组在确定了要访谈的报社主编以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课外活动时,课题小组的成员兴高采烈的去采访那位相当有成就的诗人主编。可是,当同学们来到报社传达室,门卫却认为他们是"瞎捣乱",拒之门外。最后,同学们只好败兴而归,非常委屈的说:"白跑了一趟!门卫不让进,说瞎捣乱。"问题:作为老师的你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去解决呢?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面对学生们的"碰壁",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励学生使学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导学生重新修改采访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如果学

生只是单纯的假设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时,作为教师还要让学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胜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时,还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反思、去体味,才能让他们从失败中崛起,从挫折中起飞.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的第8次课程改革。其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2001年6月,制订了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个学科计49种教科书); (2)试点实验阶段(2001年9月,38个实验区,高中2003年秋进入);(3)全面推广阶段(2004年与2005年全面展开)。

8、新课程从“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的首席”。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和情绪的影响。 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与互惠性。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9、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作学习、探究学习。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纯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10、新课程的评价体系,要求既关注结果,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更重视过程的评价,要以促进发展为核心,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励等功能。要求评价内容标准要体现多样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化、多维化。 注意交替使用。 11、新课程在管理政策上:(1)构建“ 课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程”的管理框架(国家、地方、学校)。 思维品质。 2、新课程的特点可归纳为六个创新之处:(1)课程目标的创新,每门学科的目标至少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课程结构的创新,强调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标准的创新,用课程标准取代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教学的创新,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关注体验性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5)课程评价的创新,提出了发展性的评价观,侧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教师的成长。(6)课程管理的创新,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管理。

3、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4、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1)倡导全人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倾向。(2)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3)体现新时代的价值观。新课程的基本价值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的内容选择:淡化“双基”,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变目前课程内容繁、难、多、旧的现象。新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低年级综合,高年级分科)、均衡性(多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及学生自身生活密切联系的科目)、选择性(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三个原则。

6、新课程的结构有了调整:(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课程设置应体现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2)逐步走向课程综合化。一是学科领域的综合化;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3)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10%一12%的课时量给予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并行的类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 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2)开辟“自*F而上”的课程管理渠道。提倡一种以“自上而下”为主、以“自下而上”为辅助的课程管理方式。(3)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 12、教师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设计者、创造者。13、新课程突出学习方式的变革,切实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1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16、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7、新课程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18、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理解、双向。建立的途径——师生间的双向交流。19、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20、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2l、教学活动设计要求:(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有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与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22、传统的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主流的,其设计思想主要是以行为主义作为基础的。23、研究性是一种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24、研究性学习:问题为载体、探究为核心、综合为特征。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3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育原则。 5、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说明 能力较强。( ) 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 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起主导作用。(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① 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 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四、历年 二、选择题: 1、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为重点( ).(1)创造能力(2)创新精神(3)道德素质(4)实践能力 A.(1)(2) B.(2)(4)C.(1)(3) D.(3)(4) 2、我国古代《论语》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国——教育家提倡并恪守的信条。( ) A.叶圣陶B.徐特立C.鲁迅D.陶行知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需要B.社交与尊重需要 C.求知与审美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4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

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2、调控。3、反思。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

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1、关注学生的潜能。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5、关注“违规事件”。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

5

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十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二、多项选择题 6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建立新的三级课程体系,试行A.国家课程C.地方课程D.学校课程

62.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是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价值观63.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 和 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创新精神 D.实践能力6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哪些作用实现的A.导向作用 B.激励作用C.评价作用65.我国义务教育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B.普遍性C.基础性

D.强制性 66.学生思想品德是由哪些基表的C.《普通教育学》30.“学而时习之”、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本要素构成的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温故而知新”这体现了教学活动应遵循(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67.教育对生产A.巩固性原则 31.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力的促进作用主要有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现,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他们自己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C.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68.近年来,在的问题,这是C.发现教学法特点。 32.“不象。5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D.启发性原则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组织形式,主要有A.分层教学 B.小班3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教学D.小组合作教学69.以语言为主的识,主要是通过学习 实现的。B.间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B.谈话法 C.讨论接经验34.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A.民主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57、心理学科的法 70.一个良好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特平等关系 3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征A.明确的共同目标 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D.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58、需要的种类:B.一定的组织机构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别差异性36.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则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 A.想象 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59、7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72.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即三个面向。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C.面向未来73.教师的劳动特点主要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 74.一堂好课的标准主要有A.目标明确B.内容正确C.方法得当 D.气氛热烈75.个性心理特征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能力B.气质C.性格 76.为了研究方便,通常把心理过程划分为A.认识过程C.情感过程D.意志过程77.思维的基本形式有A.概念 B.判断 D.推理 78.按情感发生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等特性,可以把情感分为A.激情C.心境D.应激79.根据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克关于气质以体液来划分,可以将气质划分为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80.“手舞足蹈,摩拳擦掌”是属于A.肢体表情C.激情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A榜样示范 15.在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这种方法是C情境教学法16.“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等观点的提出者是B.杜威 17.主张“有教无类”,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的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是 A.孔子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主要说明教学中教师应注重C.培养学生能力20.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C.小组活动21.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B.职业道德22.下列观念中不符合德育原则的是 C.“有比较,才有鉴别”,故教师在教育时可以使用反面教材23.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B.教育2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导作用 25.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26.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27.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演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演示法2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D.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9.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发

37.“总是等到考试时才知道该念的功课没有念”,说明了学生意志的C.自觉性差。38.当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祝福》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形象是 想象。C.再造39.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D.陶冶法 40.一个人在觉察到他人情感后自己也体验到与之相同的情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 D.移情41.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上,想不出来的问题叫 B 性遗忘。 B.永久42.学习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主要是根据遗忘过程的 B 规律。B.先快后慢43.教师在黑板上用红笔标示重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是利用知觉的B.选择性4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了心理是D.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45.学生背诵课文是 B.再现46.有经验的教师穿了新衣服总是提前到班级里亮相,这是考虑到刺激物的 会引起学生的注意。D.新异性 4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反映了下列哪一个动机冲突 A.双趋冲突48.工程师进行建筑蓝图设计,主要运用D.创造想象49.贝多芬说“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遭遇里百折不挠”,这句话主要说明人要有意志的D.坚持性 50.我们在头脑里把槐树分解为根、茎、叶、花来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是A.分析51.上课时有的学生边听课边搞小动作,这属于 B.注意的分散52.当你中途离开密闭的多媒体教室时,在室外强光照射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楚,这是因为感觉有 的特性。C.明适应53.“知之深,爱之切”说明A.认识是情感的基础 54.老师提出“砖头有何用途”时,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的过程,属于C.发散思维5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反映了知觉的 C.理解性 56.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的 发展。A.创造性 57.智力的核心是 D.思维能力58.王小明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的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D.理智感59.穿竖条衣服的人显得苗条,穿横条衣服的人显得胖些,这是A.错觉 60.诸如正直、慷慨或懒惰、吝啬这些个性品质都表示人们的 特点。D.性格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6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6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 6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7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7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7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7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7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7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7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7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


相关内容

  • 中小学教师职称晋级书面答辩试卷
  •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 ( B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共鸣 2.在下列教师行为中 ...

  • 职称是什么???
  • 职称是什么? 一个落后于时代的制度,一片滋生腐败的土壤,是血,是泪,是不堪回首,是切肤之痛!一位教师悲愤写道: 职称是什么???? 职称是诚实人的一道墙,职称是敬业人的坠心石. 职称是有权人的专利品,职称是奸诈人的投机路. 职称是官老爷的权力术,职称是苦干人的朽木桥. 职称是和谐社会扰乱者,职称是公 ...

  • 外国怎么评职称
  • 韩国:用考试抵制腐败 韩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职称评定考试,不同的行业,职称和晋级方式不尽相同.韩国评职称主要有考试升职和审查升职两种. 以公务员为例,韩国的一般公务员分9个级别.从8级公务员升到7级需要工作7.6年,从7级到6级需要9.6年,从6级升到5级需要9.1年.对大多数从9级起步的公务员来说,光 ...

  • 小学教师职称晋级述职报告[1]
  • 述 职 报 告 坪阳中学 欧红良 我叫欧红良,男,今年37岁.是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1998年参加教育工作到现在已经有14个春秋了.任现职后一直扎根农村,站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任职以来从未因辛苦.无味而动摇心中的信念,总以满腔热情投入每天的工作之中.我从不高呼冠冕堂皇的口号,只求不 ...

  • 助理工程师资料
  • 模具(注塑)设计师职业标准 模具(注塑)设计师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模具(注塑)设计师 1.2职业定义 从事塑料注射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在模具设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缩短模具设计周期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级塑 ...

  • 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述职报告
  • 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述职报告 20XX 年度 小学教师晋级职称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职评领导: 我叫石娥,女,出生于19XX 年7月,本人于20XX 年7月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班,取得了本科文凭,同年9月应聘到温泉第二中心小学任教.至今,一直在温泉第二中心小学从事班主任工作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20X ...

  • 高级项目管理师方向
  • 高级项目管理师方向 时间:2011-9-3 20:34:52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查看:106 评论:0 内容摘要: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由国家认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是求职,加薪,晋级的权威凭证,退休后可享受国家高层次人才补贴!对于今后报考公务员和军队士官都有帮助!中国项目 ...

  • 人事劳动(组织部门)系统个人工作总结
  •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x精神,全面xxx的第一年。地区人事局作为行署负责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干部群众的"桥梁"、"窗口"职能部门,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的大局,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才资源开发、推荐毕业生就业、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 ...

  • XX年工作总结(人事劳动局)
  • 地区人事局作为行署负责人才资源开发、服务干部群众的“桥梁”、“窗口”职能部门,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的大局,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才资源开发、推荐毕业生就业、公务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主线,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较好地履 ...

  • 大连市中级职称晋级流程
  • 中级职称晋级办法 一.中级职称专业分类 土木建筑.土建结构.土建监理.土木工程.岩石工程.岩土.土岩方.风景园林.园艺.园林.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绿化.古建筑园林.工民建.工民建安装.建筑.建筑管理.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建筑施工.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建筑监理.装修装饰.装饰.测量.工程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