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学习目标:

1. 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重点)

2.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 理解文章的大意。(难点)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查字典,读准书中加点字的拼音。(语言积累本)

2. 标自然段,熟读课文三遍。

二.导入

1.作家·作品

本文是一篇语录。关于作家作品,见注①

附: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

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灯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

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管,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

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

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贵族统治,提

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和《大

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共20篇,

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子人们当作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

录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

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导语

本课截录的十则语录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学习本

文除了要诵读、背诵、默写、翻译外,还有理解每则语录的写的哪方面的内容,并用于

生活。能完成理解性默写。

三.正课

1.标则,正音 2.自由诵读。 3.串译1-4则。

四.作业:抄原文一遍,诵读至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四则课文,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翻译后六则课文。

二.正课

1.检杳朗读背诵情况。

2.串译5-10节。完成练习一

3.本文所选十则语录,有的谈求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思想品德修

养),分析各则属于哪方面?(见书水笔记录)

三.小结

这十则语录,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子人们当作格言而奉行,

各位同学可以把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集录在摘抄本上。

四.作业:练习二 (语言运用本)

附:《《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

(1)写学习态度的有A。在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常常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时它也是一个成语。

B.论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学习方法的有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现复习的要求,有创新才会有 所新收获。这样的人才可以当老师。

B学则殆。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人们也常说:“取人之长,补

己之短。”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意思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同。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

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人们也常常引用此诗句。

(4)《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6)郑兴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论语》十则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古代治学者是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他们讲究“日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8)人们常常教育晚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通常会引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来进行说教。

(9)面对着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表现出君子的操守,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修养。人们对这类人往往用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给予高度的赞扬。

(10)“以诚信为本”历来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

曾参每天在反躬自省时,总会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当别人不了解自已甚至误解自已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教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

学习目标:

1. 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重点)

2. 学习古人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3. 理解文章的大意。(难点)

学习课时:二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 查字典,读准书中加点字的拼音。(语言积累本)

2. 标自然段,熟读课文三遍。

二.导入

1.作家·作品

本文是一篇语录。关于作家作品,见注①

附:孔子及《论语》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

仲尼。鲁国(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灯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

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管,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整

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

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贵族统治,提

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的书。《论语》和《大

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必读书。《论语》共20篇,

492章,内容涉及很广:哲学、政治、教育、文学、艺术乃至立身处世之道等。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子人们当作格言而奉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用语录体记

录的古籍。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依据,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有很深广

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导语

本课截录的十则语录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学习本

文除了要诵读、背诵、默写、翻译外,还有理解每则语录的写的哪方面的内容,并用于

生活。能完成理解性默写。

三.正课

1.标则,正音 2.自由诵读。 3.串译1-4则。

四.作业:抄原文一遍,诵读至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四则课文,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翻译后六则课文。

二.正课

1.检杳朗读背诵情况。

2.串译5-10节。完成练习一

3.本文所选十则语录,有的谈求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思想品德修

养),分析各则属于哪方面?(见书水笔记录)

三.小结

这十则语录,文字简短,精练质朴,含义很深,不少句子被子人们当作格言而奉行,

各位同学可以把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集录在摘抄本上。

四.作业:练习二 (语言运用本)

附:《《论语》十则 理解性默写

(1)写学习态度的有A。在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或随时以周围的人为鉴的意思,我们常常引用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时它也是一个成语。

B.论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写学习方法的有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表现复习的要求,有创新才会有 所新收获。这样的人才可以当老师。

B学则殆。

(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人们也常说:“取人之长,补

己之短。”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其意思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同。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

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人们也常常引用此诗句。

(4)《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6)郑兴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论语》十则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古代治学者是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他们讲究“日三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8)人们常常教育晚辈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通常会引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来进行说教。

(9)面对着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表现出君子的操守,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修养。人们对这类人往往用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给予高度的赞扬。

(10)“以诚信为本”历来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

曾参每天在反躬自省时,总会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11)当别人不了解自已甚至误解自已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日月明]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日月明>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11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10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9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教案8 人教版 ...

  • [视频课件]初中各学科教案课件大全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
  •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50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3人.班级学生两极分化明显,优秀的学生语文能力强:习作能力强,热爱阅读,书写也美观,如陈冶可.黄钿钿.吴若琪--但是学困生阵容不容忽视,一类是屡考屡不及格的,如金日成.黄苏淇.刘启静(刘启静与金日成 ...

  •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论语十二章导学案(人教版)
  • 1 0.<论语>十二章导学案及答案(第一课时)_八_年级 学科 语文 班级 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先自主学习再进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 ...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
  • 简单的精彩--<孔子拜师>教学案例一人教一年级上册 人教一年级下册 人教二年级上册 人教二年级下册 人教三年级上册 人教三年级下册 人教四年级上册 人教四年级下册 人教五年级上册 人教五年级下册 人教六年级上册 人教六年级下册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首页| 苏教教案 | 人教教案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
  •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要求背诵的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鸡>唐寅 (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三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案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 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