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调查性报道的呈现方式

  【摘 要】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国内很多媒体所做的调查性报道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但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专版里的调查性报道却受到好评。笔者通过对其2012年的310篇调查性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如何较好地呈现调查性报道。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 《中国青年报》 特别报道   我们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随时随地接触着繁多的信息。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的各种事情,却苦于难以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而调查性报道正好满足人们的愿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   本文选取了《中国青年报》之“特别报道”版面里的调查性报道,以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这一年共310篇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题、报道方式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呈现调查性报道,以期取其精华,留下思考,为其他纸质媒体调查性报道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选题:紧扣当下热点,反映现实问题   调查性报道要做得好,选题是第一关。“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涉及的选题范围很广,但基本都是经济、生活等方面普通百姓非常关切的社会问题。分析2012年的报道,可以发现出现数量最多的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中高考等大型考试、官员受贿以及诈骗这些选题。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报道最多的选题都是反映社会问题的题材,且又是当下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选题切在实处,所以能够得到读者认可,读者愿意去阅读,渴望借记者的视野去了解事件详情。   二、结构:文图相配,陈述条理得当   “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结构上主要由新闻图片、事件回顾、正文、专家态度这四部分组成。之所以这些报道叙述详尽又不乏味,在于结构上这四部分的合理有效组合。   1、多采用本报记者现场拍摄的图片   为了适应快餐时代的阅读习惯,新闻图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对2012年的“特别报道”版里的调查性报道进行分析,一共310篇的调查性报道,有176幅新闻图片,图片覆盖率达到57%,甚至有的一篇报道中就配以两三幅图片。这176幅新闻图片的来源又可以分成三种:本报记者现场拍摄,事件当事人或相关人提供,网络、其他报纸截图或者CFP供图。而其中本报记者在现场拍摄的图片达到87幅,占总图片的5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是由本报记者提供。   调查性报道中采用本报记者现场拍摄的新闻图片有三个好处:一方面,可以证明该报道是到实地进行采访调查才获得。调查性报道比一般的报道更为复杂,绝不是拍着脑袋就能得到的,只有亲临现场、直接观察得到的材料才有说服力。现场新闻图片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高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印证了这是独立的媒体调查,是媒体自己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第三,使用本报记者自己的新闻图片,能与文章更好地融合,相得益彰,把记者在当时看到的情况生动地传达出来。   2、开篇概述事件并表明调查意图   调查性报道并不像一般新闻报道,以告知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目的,它所关注的是被掩盖或者被遗忘的东西。揭露需要挖掘,因而它不停留在五W上,而更关注背后的真相。再加上版面有限,所以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不需要花费太多语言,记者在开头用200字左右说明大致情况即可。但也别小看这区区200字,虽短小但却不能少,这是调查的由头,介绍给读者一方面使得不知道情况的人有了大致了解,不至于看报道一头雾水,另一方面即便是已知道的读者,也可重新加深印象。   不仅如此,更有特色的是“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在简要概括事件后,常常用几十字直接点明此次记者调查的对象、地点及目的。如2012年2月1日《谁是镉污染“元凶”》的报道,在230字的事件概述后,有这样一段话“造成污染事件的真相是否就此揭开?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河池市,为何会屡屡发生恶性污染事件?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连日来在河池进行了调查。”这样的叙述,直接揭示调查的意图,使得报道的重点立刻突出,一目了然。   3、文章采取化整为零的报道方式   报纸上一般的报道500字左右,而调查性报道由于揭露深层篇幅普遍较长,再加上调查性报道比较严肃,读起来相对枯燥。但身处这个快速阅读时代,读者的精力、时间有限,难以有耐力去阅读一篇过长的报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常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在一个版面上将一篇过长的报道拆分开来,分成两三个报道。   这样的拆分并不是随意的,也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拆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根据不同的利益体来分,把事件中不同利益体的不同观点、理解分开呈现,此篇着重陈述甲方观点,彼篇着重展现乙方理解。这样的做法使得各方说法不杂糅在一起,对于问题的碰撞更加明显直观。另一种是将宏大现实、政策等和具体地方、具体事件分开。如2012年3月9日的“特别报道”之关于全国异地高考的报道,一篇是《全国异地高考即将破冰》,宏观讲述异地高考政策以及各方利益抗衡,而同版面《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和《“上小学中学都没问题,但就是不能参加高考”》这两篇报道则落到具体情况,展现上海、深圳这两个城市异地高考的问题。   4、选择本领域的多个专家进行解读   “特别报道”里的很多调查性报道将专家解读单独作为一个小报道,这种报道被《中国青年报》称作“专家态度”。专家从专业角度出发看待事件,相比之下能更深刻、更有针对性、更能抓住重点,因而请专家来解读事件成为报道的惯用手法。但值得肯定的是,“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所采访的不是为人诟病的“万金油专家”,而是根据每一篇报道的特定内容选择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并且尽可能采访多个专家。   如其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的争议问题采访的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农民工之死引发社会救助问题采访的是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和救助管理站领导;官员受贿审判采访的是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和制度反腐专家。   使用专家解读是希望带来最专业、最准确的理解,以便更加深刻剖析问题。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才能带来真正有价值的解读,否则类似“万金油专家”那样不仅不能带来有价值的解析,甚至会弄出啼笑皆非的局面。   三、写作方面:真实、客观、平衡、深刻   调查性报道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在写作方面存在失衡、不客观等问题。而“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基本做到真实、客观、平衡、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信源收集、验证信息   调查性报道记者的责任是针对事件各方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和详尽的分析研究,把事件或问题尽量完整真实、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受众。为了防止片面与孤证,对一些重要问题的事实要有多源印证,即有两个以上的人或证据证明发生某件事和某个问题。调查一个问题,能够印证的源头越多,就越有说服力与震撼感,报道内容就越丰富。①“特别报道”中的调查性报道就特别注意采用多信源,如2012年12月3日《十万助听器捐赠风波》的报道中,信源就包括:核心当事人捐赠者魏基成、反对者中国聋人协会听障及家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洪浩猛、这批助听器的制造商吴志贤、美国听力学博士连孟如……,信源采访多达8人以上。只有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才会最大限度地接近事件本貌。   2、态度公正、注重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要求记者调查客观、中立,不介入个人感情,在同一事件中,应该尽可能保证让冲突的双方包括中立人士有同等倾诉或辩解的机会,把事件各方的话语、态度都客观地表达出来。许多引起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最初的报道中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首先发出声音的一方或是弱势群体的发言常常占据新闻报道的主体,而本着先入为主和偏向弱者的心理,受众也更愿意相信这一方的叙述,而对事件形成一定的判断。因此在调查性报道中,对“被指责方”的采访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此前的公众舆论往往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这一方,并已经对事件有了主观的定论。②而“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很好地把握了平衡原则,不仅在形式上做到兼顾对各方当事人的采访和叙述,尤其注意让“被指责方”发声,记者没有注入自己主观意图,语言中立客观。   3、采用跟踪报道,关注后续情况   所谓追踪报道,就是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对一宗新闻事件连续不断地跟踪报道,报道事态的最新进展,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呈现在动态中。   调查性报道也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做到有始有终, 就要注重对事件的追踪和反馈。一方面,受众希望了解新闻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报道后的反响; 另一方面,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要给调查和批评的对象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当然, 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报道之后, 都能有一个满意的解决, 这就更需要进一步的追踪和监督。注重追踪和反馈,既能有效地吸引受众持续的关注和收视,也是对受众和调查对象的负责。③“特别报道”里的很多调查性报道,尤其是涉及考试公正、土地纠纷、经济诈骗等这些敏感选题,利用追踪报道,透露事件曝光后的后续情况,可以尽量避免烂尾新闻的出现。   4、补充相关知识,给予生活指导   “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不仅仅停留在调查事件,而且会根据这个事件联系到其他类似事件,最终对此类事件所涉及的相关政策法律进行解读,这种“知识”的补习引申了事件,深化了主题,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能够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参考文献   ①陈道龙,《当采访遇到阻力——谈调查性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与写作》,2009(4)   ②胡小纯、程颖,《浅谈调查性报道的“失衡”现象》[J].《新闻世界》,2012(7)   ③孔令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电视》,2001(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摘 要】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是一种以揭示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这种报道通常篇幅长、份量重,因而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国内很多媒体所做的调查性报道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但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专版里的调查性报道却受到好评。笔者通过对其2012年的310篇调查性报道进行分析,了解其是如何较好地呈现调查性报道。   【关键词】调查性报道 《中国青年报》 特别报道   我们身处在信息爆炸时代,随时随地接触着繁多的信息。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的各种事情,却苦于难以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而调查性报道正好满足人们的愿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   本文选取了《中国青年报》之“特别报道”版面里的调查性报道,以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这一年共310篇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题、报道方式和写作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它是如何呈现调查性报道,以期取其精华,留下思考,为其他纸质媒体调查性报道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选题:紧扣当下热点,反映现实问题   调查性报道要做得好,选题是第一关。“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涉及的选题范围很广,但基本都是经济、生活等方面普通百姓非常关切的社会问题。分析2012年的报道,可以发现出现数量最多的是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录、中高考等大型考试、官员受贿以及诈骗这些选题。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报道最多的选题都是反映社会问题的题材,且又是当下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选题切在实处,所以能够得到读者认可,读者愿意去阅读,渴望借记者的视野去了解事件详情。   二、结构:文图相配,陈述条理得当   “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结构上主要由新闻图片、事件回顾、正文、专家态度这四部分组成。之所以这些报道叙述详尽又不乏味,在于结构上这四部分的合理有效组合。   1、多采用本报记者现场拍摄的图片   为了适应快餐时代的阅读习惯,新闻图片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对2012年的“特别报道”版里的调查性报道进行分析,一共310篇的调查性报道,有176幅新闻图片,图片覆盖率达到57%,甚至有的一篇报道中就配以两三幅图片。这176幅新闻图片的来源又可以分成三种:本报记者现场拍摄,事件当事人或相关人提供,网络、其他报纸截图或者CFP供图。而其中本报记者在现场拍摄的图片达到87幅,占总图片的5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新闻图片是由本报记者提供。   调查性报道中采用本报记者现场拍摄的新闻图片有三个好处:一方面,可以证明该报道是到实地进行采访调查才获得。调查性报道比一般的报道更为复杂,绝不是拍着脑袋就能得到的,只有亲临现场、直接观察得到的材料才有说服力。现场新闻图片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高了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第二,印证了这是独立的媒体调查,是媒体自己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第三,使用本报记者自己的新闻图片,能与文章更好地融合,相得益彰,把记者在当时看到的情况生动地传达出来。   2、开篇概述事件并表明调查意图   调查性报道并不像一般新闻报道,以告知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为目的,它所关注的是被掩盖或者被遗忘的东西。揭露需要挖掘,因而它不停留在五W上,而更关注背后的真相。再加上版面有限,所以对事件本身的描述不需要花费太多语言,记者在开头用200字左右说明大致情况即可。但也别小看这区区200字,虽短小但却不能少,这是调查的由头,介绍给读者一方面使得不知道情况的人有了大致了解,不至于看报道一头雾水,另一方面即便是已知道的读者,也可重新加深印象。   不仅如此,更有特色的是“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在简要概括事件后,常常用几十字直接点明此次记者调查的对象、地点及目的。如2012年2月1日《谁是镉污染“元凶”》的报道,在230字的事件概述后,有这样一段话“造成污染事件的真相是否就此揭开?被温家宝总理誉为‘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河池市,为何会屡屡发生恶性污染事件?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连日来在河池进行了调查。”这样的叙述,直接揭示调查的意图,使得报道的重点立刻突出,一目了然。   3、文章采取化整为零的报道方式   报纸上一般的报道500字左右,而调查性报道由于揭露深层篇幅普遍较长,再加上调查性报道比较严肃,读起来相对枯燥。但身处这个快速阅读时代,读者的精力、时间有限,难以有耐力去阅读一篇过长的报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常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在一个版面上将一篇过长的报道拆分开来,分成两三个报道。   这样的拆分并不是随意的,也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拆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根据不同的利益体来分,把事件中不同利益体的不同观点、理解分开呈现,此篇着重陈述甲方观点,彼篇着重展现乙方理解。这样的做法使得各方说法不杂糅在一起,对于问题的碰撞更加明显直观。另一种是将宏大现实、政策等和具体地方、具体事件分开。如2012年3月9日的“特别报道”之关于全国异地高考的报道,一篇是《全国异地高考即将破冰》,宏观讲述异地高考政策以及各方利益抗衡,而同版面《上海:异地高考有限开放》和《“上小学中学都没问题,但就是不能参加高考”》这两篇报道则落到具体情况,展现上海、深圳这两个城市异地高考的问题。   4、选择本领域的多个专家进行解读   “特别报道”里的很多调查性报道将专家解读单独作为一个小报道,这种报道被《中国青年报》称作“专家态度”。专家从专业角度出发看待事件,相比之下能更深刻、更有针对性、更能抓住重点,因而请专家来解读事件成为报道的惯用手法。但值得肯定的是,“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所采访的不是为人诟病的“万金油专家”,而是根据每一篇报道的特定内容选择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并且尽可能采访多个专家。   如其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的争议问题采访的是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农民工之死引发社会救助问题采访的是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和救助管理站领导;官员受贿审判采访的是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和制度反腐专家。   使用专家解读是希望带来最专业、最准确的理解,以便更加深刻剖析问题。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才能带来真正有价值的解读,否则类似“万金油专家”那样不仅不能带来有价值的解析,甚至会弄出啼笑皆非的局面。   三、写作方面:真实、客观、平衡、深刻   调查性报道出现问题最多的就是在写作方面存在失衡、不客观等问题。而“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基本做到真实、客观、平衡、深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信源收集、验证信息   调查性报道记者的责任是针对事件各方进行深入的调查取证和详尽的分析研究,把事件或问题尽量完整真实、原汁原味地展现给受众。为了防止片面与孤证,对一些重要问题的事实要有多源印证,即有两个以上的人或证据证明发生某件事和某个问题。调查一个问题,能够印证的源头越多,就越有说服力与震撼感,报道内容就越丰富。①“特别报道”中的调查性报道就特别注意采用多信源,如2012年12月3日《十万助听器捐赠风波》的报道中,信源就包括:核心当事人捐赠者魏基成、反对者中国聋人协会听障及家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洪浩猛、这批助听器的制造商吴志贤、美国听力学博士连孟如……,信源采访多达8人以上。只有最大限度地占有材料,才会最大限度地接近事件本貌。   2、态度公正、注重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要求记者调查客观、中立,不介入个人感情,在同一事件中,应该尽可能保证让冲突的双方包括中立人士有同等倾诉或辩解的机会,把事件各方的话语、态度都客观地表达出来。许多引起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最初的报道中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首先发出声音的一方或是弱势群体的发言常常占据新闻报道的主体,而本着先入为主和偏向弱者的心理,受众也更愿意相信这一方的叙述,而对事件形成一定的判断。因此在调查性报道中,对“被指责方”的采访就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此前的公众舆论往往已经将矛头指向了这一方,并已经对事件有了主观的定论。②而“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很好地把握了平衡原则,不仅在形式上做到兼顾对各方当事人的采访和叙述,尤其注意让“被指责方”发声,记者没有注入自己主观意图,语言中立客观。   3、采用跟踪报道,关注后续情况   所谓追踪报道,就是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段内,对一宗新闻事件连续不断地跟踪报道,报道事态的最新进展,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呈现在动态中。   调查性报道也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做到有始有终, 就要注重对事件的追踪和反馈。一方面,受众希望了解新闻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和新闻报道后的反响; 另一方面,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要给调查和批评的对象以改过自新的机会, 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当然, 也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报道之后, 都能有一个满意的解决, 这就更需要进一步的追踪和监督。注重追踪和反馈,既能有效地吸引受众持续的关注和收视,也是对受众和调查对象的负责。③“特别报道”里的很多调查性报道,尤其是涉及考试公正、土地纠纷、经济诈骗等这些敏感选题,利用追踪报道,透露事件曝光后的后续情况,可以尽量避免烂尾新闻的出现。   4、补充相关知识,给予生活指导   “特别报道”里的调查性报道不仅仅停留在调查事件,而且会根据这个事件联系到其他类似事件,最终对此类事件所涉及的相关政策法律进行解读,这种“知识”的补习引申了事件,深化了主题,具有教育指导意义,能够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参考文献   ①陈道龙,《当采访遇到阻力——谈调查性报道对记者的素质要求》[J],《新闻与写作》,2009(4)   ②胡小纯、程颖,《浅谈调查性报道的“失衡”现象》[J].《新闻世界》,2012(7)   ③孔令顺,《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电视》,2001(1)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相关内容

  •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对于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徐国源 2007年05月10日08: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语言学以句子为研究单位,超越句子的单位称之为"话语".话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整部作品.换言之,话语是一个语句系列或语句系统. 作为一种信息的传达机制,话 ...

  • 南方周末编辑写的南方周末特稿选题研究
  • <南方周末>在 2003年中的"城市专题"版正式启动对特稿的大力探索,2004年初开辟"特别报道"版专门呈现以特稿为主打的组合式报道,至今已累计操作完成 200余个题目,被读者和业界公认为<南方周末>最有阅读乐趣的版面之一.本文从选题分 ...

  • 数据新闻:基于创新思维的新样态
  • 数据新闻以用户为导向,以数据信息为处理对象,是数据驱动下的新闻,面向的不是样本数据,而经常是海量的全部数据.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各个方面引发巨大革命.具体到新闻传播这一特定领域,首先,新闻业务实践中,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急需创新,以适应正经历巨大变革的社会与用户:其次,信息技术的 ...

  • 广播电视新闻学6页
  • 现代电视新闻学 第一章 (一)电视新闻界说 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导 (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图片报道>中国电视新闻发展最初形态 <简明新闻>口播 <电视新闻> 1978年1月1日<新闻联播 ...

  • 网络反腐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摘 要 腐败现象一直是社会发展中难以除去的顽疾,腐败问题越来越受到民众关注,成为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网络反腐悄然而生,呈现出普及面广.互动性强.隐秘性高.透明度强等特点,从而弥补了传统反腐形式的缺点. 关键词 网络反腐 发展 现状 一.网络反腐的发展过程 (一)萌芽阶 ...

  • 自媒体传播中把关特征分析
  • 自媒体传播中把关特征分析 / 邓若伊 摘要: 自媒体实现了传者与受者身份合一,它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的特性于一体,把关方式从"组织把关为中心"向组织把关.个人把关.协作把关等多元把关方式转变.自媒体传播中把关呈现出新特征,即把关主体泛化.把关过程隐蔽化.把关方式多样化.把关对象复 ...

  • 数据新闻综述
  • 数据新闻研究综述 传媒学院2014新闻与传播 李扬 2014308004 在2014年2月21日的第九届中国传媒年会上,INNOV ATION 创新媒体咨询集团发布了<2013世界报业创新报告>.该报告是为世界报业和新闻出版协会撰写的年度调查报告,报告中盘点了 2012~2013年度世界 ...

  •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调查性报道
  • 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不曾披露的事实的调查,调查对象多指向权力.利益集团.它不仅是一种报道方法.报道形式,更是一种报道的理念和追求――对真相的探求.对正义的呼唤.在这一点上,无论中西,概莫能外.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的调查性报道也呈现出不同面貌.有鉴于此,本 ...

  • 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闻的可视化报道
  • 论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闻的可视化报道 余袁媛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 5000 摘要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媒业可谓四面楚歌,尤其是大数据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信息采集流程.数据新闻成为行业风口.何为数据新闻?即以数据采集为新闻报道的核心手段,结合交互式.多媒体的制作技术,创作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