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成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成语用正楷字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声顶沸 花团绵簇 废寐忘食 轰堂大笑

。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 )惭而尴尬.( ),涨红了脸。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C、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D、他今天的表现反常,与往常完全截然不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我市公民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发扬光大。 B.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D.为了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各地纷纷出台校车管理。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名着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着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6、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2分)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 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A.①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B.①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名词 ③动词 ④形容词 C.①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D.①副词 名词 ②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7、下列词语在感情色彩上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顶天立地 精神抖擞 游手好闲 积劳成疾

B、臭味相投 阴谋诡计 合本逐末 指手画脚 C、无忧无虑 无拘无束 无所不能 无所事事 D、聊以自慰 如饥似渴 百般刁难 胆战心惊

8、名著阅读:在标线上填人名,补足歇后语,并写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

性格特点: 9、古诗文默写(6分):

(1) ,秋风吹散马蹄声。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十二章》中能表现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 ”

(4)《夜雨寄北》时空交错,虚实结合,描写想象中回家团聚后的欢乐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10、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每题2分,共8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推荐一则读书的名人名言作为宣传标语

(2)七年级明天下午四点将要在大礼堂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朗诵会,作为七(1)班班长,你受同学们的委托邀请语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该怎样邀请?

(3)在活动中,同学们认为读书要有好方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收获,你

收集到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二则。 (4)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1--12题。(每小题2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1、全曲中, 与“夕阳”相呼应的词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词是“________”。 12、结合内容,说说这首曲在写作上运用的写作手法。

(二)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13--17题(10分)

【甲】家和家道昌,心齐心相印;修身先健身,安康福乐深;百善孝当先,积善有余庆;忍任风雨过,云开月更明。持家勤俭,方可家大业大,志存高远,方可学成功成;博览群书,思入云天。万物静观,悟透人世。太重资财,或致寡情少义薄父母;贪图虚名,欺人欺世欺自身;贪杯酒场,费时损志伤身体;迷恋美色,毁誉败家误前程;家财万贯,日食谁过三餐;纵有豪宅,夜眠谁超八尺;羡慕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悔恨昨天,就该珍惜今天。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男儿与遂平生愿,守正安分苦励心;奉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女读写两勤;从政以廉,为民兴业;不该拿的拂袖不取,不该说的闭口不言;不该去的跺脚止步,不该昏的反思立明;读学不懈,拼搏出人头地;开车谨慎,终生确保平安;做人要慎独,守全名节;做事要慎终,名就功成。 —— 邱民亭《诫子书》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14、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甲文哪些内容从反面照应了乙文的“非淡泊无以明志”?(2分)

17、两文都讲到了节俭、好学、立志、宁静、惜时的力量,甲文除此以外还讲了哪些内容?(2分)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8--22题(共13分)

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8、“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19、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

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

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

①那个冬天,很冷„„ 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 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 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21、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22、“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2分)

(四)阅读散文,完成23--27题(共13分)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

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23、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2分)

24、第④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3分)

25、第④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3分)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

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26、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2分) 27、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四)写作(50分)

28、题一: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 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请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激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

一、积累与运用

1、鼎 锦 寝 哄

3、B 4、B 5、B 6、A 7、B

8、孙悟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机智勇敢、忠诚不二。(意思对即可) 二、综合学习

10、(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注意要有称呼、时间、地点

(3)我觉得读书要像蜂采蜜,一要多读,读各类书;二要努力读懂,不能不懂装懂;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反复思考,领会吸取书中的有用知识。(任意两则即可)

(4)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三、阅读与欣赏

(一)11、昏鸦 人家

12、寓情于景 :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白描手法(任选一个结合内容写即可) (二)13、增长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14、A 15、略

16、太重资财,或致寡情少义薄父母;贪图虚名,欺人欺世欺自身;贪杯酒场,费时损志伤身体;迷恋美色,毁誉败家误前程;家财万贯,日食谁过三餐;纵有豪宅,夜眠谁超八尺;

17、家庭和睦、锻炼身体、孝敬长辈、宽容、清正廉明、做事有始有终等(任答两条即可) (三)18、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19、D

20、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②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21、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22、示例:①成长需要时间。②成长过程是曲折的。

③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④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⑤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⑥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四)

23、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4、历朝历代各式各样的伞和跟伞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是面的略写,唐朝写诗的书生和民国伞下的情侣是点的详写.

25、恰当.当年的母亲与前文中唐朝的书生、民国的情侣形成时间上的自然延续,也分别代表了美好人生的三个方面:个人追求、爱情温暖、家庭幸福.文笔与原作也基本一致,贴切顺畅.(不好.本段点面结合,点的角度已有了唐朝的书生和民国的情侣,再写就画蛇添足了.语言风格与全文也略有差池)

26、⑤段中的“打湿”一句,作者赋予心灵以实体,被雨打湿,写出了曾经在伞铺街发生的种种往事,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万端.语言新颖别致,意趣深长.

27、结构上,开篇引入写作对象,结尾形成照应,回环完整;情感上,一唱三叹,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主旨上,深化主题、回味无穷.

七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成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成语用正楷字抄写在横线上。(2分) 人声顶沸 花团绵簇 废寐忘食 轰堂大笑

。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2分) 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 )惭而尴尬.( ),涨红了脸。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B、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C、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D、他今天的表现反常,与往常完全截然不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节能环保型社会里,我市公民的低碳意识正在进一步发扬光大。 B.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C.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 D.为了保障儿童生命安全,各地纷纷出台校车管理。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名着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着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⑤④ 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 6、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2分)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 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A.①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B.①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名词 ③动词 ④形容词 C.①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D.①副词 名词 ②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形容词

7、下列词语在感情色彩上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顶天立地 精神抖擞 游手好闲 积劳成疾

B、臭味相投 阴谋诡计 合本逐末 指手画脚 C、无忧无虑 无拘无束 无所不能 无所事事 D、聊以自慰 如饥似渴 百般刁难 胆战心惊

8、名著阅读:在标线上填人名,补足歇后语,并写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2分)

性格特点: 9、古诗文默写(6分):

(1) ,秋风吹散马蹄声。 (2)晴空一鹤排云上, 。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论语十二章》中能表现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 ”

(4)《夜雨寄北》时空交错,虚实结合,描写想象中回家团聚后的欢乐的句子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10、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每题2分,共8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推荐一则读书的名人名言作为宣传标语

(2)七年级明天下午四点将要在大礼堂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朗诵会,作为七(1)班班长,你受同学们的委托邀请语文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该怎样邀请?

(3)在活动中,同学们认为读书要有好方法,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才能有收获,你

收集到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其中的二则。 (4)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1--12题。(每小题2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1、全曲中, 与“夕阳”相呼应的词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词是“________”。 12、结合内容,说说这首曲在写作上运用的写作手法。

(二)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完成13--17题(10分)

【甲】家和家道昌,心齐心相印;修身先健身,安康福乐深;百善孝当先,积善有余庆;忍任风雨过,云开月更明。持家勤俭,方可家大业大,志存高远,方可学成功成;博览群书,思入云天。万物静观,悟透人世。太重资财,或致寡情少义薄父母;贪图虚名,欺人欺世欺自身;贪杯酒场,费时损志伤身体;迷恋美色,毁誉败家误前程;家财万贯,日食谁过三餐;纵有豪宅,夜眠谁超八尺;羡慕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悔恨昨天,就该珍惜今天。事不三思终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男儿与遂平生愿,守正安分苦励心;奉祖宗清白二字,教儿女读写两勤;从政以廉,为民兴业;不该拿的拂袖不取,不该说的闭口不言;不该去的跺脚止步,不该昏的反思立明;读学不懈,拼搏出人头地;开车谨慎,终生确保平安;做人要慎独,守全名节;做事要慎终,名就功成。 —— 邱民亭《诫子书》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3、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宁静无以..致远( ) 14、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6、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甲文哪些内容从反面照应了乙文的“非淡泊无以明志”?(2分)

17、两文都讲到了节俭、好学、立志、宁静、惜时的力量,甲文除此以外还讲了哪些内容?(2分)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8--22题(共13分)

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在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谁也无法代替的。”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子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愣了一会儿,孩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8、“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⑤就这样,走在伞铺街上,我总是遇见世世代代在雨里打着伞走过去的人,我19、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总是听见伞下的低语、细碎的脚步和小小的秘密,那遥远的过去年代的雨,斜斜地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

飘过来,一次次把我的心悄悄打湿。而更多的伞刚刚举过来,又匆匆走过去,就随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

着一个朝代走进了历史的深夜。

20、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⑥我真想,让时光回流一小会儿,我要走进那个穿着一袭青衫的古代书生的伞

①那个冬天,很冷„„ 下,与他交流对雨的看法和对时间的理解,然后,一起去赶考,去漫游,去登高望 远,在高高的山顶,在雨后的白云上,写一卷新诗。 ⑦可是,当我把心里的羽毛收拢,安 静地站在如今已没有伞铺的伞铺街上,安

②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21、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2分)

22、“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2分)

(四)阅读散文,完成23--27题(共13分) 伞铺街 (李汉荣) ①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人在天日晴爽的时候,常常是记不起伞的。所以先人才留下了叮咛:饱带干粮晴带雨伞。这句朴素的老话,被一辈辈人们重复着。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②就这样,叮嘱带伞的爹娘走远了,记着带伞的儿女也走远了,一代代的人都打着伞走远了。 ③只有上苍把下不完的雨,藏在江里海里,存在云里雾里,准备在每一个人的路上,随时泼下来。 ④所以,当我每一次走过伞铺街,我的眼睛似乎突然有了重瞳,有了多重视力,我从临街的门里看到了更多的门,从院子里看到了更深的院子,从人群里看见了更多的人群,从已没有伞的门面上看见了很多的伞,很多年代的伞,很多样式的伞。我看见木伞、荷叶伞、棕皮伞、布伞、油布伞、尼龙伞;我看见了唐朝制伞的人,宋朝卖伞的人,清朝修伞的人,民国打伞的人,我还看见不知哪个朝代的粗心后生,可能是唐朝吧,那是个气魄宏大、情思奔放的年代,这后生有点大大咧咧,出门忘了带伞,走到半路下雨了,他衣衫都湿了,路途遥远,雨还在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他在雨地里跑着,差点撞着了一个挑着一筐韭菜叫卖的老汉,他慌忙道歉,他终于找到了伞铺街,他走进了卖伞的铺子,当他谢过店家,打着伞上路,那雨点儿打在伞上,就有点平平仄仄的韵味了,一首唐诗,而且是一首意境温润、对仗工稳的律诗,就在伞下问世了。我还看见,那是民国,新式的“洋伞”刚刚流行,伞铺街也突然洋气起来了。那一对年轻人紧挨着走在一个伞下,男的举着伞,女的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在雨点儿的掩护下,他们说着生活的烦恼和打算,倾诉着细微的情感。时大时小的雨落在伞上,时而砰砰飒飒,时而滴滴答答,有时,哗啦啦,一下子就把伞上的积雨洒下来,好像把青春的苦闷都洒下来了——这变化着的雨声,恰到

好处地掩护了他们一路的交谈和小小的秘密,他们就在那雨声里渐渐走远,走远。

静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安静地听着起起伏伏的市声,我听见的却不是高亢的浩歌,也不是豪华的话题,我听见的却是世世代代说了千百年的那些朴素的老话,从时光的门后,从历史的院落,从深深的天井,清晰地、恳切地、潮润地传过来: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23、用一个成语概括“饱带干粮晴带雨伞”的含义。(2分)

24、第④段运用了点面结合、详略有别的写法,请具体分析说明。(3分)

25、第④段结尾有人续写了下面一段文字,恰当与否,请分析说明。(3分)

那是当年的母亲,擎一把油纸伞,站在有些许凉意的风里。古寺檐角的铁马挑出三两句轻叹,一丛野菊在细雨中露出数点浅笑。“当当”的钟声在校园的寂静里

惊起几只鸽子,孩子们从门口飞出来,飞到母亲的伞下,飞进温暖的怀里。母亲轻轻拭去孩子额头的雨丝,他们渐行渐远,淡出这深红老绿的秋天„„ 26、有一种写作方法叫“以实写虚”,如李清照《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文也有几处运用了这种写法,试举一例分析说明。(2分) 27、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两次出现,请从结构、情感和主旨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3分) “闺女,出门别忘带把伞。” “娘,我记住了。” “我儿,伞在门后挂着,记住走时带上。” “爹,我会带上的„„”

(四)写作(50分)

28、题一:掌声雷动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朋友的建议;埋头苦读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花开的声音;背包远行时,别忘了留只耳朵听听亲人的叮嘱„„ 请以“留只耳朵听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 扩写、续写)

材料一:要感请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材料二: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材料三: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激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写作要求:

(1)若选题一,请先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

一、积累与运用

1、鼎 锦 寝 哄

3、B 4、B 5、B 6、A 7、B

8、孙悟空:桀骜不驯、爱憎分明、机智勇敢、忠诚不二。(意思对即可) 二、综合学习

10、(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注意要有称呼、时间、地点

(3)我觉得读书要像蜂采蜜,一要多读,读各类书;二要努力读懂,不能不懂装懂;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反复思考,领会吸取书中的有用知识。(任意两则即可)

(4)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三、阅读与欣赏

(一)11、昏鸦 人家

12、寓情于景 :映衬,以景衬人(背景与主体相映衬):白描手法(任选一个结合内容写即可) (二)13、增长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14、A 15、略

16、太重资财,或致寡情少义薄父母;贪图虚名,欺人欺世欺自身;贪杯酒场,费时损志伤身体;迷恋美色,毁誉败家误前程;家财万贯,日食谁过三餐;纵有豪宅,夜眠谁超八尺;

17、家庭和睦、锻炼身体、孝敬长辈、宽容、清正廉明、做事有始有终等(任答两条即可) (三)18、五岁时: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 九岁时: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19、D

20、①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②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21、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22、示例:①成长需要时间。②成长过程是曲折的。

③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④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⑤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⑥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四)

23、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24、历朝历代各式各样的伞和跟伞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是面的略写,唐朝写诗的书生和民国伞下的情侣是点的详写.

25、恰当.当年的母亲与前文中唐朝的书生、民国的情侣形成时间上的自然延续,也分别代表了美好人生的三个方面:个人追求、爱情温暖、家庭幸福.文笔与原作也基本一致,贴切顺畅.(不好.本段点面结合,点的角度已有了唐朝的书生和民国的情侣,再写就画蛇添足了.语言风格与全文也略有差池)

26、⑤段中的“打湿”一句,作者赋予心灵以实体,被雨打湿,写出了曾经在伞铺街发生的种种往事,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万端.语言新颖别致,意趣深长.

27、结构上,开篇引入写作对象,结尾形成照应,回环完整;情感上,一唱三叹,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主旨上,深化主题、回味无穷.


相关内容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一年级语文试题16
  • 一年级语文阳光测试题 http://www.docin.com/p-288161892.html 一年级语文小熊住山洞练习题 http://www.docin.com/p-288161869.html 一年级语文雪孩子练习题 http://www.docin.com/p-288161855.html ...

  • 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 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测试题 语文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共七大题,共计100分,时量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 A.鲜艳(xiāo) B勇气(yoňg) C考察(kǎo) D危险ǎo.... 2.下 ...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总分 一.回顾你的收获,填一填. (10 分) 1.最早的汉字是 2.传说是 3.篆书隶书, 凤舞龙翔. 二.辨一辨,选音节. (3 分) 抑 扬(yánɡ yì) . 剖 开(pāo pōu) . 挺拨如峰( 一青二白( 垂头丧气( ′ ) ) ) 脂 肪(zhī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件
  • 1.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试卷3 类型:试题 格式:word 大小:132 KB 点击数:880 2.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试卷2 类型:试题 格式:word 大小:127 KB 点击数:332 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试卷1 类型:试题 格式:word 大小:45 KB 点击数:739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