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目 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 2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 3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 4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 ....................................................................................................... 5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 ............... 6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 ............................................................................................... 7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 8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 ................................................................................... 9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 ..................................................................................... 10

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 ..................................................................................................... 11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

——内部审计思想概述 ......................................................................................................... 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兼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本文首先描述了现代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及专业优势, 决定了其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内部审计不应被排除在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之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成为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

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分别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容、风险导向审计在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实现有效公司治理以及促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方面的作用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做了介绍。认为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风险管理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风险管理系统对已确认风险所提出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的适当性;三是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监控、保证机制,可以促进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是:新的工作范式,遵循“ 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广义风险观以及灵活的服务内容。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本文开篇即给出了公司治理的含义,指出公司治理包括三大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从而引出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是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紧接着,作者谈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认为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监督”与代理人的“反监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是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所在,而且,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路径畅通、审计信息及时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表格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描述。

然后,作者介绍并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作者认为,以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股东和股东会审计功能、建立和完善代理人绩效审计体系以及改善审计信息网络;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明确经营者的财务责任和经营责任、关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的变革、改善经营者绩效评价标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与改善激励机制并重;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调整董事会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审计权、改善董事会审计信息质量、评价董事和董事会管理绩效与治理绩效;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监事会审计功能、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定位、改善监事会的审计信息传递路径、对监事和监事会治理绩效进行评价。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评价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绩效的标准是能否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而现行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并没有直接解决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本文首先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含义不同、职责不同、隶属关系也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认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的促进。

最后,作者给出了两点建议:确保独立行和有效性,认为,独立性是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审计工作的基础,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在职能上应该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以提高内部审计部 门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保证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管理和指导职能的有效性上,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识素质与专业素质,其次,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激励水平,同时,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津贴与其治理效率相挂钩,建立与治理绩效相联系的业绩评价机制。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

本文作者根据国外内审工作的发展经验和国内近年来内审的发展变化,指出未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好九个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由监督制约向管理服务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查错防弊向评价、改善和增值转变;在审计范围上,由财务收支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转变;在审计时间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在审计方法上,由单一的现场查账方法向多种审计方法并用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机构上,由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高层次监管部门转变;在审计人员上,由单一型审计人才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在审计风险上,由重视不够向评估、防范和化解转变。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

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

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自我监管现状: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内部审计行事大于实质,监督的针对性差;内部控制的“中看不中用”问题严重。

又阐述了虚置内部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不足的关联的具体表现: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的关联度不大;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组织中的地位模糊;银行监管方法单一。

紧接着,作者针对移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安、内部审计虚置、内部控制的疏漏、内部监管范围的狭隘、金融风险意识淡漠等问题,提出应改变以往只重视强化外部监管,却忽视银行自我监管的观念,指出强化银行自我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与稳步发展的重要防线,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是提升自我监管效率的根本路径,亦即应从:着力优化银行的内部治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实施银行内部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深度整合、扎牢守好银行内部控制这道“篱笆墙”等四个方面,优化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监督能力有限;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审计标准;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工作范围仅限于事后审计;审计价值不高;审计手段落后;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缺乏。

紧接着指出了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内部审计独立性强,有很强的监督能力;内部审计工作有统一的规范性审计标准;审计理念领先,审计工作全面,审计价值高;审计手段先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强。

然后,通过与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提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具体举措: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力加强非现场审计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审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后续教育和培训。

内审研究动态(第四期)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本文首先从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征出发,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及其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跨国间的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成为当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由此导致组织管理不断变革。由此引出当代国际内部审计在法规与制度建设方面、重点工作领域和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主要变化。 然后阐述了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相关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状况、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状况。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对比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情况,作者认为中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迎有如下三个方面机会:内部审计将为促进有效的公司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就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工作重点给出了相关建议,并认为中国内部审计未来将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

作者首先引用各方观点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并指出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持续不断的受托责任失败,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二是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三是法律、法规等管制的加强。

由此引出对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两者之间关系的两点主要理论探讨:一是内部审计的治理活动;二是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作者以受托责任理论为第一层次、以IIA“四基本主体”间关系为第二层次,分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而内部审计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受托责任观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阶影响其在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并非只是“内部治理审计”。此外作者还认为:治理程序、风险管理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延伸。

然后,文章又从实务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是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服务于其他治理主体;内部审计的协调作用服务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是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审计基本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环境、基本原理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首先对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企业治理要求新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出现;不利的职业地位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努力为其职能提供增值成份;战略管理思想为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企业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加快了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

然后,作者从风险导向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测试及审计发现、审计结果与业务通报、后续审计等方面阐述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理解风险并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注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内部控制并不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唯一策略;合理设计风险导向审计的抽样计划;审计服务不应超出正常的保证和咨询业务的范围。

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

本文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规定及内部审计现状的调查,对中、西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作者首先阐述了中、西方内部审计基本标准的差异:内部审计的概念不同;目标、侧重点不同;审计依据、标准不同;关注内部控制范围不同。

接着阐述了中、西方内部审计管理与方法中存在的差异: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在机构中地位不同;监督层次不同;方法不同;审计计划的制定依据、方法不同;具体项目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工作底稿的形式不同;后续审计工作安排的不同;处理权不同。

最后,作者指出,虽然,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和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制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努力,随着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在中国蓬勃展开、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更加深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

——内部审计思想概述

IIA 在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推选出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十部著作,作者将其归为四类:一类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著作;二类是直接提炼实务、指导实务的著作;三类是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的著作;四类是体现内部审计思想性、学术性的著作。接下来,作者分别对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卡德默斯的《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伦纳德的《管理审计》、钱伯斯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以及IIA 研究基金会编著的《内部审计思想》等著作的主要思想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作者重点说明了《内部审计思想》这一专著的贡献:彰显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重大变革的全面认同;夯实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突出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并将其贯穿全书;置内部审计于组织治理的框架下予以考察,分析内部审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视内部审计为组织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凸显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审计这一全新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以“审计本质是一种控制”为主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IT)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影响;以管理职能为主线,系统讨论内部审计管理。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内部审计思想》这一专著存在的缺陷:内部审计配置方式研究不够深入;未讨论内部控制问题;没有系统研究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咨询职能的独立严重影响了传统确认服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很匮乏。

文章最后,作者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上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已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组织治理各相关方赖依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最终成为组织增值的促导者。

目 录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 2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 3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 4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 ....................................................................................................... 5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 ............... 6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 ............................................................................................... 7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 8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 ................................................................................... 9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 ..................................................................................... 10

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 ..................................................................................................... 11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

——内部审计思想概述 ......................................................................................................... 1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分析

———兼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

本文首先描述了现代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的各种风险,认为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及专业优势, 决定了其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得出结论:内部审计不应被排除在改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过程之外,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成为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

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作者分别对风险导向审计的内容、风险导向审计在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实现有效公司治理以及促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方面的作用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做了介绍。认为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估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估风险管理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风险管理系统对已确认风险所提出的防范和控制措施的适当性;三是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完善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的重要监控手段,是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监控、保证机制,可以促进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有效整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是:新的工作范式,遵循“ 目标——风险——控制”的逻辑顺序;广义风险观以及灵活的服务内容。

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的比较与选择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分析

本文开篇即给出了公司治理的含义,指出公司治理包括三大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从而引出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是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

紧接着,作者谈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认为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监督”与代理人的“反监督”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是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所在,而且,审计目标明确、审计路径畅通、审计信息及时对于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部分,作者通过表格将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变革的动力与要素进行了清晰、明了的描述。

然后,作者介绍并比较了四种不同的公司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作者认为,以股东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股东和股东会审计功能、建立和完善代理人绩效审计体系以及改善审计信息网络;以经营者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明确经营者的财务责任和经营责任、关注审计目标及其实现机制的变革、改善经营者绩效评价标准、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与改善激励机制并重;以董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调整董事会结构、增强董事会的审计权、改善董事会审计信息质量、评价董事和董事会管理绩效与治理绩效;以监事会为中心的内部审计机制架构的特点是——改善监事会审计功能、监事会职能的重新定位、改善监事会的审计信息传递路径、对监事和监事会治理绩效进行评价。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评价公司内部审计机制绩效的标准是能否实现科学决策与效率经营,而现行公司内部审计机制并没有直接解决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科学决策、高效经营和有效控制。

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本文首先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含义不同、职责不同、隶属关系也不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认为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之间可以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的监督以及内部审计对审计委员会的促进。

最后,作者给出了两点建议:确保独立行和有效性,认为,独立性是保证审计人员客观、公正、或免除偏见地从事审计活动的先决条件,是审计工作的基础,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在职能上应该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以提高内部审计部 门的独立性,进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保证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管理和指导职能的有效性上,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保证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识素质与专业素质,其次,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激励水平,同时,将审计委员会成员的津贴与其治理效率相挂钩,建立与治理绩效相联系的业绩评价机制。

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九大转变

本文作者根据国外内审工作的发展经验和国内近年来内审的发展变化,指出未来我国的内部审计必须做好九个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由监督制约向管理服务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查错防弊向评价、改善和增值转变;在审计范围上,由财务收支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转变;在审计时间上,由事后审计为主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在审计方法上,由单一的现场查账方法向多种审计方法并用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计算机审计为主转变;在审计机构上,由平行于各职能部门向高层次监管部门转变;在审计人员上,由单一型审计人才向复合型审计人才转变;在审计风险上,由重视不够向评估、防范和化解转变。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提升商业银行自我

监督效率的根本途径

本文首先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自我监管现状: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失衡;内部审计行事大于实质,监督的针对性差;内部控制的“中看不中用”问题严重。

又阐述了虚置内部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不足的关联的具体表现:审计与银行自我监管的关联度不大;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组织中的地位模糊;银行监管方法单一。

紧接着,作者针对移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安、内部审计虚置、内部控制的疏漏、内部监管范围的狭隘、金融风险意识淡漠等问题,提出应改变以往只重视强化外部监管,却忽视银行自我监管的观念,指出强化银行自我监管是保障金融安全与稳步发展的重要防线,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优化是提升自我监管效率的根本路径,亦即应从:着力优化银行的内部治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自我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实施银行内部治理与内部审计的深度整合、扎牢守好银行内部控制这道“篱笆墙”等四个方面,优化内部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中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监督能力有限;内部审计工作缺乏规范性的审计标准;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工作范围仅限于事后审计;审计价值不高;审计手段落后;复合型的审计人才缺乏。

紧接着指出了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特点:内部审计独立性强,有很强的监督能力;内部审计工作有统一的规范性审计标准;审计理念领先,审计工作全面,审计价值高;审计手段先进;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强。

然后,通过与美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提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具体举措: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大力加强非现场审计和以风险为导向的动态审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后续教育和培训。

内审研究动态(第四期)

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与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机会 本文首先从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征出发,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组织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及其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迅速发展;跨国间的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成为当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并由此导致组织管理不断变革。由此引出当代国际内部审计在法规与制度建设方面、重点工作领域和内部审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方面的主要变化。 然后阐述了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相关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状况、中国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状况。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现状,对比当代国际内部审计的变化情况,作者认为中国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迎有如下三个方面机会:内部审计将为促进有效的公司治理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将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就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工作重点给出了相关建议,并认为中国内部审计未来将在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能力。

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

作者首先引用各方观点说明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并指出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持续不断的受托责任失败,人们需要更高质量的公司治理;二是经验研究表明内部审计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三是法律、法规等管制的加强。

由此引出对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两者之间关系的两点主要理论探讨:一是内部审计的治理活动;二是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

紧接着,作者以受托责任理论为第一层次、以IIA“四基本主体”间关系为第二层次,分析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安排,而内部审计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作者进一步指出了受托责任观下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业绩和价值;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位阶影响其在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离不开内部审计,现代内部审计并非只是“内部治理审计”。此外作者还认为:治理程序、风险管理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的延伸。

然后,文章又从实务角度分析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内部审计与其他治理主体间的关系,认为:内部审计的基本治理活动是风险监控和控制确认;服务于其他治理主体;内部审计的协调作用服务于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内部审计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是董事会及其所属审计委员会、高管层和外部审计一种极具价值的资源。

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原理及其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审计基本方法发展的国际趋势,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环境、基本原理及其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文章首先对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的社会经济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代企业治理要求新的内部审计模式的出现;不利的职业地位迫使内部审计人员努力为其职能提供增值成份;战略管理思想为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企业环境变化产生的风险加快了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

然后,作者从风险导向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测试及审计发现、审计结果与业务通报、后续审计等方面阐述了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程序。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了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正确理解风险并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注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内部控制并不是风险管理成功的唯一策略;合理设计风险导向审计的抽样计划;审计服务不应超出正常的保证和咨询业务的范围。

中、西方内部审计的比较研究

本文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规定及内部审计现状的调查,对中、西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

作者首先阐述了中、西方内部审计基本标准的差异:内部审计的概念不同;目标、侧重点不同;审计依据、标准不同;关注内部控制范围不同。

接着阐述了中、西方内部审计管理与方法中存在的差异: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在机构中地位不同;监督层次不同;方法不同;审计计划的制定依据、方法不同;具体项目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工作底稿的形式不同;后续审计工作安排的不同;处理权不同。

最后,作者指出,虽然,我国内部审计现状和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制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经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努力,随着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在中国蓬勃展开、人们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更加深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国内部审计在实践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评述

——内部审计思想概述

IIA 在其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推选出五十年来最具影响的十部著作,作者将其归为四类:一类是促进内部审计职业化的著作;二类是直接提炼实务、指导实务的著作;三类是反映信息系统审计的著作;四类是体现内部审计思想性、学术性的著作。接下来,作者分别对索耶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卡德默斯的《卡德默斯业务审计手册》、伦纳德的《管理审计》、钱伯斯等人合著的《内部审计》以及IIA 研究基金会编著的《内部审计思想》等著作的主要思想进行了介绍。

接下来,作者重点说明了《内部审计思想》这一专著的贡献:彰显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内部审计配置方式重大变革的全面认同;夯实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理论基础;突出内部审计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并将其贯穿全书;置内部审计于组织治理的框架下予以考察,分析内部审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及内部审计的作用,视内部审计为组织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凸显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审计这一全新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内部审计视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过程;以“审计本质是一种控制”为主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IT)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全面影响;以管理职能为主线,系统讨论内部审计管理。

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内部审计思想》这一专著存在的缺陷:内部审计配置方式研究不够深入;未讨论内部控制问题;没有系统研究内部审计准则的相关问题;咨询职能的独立严重影响了传统确认服务的理论与实务体系;在经验研究方面还很匮乏。

文章最后,作者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上取得的进步和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所存在的问题,认为作为受托责任系统控制机制的内部审计,已然成为“透视整个组织的窗口”,成为组织治理各相关方赖依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最终成为组织增值的促导者。


相关内容

  • 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
  • 我国的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产生及含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客户需求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等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的是大量的战略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企业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对非会计信息予以强烈关注,对内部审计作用的期望也不断提高 ...

  • 内部审计如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 试论如何开展风险导向审计 保证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审计相结合的实践与体会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审计部 韩旭东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经济活动将逐步走向正轨并呈现有序状态,经济违规现象逐步减少,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核心是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管 ...

  • 审计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 [摘 要]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新发展,为了使审计风险模型更好的应用实际,使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自身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应对审计风险模型和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解,以对其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本文对审计风险模型与风险导向审计进行研究,以为其实际作用的发挥提供借鉴. [关键词]审计风险模型:风险导向设计:成本 ...

  • 浅谈证券公司_风险导向型_内部审计
  • 内部 审计 浅谈证券公司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 □吴晓凤 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方式的变化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审计模式,其审计工作实施更加主动.超前,由事后评价向事前.事中评价转移:审计范围更加广泛,涵盖 ...

  • 浅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摘 要:从审计的发展看,控制风险已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本文从内部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应用和作用方面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这一新型多维全新审计模式.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至始至终都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依据识别出的风险,制定计 ...

  •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
  • [摘 要]现代企业制度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必要过程,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监督和管理的主要手段,应该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本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弊端分析 首先,我国风险导向审计发展历史比较短,企 ...

  •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9016(2005)03-49-03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性 吴 静 (山东高速泰安管理处,山东 泰安 217000)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 计模式 审计风险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产生原因.阐述 ...

  • 房地产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 房地产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案例分析 ◆马红亮 风险导向审计实质就是利用风险管理方法.系统管理和战略管理理论,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划和分析,通过系统.持续的评价组织各项风险,对组织不同时期管理的重点和风险进行确认,并把审计资源投入到各项经营管理重点和薄弱环 节.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始终贯穿风 ...

  • 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
  • [摘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 现代 审计模式,已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 中国 注册 会计 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基础并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的确立.新审计准则体系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审计理念从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转变到风险导向审计.目前我国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