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研活动方案

组织策划:年级组长 lz

学习对象:组内入职教师(教龄1—2年)

学习主题:如何备课?

学习背景:

安排本次学习,是源于本学期在期中对组内教师的相关文字资料检查后,针对新教师备课不够规范这一情况,而生成的研训内容。对于这个学习,本应该在期中检查后即时组织学习,在前几次的集体备课时间里因穿插了大教研组安排的相关研训内容,而延缓了这一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延缓应该为时不晚。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必备基本功,是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呈现的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对于新教师来说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预设活动环节等,是有效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可从现有新教师的备课状况看,发现她们的备课格式不规范,备课不详细,主次不突出等等现状,所以对她们进行这一内容的指导显得更加的及时与有意义。

学习目标:

1、帮助每一位年轻教师增强备课意识,掌握备课的基本模式,学会分析教材,学会合理制订目标等技能。

2、通过学习,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预设活动过程,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

学习准备:

组织者:撰写活动策划案;对现有教师的备课现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阅读“如何备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章

学习者:事先在幼教杂志中查找一篇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教案的亮点,与自己的教案作比较,分析查找不足

学习过程:

1、组织者导言:

年级组长:备课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时的重要准备,是一项需要用心、用脑,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精力的劳动,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备课的主要部分包括分析教材、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确定)、活动准备、环节的设计、最后的教学反思,这些基本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可在你们现有的备课中还是发现了不足,所以这也是今天组织大家学习如何备课的基本动机与目的,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使以后的备课质量有所提高。

2、分享优秀教案

年级组长:学习他人的优秀材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与内容,我们可以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案中得到启发与借鉴。所以现在请你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事先查找的优秀教案,并谈谈你的在阅读分析后的收获。

3、各位教师发言谈谈自己的认识

4、重点对“如何教材分析、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进行环节设计、如何进行课后反思”的讲解与研讨

a、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教材分析:
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官之旅。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香蕉为主体,之所以选它,因为它是水果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孩子们又比较熟悉的,实物一出示,就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香蕉的独特外型、与众不同的吃法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香蕉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方纸盒一只,湿毛巾若干;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做。

又如:小班早期阅读《谁的主意好》教材分析:
(1)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由于语言经验缺乏,对语言认识程度不深,不能随时调节语言的清淅度和礼貌程度,并且行为意识也受到语言调控,对各种正误行为只有初步的概念。根据这阶段年龄特点,选择了《谁的主意好》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目标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也符合形象直观思维方式,它主

要结合图画,经过观察理解单页单幅儿童图画书,使幼儿能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再转换成语言表述能力,这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视觉和认知发展特点。
(2)小班幼儿喜欢看书,但未形成良好的阅读规则意识,为了正确地认读图书内容,因此本教材引用了多媒体教学,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爱护图书意识。这一教学方法可将教育中高难度的小班阅读目标巧妙地浅化。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幼儿的语言和行为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形成了“双向建构”的最高发展水平,因为在意识水平上主体对自身达到此语言能力的行为手段的意识以及对客体因果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b、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进行目标的制定?(角度要统一、表述要具体、模式要灵活、重在要创新)目标:(情感、认知、技能等)从幼儿角度出发、从教师角度出发,两者角度要统一)

活动目标是我们设计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方式、推进活动过程、评价活动结果的基础与依据。我们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活动环节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活动的效果。否则,教师天马行空地发挥,无法使幼儿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当然,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灵活地作些调整是必须的。

目前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不够具体明确

比如一个老师将某一个语言活动目标表述为:“让幼儿说起来,敢于畅所欲言”,这一目标表述很含糊,在什么条件下说“畅所欲言”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又如老师常常用描述幼儿内部心理状态的语言来表述活动目标,比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的理解”等,但教师如何人判定幼儿提升了能力或加深了理解呢?显然这样的目标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对活动过程的向导作用。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家”的教学目标中原订“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具体描述为“学习通过词语替换,用、、、、、、是、、、、、、的家这一句式仿编诗歌。”

2、不够全面

教学活动目标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一是认知;二是情感与社会发展;三是技能与能力培养。比如对大班的科学活动“给粮食分家”设计这三个目标:1、在分离粮食的过程中了解筛孔大小

与粮食大小的关系。2、学习比较与测量的方法。3、自制分离粮食的筛子。其中1是认知方面的目标,2和3都属于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没有涉及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当然,就某一次具体活动而言,三个方面的目标可以有所侧重。

3、行为主体不一致

在同一个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行为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行为为主体。如:健康教育活动“单脚站立的小公鸡”的目标为:(1)学习在不同的物体上站立。(2)、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力。(3)、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其中(1)和(3)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的,(2)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在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4、难度不适宜

有的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常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活动的特点,将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在一次活动实现。如;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地球妈妈你别哭”的目标为:(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2)让幼儿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得干净的方法。(3)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想象与创造,拼搭出标记牌。(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大班幼儿找到并理解地球妈妈哭泣的各种原因,恐怕难度很大;说出各种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也是在一次活动中难以企及的,,所以不如将目标修改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他们所知道的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这两个目标。

“我和影子捉迷藏” 两个目标比较:

第一种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比较与测量影子的一般方法。2、在观察与比较中初步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尝试大胆地提出问题。(以上目标在表述上缺乏统一性,而且目标定位比较空乏,不够具体,过分突出认知目标。)

调整后的第2种目标:

1、尝试用同一种材料首尾想接的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解决在比较与测量影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在画影子与比较、测量与影子的活动中对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学习提出问题。(调整后的目标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较为统一)。

以上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有些教师把活动目标订得过大或过低,起根源是不了解幼儿的原由经验和发展水平,没有从幼儿的学习需要出发来确立目标。脱离幼儿的 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因此在制订活动目标时,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与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梳理幼儿原本零散的经验。

如何进行重、难点的剖析?

重点——主要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

难点——幼儿学习的难点,教师教的难点(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析活动难点,尝试把难点切割成几块,用小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愉快地、自然地学习。如在教学活动“书”中,我从书的形状、内容、画面、页码等角度选择教学内容,相对而言,页码涉及数字、排序等概念,是活动中的难点。为了让幼儿了解页码及其作用,首先应有意识地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把关于页码的知识分成几块,如什么是页码,页码有什么用处,页码在书上的位置以及页码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然后将这些内容放在几个教学环节中,由易到难逐步进行,以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

c、如何进行环节设置?

教师应切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中心中时刻有目标

d、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他人的时间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所作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进行调整的研究方式。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可现有的教师反思也存在问题:

问题一:没有确切的反思点,反思不够深入。

如:老师对“伞可以做什么”——反思:本活动结合了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幼儿在帮助小动物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句式“伞可以做什么?”编成了儿歌。

这一反思比较空乏,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不大。

问题二:反思中没有坚固对幼儿的分析思考

小卤蛋的教学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卤蛋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小朋友回答不到我的点子上,后来我只好说了,看来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要多推敲。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自身的角度出发,记录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很少关注幼儿的问题与建议。教师注意的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从自身角度出发

去思考活动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是否合适。

大树妈妈的教学反思——今天的活动很成功。我的教学态非常亲切自然,体态语比较到位,而且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最重要的是我为幼儿提供了节奏图谱,帮助他们很好地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问题三:反思呈现“个人行为”,缺少系统的交流与研讨。

虽然我们会对教学活动在课后进行交流与研讨,但这只作为教学观摩活动的一般程序,并没有把反思作为一种形式进行系统的研讨,从而发挥发它的作用。

怎样反思:

方法一:找准反思点,深入反思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课后只做的事情,比如活动前可以反思目标,明确目标的指向性与可操作性;活动中进行反思。可以调控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活动进行后反思,可以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时时处处都可以反思。

方法二:站在幼儿的角度审视教学

在教师的反思可以看到,教师反思的焦点比较集中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以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制订的目标是否合适?我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等等,这虽然说是必要的思考问题,但如果加上关注幼儿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反思中要关注幼儿,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教师的关注焦点应对准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方法三:加强反思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与园本教研紧密结合。

附:课后反思:整合活动——《镜里乾坤》

“镜子在你平常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你知道镜子还有哪些作用?”活动一开始就利用快速的提问激发孩子思维并搜索孩子已有经验中有关镜子的所有经验。孩子关于镜子的经验大多是镜子可以梳头,可以照出自己这些平常的经验。孩子的意识中还知道镜子照自己的时候镜子中的人是自己。所以我觉得平常活动中“请幼儿拿出镜子,照照自己,看看镜子前的东西和镜子中的东西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操作活动设计是对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搜索头脑中相关表象能力的不够信任。当然对孩子的思维的发展没有促动的动力。
“镜子里怎么会有自己的呢?”虽然大家天天照镜子,但孩子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人们常常不知道生活中处处浸透着科学。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的疑惑和思考。“因为它是铁的。”我随手拿一个贴制的东西:“照得出我吗?”孩子们笑。“因为它是玻璃的。”孩子说到了玻璃,我往玻璃前一站,咦,真的玻璃里面有我。“那用玻璃照和用镜子照那个更清楚一点?&r

dquo;孩子们说是镜子,我顺势问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在玻璃的后面涂上了一层什么东西。我告诉孩子们这样的知识在小学里的自然活动里都有,孩子的眼中又立刻充满了对小学的憧憬和期盼。我们继续探索了怎样利用镜子把黑板上的半个蝴蝶变成整个的蝴蝶;两个镜子合在一起照一个人会出现几个人;三面镜子放在一起又有怎么样奇妙的现象发生。
总感觉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要把这个知识告诉给孩子,虽然很多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并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教育行为中做到这一点。比如学拼音,人们知道拼音的结果是辅助认字,进一步认为学拼音重读轻写,再进一步认为多读再多拼就可以了。拼音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样新事物,学习它不仅仅就是那个结果,伴随着学习它的过程有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等等能力的敏捷性的培养。学习它的过程也是需要帮助孩子懂得学习它的方法、了解它的规律。既然选择了认识它,那么对待它也要像认识其他事物那样细心、睿智,而不仅仅多读多拼,试想成人在自己的自学考试或函授考试当中只是一遍一遍地读,相对于理解性地分析后把握,那种更有效呢?
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益。那么不管接触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机械的去认识、去把握,而是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的大脑思考的参与。或许最终学习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把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知识拥有了怎样去认识另外一样知识的能力。当然我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了这些能力,那么这个知识本身当然也能够把握了。
好奇、追问、思索、猜想各种结果、通过各种资料查询各种结果、敢于分析出自己的结果、拥有了脱离老师自我学习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都是一个人在学习一样新事物中努力拥有的学习品质。所以我说我们学习任何一样新事物的过程也应该是灵活的、睿智的。如果教学方法也讲究了统一,那么也就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更将失去了人们所知道的更多的诸如创造、个性风采等等美好的东西。(摘自瑞拉)

5、结语:

本次学习对如何备课对大家作了更细致的梳理,希望大家在学习后有收获,并能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备课更加有效(详细、认真、合理)

组织策划:年级组长 lz

学习对象:组内入职教师(教龄1—2年)

学习主题:如何备课?

学习背景:

安排本次学习,是源于本学期在期中对组内教师的相关文字资料检查后,针对新教师备课不够规范这一情况,而生成的研训内容。对于这个学习,本应该在期中检查后即时组织学习,在前几次的集体备课时间里因穿插了大教研组安排的相关研训内容,而延缓了这一内容的学习,这样的延缓应该为时不晚。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必备基本功,是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呈现的是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对于新教师来说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预设活动环节等,是有效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可从现有新教师的备课状况看,发现她们的备课格式不规范,备课不详细,主次不突出等等现状,所以对她们进行这一内容的指导显得更加的及时与有意义。

学习目标:

1、帮助每一位年轻教师增强备课意识,掌握备课的基本模式,学会分析教材,学会合理制订目标等技能。

2、通过学习,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学会科学合理地预设活动过程,提高实施有效教学的能力。

学习准备:

组织者:撰写活动策划案;对现有教师的备课现状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阅读“如何备课”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章

学习者:事先在幼教杂志中查找一篇优秀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教案的亮点,与自己的教案作比较,分析查找不足

学习过程:

1、组织者导言:

年级组长:备课是我们每个教师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它是教师实施教育活动时的重要准备,是一项需要用心、用脑,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精力的劳动,是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备课的主要部分包括分析教材、目标的制订(重难点的确定)、活动准备、环节的设计、最后的教学反思,这些基本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可在你们现有的备课中还是发现了不足,所以这也是今天组织大家学习如何备课的基本动机与目的,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使以后的备课质量有所提高。

2、分享优秀教案

年级组长:学习他人的优秀材料是我们学习的一种方式与内容,我们可以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案中得到启发与借鉴。所以现在请你和大家一起分享你事先查找的优秀教案,并谈谈你的在阅读分析后的收获。

3、各位教师发言谈谈自己的认识

4、重点对“如何教材分析、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进行环节设计、如何进行课后反思”的讲解与研讨

a、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小班综合活动:《香蕉香蕉变变变》教材分析:
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它富有营养,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可以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官之旅。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香蕉为主体,之所以选它,因为它是水果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孩子们又比较熟悉的,实物一出示,就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且融入游戏,又有幼儿亲身体验,让幼儿在活动中能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香蕉的独特外型、与众不同的吃法及与众不同的口味,这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现状分析: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他们的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作和游戏中,我做了以下准备:香蕉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方纸盒一只,湿毛巾若干;幼儿分组呈半圆形分布做。

又如:小班早期阅读《谁的主意好》教材分析:
(1)小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中,由于语言经验缺乏,对语言认识程度不深,不能随时调节语言的清淅度和礼貌程度,并且行为意识也受到语言调控,对各种正误行为只有初步的概念。根据这阶段年龄特点,选择了《谁的主意好》这一课题。这一课题的目标适合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也符合形象直观思维方式,它主

要结合图画,经过观察理解单页单幅儿童图画书,使幼儿能把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再转换成语言表述能力,这十分符合小班幼儿的视觉和认知发展特点。
(2)小班幼儿喜欢看书,但未形成良好的阅读规则意识,为了正确地认读图书内容,因此本教材引用了多媒体教学,进行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爱护图书意识。这一教学方法可将教育中高难度的小班阅读目标巧妙地浅化。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幼儿的语言和行为都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形成了“双向建构”的最高发展水平,因为在意识水平上主体对自身达到此语言能力的行为手段的意识以及对客体因果性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b、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如何进行目标的制定?(角度要统一、表述要具体、模式要灵活、重在要创新)目标:(情感、认知、技能等)从幼儿角度出发、从教师角度出发,两者角度要统一)

活动目标是我们设计活动内容、选择活动方式、推进活动过程、评价活动结果的基础与依据。我们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活动环节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以确保活动的效果。否则,教师天马行空地发挥,无法使幼儿得到切实有效的发展,当然,教师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幼儿当时的兴趣灵活地作些调整是必须的。

目前目标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不够具体明确

比如一个老师将某一个语言活动目标表述为:“让幼儿说起来,敢于畅所欲言”,这一目标表述很含糊,在什么条件下说“畅所欲言”的具体标准是什么,都没有表达清楚。又如老师常常用描述幼儿内部心理状态的语言来表述活动目标,比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的理解”等,但教师如何人判定幼儿提升了能力或加深了理解呢?显然这样的目标不够具体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对活动过程的向导作用。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家”的教学目标中原订“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具体描述为“学习通过词语替换,用、、、、、、是、、、、、、的家这一句式仿编诗歌。”

2、不够全面

教学活动目标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一是认知;二是情感与社会发展;三是技能与能力培养。比如对大班的科学活动“给粮食分家”设计这三个目标:1、在分离粮食的过程中了解筛孔大小

与粮食大小的关系。2、学习比较与测量的方法。3、自制分离粮食的筛子。其中1是认知方面的目标,2和3都属于技能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目标,没有涉及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方面的目标。当然,就某一次具体活动而言,三个方面的目标可以有所侧重。

3、行为主体不一致

在同一个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行为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行为为主体。如:健康教育活动“单脚站立的小公鸡”的目标为:(1)学习在不同的物体上站立。(2)、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耐力。(3)、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游戏活动。其中(1)和(3)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的,(2)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的,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在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4、难度不适宜

有的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常常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活动的特点,将目标定得太高,难以在一次活动实现。如;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地球妈妈你别哭”的目标为:(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出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2)让幼儿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得干净的方法。(3)鼓励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想象与创造,拼搭出标记牌。(4)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在这个活动中。要求大班幼儿找到并理解地球妈妈哭泣的各种原因,恐怕难度很大;说出各种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也是在一次活动中难以企及的,,所以不如将目标修改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他们所知道的地球妈妈哭泣的原因;说出让地球妈妈变干净的方法,”这两个目标。

“我和影子捉迷藏” 两个目标比较:

第一种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比较与测量影子的一般方法。2、在观察与比较中初步学会思考和探究问题,尝试大胆地提出问题。(以上目标在表述上缺乏统一性,而且目标定位比较空乏,不够具体,过分突出认知目标。)

调整后的第2种目标:

1、尝试用同一种材料首尾想接的测量方法比较影子的长短,解决在比较与测量影子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在画影子与比较、测量与影子的活动中对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学习提出问题。(调整后的目标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较为统一)。

以上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有些教师把活动目标订得过大或过低,起根源是不了解幼儿的原由经验和发展水平,没有从幼儿的学习需要出发来确立目标。脱离幼儿的 实际情况的活动目标不、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因此在制订活动目标时,我们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与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梳理幼儿原本零散的经验。

如何进行重、难点的剖析?

重点——主要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

难点——幼儿学习的难点,教师教的难点(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策略)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分析活动难点,尝试把难点切割成几块,用小步递进的方式进行,让幼儿愉快地、自然地学习。如在教学活动“书”中,我从书的形状、内容、画面、页码等角度选择教学内容,相对而言,页码涉及数字、排序等概念,是活动中的难点。为了让幼儿了解页码及其作用,首先应有意识地了解幼儿的相关经验,把关于页码的知识分成几块,如什么是页码,页码有什么用处,页码在书上的位置以及页码的排列方式是怎样的,然后将这些内容放在几个教学环节中,由易到难逐步进行,以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

c、如何进行环节设置?

教师应切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中心中时刻有目标

d、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他人的时间过程为思考对象,对所作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进行调整的研究方式。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可现有的教师反思也存在问题:

问题一:没有确切的反思点,反思不够深入。

如:老师对“伞可以做什么”——反思:本活动结合了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幼儿在帮助小动物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句式“伞可以做什么?”编成了儿歌。

这一反思比较空乏,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不大。

问题二:反思中没有坚固对幼儿的分析思考

小卤蛋的教学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我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卤蛋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小朋友回答不到我的点子上,后来我只好说了,看来以后对问题的设计还要多推敲。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自身的角度出发,记录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很少关注幼儿的问题与建议。教师注意的焦点集中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从自身角度出发

去思考活动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是否合适。

大树妈妈的教学反思——今天的活动很成功。我的教学态非常亲切自然,体态语比较到位,而且为幼儿创设了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最重要的是我为幼儿提供了节奏图谱,帮助他们很好地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问题三:反思呈现“个人行为”,缺少系统的交流与研讨。

虽然我们会对教学活动在课后进行交流与研讨,但这只作为教学观摩活动的一般程序,并没有把反思作为一种形式进行系统的研讨,从而发挥发它的作用。

怎样反思:

方法一:找准反思点,深入反思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是课后只做的事情,比如活动前可以反思目标,明确目标的指向性与可操作性;活动中进行反思。可以调控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果;活动进行后反思,可以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时时处处都可以反思。

方法二:站在幼儿的角度审视教学

在教师的反思可以看到,教师反思的焦点比较集中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以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制订的目标是否合适?我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等等,这虽然说是必要的思考问题,但如果加上关注幼儿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调整和改进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反思中要关注幼儿,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教师的关注焦点应对准幼儿,在活动中观察幼儿的情况,根据幼儿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方法三:加强反思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与园本教研紧密结合。

附:课后反思:整合活动——《镜里乾坤》

“镜子在你平常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呢?你知道镜子还有哪些作用?”活动一开始就利用快速的提问激发孩子思维并搜索孩子已有经验中有关镜子的所有经验。孩子关于镜子的经验大多是镜子可以梳头,可以照出自己这些平常的经验。孩子的意识中还知道镜子照自己的时候镜子中的人是自己。所以我觉得平常活动中“请幼儿拿出镜子,照照自己,看看镜子前的东西和镜子中的东西有什么异同?”这样的操作活动设计是对大班孩子已经能够搜索头脑中相关表象能力的不够信任。当然对孩子的思维的发展没有促动的动力。
“镜子里怎么会有自己的呢?”虽然大家天天照镜子,但孩子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人们常常不知道生活中处处浸透着科学。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的疑惑和思考。“因为它是铁的。”我随手拿一个贴制的东西:“照得出我吗?”孩子们笑。“因为它是玻璃的。”孩子说到了玻璃,我往玻璃前一站,咦,真的玻璃里面有我。“那用玻璃照和用镜子照那个更清楚一点?&r

dquo;孩子们说是镜子,我顺势问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在玻璃的后面涂上了一层什么东西。我告诉孩子们这样的知识在小学里的自然活动里都有,孩子的眼中又立刻充满了对小学的憧憬和期盼。我们继续探索了怎样利用镜子把黑板上的半个蝴蝶变成整个的蝴蝶;两个镜子合在一起照一个人会出现几个人;三面镜子放在一起又有怎么样奇妙的现象发生。
总感觉知识的传授不仅仅是要把这个知识告诉给孩子,虽然很多人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并不能从自己的实际教育行为中做到这一点。比如学拼音,人们知道拼音的结果是辅助认字,进一步认为学拼音重读轻写,再进一步认为多读再多拼就可以了。拼音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样新事物,学习它不仅仅就是那个结果,伴随着学习它的过程有观察、分析、比较、思考等等能力的敏捷性的培养。学习它的过程也是需要帮助孩子懂得学习它的方法、了解它的规律。既然选择了认识它,那么对待它也要像认识其他事物那样细心、睿智,而不仅仅多读多拼,试想成人在自己的自学考试或函授考试当中只是一遍一遍地读,相对于理解性地分析后把握,那种更有效呢?
我们不可否认,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做事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效益。那么不管接触什么,我们需要的不是机械的去认识、去把握,而是需要多种思维方式的大脑思考的参与。或许最终学习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把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通过这样知识拥有了怎样去认识另外一样知识的能力。当然我们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了这些能力,那么这个知识本身当然也能够把握了。
好奇、追问、思索、猜想各种结果、通过各种资料查询各种结果、敢于分析出自己的结果、拥有了脱离老师自我学习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都是一个人在学习一样新事物中努力拥有的学习品质。所以我说我们学习任何一样新事物的过程也应该是灵活的、睿智的。如果教学方法也讲究了统一,那么也就失去了学习本身的意义,更将失去了人们所知道的更多的诸如创造、个性风采等等美好的东西。(摘自瑞拉)

5、结语:

本次学习对如何备课对大家作了更细致的梳理,希望大家在学习后有收获,并能学以致用,使自己的备课更加有效(详细、认真、合理)


相关内容

  • 小班化教学
  • 小处着手,将小班化研究作出大文章--后峰西小学小班化教学课题实验回眸 作者/来源:后峰西小学 王林静 发布时间:2010-04-21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到我校就小班化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真诚的希望总课题组的专家给实验活动提出不足,并留下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下面我 ...

  • 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 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许多地区陆续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我市小班化课题的再次推进,我们处在一个浓郁的研究氛围之中.我校已有三个年级实施了小班化教学,如何让我校 "小班化"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

  • 小班段"我会穿衣服"活动方案
  • 小班段"我会穿衣服"活动方案 一.设计思路: 天气已渐渐转凉,小朋友穿的衣服明显多了起来.午睡起床后耳朵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老师,我不会穿衣服,请你帮帮我".于是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家里包办多.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愿自己动手)等.同时,也为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 ...

  • 区角活动计划实施
  • 幼儿园小班桌面区角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桌面区角是 ...

  • 森林资源调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 项目名称:绿林守卫者实践小分队 分队队长:宋昆 队员:汤丹.蒋巧兰.陈瑶.文自兰.党平.李诚诚.黎万军.兰浩升.沈洪波.黄仕华 樊苏恒.罗智凯.张鲁.陈亮.陈霖.王玲玲.任玉梅.王晓娟.徐未.彭川川.彭勇 王彬.何俊良.余鹏燕.唐海龙.周青龙.何鑫.赖登超 指导老师:黄从德教授 项目主题:开展森林二 ...

  • 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 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方案一:幼儿园小班汇报方案 主题:学期教学成果及特色展示 时间:20xx-7-30下午3:00 地点:小五班教室 分工:xxx负责主持活动,xxx负责奥尔夫音乐活动展示.音乐播放或弹奏,xxx负责礼品.物品的发放及家长签到. 着装:幼儿:本期新园服:老师:T恤园服. 目标 ...

  • [植树节方案]幼儿园小班
  • 幼儿园小班植树节活动方案一一.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 而对幼儿进行环境启蒙教育,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并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具有牢固的环保观念的人创造一个 良好的开端,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是很有必要的.随着幼儿环保意 ...

  • 小班年级组自我服务能力比赛方案
  • 小班年级组自我服务能力比赛方案 岳麓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 2008年下学期小班年级组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增强小班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为孩子们自信.积极.大方地表现,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增进小班年级组各班在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上的经验交流. 二.活动时间: 20 ...

  • 班花建设活动方案
  •   积极开展班花建设,以班花为班级标志物,带领学生走近绿色,我校的班花建设轰轰烈烈,开展了一系列的着有成效的活动。今学期的班花建设活动要面向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人争做班花式的好学生,进行了养成教育,突显绿色德育的作用,并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活动目标   1、能说出 ...

  • 小班喜迎端午节活动方案
  • 小班喜迎端午节活动方案 时间:2015年6月15日上午9:10 地点:小二班教室 活动目标: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这一天,中国家家吃粽子,很多地方还戴香包.插艾蒿.赛龙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从而使幼儿对各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一定的认识,以此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