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国民俗史

第十四章 中国民俗史

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这是本世纪初才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2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 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 。 1927年后,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中山大学时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

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学研究活动。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

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 (2)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 。

但是,从整体上说,尤其四十年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1949年至 1979年的 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

但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9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1997年国家对社会科学学科进行调整时,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国家的学科目录中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为民俗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

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

(一)孔子的民俗观: 历史介入民俗 教化民众

(二)荀子的民俗观: 民俗的道德标准

民俗的社会标记 赞同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三)老庄的民俗观:“无知无欲”、保存自然人性 “天籁说”的源头

二、汉魏民俗编著的出现与评注(代表—司马迁、王充、郭璞、宗懔)

(一)司马迁的民俗观

1、观点——“历史不等于民俗”

2、做法——搜集民间神话传说

3、代表作品——《世家》、《货殖列传》、《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

4、基本方法——以史别俗、采俗补史

其他:1、班固《汉书》,继承《史记》,增设《艺文志》

2、范晔《后汉书》,盘瓠神话、九隆神话

3、郑玄《毛诗传笺》,后稷神话

(二)王充的民俗观

1、《论衡》:评论民俗知识的性质

2、肯定汉代文化的进步

(三)郭璞的民俗观:《山海经注》

(四)宗懔的民俗观:《荆楚岁时记》,农事习俗

三、唐宋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与都市民俗记录的开端

1、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官修民间文艺图书的出现,帝都民俗中心的发现

2、农政民俗思想的社会地位及学术影响: 唐代——“勤农”“政绩” 宋代——农学观与儒学密切联系

3、官方类书和文人著作对民间文艺史料的辑存与谈论

著名的官方类书:《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文人著作:《酉阳杂俎》,《夷坚志》,《教坊记》,《碧鸡漫志》

4、都市文化范围的确立及都市民俗记录

范围:帝都民俗 著作:《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

称谓:“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

四 元明清民俗文艺的发展与补证民俗文献的工作

1、背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正统文化与中、下层文化的融合

2、方志笔记的民俗眼光及成果 《河南通志》“夙儒明贤” 承上化下的乡绅眼光

3、明清学者的通俗文艺观 《粤风》

4、语言民俗观的形成及其资料的归纳

顾雪亭《土风录》,钱大昕《恒言录》,郝懿《证俗文》

第二节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历史意义

1、启蒙民俗思潮的特点

2、产生:(1)革命派“民俗武器论” 代表:黄遵宪 观点:民族民俗是“思想启蒙利器”

(2)改良派的“民俗工具论”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观点:民俗作为工具,开民智(局限性)

3、历史意义:(1)推动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 (2)加速中国传播媒体转变

二、近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接近革命的武器——仿作民谣俗歌)

1、革命童谣与弹词 童谣:章炳麟《逐满歌》

弹词:秋瑾《精卫石》,陈天华《猛回头》

2、文人竹枝词 夔州地方民歌《竹枝词》启超《台湾竹枝词》

3、全国风俗志 《中华全国风俗志》 胡朴安

第三节 现代民俗学史

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

1、北大时期(1918-1926)

地点:北京大学 会社: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刊物:《歌谣》周刊 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2、中大时期(1926-1930) 地点:中山大学 会社: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刊物:《民间文艺》周刊(《民俗》) 民俗学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 标志——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

3、杭州时期(1930-1937)地点:杭州 会社: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刊物:《民俗月刊》

4、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与延安的民俗文艺新传统

第十四章 中国民俗史

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这是本世纪初才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我国民俗学运动,当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2月开始的征集歌谣活动为其发端。 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 。 1927年后,民俗学又在我国南方崛起,以广州中山大学为中心,办起了《民俗》周刊,较系统地把西方民俗学理论介绍到中国。 中山大学时期出版的著作中,以顾颉刚的《妙峰山》影响最大。

三十年代后,我国民俗学逐渐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较为突出的是杭州的民俗学研究活动。

北京大学的民俗学活动一直持续到1937年抗战爆发,中山大学的民俗学活动持续到40年代初期。

从1918年到1949年的30余年间,民俗学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种基础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讲,还是相当不牢固的。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它没有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占有稳固的位置,如建立系科、培养学生等; (2)它没有以此为生的学者,民俗学在中国最早的提倡者大多数都没有成为民俗学家,或者本来就是把民俗学作为自己专业的副产品 。

但是,从整体上说,尤其四十年代以前,民俗学调查搜集的虽然是中国的民俗,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本上却是西方的。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来得及着力建立中国自己的民俗学体系。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1949年至 1979年的 30年间,本来就没有显赫过的民俗学更加寂寞。

但民俗学研究的部分内容也在其他领域得到了应用,如在五六十年代的民族普查与民族识别工作中,对于调查者而言,民俗学成为必不可少的知识,而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成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

9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1997年国家对社会科学学科进行调整时,民俗学取得了独立学科的地位,在国家的学科目录中终于占有了一席之地,这为民俗学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 古代关于民俗的记录与观点

一、先秦文献中的民俗记录与见解

(一)孔子的民俗观: 历史介入民俗 教化民众

(二)荀子的民俗观: 民俗的道德标准

民俗的社会标记 赞同孔子的诗乐教化思想 关注民间文学

(三)老庄的民俗观:“无知无欲”、保存自然人性 “天籁说”的源头

二、汉魏民俗编著的出现与评注(代表—司马迁、王充、郭璞、宗懔)

(一)司马迁的民俗观

1、观点——“历史不等于民俗”

2、做法——搜集民间神话传说

3、代表作品——《世家》、《货殖列传》、《游侠列传》、《西南夷列传》

4、基本方法——以史别俗、采俗补史

其他:1、班固《汉书》,继承《史记》,增设《艺文志》

2、范晔《后汉书》,盘瓠神话、九隆神话

3、郑玄《毛诗传笺》,后稷神话

(二)王充的民俗观

1、《论衡》:评论民俗知识的性质

2、肯定汉代文化的进步

(三)郭璞的民俗观:《山海经注》

(四)宗懔的民俗观:《荆楚岁时记》,农事习俗

三、唐宋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与都市民俗记录的开端

1、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农政民俗思想的兴盛,官修民间文艺图书的出现,帝都民俗中心的发现

2、农政民俗思想的社会地位及学术影响: 唐代——“勤农”“政绩” 宋代——农学观与儒学密切联系

3、官方类书和文人著作对民间文艺史料的辑存与谈论

著名的官方类书:《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太平广记》 文人著作:《酉阳杂俎》,《夷坚志》,《教坊记》,《碧鸡漫志》

4、都市文化范围的确立及都市民俗记录

范围:帝都民俗 著作:《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

称谓:“风俗典礼,四方仰之为师”

四 元明清民俗文艺的发展与补证民俗文献的工作

1、背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正统文化与中、下层文化的融合

2、方志笔记的民俗眼光及成果 《河南通志》“夙儒明贤” 承上化下的乡绅眼光

3、明清学者的通俗文艺观 《粤风》

4、语言民俗观的形成及其资料的归纳

顾雪亭《土风录》,钱大昕《恒言录》,郝懿《证俗文》

第二节 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启蒙民俗思想的产生与历史意义

1、启蒙民俗思潮的特点

2、产生:(1)革命派“民俗武器论” 代表:黄遵宪 观点:民族民俗是“思想启蒙利器”

(2)改良派的“民俗工具论” 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观点:民俗作为工具,开民智(局限性)

3、历史意义:(1)推动革命发展和社会进步 (2)加速中国传播媒体转变

二、近代知识分子对民俗文艺的应用(接近革命的武器——仿作民谣俗歌)

1、革命童谣与弹词 童谣:章炳麟《逐满歌》

弹词:秋瑾《精卫石》,陈天华《猛回头》

2、文人竹枝词 夔州地方民歌《竹枝词》启超《台湾竹枝词》

3、全国风俗志 《中华全国风俗志》 胡朴安

第三节 现代民俗学史

科学意义上的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五四”时期

1、北大时期(1918-1926)

地点:北京大学 会社: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刊物:《歌谣》周刊 民间文学评论和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2、中大时期(1926-1930) 地点:中山大学 会社: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刊物:《民间文艺》周刊(《民俗》) 民俗学研究: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钟敬文《民间文艺丛话》„ 标志——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

3、杭州时期(1930-1937)地点:杭州 会社: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刊物:《民俗月刊》

4、战争时期的大后方民俗学与延安的民俗文艺新传统


相关内容

  • 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_李先长
  • DOI:10.15930/j.cnki.wtxb.2009.06.005第43卷第6期2009年6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WuhanInstituteofPhysicalEducation Vol.43No.6June,2009 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 李先长,涂传飞,严 ...

  • 小学文化常识积累
  • 中国民俗故事文化:杨姓的起源 2017-02-27中国民俗故事文化:晏姓的起源 2017-02-27中国民俗故事文化:姚姓的起源 2017-02-27中国民俗故事文化:叶姓的起源 2017-02-27中国民俗故事文化:易姓的起源 2017-02-27中国民俗故事文化:殷姓的起源 2017-02-27 ...

  • [歌谣周刊]与[民俗]的比对
  • <歌谣周刊>与<民俗>的比对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后,北京大学于1922年创立<歌谣周刊>开始对中国民谣的研究,1927年中山大学创立<民俗文艺>周刊,两者都发表了各自的发刊词,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及发刊词的对比,找出两个时期在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相同点和 ...

  •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毕业论文
  • 食品包装设计论文食品包装毕业论文 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设计开发策略 摘要:目前,中国朝鲜族民俗食品业的发展强势与产品包装设计弱势形成极大的反差 中国朝鲜族民俗食品包装装潢设计中只有不断地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的价值,抓住地域特点.民俗特色,追求创新.注重质量,民俗食品的开发才能尽快走出低谷,开辟新的具有延 ...

  • 中国民俗与旅游
  •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 <中国民俗与旅游> 课程主讲人: 课程开设单位:三峡大学民族学院 论文题目: 中国民俗与旅游综述 专 业:临床医学 姓 名:张淑华 学 指导老师: 二0一二年十二月 公选课) 号:2012428437 ( 目 录 一. 民俗风情以及民俗风情旅游 二. ...

  • 中国民俗大观:民间俗神信仰
  • 中国民俗大观 简介: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多民族的大国,民俗文化极为丰富绚丽多彩.提起中国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体现在中国人身上的那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能够体现出某种文化特点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如中国人的饮食.节日.服饰.建筑.艺术,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 ...

  • 论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 序号: 编码: 第六届"挑战杯"怀化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论民俗特色旅游开发 学校全称: 怀化学院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李雪琴 李琴 李红梅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

  • 中国民族民俗学
  • 第一章中国民族民俗学概述 一.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社会科学学科.中国民族民俗学是以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为研究对象.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共同体.故中国民族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包括汉族在内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民俗文化. 二.民 ...

  • 汉族丧葬仪式研究综述(修改稿一)
  • 汉族丧葬仪式民俗研究综述 从古至今,死亡都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杂隆重的一项仪式活动"1.人们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来追念死者,安抚生者.丧葬仪式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蕴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和民俗功能.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