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田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长油田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辛莹娟 黄春梅 于雪 吕松哲 王晓霞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运用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在南泥湾油田实施压裂井裂缝及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获得多井人工裂缝方位、长度、高度等几何尺寸,地层能量、压力变化与储层渗透性的关系等;运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区块其它地质资料,分析该油田主力油层人工压裂裂缝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及井下地层能量、压力变化与储层渗透性的关系。

关键词:裂缝监测;裂缝方位;裂缝长度;裂缝高度

引言

通过压裂可在地下形成人工裂缝,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和注水效果,提高油井的产能。但压裂对裂缝形成以及裂缝方位、长度、高度、地应力等都有一定影响,对压裂施工、压裂效果、地质构造、改造层、潜力层、油田开发等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人工裂缝进行实时监测是势在必行的。

1 储集层系特征

南泥湾油田主要储集层油藏埋深浅(油层深度480~860m ,平均630m ),为典型的特低渗岩性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物性、含油性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大。这些油层属于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7×10-3?滋m ,油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经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

2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主要采用微地震方法,实时监测压裂过程中地层破裂产生的微地震波,确定微震震源位置。由微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可以描述人工裂缝轮廓,进而给出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产状及地应力方向等地层参数。

3 裂缝分布监测可行性及监测实例分析

3.1 裂缝分布监测的可行性

针对南泥湾油田的主要储集层由由灰、灰绿色的细粒长石砂岩组成;储层地层平缓,为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在0.5°左右;储层埋深较浅,主要分布在300~1000m 之间;储层改造厚度较薄,一般小于20m ;井底破裂压力小于70MPa ,井底温度小于50℃的特征,利用嵌入式人工裂缝监测技术完全可以监测到压裂时人工裂缝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波,进而解释获得裂缝产状及几何尺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长油田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辛莹娟 黄春梅 于雪 吕松哲 王晓霞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12期

摘 要:文章运用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在南泥湾油田实施压裂井裂缝及井下压力-温度实时监测,获得多井人工裂缝方位、长度、高度等几何尺寸,地层能量、压力变化与储层渗透性的关系等;运用地质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区块其它地质资料,分析该油田主力油层人工压裂裂缝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及井下地层能量、压力变化与储层渗透性的关系。

关键词:裂缝监测;裂缝方位;裂缝长度;裂缝高度

引言

通过压裂可在地下形成人工裂缝,改善地层的渗流条件和注水效果,提高油井的产能。但压裂对裂缝形成以及裂缝方位、长度、高度、地应力等都有一定影响,对压裂施工、压裂效果、地质构造、改造层、潜力层、油田开发等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人工裂缝进行实时监测是势在必行的。

1 储集层系特征

南泥湾油田主要储集层油藏埋深浅(油层深度480~860m ,平均630m ),为典型的特低渗岩性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岩性、物性、含油性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大。这些油层属于特低渗储层,平均孔隙度10%,平均渗透率0.7×10-3?滋m ,油井普遍无自然产能,需经压裂改造才能获得工业油流。

2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

嵌入式人工裂缝实时监测技术主要采用微地震方法,实时监测压裂过程中地层破裂产生的微地震波,确定微震震源位置。由微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可以描述人工裂缝轮廓,进而给出裂缝的方位、长度、高度、产状及地应力方向等地层参数。

3 裂缝分布监测可行性及监测实例分析

3.1 裂缝分布监测的可行性

针对南泥湾油田的主要储集层由由灰、灰绿色的细粒长石砂岩组成;储层地层平缓,为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在0.5°左右;储层埋深较浅,主要分布在300~1000m 之间;储层改造厚度较薄,一般小于20m ;井底破裂压力小于70MPa ,井底温度小于50℃的特征,利用嵌入式人工裂缝监测技术完全可以监测到压裂时人工裂缝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微地震波,进而解释获得裂缝产状及几何尺寸。


相关内容

  • 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优化研究-
  • 完井结课论文 题目 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 优化研究 队员姓名学号: 唐志强 201220028 姜小亮 201220030 袁征 201220031 周鑫 201220224 桂俊川 201220029 完成日期 2013 年 5 月 2 日 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优化技术研究 一 研究目的意义 1. 分 ...

  • 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目标性分析_黄志文
  • 2009年第14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 43 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及目标性分析 黄志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Ξ 摘 要:水力压裂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 涉及到地质.工程.材料等不同的领域, 而压裂效果评价在促进压裂技术进步.优化油气田开发生产方面有重大作用 ...

  •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 第31卷第4期 钻采 工 艺 V01.32 No.4 DRILLING&PRODUCllONTECHNOLOGY ・59・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吴 勇1,陈凤2,承宁3 (1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2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 3中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 ...

  • 低渗透油田老井综合挖潜的应用
  • ·54·开采工艺钻采工艺2010年6月June 2010DRILL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低渗透油田老井综合挖潜的应用 任雁鹏,王小文,王忍峰,马托 (川庆钻探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压裂酸化研究所) 2010,33(增):54-58任雁鹏等.低渗透油田老井综合挖潜的 ...

  • 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
  • 第16卷第4期2009年8月 文章编号:1006-6535(2009)04-0013-05 特种油气藏 SpecialOilandGasReservoirs VoL16No.4Aug.2009 世界低渗透油气田开发技术现状与展望 江怀友1,李治平2,钟太贤3,齐仁理4,李 勇2 (1.中国石油经济技 ...

  •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
  • 国内外高含水油田.低渗透油田以及稠油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公布的国家"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指标,这一目标要求今后5年内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能源开发.转化.利用等各环节提高效率.节约资源.我国 ...

  • 页岩气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_薛承瑾
  • 第39卷第3期2011年5月石 油 钻 探 技 术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Vol.39No.3May,2011 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专题 doi:10.3969/j.issn.1001-0890.2011.03.004 页岩气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建议 薛承瑾 (中国石化 ...

  • VES_SL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研究及现场应用
  •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2006年11月 PETROLEUMGEOLOGYANDRECOVERYEFFICIENCY 第13卷 第6期 DOI牶牨牥牣牨牫牰牱牫牤j牣cnki牣cn牫牱牠牨牫牭牴牤te牣牪牥牥牰牣牥牰牣牥牫牥 VES-SL粘弹性表面活性剂压裂液的 研究及现场应用 李爱山1,2 ...

  •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油气层损害:入井流体与储层及其流体不配伍时造成近井地带油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2.速敏:流体与储层岩石和流体在无任何物理化学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流体的流动引起的地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3.裸眼完井方法:生产段油层完全裸露的完井方法.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