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行为-心理学解释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2, 2, 65-71 doi:10.4236/ap.2012.2201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

Integrity Behavior: O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Minxia Zeng1, Jianbin Li1, Yangang Nie1,2

2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Research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Email: [email protected]

Received: Jan. 13th, 2012; revised: Jan. 21st, 2012; accepted: Jan. 29th, 2012

1

Abstract: Integrity behavior is a typical behavioral expression of social moral system, which is critical to in-dividu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ilding integrity society. Concerning on a series of integrity crisis events happening recently, the present article aimed at explaining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ntegrity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ersonality trait, self-protection/enhancement motive, self-regulatory resource, dual-respect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so-cial learning model and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re-building individuals’ integrity behavior from these six psychological theories.

Keywords: Integrity Behavior; Personality Trait; Motive;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Learning; Self-Control;

Psychology

诚信行为:心理学的解释*

曾敏霞1,黎建斌1,聂衍刚1,2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广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基地,广州

Email: [email protected]

收稿日期:2012年1月13日;修回日期:2012年1月21日;录用日期:2012年1月29日

2

1

摘 要:诚信行为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种典型行为表现,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要组成成分。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诚信危机行为,文章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了剖析。分别从人格特质模型、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道德行为双面模型、社会学习模型以及社会认知模型对诚信行为作出解释,并基于这六个心理学模型提出重塑个人诚信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诚信行为;人格特质;动机;社会认知;社会学习;自我控制;心理学

1. 引言

诚信是道德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剧,我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建设上己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优良作风在当前社会中却并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反而,诚信缺失的现象充斥着整个社会,如食品安全问题、政府机构的作风问题等。毋庸置疑的是,处于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和经济体系改变所造成的冲击影响着人们对诚信的观念及其行为表现。

6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认知机

制研究”(08JAXLX003)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助。

Copyright 2012 Hanspub

诚信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诚信行为是道德行为的核心内容,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人向善的基本表现。个人只有具备诚信品质,其他优良品德才有生长的土壤。形成稳定的诚信态度和诚信人格有助于人们抵制利益诱惑,在各种刺激情境中表现出一致的诚信行为,有助减少道德冷漠事件的出现。另外,诚信有助于人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适应。诚信作为一种社会品德,体现的是信任、自愿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团体凝聚氛围,缺乏对他人的坦诚信任,个人难以融入社会生活中。再者,推动个人的诚信行为发展,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和诚信社会的建设。

近年来,诚信问题逐渐成为不同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都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伦理学一直关注古代思想家们对诚信本质、涵义和价值的论述;社会学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重在探讨人际信任问题,着眼于社会结构、文化规范、制度变迁等方面对个体诚信的影响;经济学认为诚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法学把诚信视为一种法律原则,从契约关系角度对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进行阐释;教育学主要研究品德及诚信的教化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诚信的内涵,但却无法解释诚信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如人们在没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仍然会信守诺言和舍己为人等行为,这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诚信是由与诚实守信的言行相对应、相联系的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宋玲,吴继霞,2009),包括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因素。薛玲(2009)指出“诚”通常指一种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涉及到自己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Hosmer(1995)认为诚信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收益这样一个无法可预料的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行为。我们认为,诚信是个体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而诚信行为则是这种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诚信观念是诚信行为的内在动力,诚信行为是诚信观念的外在表现。现实生活中,诚信与诚信行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诚信行为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且也为社会市民所推崇。但是,反观现在国内

66

种种令人震惊的社会事件,无一不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极大挑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诚信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那为什么人们却不能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诚信行为?这个悖论已从社会学、法学、道德伦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然而还鲜有从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众所周知,社会的诚信体系由个体的诚信行为所组成,而个体的诚信行为不仅受到社会法制、道德舆论所影响,而且更多的受到其自身内在的心理过程所制约。因此,采用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探讨诚信行为,有助于从更宽广和更深入的视角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个人的诚信行为水平和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

2. 心理学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诚信行为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目前已有一些心理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个体的行为发生机制、发生的频率以及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偏向纠正。以下,我们将从人格特质模型、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道德行为双面模型、社会学习模型以及社会认知模型对诚信行为展开阐述。

2.1. 人格特质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从人格特质理论观点来看,诚信行为的产生受到特定的人格特质所影响,例如诚信人格特质。虽然现今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还没有系统地阐述诚信人格特质,但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旨在探索诚信人格特质概念和结构。

国外研究者(Ashton et al, 2004; Ashton & Lee, 2005)在研究大五人格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维度——诚实。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先哲前贤就已将“诚信”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从而探讨一个人的诚信行为发生机制。古人主要是从善良人性、理想人格等方面阐述诚信的本质。古人把诚信作为善良人性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诚信观是对人的本性的价值肯定,要求人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即善良的人性;其次,诚信也是理想人格的要求,其构成了古人心目中理想人格代表——圣人的一个重要人格特征。

国内实证研究也发现的确存在诚信人格特质。陈劲(2007)的研究发现,现代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正性取向由严谨性、宜人性、友善性、公正性构成,负性取向由虚假、自私、世故、钻营组成,并具有一定的

Copyright 2012 Hanspub

稳定性和发展性。甘怡群,王纯和胡潇潇(2007)在研究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结构时提出,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应包括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集体自尊4个维度。其中善良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好人”的总体特点,它表达个体待人处事的内部价值观和法则,包括对人真诚、宽容、关心他人以及诚信、正直和重视感情生活等内在品质。高分者的特点是对人真诚、友好、顾及他人、诚信和重情感;低分者的特点是对人虚假、欺骗以及利益为先、不择手段的特点(王登峰,崔红,2003)。赵子真,吴继霞,吕倩倩和李世娟(2009)利用人格词评定法对诚信人格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得出诚信人格结构包括正性取向(实干重义、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和忠实可靠)和负性取向(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和虚伪不实)两个维度。

人格特质是某种特殊方式的行为倾向,表现在一系列情境中的个人行为上。一般来说,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行为表现具有预测作用。因此,具有高“诚实信用”得分的个体,会表现出讲信用等行为;高“公正无欺”得分的个体则以平等、正义为行事原则,行为光明磊落,不相互欺骗。

2.2. 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从自我动机角度来说,个体的行为存在两种基本动机,一种是自我保护动机,另一种是自我提升动机。前者认为个体的行为在于保护自己的自尊以及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后者认为,个体的行为在于提升自己的自尊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例如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声誉的非诚信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保护自尊的行为。两种动机的区别在于自我保护动机是一种自尊不足的人的保护自尊、维持基本自尊需要的动机,自我提升动机是一种自尊处于平均水平但想更进一步提升自尊、扩大自尊带来的益处的动机。两种动机的本质都在于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保护和提升自尊(Brown, 2004)。

从诚信的角度来看,如考试作弊是为取得好成绩、逃避成绩差或不合格的情境,从而能获得老师或家长(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满足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一种评价,高自尊的个体更加自信,在社会交往中更加主动且表现更具个性、自由,自我价值感更高。因此,人们都趋于通过改变

Copyright 2012 Hanspub

内外在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自尊水平。Rosenberg(1979)认为自尊是朝向自己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这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价值的感觉。有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感,维护自尊,人们可能会表现出自私、欺骗等违反诚信的行为。

2.3. 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诚信行为可以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进行解释。自我控制被认为是精细的、有意识的、需要个体施加努力的自我调节,指改变个体自主反应,使其行为与理想的、有价值的、有道德的和与社会期望的标准相符,从而推动和支持个体追求和达到目标的能力(Baumeister, Vohs, & Tice, 2007)。能量资源模型(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 Tice, 1998; Mu-raven & Baumeister, 2000)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能量资源。个体在进行自我控制时需要消耗一定的内在资源,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个体在前一阶段任务上进行了自我控制后会处于资源短缺状态,即自我损耗。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在接下来的即使毫不相关的自我控制任务上会表现较差。例如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难以抑制冲动的欲望和行为、在任务上的坚持性更差、难以抵抗诱惑等。已有研究显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产生自我损耗,如压抑不合理的念头、自私的欲望以及冲动的行为、主动改变生活或工作的目标或习惯等(Janssen, Fennis, & Pruyn, 2010; Muraven et al., 1998; Vohs, Baumeister, & Ci-arocco, 2005)。

诚信行为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真实不作假的行为。然而,完全服从客观事实的诚信行为可能不利于个体自身的利益或发展。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存在一定的自私的基因,个体表现出自私能够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基因的传递(Dawkins, 1976)。但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不同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非常多的规条和准则,包括个体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这些准则和规条限制了自私基因的表达、不合道德伦理的无意识念头和欲望等。因此,当个体出现与社会准则相悖的自私念头或欲望时,个体就必须主动对这些念头和欲望加以控制才能表现出符合社会准则的诚信行为。例如,考试不会作答时是空着(诚信行为)还是通过抄袭获得更高分数(非诚信行为)、捡到巨款时是交给政府(诚信行为)还是私吞(非

67

诚信行为),是按照正常的材料和工序生产商品(诚信行为)还是通过添加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或减少工序以使利润最大化(非诚信行为)等价值观冲突。本质上来说,诚信行为是一种由社会道德规范或良心所引导,压抑个体自私基因和欲望表达的社会性行为。因此,个体要表现出诚信行为就需要自我运用和分配一定的控制资源,压抑自私的欲望和念头。所以我们认为,诚信行为是一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行为。

结合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可知,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自我损耗后,就难以有足够的控制资源抵制自私欲望和念头的诱惑。因此,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且受到不同刺激的诱惑时,他们更难以抵抗诱惑,表现出诚实守信。已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更容易出现作弊行为,而且比没有自我损耗的被试更容易主动选择可以让自己作弊、欺诈的情景(Mead, Baumeister, Gino, Schweitzer, & Ariely, 2009)。

2.4. 道德行为双面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Piajet和Kohlberg都认为,道德是一种认知能力,具备一定的道德推理水平是产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例子表明即使个体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或道德倾向,然而在解决实际的冲突情境中却难以表现出道德性行为。例如,制造商知道在奶粉里掺杂不宜食用的化学物质是有违诚信的,然而在面对高额利润与坚守诚信之间的冲突时却屈服于要获得高额利润的结果。由此,Lind提出了道德行为的双面理论。

道德行为双面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包括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两方面,即行为可以被认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而且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行为表现中。道德的情感方面指个体所拥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道德态度,是一种道德视角,它规定了个体主观道德世界的水平线。道德的认知方面即是道德判断能力,指个体可以自主地区分和整合各种道德情感趋向。两者能够在概念上作出区分,但并非相互独立的;两者的发展是平行的,一个方面的提高会促进另一方面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变和提高(Lind, 2000; 吴慧红, 2005)。

68

双面理论认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平行进行的,既某种道德视角的获得总是伴随这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视角为道德能力发展提供了目标和理念。Lind进一步指出,个体的态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任何方向改变,但改变其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却是非常缓慢的。道德倾向性和观念并不会主动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个过程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高的道德视角和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行为表现的必要因素。

由此我们可知,当个体只拥有某种诚信情感但缺乏整合诚信情感以及把诚信情感运用到具体的冲突情景以解决矛盾的能力时,就会产生认知、情感与行为分离的现象。个体道德发展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道德原则偏好、道德态度和道德价值上,更是一种认知结构的不同。因此,个体仅仅具备良好的诚信情感是不够的,这并不能必然引导其自身作出诚信行为。相比之下,区分和整合不同的诚信情感,并加以运用来解决具体的矛盾情景的诚信认知能力似乎更为重要。

2.5. 社会学习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Rotter(1971)提出个人会在过去独特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较持久的人际关系问题解决预期倾向,即个人对他人言语承诺的信赖程度。一般来说,较信任他人的人较少出现说谎、欺骗和偷窃等非诚信行为;他们倾向于给他人第二次机会,并尊重他人的权利;他们的心理较健康,易被群体所接受与信任;而不信任他人的人,则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人,并更多的做出欺骗行为。Rotter还认为人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人际交往经验的范围、丰富性和性质。而家庭、学校的教育对人格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发展和保持能得到别人接受、爱和认可的行为,就会促进孩子日后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适应行为。而在那些良好行为得不到强化的家庭,孩子难以学会适应社会的各种行为,而且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的、自私的、欺骗的行为。由此我们可知,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只有家长和老师重视诚信教育,自身做到诚实守信、宽容和蔼、言行一致,才帮助青少年培养诚信品质,促进诚信行为,成为健康的个体。

Copyright 2012 Hanspub

人们还会通过观察学习来习得行为或估计行为的后果。Bandura(1977)通过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现,通过替代强化个体的行为倾向也会受到间接的强化。如个体看到同伴因为作弊而获得好成绩且未被发现,从而增加了自身作弊行为的倾向。他可以通过在头脑中模拟有关的行为方法,估计可能会出现的结果,以及由这个结果估计会带来奖励还是惩罚来决定如何行动,而不必去践行每一种行为。而且,个人选择某种行为最终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以及他们的强化度如何,都会影响人们下次的行为选择。而且还存在一种自我强化,在外部强化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下,人的相应行为不仅不会减少或消失,甚至反而变得更坚定。

Bandura(1991)进一步指出:“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外界情境三者相互联结、相互影响。”这一过程涉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两因素的结合或两因素之间的单向作用。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哪些潜在的行为倾向将成为实际行为,而行为后果又决定了哪些潜在环境会转变为实际影响行为的环境。例如,个人对别人诚信,可能会得到他人同样诚信的回应,也可能得到不诚信的回应。如果得到的不诚信的回应较多,就会影响他今后的诚信态度,或许他会坚持诚信,但他对人会多一份戒心,不再像之前毫无保留、以诚相待。也有的人会在多次得不到别人的诚信回应后,趋向做出欺骗行为,而这一系列不诚信的行为又会影响到一部分人,形成一种不诚信氛围,最终可能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不坦诚、不负责的大环境,导致不诚信行为屡屡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行为三角互动模型还揭示了,个体的内在人格特征(如风险决策倾向、冒险倾向等)与外在的诚信事件和替代经验相互作用而影响其诚信行为。例如,当面对同样的替代惩罚时,倾向冒险、低估风险的人比保守、高估风险的更容易为了利益而作出非诚信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铤而走险的心理机制。

2.6. 社会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CAPS)是社会认知理论中最新发展的一种较为系统的人格观点,从整合倾向(特质)和加工(社会

Copyright 2012 Hanspub

认知–情感动力)两方面提供了一种更宽泛和统一的解释个体行为的人格理论框架,为人们更加科学完整地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CAPS理论中最基本的人格分析单元是认知–情感单元,即特定的认知和情感心理表征或单元,是个体所能把握到的认知和情绪或情感,具体包括五类认知人格变量:能力,即个人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包括智力、社会技能、身体技能以及其他特殊能力。编码策略,指个人是怎样认识事物的。预期,是个人一直到将会发生什么。预期包括三种类型,如行为–结果预期,刺激–结果预期,自我效能预期。主观价值,指个人觉得什么是有价值的。自我调节系统和计划,指个人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它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区别在于,虽然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有外部结果(奖励或惩罚)控制,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也会通过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标准来调节和激发自己的行为。

以对欺骗行为的激发为例,许多人有被欺骗,被背叛的经历,这些经历会促使他们不信任他人,从而对他人欺骗自己的行为(情境特征),也更加容易解释为“他人对我的不信任”这种想法(编码),这种编码进而激活了被欺骗,被伤害和相关的负面情绪的预期。编码、预期和情感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个体容易出现被欺骗的感受,继而激活了欺骗行为。最后,这种过敏的自私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加难以相信他人,更难坦诚待人。

3. 诚信行为重建的心理学启示

上述用于解释诚信行为的心理学模型中,人格特质模型、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和道德行为双面模型是产生诚信行为的个体内在心理过程模型;而社会学习、社会认知模型以及则主要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对行为产生的影响。这些模型不仅为个体为什么会产生或难以产生诚信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而且还给诚信行为的重建带来十分重要的启示。

首先,根据人格特质模型,个体的诚信行为主要由内在的诚信特质所指引。当个体发展出诚信行为特质,而且具有较高的诚信特质水平时,更容易产生诚信行为,即使在高舆论压力甚至低结果预期时也将如此,这是因为个体必须通过不同的行为去巩固和验证

69

其内在的道德自我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和学校应该自小培养孩子的诚信人格特质,教会孩子如何分辨诚信,形成稳定的诚信态度,更多的表现出诚信行为,并把诚信内化为一种行为倾向。对于人格特质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时期的个体而言,可以通过重塑道德自我概念等方法,由浅至深进行培养和塑造。

其次,根据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个体做出欺骗行为是由于维护自尊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需要。由此,我们认为培养个体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动机意识是维持诚信行为的关键。这一点也得到社会认知理论的支持,该理论明确指出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且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个体树立诚信的道德信念,培养坚定的道德操守,强化诚信行为的发生。

另外,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来看,虽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容易被消耗,但是这种控制资源是能够通过不断的训练而加强的,而且存在控制资源的迁移效应。Muraven,Baumeister和Tice(1999)的研究首先发现,通过为期两周的不同形式的练习(如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记录进食日记等),参与训练的被试在自我控制任务上的表现明显优于控制组被试,表明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另外,Oaten和Cheng(2006a; 2006b; 2007)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可塑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日记记录、身体力量训练(如有氧练习、对抗练习等)以及对个人的财务监控都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在自我控制任务中表现更好。这些研究得出的启示是,虽然个体在短期内消耗了自我控制资源后会削弱后一阶段的自我控制表现,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连续进行自我控制能够提高控制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记日记、自我反思等日常的控制和监督训练,或者通过专门的自我控制训练以获取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这样就能够促使个体在资源损耗状态下也有足够的控制资源战胜不道德的观念和欲望,更好地与非理性念头进行抗争,产生诚实守信的行为。

还有,根据道德行为的双面理论,道德倾向观念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加以改变,但是要改变运用诚信能力和技巧以解决冲突矛盾情景是难以在短期内见效的(Lind, 2000)。道德情感教育在校园以及社区、甚至

70

全社会都有普及,但是对运用道德情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道德认知能力训练则是十分少。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状况,编制恰当的训练材料和课程,教会人们一些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在提高人们的诚信情感的同时,又能够加强其整合和运用道德情感的能力以表现出诚信行为。

此外,CAPS理论还强调了情感因素在行为表现中的作用。当个体践履了诚信行为之后,应注意通过赞赏、奖励等方式,巩固和加强主体的诚信行为倾向,要让主体体会到实行诚信行为后所具有的自豪感、成就感,并不断促成这种情感的内化;由于行为后效对行为表现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还要让主体分析诚信行为带来的良好的后果,以巩固其采取诚信行为的决心。

最后,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来习得行为或估计行为的后果。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青少年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学生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我们认为培养青少年诚信行为,家长和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诚信水平,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自然流露的价值观取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若父母对诚信教育不重视,自身表现言行不一,对孩子说谎,不信守承诺,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信的人。

4. 小结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诚信行为作出了深入的解释,并对重建诚信行为的给出了一些建议。尽管心理学界已开始关注诚信行为的心理机制,但到目前为止所得的研究结果仍然是十分零散。有鉴于此,建立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社会–心理–大脑”三位一体的诚信心理研究体系,能够从“群体–个体行为–生物”方面深入探索诚信心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种

Copyright 2012 Hanspub

与社会道德性息息相关的行为,诚信行为的产生和塑造机制必然超出心理学范畴所能完成解释和控制的。因此,跨学科理论的整合和多管齐下的塑造和改变模式是必然的趋势。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人们诚信行为的产生和变化机制,缓解目前社会诚信体系面临瓦解的困境,重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陈劲(2007). 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重庆.

甘怡群, 王纯, 胡潇潇(2007). 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 心理科学进展, 2期, 217-223.

宋玲, 吴继霞(2009). 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期, 111-113.

王登峰, 崔红(2003).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5期, 109-110.

吴慧红(2005). 道德研究新视角: 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薛玲(2009). 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心理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赵子真, 吴继霞, 吕倩倩, 李世娟(2009). 诚信人格特质初探. 心理科学, 3期, 626-629.

Ashton, M. C., & Lee, K. (2005). Honesty humility, the big five, and the five factors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 1321-1353.

Ashton, M. C., Lee, K., Perugini, M., Szarota, P., Devries, R. E., Diblas et al. (2004). A six-factor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descriptive adjectives: Solutions from psycholexical studies in seven langua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356-366.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In W. M. Kurtines, & J. 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Vol. A, pp. 45-103). Hillsdale, NJ: Erl-baum.

Baumeister, B.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

Copyright 2012 Hanspub 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52-1265.

Baumeister, B. F., Vohs, K. D., & Tice, D.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351-356.

Brown, J. D. 著, 陈浩莺等, 译 (2004). 自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67-193.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smer, L. T. (1995). Turst: 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379-403.

Janssen, L., Fennis, B. M., & Pruyn, A. T. H. (2010). Forewarned is forearmed: Conserving self-control strength to resist social influ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 911-921.

Lind, G. (2000). The importance of role-taking opportunities for self-sustaining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 9-15.

Maslow, A. H. (1954). Motiv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Bros.

Mead, N. L., Baumeister, R. F., Gino, F., Schweitzer, M. E., & Ariely, D. (2009). Too tired to tell the truth: Self-control resource depletion and dishones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94-597.

Muraven, M., & Baumeister, R. F. (2000). 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247-259.

Muraven, M., Baumeister, R. F., & Tice, D. M. (1999). Building self-control strength through repeated exercis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9, 446-457.

Oaten, M., & Cheng, K. (2006a). Improved self-control: The benefits of a regular program of academic study.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8, 1-16.

Oaten, M., & Cheng, K. (2006b). Longitudinal gains in self-regulation from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1, 717-733.

Oaten, M., & Cheng, K. (2007). Improvements in self-control from financial monitor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8, 487-501.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Rotter, J. B. (1971).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 American Psychologist, 26, 443-452.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 Ciarocco, N. J. (2005). Self-regula- 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Regulatory resource depletion impairs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effortful self-presentation depletes regulatory re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632-657.

71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2, 2, 65-71 doi:10.4236/ap.2012.22011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

Integrity Behavior: O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Minxia Zeng1, Jianbin Li1, Yangang Nie1,2

2

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Research Foundation of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Email: [email protected]

Received: Jan. 13th, 2012; revised: Jan. 21st, 2012; accepted: Jan. 29th, 2012

1

Abstract: Integrity behavior is a typical behavioral expression of social moral system, which is critical to in-dividu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building integrity society. Concerning on a series of integrity crisis events happening recently, the present article aimed at explaining this phenomenon from the angle of psychology.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integrity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ersonality trait, self-protection/enhancement motive, self-regulatory resource, dual-respect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so-cial learning model and social-cognitive theory.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also gave some suggestions for re-building individuals’ integrity behavior from these six psychological theories.

Keywords: Integrity Behavior; Personality Trait; Motive; Social Cognition; Social Learning; Self-Control;

Psychology

诚信行为:心理学的解释*

曾敏霞1,黎建斌1,聂衍刚1,2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

广州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基地,广州

Email: [email protected]

收稿日期:2012年1月13日;修回日期:2012年1月21日;录用日期:2012年1月29日

2

1

摘 要:诚信行为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一种典型行为表现,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要组成成分。针对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一系列诚信危机行为,文章从心理学视角进行了剖析。分别从人格特质模型、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道德行为双面模型、社会学习模型以及社会认知模型对诚信行为作出解释,并基于这六个心理学模型提出重塑个人诚信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诚信行为;人格特质;动机;社会认知;社会学习;自我控制;心理学

1. 引言

诚信是道德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剧,我国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

建设上己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道德品质和优良作风在当前社会中却并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反而,诚信缺失的现象充斥着整个社会,如食品安全问题、政府机构的作风问题等。毋庸置疑的是,处于转型时期的道德观念和经济体系改变所造成的冲击影响着人们对诚信的观念及其行为表现。

6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认知机

制研究”(08JAXLX003)和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资助。

Copyright 2012 Hanspub

诚信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诚信行为是道德行为的核心内容,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质的基础,是人向善的基本表现。个人只有具备诚信品质,其他优良品德才有生长的土壤。形成稳定的诚信态度和诚信人格有助于人们抵制利益诱惑,在各种刺激情境中表现出一致的诚信行为,有助减少道德冷漠事件的出现。另外,诚信有助于人们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适应。诚信作为一种社会品德,体现的是信任、自愿的社会交往关系和团体凝聚氛围,缺乏对他人的坦诚信任,个人难以融入社会生活中。再者,推动个人的诚信行为发展,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和诚信社会的建设。

近年来,诚信问题逐渐成为不同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都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伦理学一直关注古代思想家们对诚信本质、涵义和价值的论述;社会学关于诚信问题的研究重在探讨人际信任问题,着眼于社会结构、文化规范、制度变迁等方面对个体诚信的影响;经济学认为诚信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法学把诚信视为一种法律原则,从契约关系角度对民事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进行阐释;教育学主要研究品德及诚信的教化问题。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诚信的内涵,但却无法解释诚信行为发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如人们在没有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仍然会信守诺言和舍己为人等行为,这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诚信是由与诚实守信的言行相对应、相联系的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宋玲,吴继霞,2009),包括诚信认知、诚信动机、诚信行为及相关的心理反馈因素。薛玲(2009)指出“诚”通常指一种真实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涉及到自己外在的言行,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Hosmer(1995)认为诚信是个体面临一个预期的损失大于预期的收益这样一个无法可预料的事件时所做的一个非理性的选择行为。我们认为,诚信是个体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而诚信行为则是这种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诚信观念是诚信行为的内在动力,诚信行为是诚信观念的外在表现。现实生活中,诚信与诚信行为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诚信行为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且也为社会市民所推崇。但是,反观现在国内

66

种种令人震惊的社会事件,无一不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极大挑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诚信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崇,那为什么人们却不能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诚信行为?这个悖论已从社会学、法学、道德伦理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然而还鲜有从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众所周知,社会的诚信体系由个体的诚信行为所组成,而个体的诚信行为不仅受到社会法制、道德舆论所影响,而且更多的受到其自身内在的心理过程所制约。因此,采用心理学的理论模型探讨诚信行为,有助于从更宽广和更深入的视角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内在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以提高个人的诚信行为水平和重建社会的诚信体系。

2. 心理学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诚信行为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目前已有一些心理学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个体的行为发生机制、发生的频率以及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偏向纠正。以下,我们将从人格特质模型、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道德行为双面模型、社会学习模型以及社会认知模型对诚信行为展开阐述。

2.1. 人格特质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从人格特质理论观点来看,诚信行为的产生受到特定的人格特质所影响,例如诚信人格特质。虽然现今公认的人格特质模型还没有系统地阐述诚信人格特质,但国内外都有不少研究旨在探索诚信人格特质概念和结构。

国外研究者(Ashton et al, 2004; Ashton & Lee, 2005)在研究大五人格因素模型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个新的维度——诚实。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先哲前贤就已将“诚信”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从而探讨一个人的诚信行为发生机制。古人主要是从善良人性、理想人格等方面阐述诚信的本质。古人把诚信作为善良人性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诚信观是对人的本性的价值肯定,要求人忠实于自己的本性,即善良的人性;其次,诚信也是理想人格的要求,其构成了古人心目中理想人格代表——圣人的一个重要人格特征。

国内实证研究也发现的确存在诚信人格特质。陈劲(2007)的研究发现,现代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正性取向由严谨性、宜人性、友善性、公正性构成,负性取向由虚假、自私、世故、钻营组成,并具有一定的

Copyright 2012 Hanspub

稳定性和发展性。甘怡群,王纯和胡潇潇(2007)在研究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心理结构时提出,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应包括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集体自尊4个维度。其中善良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中“好人”的总体特点,它表达个体待人处事的内部价值观和法则,包括对人真诚、宽容、关心他人以及诚信、正直和重视感情生活等内在品质。高分者的特点是对人真诚、友好、顾及他人、诚信和重情感;低分者的特点是对人虚假、欺骗以及利益为先、不择手段的特点(王登峰,崔红,2003)。赵子真,吴继霞,吕倩倩和李世娟(2009)利用人格词评定法对诚信人格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研究,得出诚信人格结构包括正性取向(实干重义、诚实信用、公正无欺和忠实可靠)和负性取向(自私欺人、钻营世故、多谋寡信和虚伪不实)两个维度。

人格特质是某种特殊方式的行为倾向,表现在一系列情境中的个人行为上。一般来说,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的行为表现具有预测作用。因此,具有高“诚实信用”得分的个体,会表现出讲信用等行为;高“公正无欺”得分的个体则以平等、正义为行事原则,行为光明磊落,不相互欺骗。

2.2. 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从自我动机角度来说,个体的行为存在两种基本动机,一种是自我保护动机,另一种是自我提升动机。前者认为个体的行为在于保护自己的自尊以及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后者认为,个体的行为在于提升自己的自尊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例如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声誉的非诚信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保护自尊的行为。两种动机的区别在于自我保护动机是一种自尊不足的人的保护自尊、维持基本自尊需要的动机,自我提升动机是一种自尊处于平均水平但想更进一步提升自尊、扩大自尊带来的益处的动机。两种动机的本质都在于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保护和提升自尊(Brown, 2004)。

从诚信的角度来看,如考试作弊是为取得好成绩、逃避成绩差或不合格的情境,从而能获得老师或家长(物质或精神的)奖励,满足维护和提高自尊的需要。自尊是一个人对自我的一种评价,高自尊的个体更加自信,在社会交往中更加主动且表现更具个性、自由,自我价值感更高。因此,人们都趋于通过改变

Copyright 2012 Hanspub

内外在影响因素,从而提高自尊水平。Rosenberg(1979)认为自尊是朝向自己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这一态度是基于对自己价值的感觉。有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感,维护自尊,人们可能会表现出自私、欺骗等违反诚信的行为。

2.3. 自我控制资源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诚信行为可以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进行解释。自我控制被认为是精细的、有意识的、需要个体施加努力的自我调节,指改变个体自主反应,使其行为与理想的、有价值的、有道德的和与社会期望的标准相符,从而推动和支持个体追求和达到目标的能力(Baumeister, Vohs, & Tice, 2007)。能量资源模型(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 Tice, 1998; Mu-raven & Baumeister, 2000)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能量资源。个体在进行自我控制时需要消耗一定的内在资源,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个体在前一阶段任务上进行了自我控制后会处于资源短缺状态,即自我损耗。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在接下来的即使毫不相关的自我控制任务上会表现较差。例如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个体难以抑制冲动的欲望和行为、在任务上的坚持性更差、难以抵抗诱惑等。已有研究显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产生自我损耗,如压抑不合理的念头、自私的欲望以及冲动的行为、主动改变生活或工作的目标或习惯等(Janssen, Fennis, & Pruyn, 2010; Muraven et al., 1998; Vohs, Baumeister, & Ci-arocco, 2005)。

诚信行为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真实不作假的行为。然而,完全服从客观事实的诚信行为可能不利于个体自身的利益或发展。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体存在一定的自私的基因,个体表现出自私能够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基因的传递(Dawkins, 1976)。但是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不同的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存在非常多的规条和准则,包括个体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这些准则和规条限制了自私基因的表达、不合道德伦理的无意识念头和欲望等。因此,当个体出现与社会准则相悖的自私念头或欲望时,个体就必须主动对这些念头和欲望加以控制才能表现出符合社会准则的诚信行为。例如,考试不会作答时是空着(诚信行为)还是通过抄袭获得更高分数(非诚信行为)、捡到巨款时是交给政府(诚信行为)还是私吞(非

67

诚信行为),是按照正常的材料和工序生产商品(诚信行为)还是通过添加不符合规定的添加剂或减少工序以使利润最大化(非诚信行为)等价值观冲突。本质上来说,诚信行为是一种由社会道德规范或良心所引导,压抑个体自私基因和欲望表达的社会性行为。因此,个体要表现出诚信行为就需要自我运用和分配一定的控制资源,压抑自私的欲望和念头。所以我们认为,诚信行为是一种需要消耗自我控制资源的行为。

结合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可知,当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自我损耗后,就难以有足够的控制资源抵制自私欲望和念头的诱惑。因此,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且受到不同刺激的诱惑时,他们更难以抵抗诱惑,表现出诚实守信。已有研究证实,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更容易出现作弊行为,而且比没有自我损耗的被试更容易主动选择可以让自己作弊、欺诈的情景(Mead, Baumeister, Gino, Schweitzer, & Ariely, 2009)。

2.4. 道德行为双面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Piajet和Kohlberg都认为,道德是一种认知能力,具备一定的道德推理水平是产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例子表明即使个体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或道德倾向,然而在解决实际的冲突情境中却难以表现出道德性行为。例如,制造商知道在奶粉里掺杂不宜食用的化学物质是有违诚信的,然而在面对高额利润与坚守诚信之间的冲突时却屈服于要获得高额利润的结果。由此,Lind提出了道德行为的双面理论。

道德行为双面理论认为,道德行为包括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两方面,即行为可以被认为是道德的,不仅基于个体认可的道德理念和原则,而且要有能力将这些理念和原则贯彻到行为表现中。道德的情感方面指个体所拥有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道德态度,是一种道德视角,它规定了个体主观道德世界的水平线。道德的认知方面即是道德判断能力,指个体可以自主地区分和整合各种道德情感趋向。两者能够在概念上作出区分,但并非相互独立的;两者的发展是平行的,一个方面的提高会促进另一方面的提高;这两个方面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改变和提高(Lind, 2000; 吴慧红, 2005)。

68

双面理论认为,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在时间上是平行进行的,既某种道德视角的获得总是伴随这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道德视角为道德能力发展提供了目标和理念。Lind进一步指出,个体的态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任何方向改变,但改变其能力和技巧的过程却是非常缓慢的。道德倾向性和观念并不会主动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个过程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高的道德视角和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行为表现的必要因素。

由此我们可知,当个体只拥有某种诚信情感但缺乏整合诚信情感以及把诚信情感运用到具体的冲突情景以解决矛盾的能力时,就会产生认知、情感与行为分离的现象。个体道德发展的差异不仅表现在道德原则偏好、道德态度和道德价值上,更是一种认知结构的不同。因此,个体仅仅具备良好的诚信情感是不够的,这并不能必然引导其自身作出诚信行为。相比之下,区分和整合不同的诚信情感,并加以运用来解决具体的矛盾情景的诚信认知能力似乎更为重要。

2.5. 社会学习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Rotter(1971)提出个人会在过去独特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较持久的人际关系问题解决预期倾向,即个人对他人言语承诺的信赖程度。一般来说,较信任他人的人较少出现说谎、欺骗和偷窃等非诚信行为;他们倾向于给他人第二次机会,并尊重他人的权利;他们的心理较健康,易被群体所接受与信任;而不信任他人的人,则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人,并更多的做出欺骗行为。Rotter还认为人格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人际交往经验的范围、丰富性和性质。而家庭、学校的教育对人格和行为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发展和保持能得到别人接受、爱和认可的行为,就会促进孩子日后的健康发展,形成良好适应行为。而在那些良好行为得不到强化的家庭,孩子难以学会适应社会的各种行为,而且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的、自私的、欺骗的行为。由此我们可知,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只有家长和老师重视诚信教育,自身做到诚实守信、宽容和蔼、言行一致,才帮助青少年培养诚信品质,促进诚信行为,成为健康的个体。

Copyright 2012 Hanspub

人们还会通过观察学习来习得行为或估计行为的后果。Bandura(1977)通过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发现,通过替代强化个体的行为倾向也会受到间接的强化。如个体看到同伴因为作弊而获得好成绩且未被发现,从而增加了自身作弊行为的倾向。他可以通过在头脑中模拟有关的行为方法,估计可能会出现的结果,以及由这个结果估计会带来奖励还是惩罚来决定如何行动,而不必去践行每一种行为。而且,个人选择某种行为最终带来的是奖励还是惩罚以及他们的强化度如何,都会影响人们下次的行为选择。而且还存在一种自我强化,在外部强化减少甚至消失的情况下,人的相应行为不仅不会减少或消失,甚至反而变得更坚定。

Bandura(1991)进一步指出:“行为、人的心理因素、外界情境三者相互联结、相互影响。”这一过程涉及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而不是两因素的结合或两因素之间的单向作用。个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哪些潜在的行为倾向将成为实际行为,而行为后果又决定了哪些潜在环境会转变为实际影响行为的环境。例如,个人对别人诚信,可能会得到他人同样诚信的回应,也可能得到不诚信的回应。如果得到的不诚信的回应较多,就会影响他今后的诚信态度,或许他会坚持诚信,但他对人会多一份戒心,不再像之前毫无保留、以诚相待。也有的人会在多次得不到别人的诚信回应后,趋向做出欺骗行为,而这一系列不诚信的行为又会影响到一部分人,形成一种不诚信氛围,最终可能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信任、不坦诚、不负责的大环境,导致不诚信行为屡屡发生,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行为三角互动模型还揭示了,个体的内在人格特征(如风险决策倾向、冒险倾向等)与外在的诚信事件和替代经验相互作用而影响其诚信行为。例如,当面对同样的替代惩罚时,倾向冒险、低估风险的人比保守、高估风险的更容易为了利益而作出非诚信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铤而走险的心理机制。

2.6. 社会认知模型视角下的诚信行为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System,CAPS)是社会认知理论中最新发展的一种较为系统的人格观点,从整合倾向(特质)和加工(社会

Copyright 2012 Hanspub

认知–情感动力)两方面提供了一种更宽泛和统一的解释个体行为的人格理论框架,为人们更加科学完整地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CAPS理论中最基本的人格分析单元是认知–情感单元,即特定的认知和情感心理表征或单元,是个体所能把握到的认知和情绪或情感,具体包括五类认知人格变量:能力,即个人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包括智力、社会技能、身体技能以及其他特殊能力。编码策略,指个人是怎样认识事物的。预期,是个人一直到将会发生什么。预期包括三种类型,如行为–结果预期,刺激–结果预期,自我效能预期。主观价值,指个人觉得什么是有价值的。自我调节系统和计划,指个人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它与社会学习理论的区别在于,虽然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有外部结果(奖励或惩罚)控制,但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也会通过自己设定的目标和标准来调节和激发自己的行为。

以对欺骗行为的激发为例,许多人有被欺骗,被背叛的经历,这些经历会促使他们不信任他人,从而对他人欺骗自己的行为(情境特征),也更加容易解释为“他人对我的不信任”这种想法(编码),这种编码进而激活了被欺骗,被伤害和相关的负面情绪的预期。编码、预期和情感相互影响,共同导致个体容易出现被欺骗的感受,继而激活了欺骗行为。最后,这种过敏的自私行为可能会导致他们更加难以相信他人,更难坦诚待人。

3. 诚信行为重建的心理学启示

上述用于解释诚信行为的心理学模型中,人格特质模型、动机模型、自我控制资源模型和道德行为双面模型是产生诚信行为的个体内在心理过程模型;而社会学习、社会认知模型以及则主要强调人与社会的互动对行为产生的影响。这些模型不仅为个体为什么会产生或难以产生诚信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而且还给诚信行为的重建带来十分重要的启示。

首先,根据人格特质模型,个体的诚信行为主要由内在的诚信特质所指引。当个体发展出诚信行为特质,而且具有较高的诚信特质水平时,更容易产生诚信行为,即使在高舆论压力甚至低结果预期时也将如此,这是因为个体必须通过不同的行为去巩固和验证

69

其内在的道德自我概念。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庭和学校应该自小培养孩子的诚信人格特质,教会孩子如何分辨诚信,形成稳定的诚信态度,更多的表现出诚信行为,并把诚信内化为一种行为倾向。对于人格特质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时期的个体而言,可以通过重塑道德自我概念等方法,由浅至深进行培养和塑造。

其次,根据自我保护/提升动机模型,个体做出欺骗行为是由于维护自尊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需要。由此,我们认为培养个体正确的价值观和树立正确的动机意识是维持诚信行为的关键。这一点也得到社会认知理论的支持,该理论明确指出价值观是个体用以评价事物的价值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且最终决定个体的行为表现倾向。正确的价值取向能教育人、引导人,帮助个体树立诚信的道德信念,培养坚定的道德操守,强化诚信行为的发生。

另外,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来看,虽然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容易被消耗,但是这种控制资源是能够通过不断的训练而加强的,而且存在控制资源的迁移效应。Muraven,Baumeister和Tice(1999)的研究首先发现,通过为期两周的不同形式的练习(如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记录进食日记等),参与训练的被试在自我控制任务上的表现明显优于控制组被试,表明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能够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另外,Oaten和Cheng(2006a; 2006b; 2007)对自我控制资源的可塑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发现日记记录、身体力量训练(如有氧练习、对抗练习等)以及对个人的财务监控都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资源,在自我控制任务中表现更好。这些研究得出的启示是,虽然个体在短期内消耗了自我控制资源后会削弱后一阶段的自我控制表现,但从长远角度来看连续进行自我控制能够提高控制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记日记、自我反思等日常的控制和监督训练,或者通过专门的自我控制训练以获取更多的自我控制资源,这样就能够促使个体在资源损耗状态下也有足够的控制资源战胜不道德的观念和欲望,更好地与非理性念头进行抗争,产生诚实守信的行为。

还有,根据道德行为的双面理论,道德倾向观念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加以改变,但是要改变运用诚信能力和技巧以解决冲突矛盾情景是难以在短期内见效的(Lind, 2000)。道德情感教育在校园以及社区、甚至

70

全社会都有普及,但是对运用道德情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道德认知能力训练则是十分少。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状况,编制恰当的训练材料和课程,教会人们一些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在提高人们的诚信情感的同时,又能够加强其整合和运用道德情感的能力以表现出诚信行为。

此外,CAPS理论还强调了情感因素在行为表现中的作用。当个体践履了诚信行为之后,应注意通过赞赏、奖励等方式,巩固和加强主体的诚信行为倾向,要让主体体会到实行诚信行为后所具有的自豪感、成就感,并不断促成这种情感的内化;由于行为后效对行为表现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还要让主体分析诚信行为带来的良好的后果,以巩固其采取诚信行为的决心。

最后,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学习来习得行为或估计行为的后果。个体诚信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模仿到内化的过程,青少年表现出的最初的某些具有“诚信”性质的行为或是带有“欺诈”性质的行为多半可以在其生活环境中找到影响源。在个体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和教师是学生最早的模仿对象,他们的行为和诚信程度影响着青少年诚信行为的发生和发展。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我们认为培养青少年诚信行为,家长和教师首先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诚信水平,给青少年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他们的言行举止和自然流露的价值观取向,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若父母对诚信教育不重视,自身表现言行不一,对孩子说谎,不信守承诺,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诚信的人。

4. 小结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诚信行为作出了深入的解释,并对重建诚信行为的给出了一些建议。尽管心理学界已开始关注诚信行为的心理机制,但到目前为止所得的研究结果仍然是十分零散。有鉴于此,建立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学研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借助心理学、社会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社会–心理–大脑”三位一体的诚信心理研究体系,能够从“群体–个体行为–生物”方面深入探索诚信心理。不得不承认的是,作为一种

Copyright 2012 Hanspub

与社会道德性息息相关的行为,诚信行为的产生和塑造机制必然超出心理学范畴所能完成解释和控制的。因此,跨学科理论的整合和多管齐下的塑造和改变模式是必然的趋势。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人们诚信行为的产生和变化机制,缓解目前社会诚信体系面临瓦解的困境,重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陈劲(2007). 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 重庆.

甘怡群, 王纯, 胡潇潇(2007). 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 心理科学进展, 2期, 217-223.

宋玲, 吴继霞(2009). 诚信的心理机制探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期, 111-113.

王登峰, 崔红(2003). 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5期, 109-110.

吴慧红(2005). 道德研究新视角: 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薛玲(2009). 大学生诚信现状的心理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赵子真, 吴继霞, 吕倩倩, 李世娟(2009). 诚信人格特质初探. 心理科学, 3期, 626-629.

Ashton, M. C., & Lee, K. (2005). Honesty humility, the big five, and the five factors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3, 1321-1353.

Ashton, M. C., Lee, K., Perugini, M., Szarota, P., Devries, R. E., Diblas et al. (2004). A six-factor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descriptive adjectives: Solutions from psycholexical studies in seven languag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6, 356-366.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91).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In W. M. Kurtines, & J. L. Gewirtz (Eds.), Handbook of mor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Vol. A, pp. 45-103). Hillsdale, NJ: Erl-baum.

Baumeister, B.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

Copyright 2012 Hanspub 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252-1265.

Baumeister, B. F., Vohs, K. D., & Tice, D.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351-356.

Brown, J. D. 著, 陈浩莺等, 译 (2004). 自我.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67-193.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smer, L. T. (1995). Turst: 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379-403.

Janssen, L., Fennis, B. M., & Pruyn, A. T. H. (2010). Forewarned is forearmed: Conserving self-control strength to resist social influe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 911-921.

Lind, G. (2000). The importance of role-taking opportunities for self-sustaining mo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0, 9-15.

Maslow, A. H. (1954). Motiv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Bros.

Mead, N. L., Baumeister, R. F., Gino, F., Schweitzer, M. E., & Ariely, D. (2009). Too tired to tell the truth: Self-control resource depletion and dishones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594-597.

Muraven, M., & Baumeister, R. F. (2000). Self-regulation and depletion of limited resources: Does self-control resemble a muscl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247-259.

Muraven, M., Baumeister, R. F., & Tice, D. M. (1999). Building self-control strength through repeated exercis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9, 446-457.

Oaten, M., & Cheng, K. (2006a). Improved self-control: The benefits of a regular program of academic study.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8, 1-16.

Oaten, M., & Cheng, K. (2006b). Longitudinal gains in self-regulation from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1, 717-733.

Oaten, M., & Cheng, K. (2007). Improvements in self-control from financial monitor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8, 487-501.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Rotter, J. B. (1971).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personal trust. American Psychologist, 26, 443-452.

Vohs, K. D., Baumeister, R. F., & Ciarocco, N. J. (2005). Self-regula- tion and self-presentation: Regulatory resource depletion impairs impression management and effortful self-presentation depletes regulatory resour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632-657.

71


相关内容

  • 商业伦理导论201307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一般伦理学的概念 选择题: 1."伦"是指辈分.等次.顺序.秩序.人伦.伦常.纲常. P1 "理"是指条理.理则.道理.整理.调理.料理.天理.仁义. "道"是指规律.法则.原理.天法.大道.法理. (2004 多选) ...

  • 诚信的内涵及其文化渊源
  • 诚信的内涵及其文化渊源 摘要:诚信是道德规范与法律原则的统一,在学术和民间领域都具有共同的价值内核.诚信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其发生发展的渊源广博而又相对集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重要的思想内容之一.诚信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核. 关键词:诚信内涵 文化渊源 传统文化 在全面建 ...

  • 浅析合作法诚信原则的基本原理
  • 引言 何为诚信?舍利取义,谓之诚信.鉴于当今经济的迅猛发展,合同成为社会主体之间交往的主要方式,合同法成为调整市场经济平等主体之间重要法律那是不可置否的.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合同法乃至民法的"帝王条款"无时无刻的发挥着其自身强大的作用. 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守将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诉讼边 ...

  • 中学生诚信研究
  • [摘要]目的 对中学生诚信的心理结构进行分析,并从人格角度,探讨责任心对中学生诚信的影响.方法 根据诚信的文化含义,提出其结构模型,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初步探索和验证.结果 诚信的构成因子:"诚实"."守信",其中"诚实&quo ...

  • 李开复给大学生的一封信读后感
  • <李开复写给大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读后感 诚信是一种美德,干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做人德为先,诚实是最古老的道德义务,是具普遍意义的道德义务,又是初始社会化必须完成的文化教化内容,世界各民族无一不把诚实作为少年儿童道德教育和行为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对诚实品质的培养是道德社会化 ...

  • 小学四年级主题班队会课教案_全册
  • 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对河联校四年一班 题目 科技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主题 发明家的故事 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谈自己在收集故事后的体会.收获和感受. 2. 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课前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爱迪生吗?你知道他发明的哪 ...

  • 浅论我国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 浅论我国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 吕圣纪 (德州学院政法系 山东德州 253023) 摘要:最大诚信原则是指在保险活动中,保险当事人与关系人之间应该尽最大的诚信和善意,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律体系中的发展,但是最大诚信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存在一定的区别,两者的地位不一 ...

  • [塑造良好的性格]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1412
  •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塑造良好的性格>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性格 2.自信 二.简答题(共20分) 1.如何使家庭教育科学化. 2.简述如何培养友善的性格? 3.简述如何培养创新的性格?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论述如何通过自我管理塑造自己良 ...

  • 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
  • 商业伦理导论内部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单选题: 1."伦理"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在于,它包含了好坏善恶的价值标准,也就是包含了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所应当追求的总目的.最终价值目标.★P4 2.伦理学的同义词是道德哲学.★P9 3.商业伦理是任何商业团体或生产机构,以合法手段 ...